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概况.doc_第1页
临海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概况.doc_第2页
临海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概况.doc_第3页
临海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概况.doc_第4页
临海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概况.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海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概况 作者 日期 2008 20252008 2025临海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临海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 临海市人民政府临海市人民政府 二二OOOO八年九月八年九月 临海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临海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 20082008年年 20252025年 年 组组织织单单位位 临海市人民政府 临海市人民政府 承承担担单单位位 临海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 临海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 浙江省地质调查院浙江省地质调查院 编编制制时时间间 二 二0000八年九月八年九月 目目 录录 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总则 1 1 第一节 规划修编原由 1 第二节 公园位置 2 第三节 公园范围 2 第四节 规划期限 2 第五节 规划依据 3 第六节 公园发展概况 4 第二章第二章 地质公园性质与发展目标地质公园性质与发展目标 6 6 第一节 公园性质 6 第二节 公园建设原则 6 第三节 公园发展目标 7 第三章第三章 地质遗迹景观及评价地质遗迹景观及评价 9 9 第一节 地质地貌概述 9 第二节 地质遗迹类型 10 第三节 地质遗迹综合评价 11 第四章第四章 其它景观资源及评价其它景观资源及评价 16 16 第一节 生态景观资源 16 第二节 人文景观资源 17 第三节 生态及人文景观资源综合评价 17 第五章第五章 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20 20 第一节 总体布局 20 第二节 功能分区 22 第六章第六章 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地质遗迹保护规划 25 25 第一节 地质遗迹保护现状 25 第二节 地质遗迹保护原则 25 第三节 地质遗迹保护区划分 26 第四节 地质遗迹保护措施 27 第七章第七章 生态环境与人文景观保护规划生态环境与人文景观保护规划 29 29 第一节 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29 第二节 人文景观保护 30 第三节 防灾规划 31 第八章第八章 旅游规划旅游规划 32 32 第一节 旅游发展目标 32 第二节 环境容量测算 32 第三节 旅游客源市场及游客规模 33 第四节 旅游项目安排 34 第五节 旅游营销工作 35 第九章第九章 解说系统规划解说系统规划 37 37 第一节 宗旨原则 37 第二节 室内解说中心 博物馆 37 第三节 户外解说系统 38 第四节 图书音像的出版和推广 39 第十章第十章 地质科学研究与科普规划地质科学研究与科普规划 40 40 第一节 地质科考路线 40 第二节 研究课题选择与实施 41 第三节 科普活动计划 41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土地利用及社会调控规划土地利用及社会调控规划 42 42 第一节 土地利用规划 42 第二节 社会调控规划 43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地质公园信息化建设规划地质公园信息化建设规划 44 44 第一节 地质遗迹数据库建设 44 第二节 公园内监测系统建设 44 第三节 公园网站建设 45 第四节 公园信息中心建设 45 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基础及旅游服务设施规划基础及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46 46 第一节 道路交通规划 46 第二节 给排水工程规划 48 第三节 供电工程规划 49 第四节 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50 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地质公园管理体制规划地质公园管理体制规划 53 53 第一节 组织机构设置 53 第二节 人员编制 53 第三节 人员培训 54 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开发建设与投资估算开发建设与投资估算 55 55 第一节 近期建设项目安排 55 第二节 中远期建设项目 56 第三节 社会效益评估 56 第十六章第十六章 附则附则 58 58 附图附图 1 临海国家地质公园在中国的位置 2 临海国家地质公园交通区位图 3 临海国家地质公园遥感卫星影像图 4 临海国家地质公园地形地质图 5 临海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分布评价图 临海国家地质公园景点风光图片 6 临海国家地质公园景区划分及坐标分布图 7 临海国家地质公园功能区划图 8 临海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图 9 临海国家地质公园解说系统规划图 10 临海国家地质公园旅游线路及服务设施规划图 11 临海国家地质公园基础设施 电力 电讯 给排水 规划图 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则则 第一节第一节 规划修编原由规划修编原由 上一轮 临海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 2004 2020年 以下简称 总体规划 于2005年12月报国土资源部批准实施 总 体规划 的实施得到了临海市人民政府及下属各部门 乡镇的积极支持和拥护 并 起到了较好的现实指导作用 临海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严格按 总体规划 的 要求和部署 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了公园内地质遗迹的保护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公园 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好转 旅游人次和收入逐年提高 总体规划 综合效益逐步显 现 但 总体规划 经过几年的操作 实施 也发现存在许些问题和不足 一是规 划内容不够全面 由于上轮规划编制时间在全国来讲也属早期 规划编制缺乏经验 规划编制内容也不够全面 二是规划目标缺少一定的前瞻性 与当地经济社会发 展存在不协调现象 近年来随着临海地方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 其工业产品结构和 区域发展布局急待调整 转型 根据 临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 划纲要 十一五 及今后较长一个时期 临海市的工业经济发展重心将移师东 部沿海 计划组建临海东部沿海产业带 大力发展临港工业 使其成为临海市又一 个新的经济成长点 而临海国家地质公园部分规划保护区位于临海东部沿海产业带 部位 两者 即公园保护与工业经济发展 之间发生一定抵触 为此 临海市人民 政府决定启动 总体规划 的修编工作 并委托浙江省地质调查院承担本次 总体 规划 的修编任务 第二节第二节 公园位置公园位置 一 公园地理位置一 公园地理位置 临海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浙江省临海市东部桃渚镇 上盘镇和杜桥镇境内 它东 濒东海 南距台州市区约35km 西去临海市区约50km 北与三门县接壤 区内公路 与甬台温高速公路和104国道连接 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特别是随着椒江大桥 三门 隧道的开通及沿海甬台温铁路 沿海高速公路复线的建成 将为临海国家地质公园 的观光旅游带来极大的便利 二 公园地理坐标二 公园地理坐标 临海国家地质公园地理坐标 东经121 27 47 121 42 32 北纬28 44 10 0 28 52 27 之间 第三节第三节 公园范围公园范围 一 公园范围确定原则一 公园范围确定原则 1 能够有效保护重要的地质遗迹资源 2 能够有效保护地质遗迹周边的人文 自然 生态景观资源 3 能够保证地质 地理单元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景观完整性 4 能够确保合理 充足的环境容量 以应对旅游发展需要 5 能够妥善协调保护地质遗迹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 地质公园范围二 地质公园范围 临海国家地质公园规划总面积65 15km2 其中陆域面积57 55 km2 海域面积7 60km2 公园主要由三个主景区组成 其中白岩山 碧云 武坑 童疗景区面积39 15km2 大尖山 龙湾景区面积18 48km2 大堪头 上盘岙里景区面积7 52km2 第四节第四节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 规划总期限为2008年 2025年 其中 近期为2008 2012年 中期为2013年 2018年 远期为2019年 2025年 规划基准年为2007年 第五节第五节 规划依据规划依据 一 国家有关政策 法律 法规一 国家有关政策 法律 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1996年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1998年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资源保护法 1988年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年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1984年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1988年 7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1994年 8 中华人民共和国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 1985年 9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1998 二 国家有关部门的政策 规章二 国家有关部门的政策 规章 1 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工作指南 国土资源部 2 国家地质公园修编技术要求 草案 及相关地质公园管理文件 国土资源 部 3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编制规范 国家环保局 4 自然保护区类型与级别划分原则 国家环保局 5 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 地质矿产部 6 山岳型风景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HJ T6 94 国家环保局 三 地方政策 规章三 地方政策 规章 1 临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 2 临海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 2004 2020年 3 临海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2年 2020年 4 临海市矿产资源规划 2006年 2010年 5 临海市旅游发展规划 2000年 2020年 6 临海东部洞港工业区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2008 1 第六节第六节 公园发展概况公园发展概况 一 公园建设史一 公园建设史 临海国家地质公园于2001年11月通过国土资源部批准建立 并于2003年10月揭 碑开园 其前身为省级桃渚风景名胜区 后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和临海市人民政府组 织了旨在拟建国家地质公园的多次科学考察 论证 并提交了拟建 浙江省桃渚中 生代火山地质 国家公园 自然保护区 的考察报告 经报国土资源部审批后建立 了国家级地质公园 二 公园发展概况二 公园发展概况 临海国家地质公园成立后 地质公园管理委员会严格按公园规划要求和部署 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了园内地质遗迹的保护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从2000年至2007年底 临海地方政府用于地质公园保护与建设总投资达8900余万元 其中用于地质公园 入口标志牌 地质公园广场 博物馆 游步道 保护与解说系统等直接建设资金已 达1160多万元 用于旅游道路建设 部分结合新农村康庄工程建设 桃渚古城拆 迁改造 旅游宾馆建设等间接投资达7800多万元 除开展上述工程建设外 公园管 理委员会还组织开展了导游地学知识培训 提高了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同时 强化了地质公园的环境整治 加大对地质公园整体规划区内的河道 采石场 建房 伐木 建坟等影响景观行为的治理整顿力度 公园建设成效卓著 2005年至2007年三年间 临海国家地质公园共接待国内外游客总计32 9万次 直接门票收入343万元 间接旅游服务业收入 住宿 消费类等 约7420多万元 旅 游业呈现逐年增长势头 三 公园发展存在的问题三 公园发展存在的问题 临海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是一项崭新的事业 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 在公园建设 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地质公园发展建设后劲不足 临海国家地质公园的保护与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公园成立之初 其基本 能力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 省 市级行政建设资金费用 往后建设资金筹措原 则为逐步减少行政投入而增大自筹资金比例 并最终实现 以园养园 和 地质公 园促地方经济发展 的良性发展道路 但由于公园保护范围及建设规模偏大 导致 规划建设项目资金缺口严重 许多规划建设项目不能如期开工建成 影响公园正常 运行 继而造成公园本身造血功能不强 公园建设势头受到抑制 2 地质公园制约地方工业经济发展 临海国家地质公园所在地的桃渚 上盘两镇 从公园成立之初 其地方经济发 展战略定位于 大力发展旅游事业 以旅游经济促地方经济全面发展 道路 上述 两镇也遵循此原则进行了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 但至目前 两镇经济发展水平及地 方财政收入排名均处在临海市中下游水平 由于地方经济发展速度缓慢 工业发展 受限制 导致农村劳动力大量闲置 就业压力大 其中桃渚镇成为名副其实的 大 镇小市 3 地质公园范围边界不明确 前轮地质公园总体规划中对地质公园保护区范围 面积虽有一定文字阐述 但 尚不够明确 导致地质公园保护区域与建设地带二者间界址不清 权责不明 保护 区界桩和边界标识牌建设刻不容缓 4 地质公园管理难上新台阶 临海国家地质公园批准后 临海市人民政府设置了事业性质的临海国家地质公 园管理委员会 作为地质公园的管理机构 负责地质公园的开发建设与管理工作 但由于公园管理委员会对下属各景区管理站实施了市场商业化运作 将各景区管理 站转包给市场个体私营业主经营 导致公园管理部门与景区经营者联系不够密切 信息不够畅通 公园管理呈松散混乱状 地质公园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第二章第二章 地质公园性质与发展目标地质公园性质与发展目标 第一节第一节 公园性质公园性质 临海国家地质公园以中生代白垩纪火山地质构造与地貌景观 翼龙化石产地 海蚀地貌景观 融合明代抗倭古城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特色 以科学考察 科 普教育 观光揽胜 休闲度假多功能为一体 具有特殊的科学意义 稀有的自然属 性 优雅的美学观赏价值 兼具生态 文化和历史价值的国家级地质公园 第二节第二节 公园建设原则公园建设原则 规划总的指导原则是 严格保护 统一管理 合理开发 永续利用 具体规划 建设严格遵循下列原则 一是严格保护原则 地质公园规划的旅游发展主要依托珍贵的地质遗迹和优美 的自然环境 因此必须保护地质遗迹及其它资源的完整性 确保地质遗迹以及相关 的各类自然 人文景观不受破坏 维护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防止污染和其它地质 灾害 并进一步优化公园总体布局与旅游服务基础设施等等 二是可持续发展原则 地质公园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环境容 量为约束 以永续利用为前提 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 旅游业发展与当 地居民生活的关系 当前建设与长远发展之间的关系 并为长远发展留有发展的空 间和余地 三是突出公园特色原则 积极开展地球科学科普 科考旅游 强化公园的启智 功能 建设与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展现地质公园的新形象 四是协调统一原则 充分利用地质公园内各类资源 使公园内的地质遗迹资源 自然景观资源 人文资源 文化文艺活动等合理地结合 并协调好地质公园对环 境效益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之间的影响 努力创建一个景观奇特 环境优美 设 施完善 社会文明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国家地质公园 五是可操作性原则 地质公园规划应方便于公园的管理服务 应成为政府管理 部门依法保护 建设和管理公园的依据 因此规划必须要从实际出发 具有较强的 可操作性与实践指导意义 六是分步开发原则 未来十年 将是地质公园旅游发展的关键时期 必须采取 抓住重点 分步开发原则 立足近期 放眼长远 高标准 严要求地进行开发与建 设 并随市场环境和旅游业的发展变化 适时进行修改调整与进一步完善 第三节第三节 公园发展目标公园发展目标 一 发展总目标 一 发展总目标 20082008年年 20252025年 年 临海国家地质公园是以白垩纪火山地质地貌为主题的公园 系统地保护古火山 地貌景观 古生物景观 海蚀地貌景观和自然人文景观 全面提升公园的自然性 独特性 多样性与完整性而实行可持续发展对策 强化公园科学与文化内涵 使之 成为空间结构合理 功能体系完善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明显的国家级 地质公园 二 近期目标 二 近期目标 20082008年年 20122012年 年 1 加强公园内各景区地质遗迹保护和旅游设施建设力度 在不断完善石柱 武坑景区 大堪头 岙里景区 龙湾休闲度假基地旅游设施基础上 重点开发建设桃渚明代军事古城 桃江十三渚景群等 同时串联好各景区间旅游道路建设及周边环境整治 丰富旅游 内容 提升旅游内涵 2 在开发地质景观的同时 完善临海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内火山画廊史建设 宣传地学科普知识 提高地学旅游品位 3 加强地质公园数据库 监测系统 网络系统建设 建立好地质公园网站 及 时向广大公众 国际社会传播推广公园形象为主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工作 并为游客 提供远程票务 住宿预定等服务 初步实现 数字地质公园 4 完善公园管理机构体系建设 健全园区管理的规章及条例 充实各部门人员 及技术力量 通过机构整合 加强对整个园区的统一管理 增加管理信息透明度 5 年接待游客稳定在25 30万人次 年旅游业总产值1 5亿元 2亿元 新增就业岗位3000 4000个 旅游业受益农村人口增加到占公园农村人口的15 使旅游业成为当地经济 的一个重要支柱 三 中期目标 三 中期目标 20132013年年 20182018年 年 1 进一步完善公园内各类保护设施和游览设施 建成较完备的旅游服务接待设 施 使园区成为景观优美 环境宜人 设施完善 交通便捷 适宜人们科学研究 科学考察 风光旅游和休闲度假之胜地 2 基本消灭荒山和裸露山体 森林覆盖率达到90 以上 真正恢复 风景直冠东南 的 美称 使之成为绿树成荫 花果满挂 环境清新 清水长流的无污染生态园区 3 进一步完善公园信息中心建设 使公园的建设更为透明 与外界的信息联系 更为紧密 真正实现 数字地质公园 4 实现年接待游客稳定在40 45万人次 年旅游业总产值3 5亿元 5亿元 旅游服务为核心的第三产业成为该地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带动该地 区经济发展 四 远期目标 四 远期目标 20192019年年 20252025年 年 通过不断的努力 造就一个设施完善 环境优美 功能齐全 保护到位 开发 适度 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经济 环境复合系统 成为具有一流水准的国 家级地质公园 第三章第三章 地质遗迹景观及评价地质遗迹景观及评价 第一节第一节 地质地貌概述地质地貌概述 临海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温州 镇海深断裂之东南侧 出露地层有上侏罗统磨石山群 下白垩统永康群 上白垩统 天台群 新生界第三系嵊县组及第四系 浙东地区中生界火山沉积岩系三个不同特 色的火山旋回 火山沉积岩系组成三个群 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 一般认为是古太 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 太平洋板块与欧亚大陆南北对扭和太平洋板块向后退却 阶段的产物 晚白垩世火山具明显的中心式喷发 区域上将火山喷发中心连结起来 则呈北北东 向分布 明显受新华夏构造控制 桃渚白垩纪火山岩区域上受控于小雄 上马岙喷发带 火山地层主体为晚白垩世塘上组 区内地貌类型属低山丘陵 总体地貌呈西高东低 中 西部为低山丘陵 东部 为海积平原 主要地貌类型有构造 侵蚀地貌 构造 剥蚀地貌 剥蚀 侵蚀地貌 堆积地貌及海蚀地貌 其中以侵蚀和堆积地貌最为发育 形成的峭壁 峰丛 峰林 峰墙 岩柱 岩塔 等独特的熔岩景观地貌 构成了公园自然景观的 主要景素 园内最高山峰白岩山海拔508m 一般山峰在海拔200 300m 第二节第二节 地质遗迹类型地质遗迹类型 根据地质遗迹景观的成因特征及自然属性 公园内的地质遗迹景观可分为二大 类 即典型的古火山地貌景观和古生物景观 地质遗迹景观以前者为主体 可细分 为火山构造景观 海蚀地貌景观和熔岩台地侵蚀地貌 一 大堪头火山侵出岩穹 流纹质碎斑熔岩 一 大堪头火山侵出岩穹 流纹质碎斑熔岩 分布于连盘东部大堪头村附近 大堪头火山口面积约为2km2 其中心部位为晚 期酸性熔岩侵出形成火山岩穹构造 熔岩冷却形成有1500余万根石柱 石柱五边形 和六边形几何形态十分规则 犹如人工雕刻开凿 石柱垂直延深300 500m 出露高度不等 石柱排列有序或直立或斜卧 层层叠叠 巍然壮观 气势非 凡 可谓万柱石林 别具一格 不同于由玄武岩组成的石柱林 其面积之大 石柱 形态及排列之规整性 在我国首屈一指 其地质意义不仅在于依石柱产状恢复古火 山岩穹的原始形态 亦是证明火山口的重要标志 而且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 万柱 峰 千柱崖 栅栏壁 巨人道 珊瑚岩 引人入胜的石林景观雄伟壮观 姿态各异 的飞瀑流泉 构成一幅天然的画卷 二 上盘岙里翼龙与长尾鸟化石埋藏地遗迹二 上盘岙里翼龙与长尾鸟化石埋藏地遗迹 分布于上盘镇岙里北部1km处 产于晚白垩纪火山喷发间歇期沉凝灰岩中 1984 1989年先后发现6具保存完整的翼龙化石 经考证研究确定为晚白垩纪 81 5Ma 翼 龙新种 命名为临海浙江翼龙 Zhcjiangopterus Linhaienis Gen et sp nov 这是我国南方首次发现 亦是唯一的翼龙化石埋藏地 近几年来 又在该地发现了定名为长尾雁荡鸟 新种 化石 Yandangornis Longicaudus sp nov 这一生物化石遗迹的发现对研究白垩纪晚期古生物学 古生态学 古地 貌环境学和火山灾变对生物影响都有重大的科学价值 三 白岩山穹状火山地质遗迹三 白岩山穹状火山地质遗迹 在桃渚西南约5km处屹立着三个塔状岩峰 构成桃渚天然三巨塔 它标志着火山 活动的三个火山通道 记录了火山爆发 空落 火山灰流 火山溢流 流纹岩流 沿火山通道的侵出 以及后期外动力改造的全过程 是剖析白垩纪晚期火山活动演 化过程的典型地之一 火山岩塔绝壁 顶平 高出周围山峦150 200m 地处滨海 特显壮观 不同方向观之如 塔 如 城堡 如 屏嶂 如 芙蓉 岩顶平台为天然观景平台 远眺黄岩 椒江 三门 临海等数百里山川 平原 岩岛 海湾尽收眼底 也是观赏日出 雾海的佳地 四 武坑 石柱和龙湾地区层状流纹岩地质遗迹景观四 武坑 石柱和龙湾地区层状流纹岩地质遗迹景观 分布于连盘 桃渚和南门坑一带 由白岩山火山和大堪头火山口溢出的熔岩流 分别构成了二条层状流纹岩地质遗迹景观带 记录了熔岩流流动 冷却成岩以及成 岩以后经外动力地质作用 风化 流水 重力作用形成流纹岩峰墙 岩峰 峰丛地景 以及龙湾地区壮观的流 纹岩海蚀地貌景观 第三节第三节 地质遗迹综合评价地质遗迹综合评价 临海国家地质公园内单点地质遗迹多达200多处 本规划选取25处具代表性的地 质遗迹群 点 进行地质遗迹资源的综合评价 评价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进行 其中 定量的等级划分与评价体系采用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编制的 中国国家地 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和工作指南 2002 11 要求 对公园内的地质遗迹景观按评 价因子和评价指标进行评价 一 定性评价一 定性评价 临海国家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景观分布广泛 类型多样 保存完好 具有极高 的科学内涵 是进行地学科考 科普旅游以及地质科学研究的理想场所 主要具有 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 特色鲜明 品位高特色鲜明 品位高 桃渚白垩纪晚期火山活动在浙东地区具有典型代表意义 至今保存较完好 白 垩纪晚期的火山喷发 岩浆溢流 岩浆侵出 侵入活动的全过程以及外动力作用对 其的改造 清晰地反映了桃渚地区白垩纪晚期内外地质作用的发展演化特点 地质 遗迹有火山口内碎斑熔岩冷却形成大规模的五边 六边形柱状节理 岩浆活动晚期 由流纹岩沿火山通道侵出构成壮观的塔峰岩柱 由酸性流纹岩沿地面大规模溢流形 成的粗细相间 形态各异的典型流纹构造 同时发育有大小不一 分布密集的流纹 岩球泡 石泡构造 翼龙化石的发现在国内实属罕见 数量多 保存完好 对研究 地层学 古生态学 古生物学 古环境学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地质遗迹均具有重要 的科研和科普意义 也为公园内主要的导向性景观 从而使地质公园成为完整的白 垩纪晚期以火山活动史画廊为特色的高品位游览胜地 2 景观类型丰富 组合优势突出景观类型丰富 组合优势突出 公园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类型多样 功能较齐全 既有国内罕见的翼龙化石 产地 白垩纪晚期典型的火山构造 又有流纹岩台地演化出的峰墙 峰丛 峰林地 貌景观以及海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观 从而构成了集峰 洞 湖 山 海 田园 古迹 历史文化等于一体的旅游资源组合 情景交相辉映 既可满足不同层次游客 的需要 也可满足多种旅游活动的需要 3 交通便捷 区位条件好交通便捷 区位条件好 公园内外交通便利 临海市与省城杭州 宁波和温州均有高速公路 高等级公 路相通 2 3小时车程即可到达 大大缩短了时间及空间距离 北部和南部分别有杭州萧山国际 机场 宁波机场 台州机场 公园内县际 镇乡际公路四通八达 以桃渚为中心的 公路网辐射园区各景点 二 定量评价二 定量评价 1 评价指标 地质公园内的地质遗迹点 群 的定量评价 按价值评价和条件评价两个方面 的评价因子进行 表3 1 对这两个评价因子分别选出评价指标 价值评价主要有科学价值 美学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 稀有性和自然完整性等五个评价指标 条件评价有环境优美性 交 通状况 安全性 环境容量和可保性等五个评价指标 同时对两个评价因子和10个 评价指标分别给出权重 表3 1 地质遗迹评价因子及评价指标权重地质遗迹评价因子及评价指标权重 类型评价因子权 重评价指标权 重 科学价值 科研 教学 科普 0 3 美学价值0 1 历史文化价值0 1 稀有性0 1 价 值 评 价 0 7 70分 自然完整性0 1 环境优美性0 1 交通状况0 05 安全性0 05 环境容量0 05 遗 迹 评 价 条 件 评 价 0 3 30分 可保性0 05 2 评价标准 地质遗迹评价因子中的每个评价指标按100分计数 每15分为一个级差 划分为 五个档次 并给出每个评价指标的评价内容 制定出地质遗迹 的综合评价标准 表3 2 表3 2 地质遗迹定量分级评定地质遗迹定量分级评定 评 价 等 级 评价 因子 评价项目评 价 内 容 100 85 85 70 70 55 55 40 40 科学价值科研 教学 科普极 高很 高较 高一 般低 美学价值艺术 造形 形态极 高很 高较 高一 般不明显 历史文化 价值 历史文化内涵 科 学史 极 高很 高较 高一 般不明显 稀有性世界 国内 省内极特殊很特殊特 殊一 般很一般 价 值 评 价 自然完整 性 自然状态 破坏情 况 完 好较 好好稍破坏 破坏严 重 环境优美 性 环境自然状态 配 套景观 环境质量 极 好很 好好一般差 交通状况通达性便 利良 好一 般较 差差 安全性 地质稳定性 灾害 隐患 很安全较安全安全 有不安 全因素 有灾害 隐患 环境容量 正常情况下的容纳 游客数量 极 大很 大一 般较 小很 小 条 件 评 价 可保性遗迹的保护可能性易保护能保护可保护不 易难 3 地质遗迹景观等级确定及划分 计算公式 A Ci Xi Fi 其中 A 综合得分 Xi i项评价指标得分 Fi i项评价指标权重 Ci i评价因子权重 根据此公式可以计算出各类地质遗迹点 群 的遗迹评价综合得分 表3 3 再按照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的重要性划分地质遗迹点 群 等级标准 根据重 要性划分为五个等级如下 表3 3 临海国家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景点 群 定量评价表临海国家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景点 群 定量评价表 景 观序号遗 迹 名 称 价 值 评 价 条 件 评 价 综合评 价 等 级 火1武坑玉台山火山地貌75 5079 0076 55 2南岙火山峰林地貌68 5062 5066 70 3芙蓉火山峰林地貌70 5065 0068 85 4玉屏峰火山地貌65 060 563 65 5玉壶岩火山地貌71 566 069 85 6 石柱火山地貌69 068 068 70 7七姐妹52 548 051 15 8 雨花洞50 545 048 85 9碧云洞51 546 049 85 10明霞洞54 548 552 70 11白象崖62 550 559 00 12蝙蝠岩火山地貌48 547 548 20 13流纹岩构造长廊72 564 069 95 山 地 貌 景 观 14 流纹岩峰墙地貌70 568 069 75 15大堪头火山岩穹 柱状节理构造 87 578 084 65 16白岩影火山通道 熔岩柱 67 561 065 55 17白岩山火山通道 熔岩柱 68 060 565 75 火山 构造 景观 18白马山火山通道 熔岩柱 63 547 058 55 19龙湾石蘑茹58 540 052 95 20龙女洞56 545 053 05 21象鼻岩42 039 541 25 22龙湾海蚀洞穴54 044 051 0 23如意石40 538 539 90 海 蚀 地 貌 景 观 24沙帽岩37 535 536 90 生物 景观 25 岙里翼龙 雁荡长尾鸟化石点93 545 579 10 级 国际性的 遗迹评价综合得分100 85分 属世界级 级 全国性的 遗迹评价综合得分85 70分 属国家级 级 区域性的 遗迹评价综合得分70 55分 属省级 级 地区性的 遗迹评价综合得分55 40分 属县 市级 级 遗迹评价综合得分小于40分 属县 市级以下 通过对公园内主要25处地质遗迹景点 群 的定量综合评价 公园内有 级 属国家级 地质遗迹点3处 点总数的12 级地质遗迹点11处 点总数的44 级地质遗迹点9处 占总数36 级地质遗迹点2处 占总数8 第四章第四章 其他景观资源及评价其他景观资源及评价 临海国家地质公园内除地质遗迹 翼龙化石遗迹外 公园内也分布有较多的生 态及人文景观 有效地丰富了公园的科学文化内涵 第一节第一节 生态景观资源生态景观资源 公园内主要的生态景观资源为桃江十三渚水上景观 龙湾海滨沙滩浴场和童疗 水库库区景观 1 1 桃江十三渚水上景观 桃江十三渚水上景观 位于桃渚古城东侧山前河道平原 桃渚江一路自西向东径流后分叉呈形态复杂 多变之河网状 江中十三个渚 像飘浮水面的片片荷叶 逐波荡漾 周围的峰峦如 婷婷玉立的仙女 印映在明静的江面 另有一派山光水色 泛舟江上 清风徐来 涟漪阵阵 令人陶醉 前人诗赞 江岸桃花带雨浓 山城鸡犬村春 野桥流水渔 郊远 一缕山云抹半 2 2 龙湾海滨沙滩浴场 龙湾海滨沙滩浴场 位于桃渚镇东侧海湾 龙湾海滨是以海兼山之胜 融峰 崖 石 洞 滩 海 为一体的风景幽美的天然海滨浴场 这里背依蜿蜓峰峦 面向碧波大海 景致引人 入胜 其中朱门沙 北沙 南沙等海湾的海滨沙滩 沙质细腻 水深合适 为良好 的天然浴场 象鼻岩 观音洞 纱帽岩等 均为近海岩体经海水常年冲刷 形成的 众多海蚀洞穴景观 3 3 童疗水库景观 童疗水库景观 位于九龙山以南 库容1073万立方米 为临海第三大水库 既可灌溉滨海平原5 58万亩农田 又为桃渚 杜桥 上盘三镇主要供水源 1972年建成 库区经多年培 育 山青水绿 大坝雄峙 水上烟波浩渺 一行白鹭上青天 别有一番景致 第二节第二节 人文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 公园内主要的人文景观资源为桃渚明代军事古城遗迹 桃渚明代军事古城遗迹 桃渚明代军事古城遗迹 位于桃渚镇西5km处 桃渚军事古城为明代抗倭遗址 是明代东南沿海为抗倭而建置的41个卫所中至今仅存最为完整的所城 为全国第五 批批准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外有东 西 南城门和古城墙 内有古街市 古衙门 大小校场 点将台 古明宅及书院等 为追朔历史 缅怀抗倭烈士 进行爱国主 义传统教育的一个基地 第三节第三节 生态及人文景观资源综合评价生态及人文景观资源综合评价 对公园内生态及人文景观资源的综合评价 采用定量方法进行 定量的等级划 分与评价体系采用国家旅游总局编制的 旅游资源分类 调查与评价 GB T18972 2003 要求进行 一 评价指标一 评价指标 本系统设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两个档次 具体设置见下表4 1 表4 1 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 价评 项目 评价 因子 评 价 依 据赋 值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游憩价值 使用价值 30 22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游憩价值 使用价值 21 13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游憩价值 使用价值 12 6 观赏游憩 使用价值 30分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一般观赏价值 游憩价值 使用价值 5 1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价值 文化价值 科学价值 艺术价值 25 20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全国意义的历史价值 文化价值 科学价值 艺术价值 19 13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省级意义的历史价值 文化价值 科学价值 艺术价值 12 6 历史文化 科学艺术 价值 25 分 历史价值 或文化价值 或科学价值 或艺术价值具有地区意义5 1 有大量珍稀物种 或景观异常奇特 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罕见 15 13 有较多珍稀物种 或景观奇特 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很少见 12 9 有少量珍稀物种 或景观突出 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少件 8 4 珍稀奇特 程度 15 分 有个别珍稀物种 或景观比较突出 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较多 见 3 1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 体量巨大 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 完美 疏密度优良级 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极 高 10 8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 体量较大 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很和谐 疏密度良好 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很高 7 5 资源要 素价值 85分 资源要 素价值 85分 规模 丰 度与几率 10分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 体量中等 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和谐 疏密度较好 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较高 4 3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 体量较小 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较和谐 疏密度一般 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较高 2 1 形态与结构保持完整 5 4 形态与结构有少量变化 但不明显 3 形态与结构有明显变化 2 完整性 5分 形态与结构有重大变化 1 在世界范围内知名 或构成世界承认的名牌 10 8 在全国范围内知名 或构成全国性的名牌 7 5 在本省范围内知名 或构成省内的名牌 4 3 知名度和 影响力 10分 在本地区范围内知名 或构成本地区名牌 2 1 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300天 或适宜与所有游客使用和参与 5 4 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250天 或适宜与80 左右游客使用和参 与 3 适宜游览的日期超过150天 或适宜与60 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 2 资源影 响力 1 5分 适游期或 使用范围 5分 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100天 或适宜与40 左右游客使用和参 与 1 已受到严重污染 或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20 已受到中度污染 或存在明显安全隐患 10 已受到轻度污染 或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3 附加值 环境保护 一环境安 全 已有工程保护措施 环境安全得到保证3 二 评价等级划分二 评价等级划分 根据对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 得出该单体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赋分值 并依据 单体评价总分 将其分为五级 从高级到低级为 五级旅游资源 得分值域 90分 四级旅游资源 得分值域 75 89分 三级旅游资源 得分值域 60 74分 二级旅游资源 得分值域 45 59分 一级旅游资源 得分值域 30 44分 此外还有 未获等级旅游资源 得分 29分 其中 五级旅游资源又被称为 特品级旅游资源 五级 四级 三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 优良级旅游资源 二级 一级旅游资源被通称为 普通级旅游资源 三 评价结果三 评价结果 按以上评价方法与标准 对公园内的生态及人文景观资源评价结果见下表4 2 表4 2 旅游资源评价得分旅游资源评价得分 评价因子 景区名称 观赏 游憩 历史 文化 珍稀 奇特 规模 丰度 完整 性 知名 度 适游 期 安全 环境 总分 桃江十三渚 景观 21584323 343 龙湾海滨 沙滩浴场 26477422355 童疗水库5234523327 桃渚明代 军事古城 181924545360 通过对公园内主要4处生态 人文景点 群 的定量综合评价 公园内桃渚明代 军事古城遗迹达三级旅游资源 即 优良级旅游资源 桃江十三渚景群 龙湾海 滨沙滩浴场达二级旅游资源 即 普通级旅游资源 童疗水库景区未获旅游资源 等级 第五章第五章 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第一节第一节 总体布局总体布局 根据公园内地质遗迹资源 古生物化石资源 生态人文景观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兼顾景区整体性 特色性 适游性原则 将临海国家地质公园划分为三个主要景区 11个景群 一 公园景区划分一 公园景区划分 1 1 白岩山 白岩山 碧云碧云 武坑武坑 童疗景区 童疗景区 东经121 28 52 121 34 05 北纬28 47 06 28 50 36 面积39 15 km2 本区以火山通道岩栓 流纹岩溢流特征 后期熔岩风化地貌景观 具有较高的 科学考察 科普教育意义 从峰峦叠翠到奇峰怪石 从江河湖泊到深洞幽壑 具有 独特的旅游观光景色 桃渚古城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史迹追踪价值 童疗水库则以 山水风光为主体 是开展山水游览的主要基地 2 2 龙湾龙湾 大尖山景区 大尖山景区 东经121 37 06 121 42 06 北纬28 48 08 28 52 06 面积18 48 km2 大块完整的凝灰岩岩雕石窟及滨海熔岩海蚀地貌景观 在研究火山熔岩和火山 岩流动单元上有较高的科研价值 同时山海景观迷人 是开展休闲度假 品赏海鲜 的好去处 3 3 大堪头大堪头 岙里景区 岙里景区 东经121 35 19 121 37 35 北纬28 45 07 28 47 40 面积7 52 km2 为中国南方独有的翼龙化石群产地 是晚白垩世古生物化石研究的重要区域 也有大面积大规模的火山口内原生柱状节理产出 二 公园景群划分二 公园景群划分 1 1 石柱 石柱 武坑景群 武坑景群 东经121 32 00 121 33 07 北纬28 48 16 28 49 32 面积2 02 km2 景点相对集中 景物丰富 称之为 小雁荡 主要景点有石柱峰 玉壶岩 蛤蟆岩 仙人担 将军岩 仙螺岩 峰墙穿崖 七姐妹 石公婆 华盖山奇岩 明霞洞等自然地貌景观 森林植被景观以及气候景象 物候季相景观等类型 功能定位 观光旅游 地学科考 地质探秘 2 2 碧云景群 碧云景群 东经121 30 37 121 32 25 北纬28 48 13 28 49 49 面积4 05 km2 区内景点以峰 洞为主 错落分布古村落 古山庄 主要景点有碧云洞 雨花 洞 灵泉洞 金钟瀑 叠蛙石 芙蓉峰林等 功能定位 观光旅游 地学科考 地质探秘 3 3 白岩山景群 白岩山景群 东经121 28 53 121 31 32 北纬28 48 13 28 49 49 面积6 51 km2 区内主要分布有三个古火山通道经后期外力作用改造成的桃渚天然三巨塔 特 显壮观 另有白象崖 石夫人 笔架岩 飞来石等微型景点 功能定位 地学科考 地质探秘 观光旅游 4 4 童疗景群 童疗景群 东经121 28 58 121 33 39 北纬28 47 00 28 48 53 面积13 60 km2 童疗水库为临海市第三大水库 库区山青水绿 环境幽雅 景色宜人 沿途主 要景色有炮台山 庆国寺 雨伞岩 月光潭 雀尾瀑 金钟瀑等 功能定位 生态环境保护 休闲度假 5 5 桃渚军事古城景群 桃渚军事古城景群 东经121 29 13 121 34 11 北纬28 49 15 28 50 44 面积10 74 km2 主景点为桃渚明代军事古城遗迹 内有东 南 西古城墙及城门 黄衙井 鼓 楼 朗宅 柳宅 古街市 东城敌台 摩崖石刻 大小校场 鹤峤书院 点将台和 上塘烽火台等 功能定位 观光旅游 爱国主义教育 抗倭史研究 6 6 桃江十三渚景群 桃江十三渚景群 东经121 32 28 121 33 39 北纬28 49 00 28 48 57 面积2 23 km2 区内河道纵横交叉 河道间分布片片绿洲 别有一番田园风光 功能定位 观光旅游 水上游乐 7 7 大勘头景群 大勘头景群 东经121 35 14 121 37 34 北纬28 46 01 28 47 35 面积5 07 km2 主要景点有千柱峰 珊瑚岩 龙门瀑布 天水瀑 多折瀑和独秀峰等 主要 观赏熔岩柱状节理 地貌上构成万柱石林天下奇观 就其面积之大 石柱形态排列 之规整性 完整性而言 在我国是首屈一指的 其地质意义不仅在于依石柱产状恢 复古火山岩穹的原始形态 亦是证明火山口的重要标志 功能定位 地质遗迹保护 地学科考 科普教育 观光游览 8 8 岙里景群 岙里景群 东经121 35 16 121 36 22 北纬28 45 03 28 46 16 面积2 45 km2 主要为古生物化石埋藏地 对研究本地区古生态 古生物 古环境具有重要意 义 定位功能 地质遗迹保护 地质科考 科普教育 9 9 大尖山景群 大尖山景群 东经121 37 06 121 40 56 北纬28 48 08 28 50 08 面积9 48 km2 景区山体以凝灰岩为主体 岩质密实 块度大 完整性好 为开采和雕刻 前 人曾开采石材 形成的石仓有利于造成石窟区 功能定位 旅游观光 地学旅游 1010 龙湾景群 龙湾景群 东经121 39 09 121 40 28 北纬28 50 10 28 51 12 面积1 40 km2 区内近海岸流纹岩经长期海水冲刷 形成了众多的海蚀洞穴 主要景点有象鼻 岩 观音洞 骆驼岩 大型流纹岩构造等 定位功能 观光旅游 休闲度假 科普教育 地学旅游 1111 龙湾休闲度假区 龙湾休闲度假区 东经121 39 35 121 42 06 北纬28 49 52 28 52 06 面积7 60 km2 区内北沙 南沙等海湾的海滨沙滩 沙质细腻 水深合适 为良好的天然浴场 功能定位 休闲度假 水上游乐 第二节第二节 功能分区功能分区 在公园区内按担负的任务不同划分出不同的功能区域 如 门区 游客服务区 科普教育区 地质遗迹保护区 特殊景观 人文或生态 保护区 公园管理区等 一 门区一 门区 地质公园东濒东海 北 西 南三面着地 故根据其空间分布特征 在地质公 园保护区外围北 西 南三侧交通线入口处设置国家地质公园标志性大门 以突现 公园完整性 地质公园南大门 位于桃渚镇南7 0km处桃连公路旁 其图案形像为翼龙雕塑碑 牌 面附国家地质公园微标 地质公园西大门 位于桃渚镇北3 5km处小芝公路旁 其图案形像为火山柱状节 理模型碑牌 面附国家地质公园微标 地质公园北大门 位于桃渚镇西3 5km处小芝公路旁 其图案形像为翼龙雕塑碑 牌 面附国家地质公园微标 二 游客服务区二 游客服务区 指为游客提供停车 住宿 餐饮 购物 娱乐等全方位 多功能活动的区域 地质公质内设立1个游客接待中心 3个景区综合服务基地 桃渚镇游客接待中心 面积2 05km2 桃渚古城综合服务基地 面积0 04km2 龙湾综合服务基地 面积0 05km2 大堪头综合服务基地 面积0 26km2 三 科普教育区三 科普教育区 科普教育区是为了研究 剖析区内火山喷发过程 及其后的演化历史 地质构 造 岩性岩相 古生物演变等 而设立 科考区出入口设立标志牌 考察路线图 并编制相应的科考路线指南 为科考提供方便 吸引国内外专家来地质公园考察 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科教区 面积0 08km2 大堪头火山柱状节理科考区 面积5 07km2 岙里古生物化石科考区 面积2 45km2 四 地质遗迹及特殊景观保护区四 地质遗迹及特殊景观保护区 设立保护区的目的是为了使地质公园内珍贵的地质遗迹和其它特殊景观资源免 遭人为破坏或减缓自然改变速度 而需采取一些人为保护和补救措施的特殊区域 并根据其自然属性 成因类型可进一步细化为地质遗迹保护区 人文景观保护区 自然生态保护区三类 1 1 地质遗迹保护区 地质遗迹保护区 大堪头火山柱状节理保护区 面积5 07km2 岙里古生物化石保护区 面积2 45km2 石柱 武坑流纹侵蚀地貌保护区 面积2 02km2 龙湾海蚀地貌保护区 面积1 40km2 白岩山火山构造地貌保护区 面积6 51km2 碧云流纹岩侵蚀地貌保护区 面积4 05km2 大尖山块状凝灰岩地貌保护区 面积9 48km2 2 2 人文景观保护区 人文景观保护区 桃渚明代军事古城遗迹保护区 面积 0 14 km2 3 3 自然生态保护区 自然生态保护区 桃江十三渚水上景观保护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