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 械 制 造 技 术 基 础 课 程 设 计 题 目 换挡叉加工工艺规程及换挡叉加工工艺规程及 1919 20 20 两端面铣削夹具设计两端面铣削夹具设计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 年 6 月 29 日 任 务 任 务 书书 一 设计题目 换挡叉加工工艺规程及 19 20 两端面铣削夹具 设计 二 原始资料 1 被加工零件的零件图 1 张 2 生产类型 中批或大批大量生产 三三 上交材料上交材料 1 所加工的零件图 1 张 2 毛坯图 1 张 3 绘制夹具装配图 a0 或 a1 1 张 4 绘制夹具中 1 个零件图 a1 或 a2 装配图出来后 由指导教 师为学生指定需绘制的零件图 一般为夹具体 1 张 5 课程设计说明书 包括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和机床夹具设 计全部内容 约 5000 8000 字 1 份 四四 进度安排进度安排 本课程设计要求在 3 周内完成 1 第 l 2 天查资料 绘制零件图 2 第 3 7 天 完成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确定毛坯的类型 制造方 法 编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所加工工序的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3 第 8 10 天 完成夹具总体方案设计 画出草图 与指导教师 沟通 在其同意的前提下 进行课程设计的下一步 4 第 11 13 天 完成夹具装配图的绘制 5 第 14 15 天 零件图的绘制 6 第 16 18 天 整理并完成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7 第 19 天 21 天 完成图纸和说明书的输出打印 答辩 五五 指导指导教师评语教师评语 该生设计的过程中表现 设计内容反映的基本概 念及计算 设计方案 图纸表达 说明书撰写 答辩表现 综合评定成绩 综合评定成绩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 日 日 期期 摘 摘 要要 随着机械制造技术不断发展 各制造商推出各种各样的先进的 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 换挡叉裂解技术就是 20 世纪 90 年代出现的 一种先进的换挡叉加工新技术 和传统加工技术相比 该技术具有 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 提高生产率 降低生产成本等突出优点而备 受业界关注 我们国家正在不断地改变换挡叉的传统加工方法 加 快提高换挡叉的加工水平 不断缩小同先进汽车生产国家的差距 使生产厂与世界先进换挡叉生产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小 不断加强了 我国汽车整体的生产水平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使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 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 前对所学的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 也是一次理论联 系实际的训练 因此 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abstract the manufactory continuously releases the forerunner s car of various cash kind zero parts manufacturing technique stir the fork crack solution technique is the stir of a kind of forerunner fork which appears in 90 s for 20 centuries to process a new technique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that technique have significant product quality raise rate of production and lower production cost etc we are just national at constantly the change stir fork of tradition process a method speed an exaltation to stir process of fork level continuously contract a together advanced car to produce a national margin for example one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we the university of the level more and more small continuously strengthened our country the car whole production level the machine manufacturing craft learns a course design to make us to carry on after finishing learn all foundation lessons lesson and part of professional lessons of the technique foundation of university this is that we are before carry on graduation design to once go deep into of each course learn of synthetic always review is also an ories to contact actual training therefore it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we the university of four years the life 目 目 录录 1 零件工艺性分析 1 1 1 换挡叉的概述 1 1 2 换挡叉的技术要求 1 1 3 分析换挡叉的工艺性 2 1 4 确定换挡叉的工艺类型 2 2 换挡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2 2 1 换挡叉材料及毛坯制造方法 2 2 2 确定毛坯尺寸公差和加工余量 3 2 3 定位基准的选择 3 2 4 制订工艺路线 4 2 5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6 3 19 20 两端面铣削专用机床夹具设计 10 3 1 设计主旨 10 3 2 夹具设计 10 4 方案综合评价与结论 11 5 体会与展望 12 6 参考文献 12 1 1 零件工艺性分析 零件工艺性分析 1 1 1 1 换挡叉的概述 换挡叉的概述 1 1 1 1 1 1 换挡叉的功用换挡叉的功用 换挡叉头以孔套在变素差叉轴上 并用销钉经孔与变速叉轴联接 换挡叉脚 则夹在双联变换齿轮的槽中 当需要变速时 操纵变速杆 变速操纵机构就通 过换挡叉头部的操纵槽带动换挡叉与变速叉轴一起在变速箱中滑移 换挡叉脚 拨动双联变速齿轮在花键轴上滑动以变换档位 从而改变机器的运转速度 1 1 2 1 1 2 换挡叉的结构特点换挡叉的结构特点 换挡叉在改变档位时要承受弯曲应力和冲击载荷的作用 因此该零件应具 有足够的强度 刚度和韧性 以适应换挡叉的工作条件 该零件的主要工作表 面为换挡叉脚两端面 叉轴孔和锁销孔 在设计工艺规程时应重点予以保证 1 2 1 2 换挡叉的技术要求 换挡叉的技术要求 换挡叉零件技术要求换挡叉零件技术要求如下如下表表 加工表面 尺寸及偏差 mm 公差及精度 等级 表变粗糙度 ra m 形位公差 mm 换挡叉头两 端面 42 it13 12 5 换挡叉头部 上端面 21 it13 6 3 换挡叉头部 方槽两侧面 14 it13 3 2 换挡叉头部 方槽底面 5 0 0 11 it14 3 2 16 孔 027 0 0 16 it8 0 2 换挡叉脚两 端面 1 0 2 0 8 it11 0 8 换挡叉脚内 表面 07 0 0 43 r it10 3 2 该换挡叉形状特殊 结构简单 属典型的叉杆类零件 为实现换挡 变速 的功能 其叉轴孔与变速叉轴有配合要求 因此加工精度要求较高 差脚两端 面以及换挡叉头部方槽两侧面在工作中需承受冲击载荷为增强其耐磨性 该表 面要求高频淬火处理 硬度为 55 63hrc 为保证换挡叉换挡时叉脚受力均匀 要求叉脚两端面对叉轴孔 027 0 0 16 mm 垂直度为 0 1 为保证换挡叉在叉轴上有准 确的位置 该换档位准确 换挡叉采用螺栓螺纹连接定位 为保证整个零件的 硬度和加工性能 要求对整个零件进行热处理 调质 硬度为 18 25hrc 综上所述 该换挡叉零件的各项技术要求制定的较为合理 符合该零件在 变速箱中的功用 1 3 1 3 分析换挡叉的工艺性分析换挡叉的工艺性 分析零件图可知 拨插头两端面和差脚两端面均要求切削加工 且在 轴向方向上均高于相邻表面 这样既减少里加工面积 又提高了换挡时叉脚端 面的接触刚度 16 mm 孔的端面为平面 可以防止加工过程中钻头钻偏以保证 孔的加工精度 另外 该零件除主要工作表面 换挡叉脚两端面 内表面 07 0 0 43 r mm 和差轴孔 027 0 0 16 mm 外 其余表面加工精度均较低 不需要高精度 机床加工 通过铣削 钻床的粗加工就可以达到加工要求 而主要工作表面虽 然加工精度相对较高 但也可以在正常的生产条件下 采用较经济的方法保质 保量的加工出来 由此可见 该零件的工艺性较好 1 4 1 4 确定换挡叉的工艺类型确定换挡叉的工艺类型 设计要求该零件的生产类型为大批生产 2 换挡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换挡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2 1 2 1 换挡叉材料及毛坯制造方法换挡叉材料及毛坯制造方法 由于该换挡叉在工作过程中要承受冲击载荷 为增强换挡叉的强度和冲击 韧度 获得纤维组织 毛坯选用铸件 该换挡叉的轮廓尺寸不大 且生产类型 属于中批生产 为提高生产率和铸件精度 以采用砂型铸造方法制造毛坯 毛 坯的拔模斜度为 5 2 2 2 2 确定毛坯尺寸公差和加工余量确定毛坯尺寸公差和加工余量 要确定毛坯的尺寸公差及机械加工余量 应先确定如下各项因素 2 2 1 2 2 1 铸件机械加工余量等级铸件机械加工余量等级 查表 2 5 1 得铸件机械加工余量等级为 f h 取 g 级 2 2 2 2 2 2 铸件公差等级铸件公差等级 由于铸件选择机器造型 材料为 zg45 生产类型为大批量 查表 2 1 1 得铸件公差等级 ct 为 8 12 级 取 10 级 2 2 3 2 2 3 确定铸件基本尺寸确定铸件基本尺寸 换挡叉铸件尺寸公差 加工余量和基本尺寸如下 加工表面 公差 等级 加工面 基本尺 寸 铸造尺 寸公差 机械加工 余量公差 等级 rma 毛坯 基本 尺寸 换挡叉头部上 端面 10 21 2 4 g 1 4 23 6 换挡叉头部方 槽两侧面 0 换挡叉头部方 槽底面 0 换挡叉头部两 侧面 10 42 2 8 g 1 4 46 2 螺纹孔端面 10 14 2 2 g 1 4 16 5 16 孔 0 换挡叉脚两端 面 10 8 2 g 1 4 11 8 换挡叉脚内表 面 10 r43 3 2 g 1 4 r40 8 2 2 3 3 定位基准的选择 定位基准的选择 2 3 1 2 3 1 粗基准粗基准 作为粗基准的表面应平整 没有飞边 毛刺或其他表面欠缺 粗基准 选择换挡叉脚两端面和内表面作为粗基准 2 3 2 2 3 2 精基准精基准 根据该换挡叉零件的技术要求和装配要求 选择换挡叉头右端面和叉轴孔 027 0 0 16 mm 做为精基准 零件上的很多表面都可以采用他们作基准进行加工 即 遵循了 基准统一 原则 叉轴孔 027 0 0 16 mm 的轴线是设计基准 选用其做精基准定位加工换挡叉脚两 端面 实现了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的重合 保证了被加工表面的垂直度要求 选用换挡叉左端面作为精基准同样是遵循了 基准重合 的原则 因为该 换挡叉在轴方向的尺寸多以该端面作为设计基准 另外 由于换挡叉刚性较差 受力易产生弯曲变形 为了避面在机械加工 中产生加紧变形 根据夹紧力应垂直于主要定位基面 并应作用在刚度较大部 位的原则 夹紧力作用点不能做用在叉杆上 选用换挡叉头右端面作精基准 夹紧可作用在换挡叉左端面上 加紧稳定 可靠 2 2 4 4 制订制订工艺路线 工艺路线 2 4 1 2 4 1 工艺路线方案工艺路线方案一一 工序 1 粗铣换挡叉头左右两端面 工序 2 钻 16 mm 孔 工序 3 拉 16 mm 孔至图样尺寸 工序 4 锪 16 mm 孔处倒角 1 45 工序 5 粗铣换挡叉头上端面 工序 6 粗铣 精铣换挡叉头部方槽 工序 7 粗铣 精铣 磨削换挡叉脚两端面 工序 8 粗铣 精铣换挡叉脚内表面 工序 9 粗铣螺纹孔端面 工序 10 钻 m10mm 底孔 8 5mm 倒角 120 攻螺纹 m10mm 工序 11 清洗 工序 12 终检 2 4 2 2 4 2 工艺路线方案工艺路线方案二二 工序 1 粗铣换挡叉头左右两端面 工序 2 钻 16 mm 孔 工序 3 拉 16 mm 孔至图样尺寸 工序 4 锪 16 mm 孔处倒角 1 45 工序 5 粗铣 精铣 磨削换挡叉脚两端面 工序 6 粗铣 精铣换挡叉脚内表面 工序 7 粗铣换挡叉头上端面 工序 8 粗铣 精铣换挡叉头部方槽 工序 9 粗铣螺纹孔端面 工序 10 钻 m10mm 底孔 8 5mm 倒角 120 攻螺纹 m10mm 工序 11 清洗 工序 12 终检 2 42 4 3 3 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上述两个方案的特点在于 方案一是先加工换挡叉头部两端面及 16mm 孔 再加工换挡叉头部方槽 再加工换挡叉脚部端面及内表 面 最后加工 m10mm 螺纹孔 方案二是先加工换挡叉头部两端面及 16mm 孔 再加工换挡叉脚部端面及内表面 再加工换挡叉头部方 槽 最后加工 m10mm 螺纹孔 显然在加工换挡叉脚部端面及内表面 之后在加工换挡叉头部方槽 较易保证方槽的加工精度和形位公差 所以方案二较合理 2 42 4 4 4 工艺路线确定工艺路线确定 在综合考虑工序顺序安排原则的基础上 表 4 列出了换挡叉的工 艺路线 表表 4 换挡叉工艺路线及定位基准换挡叉工艺路线及定位基准 设备的选用设备的选用 工序号 工序名称 机床设备 刀具 定位基准 1 同时粗铣换挡叉 头左右两端面 卧式双面铣 床 三面刃 铣刀 叉脚左侧边 2 钻 16mm 孔 四面组合钻 床 麻花钻 扩孔钻 叉脚内表面和 叉顶部侧面 3 拉 16mm 孔 拉床 拉刀 叉脚内表面和 叉顶部侧面 4 锪 16mm 孔处倒 角 1 45 钻床 锪钻 叉脚内表面和 叉顶部侧面 5 粗铣 精铣换挡 叉脚两端面 卧式双面铣 床 三面刃 铣刀 16mm 孔 叉 头部右端面 6 粗铣 精铣叉脚 内侧面 立式铣床 x51 铣刀 16mm 孔 叉 脚外曲面 7 粗铣换挡叉头上 端面 并粗铣 精 铣方槽 立式铣床 x51 铣刀 16mm 孔 叉 脚内表面 8 粗铣螺纹孔端面 立式铣床 x51 铣刀 16mm 孔 叉 脚内表面 9 钻 m10mm 底孔 8 5mm倒角 120 攻 m10mm 螺纹 四面组合钻 床 麻花钻 锪钻 16mm 孔 叉 脚内表面 叉头 右端面 10 去毛刺 钳工台 平锉 11 中检 12 热处理 换挡叉 脚两侧面和方槽 两侧面高频淬火 淬火机等 13 校正换挡叉脚 钳工台 手锤 14 磨削换挡叉脚两 端面 平面磨床 m7120a 砂轮 16mm 孔 叉 头部右端面 15 清洗 清洗机 16 终检 2 2 5 5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2 52 5 1 1 切削用量的计算切削用量的计算 工序 1 同时粗铣换挡叉头左右两端面 该工序就一个工步 即同时粗铣换挡叉头左右两个端面 1 背吃刀量的确定 1 2 2 42 2 46 p a mm 2 进给量的确定 由表 5 7 按机床功率 5 10kw 工件 夹具系 统刚度为中等条件选取 该工件的每齿进给量 z f 取为 0 08mm z 3 铣削速度计算 由表 5 9 按镶齿铣刀 d z 80 10 的条件选取 铣削速度 v 可取为 44 9m min 由公式 5 1 n 1000v d 可求 得 该 工 序 铣 刀 转 速 即 n 1000 44 9m min 80 178 65r min 参照表 4 15 所列 x51 型立式铣床的主轴转速 取转速 n 160r min 再取此转速代入公式 5 1 可求出该工 序的实际铣削速度 v n d 1000 40 2m min 工序 2 钻 16mm 孔 1 背吃刀量的确定 由表 2 28 15 p a mm 2 进 给 量 的 确 定 查 表 5 22 按 钢 件 45 刚 查 表 得 进 给 量 取 f 0 25mm r 3 切削速度的确定 查表 5 22 得切削速度 v 20m min 工序 3 拉 16mm 孔 1 背吃刀量的确定 1 15 16 p a mm 2 进给量的确定 查表 5 33 得拉削进给量 z f 0 05mm z 3 切削速度的确定 查表 5 34 取第 2 组切削速度 切削速度为 v 4m min 工序 4 锪 16mm 孔两端倒角 1 45 1 背吃刀量的确定 7 0 45 sin 1 p a mm 2 进给量的确定 查表 5 32 取进给量 f 0 10mm r 3 切削速度的确定 查表 5 32 取切削速度 v 14m min 工序 5 粗铣 精铣换挡叉脚两端面 本工序由两个工步组成 即工步 1 同时粗铣换挡叉脚两端面 工步 2 同时精铣换挡叉脚两端面 1 背吃刀量的确定 工步 2 的机械加工余量为 1mm 所以工步 1 的背吃刀量 9 0 1 9 1 1 p a mm 工步 2 的背吃刀量 1 2 p a mm 2 进给量的确定 工步 1 查表 5 7 取每齿进给量 z f 0 08mm z 工步 2 查表 5 8 进给量 f 1 5mm r 3 铣削速度的确定 工步 1 铣削速度同工序 1 即 v1 40 2m min 工步 2 铣削速度同工步 1 即 v2 40 2m min 工序 6 粗铣 精铣叉脚内侧面 本工序由两个工步组成 即工步 1 粗铣换挡叉脚内侧面 工 步 2 精铣换挡叉脚内侧面 1 背吃刀量的确定 工步 2 的机械加工余量为 1mm 所以工步 1 的背吃刀量 2 1 1 2 2 1 p a mm 工步 2 的背吃刀量 1 2 p a mm 2 进给量的确定 工步 1 查表 5 7 取每齿进给量 z f 0 08mm z 工步 2 查表 5 8 进给量 f 1 5mm r 3 铣削速度的确定 工步 1 铣削速度同工序 1 即 v1 40 2m min 工步 2 铣削速度同工步 1 即 v2 40 2m min 工序 7 粗铣换挡叉头上端面 并粗铣 精铣方槽 本工序共有三道工步 即工步 1 粗铣换挡叉头上端面 工步 2 粗铣方槽 工步 3 精铣方槽 1 背吃刀量的确定 工步 1 6 2 1 p a mm 工步 2 由于精加工余 量为 1mm 所以 10 1 11 2 p a mm 工步 3 该工步进给量包括 方槽纵向背吃刀量和左侧及右侧横向背吃刀量 三个背吃刀量 相同 即 1 3 p a mm 2 进 给 量 的 确 定 工 步 1 和 工 步 2 的 进 给 量 相 同 即 08 0 2 1 z z f f mm z 工步 3 的进给量为 f 1 5mm r 3 铣削速度的确定 三个工步的切削速度相同 即 v 40 2m min 工序 8 粗铣螺纹孔端面 1 背吃刀量的确定 5 2 14 5 16 p a mm 2 进给量的确定 z f 0 08mm z 3 铣削速度的确定 v 40 2m min 工序 9 钻 m10mm 底孔 8 5mm 倒角 120 攻 m10mm 螺纹 本工序包括三道工步 即工步 1 用 8 5mm 的麻花钻钻削底孔 工步 2 用锪钻钻削 120 倒角 工步 3 攻 m10mm 螺纹 1 背吃刀量的确定 工步 1 5 8 1 p a mm 工步 2 2 p a 0 5mm 工 步 3 5 1 5 8 10 1 p a mm 2 进给量的确定 工步 1 查表 5 22 按钢件 45 刚查表得进给量 取 1 f 0 0 15mm r 工步 2 查表 5 32 取进给量 2 f 0 10mm r 工步 3 由于攻螺纹的进给量就是被加工螺纹的螺距 取本螺 纹的螺距为 1mm 所以本工步的进给量 3 f 1mm 3 切削速度的确定 工步 1 查表 5 22 得切削速度 v 20m min 工 步 2 查表 5 32 取切削速度 v 14m min 工步 3 由表 5 37 差得攻螺纹的切削速度 v 3 8m min 暂取 v 3m min 由公式 5 1 求该工步的主轴转速 8 39 1000 d v n r min 又由立式 钻床主轴转速表 4 9 取转速 44r min 再将此转速代入公式 5 1 可求出该工步的实际切削速度 32 3 1000 d n v m min 工序 10 钻通孔 2mm 1 背吃刀量的确定 2 p a mm 2 进给量的确定 f 0 08mm 3 切削速度的确定 v 20m min 2 52 5 2 2 基本工时的计算基本工时的计算 工序 1 同时粗铣换挡叉头左右两端面 按表 5 43 取 l 22mm 54 2 1 484 6400 80 5 0 3 1 5 0 2 2 1 e a d d l mm 2 2 l mm s f l l l t mz j 4 12 min 21 0 160 10 08 0 2 54 2 22 2 1 工序 2 钻 16mm 孔 根据表 5 41 取 l 42mm 4 6 1 54 cot 2 15 2 1 cot 2 1 1 r d d l mm 1 2 l mm s f l l l t mz j 9 30 min 51 0 960 1 0 1 4 6 42 2 1 工序 3 拉 16mm 孔 设拉刀长度为 400mm 则 s t j 6 6 min 11 0 4000 400 42 工序 5 粗铣 精铣换挡叉脚两端面 l 19mm 14 2 1 361 6400 80 5 0 3 1 5 0 2 2 1 e a d d l mm 2 2 l mm s i f l l l t mz j 49 min 82 0 4 160 10 08 0 2 14 2 22 2 1 工序 6 粗铣 精铣叉脚内侧面 l 26mm 2 2 1 676 6400 80 5 0 3 1 5 0 2 2 1 e a d d l mm 2 2 l mm s i f l l l t mz j 6 56 min 94 0 4 160 10 08 0 2 2 2 26 2 1 工序 7 粗铣换挡叉头上端面 并粗铣 精铣方槽 1 粗铣换挡叉头上端面时所用基本工时计算 l 42mm 5 7 1 1764 6400 80 5 0 3 1 5 0 2 2 1 e a d d l mm 2 2 l mm s f l l l t mz j 1 24 min 40 0 160 10 08 0 2 5 7 42 2 1 2 粗铣方槽所用基本工时为 l 12mm 5 1 1 144 6400 80 5 0 3 1 5 0 2 2 1 e a d d l mm 2 2 l mm s f l l l t mz i 3 7 min 12 0 160 10 08 0 2 5 1 12 2 1 3 精铣方槽两侧面所用基本工时为 l 12mm 5 1 1 144 6400 80 5 0 3 1 5 0 2 2 1 e a d d l mm 2 2 l mm s i f l l l t mz j 6 14 min 24 0 2 160 10 08 0 2 5 1 12 2 1 工序 8 粗铣螺纹孔端面 l 14mm 6 1 1 196 6400 80 5 0 3 1 5 0 2 2 1 e a d d l mm 2 2 l mm s f l l l t mz j 3 8 min 14 0 160 10 08 0 2 6 1 14 2 1 工序 9 钻 m10mm 底孔 8 5mm 攻 m10mm 螺纹 1 钻 m10mm 底孔 8 5mm 所用基本工时为 l 8mm 1 4 1 54 cot 2 5 8 2 1 cot 2 1 1 r d d l mm 1 2 l mm s f l l l t mz i 2 8 min 14 0 960 1 0 1 1 4 8 2 1 2 攻 m10mm 螺纹所用基本工时为 l 8mm 2 1 2 3 1 1 p l mm 2 1 2 3 2 1 p l mm s fn l l l fn l l l t j 7 32 min 55 0 44 1 2 2 8 44 1 2 2 8 0 2 1 2 1 工序 10 钻通孔 2mm l 29mm 7 1 1 54 cot 2 2 2 1 cot 2 1 1 r d d l mm 1 2 l mm s f l l l t mz i 8 19 min 33 0 960 1 0 1 7 1 29 2 1 3 19 20 两端面铣削专两端面铣削专用机床夹具设计 用机床夹具设计 3 1 3 1 设计主旨设计主旨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 保证加工质量 降低劳动强度 形成大批量生产 通常需要设计专用夹具 经过选择课题和指导老师的帮助 决定设计两端面卧式双面铣床夹具 本 夹具将用于卧式铣床 刀具为三面刃铣刀 对工件的两端面同时进行铣削 3 2 3 2 夹具设计 夹具设计 3 2 1 3 2 1 约束自由度约束自由度 由于加工 19 20 两端面 所以至少要约束 z 轴的平移 x 轴旋转和 y 轴的旋转 3 2 2 3 2 2 设计夹具定位夹紧结构设计夹具定位夹紧结构 因为只需约束三个自由度 所以设计为小圆面 支撑板和大圆柱销定位 结构来限制自由度 详见右图 3 2 3 3 2 3 定位误差分析定位误差分析 工件在竖直平面内最大转角误差 dw db arctan l t t hz hg 7 0 o t hg 为小圆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海南省村级后备干部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防震减灾应知应会知识竞赛测试题库与答案
- 2025年度市安全生产月知识模拟测试含答案
- 家政服务智能化派单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日本抹茶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家居软装搭配服务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恐怖生存游戏与心理惊悚元素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智能农业机器人与制造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家禽产业链整合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中考英语高频词汇辨析与练习
- 2025至2030中国工业云平台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
- 2025广西公需科目考试题库和答案(覆盖99%考题)广西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
- 2025年全国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在线考试题库及答案
- 工程力学ppt课件(完整版)
- 《区域经济学》讲义(1)课件
- 船模制作教程(课堂PPT)课件(PPT 85页)
-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护理
- 低碳生活我先行ppt
- 昆虫分类检索表
- 贾谊《鵩鸟赋》课件,《鵩鸟赋》讲解
- 翻转课堂视域下“导学案”的设计研究课题评审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