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榀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1页
一榀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2页
一榀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3页
一榀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4页
一榀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毕业设计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 1 一榀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毕业设计论文一榀框架结构设计计算书毕业设计论文 一一 框架结构设计任务书框架结构设计任务书 1 11 1 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成都万达购物广场 成仁店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梁板柱均为 现浇 建筑面积约为 5750m2 宽 27 米 长为 45 米 建筑方案确定 建筑分类 为乙类公共类建筑 二类场地 抗震等级三级 图 1 1 计算平面简图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 2 1 21 2 设计资料设计资料 1 气象条件 基本风压 3155KN m2 2 抗震设防 设防烈度 7 度 3 屋面做法 20 厚水泥砂浆面层 一层油毡隔离层 40 厚挤塑聚苯板保温层 15 厚高分子防水卷材 20 厚 1 3 水泥砂浆找平 1 6 水泥焦渣 1 找坡层 最薄处 30 厚 120 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粉底 4 楼面做法 8 13 厚铺地砖面层 100 厚钢筋砼楼板 吊顶 1 3 设计内容设计内容 1 确定梁柱截面尺寸及框架计算简图 2 荷载计算 3 框架纵横向侧移计算 4 框架在水平及竖向力作用下的内力分析 5 内力组合及截面设计 6 节点验算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 3 二二 框架结构布置及结构计算简图确定框架结构布置及结构计算简图确定 2 12 1 梁柱截面的确定梁柱截面的确定 通过查阅规范 知抗震等级为 3 级 允许轴压比为 0 85 由经验知 n 12 14kn m2 取 n 13kn m2 拟定轴向压力设计值 N n A 13kn m2 81m2 5 5265KN 拟定柱的混凝土等级为 C30 fc 14 3N mm2 柱子尺寸拟定 700mm 700mm 0 75 0 85 满足 c f s N A 5265 0 0143 700 700 初步确定截面尺寸如下 柱 b h 700mm 700mm 梁 BC 跨 CE EF 跨 L 12 9000 12 750mm 取 h 800mm b 400mm 纵梁 L 12 9000 15 600mm 取 h 600mm b 300mm 现浇板厚取 h 120mm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 4 2 22 2 结构计算简图结构计算简图 结构计算简图如下 图 2 1 结构计算简图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 5 图 2 2 平面计算简图 三三 荷载计算 荷载计算 3 13 1 恒载标准值计算恒载标准值计算 1 屋面板恒荷载标准值屋面板恒荷载标准值 20 厚 1 3 水泥砂浆面层 0 02 20 0 4 KN M 2 一层油毡隔离层 0 05 KN M 2 40 厚挤塑苯板保温层 0 04 0 5 0 02 KN M 2 15 厚高分子防水卷材 0 04KN M 2 20 厚 1 3 水泥砂浆找平 0 02 20 0 4 KN M 2 1 6 水泥渣 1 找坡层最薄处 30 厚 0 03 0 045 2 14 0 525 KN M 2 120 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0 12 25 3 KN M 2 12 厚板底抹灰 0 012 20 0 24 KN M 2 合计合计 4 675 KN M 2 屋面板传递给边柱的集中荷载 屋面板传递给边柱的集中荷载 4 675 1 5 9 63KN 中柱的集中荷载 中柱的集中荷载 4 675 3 9 126 23KN 屋顶次梁恒载标准值屋顶次梁恒载标准值 单向板传给次梁的荷载 4 675 3 14 025 KN M 次梁自重 0 3 0 6 0 12 25 3 6 KN M 次梁粉刷 0 6 0 12 0 02 17 2 0 326 KN M 合计合计 18 KN M 图 3 1 次梁计算单元及板传力图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 6 屋顶框架梁所受恒荷载标准值屋顶框架梁所受恒荷载标准值 次梁传给框架梁恒荷载 18 9 162KN 屋顶框架梁重量屋顶框架梁重量 梁自重 0 4 0 8 0 12 25 6 8KN M 粉刷 0 8 0 12 0 02 17 2 0 46KN M 合计合计 7 26KN M 2 楼面板恒载标准值楼面板恒载标准值 8 13 厚铺地砖面层 0 6 KN M 2 20 厚 1 2 水泥砂浆结合层 0 02 20 0 4 KN M 2 120 厚钢筋砼楼板 0 12 25 3 KN M 2 石膏板吊顶 0 2 KN M 2 合计合计 4 2 KN M 2 楼面板传递给边柱的集中荷载 楼面板传递给边柱的集中荷载 4 2 1 5 9 56 7KN 中柱的集中荷载 中柱的集中荷载 4 2 3 9 113 4KN 2 5 层纵向次梁恒载标准值层纵向次梁恒载标准值 计算简图见 图 3 楼面单向板传给纵向次梁恒荷载 4 2 3 12 6 KN M 次梁自重 0 3 0 6 0 12 25 3 6KN M 合计合计 16 2 KN M 2 5 层框架梁所受恒荷载标准值层框架梁所受恒荷载标准值 次梁传递给框架梁恒荷载 16 2 9 150 KN 2 5 层框架梁恒载标准值层框架梁恒载标准值 框架梁自重 0 4 0 8 0 12 25 6 8 KN M 3 四层建在所取一榀框架梁上的填充墙恒荷载标准值 四层建在所取一榀框架梁上的填充墙恒荷载标准值 墙自重 0 2 3 3 0 8 10 3 5 2KN M 粉刷 3 3 0 8 0 02 17 2 1 7KN M 合计取合计取 因为有构造柱取大点 7 2KN M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 7 4 柱自重标准值 柱自重标准值 1 3 层柱自重 层柱自重 0 7 0 7 4 2 0 12 25 49 98KN 大理石贴面 大理石贴面 0 5 4 0 7 4 2 5 88KN 合计合计 55 86KN 4 5 层柱自重 层柱自重 0 7 0 7 3 3 0 12 25 38 96KN 大理石贴面 大理石贴面 0 5 4 0 7 3 3 4 62KN 合计合计 43 58KN 5 外墙自重标准值外墙自重标准值 5 层外墙作用在边柱的集中荷载层外墙作用在边柱的集中荷载 墙自重 墙自重 0 2 3 3 0 12 10 3 9 07 54 37KN 粉刷 粉刷 2 0 02 3 3 0 12 17 9 0 7 17 95KN 合计合计 72 32KN 4 层玻璃幕墙作用在边柱的集中荷载层玻璃幕墙作用在边柱的集中荷载 玻璃幕墙自重 玻璃幕墙自重 1 5kn m2 9 0 7 3 3 0 12 26 15KN 2 3 层外墙作用在边柱的集中荷载层外墙作用在边柱的集中荷载 墙自重 墙自重 0 2 4 2 0 12 10 3 9 07 69 76KN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 8 粉刷 粉刷 2 0 02 4 2 0 12 17 9 0 7 23 03KN 合计合计 92 79KN 3 23 2 活荷载标准值计算活荷载标准值计算 1 屋面板活荷载标准值 不上人 屋面板活荷载标准值 不上人 0 5KN M 顶层次梁受板传递的活荷载标准值 计算简图见图顶层次梁受板传递的活荷载标准值 计算简图见图 2 0 5 3 1 5KN M 框架梁受次梁传递的活荷载标准值框架梁受次梁传递的活荷载标准值 1 5 9 13 5KN 屋面板传递给边柱的集中荷载 屋面板传递给边柱的集中荷载 0 5 1 5 9 6 75KN 中柱的集中荷载 中柱的集中荷载 0 5 3 9 13 5KN 2 5 层楼面板活荷载标准值 层楼面板活荷载标准值 5KN M 5 层次梁受板传递的活荷载标准值 计算简图见图层次梁受板传递的活荷载标准值 计算简图见图 3 5 3 15KN M 框架梁受次梁传递的活荷载标准值框架梁受次梁传递的活荷载标准值 15 9 135KN 5 层面板传递给边柱的集中荷载 层面板传递给边柱的集中荷载 5 1 5 9 67 5KN 中柱的集中荷载 中柱的集中荷载 5 3 9 135KN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 9 3 4 层楼面板活荷载标准值 层楼面板活荷载标准值 2 5KN M 4 层次梁受板传递的活荷载标准值 计算简图见图层次梁受板传递的活荷载标准值 计算简图见图 3 2 5 3 7 5KN M 框架梁受次梁传递的活荷载标准值框架梁受次梁传递的活荷载标准值 7 5 9 67 5KN 屋面板传递给边柱的集中荷载 屋面板传递给边柱的集中荷载 2 5 1 5 9 33 75KN 中柱的集中荷载 中柱的集中荷载 2 5 3 9 67 5KN 4 2 3 层楼面板活荷载标准值 层楼面板活荷载标准值 3 5KN M 2 3 层次梁受板传递的活荷载标准值 计算简图见图层次梁受板传递的活荷载标准值 计算简图见图 3 3 5 3 10 5KN M 框架梁受次梁传递的活荷载标准值框架梁受次梁传递的活荷载标准值 10 5 9 94 5KN 屋面板传递给边柱的集中荷载 屋面板传递给边柱的集中荷载 3 5 1 5 9 47 25KN 中柱的集中荷载 中柱的集中荷载 3 5 3 9 94 5KN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 10 四四 内力计算内力计算 4 14 1 恒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恒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刚度计算刚度计算 梁线刚度 梁线刚度 截面的惯性矩截面的惯性矩 I Ib0 b0 17 109mm4 3 12 bh 3 400 800 12 考虑现浇楼板对框架梁截面惯性矩的影响 中框架梁取 I 中 2Ib0 边框架取 I 边 1 5Ib0 i i边跨梁 边跨梁 E 28 105E 9 1 5 17 10 9000 i i中跨梁 中跨梁 E 38 105E 9 2 17 10 9000 柱线刚度 柱线刚度 截面的惯性矩截面的惯性矩 I IC C 20 109mm4 3 12 bh 3 700700 12 i i4 5 4 5 层柱层柱 E 60 105E 9 20 10 3300 i i1 3 1 3 层柱层柱 E 48 105E 9 20 10 4200 取取10105 5E E值作为基准值值作为基准值 1 1 算得各杆件相对线刚度 算得各杆件相对线刚度 见下图见下图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 11 图 4 1 梁柱相对线刚度图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 12 图 4 2 恒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 由于分布荷载在梁汇总产生的内力远小于集中荷载 所以将梁的分布荷载近似 等效为作用在次梁处的集中荷载 以便于计算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 13 图 4 3 恒载等效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 因为框架对称 且恒荷载为正对称荷载 所以取半榀框架进行计算 因为框架对称 且恒荷载为正对称荷载 所以取半榀框架进行计算 由结构力学梁端弯矩公式得到 由结构力学梁端弯矩公式得到 顶层结点弯矩 顶层结点弯矩 M MAB AB M MBA BA Pa 1 194 67 3 1 389 34KN M a L 3 9 4 4 层结点弯矩 层结点弯矩 M MAB AB M MBA BA Pa 1 213 3 1 426KN M a L 3 9 标准层结点弯矩 标准层结点弯矩 M MAB AB M MBA BA Pa 1 180 6 3 1 361 2KN M a L 3 9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 14 采用二次弯矩分配法 见下图 采用二次弯矩分配法 见下图 图 4 4 恒载弯矩分配图 在竖向荷载作用下 梁端截面有较大的负弯矩 设计时应进行弯矩调幅 降低 负弯矩 以减少配筋面积 对于现浇框架 支座弯矩调幅系数为 0 85 在内力 组合的表中进行梁端调幅计算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 15 图 4 5 恒载作用下的框架弯矩图 等效为集中荷载时 表 4 1 恒载作用下内力 荷载引起的弯矩荷载引起的弯矩 弯矩引起的内力弯矩引起的内力 ABAB 跨跨BCBC 跨跨CDCD 跨跨ABAB 跨跨BCBC 跨跨CDCD 跨跨 楼楼 层层 V VA AV VB BV VB BV VC CV VC CV VD DV VA AV VB BV VB BV VC CV VC CV VD D 顶顶 层层 194 67 194 67194 67 194 67194 67 194 67 16 52 16 520016 5216 52 5 5 180 6 180 6180 6 180 6180 6 180 6 6 07 6 07006 076 07 4 4 213 213213 213213 213 10 57 10 570010 5710 57 3 3 180 6 180 6180 6 180 6180 6 180 6 9 18 9 18009 189 18 2 2 180 6 180 6180 6 180 6180 6 180 6 11 07 11 070011 0711 07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 16 图 4 6 恒载作用下的框架梁的剪力图 恒载作用下的剪力恒载作用下的剪力 ABAB 跨跨BCBC 跨跨CDCD 跨跨 楼楼 层层 V VA AV VB BV VB BV VC CV VC CV VD D 顶顶 层层 178 15 221 19194 67 194 67221 19 178 15 5 5174 53 186 67180 6 180 6186 67 174 53 4 4202 43 223 57213 213223 57 202 43 3 3171 42 189 78180 6 180 6189 78 171 42 2 2169 63 191 67180 6 180 6191 67 169 63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 17 柱轴力包括柱传下轴力和柱自重 恒载作用下的柱轴力见下图 图 4 7 恒载作用下柱的轴力图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 18 4 24 2 活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活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活荷载按满跨布置 不考虑活荷载的最不利布置 此时 求得的跨中弯矩比最 不利荷载位置法的计算结果偏小 故对梁跨中弯矩乘以 1 2 的增大系数 梁端 弯矩应进行弯矩调幅 乘以调幅系数 0 85 在内力组合的表中进行跨中弯矩增大 和梁端调幅计算 方法同恒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计算过程见下图 图 4 8 活荷载作用下的计算简图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 19 图 4 9 活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弯矩分配图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 20 图 4 10 活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弯矩图 表 4 2 活载作用下的内力 荷载引起的弯矩荷载引起的弯矩 弯矩引起的内力弯矩引起的内力 ABAB 跨跨BCBC 跨跨CDCD 跨跨ABAB 跨跨BCBC 跨跨CDCD 跨跨 楼楼 层层 V VA AV VB BV VB BV VC CV VC CV VD DV VA AV VB BV VB BV VC CV VC CV VD D 顶顶 层层 13 5 13 513 5 13 513 5 13 50 610 6100 0 61 0 61 5 5 135 135135 135135 135 7 3 7 3007 37 3 4 4 67 5 67 567 5 67 567 5 67 5 2 3 2 3002 32 3 3 3 94 5 94 594 5 94 594 5 94 5 5 19 5 19005 195 19 2 2 94 5 94 594 5 94 594 5 94 5 5 19 5 19005 195 19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 21 活荷载作用下的剪力活荷载作用下的剪力 ABAB 跨跨BCBC 跨跨CDCD 跨跨 楼楼 层层 V VA AV VB BV VB BV VC CV VC CV VD D 顶顶 层层 14 11 12 8913 5 13 512 89 14 11 5 5127 7 142 3135 135142 3 127 7 4 465 2 69 867 5 67 569 8 65 2 3 389 31 99 6994 5 94 599 69 89 31 2 288 71 100 2994 5 94 5100 29 88 71 图 4 11 活载载作用下的框架梁的剪力图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 22 图 4 12 活荷载作用下柱的轴力图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 23 4 34 3 地震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计算地震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内力计算 一 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计算一 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的计算 1 框架的抗震等级 由设计需求 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 房屋高度为 19 2m 30m 可知该框架的 抗震等级为三级 2 场地和特征周期值 工程场地为 类场地 地震设计特征周期值 Tg 0 40s 3 重力荷载代表值 取第 轴线的 KJL 计算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 对于楼层 重力荷载代表值取全部恒荷载和 50 的楼面活荷载 对于屋顶是不 上人屋顶故屋面活荷载不计入 顶层重力荷载代表值 G6 G6 恒 63 32 4 2 126 23 32 4 2 162 6 7 26 27 1580 68KN 第 5 层重力荷载代表值 G5 G5 恒 0 5 活 56 7 32 4 72 32 2 113 4 32 4 2 150 6 6 8 27 43 58 4 0 5 67 5 2 135 2 135 6 2479 86KN 第 4 层重力荷载代表值 G4 G4 恒 0 5 活 56 7 32 4 26 15 2 113 4 32 4 2 150 6 6 8 27 7 2 27 43 58 4 0 5 33 75 2 67 5 2 67 5 6 2278 17KN 第 3 层重力荷载代表值 G3 G3 恒 0 5 活 56 7 32 4 92 79 2 113 4 32 4 2 150 6 6 8 27 55 86 4 0 5 47 25 2 94 5 2 94 5 6 2387 67KN 第 2 层重力荷载代表值 G2 G2 恒 0 5 活 2387 67KN 4 结构自震周期 T1 对框架结构 采用经验公式计算 T1 0 085n 0 085 5 0 425s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 24 5 地震影响系数 由 0 40s T1 0 425s T1 5 则由地震影响曲线 有 g T g T g T 076 0 08 0 1 425 0 4 0 9 0 max2 1 T Tg 6 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 因为 T1 1 4 故顶部 g T 附加地震作用不考虑 0 850 076 0 85 1580 68 2479 86 2278 17 2387 67 2 717 97 EKeqi ii iEK jj FGGKN GH FF G H 可按下表计算 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表 二 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框架内力二 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框架内力 表 4 3 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框架内力 位置 KN Gi m Hi iiH G EK F KN Fi 顶层 1580 6819 230349 1717 97169 5 第 5 层 2479 8615 939429 8717 97220 2 第 4 层 2278 1712 628704 9717 97160 3 第 3 层 2387 678 420056 4717 97112 第 2 层 2387 674 210028 2717 9756 128568 4 jj G H KN m718 i FKN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 25 1 1 各柱剪力值及反弯点高度 各柱剪力值及反弯点高度 层数 KN F HK 柱号 2 c ci h i12 D i D i i i D FD V 反弯点高 度 y A5 0 187 60 2 2 4 12 29 50 74 B5 0 35 60 2 2 4 12 55 21 19 C5 0 35 60 2 2 4 12 55 21 19 5 169 5 D5 0 187 60 2 2 4 12 1 074 60 2 2 4 12 29 50 74 A4 0 187 60 2 2 4 12 67 91 09 B4 0 35 60 2 2 4 12 1271 32 C4 0 35 60 2 2 4 12 1271 32 4389 7 D4 0 187 60 2 2 4 12 1 074 60 2 2 4 12 67 91 09 A3 0 225 48 2 2 4 12 97 441 85 B3 0 41 48 2 2 4 12 177 561 93 C3 0 41 48 2 2 4 12 177 561 93 3550 D3 0 225 48 2 2 4 12 1 27 48 2 2 4 12 38 71 85 A2 0 225 48 2 2 4 12 117 32 1 B2 0 41 48 2 2 4 12 213 72 1 C2 0 41 48 2 2 4 12 213 72 1 2662 D2 0 225 48 2 2 4 12 1 27 48 2 2 4 12 117 32 1 A1 0 418 48 2 2 4 12 156 32 98 1718 B1 0 541 48 2 2 4 12 1 92 48 2 2 4 12 202 32 73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 26 2 2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框架内力图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框架内力图 求出各柱剪力 Vi和该柱反弯点高度 yi后 则该柱下端弯矩为 Mi Viyi 上端弯矩 为 Vi hi yi 再利用节点平衡求出框架梁端弯矩 画出左地震作用下的框架内 力图 右地震作用下的框架内力与左地震作用下的反号 C1 0 541 48 2 2 4 12 202 32 73 D1 0 418 48 2 2 4 12 156 32 98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 27 图 4 13 水平地震 左震 作用下的框架内力图 弯矩图 单位 KN m 与梁剪力图 单位 KN 图 4 14 左震作用下的柱剪力图与轴力图 单位 KN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 28 五五 内力组合内力组合 5 15 1 框架横梁内力组合 框架横梁内力组合 由于是对称结构 所以只算左跨和中跨 右跨内力与左跨反号 表 5 1 KJ4 的屋面框架梁 顶层 内力组合表 M maxM max Vmax 杆 件 截面 位置 内力 种类 恒 荷载 活 荷载 重 力荷 载 左 震 右 震 组合项组合 值 组合 项 组合 值 组合 项 组合 值 M 245 47 30 4 3 260 6 9 64 19 64 19 396 2 8 A V178 15 14 1 1 185 2 1 13 88 13 88 1 2 1 3 1 35 0 7 1 4 254 3 3 跨中 M 295 72 10 0 3 300 7 4 1 2 1 4 368 9 M 371 88 25 8 384 7 8 4242527 3 2 AB B 左 V 221 19 12 8 9 227 6 4 13 88 13 88 1 35 0 7 1 4 1 35 0 7 1 4 311 2 4 M 346 83 22 9 5 358 3 1 57 57 504 0 7 B 右 V194 67 13 5201 4 2 14 914 9 1 2 1 3 1 35 0 7 1 4 285 1 5 BC 跨中 M 175 97 13 5182 7 2 1 2 1 4 230 06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 29 M 346 83 22 9 5 358 3 1 5757 504 0 7 C 左 V 194 67 13 5 201 4 2 14 914 9 1 2 1 3 1 35 0 7 1 4 285 1 5 表 5 2 KJ4 的框架梁 5 层 内力组合表 M maxM max Vmax 杆 件 截面 位置 内力 种类 恒 荷载 活 荷载 重 力荷 载 左 震 右 震 组合项组合 值 组合 项 组合 值 组合 项 组合 值 M 319 31 192 1 415 3 6 146 0 5 146 0 5 688 3 A V174 53 127 7 238 3 8 34 03 34 03 1 2 1 3 1 35 0 7 1 4 360 7 6 跨中 M187 93 188 52 376 4 5 1 2 1 4 489 44 M 331 78 248 455 7 8 114 3 114 3 695 5 26 AB B 左 V 186 67 142 3 257 8 2 34 03 34 03 1 2 1 3 1 2 1 3 391 4 6 M 312 95 225 07 425 4 9 155 2 8 155 2 8 712 4 5 B 右 V180 6 135248 1 40 640 6 1 2 1 3 1 35 0 7 1 4 376 1 1 BC 跨中 M173 63 168 25 257 7 6 1 2 1 4 443 91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 30 M 312 95 225 07 425 4 9 155 2 8 155 2 8 712 4 5 C 左 V 180 6 135 248 1 40 640 6 1 2 1 3 1 35 0 7 1 4 376 1 1 表 5 3 KJ4 的框架梁 4 层 内力组合表 M maxM max Vmax 杆 件 截面 位置 内力 种类 恒 荷载 活 荷载 重 力荷 载 左 震 右 震 组合项组合 值 组合 项 组合 值 组合 项 组合 值 M 312 55 107 09 366 1 257 5 4 257 5 4 774 1 22 A V202 43 65 2235 0 3 53 02 53 02 1 2 1 3 1 2 1 3 350 9 6 跨中 M 239 59 91 8 1 331 4 1 2 1 4 416 04 M 393 4 124 66 455 7 3 148 0 7 148 0 7 739 3 7 AB B 左 V 223 57 69 8 258 4 7 53 02 53 02 1 2 1 3 1 2 1 3 379 0 2 M 370 23 112 18 426 3 2 201 2 201 2 773 1 4 B 右 V21367 5246 7 5 52 652 6 1 2 1 3 1 2 1 3 364 4 8 BC 跨中 M 203 43 84 6 2 245 7 4 1 2 1 4 362 58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 31 M 370 23 112 18 426 3 2 201 2 201 2 773 1 4 C 左 V 213 67 5 246 7 5 52 652 6 1 2 1 3 1 2 1 3 364 4 8 表 5 4 KJ4 的框架梁 3 层 内力组合表 M maxM max Vmax 杆 件 截面 位置 内力 种类 恒 荷载 活 荷载 重 力荷 载 左 震 右 震 组合项组合 值 组合 项 组合 值 组合 项 组合 值 M 265 49 138 94 334 9 6 362 6 362 6 873 3 3 A V171 42 89 3 1 216 0 8 84 69 84 69 1 2 1 3 1 2 1 3 369 3 9 跨中 M 201 86 148 28 276 1 2 1 4 449 82 M 335 72 175 67 423 5 5 285 2 4 285 2 4 879 0 7 AB B 左 V 189 78 99 6 9 239 6 3 84 69 84 69 1 2 1 3 1 2 1 3 397 6 5 M 315 18 164 93 397 6 5 387 5 387 5 980 9 3 B 右 V180 6 94 5227 8 5 101 3 1 101 3 1 1 2 1 3 1 2 1 3 405 1 2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 32 跨中 M 171107 36 224 6 8 1 2 1 4 355 5 M 315 18 164 93 397 6 5 387 5 387 5 980 9 3 C 左 V 180 6 94 5 227 8 5 101 3 1 101 3 1 1 2 1 3 1 2 1 3 405 1 2 表 5 5 KJ4 的框架梁 2 层 内力组合表 M maxM max Vmax 杆 件 截面 位置 内力 种类 恒 荷载 活 荷载 重力 荷载 左震 右震 组合项组合 值 组合项 组合值组合项组合值 M 251 06 131 37 316 75 371 47 371 47 863 01A V169 63 88 7 1 213 99 83 7183 71 1 2 1 3 1 2 1 3 365 61 跨中 M 213 53 154 74 290 9 1 2 1 4 472 87 M 335 72 175 67 423 55 269 07 269 07 858 05 AB B 左 V 191 67 100 29 241 82 83 7183 71 1 2 1 3 1 2 1 3 399 B 右 M 315 18 164 93 397 65 365 16 365 16 1 2 1 3 951 89 1 2 1 3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 33 V180 6 94 5227 85 95 4795 47397 53 跨中 M 171107 36 224 68 1 2 1 4 355 5 M 315 18 164 93 397 65 365 16 365 16 951 89 BC C 左 V 180 6 94 5 227 85 95 4795 47 1 2 1 3 1 2 1 3 397 53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 34 5 2 柱内力组合 柱内力组合 由于是对称结构 所以只算 A B 两柱 C D 两柱的内力与 A B 反号 表 5 6 5 层柱内力组合表 右震 M max及相应 NNmax 相应的 MNmin及相应的 MVmax 及相应 N柱截面内 力 活载 活载 重力 荷载 左震 组合项组合值组合项组合值组合项组合 值 组合项组合值 M288 7935 8306 69 75 5275 52466 2429 95269 85 466 2 上 N 273 55 20 85 283 9813 88 13 88 1 2 1 3 358 82 1 35 0 7 1 4 389 73 1 2 1 3 322 73 358 82 剪力V 144 25 41 99 165 2529 5 29 5 236 65 235 89 134 75 236 65 M 375 66 102 77 427 0521 76 21 76 607 86 607 86 484 17 540 75 A 柱 下 N 317 13 20 85 327 5613 88 13 88 1 35 0 7 1 4 448 56 1 35 0 7 1 4 448 56 1 2 1 3 375 03 1 2 1 3 411 12 M 29 47 2 05 30 5 116 47116 47 188 01 41 79 188 01 188 01 上 N 574 49 39 89 594 441 02 1 02 1 2 1 3 712 1 35 0 7 1 4 814 65 1 2 1 3 712 712 剪力V12 293 1313 8655 2 55 288 3919 6688 3988 39 M11 088 2815 2265 69 65 69103 6623 07103 66103 66 B 柱 下 N 618 07 39 89 638 021 02 1 02 1 2 1 3 764 3 1 35 0 7 1 4 900 42 1 2 1 3 764 3 1 2 1 3 764 3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 35 表 5 7 4 层柱内力组合表 右震 M max及相应 NNmax 相应的 MNmin及相应的 MVmax 及相应 N柱截面内 力 活载 活载 重力 荷载 左震 组合项组合值组合项组合值组合项组合值组合项组合值 M148 41123 33210 08 150 06150 06447 17321 2257 02447 17上 N 653 08 216 05 761 1147 91 47 91 1 2 1 3 975 6 1 35 0 7 1 4 1093 39 1 2 1 3 851 05 975 6 剪力V 104 95 59 79 134 8567 9 67 9 250 09 208 22 73 55 250 09 M 197 92 73 97 234 974 01 74 01 607 86 607 86 185 67 378 09 A 柱 下 N 696 66 216 05 804 6947 91 47 91 1 35 0 7 1 4 1152 22 1 35 0 7 1 4 1152 22 1 2 1 3 903 35 1 2 1 3 1027 9 M 11 08 8 28 15 22 251 66251 66 345 42 24 89 345 42 345 42上 N 1131 14 452 19 1357 247 59 7 59 1 2 1 3 1618 82 1 2 1 4 1990 43 1 2 1 3 1618 82 1618 82 剪力V7 943 969 92127 127177 0020 44177 00177 00 M15 144 817 54167 64 167 64238 9824 89238 98238 98 B 柱 下 N 1174 72 452 19 1626 917 59 7 59 1 2 1 3 1942 43 1 2 1 4 2042 73 1 2 1 3 1942 43 1 2 1 3 1942 43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 36 表 5 8 3 层柱内力组合表 右震 M max及相应 NNmax 相应的 MNmin及相应的 MVmax 及相应 N柱截面内 力 活载 活载 重力 荷载 左震 组合项组合值组合项组合值组合项组合值组合项组合值 M169 7852 02195 79 228 98228 98532 62280 18 62 73532 62上 N 1014 34 315 1171 84100 93 100 93 1 2 1 3 1537 42 1 35 0 7 1 4 1890 68 1 2 1 3 1275 1537 42 剪力V 78 24 29 9 93 1997 44 97 44 238 5 134 9314 84 238 5 M 158 82 73 6 195 62180 26 180 26 469 08 286 54 0 41 469 08 A 柱 下 N 1070 2 315 1227 7100 93 100 93 1 2 1 3 1604 45 1 35 0 7 1 4 1753 47 1 2 1 3 1342 03 1 2 1 3 1604 45 M 12 11 3 84 14 03 243 26243 26 333 07 24 89 333 07 333 07上 N 1829 41 656 99 2157 917 17 7 17 1 2 1 3 2580 17 1 2 1 4 3115 08 1 2 1 3 2580 17 2580 17 剪力V5 762 426 97177 56 177 56239 1910 3239 19239 19 M12 086 3215 24342 69 342 69463 7923 34463 79463 79 B 柱 下 N 1885 27 656 99 2213 777 17 7 17 1 2 1 3 2647 2 1 2 1 4 3182 11 1 2 1 3 2647 2 1 2 1 3 2647 2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 37 表 5 9 2 层柱内力组合表 右震 M max及相应 NNmax 相应的 MNmin及相应的 MVmax 及相应 N柱截面内 力 活载 活载 重力 荷载 左震 组合项组合值组合项组合值组合项组合值组合项组合值 M153 5286 34196 69 246 33246 33556 26291 87 84 2556 26上 N 1423 51 451 56 1649 29185 62 185 62 1 2 1 3 2220 45 1 35 0 7 1 4 2364 27 1 2 1 3 1737 84 2220 45 剪力V 80 03 43 31 101 69117 3 117 3 274 52 150 4830 46 274 52 M 182 62 95 56 230 4246 33 246 33 596 71 340 1943 75 596 71 A 柱 下 N 1479 37 451 56 1705 15185 62 185 62 1 2 1 3 2287 49 1 35 0 7 1 4 2439 68 1 2 1 3 1804 87 1 2 1 3 2287 49 M 12 08 6 32 15 24 448 77448 77 601 69 23 34 601 69 601 69上 N 2401 45 945 68 2874 2923 79 23 79 1 2 1 3 3480 08 1 2 1 4 4205 69 1 2 1 3 3418 22 3418 22 剪力V5 763 07 26213 7 213 7286 5211 11286 52286 52 M12 086 3215 24448 77 448 77601 6923 34601 69601 69 B 柱 下 N 2457 31 945 68 2930 1523 79 23 79 1 2 1 3 3547 1 1 2 1 4 4272 72 1 2 1 3 3485 25 1 2 1 3 3485 25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 38 表 5 10 1 层柱内力组合表 右震 M max及相应 NNmax 相应的 MNmin及相应的 MVmax 及相应 N柱截面内 力 活载 活载 重力 荷载 左震 组合项组合值组合项组合值组合项组合值组合项组合值 M112 7358 99142 23 190 69190 69418 57291 87 77 22418 57上 N 1830 89 587 52 2124 65269 33 269 33 1 2 1 3 2899 71 1 35 0 7 1 4 3047 47 1 2 1 3 2199 45 2899 71 剪力V 40 26 21 07 50 79156 3 156 3 264 14 75 0142 24 264 14 M 56 37 29 5 71 12465 77 465 77 690 85 105520 16 690 85 A 柱 下 N 1886 75 587 52 2180 51269 33 269 33 1 2 1 3 2966 74 1 35 0 7 1 4 3122 88 1 2 1 3 2266 48 1 2 1 3 2966 74 M 12 08 6 32 15 24 297 38297 38 404 88 23 34 404 88 404 88上 N 2975 38 1234 97 3592 8735 55 35 55 1 2 1 3 4265 23 1 2 1 4 5299 41 1 2 1 3 4265 23 4265 23 剪力V4 312 265 44202 3 202 3269 528 34269 52269 52 M6 043 167 62552 28 552 28727 1111 67727 11727 11 B 柱 下 N 3031 24 1234 97 3648 7335 55 35 55 1 2 1 3 4332 26 1 2 1 4 5366 45 1 2 1 3 4332 26 1 2 1 3 4332 26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 39 六六 框架设计框架设计 6 16 1 框架梁截面设计 框架梁截面设计 1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由于组合后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由于组合后 3 层中跨梁弯矩最大 故取层中跨梁弯矩最大 故取 3 层中跨梁验算 层中跨梁验算 梁混凝土为梁混凝土为 C30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左支验算 由于是对称的 右支验算同左支 左支验算 由于是对称的 右支验算同左支 初步按双层配筋 取as 60mm S 0 313 2 1 c0 f bh M 6 2 980 93 10 14 3 400 740 1 1 0 388 b 0 55 S 1 2 1 2 0 313 s 0 5 1 0 91 S 1 AS 4855 6mm2 s0 fh y M 6 980 93 10 300 0 91 740 45 45 0 19 min 0 2 满足最小配筋率 As bh 4855 6 400 800 取 1025 双层布置 上下层各 5 根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 40 跨中验算 跨中验算 采用单层钢筋 初步as取 35mm 翼缘计算宽度取值bf 按梁的计算跨度考虑 bf l0 3 9000 3 3000mm 按梁的肋净距 Sn 考虑 bf b Sn 400 9000 9200mm 按翼缘高度hf 考虑 0 16 0 1 不受此项限制 f 0 h h 120 765 取最小值作bf 即bf 3000mm 1fc bf hf 0 5 hf 14 3 3000 120 765 0 5 120 0 h 3603 6KN M 355 5KN M 承载力满足要求 受压区高度 x x 765 10 9mm 0 h 2 1 cf 2 f b M h 6 2 2 355 5 10 765 14 3 3000 AS 1558 7mm2 1 cf y f b f x 1 0 14 3 3000 10 9 300 取 520钢筋 单层布置 实际AS 1571mm2 45 45 0 19 min 满足最小配筋率 1571 400 800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 41 斜截面承载力验算斜截面承载力验算 左支左支 fc 14 3N mm2 ft 1 43N mm2 fyv 300 N mm2 纵筋排 2 层 取保护层厚度 25mm 有效直径 25mm as 25 25 12 5 62 5mm h as 800 62 5 737 5mm 0 h 验算截面尺寸 c 1 0 1 84V 405 12KN 截面抗剪满足 验算是否需要计算配箍 0 7 ftb h0 0 7 1 43 400 737 5 295 3KN sv min 满足 SV1 An bs 2 50 3 400 150 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毕业论文 设计 42 截面验算裂缝宽度截面验算裂缝宽度 Ate 0 5bh bf b 0 5 400 800 3000 400 120 472000mm2 te 0 003wlim 0 2mm 不满足 故必须重新考虑截面尺寸 和配筋量 通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