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务人员适宜急救技术的筛选与分级普及培训效果的评估---可复制黏贴 优秀毕业论文.pdf_第1页
基层医务人员适宜急救技术的筛选与分级普及培训效果的评估---可复制黏贴 优秀毕业论文.pdf_第2页
基层医务人员适宜急救技术的筛选与分级普及培训效果的评估---可复制黏贴 优秀毕业论文.pdf_第3页
基层医务人员适宜急救技术的筛选与分级普及培训效果的评估---可复制黏贴 优秀毕业论文.pdf_第4页
基层医务人员适宜急救技术的筛选与分级普及培训效果的评估---可复制黏贴 优秀毕业论文.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基层医务人员适宜急救技术的筛选与分级普及培训效果的评估---可复制黏贴 优秀毕业论文.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 基层医务人员适宜急救技术的筛选与 分级普及培训效果的评估 研 究 生 姓 名 黄文娟 指导教师姓名 刘励军 专 业 名 称 急诊医学 研 究 方 向 心肺脑复苏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论文提交日期 2013 年 4 月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苏州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提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 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 文不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含为获 得苏州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文的 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体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 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论文作者签名 日 期 基层医务人员适宜急救技术的筛选与分级普及培训效果的评估 中文摘要 基层医务人员适宜急救技术的筛选与基层医务人员适宜急救技术的筛选与 分级分级普及普及培训培训效果效果的的评估评估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 目的目的 通过对基层医务人员进行初级急救分级培训 评估培训效果 并筛选出适 宜急救技术 为今后基层医务人员培训提供借鉴 方法方法 以课题组编写的 初级急救 教程 初级急救培训手册 制作的标准化 多媒体课件 powerpoint ppt 为教材 对苏州地区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村卫生所 社区卫生服务站 参与急诊工作的基层医务人员进行初级急救分级培训 在评估培训效果的同时 从预先设计的初级急救分级培训内容中 筛选出适合在基层 医务人员中普及的适宜急救技术 结果结果 此次培训基层医务人员总计 2612 人 其中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 中心 1442 人 村卫生所 社区卫生服务站 1170 人 男性 1425 人 占 54 6 女性 1187 人 占 45 4 其中 60 岁以上 419 人 占 16 0 乡镇卫生院 社 区卫生服务中心 及村卫生所 社区卫生服务站 医务人员对心肺复苏掌握率分别达 62 0 和 59 3 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医务人员对无创与有创正压机械 通气的未知率为 96 1 对心脏电除颤未知率为 95 3 村卫生所 社区卫生服务站 医务人员对自动体外除颤仪 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aed 未知率为 96 2 无创与有创正压机械通气 心脏电除颤 aed 培训前后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 p 0 05 余急救技术培训前后考核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but the training of others skills made th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p 0 05 conclusion universal training of basic life support skills could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some skills for medical staff of primary level to medical staff from township hospitals or community health centers cpr application of oropharyngeal snorkel face mask pressurized ventilation four traumatic technologies emergency treatment of tension pneumothorax gastric lavage and using of first aid medicine are appropriate skills while cpr using of oropharyngeal snorkel face mask pressurized ventilation four traumatic technologies and using of first aid medicine suit the person from medical service of village or community from now on aed should be handled for medical staff of primary level by the mean of special training for present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s not an appropriate skill for this kind of medical staff key words medical staff of primary level appropriate skills of basic life support universal training written by huang wen juan supervised by liu li jun iv 目目 录录 前 言 1 对象与方法 3 结 果 6 讨 论 12 结 论 15 参考文献 16 综述 我国农村卫生适宜技术培训方法概况 18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24 附 录 25 致 谢 56 基层医务人员适宜急救技术的筛选与分级普及培训效果的评估 前 言 前前 言言 急诊医学 emergency medicine em 是现代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门 新兴的跨专业综合学科 是以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为基础 从机体整体角度出发 处 理和研究各种急性疾病 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或急性阶段 急性损伤 急性中毒和危 重症患者的及时 快速救治及其科学管理体系的临床医学 是一门用最少的数据在最 短的时间内应用最适宜的急救诊疗技术挽救各类急 危重症患者生命的艺术 1 5 急 重症患者的抢救是急诊医务人员日常工作的重点 6 若要在急诊 急救 社会援救等 方面的工作中得心应手 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类急 危重症患者的死亡率和伤残率 挽 救患者生命和恢复患者的各项生理功能 急诊医师必须经过严格的 高质量的 规范 化的培训 7 8 目前我国急诊医学专业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 而且各地区的发展很不均衡 5 由于我国卫生体系建设遗留的历史问题 目前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 生所 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疗人员老化 急救知识和技能落后是普遍现状 近年本课 题组的研究发现 位于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的苏州地区 其乡镇卫生院 一级医院 基本急救技术的总体开展率尚不足 50 9 而村卫生所 社区卫生服务站急救技术开 展率则更低 进一步的调研发现 这一现状与基层医务人员急救知识和技能的缺乏 以及急救设备短缺等相关 10 当今社会日益增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各种社区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 已成为 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 11 我国 13 亿人口中 每年约有 50 万人发生心源 性猝死 并且农村地区心源性猝死率高于城市 12 这在客观上就需要有一支掌握适宜 急救技术的基层医疗单位 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所 社区卫生服 务站 的医务人员队伍 以便在患者发出医疗帮助请求尽可能短的时间内 一方面能 将基本急救措施及时送达到患者身边 同时 通过在现场及时评价患者的病情 也为 是否需要进一步采取急救措施或何种医疗帮助提供了可靠的信息 这不仅为需要进一 步急救者赢得了时间 也可防止院前急救资源的浪费 本研究以苏州市卫生局 2009 年承担的江苏省 1001 社会发展项目 苏州市农 1 前 言 基层医务人员适宜急救技术的筛选与分级普及培训效果的评估 村地区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优化和适宜急救技术示范工程 为依托 通过对乡镇卫生 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村卫生所 社区卫生服务站 参与急诊工作的基层医务人 员进行初级急救分级培训 评估培训效果 并筛选出适合在基层医务人员中普及的适 宜急救技术 为今后基层医务人员培训提供借鉴 2 基层医务人员适宜急救技术的筛选与分级普及培训效果的评估 对象与方法 对象与方法对象与方法 1 1 培训对象培训对象 以苏州一市 吴江区 木渎区 相城区 四县市 昆山市 常熟市 太仓市 张 家港市 范围内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村卫生所 社区卫生服务站 参 与急诊工作的基层医务人员为培训对象 1 2 培训培训方法方法 1 2 1 培训教材及标准化课件培训教材及标准化课件 课题组编写的 初级急救 13 教程 基层医务人 员急诊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教程 初级急救培训手册 及制作的标准化 ppt 课 件 1 2 2 分级培训及培训内容分级培训及培训内容 由于不同级别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理论基础 工作 条件和岗位要求不同 遂针对基层医务人员实行分级培训 即针对乡镇卫生院 社区 卫生服务中心 村卫生所 社区卫生服务站 两个不同级别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 采用不同培训内容 见表 1 1 2 3 集体备课集体备课 为了统一培训的内容和方式 提高培训效率 做到培训内容不 因授课教师而异 不因地域和时间而异 各县级市及区分别派遣 2 位授课教师 利用 标准化 ppt 课件 参加集体备课 1 2 4 建立培训分站建立培训分站 为了保证 苏州市农村地区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优化及适 宜急救技术示范工程 的顺利实施 顺利按照实施方案对农村基层医务人员进行基本 急救技术的全员培训 并使得今后急救技能培训工作规范化和常态化 以保证基层医 务人员基本急救技能水平的稳定性 在各县市及区建立培训分站 1 2 5 预培训预培训 对常熟市支塘卫生院及其下属的两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务人员 进行初级急救分级预培训 经过预培训 课题组决定 简化标准化 ppt 课件 原 课件部分内容较复杂 经讲解后基层医务人员仍难以理解 遂删除该部分内容 优 化培训日程 考虑到基层医务工作人员短缺 由于参加培训造成岗位空缺将影响基层 3 对象与方法 基层医务人员适宜急救技术的筛选与分级普及培训效果的评估 医疗单位日常工作 培训日程由 2 天调整为 1 天 分批限员培训 在保证基层医 疗单位日常工作不受影响的前提下 并尽可能增加培训覆盖面 同时确保培训效果 控制每批参加培训人数在 50 人左右 1 2 6 全员培训全员培训 学员自评 为提高培训效率 使每位学员都能通过培训查漏 补缺 并初步了解学员对各急救技术掌握情况 在培训之前 要求学员客观填写 自 评表 并划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掌握 76 100 分 熟悉 51 75 分 了解 26 50 分 知道 1 25 分 未知 0 分 培训前基本知识测试 为评估培训前学员急 救知识掌握水平 课题组针对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医务人员 村卫生所 社区卫生服务站 医务人员 分别设计基本知识测试题 各 50 道题 总分各 100 分 在培训前进行基本知识测试 基本知识培训 授课教师利用标准化 ppt 课 件 对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及与基本技能相关的理论进行重点讲述 基本技能培训 授课教师将各项技能的关键步骤进行分解演示 学员进行反复强化练习 培训后 基本知识测试 培训结束后利用基本知识测试题再次进行测试 培训方法流程见图 1 1 3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方法 采用 excel 2010 建立数据库 计数资料采用率表达 采用 spss 17 0 统计 软件处理数据 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标准差 x s 表示 若两组数 据均服从正态分布 且两样本的总体方差齐性 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 若两样本的总体方差不齐 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 mann whitney u test 当 p 0 05 时 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基层医务人员适宜急救技术的筛选与分级普及培训效果的评估 对象与方法 标准化 ppt 课件 集体备课 预培训 全员培训 统计 分批 培训前基本知识测试 培训后基本知识测试 基本知识培训 学员自评 基本技能培训 图图 1 培训方法流程培训方法流程 表表 1 初级急救分级培训内容初级急救分级培训内容 医疗单位 培训内容 基本知识 基本技能 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 心肺复苏与电除颤 1 心肺复苏与电除颤 2 口咽通气管的使用与面罩加压给氧 2 口咽通气管的使用 与面罩加压给氧 3 无创与有创正压机械通气 3 颈椎固定术 4 外伤四项技术与张力性气胸的紧 急处理 5 洗胃术与急救药品介绍 村卫生所 社区卫生服务站 1 心肺复苏与 aed 1 心肺复苏与 aed 2 口咽通气管的使用与面罩加压给氧 2 口咽通气管的使用 与面罩加压给氧 3 外伤四项技术 3 颈椎固定术 4 急救药品介绍 5 结 果 基层医务人员适宜急救技术的筛选与分级普及培训效果的评估 结结 果果 2 1 基层医务人员基层医务人员基本基本信息信息 此次培训基层医务人员总计 2612 人 其中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442 人 村卫生所 社区卫生服务站 1170 人 男性 1425 人 占 54 6 女性 1187 人 占 45 4 其中 60 岁以上 419 人 占 16 0 见表 2 表表 2 基层医务人员基本信息基层医务人员基本信息 总人数 乡 村 男 女 60 岁 昆山市 557 271 286 330 227 72 12 9 常熟市 345 200 145 190 155 56 16 2 太仓市 404 264 140 215 189 63 15 6 张家港市 335 184 151 177 158 57 17 0 吴江区 315 160 155 170 145 49 15 6 木渎区 相城区 合计 350 306 2612 190 160 173 133 1442 1170 178 172 165 141 1425 1187 59 16 9 63 20 6 419 16 0 图图 2 各县市或区村卫生所 社区卫生服务站 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医务人员人数各县市或区村卫生所 社区卫生服务站 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医务人员人数 6 基层医务人员适宜急救技术的筛选与分级普及培训效果的评估 结 果 图图 3 各县各县市或区村卫生所 社区卫生服务站 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或区村卫生所 社区卫生服务站 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医务人员性别构成医务人员性别构成比比 图图 4 基层医务人员年龄构成比基层医务人员年龄构成比 2 2 基层医务人员急救技术掌握情况基层医务人员急救技术掌握情况 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及村卫生所 社区卫生服务站 医务人员对心 肺复苏掌握率分别达 62 0 和 59 3 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医务人员对 7 结 果 基层医务人员适宜急救技术的筛选与分级普及培训效果的评估 无创与有创正压机械通气的未知率为 96 1 对心脏电除颤未知率为 95 3 村卫生 所 社区卫生服务站 医务人员对 aed 未知率为 96 2 见表 3 4 表表 3 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医务人员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医务人员急救技术掌握情况急救技术掌握情况 急救技术 掌握情况 掌握 熟悉 了解 知道 未知 心肺复苏 心脏电除颤 口咽通气管的使用 面罩加压给氧 无创与有创正压机械通气 外伤四项技术 张力性气胸的紧急处理 洗胃术 急救药品的使用 62 0 0 0 10 8 43 1 0 0 41 0 3 8 2 5 55 1 32 7 0 0 40 3 46 0 0 0 46 2 40 0 22 2 36 8 5 3 1 2 30 4 10 9 0 9 12 8 23 6 27 4 5 7 0 0 3 5 15 0 0 0 3 0 0 0 20 25 0 2 4 0 0 95 3 3 5 0 0 96 1 0 0 12 6 22 9 0 0 图图 5 乡镇卫生院 社区乡镇卫生院 社区卫生卫生服务中心 医务人员急救技术掌握情况服务中心 医务人员急救技术掌握情况 8 基层医务人员适宜急救技术的筛选与分级普及培训效果的评估 结 果 表表 4 村卫生所 社区卫生服务站 医务人员急救技术掌握情况村卫生所 社区卫生服务站 医务人员急救技术掌握情况 急救技术 掌握情况 掌握 熟悉 了解 知道 未知 心肺复苏 aed 口咽通气管的使用 面罩加压给氧 外伤四项技术 急救药品的使用 59 3 0 0 10 0 40 2 45 2 50 7 35 0 0 0 22 9 47 8 38 3 38 0 5 7 1 0 40 0 12 0 16 5 8 3 0 0 2 8 22 1 0 0 0 0 3 0 0 0 96 2 5 0 0 0 0 0 0 0 图图 6 村卫生所 社区卫生服务站 医务人员急救技术掌握情况村卫生所 社区卫生服务站 医务人员急救技术掌握情况 2 3 基层医务人员培训前后急救技术基本知识测试基层医务人员培训前后急救技术基本知识测试成绩成绩 统计分析培训前后急救技术基本知识测试结果 得出 无创与有创正压机械通气 p 0 684 电除颤 p 0 628 aed p 0 178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余急救技 术培训前后考核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2h 每 30min 松带一次 间歇 30s 1min b 扎止血带时间不宜 1h 每 30min 松带一次 间歇 30s 1min c 扎止血带时间不宜 1h 每 30min 松带一次 间歇 30min 1h d 扎止血带时间不宜 2h 每 1h 松带一次 间歇 30s 1min 34 创伤患者离断的肢体和器官其保留的方法 不正确的是 a 将其用无菌敷料包裹 b 用清洁软物包裹 c 尽可能在 0 4 环境中保存 d 放于 95 的酒精内浸泡保存 35 外伤出血的患者固定前首先要 a 对伤口进行止血包扎 b 有休克时 先进行抗休克治疗 c 遇开放性骨折 不可以将刺出的骨端送入伤口 以免造成感染 d 以上都正确 36 下列哪项不属于胸腔式引流的适应证 a 张力性气胸 b 中 大量液 气胸 42 基层医务人员适宜急救技术的筛选与分级普及培训效果的评估 附 录 c 开放性液 气胸 d 严重凝血功能障碍 37 对下列哪种胸部损伤的伤员 应优先抢救 a 胸部挫伤 b 肋骨骨折 c 开放性气胸 d 张力性气胸 38 开放性气胸急救处理首先选用 a 清创缝合术 b 胸腔闭式引流 c 用厚敷料封闭伤口 d 胸腔穿刺 39 有关胸腔穿刺叙述正确的是 a 无菌操作 b 穿刺进针应选择肋骨上缘 c 穿刺时要避免咳嗽或转体运动 d 以上都正确 40 哪项胸腔穿刺相对禁忌证是 a 严重出血倾向者 b 穿刺部位有感染 c 肺大疱者 d 以上都是 41 不明毒物中毒时适用洗胃的物质为 a 生理盐水 b 高锰酸钾溶液 c 碳酸氢钠溶液 d 温开水 43 附 录 基层医务人员适宜急救技术的筛选与分级普及培训效果的评估 42 以下哪项是洗胃适应证 a 口服毒物中毒 且无禁忌证者均应考虑胃管洗胃术 b 幽门梗阻或胃扩张 c 留取胃液标本送检毒物者应首选胃管洗胃术 d 以上都是 43 以下哪项是洗胃禁忌证 a 口服腐蚀性毒物 如强酸 强碱 也不能催吐 b 新近消化道出血 c 中 深度昏迷患者无气道保护者 d 以上都是 44 洗胃术常见并发症是 a 出血 b 胃扩张 c 窒息或心脏骤停 d 以上都是 45 有关洗胃术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是 a 患者取左侧卧位 昏迷者取去枕平卧位 头偏向一侧 b 洗胃液的温度一般在 40 以上 c 对毒物性质不明的急性中毒 均采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洗胃 d 测量胃管长度 即从发迹到剑突的距离 润滑胃管 插入胃管并确定在胃中 46 在复苏时下列哪项有关静脉给予药物的观点是正确的 a 如果 3 分钟内无法建立静脉通道 可将肾上腺素经心内途径给予 b 经外周静脉给予药物后需要液体冲管 c 经中心静脉给予药物后不需要液体冲管 d 在持续的 cpr 时可将生理盐水与碳酸氢钠混合 100medq l 使用 47 在心脏停搏病人的早期药物治疗中 下列哪一项药物 剂量组合予以推荐 a 肾上腺素 3mg 静推 b 阿托品 3mg 静推 44 基层医务人员适宜急救技术的筛选与分级普及培训效果的评估 附 录 c 肾上腺素 1mg 静推 d 阿托品 0 5mg 静推 48 过敏性休克的急救处理不主张 a 立即停止过敏原或可疑过敏原与人体的接触 若为治疗药物所致 应立即停 止药物的输入 并继续保留静脉通路 b 立即停止过敏原或可疑过敏原与人体的接触 若为治疗药物所致 应立即停止 药物的输入 拔出原有静脉通路 重新建立静脉通路 c 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于喉头水肿和或痉挛所致的上呼吸道梗阻性窒息 紧急环 甲膜穿刺或气管切开是建立人工气道的首选 d 立即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或静脉注射地塞米松 10 20mg 或琥珀氢化可的松 200 300mg 或甲基强的松龙 40 80mg 49 下列哪项不是肾上腺素的适应证 a 心脏骤停 b 过敏性休克 c 窒息性支气管哮喘 d 麻疹 50 抢救过敏性休克时 应首选 a 多巴胺 b 地塞米松 c 异丙嗪 d 肾上腺素 45 附 录 基层医务人员适宜急救技术的筛选与分级普及培训效果的评估 急诊急救基本知识测试试卷急诊急救基本知识测试试卷 2 答题说明 请村卫生所 社区卫生服务站 人员作答 本试卷共 50 道题 均为单项选择题 每题 2 分 请您将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请您不要在试卷上做任何标记 答题结束请将您的试卷与答题卡一起上交 缺试 卷者视为不合格 1 以下关于胸外心脏按压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 建立人工气道前 按压 通气比为 15 2 b 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回弹 c 按压频率至少 100 次 分 d 按压深度至少 5 公分 2 判断有无脉搏 下列正确的是 a 同时触摸双侧颈动脉 b 触摸颈动脉时 不要用力过大 c 检查时间不得短于 10s d 颈动脉搏动点在胸锁乳突肌外缘 3 成人胸外心脏按压的操作 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病人仰卧背部垫板 b 按压部位在病人心尖区 c 使胸骨下陷至少 5cm d 按压要有节律 每分钟至少 100 次 4 简单而迅速地确定心脏骤停的指标是 a 呼吸停止 b 血压下降 c 瞳孔散大 d 意识消失 无大动脉搏动 5 判断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是否有效 首先观察 a 口唇紫绀是否改善 46 基层医务人员适宜急救技术的筛选与分级普及培训效果的评估 附 录 b 瞳孔是否缩小 c 吹气时阻力大小 d 病人胸廓是否起伏 6 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是 a 剑突下 b 胸骨左旁第四肋间 c 左锁骨中线第四肋间 d 胸骨中下段 7 胸外心脏按压时 每分钟按压次数为 a 50 次 b 80 次 c 至少 100 次 d 120 次 8 手法开放气道时 应给患者 a 仰卧位 b 头高足低位 c 头低足高位 d 侧卧位 9 下列哪一项属胸外心脏按压最常见并发症 a 肋骨骨折 血气胸 b 胸骨骨折 c 胃破裂 d 肝破裂 10 胸外心脏按压时 下列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双手叠加 掌根部放在胸骨中下 1 3 处垂直按压 b 按压深度 成人 4 5cm c 按压频率 成人至少 100 次 分 d 按压后放松 使胸廓恢复到按压前状态 但双手不要离开胸壁 47 附 录 基层医务人员适宜急救技术的筛选与分级普及培训效果的评估 11 心脏电除颤时 电极板安放的正确部位是 a 将一电极板放于胸骨右缘二 三肋间 另一电极板置于心尖部 b 将一电极板放于胸骨右缘三 四肋间 另一电极板置于心尖部 c 将一电极板放于胸骨右缘四 五肋间 另一电极板置于心尖部 d 将一电极板放于胸骨右缘二 三肋间 另一电极板置于胸骨左缘二 三肋间 12 成人心脏电除颤时 关于能量选择正确的是 a 单相波 360j 双相波 120 200j b 单相波 120 200j 双相波 360j c 单相波 双相波均 360j d 单相波 双相波均 120 200j 13 心脏电除颤时 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a 启动除颤仪 安放电极板 充电 选择能量 除颤 b 启动除颤仪 安放电极板 选择能量 充电 除颤 c 启动除颤仪 选择能量 安放电极板 充电 除颤 d 启动除颤仪 选择能量 充电 安放电极板 除颤 14 85 岁老太太突然倒地 10 分钟后 院前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立即开始行心肺复苏 此时监护仪显示细颤 接下来他们应该进行下列哪一项处理 a 除颤之前给予至少 5 分钟有效的心肺复苏 b 给予气管插管 经气管插管给予2 2 5mg 肾上腺素 稀释入10ml生理盐水中 然后再除颤 c 当正在从监护仪上观察病人反应的时候给予最多 3 次的心前区叩击 d 给予约 2 分钟 即 5 个循环的 cpr 再给予 360j 单相波电除颤或相当能量的 双相波除颤 15 下列哪项操作有利于在除颤时传导最大的电流 a 在皮肤和电极板间放置酒精电极片 b 减少下压除颤电极板的力度 c 给予电极板涂上导电糊 d 2 次除颤后减少除颤能量 48 基层医务人员适宜急救技术的筛选与分级普及培训效果的评估 附 录 16 在除颤仪放电前 当你 请大家离开 病人的时候 下列哪项操作不应该实施 a 检查管理气道的人员 身体不要碰球囊面罩或气管插管 氧气不要直接流过胸 部 b 检查你自己 手正确的放在电极柄上 身体不要碰触病人或床 c 检查监护仪导联 撤除导联以防止点击损坏监护仪 d 检查其他人 没有人接触病人 床或者连在病人身上的设备 17 你准备对一名 48 岁不稳定心动过速女患者实施电复律 除颤 监护仪处于 同步 模式 病人突然没有反应 没有脉搏 心律转变为室颤不规则 混乱的模式 你充电 到 200j 按下点击按钮 但是除颤仪点击失败 为什么 a 除颤 监护仪电池故障 b 同步 转换失败 c 你不能在 同步 模式下点击室颤 d 监护仪导联脱落 产生 假室颤 节律 18 心脏电除颤的适应证不包括下列哪项 a 心室颤动 b 心室扑动 c 快速室性心动过速伴严重血流动力学紊乱 qrs 波增宽不能与 t 波区分者 d 心电图示一条直线 心脏静止 19 下列哪项不是使用口咽通气管开放气道禁忌证 a 哮喘 b 频繁呕吐 c 咽反射亢进 d 昏迷 麻醉或中毒造成意识障碍伴有舌后坠者 20 下列哪项不属于使用口咽通气管开放气道并发症 a 悬雍垂损伤 b 门齿损伤 c 咽部出血 d 舌根后坠 49 附 录 基层医务人员适宜急救技术的筛选与分级普及培训效果的评估 21 下列哪项是使用口咽通气管的适应证 a 昏迷 麻醉或中毒造成意识障碍伴有舌根后坠者 b 怀疑颈椎损伤不能头后仰开放气道者 c 癫痫发作或抽搐时保护舌 齿免受损伤 d 以上都是 22 下列有关口咽通气管的叙述哪项是不正确的 a 口咽通气管是一种由弹性塑料或橡胶制成的硬质扁形人工气道 呈弯曲状 其 弯曲度与舌及软腭相似 中央无腔 两侧有小孔 b 口咽通气管包括翼缘 牙垫 咽弯曲度三部分 c 口咽通气管的长度相当于从门齿至耳垂或下颌角的距离 合适的口咽通气管应 该是 口咽管末端位于上咽部 将舌根与后咽壁分开 使下咽部到声门的气道通畅 其原则为 宁短勿长 宁大勿小 d 口咽通气管应该有足够宽度 以能够接触上下颌 2 3 颗牙齿为最佳 23 下列关于放置口咽通气管的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 反向插入 旋转 下推 固定 b 反向插入 下推 旋转 固定 c 反向插入 旋转 固定 d 下推 旋转 固定 24 放置口咽通气管的准备工作包括 a 清除口 鼻和咽腔分泌物 b 取下义齿 检查有无牙齿松动 c 患者取仰卧位 d 以上都是 25 放置口咽通气管过程中 应密切监测患者的哪项生命体征 a ecg b sp02 c bp d 以上都是 50 基层医务人员适宜急救技术的筛选与分级普及培训效果的评估 附 录 26 放置口咽通气管的目的包括 a 防止舌后坠 保持上呼吸道通畅 b 更易清除病人口咽部的分泌物 c 经口气管插管者 放置口咽通气管可防止病人咬气管导管 d 以上都是 27 氧疗常用的方法 a 鼻塞给氧法 b 面罩给氧法 c 储氧面罩给氧法 d 以上都正确 28 常用畅通呼吸道的方法不包括 a 仰头举颏法 b 仰头抬颈法 c 双手抬颌法 推举下颌法 d 牵拉舌根 29 怀疑患者颈椎脊髓损伤时 专业救护者打开患者气道应使用的方法是 a 仰头举颏法 b 举头抬颈法 c 双手推举 托 下颌法 d 头部前屈 30 以下关于简易呼吸器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呼吸囊的容量在 1500 2000ml b 储气袋在 1000ml 左右 c 主要有 5 部分组成 可回弹呼吸囊 2 个单向阀门 氧气储气袋 氧气接口 d 单手按压成人呼吸囊两指相触时 通气量基本达到 1 3 球囊容积 31 以下哪项是面罩加压给氧的适应证 a 在气管插管前 强化氧疗 以免在缺氧状态下气管插管 b 在无法或无条件实施机械通气时 临时的人工辅助或控制人工呼吸 c 在心肺复 51 附 录 基层医务人员适宜急救技术的筛选与分级普及培训效果的评估 苏的初期 d 以上都是 32 下列哪项不是使用面罩正压通气的禁忌证 a 颌面部损伤 b 上气道梗阻 严重喉水肿 喉炎 c 频繁呕吐者 d 缺氧 33 呼吸衰竭是指 a pao2 60mmhg paco2 60mmhg b pao2 50mmhg paco2 50mmhg c pao2 50mmhg paco2 60mmhg d pao2 60mmhg paco2 50mmhg 34 有高碳酸血症的慢性呼吸衰竭患者 适宜的吸氧浓度 a 25 30 b 50 55 c 60 65 d 55 60 35 为外伤患者实施包扎时要告知的内容哪项不对 a 包扎的目的 b 包扎的方法及操作可能带来的不适以及费用 c 合作的方法 d 包扎后的护理要点 36 关于外伤患者的处理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可疑厌氧菌感染者立即包扎 b 休克者取去枕仰卧位 c 出血量多 病情危重时备急救药物 d 条件受限时可就地取材 52 基层医务人员适宜急救技术的筛选与分级普及培训效果的评估 附 录 37 使用止血带止血时 应注意 a 扎止血带时间不宜 2h 每 30min 松带一次 间歇 30s 1min b 扎止血带时间不宜 1h 每 30min 松带一次 间歇 30s 1min c 扎止血带时间不宜 1h 每 30min 松带一次 间歇 30min 1h d 扎止血带时间不宜 2h 每 1h 松带一次 间歇 30s 1min 38 创伤患者离断的肢体和器官其保留的方法 不正确的是 a 将其用无菌敷料包裹 b 用清洁软物包裹 c 尽可能在 0 4 环境中保存 d 放于 95 的酒精内浸泡保存 39 外伤出血的患者固定前首先要 a 对伤口进行止血包扎 b 有休克时 先进行抗休克治疗 c 遇开放性骨折 不可以将刺出的骨端送入伤口 以免造成感染 d 以上都正确 40 使用止血带止血期间 需要严密观察肢体远端血液循环情况 其中不包括 a 皮肤颜色 b 皮肤温度 c 毛细血管充盈时间 d 尿量 4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