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目的1 会用弹簧测力计和细线测出力的大小和方向 2 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时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原理1 等效法 使一个力F 的作用效果和两个力F1 F2的作用效果都是让同一条一端固定的橡皮条伸长到同一点 所以一个力F 就是这两个力F1和F2的合力 作出力F 的图示 如图2 4 1所示 2 平行四边形定则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力F1和F2的合力F的图示 图2 4 1 3 验证 比较F和F 的大小和方向是否相同 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同 则验证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器材方木板 白纸 弹簧测力计 两只 橡皮条 细绳套 两个 三角板 刻度尺 图钉 几个 实验步骤1 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水平桌面的方木板上 2 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A点 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个细绳套 3 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 互成角度拉橡皮条 将结点拉到某一位置O 如图2 4 2 记录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用铅笔描下O点的位置及此时两条细绳套的方向 图2 4 2 4 用铅笔和刻度尺从结点O沿两条细绳方向画直线 按选定的标度作出这两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 F2的图示 并以F1和F2为邻边用刻度尺和三角板作平行四边形 过O点画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即为合力F的图示 5 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钩住细绳套 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位置O 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和细绳的方向 用刻度尺从O点按选定的标度沿记录的方向作出这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 的图示 6 比较一下力F 与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7 改变两个力F1 F2的大小和夹角 重复实验两次 误差分析1 弹簧测力计本身的误差 2 读数误差和作图误差 3 两分力F1 F2间的夹角 越大 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得出的合力F的误差 F也越大 注意事项1 同一实验中的两只弹簧测力计的选取方法是 将两只弹簧测力计调零后互钩对拉 若两只弹簧测力计在对拉过程中 读数相同 则可选 若读数不同 应另换 直至相同为止 2 在同一次实验中 使橡皮条拉长时 结点O位置一定要相同 3 用两只弹簧测力计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时 夹角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 在60 100 之间为宜 4 读数时应注意使弹簧测力计与木板平行 并使细绳套与弹簧测力计的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 避免弹簧测力计的外壳与弹簧测力计的限位卡之间有摩擦 读数时眼睛要正视弹簧测力计的刻度 在合力不超过量程及橡皮条弹性限度的前提下 拉力的数值尽量大些 5 细绳套应适当长一些 便于确定力的方向 不要直接沿细绳套的方向画直线 应在细绳套末端用铅笔画一个点 去掉细绳套后 再将所标点与O点连接 即可确定力的方向 6 在同一次实验中 画力的图示所选定的标度要相同 并且要恰当选取标度 使所作力的图示稍大一些 2018 高考天津理综卷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 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 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 实验时 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 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 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 1 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 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填字母代号 A 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B 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C 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D 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 2 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 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 填字母代号 A 两细绳必须等长B 弹簧秤 细绳 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C 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D 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 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解析 1 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是两次拉伸橡皮条的作用效果要相同 故选项B D正确 2 要减小实验误差 弹簧秤 细绳 橡皮条都必须与木板平行 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 弹簧秤的示数之差适当大些即可 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 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故选项B D正确 答案 1 BD 2 BD 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点 另一端拴上两根细绳 每根细绳分别连着一个最大测量值为5N 最小刻度为0 1N的弹簧测力计 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 当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O点时 两根细绳相互垂直 如图2 4 3所示 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从图中读出 图2 4 3 1 由图可读得两个相互垂直的拉力的大小分别为 N和 N 2 在如图2 4 4所示的方格纸上按作图法的要求画出这两个力及它们的合力 图2 4 4 3 图2 4 5中 A B 两图是两位同学得到的实验结果 其中哪一个图符合实际 若合力测量值F 是准确的 图2 4 5 则F与F 有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哪些 解析 1 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刻度为0 1N 读数时应估读一位 所以读数分别为2 50N和4 00N 2 取一个小方格的边长表示0 50N 作出两个力及它们的合力如图2 4 6 图2 4 6 3 F 是用一个测力计拉橡皮条所得到的 其方向一定在橡皮条所在直线上 所以 B 图符合实际 产生误差的原因主要是弹簧测力计读数存在偏差 确定分力方向不够准确等原因 答案 1 2 504 00 2 见解析 3 B 图误差原因见解析 2018 高考江苏单科卷 某同学用如图2 4 7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 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 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 手持另一端向左拉 使结点O静止在某位置 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 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 图2 4 7 1 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 图中A的示数为 N 2 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 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 A 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B 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 C 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D 改变拉力 进行多次实验 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3 某次实验中 该同学发现弹簧测力计A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 请您提出两个解决办法 解析 1 由测力计可读出数据为3 6N 2 因为只要O点受力平衡 三个力的合力为零即可 没有必要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 选项D符合题意 3 减小重物M的质量 可使测力计的读数减小 更换量程更大的测力计也可 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Lesson 9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清华大学版
- 1.1等腰三角形(第二课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 八年级下册
- 2.2.2.2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上学期第十周《气压带和风带》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1
- 湖南省茶陵县高中英语 Unit 3 Tomorrows World Task说课稿 牛津译林版必修4
- 2025《临时物业服务合同》
- 2025高级管理人员停薪留职合同模板
- 2025年合同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形解析
- 机械厂证照管理制度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二单元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教学设计
- TBT 3329-2013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隧道内预埋槽道
- 2024版公司100%股权转让协议
- T-CPIA 0056-2024 漂浮式水上光伏发电锚固系统设计规范
- 医院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
- 中医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总结
- 2024年度鲁迅完整版课件
- 雪花猪养殖新模式
- 便利店设计方案
- 电力系统反恐怖知识讲座
- 铁道车辆制动装置及制动新技术全套教学课件
- 化学氧化二氧化氯氧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