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学习目标定位一 课程标准1 结合实例 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外力作用 2 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二 学习目标1 了解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 掌握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重点 2 了解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 掌握冲积平原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形成过程 重点 3 理解洪积 冲积平原 河漫滩平原 三角洲平原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难点 一 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1 河流侵蚀地貌 1 形成 河流在流动过程中 破坏和搬运地表物质而形成的地貌 2 河流的不同发育阶段 河流侵蚀作用和地貌特点 源头 V 河谷两岸 弯曲 U 2 河流堆积地貌 1 形成 河流搬运的物质 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 而成 2 冲积平原三种地貌类型的位置和形成 堆积 河漫滩 入海 思考1 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 在河谷发育过程中 只有河流侵蚀作用而无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 这种说法对吗 提示 这种说法是片面的 流水作用包括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 这几种作用是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的 只是在某个地区 某个时段 以某种作用为主 二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 聚落形成 1 提供充足的 2 方便对外联系和运输 3 提供丰富的 生产 生活用水 农副产品 较小 沿河成线状 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 思考2 平原一定是聚落密集区吗 提示 不一定 在热带地区 由于平原地区气候闷热潮湿 居住条件不利 因而人烟稀少 聚落也极少 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地区 探究一河流侵蚀 堆积的类型及对地貌的影响互动探究读图4 17 河谷的演变 完成下列问题 1 图a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河谷形状 该河谷有何特点 2 图b 图c中河谷出现什么变化 侵蚀作用如何变化 河流地貌发生什么变化 提示 1 图a反映的是发育初期的河谷形状 集水面积比较小 横剖面呈 V 字形 2 从图b中可以看出河流在凹岸侵蚀 在凸岸堆积 河谷出现连续的河湾 这是当 V 字形河谷形成后 河流的下蚀作用减弱 侧蚀作用加强的结果 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 河谷内堆积了泥沙 河谷比较宽 横剖面呈槽形 这时河谷发育进入成熟期 疑难突破1 河流不同侵蚀类型及其影响河流的侵蚀类型包括 溯源侵蚀 下蚀 侧蚀三种类型 他们对河流的影响各不相同 具体如下表所示 2 不同河流堆积地貌及其影响河流的堆积地貌包括三种常见的类型 洪积 冲积平原 河漫滩平原 三角洲平原 其形成机制和地貌特点各不相同 具体如下表所示 方法突破 1 结合 凸凹 二字理解凸岸和凹岸右图把文字和河岸的形状联系起来 便于记忆 也不易混淆 图中m p处为凸岸 n o处为凹岸 2 图示法理解河流在凹岸侵蚀 凸岸堆积河流流经弯道时 水质点做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 在离心力的影响下 表层水流趋向凹岸 而底部的水流在压力的作用下 由凹岸流向凸岸 形成弯道环流 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 凹岸发生侵蚀 凸岸发生堆积 典题例练读下图局部地形图 回答 1 2 题 图中所示的怒江河段 常见的河流地貌是 A 峡谷B 三角洲C 河漫滩平原D 沙丘 2 图中所示地区的堆积地貌主要分布在 A 半山腰B 河漫滩平原C 山前D 高山顶部 解析 从图中的地形名称可知 此地位于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 是我国大多数河流的发源地 在河流的上游河段 河流主要的侵蚀作用是溯源侵蚀和下蚀 多形成 V 型的峡谷 该地区主要的河流堆积地貌是洪积 冲积平原 多分布在山前 是由多个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而成的 答案 1 A 2 C 探究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互动探究下图为 某地地形剖面及河流示意图 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 A区域的聚落主要分布在何处 为什么 2 B区域聚落主要分布在何处 原因是什么 3 以上两区域聚落布局有何特点 4 C区域聚落密集的原因是什么 聚落分布有何特点 提示 1 A区域为高原地区 由于地势高 气温低 因此人口与聚落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 气候温暖 水源充足的河谷地区 2 B区域为山区 聚落主要分布在山前洪积扇与河流两岸河漫滩平原区 原因是该地区地势较平坦 水源充足且土壤肥沃 3 高原与山区的聚落在分布上具有明显的条带状特点 4 C区域位于河流下游冲积平原区 土壤肥沃 水资源丰富 而且河网密布 交通便利 适宜聚落的发展 此区域聚落分布具有沿河及沿海分布的特点 形成沿河及沿海聚落带 疑难突破1 聚落多分布在堆积地貌的原因河流地貌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堆积地貌中的洪积扇 冲积扇 河漫滩平原 三角洲平原因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 水资源丰富 对聚落均有很强的吸引力 因而高原地区的聚落多成带状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 山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洪积扇 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 平原是聚落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 2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典题例练下面是我国唐朝诗人的一首题为 庐山桑落洲 的诗 请结合长江中游某河段江心洲的演变过程图 回答下列问题 莫问桑田事 但看桑落洲 数家新住处 昔日大江流 古岸崩欲尽 平沙长未休 想应百年后 人世更悠悠 1 诗中 数家新住处 可能位于丁图中的哪一位置 该位置处于凸岸还是凹岸 2 诗中 古岸 指的是哪岸 是怎样形成的 3 图中的 桑落洲 具备哪些有利条件 使得人们在此建立 新住处 解析 本题结合古诗和图形考查河流地貌的形成及其对聚落的影响 图中长江的南岸是在河流的流水的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凹岸 也就是古诗中的 崩欲尽 的古岸 河流的北岸是在河流的堆积作用下形成的凸岸 也就是形成 新住处 的桑落洲 因其具有丰富的水源 肥沃的土壤 平坦的地形 数家 居住形成了聚落 答案 1 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