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代中国离婚问题研究概述付红梅(湖南女子大学 基础课部,湖南 长沙 410004)摘 要:在中国,对婚姻问题的研究历来受到中国学者们的重视。80 年代后连年上升的离婚率及其产生的诸多社会问 题更使中国离婚问题研究日益活跃。目前,对于当代中国离婚问题,国内外学术界多从社会学、人口学、心理学、生理学等 视角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来研究,还有待于开拓新的理论视角。关键词:婚姻问题;离婚中图分类号:c91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219(2006)10-0051-03西方国家离婚率居高不下和发展中国家离婚率稳步上扬,是 20 世纪以来社会婚姻家庭关系的一个显著的特点。20 世纪是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革的时代,延续了二千 余年而未发生实质性变化的中国传统家庭也在世纪之初发 生了剧变。婚姻家庭问题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讨论热 点,关于离婚自由的讨论,是“五四”时期新旧思想冲突的 焦点。新中国建立以来,政府在反对和解除封建性质的婚姻 关系的同时,努力实行和健全新型的婚姻家庭制度,与西方 社会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的离婚率一直处于较低的 水平,但也出现了几次离婚高潮。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 社会大变革、经济大发展时期和全球化的背景下,以婚姻为 纽带联接起来的家庭关系承受越来越大的冲击,连年上升的 离婚率及其产生的诸多社会问题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和专 家学者的关注,有关中国的离婚状况研究日益活跃起来。本 文试图对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当代中国离婚问题的学术讨论 和研究进行回溯和前瞻。一再地成为社会问题的热点,对离婚问题的探讨和研究也持续不断。在 50 年代,有李心远的新中国的婚姻问题、婚 姻问题参考资料汇编(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编,新华 出版社,汉口,1950)、丁一的谈谈恋爱婚姻问题、马起 的谈离婚的政策界限等讨论离婚问题的著作出版。1953 年出现过一场声势颇大的理论论战,即离婚标准上“感情论” 与“理由论”的论战。韩幽桐(“感情论”的代表)在人 民日报发表对于当前离婚问题的分析和意见,通过大 量的调查统计资料说明当时离婚的主要原因仍然是封建婚 姻关系和封建残余;特别是在部分落后地区,封建包办婚还 占 70%左右,而半自主婚,甚至有些自主婚,也还没有摆脱 封建婚姻制度的影响,还包含着封建残余的因素。刘云祥(“理由论”的代表)在法学杂志发表关于正确认识 与处理当前的离婚问题一文,对韩幽桐的观点提出异议, 认为“资产阶级婚姻观点与小资产阶级婚姻观点是当前离婚 的主要原因,也是建立和巩固新的家庭关系的主要敌人”, 要“反对满足因资产阶级思想而提出的离婚请求。”1958 年, 法律出版社收集了各种不同观点的文章,编辑出版了离婚 问题论文选集,这是 50 年代一本影响较大的论文集。从 1958 年到 70 年代末宣布“文化革命”结束这近 20 年的时间里,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家庭问题。1960 年后,我 国又经历了一次离婚高潮,然而,期间以政治斗争为目的的 极端的阶级分析方法和理论曲解了马克思主义婚姻家庭理 论,婚姻家庭问题及离婚问题的研究几乎完全停顿,研究成 果是一片空白。一八十年代以前的离婚问题研究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在反对和解除封建性质的婚姻关系 的同时,努力实行和健全新型的婚姻家庭制度,于 1950 年 颁布了婚姻法,赋予了公民婚姻自由(包括结婚自由和离婚 自由)的权利和法律保障,使得新中国出现了第一次离婚的 高峰,由法院受理的离婚案件总数从 1950 年的 18.6 万件猛 升到 1953 年的 117 万件,粗离婚率首次突破 1,高达 1.99。1954 年我国的离婚率开始大幅度地回落,一直到 1960年都保持在 0.5左右的较低水平。1(p186-187)随着离婚问题二社会转型期离婚问题的研究自 70 年代末起,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 程中,随着社会学的重建,家庭社会学沐浴在改革开放的阳 光雨露中,又日渐发展成为一门影响很大的分支学科,婚姻 家庭问题研究沿着自己独立的研究方向,长足进步,一片繁 荣。在 80 年代末和整个 90 年代,婚姻家庭问题研究在我国收稿日期:20060622基金项目:2005 年湖南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课题“当代 中国离婚伦理研究”(05zc174)。作者简介:付红梅(1968),女,湖南邵东人,副教 授,湖南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女性学和家 庭伦理学。51的社会学研究领域中也是硕果累累的。自新婚姻法于1981 年公布后,我国再次进入离婚高峰期,粗离婚率一直 保持稳步上升的势头,自 80 年代初至 90 年代末,平均每年 分别增长 64%和 5%。3进入新世纪后离结婚比越来越大, 从 1999 年的 13.6%上升到 2005 年的 21.7%。4于是,80 年 代以来,不但许多以婚姻家庭问题为主题的论著都对离婚问 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而且还有不少以离婚问题为重要内容 的论文和著作,从不同的角度就离婚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 对离婚问题进行比较系统研究的有曾毅主编的中国八十年 代离婚研究、张德强的嬗变中的婚姻家庭等。总的来 说,当代中国学者主要侧重于从个人和社会的角度,或者说 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分析和探讨了当代中国离婚行为和 离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应对离婚问题的对策。(一)侧重于社会角度的宏观研究曾毅分析认为我国近年离婚水平大幅度上升的主要原 因是社会转型使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改革开放冲击了陈旧 的传统观念、新婚姻法放宽了对离婚的限制以及市场经济发 展增强了妇女的经济自立能力;5张德强认为目前的离婚行 为是受浪漫爱情的注重、妇女地位的提高、家庭功能的改变、 社会生活的变迁、法律对离婚条件的放宽以及受腐朽享乐思 想的腐蚀等 6 个社会因素的影响;6沙吉才认为今日中国社 会的离婚率高扬,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改革开放、生产力 不断发展的结果;7李桂梅认为导致婚姻解体的原因是具体 的、多样的,我国离婚率上升现象是社会变革的进步与成就, 困难与矛盾在家庭中的折射;8戴伟认为我国婚姻的发展带 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政策烙印,离婚率的变动与各个历史时 期的政策导向紧密相关,离婚原因多元化,不能一概而论; 9万志红认为我国离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一是对过去“低质 量高稳定”婚姻模式的历史反弹,二是社会对离婚的负面影 响疏导不够,建议加强社会管理,建立健全现代婚姻关系; 10吴建国从婚姻稳定机制出发,从社会压力变弱,社会变 革使婚姻条款修改频繁、男女平权等角度,说明现今离婚率 上升的动力学机制。11(二)侧重于个人和单一学科角度的微观研究巫昌桢提出了志趣不同、性格不合、性生活不和谐、不 忠、虐待、一方残疾和一方犯罪等 10 条离婚原因;12曾毅 提出了性格志趣不同、家务矛盾、草率结婚、第三者插足、 性生活不协调等 7 种离婚动因。13卢淑华教授认为夫妻双 方在经济权力和财权上的严重的矛盾冲突将会导致婚姻的 破裂和解体。14蔡禾从生理学角度分析性生活不协调、生理缺陷及生物 的多偶性倾向可能等生理因素对婚姻稳定性的影响。15金 一虹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婚姻当事人的心理因素作用,认为影 响婚姻的稳定性的心理因素主要有婚前对婚姻的过高期望、 婚后配偶之间相互吸引力减弱和性格不和、人格障碍、心理 问题及婚外恋的心理诱惑等。16张伟等从法律的角度,认 为法律对离婚自由的确认和离婚条件的放宽、离婚诉讼程序 的简化使得离婚变得容易,提出了离婚立法之完善问题。17叶文振从经济学角度解释了离婚率上升的两个主要因素:一是离婚成本显著下降或离婚成本约束解除;二是离婚替代率 上升。建议对一些可能构成较大社会成本和影响的个人婚姻 行为予以必要的成本约束,特别是对一些不健康原因离婚者 加大实施成本,让当事人承担其行为造成的社会层次上的代 价。18另外,叶文振、林擎国,提出了研究中国离婚原因 的理论框架,鉴于我国潜在的高离婚增长趋势,他们提出了 消除中国现代婚姻中不稳定因素的基本思路。另外,关于离婚与道德的关系问题,也引起了一些学者 的关注,如金一虹指出了影响婚姻稳定性的道德因素主要有 社会转型引起的伦理关系和道德价值标准变化及非道德化 评价和调节倾向,提出了道德调节与法律和心理的调节相结 合,以构筑家庭稳定的铁三角;19李建华、罗军飞提出爱 情是婚姻的道德基础,而情感不能靠法律,需要靠道德来调 节,从而提出了离婚道德和道德离婚问题;20李桂梅提出 要具体分析和判断离婚现象与社会道德水平的关系,并发出 “文明离婚”和“离婚不离德”的呼吁。21三当代离婚问题研究的局限和突破纵观目前中国离婚问题的研究状况,至少存在三大局 限,一是对当代中国离婚问题多停留在原因探索和分析上, 即使有应对当代中国离婚问题的对策研究,也缺少多学科角 度的综合性思考和理论构架;二是离婚原因的微观和宏观研 究相互脱节,致使宏观因素的影响机制不明确,而微观因素 的直接影响缺乏说服力,特别是微观原因之间互相包含甚至 互为因果,严重地影响了对各决定因素的正确估计;三是缺 乏从伦理学角度的系统分析和思考。虽然不少学者关注离婚 的伦理道德问题,但多是侧重于转型时期中国离婚状况和个 人道德原因等问题研究,对中国离婚伦理的历史各个时期的 动态分析、纵向变迁研究、中西离婚伦理的比较研究及对当 代中国离婚总体态势的伦理根源分析、伦理应对的思考和离 婚伦理体系的构建探讨却不够。本人认为研究当代中国离婚问题,必须将其置身于中国 家庭伦理语境下和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视野之中。离婚 伦理是婚姻家庭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伦理道德 建设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从伦理学角度系统研究当代 中国离婚问题,以找寻婚姻关系理论与伦理学的微观研究和 宏观研究的契合点,将开拓出婚姻问题研究的一种新视角, 丰富家庭伦理学的研究内容,同时有利于我国当前的家庭道 德建设,促进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从而促进社会的稳 定、繁荣与发展。参考文献:1袁亚愚中美城市现代的婚姻和家庭m成都:四川大学 出版社,19912张 敏杰 中 国的婚姻家 庭 问题研究: 一 个世纪的回顾j社会科学研究,2001,(3). 3叶文振,林擎国当代中国离婚态势和原因分析j.人口52与经济,1998,(3).4 民政 部 .2005 年民政事 业发展统计 报告 eb/ol..2006-05-18. 5曾毅,吴德清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离婚水平与年龄分布的变动趋势j中国社会科学,1995,(6). 6张德强嬗变中的婚姻家庭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3. 7沙吉才等改革开放中的人口问题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8李桂梅乐在天伦家庭道德新探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9戴伟中国婚姻性爱史稿m台北:东方出版社,1992. 10万志红离婚率上升原因及对策探讨j云南法学,1998,(2). 11吴建国婚姻选择与稳定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7. 12巫昌桢等当代中国婚姻家庭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3曾毅等中国 80 年代离婚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4卢淑华婚姻观的统计分析与变迁研究j社会学研究,1997,(2). 15蔡禾文明与代价婚姻的嬗变m广州:广州出版社,1993.16 金一虹 当今我国家庭 稳定性变化的 心理因素分析 j学海,1994,(2). 17张伟对新世纪我国离婚态势的法律思考及展望j理论导刊,2001,(1). 18叶文振中国婚姻问题的经济学思考j人口研究,1997,(12). 19金一虹影响当前家庭稳定性的伦理道德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学海,1997,(3). 20李建华,罗军飞离婚的道德和道德的离婚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5). 21李桂梅乐在天伦家庭道德新探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责任编校:张京华)the summary of studying on divorce problem in contemporary chinafu hong-mei( hunan womens university,changsha hunan 410004,china)abstract:in china,research marriage problem to in times gone by suffer chinese scholarses thoughtful of. it has been concerned by the government and the experts that the rising divorce rate and its social problems 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汉字绘画课件
- 汉字的艺术魅力课件
- 户口迁移单位介绍信
- 汉字字谜的多媒体课件
- 《英语语言与文化》2019秋冬知到智慧树答案
- 房产销售个人月工作总结
- 通信行业G技术应用前景展望
- 汉字书法课件模板慧字
- 2024年秋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课件 我上学啦 我上学啦 2.认识新同学
- 2024年秋新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第四单元 10以内数加与减 第1课时 猜数游戏
- 钢栏杆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 2025年幼儿教师师德培训案例集
- GB/T 33130-2024高标准农田建设评价规范
- 养老院老人权益保护制度
- 高空作业车安全知识培训
- 航天科技集团招聘 笔试题
- 吉林大学《计算机网络(双语)》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解除保护性止付申请书模板》
- 2024年云网安全应知应会考试题库
- 高层建筑火灾扑救
- 南京大学介绍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