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延边大学本科毕业论文中学化学基本概念教学方法的研究毕业论文 目 录引言 .1第一章 绪论 .1 1.1问题的提出 1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1.2.1研究目的.2 1.2.2研究的意义2 1.3化学基本概念知识的研究现状3 1.3.1化学基本概念知识的教学现状3 1.3.2化学基本概念知识教学方法的研究现状31.4研究的方法和思路.4 1.4.1研究的方法4 1.4.2研究的思路41.5 相关概念界定.4 1.5.1化学基本概念的界定4 1.5.2化学方法的界定5第二章 化学基本概念理论基础 62.1 理论基础 .6 2.1.1认知学习理论 .6 2.1.2化学基本概念的分类及学习原理.62.2 化学节本概念知识的分类及学习原理.6 2.2.1具体概念及学习过程.7 2.2.2定义性概念及学习过程.7 2.2.3技能概念及学习过程.8第三章 化学基本概念知识的教学方法与实践 .93.1 化学基本概念知识的选择及所选择的概念的属性.9 3.1.1化学概念的选择.9 3.1.2化学概念的属性.93.2基于化学概念知识的教学设计.103.3 教学方法的实施.13 3.3.1调查对象.13 3.3.2调查工具.13 3.3.3调查过程.133.4 教学方法的评价.13 3.4.1调查分析13 3.4.2结果分析15 3.4.3反思分析15结论 .17 注释.19 参考文献.20附录A .21 附录B.23 谢辞 .24 第一章 绪论1.1 问题的提出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在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他调整着人与社会与自然地关系,是提高国家综合国力最基本的要素,但随着近些年来教育事业的深入改革,许多学科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出现了问题,这也引发了众多教育研究者的深思,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选择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已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作为初中化学知识重要部分的基本概念知识,已成为基础化学教育中必不缺少的一部分,它既是化学教学中的基础内容,也是关键内容,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生由于刚接触化学,在认知水平上很难理解一些化学基本概念,而且化学基本概念知识普遍存在过于枯燥,难于理解,难于记忆,概念之间的区分度不够明显等现象,导致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知识的学习,大多处于死记硬背中,很难达到理解,因此也就存在着应用不准确,遗忘快等问题。 所以,要想改变学生对基本概念的学习现状,教师需要要根据基本概念知识的特点制定出更科学的、合理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在基本概念教学上的认知,并且要充分考虑影响教学方法制定的各种实际上的因素,因才施教,使全体学生都能真正意义的学懂化学,为后续更深层次的学习化学打好基础。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目的通过对吉林市x中学的个别案例研究,探索出合适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特提出以下研究目的:(1)勘查中学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方法;(2)探究认知心理过程和概念意义建构相结合的的教学方法是否适用于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3)依据不同的学生特点和教学方法,对化学基础概念知识的教学提出建议。1.2.2 研究意义(1) 理论意义化学概念是化学知识系统的基本单元,是化学各部分知识学习的基础1,能够最深刻的反应化学变化的实质2。而且化学知识本身就是由概念构成的体系,加强对化学基本概念教学方法的研究,有利于完整化学基础知识并深刻认识化学研究的物质及变化。2)实践意义本研究着眼于对“化学基本概念”教学方法的研究,有利于帮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化学概念,应用化学概念,并牢记化学概念。并且帮助学生对化学所研究物质及变化的认识从低级的感性阶段上升至理性阶段,从具体的实物认知到抽象的概念理解,能使学生更加了解化学,更深刻的理解化学的所研究的内容,并将它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学好化学基本概念,需要很强的思维逻辑性,所以,化学基本概念的学习也可以帮助学生完善逻辑思维,提高智力。而且,本研究还可以为教师的教学作为参考,用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提高成绩。1.3化学基本概念知识的研究现状1.3.1化学基本概念知识的教学现状化学基本概念知识作为化学知识的基础,学生对其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化学其他部分的学习。但就目前化学概念教学过程仍旧出现了很多问题,化学概念大多数以文字的形式出现,理解起来、记忆起来较为困难3,而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注重概念、原理的构建过程,使学生只能粗略的知道概念的意思,并不能深层次的理解化学概念反应的现象和原理,所以,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大多处在死记硬背,很难永久记住和应用;且化学概念的教学过程大多以教师的讲授法为主,过程单一,不够灵活,很难激起学生对概念学习的兴趣,导致授课效果不佳。在概念教学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大多数认为只要背下来就可以了,并不能达到理解,而且,也不懂得自主构建框架,联系各知识点,并且缺乏知识的迁移能力,这也是学生学不好概念知识的原因。1.3.2化学基本概念知识教学方法的研究现状从近20年来的中国期刊文献可以看出,国内越来越重视对化学基本概念的教学研究,与化学基本概念教学相关的期刊论文、杂志、书籍就有将近300篇4,这些文章从化学教学的各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进行化学概念知识的教学,有的人研究教育大纲,针对中学化学的实践教学,提出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帮助学生建构概念、原理,使学生牢记概念,并学会应用概念;有的人则根据现在的教学现状、学生在概念学习上的真实情况,提出一些针对现有问题的解决策略;也有的人认为,化学是一门一实验为基础的科学5,所以,应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性和创新性。1.4研究的方法和思路1.4.1研究的方法本文采取文献法、调查法、实验法三种研究方法。文献法:通过查阅有关文献,阐明提出这一课题的原因,了解化学基本概念知识的教学现状和教学方法现状,并针对教学方法的研究现状,对基本概念的教学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尽可能相近的了解前人的观点并提出有效合理的化学概念教学方法。调查法:以吉林市x中学初三四个班级为研究对象,采取两种调查方式:一是抽取学校指定化学习题片测中纯净物、混合物;单质与化合物的习题进行调查分析;二是使用近五年全国各省市中考真题汇编而成的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进行测试,根据调查结果勘察教学方法实施后学生对化学概念知识掌握情况。实验法:对比采取教学方法的实验班和未采取教学方法的普通班;1.4.2研究的思路本文以概念教学方法的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吉林市某中学几个班级的调查,并对实施方法后的实验班与普通班的习题册和测试卷进行对比,判断所实施的概念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否合理,并通过访谈完善概念的教学方法。1.5相关概念的界定1.5.1化学基本概念的界定化学基本概念是用最简练的语言对一类化学事物进行概括,它包括化学物质、原理及变化规律,它所反映的是一类具有相似特点的事物的共同性质,它的思维模式是化学所特有的,是化学学科的基础。完整的概念的意义应包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有属性;外延是指概念所处的范围。1.5.2教学方法的界定中外对教学方法的界定是不同的,但总结起来有以下三点共性:1、 教学方法要服务于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的要求;2、 教学方法是师生双方共同完成的教学活动的手段;3、 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行为的体系。综上所述,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 第二章 化学基本概念理论基础2.1理论基础2.1.1认知学习理论现代认知学习理论在概念教学中越来越重要,很多心理学家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来有关的的理论。特征表说6的观点是主张从一类事物共同具有的特征来说明概念的含义。特征表说认为有两种元素构成概念,一种这一类事物所具有的共同有关属性,另一种是整合这些特征的规则,最后将这两种元素整合到一张特征表。举个实例,单质,这类物质的所具有的共同属性都是纯净物,而整合这个特征的规则是这类物质都是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另一学说是我们常用到的知识表征学说,是由JOhnstone提出的,他认为化学问题表征7 分为三大部分,一类是宏观表征,表征宏观能看到的事物,用能观察到的来表征化学变化;一类是微观表征,是指在原子分子层次的表征化学变化;另一类是符号表征,指用化学式,化学方程式来描述某一化学变化。通过这一理论提示我们,在选择化学概念教学方法时应注重这些表征间的转换和解释,引导学生理解好这些概念的实质。2.1.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复教师思维的函数8,也就是说建构主义主张的是学生主动的根据自身的经验获得相应的能力,并不取决于教师教授的多少和学生记忆下来多少。建构主义认为让学生主动去观察、去感受、去体验真实的事物,有利于学生理解、认识事物。这理论提示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概念时,可以给学生相关的例证,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观察这一事物的特征,进而总结总结概念,牢记概念。 2.2化学基本概念的分类及学习原理维果次基理论9认为,在学习进程中,概念是在全然不同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下发展的,也就是说,不同分类的概念就有不同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也同样有着不同的学习过程,我们也把概念的这种分类叫做概念的学习属性不同。化学概念的学习属性是以学生为基础分类的,根据各化学概念的特点和概念建构时的区别,我们把化学基本概念分为三类:具体概念、定义性概念和技能概念10 ;每一大概念又分为两大小概念;具体概念是指有关化学物质和化学语言的两大概念;定义性概念是指定义概念和规则化概念;技能概念是指操作技能和计算机能,具体如下:具体概念:化学物质:氧气、二氧化碳;化学语言:O2、CO2定义性概念:定义概念:化合价:规则化概念:氧化物;技能概念:操作技能:过滤;计算技能:差量法。美国著名教学心理学家加涅认为人类的学习是个复杂的过程11,这种学习现象不可能只用一种理论就能解释清楚。学习过程是发生在学生头脑中的内部活动,当学生的头脑接受刺激时,信息可以被头脑登录很快转成短时记忆,信息再经过编码过程转成长时记忆。但同时所编码的信息也会因为不同的外部条件而改变,可能增强,可能减弱或者改变,也就是说,我们在制定教学方法时,要考察好外部条件,有目的、有计划的刺激、推动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得到最大的收获。2.2.1具体概念及学习过程那么什么是具体概念呢?在加涅的理论中,具体概念是指能够通过观察概念的正反例获得的概念,也就是说,它的实质是指具体的,肉眼所能观察到的实物或者事件的概念。这类概念的形成方法一般是观察、辨别,进而根据所观察到的信息来牢记这类概念。例如:元素名称、物质名称、元素符号;具体概念的学习一般心理过程是“刺激-反应”首先,教师提供给学习者例证,学习者通过例证来获得事物的表征,进而辨别事物;第二,对例证的表征进行概括化;第三,进行反复练习;举个实例氢气,首先教师提供氢气,并引导学生观察,来获得这两个字提供的信息,气体,含有氢元素,并提供给学生关于氢气性质的信息,让学生自己总结,最后进行反复练习,这样学生看到氢气联想到的就不单纯只是这两个字了。2.2.2定义性概念及学习过程定义性学习的一般概念是指定义性概念类型,指不能通过直接观察,只能通过概念的定义获得的概念,检验的标准是通过具体情景,论证概念反映的关系。但从具体的中学化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来看,中学化学概念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定义事物内部特征、关系的概念,它的实质是指对事物内部所表现出来的特征的定义;比如说:化合价;他是指物质内部各元素间相互化和时的性质。这类概念的学习,首先教师要给学习者一些准确的例证,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些例证在具体事物的内部通过观察、分析找寻共同点和规律,之后总结例证所提示的这类概念的特征,并能通过自己的语言来来归概念的特征和规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给与相应的提示和帮助。这类概念学习的关键部分就是,学生能够找寻规律,并归纳概念。另一类定义性概念是根据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来进行物质分类的概念,这类概念在中学化学中非常多,比如说氧化物,这类物质都是含有两种元素,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这类概念是指人们在认识具有相似性质或者特征的一类事物进行归纳总结所形成的概念,它的实质就是规则,所以,也把这部分定义性概念。概念叫做规则性概念;学生所需要掌握的恰好就是这个规则,这类概念的学习过程,首先教师提供具有相似性质的一系列物质,学习者对这些物质进行思考分析,发现这些物质的共同特征,这时给这类物质下定义,并让学习者找寻具有相似特征的其他物质,并进行练习。2.2.3操作概念及学习过程 操作型概念涉及的内容包括实验操作技能和计算技能。 实验操作技能是指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所涉及的操作问题。举个例子:如何过滤,如何用胶头滴管加液体都属于实验操作技能。实验操作技能是由两部分组成的,首先是实验的操作原理,其次就是观察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了。学习者对于这些步骤的模仿能力决定了其实验操作的好坏。对于这类知识,首先,教师展示实验步骤,其次,让学生模仿教师的操作自己动手实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指正学生的错误地方,最后让学生总结操作步骤,注意事项。 计算技能概念顾名思义考察的就是学生应用化学学习的原理进行实际计算的概念。计算技能概念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关于化学量的计算,这类物理量是已经存在的,所以这些概念应归类于定义性概念,学生可用定义性概念的学习方法来进行学习,其学习过程就是接受性学习。首先教师提供准确例证,学习者在这些例证中找寻概念的表征,从而形成概念,并对这些概念进行定义,进而获得概念,最后通过练习来理解这些概念。 第三章 化学基本概念知识的教学方法与实践3.1化学基本概念知识的选择及所选择的概念的属性3.1.1化学概念的选择物质的分类的知识在吉林省历年中考中都占有一定的分值,而且所占比重正在变得越来越大,化学概念的分类知识的相关问题已变成考核基本概念的重点。这部分知识在中考中多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近四年中考中物质的分类考点的分布情况年份2012201320142015题号3题4题13题1题这部分知识多考察的是区分纯净物与混合物,在2015年中考中考察的试题是: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水 B食醋 C蒸馏水 D柠檬水对于刚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学生来说,总容易弄混关于物质的分类的知识,所以本研究着重考察物质的分类的知识的教学方法。3.1.2概念的属性物质的分类是化学学习的重点内容,也是学生学习其他各部分知识的基础。从化学概念的学习属性上分类来说,物质的分类属于化学概念中的定义性概念。中学化学物质的分类中包括的概念有: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这些知识均属于定义性概念中的,本文以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为例研究,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概念属于定义性概念中的规则化概念,他们共同的特征是纯净物,符合一切纯净物的特点,单质的规则是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的规则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的共同特征是化合物,规则是,有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因此,在学习这类概念时,教师首先要提供给学习者该概念的定义特征,然后,让学生找寻规律,这类学习的重点就是概念间的联系,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出这类概念中的原有概念和新概念,并让学生观察、分析原有概念,新概念间的联系,最后多加练习。3.2基于化学概念知识的教学设计(以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为例)1、 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为每一课程内容的教学提出了内容标准: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知道氧化物并识别氧化物、区分单质、化合物;2、 教材分析内容分析: 单质、化合物、氧化物这部分内容位于九年级人教版化学第四单元课题三。“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在纯净物、混合物之后,又是在化学式、化学式之前,既是物质的分类的补充,也为后续学习化学式与化合价的书写打好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认识角度:学生在掌握了纯净物、混合物知识之后,又学习了元素知识,已经具备了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概念,也初步掌握了元素的知识,可以从不同角度来认识物质这样就可以自然可以顺理成章引入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学习,能够完善物质的分类的知识。3、 学情分析知识水平:学生在此之前在九年级第二单元学习了纯净物、混合物的知识,初步认识了物质的分类,也在第三单元学习了原子、元素的知识,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区分这两类物质的差别,并总结这两类物质的共同点,来定义这两类物质,并且进行后来的氧化物的学习。认识水平: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处于宏观的分子水平,对于多数知识的理解和思维方式还只是感性的、形象的,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较弱。认知障碍点:学生刚学习完元素和原子的知识,很难将元素与原子的知识应用到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中,容易将这三个概念弄混。4、 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 掌握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2) 学会区分单质、化合物;(3) 能够识别氧化物(4) 能够对物质进行简单的分类,学会用分类的方法学习化学;(5) 能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认识物质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的方法来区分物质,同时运用元素的概念认识和区分物质能够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总结概括的能力和获取信息加工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物质分类的学习,初步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培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看待问题的精神。5、 教学重点能正确的运用元素的概念来区分单质、化合物、氧化物;6、 教学难点能从组成上区分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纯净物和混合物。7、 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师提供概念例证,让学生找寻规律,并让学生分析、总结,最后多加练习。【知识内容】【忆】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了物质的分类,那么物质可以分为什么呀?【生】纯净物和混合物【师】那么什么样的物质是纯净物?什么样的物质是混合物呢?【生】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就像氧气、由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叫做混合物【师】很好,同学们掌握的很好,那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物质的分类,大家一定要跟住老师【PPT】大屏幕上是H2 O2 Fe S CI2 C【师】仔细观察白板上老师所给的各物质的化学式,第一个是氢气、氧气、铁、硫、氯气、炭,大家根据我们学过的物质的分类想一下,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生】他们都是纯净物【师】对、很好,他们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是纯净物【板书】特点:(1)都是纯净物【师】还有什么共同特点?大家根据我们上节课所学的元素知识思考一下【生】这些物质都是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师】很好,大家找到了另一个特点,那么大家总结一下,这类物质具有的特点【生】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板书】特点:(1)都是纯净物(2)都是只由一种元素 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师】我们把这类物质叫做单质。例如:氧气、氢气【板书】特点:(1)都是纯净物(2)都是只由一种元素 单质: 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PPT】大屏幕上是H2O CO2 CUO P2O5 NH3 H2SO4【师】那么同学们再观察这一组,看看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这些物质分别是水、二氧化碳、氧化铜、五氧化二磷、氨气、硫酸【生】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师】很好,同学们一下就找到了这些物质的共同特点,我们把这类物质叫做化合物,由两种或多种元素化合而成的物质。【板书】化合物:由两种或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师】老师从化合物中拿出了几种物质的化学式H2O CO2 CUO P2O5 ,观察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生】都是化合物【师】对,这是前提,还有呢?【生】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师】很好,同学们都总结出来了,我们把这样的物质叫做氧化物,氧化物是化合物的一种特殊的类型。【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物质的进一步分类,那谁能给老师总结一下?【生A】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又分为氧化物【师】非常好,A同学说的全对,那谁能告诉老师什么是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生B】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两种或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师】很好,B同学说的很对,看来大家掌握的不错【布置作业】今天的作业时习题片3.3教学方法的实施3.3.1调查对象 本调查的研究对象是吉林市x中学四个班级的学生,通过分析文献和实际的教师授课,设计出教学设计,并在教学设计的实施后对学生的习题册和自编测试卷进行具体的数据分析。3.3.2调查工具 本研究的工具分为两部分,一是学校指定的学生习题片;二是摘取中考真题形成的测试卷。对测试卷的信度利用再测信度法进行分析,选取实施班级和对照班级以外的两个班级,共52名学生参加测试。以测试卷为工具对测试对象进行前测和后测,两次均有效的问卷为50 份,共100份。3.3.3调查过程(1) 对学生的习题片进行分析,这部分习题所检测的都是基础的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知识,第1、6、7、8、9题都是简单的根据定义对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的判断;第2、3、4、10题中的物质种类很多,稍微复杂一点。(2) 采取单质、化合物测试题来测试学生,从侧面反映出教学设计实施的情况。这些题非常贴近知识点,有利于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自编测试题考查对象为两个试验班级总计60人,两个对照班级总计57人,测试时间30分钟,并对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具体分析。3.4教学方法的评价3.4.1调查分析(1) 习题册与测试题整体调查情况(1) 教学设计的实施后,对四个班级的习题册情况进行统计整理,其中一班与A班是实验班级,二班与B班是对照班级,就整体情况进行分析。 一班与A班学生习题小片的情况班级一班0.830.150.01A班0.810.160.01 二班与B班学生的习题小片的情况班级二班0.800.170.02B班0.760.200.01 根据对比情况可看出:一班和A班学生对于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知识的掌握情况已达到标准,对照班级则略显不足。就整体情况可以看实验班且错误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班级,分别对比可知,一班的情况在四个班级中最好,四个班级都存在未完成作业的情况。(2)对四个班级的测试题情况进行统计整理 对整体情况进行分析得到: 一班与A班学生测试题情况整体情况班级 一班0.830.160.01A班0.800.180.02 二班与B班学生测试题情况整体情况班级二班0.790.180.03B班0.750.210.04 根据实验班级与对照班级的对比情况我们可以发现:实验班级的整体情况要好于对照班级。一班和A班的正确率要高于二班和B班,可以知道实验班级的学生在这部分知识的掌握率明显比对照班好。对各个班级的等级分类情况分析得到:班级优秀中等 不及格非不及格一班0.290.610.100.90A班0.350.530.120.88二班0.230.590.180.82B班0.280.490.230.78通过对整体情况的分析可知,实验班的掌握情况要明显好于对照班。(2) 错题情况 1、学生在大量出现各种需要分类的物质的题,容易出错,会漏选或者多选,说明学生在做题在概念建构方面仍旧有问题; 2、在氧化物的选择上也有问题,有的学生会忘记氧化物属于化合物而选错,说明概念间的联系对于学生而言仍旧是难点。3.4.2结果分析综上所述对四个班级的习题册和测试题所反应的情况进行分析:实验班级的学生无论是习题册还是测试题的整体情况都好于对照班级,足以说明实验班级的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掌握情况好于对照班级。但是出现问题的地方也很相似,只是实验班出现问题的人少。(1) 学生在概念的掌握上仍旧有问题,对概念的记忆不够扎实,对概念的理解不够准确;(2) 学生在新概念和就概念间的联系仍旧不够完整(3) 学生对于元素、原子的知识掌握不够好(4) 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不够认真,有不完成作业的情况(5) 学生本身在意义建构上存在问题(6) 不同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不同3.4.3反思评价 首先,在教学设计上,依据定义性概念的知识特点,并且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和意义建构主义的结合,首先设计了教学方法的概况,再依据本节课的目标要求,教材特点,学生在实际情况中的特点,学校的教学资源设计了具体的教学方法。并通过对教学方法实施后的学生习题片和测试题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可知: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已达到教学目标要求,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也掌握的很好,说明本节课所选的教学方法科学合理。在学生的知识反馈中同样说明方法的使用和选取存在以下问题:(1) 教学方法上对于氧化物的教学,仍旧欠缺,缺少让学生深刻理解氧化物的新概念与化合物旧概念之间的区分与联系,导致学生在氧化物的选择上出现问题;(2) 在教学方法上,因为本节课主要研究的是物质的分类,不会领学生主要复习元素的知识,导致学生在应用上会出现些问题;(3) 在教学中,也应加强学生本身的概念建构能力,形成概念网络。 在教学实施阶段也存在一些问题: 在教学安排上:教师注重知识的讲授,却忽略了学生对知识的接收可能只是短时记忆,缺少练习,导致学生知识框架整体不稳,解答综合类题出现困难;在教学任务上:由于这部分知识在教材安排上并不处于单独的一个课题,教师为了达到教学任务,可能会花费很少的时间在这个知识点上,一带而过,导致学生理解不同概念,更难记忆。 结 论一、研究结论(1) 依据概念知识的分类将化学概念知识分为具体概念、定义性概念、技能概念。通过对具体概念知识教学方法的研究结构表明,初中概念知识教学的实践研究有着现实的意义;(2) 通过实践研究得出,认知心理学和概念意义建构主义的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化学教学效果,具备合理性和科学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上稍有偏差;(3) 通过实践研究表明,在实际教学上应更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学生本身在概念上的意义建构。二、研究建议综上通过对化学概念知识的理论界定、方法研究、设计实施,以及对方法实施中成绩与问题研究,对概念知识的教学方法有了深刻的理解,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运用,并提高学生成绩,但是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环境应变换成不同的方法,就本研究的初衷,对概念知识的教学提出以下建议。(1) 首先教师要摒弃让学生死记硬背概念的思想,要根据概念知识的分类将认知心理学和意义建构思想贯穿到概念教学方法的设计中,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概念,牢记概念,在做题中,能自己构建概念,应用概念;(2)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新旧概念知识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清各概念的结构,从而弄懂概念;(3)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课上的教学,还要注重课下的复习和训练,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选题让学生做,但我们不建议题海战术;(4)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端正心态。不仅要认真跟随老师理解和建构概念、课下自己做题时也要学会建构概念,对错题和难题要多做几遍,形成自己的概念结构,不要死记硬背,要理解知识;(5) 学生在遇到难题的时候要先自己思考,理解,在理解不同的时候再寻求老师的帮助。三、展望未来 希望本研究在未来能很好的应用到化学概念教学中去,帮助教师更好的提高学生的成绩,是学生能弄懂化学概念、理解化学概念,合理应用化学概念,并牢记化学概念。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人研究化学基础教学,让化学学科不再枯燥,无味。 注 释1王良佐:浅谈初中化学概念的教学,2015年都市家教(下半月)2毛敏霞.中学化学基本概念学习条件的研究D: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毛敏霞,2006任文成:中学化学基本概念初探,载学园,2011年第11期 谢泽琛、钱扬义:国内化学概念教学研究新进展,载化学教育,2004年曾胜.中学化学概念意义建构教学实验研究D:学位论文.湖南师范大学:曾胜.2007王甦、汪安胜:认知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李广洲、任红艳:化学问题解决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J.S.Bruner. Toward a Theory of Instruction Cambridge()维果次基:思维与语言(李维校),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版谢祥林、李慧玉:中学化学基本概念学习属性及学习原理,载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年R.M加涅著、L.J.布里格斯、 W.W.韦杰著:教学设计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版参考文献1 王良佐.浅谈初中化学概念的教学.都市家教(下半月),2015(7)2 毛敏霞.中学化学基本概念学习条件的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3 任文成.中学化学基本概念初探.学园,2011(13)4 谢泽琛,钱扬义.国内化学概念教学研究新进展.化学教育,2004.25(10)5 曾胜.中学化学概念意义建构教学实验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6 王甦,汪安胜.认知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47 李广洲,任红艳.化学问题解决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18 J.S.Bruner. Toward a Theory of Instruction CambridgeJ.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6:5.9 俄维果次基.李维译.思维与语言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10谢祥林,李慧玉,中学化学基本概念学习属性及学习原理.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3)11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土地利用规划审批
- 眼底病变早期筛查指导
- 心血管系统医学知识宣教培训课件
- 2020-2025年公用设备工程师之专业知识(暖通空调专业)押题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
- 《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教案
- 2025标准城市公寓建设合同
- 神经重症患者液体管理护理
- 2025商用房地产开发合同示例文本
- 肺癌放化疗护理指南培训
- 肾衰竭透析监测指南
- MT/T 154.5-1996液压支架产品型号编制和管理方法
- GB/T 6075.3-2011机械振动在非旋转部件上测量评价机器的振动第3部分:额定功率大于15 kW额定转速在120 r/min至15 000 r/min之间的在现场测量的工业机器
- 设备停用、退役管理规范(试行)
-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课件
- DB32T 3753-2020 江苏省装配式建筑综合评定标准
- 药监系统官方培训 体外诊断试剂临床相关要求 2019-孙嵘
- JJF 1847-2020 电子天平校准规范(高清版)
- (高清版)电子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 招标评分表模板
- 智能扫地机器人毕业设计
- 北京地铁14号线北陶区间施工组织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