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内河港口竞争合作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oc_第1页
云南省内河港口竞争合作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oc_第2页
云南省内河港口竞争合作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oc_第3页
云南省内河港口竞争合作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oc_第4页
云南省内河港口竞争合作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代码:10254密 级:论文编号:上海海事大学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硕士学位论文MASTER DISSERTATION论文题目:云南省内河港口竞争合作研究学科专业:产业经济学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 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作 者 签 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 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作者签名: 日 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 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作者签名:日期: 年 月 日导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指导教师评阅书指导教师评价:一、撰写(设计)过程1、学生在论文(设计)过程中的治学态度、工作精神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扎实程度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3、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4、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技术线路的可行性;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5、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期间的出勤情况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二、论文(设计)质量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三、论文(设计)水平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建议成绩: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指导教师: (签名) 单位: (盖章)年 月 日评阅教师评阅书评阅教师评价:一、论文(设计)质量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二、论文(设计)水平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建议成绩: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评阅教师: (签名) 单位: (盖章)年 月 日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云南省内河港口竞争合作研究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意见教研室(或答辩小组)评价:一、答辩过程1、毕业论文(设计)的基本要点和见解的叙述情况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对答辩问题的反应、理解、表达情况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3、学生答辩过程中的精神状态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二、论文(设计)质量1、论文(设计)的整体结构是否符合撰写规范?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是否完成指定的论文(设计)任务(包括装订及附件)?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三、论文(设计)水平1、论文(设计)的理论意义或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意义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2、论文的观念是否有新意?设计是否有创意?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3、论文(设计说明书)所体现的整体水平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评定成绩: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在所选等级前的内画“”)教研室主任(或答辩小组组长): (签名)年 月 日教学系意见:系主任: (签名)年 月 日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了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他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对本研究的启发和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了谢意。作者签名: 日期: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同意上海海事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上网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者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加快实施,云南省经济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内河航运是云南省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云南省由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够积极推进湄公河次区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经济合作。内河航运是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云南省旅游业的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在贫困山区脱贫致富中也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大力发展云南省内河航运,加快内河港口的建设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属于经济欠发达的边疆省份,交通建设资金相对紧张,能够用于内河港口建设的资金更是少得可怜,使得内河港口目前尚处在粗放型发展阶段,和内河港口现代化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如内河港口基础设施落后,水资源开发对内河港口的兼顾不够,投入不足,缺乏稳定的资金渠道,致使内河港口潜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甚至在某些方面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针对这些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云南省内河港口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全文分六个部分研究了云南省内河港口竞争合作的问题。首先,提出了问题和研究的目的;其次,阐述了港口竞争合作的一般原理;第三,分析了云南省内河港口竞争合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四,用博弈理论分析了云南省内河港口的竞争合作关系;第五,借鉴了国内外著名港口群竞争合作的经验与模式;最后,对云南省内河港口竞争合作给出了相关建议。关键词:云南省,内河港口,竞争合作,发展建议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eform and opening and the implement of the strategy of the great exploitation in the westward, the economics of Yunnan province is facing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 Inland waterway transpor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integrate transportation system. It plays an important function in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ing from resource into economical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t can push the economical cooperation of sino-Asean actively. Inland waterway transport accords to the requirement of sustained development and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economical development of the poverty mountainous area. So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quicken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nland waterway port.Owing to being in the west-south district Yunnan province belongs to the border area which is undeveloped province. The capital for transportation construct is tight relatively, which can be used in inland waterway port is much less. That makes inland waterway port in the course development at present and there is a biggish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modern inland waterway port. For example the infrastructure of inland waterway port is very laggard. The capital is not enough because there is not steady fund channel. So the potential of inland waterway port cannot be played full. Even in some parts it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ics. Thereby effective measures should be adopted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inland waterway port in Yunnan province aiming at problems above.The thesis sets six parts to discuss the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of Yunnan province inland waterway ports. In the first place, it raises questions and research purposes. Secondly, it elaborates the common principle of port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Thirdly, it analyses the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status and problems of Yunnan province inland waterway ports. Then it analyses the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relationship by Game Theory. Furthermore, it uses famous domestic and foreign port groups experience and mode of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for reference. Finally, this thesis gives the related suggestions to the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of Yunnan Province inland waterway ports.TianFeng(major in Industrial Economics)Directed by Professor ZhangLijuanKEYWORDS:Yunnan province,inland waterway port,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development advice目 录引 言6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6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7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9第一章 港口竞争合作理论与博弈论基础理论11第一节 竞争合作理论概述11第二节 港口企业竞争合作理论概述15第三节 博弈论基础理论17第二章 云南省内河港口面临的竞争合作现状分析20第一节 云南省内河港口发展现状20第二节 云南省内河港口面临的竞争合作现状24第三节 云南省内河港口竞争合作存在的问题26第三章 基于博弈理论的云南省内港口间竞争合作关系分析30第一节 云南省内河港口间竞争博弈分析30第二节 云南省内河港口竞争的古诺模型和伯特兰德模型分析32第四章 国内外港口群内港口竞争合作模式的借鉴36第一节 国外港口群内港口竞争合作模式36第二节 国内港口群内港口竞争合作模式39第五章 云南省内河港口发展对策建议43第一节 强化政府在云南省内河港口竞争合作中的作用43第二节 发挥港口企业在云南省内河港口竞争合作的作用45结 论47致 谢48参考文献49引 言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方面的投人不断加大,公路和铁路建设加快,沿海港口和内河航道建设作为水运投资的重点也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而内河港口是水运的关键环节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节点,对内河港口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由于天然的条件使得中国具有丰富的内河运输资源,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建设,内河运输已成为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相对于其它运输方式,中国部分内河港口发展迟缓,相对欧美内河运输发达国家,中国内河港口发展还比较落后。对内河港口进行深入的研究,对振兴中国的内河运输,充分发挥内河运输的优势,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协调的发展,实现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有着非常大的作用的。此外,现有的对国内内河港口的研究相对于对沿海港口的研究也比较薄弱,与内河港口发展的要求极为不相适应。因此,对内河港口进行深入的研究,建立内河港口研究的坚实、系统的理论基础,完善运输经济与管理的理论体系,拓展其研究方法,是十分有必要的。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是我国西南地区通往东南亚周边国家的重要通道。云南省属山地高原地形,纵横分布的河流将大部分地区切割破碎,复杂的地形、地貌困扰交通运输的发展,交通运输一直是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云南省有较大河流68条,总长为14200公里,大小湖泊30多个。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内河港口发展相对落后,港口潜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进入二十一世纪,云南省社会经济的发展给内河港口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主要表现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云南省内河航运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四川、广西等邻省不断加大航道建设及水电开发投入,为云南省内河航运开发创造了条件。内河港口作为云南省综合运输体系的组成部分,加快打通云南与周边国家及我国华东、华南沿海地区陆水联运通道,对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加快老少边穷地区脱贫致富,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合作开发事宜已经全面展开,并提出了开发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一揽子计划。2008年3月,温家宝总理到万象参加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期间,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在十一五期间加快“三路三水”通道建设,以此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作为该计划的主体参与省份云南省,其内河港口将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云南省内河港口的竞争与合作应该更加有序,资源应该更加合理地利用,使港口间的竞争合作达到更好的效果。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一、国内关于内河港口竞争合作问题的研究综述吕健的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博弈论分析1,利用合作博弈论的方法初步对区域经济合作建立模型,证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与合作博弈的解核是一致的,并对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内在稳定机制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促进合作、维护稳定的相应对策。贾海林的上海内河港口的发展及趋向2,阐述了上海内河港口发展模式的变化,分析制约港口发展的关键因素,提出内河港口向枢纽型港口发展的趋向及必备条件。江晓明的区域内集装箱港口竞争合作的博弈分析3,介绍了竞争合作理念,并将它引入区域内集装箱港口的竞争中。运用博弈论的方法,从理论的角度分析它们之间竞争合作的可能性,最后结合模型,指出了区域内集装箱港口竞争合作的实现形式。顾琪的应用博弈模型对港口企业竞争与合作关系的研究4,通过应用经济博弈理论和数学模型分别对“产量竞争”和“价格竞争”进行研究,从而确定港口企业在竞争过程中走向合作的必然性。施容娇的长三角区域主要港口之间的竞争合作研究5,具体阐示长三角区域主要港口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寻求协调发展的现实路径。陈淼、邵俊岗的国外港口群竞争合作对我国的启示6,说明了我国港口群的建设和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国外对于港口群的协调建设先于我国,在很多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为我国港口群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周鑫、季建华的港口竞争合作策略的演化博弈分析7,构建了港口在完全信息条件下的竞争合作静态博弈模型,并在该模型基础上分析港口之间的演化博弈过程,从而揭示了港口间竞争合作关系发展演化的客观规律。王祖志、李阳、游涛的湖南省现代物流型内河港口建设研究8,通过重新定位长沙主枢纽港及长株潭港口群,提出了发展湖南现代物流型内河港口群的具体措施:依托长沙主枢纽港及长株潭港口群建设,通过建立联盟创新和先进的运行机制,整合现有港口的基础设施,实现湖南内河港口向现代物流型港口转变,发挥其在物流链中的枢纽节点、货物集散、信息广泛等优势,提高湖南内河港口的物流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卢长利、汪传旭的我国港口间的比较优势分析及竞争合作策略研究9指出,港口的过度竞争会导致恶性竞争,最终损害港口的长远发展。我国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三个港口集群可以进行优势互补,形成一定的竞争合作机制,借鉴国外港口竞争合作的成功经验,加强港口行业协会对港口的自律或管理,组建基于业务经营关系的战略联盟,进行跨地域的股份合作与购并,建立港口竞争合作的协调机制,提升在国际港口竞争中的地位。郑天祥的大珠三角港口群的竞争与合作10,通过分析大珠三角港口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港口群,说明了大珠三角港口群应以组合港为其发展方向,共同组成经营联合体,互相参股,共同招揽、分配货源,共同规划和开辟航线,共同协调收费标准和专业分工,共享信息资源、后勤保障和技术培训系统。樊如森的长三角港口间的竞争合作机制11,指出不断深化的竞争是长三角港口的发展主线,完善合作竞争机制是长三角港口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谢袁芳的港口合作竞争模式研究12,借鉴外国港口合作经验,在分析我国港口竞争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可行性的港口整合方案,以充分利用港口资源,发挥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曹宝根、林国平的我国港口的竞争与合作大势分析13,介绍了经济对港口发展的影响和当今港口发展的定位,分析了目前我国港口的竞争情况和过度竞争的原因,并对新形势下的港口合作问题作出了一些探讨。二、国外关于内河港口竞争合作问题的研究综述欧盟等国对内河运输也非常重视,文献J.Craig Fischenich,Jos Van Alphen的Guidelines for Sustainable In land Water ways and Navigation以及David Schaaf, Lisa Pierce的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n Inland Waterway-An Overview of the Ohio River mainstem Systems Study,均论述了内河运输可持续发展和规划等问题。文献Volkhard Wetzel的Ecological Constrain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airways in Coastal论述了内河运输与环境的关系。文献manuela Osterthun michael SeifertInformation management for the Waterways in Germany介绍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欧洲内河运输交通管理中的应用。文献EUROPEAN POLICIES FOR IWT-CAPACITY REGULATION对欧洲内河运输市场管理进行了研究。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将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在理论上,运用竞争合作理论与博弈论基础理论等为理论基础,在我国西部大开发以及云南省大力发展与东盟之间贸易往来的大背景下,对云南省内河港口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通过博弈论理论分析云南省内河港口在处于泛珠三角以及大湄公河次区域条件下如何展开相互之间的竞争与合作,说明云南省内河港口的发展水平和潜力以及未来应努力的方向,提出政策建议。纵观国内外对港口的研究,多数集中于沿海港口领域,忽略了内河港口对于经济的重要性,缺乏对内河港口的系统研究。本文尝试从竞争合作层面对云南省内河港口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为云南省内河港口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而且,本文从云南省内内河港口、云南省内河港口与泛珠三角区域港口、云南省内河港口与大湄公河次区域港口三个层面对云南省内河港口进行了全面分析,总结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互之间关系框架,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对云南省内河港口发展策略进行了研究。由于云南地处我国西部,经济相对落后,内河运输也不够发达,长期以来相关研究也比较少,相关发展数据比较缺乏并在统计时间上有一定的时滞,本论文也因此有所欠缺,这也是今后应当首先克服和解决的问题之一。在进行分析时,将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港口发展的经验,为云南省内河港口的发展提出有价值的政策建议。此外,本文将努力结合云南省经济发展的特殊环境,探寻云南省内河港口发展的远景。本文的结构安排如图1所示:引 言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结论提出问题、研究目的揭示港口竞争合作的一般原理分析云南省内河港口竞争合作的现状、问题、原因用博弈理论分析云南省内河港口之间竞争合作的关系借鉴国内外著名港口群竞争合作的模式与经验对云南省内河港口竞争合作给出相关建议图1 论文结构安排第一章 港口竞争合作理论与博弈论基础理论第一节 竞争合作理论概述传统竞争理论包含的竞争思想主要是对抗性的、排他性的,忽略了竞争中合作的一面,实际上,竞争与合作都是典型的企业行为,是企业间关系的两面,甚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经济发展史和企业发展史中,都可以看到企业之间联合与合并的现象,特别是随着经济的全球一体化和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企业之间的合作行为不仅发生在企业与供应商、用户之间,与竞争对手进行有效的合作也可以使企业实现自身的经营目标。实践的发展需要人们重新认识和解释企业间的竞争行为。一、竞争合作的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学者便从合作的角度对竞争进行了多层面、多角度的研究,并把这种通过企业间有意识的相互合作去求得单纯竞争所得不到的经营效果的行为,即基于“双赢”(win-win)基础上的经营方式称为“竞争合作”(co-opetition,这个词是由Novell公司的总裁和首席执行官诺尔达创造的,他用之描述公司和特许权获得者之间的关系,这些获得特许权的伙伴同时也是公司的竞争对手)。所谓合作,体现的是企业在看待竞争和处理竞争关系的时候,从谋求差异化的共存转为在竞争对手中寻找合作的可能,并会与竞争对手建立起某种形式的伙伴关系。在这一过程中差异是合作展开的基础,而合作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合作双方的共赢。此外,合作并不意味着竞争的消失,在合作领域之外企业之间依然存在着对资源或顾客的竞争,同时企业在分享共同获益时也存在着彼此间的竞争。在竞争合作状态下,相互竞争的企业间不再仅是对抗性的和宽容性的竞争关系,还可以是一定程度上的相互合作,这种合作关系体现的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竞争,并不意味着竞争就不存在了。二、企业竞争合作理论的产生自商品经济产生,出现企业这一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核心的组织以来,竞争一直就是企业经营的主旋律。由于生产要素的稀缺、产品及服务的同质性,企业为了能在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为了能维持生存或进行扩张,不得不进行你死我活的竞争,这种竞争形态就是传统的对抗性竞争。企业竞争形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外部市场环境的转变而逐渐演变(见图1-1)。在市场经济发展初期,市场是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企业的竞争着重于企业内部资源的配置,这一时期价廉物美的产品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迸入成熟阶段,市场转变为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这时企业的竞争由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转向对外在消费者的争夺,这一时期持久、稳定并不断扩大的市场占有率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之后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产品和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加快,以及跨国公司的形成和扩张,都使得企业意识到仅依靠自身有限的内部资源和市场营销优势,已不足以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因而一种通过合作和资源共享寻求竞争优势的,崭新的竞争理念便由此应运而生了。市场经济初期卖方市场内部资源优化配置市场经济成熟期外在消费市场争夺买方市场市场经济完善期买方市场合作与资源共享图1-1 企业竞争形态的发展过程竞争合作是企业竞争的高级形态,它产生不过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对其的研究尚未形成全面、系统的理论体系,但经济学者、企业管理者们都已经纷纷看到竞争合作代表着未来经济和企业经营的发展趋势。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到,从传统竞争理论到竞争合作理论,它们蕴涵的竞争观念经历了从传统的对抗性竞争向合作性竞争的转变,这一观念对变化了的经营环境下的企业竞争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最明显的变化在于企业对待竞争对手的态度,不再仅仅是竞争的“死对头”,而是可以相互合作的伙伴关系。这种观念上的转变体现的是有利于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共同发展,在合作的基础上实现双方各自利益的双赢局面。在面临着外部市场环境大变化的企业经营中,与竞争对手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便成为一种获取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三、企业竞争合作理论研究的发展竞争合作作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选择,引起了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的关注和研究。目前对于竞争合作经济学理论的研究还没有形成公认的、系统化的理论体系,比较活跃的领域大体集中在三个方面14:其一,以博弈论原理与模型为基本思想和方法,通过模型分析和数学演算表明在什么情况下合作收益将大于竞争效果;其二,在知识经济的框架下,研究合作与协调中组织知识的形成、联系、传递和管理的特征,研究合作方之间如何进行知识联系,使知识的潜能资本化;其三,有关合作性竞争的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的不少学者们纷纷就企业竞争合作的动因、模式演化、影响及如何使企业维持稳定的竞争合作关系等方面,展开了各项研究。纵观竞争合作的各项研究,主要形成了以下几种理论体系:(一)企业交易成本理论企业交易成本理论以科斯开创的现代企业的主流契约理论为基础15,而科斯之后企业的契约理论发展形成两大分支:一是由张五常杨小凯、黄有光发展形成;另一是由威廉姆森发展形成,而这两大分支又分别对企业竞争合作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张五常杨小凯、黄有光理论科斯认为市场和企业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可相互替代的手段,张五常16则认为企业与市场是契约安排的两种不同形式而己,市场的交易对象是产品或商品,企业交易的对象则是生产要素。在科斯和张五常的基础上,杨小凯和黄有光建立了一个关于企业一般均衡的契约模型,该模型解释了分工、生产率和交易费用三者间的关系。他们在企业竞争合作方面的主要观点是:分工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在提高了生产率的同时,也提高了市场上的对抗性竞争程度;另一方面伴随着交易费用的提高,各要素间的依赖性增强,由此导致了世界几次大的企业收购、兼并浪潮,是企业从对抗性竞争走向竞争合作的集中体现。2.威廉姆森理查德森理论威廉姆森的企业理论研究17主要针对随着社会分工和专业化水平提高而引起的市场不确定性和资产专用性增大,企业间活动如何有效协调的问题。之后理查德森等人进一步继续了威廉姆森的理论研究,指出当前述三个变量较高时,企业间所需要的协调,不是通过政府计划,也非通过一体化,而是通过企业间的多样化的契约来协调,它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推动技术的联合开发。综上所述,威廉姆森理查德森在企业竞争合作方面的主要观点是: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和资产专用性的增强,企业之间的互补性决定了企业之间需要合作,这种合作是通过企业之间的多样化契约来实现的,各种战略联盟和虚拟企业的出现是企业从对抗性竞争转为竞争合作的另一种体现形式。(二)生态系统理论在企业竞争合作理论领域,生态系统理论是一个重要的分支,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莫尔18。该理论认为,在当今产业界限日益融合的情况下,企业不应把自己看作单个的企业,而应把自己当作一个企业生态系统的成员,这一系统的成员包括供应商、生产者、竞争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相比企业交易成本理论从单个企业的利益和成本出发研究企业竞争合作,生态系统理论注重研究企业群或产业群的行为,莫尔认为企业竞争合作是由系统的固有特性决定的,系统所具有的整体性、目的性、稳定性和适应性等特性,决定了企业必须进行竞争合作。莫尔认为,企业竞争合作的基础是:企业之间的相关性、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驱动。(三)新增长理论新增长理论19成形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代表人物是罗默。在企业竞争合作上,新增长理论的主要贡献是:首先推论出知识和技术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而企业单靠自身的积累很难跟上技术变化的步伐,因此需要通过合作才能高效地获取并利用企业经营所需要的资源;其次速度对企业竞争也至关重要,因而企业需要与其他企业合作,否则将会错失大好机会;再次,因为产品的研究与开发费用日益庞大,一旦研发失败企业将面临巨大风险,因而无论考虑成本还是风险,企业合作都相对较优;同时社会经济在进入全球化的情况下,在许多方面的统一性、标准化、兼容性也要求企业转向竞争合作。(四)战略协同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伊戈尔安索夫首次提出“战略协同”的概念以来20,它一直是西方大型公司在策划并购重行动、建立战略联盟或合资企业时所依据的一个重要基本原则。罗伯特巴泽尔和布拉德利盖尔在企业群的整合战略一文中阐述了企业竞争合作能创造价值的四种主要方式:对资源或业务行为的共享、市场营销和研究开发的扩散效益、知识和技能相似性导致的资源整合、对企业形象的共享21。小约瑟 L.巴达拉科在联盟管理一文中提出战略联盟的成功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联盟的管理水平,并给出了成功管理战略联盟的几项意见。此外战略协同理论中,在企业竞争合作上有突出贡献的是竞争力聚合理论22,该理论认为合作意味着双赢,合作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创造竞争优势。相互合作的企业之间会产生价值链交互作、要素互补、能量聚合、资源整合,从而提升在整个价值链中的竞争力。(五)网络组织理论网络组织理论认为企业网络组织是企业间通过合作关系形成的企业群体。在这一群体中各企业通过某种纽带相联,但在某些方面又保持相对独立23。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实际上构成一种网络组织,它是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一种制度安排,网络组织成员侧重于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形成了一条跨企业、跨行业甚至跨地区的价值链。应该说,网络组织提出了企业竞争合作的一种具体模式,围绕着网络组织运作形成的相关理论研究又形成竞争合作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并且拓宽了竞争合作理论的研究范围。四、小结尽管竞争合作理论的框架体系还未成形,但是它的核心思想是明确的,那就是企业间不再是单纯的竞争关系,而是一种新的竞争形态一一竞争合作,这也是竞争合作理论区别于传统竞争理论的根本所在。在竞争合作理念的指导下,企业改变了对待竞争对手的态度,不再仅仅将其看作竞争的“死对头”,而是转向寻求与竞争对手在一定程度上的有效合作,以避免无序竞争造成的两败俱伤、营造双赢局面。第二节 港口企业竞争合作理论概述一、港口企业竞争合作驱动力的分析竞争合作状态是港口企业发展的高级形式,它是港口企业外部环境与内部发展要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处于竞争合作状态的港口企业之间形成的是一种良性的竞争关系,港口企业由共同利益的驱使,表现为以协同为主的竞争,各港口企业形成优势互补、合理分工。从长期来看,竞争合作是港口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有必要对其形成的外部动因和内部机理作一简单分析。(一)港口企业竞争合作的外部动因港口企业的发展与全球经济贸易以及国际航运市场的发展息息相关,其外部环境包括:全球经济贸易大环境、国际航运市场以及科学技术三个方面。1.经济全球化要求港口企业从对抗竞争走向合作经济全球化是指通过金融资本的全球运作、贸易的自由化和生产的全球组织,实现市场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合理配置。应该说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港口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契机。由于经济全球化要求港口作为全球运输网络的重要结点,提供高效、完善的服务,因而,如果港口企业依然停留在低层次的传统对抗性竞争上,依然执着于相互间的“内耗”,而不考虑加强合作提高整体竞争能力的话,那势必会失去大好机遇,甚至面临被淘汰出局的命运。所以经济全球化客观要求港口业由对抗性竞争走向竞争合作24。2.国际航运市场变革对港口企业发展提出挑战近年来,国际航运市场主要有两大发展趋势:一是船舶日趋大型化、专业化;二是全球航运联营体的出现和兼并浪潮的汹涌。随着船舶越来越大型化特别是出现了8000TEU以上的超大型集装箱船,而且这种超大型集装箱船将成为国际集装箱干线上的主流船型。船舶大型化的趋势对港口的航道水深条件、码头水域、岸线长度、配套设施、装卸效率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8OOOTEU的集装箱船的标准吃水深度在14.5米,需要的航道和码头水域深度为15米,同时要求至少每小时300TEU以上的装卸效率。要想成为国际主干航线上的枢纽港,港口企业势必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人力建造深水泊位、疏浚港池、购买先进设施、提高装卸效率,使得港口企业承担较重的融资压力和经营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各港口企业如果仍然盲目攀比、盲目建投资,只求功能大而全的话,必然会陷入困境。因而在这种情况下各港口企业应该通过合作共同进行投资建设,寻求功能互补、资源共享的新发展途径25。另一方面,各大班轮运输企业为了适应国际航运市场的激烈竞争,纷纷通过战略联盟,兼并收购建立全球联营体。班轮巨头马士基在2005年宣布并购另一班轮巨头铁行渣华,这一强强联手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超大型的班轮运输企业,而其他班轮公司也都加入了各类航运联盟26。这些全球航运联营体的出现给港口业形成了严重的压力。班轮企业发展的集中化使其拥有更强的市场主导能力,拥有了选择挂靠港和决定枢纽港的权力,对港口的议价能力也随之增强,一些超大型的班轮企业和联盟甚至能决定单个港口的命运,未来那些能吸引大型航运联营体的港口才能成为地区和全球的枢纽港。因此在这种形势下,港口企业之间由分散走向集中也成为大势所趋,港口企业也必须通过合作提高整体竞争力,增强对班轮公司的谈判能力。3信息技术发展为港口企业合作提供了必要条件现代信息技术,如互联网技术、EDI、条形码、FIRD、GPS技术在港口企业生产经营上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港口运输方式的现代化、装卸设备的自动化及信息处理能力,从而提高了港口企业的服务水平。现代信息技术也为各港口企业间的沟通合作提供了必要条件,各港口企业问可以通过建立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也可进行多领域的技术合作。(二)港口企业竞争合作的内部机理同一港口群内的港口企业间的良性、适度竞争有利于降低综合运输成本,有利于促进整个港口群的发展,然而一旦这些港口企业之间的竞争演变成恶性竞争,将产生严重的危害27。首先,由于港口业属于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对国家经济、地区经济和人民生产生活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所以港口业的投资往往投入大、回收期长,如果因为港口企业间的过度竞争而导致盲目投入和重复建设,那势必造成极大的损失。另一方面港口岸线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港口企业之间的过度竞争,导致对岸线资源的过度开发,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将会影响到港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港口业的行业特点和资源利用情况,以及集约化、可持续化发展的趋势决定了港口企业的经营应由对抗性竞争转向竞争合作。其次,未来港口将发展成为综合物流服务中心,由于现代物流要求运输过程的无缝化衔接,也要求港口企业提供更为专业化和高效化的服务。而港口企业间的对抗性竞争只会使港口功能大而全,但各项功能效率却较低,这显然无法适应港口专业化和高效化的需要。因此,港口专业化的发展趋势也要求港口企业向竞争合作转型。二、港口企业竞争合作的层次模式港口企业竞争合作在具体实践时,应根据不同的合作层次选择合适的模式,以保证建立持续稳定的合作关系,港口企业之间的合作主要有三个不同的层次:干支线港口合作、枢纽港合作、区域港口合作28。干支线港口合作是指一个港口群内往往既有干线港又有支线港,干线港居于主导地位,支线港处于从属地位,而它们之间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赖。如果失去支线港的补充和喂给,干线港将丧失长期发展的能力;而支线港也需依赖干线港的市场份额保证自己的生存空间。这一层次的合作往往需要干线港发挥主导协调作用,同时也需支线港从考虑自身和全局利益出发甘当配角29。枢纽港合作相比干支线港合作是一个更高层次的合作,港口企业之间的竞合关系也更为复杂,不仅涉及到主要枢纽港之间的合作,也涉及到相关支线港之间的合作。由于各枢纽港市场地位相当,它们之间的依赖较小,而竞争相对激烈,它们会出于自身的利益,想方设法地争夺主导地位。因此这一层次的合作难度较大,往往需要政府进行协调和政策支持。区域港口合作是更高层次的合作,它是指某一区域内的所有港口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以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为目标而进行的相互合作。这一区域可以指某省、某国、某地区,甚至全世界,会涉及政策、体制、经济利益等多方面的冲突。所以这一层次的港口合作往往采取松散的合作模式,其合作基础是对提高区域整体利益的共识。第三节 博弈论基础理论一、博弈的基本概念和内容博弈论,英文名为Game Theory,是研究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决策主体的理性决策行为以及这些决策的均衡结果的理论。给博弈下个定义,就是:博弈即一些个人、组或者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下,同时或者先后,一次或者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并从中各自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一)博弈的基本要素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规定一个完整的博弈应该包含如下四项要素:1.博弈的参加者,也称局中人或博弈方,是指博弈中能独立决策、独立行动并承担决策结果的个人或者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