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往复空压机降低油耗的对策分析.doc_第1页
微型往复空压机降低油耗的对策分析.doc_第2页
微型往复空压机降低油耗的对策分析.doc_第3页
微型往复空压机降低油耗的对策分析.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型往复空压机降低油耗的对策分析陈爱平 , 许大钊 , 王勇 , 王吉云( 复盛实业 ( 上海) 有限公司 , 上海 201612)摘 要 : 通过借鉴发动机活塞环理论和试验验证 , 以解决 W - 0133/ 10 空压机油耗大的问题为例 , 总结出针对微型往复活塞空气压缩机降低油耗的关键应放在活塞环 、活塞 、拨油杆以及润滑油等几个主 要部件上 。关键词 : 微型往复空压机 ; 油耗 ; 活塞环 ; 拨油杆 ; 润滑油中图分类号 :T H457 文献标识码 : B型式为直切口 ;(2) 油环为 1 道同向倒角油环 , 切向弹力为1212517115 N , 大于标准规定的 1017N 20 % ; (3) 活塞裙部型线为正圆 , 回油孔数量为 14个 ;(4) 2 根拨油杆 , 直径 018 mm 。 我们把油的损耗分为两个部分 , 一是从活塞与气缸配合间隙中带走的油 , 另一处为从曲轴箱的通气帽处带走的油 。根据经典的空压机油耗分析理论 , 对于单作用 压缩机 , 气缸上部带油是由于在吸气过程后期 , 气 缸上部产生负压 , 导致油通过各个活塞环的间隙被 吸入气缸上部 , 并在高温气体加热下挥发 , 随气体 排出压缩机体外 ; 从通气器中带走的油是由于拨油 杆的拨油量过大引起油雾外逸的结果 。油耗的多少 与气缸与活塞配合间隙 、刮油环功效 、活塞环密封 功效 、工作腔内气体压力 、活塞上回油孔设计的位 置和大小数量等因素有关 。实践证明 : 从通气器处 流失的油量比例很小 , 除非刻意追求 , 否则改进的 意义不大 , 我们对 W - 0133/ 10 空压机的现有结构 进行了理论分析 , 并假设存在下列状况引起机器油 耗偏大 :(1) 压缩环密封效果差 , 油随气体被带入气缸 上部 ; (2) 刮油环附近回油孔数量不足 , 或回油不 畅 , 影响排油效果 ; ( 3) 刮油环的工作弹力不足 , 或数量不够 , 对单作用压缩机 , 油环低压级数量一 般为 2 道 ; (4) 通气帽外逸油雾严重 ; (5) 吸气过 程损失大 , 负压大 。212解决思路前言传统的微型往复空压机 ( 电机功率在 15以下) , 其气缸的润滑方式一般采用飞溅润滑1k W ( 包括拨油杆和带油环两种方式) , 该种润滑方式简单可靠 , 但往往存在油耗过大的问题 。我国微型往复 活塞空气压缩机标准 GB/ T13928 - 92 规定的油耗 按照功率等级来分从 130 g/ h , 数值较大 , 对曲轴箱内贮存的润滑油一次使用时间也仅仅规定在48 h 或 36 h 左右 , 因此润滑油的消耗量大 , 既浪 费了人力物力 , 又污染了环境 。在国际上欧美等国 对空压机的油耗要求指标一直很高 , 例如空压机 W - 0133/ 10 , 功率 212 k W , 国内油耗标准为 6 g/h , 国外 的 要 求 为 1 g/ h , 为 了 与 国 际 标 准 接 轨 , 我公司进行了技术攻关 , 进行了大量的试验 , 最终 解决了油耗大的问题 。W - 0133/ 10 空压机油耗现状和解决思路W - 0133/ 10 空 压 机 为 3 缸 W 型 结 构 , 缸 径65 mm , 转速 1 180 r/ min , 单级压缩排气压力为140p si 3 , 额定 排 量 为 0133 m3 / min , 改 进 前 油 耗 为 515 g/ h , 折算到与空气排量相对应的重量比为203 10 - 6 , 按照国外的要求必须减小到 40 10 - 6(即 1 g/ h) 。2211空压机油耗现状该机器活 塞 、气 缸 、活 塞 环 部 分 结 构 特 点 如下 :(1) 压缩环为 2 道鼻形锥面环 , 切向弹力为719918 N , 应在 1018N 20 % , 弹力偏小 , 切口圆柱度 、活塞环的表面圆度 、侧面的平面度 、活塞环槽侧面的平面度及环在槽中的配合间隙等 。泄漏 量与间隙成三次方关系 , 间隙不均匀 , 泄漏量增加2215 倍 。除此之外还必须考虑活塞在以下情况 下的变形 : (1) 高温引起的活塞 、活塞环和气缸的 热变形 ; (2) 气缸的机械变形 。活塞侧推力 、缸盖 对气缸的压紧力 、缸盖螺栓作用与气缸上的拉力 ,都会造成气缸机械变形和失圆 , 都会引起间隙的不均匀性 。在生产实践中 , 为了配合活塞的变形 , 一般把 活塞的裙部设计成椭圆型线 , 以使与气缸的配合间 隙达到比较均匀的分布 , 从而减小泄漏 。而活塞环T 活塞环厚度E 弹性模量Ger 弯曲刚度增大环厚 T 及弹性模量 E 都有利于增加环的 适应性 , 特别是三次方的环厚 T , 但会增加环槽的磨损和环的振颤倾向 。减小环高 B 不仅增加适应性 , 而且有利于减低 振颤倾向 , 有利于控制油耗 。但受制造工艺的限制 , 这一点 , 采用钢带组合油环效果较好 , 因厚度薄 , 重 量轻 , 惯性力小 , 实际运动规律与理论比较吻合 。(4) 必须指出 , 刮油环效果提高以后 , 必须把 活塞上回油孔数量增加 , 否则会引起回油不畅 。21214减少从通气器处逸出的油量 在不引起活塞拉缸的情况下 , 减少拨油杆的拨油量 , 对其根数和有效击油直径进行调整 , 可以降低从通气器处的逸出油量 , 这其实是次要的结果 ,主要的还是把拨到气缸表面上的油量减少了 。21215加大吸气口径 , 减小吸气滤清器压力损失 吸气过程的压力损失有如下坏处 : (1) 压比增大 , 排温高 , 油黏度降低 , 油膜承压能力降低 , 密封性能降低 ; (2) 压差变大 , 泄漏增加 ; (3) 负压 增加 , 被吸入的油量增加 。降 低 吸 气 过 程 的 阻 力 损 失 办 法 , 一 个 是 降 低表 1与活塞 、气缸的制造精度都能达到设计要求 ,般不再考虑提高精度 , 以免提高成本过多 。21212提高压缩环密封效果故一根据活塞环泄漏模型可知 : 气体通过活塞环的泄漏 , 伴随着一定量的油的泄漏 , 但油的存在 , 又 产生了一定的密封作用 , 如果压缩环的密封效果不足 , 也可导致随着气体带出油的数量增加 , 为提高密封效果 , 可通过如下方法来进行 :(1) 采用高弹性模量的材质 。一般可通过调整 铸铁成分 、尤其是金相组织来满足不同活塞环高强 度和 耐 磨 性 的 要 求 , 例 如 加 入 V 、Mo 、Cr 、 Ti 、 Cu 等合金元素 , 促使石墨与基体之间形成润滑能 力强的表面组织 , 以提高强度和耐磨性 ;(2) 首环采用泄漏比较少的切口方式 , 如采用 斜切口或搭切口 , 可极大的提高气密性 ;(3) 采用鼻型锥面环或扭曲环 (底面有鼻形切 台) 作为最后一道压缩环 , 可辅助提高刮油效果 。21213提高油环的刮油能力(1) 最简单的办法 , 增加油环数量 , 但必须考 虑成本和安装空间 ;(2) 提高油环比压 。比压高可提高刮油效果 ,一般 低 压 级 环 要 求 其 接 触 面 比 压 为 0103 011M Pa , 为降低油耗 , 可采用高比压值 。(3) 提高油环的适应性 。油环的刮油能力本质 上取决于其对气缸及其变形形状的适应能力 (用适应系数表示) , 适应系数越大 , 刮油效果越好 。参照发动机活塞环的理论 , 活塞环的适应系数 由下式表示Pk = 3 GRr ( D - T )E/ B ( D / T - 1) 3式中GRr1 =活塞环高度序号试 验 内 容试验结果1原型机 75 %工作负荷 , 测试油耗 (1 180 r/ min , 140 psi)203 10 - 6211 压缩环结构形式 不 改 , 材 质 由 YH - 11 ( 弹 性 模 量 为 100GPa) 改为 YH - 15 (弹性模量为 105 GPa) ;21 将油环 接 触 面 高 度 由 015 mm 减 小 为 0125 mm ( 比 压 从01049 MPa 提高到 01098 MPa) ;31 将回油孔数量增加为 32 个 ;41 大口径滤清器 。121 10 - 6311 油环数量改为 2 道 ;21 其余同上 。5818 10 - 6411 压缩环第 1 道搭切口 ; 第 2 道为直切口 ;211 根 018 mm 拨油杆 ;31 活塞裙部外形改为椭圆结构 ;41 其余同上 。55102 10 - 65112 根 0163 mm 拨油杆 ;21 美孚 RURAS426 (LDB68) 润滑油 ;31 其余同上 。3018 10 - 66112 根 0163 mm 拨油杆 ;21 壳牌 SHELL P68 润滑油 ;31 油环为钢带撑簧组合结构 ;41 其余同上 。3515 10 - 6阀的损失 (一般不考虑) ,器的压力损失 。另一个是减小吸气滤清润滑油品牌的不同对油耗也有一定的影响 ; (4) 尽量增加滤清器的进气面积 , 减小进气阻力 。总之 , 通过本文所述的实践 , 可以对降低微小 型空压机的油耗提供一种借鉴 , 但不同的机器有不 同的结构特点 , 还需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 善 。3试验验证在上面诸多理论分析基础上 ,为保证试验结果的真实性和重复性 , 我们采用 5 台样机进行了为期3 个多月的试验验证 , 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 因试验 方案很多 , 仅把其中最主要的试验方案列于表 1 。参考文献 :王龙洲 , 等. 活塞环与柴油机油耗损耗关系 J .封 , 2002 , ( 3) : 65 - 66 .润滑与密14结束语降低微型往复空压机的油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2陈安宇 , 等. 车用发动机活塞环组对润滑油消耗的机理分析J . 润滑与密封 , 2002 , ( 5) : 94 - 96 .着手 :(1) 首先是油环的结构形式 、接触比压和数量 上 , 其次是改善气环的密封性能 , 最好首环能采用 搭切口的压缩环 , 再次是活塞的回油孔数量和裙部 采用椭圆外形 ; (2) 拨油杆的击油面积和数量对油 耗有较大的影响 , 其中面积的影响相对较大 ; ( 3)3杨乐之 , 等. 活塞式压缩机结构 M .版社 , 1990 .北京 : 机械工业出4GB/ T1149 . 2 - 94 . 内燃机活塞环术语 S .作者简介 : 陈爱平 ( 1972 - ) , 男 , 江苏省泰州市人 , 工程师 , 大学本科 , 从事空气压缩机和制冷压缩机的设计和研究 。(上接第 16 页)38175 Hz , 介于系统工频之间 , 由于装配关系中摩 擦 、松动 、不平衡等因素 , 较易产生振动问题 。根4结论(1) 建立了某螺杆压缩机系统的有限元模型 ,据上述几阶振型 ,最大 , 刚度较差 ,据分析结果 ,电机和油气桶之间位置弯曲曲率为薄弱位置 。 该系统结构设计在振动方面存在对其进行自由模态分析 , 得出的结果与实验值比较接近 。(2) 从振型图来看 , 多阶振型均反映防震台中 部 , 即电机和油气桶之间位置刚度较弱 , 在改进时 , 应增加该部位的刚度 。同时 , 该结构 阶固有 频率介于系统工频之间 , 较易产生振动问题 , 应采 取提高系统固有频率的措施 。(3) 本文论述的系统有限元模型可用于产品的 结构动态设计和老产品的改进设计中 。着需要改进的问题 。为有效增强结构刚度 , 较大幅度提高系统第 阶模态频率 , 在结构设计修改上可 将电机和油气桶之间防震台作为振动控制的关键 。 为提高刚度 , 将防震台高度增加 , 减小电机和油气 桶之间弯曲曲率 , 同时降低机体相对于防震台的位置 , 这样能较大提高系统固有频率 。 根据以上提出的结构修改方案 , 本文对改进后的结构进行了对比性的模态分析 、验证工作 。从表1 中的数据可以看出 : 针对上述薄弱环节所作的修 改明显提高了压缩机系统的固有频率 , 提高幅度达95 %164 % , 第 阶固有频率为 87181 Hz , 大于 系统各工作频率 , 避开压缩机系统的共振区 , 同时 提高了系统结构刚度 , 对于一定的激励力 , 结构刚 度的高低与振幅的大小成反比 。因此修改后的系统 结构有利于控制结构振动 。修改后系统的各阶振型与原结构的各阶振型基本相同 , 因而 , 对修改后系 统的各阶振型本文没有列出 。参考文献 :1晏励堂. 结构系统动力特性分析 M .天大学出版社 , 1989 .北京 : 北京航空航2陈新 , 等. 机械结构动态设计理论方法与应用 M .机械工业出版社 , 1997 .北京 :3杜平安. 有限元网格划分的基本原则 M . 机械设计与制造 , 20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