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知识竞赛题库.doc_第1页
心理知识竞赛题库.doc_第2页
心理知识竞赛题库.doc_第3页
心理知识竞赛题库.doc_第4页
心理知识竞赛题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心理知识竞赛题库亲们,这是咱们此次心理知识竞赛的题库。另外,本次知识竞赛初赛试题绝大多数试题从本题库抽取,决赛也有一半以上的题目会从本题库选择,希望大家好好看,能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认知心理学一、 选择题1( )注意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鸡尾酒会效应”(一种听觉注意现象。当人的听觉注意集中于某一事物时,意识将一些无关声音刺激排除在外,而无意识却监察外界的刺激,一旦一些特殊的刺激与己有关,就能立即引起注意)a.知觉选择模型 b.过滤器模型 c.反应选择模型 d.听觉选择模型答案:b2.“气氛效应”是指()的性质所造成的气氛引人们得出一定结论。a前提 b.结论 c.心理 d.问题表征答案:3所涉及的“空白实验法”是研究( )的方法a.注意力 b.命题检验 c.短时记忆 d.概念形成答案:d4.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包括感知觉、注意、_、学习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心理过程或认知过程,以及儿童的认知发展和人工智能。a情绪b 表象c 动机d表征答案:b5.属于程序性记忆的是:( )a、头脑中储存的关于猫能捉老鼠的知识b、记得后天晚上开会c、关于如何使用传真机的知识d、记得两天前在商场看见过一位老同学答案:c6.心理旋转的实验研究表明,无论是字符、数码还是其他图形,当两个被比较对象之间的旋转度为( )时,其反应时最短。a.90 b.120 c.180 d.360答案:d7.人们对作出“苹果是水果”的判断要快于“葡萄柚是水果”的判断,该种现象在认知心理学称为(a )效应a、典型性b、代表性c、客体优势d、第一感8.概念形成的假设考验说最突出的特点是( )a、逆向学习曲线的提出b、策略应用c、假设库提出d、空白试验的运用答案:c9.下列哪个不是长时记忆的模型( )a、激活扩散模型b、网络层次模型c、双重模型d、集理论模型答案:c10.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组块。3 b. 4-5c. 72 d. 9-20 答案:c11.根据( ),感觉各输入通道的信息均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全部的知觉加工。a、衰减模型 b.过滤器模型 c.反应选择模型 d.知觉选择模型 答案:c12 安排两种不同的反应时作业(任务),其中一种作业包含了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一个因素,而在其他方面均相同,从这两个作业的反应时之差来判定与之相应的加工过程,这种研究范式叫做a、减法反应时实验 b.开窗实验 c.加法反应时实验 d.扫描实验答案:a13.双重记忆模型中的双重记忆是指a.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b.感觉记忆和短时记忆 c.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d.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 答案:c14.在解释歧义词意义通达时,多重通达模型与整合模型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a.是否考虑到相对频率的作用 b.语境起作用的时间点 c.注意选择所发生的阶段 d.非句法信息在句法分析早期是否起作用答案:b15. 双作业任务可以用来研究a、工作记忆 b命题检验 c短时记忆 d概念形成答案:a16.所谓( )是指先前的加工活动对随后的加工活动所起的作用。a、气氛效应 b.启动效应 c.典型性效应 d.首因效应答案:b17.下述研究方法中,( )能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a、开窗实验 b.计算机模拟实验 c.减法反应时实验 d.加法反应时实验 答案:a18.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识别一个完整的图形要优于识别图形的一个部分,这种现象叫做a、字词优势效应 b.客体优势效应 c.构型优势效应 d.字母优势效应答案:c19、atkinson和shiffrin的多重存储模型假定,长时记忆中的言语信息(c)p100a以视觉形式编码b以听觉形式编码c以语义形式编码d以视觉和语义两种形式编码20. 左半球顶叶受损的视觉忽视病人,在划线测验中a、只划左边的一半 b.只划右边的一半 c.只划上边的一半 d.只划下边的一半答案:a21.根据知觉的认知理论,下述观点不正确的是 a.知觉过程是一系列连续阶段的信息加工过程 b.知觉是获得感觉信息意义的过程 c.知觉既具有直接性质,也具有间接性质 d.知觉是直接从环境中直接提取有效信息的过程 答案:d22.以下不是图像记忆的特点的是a.信息存储的时间为几百毫秒 b.信息的编码方式为语义编码c.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d.保持感觉信息的原有的直接编码方式答案:b23. 在选择性注意任务中,当任务较难时,人倾向于使用平行加工 系列加工 自动加工 控制加工a. b. c. d.答案:c24.尽管问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所有问题的解决都具有( )等基本特征。 .目的指向性 认知知操作 .选择算子 操作序列 .问题空间 a. b. c, d,答案:b25、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认知的内部心理机制b、认知的生理机制c、认知的神经机制d、人的信息加工系统答案:a 26、反应选择模型认为注意是对( )的选择a、反应 b、刺激c、较强的刺激 d、较弱的刺激答案:a 27、如果河内塔的圆盘是4个,那么要达到问题解决的最少步数为( ) a15 b16 c14 d17 答案:a28、概念形成的假设考验说最突出的特点是( b )a、逆向学习曲线的提出 b、策略运用c、假设库提出 d、空白实验的运用29、认知心理学之父是(c)a、newell b、simon c、neisser d、miller 30、以下有关知觉的理解目前认为是错误的是(c) a 它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即获得感觉信息意义的过程b它是一种主动的富有选择性的构造过程c它是对刺激的觉察,是在刺激作用下即刻产生的,而且似乎是自动的d它是现实刺激和已贮存的知识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 31、加工水平说认为记忆效果依赖于(d),因此它对两种记忆说和多存贮说所强调的复述作用提出尖锐的批评。 a加工方式 b加工过程c加工理论 d加工深度 32、在双重模型中,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方式是(b) a、中间直通,两头搜索 b、中间搜索,两头直通 c、熟悉值高采用搜索模型 d、熟悉值低采用搜索模型 33、kossly(1980、1981)提出的深层表征,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本义特征,另一类是(c ) a 概念特征b引申特征c命题特征d表层特征 34、自然概念与人工概念的区别( b ) a、有无原型 b、维量的构成性质不同c、有无实际存在物 d、有无实际意义 35、逻辑理论家编写时依据的问题解决策略是(c) a手段-目的分析策略b计划策略c逆向工作策略d算法搜索策略 36、单独贮存说中,可以说明的是(c)a单独的意义表征及统一存贮系统b共同的意义表征及独立的存贮系统c单独的意义表征及单独的存贮系统d共同的意义表征及统一的存贮系统37、“爬电杆修电灯电工,供电局”,这样的句子更可能是 a 0broca失语病人产生的 bwernicke失语病人产生的 c注意性失读病人产生的 d深层诵读困难病人产生的答案:a 38、 kahneman认为决定注意的关键因素是所谓资源的分配方案(分配策略),分配策略没有受下列哪种因素的控制。( )a.对能量需求的评价 b.当前意愿 c.当前唤醒的能量 d.短时记忆的容量答案:d39、 大部分早期的有关问题解决的研究是( b )a由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完成的 b由格式塔心理学家完成的c由艾宾浩斯完成的d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完成的40、当我们说知识和期望能够帮助我们识别客体时,我们所强调的主要是( b )a自下而上加工b自上而下加工c自动加工d控制加工41、按照特征整合理论,( a )a特征登记不需要注意,但特征整合需要注意b特征登记需要注意,但特征整合不需要注意c特征登记与特征整合均需要注意d特征登记与特征整合均不需要注意42、 一般认为,与空间定向有关的主要脑区是( c )。a枕叶b. 颞叶c. 顶叶d. 额叶43、 从发展的角度看,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语义知识在婴儿期最先发展,接着是程序性知识,最后才是情节记忆情节记忆在婴儿期最先发展,接着是程序性知识,最后才是语义知识程序性知识在婴儿期最先发展,接着是语义知识,最后才是情节记忆d程序性知识在婴儿期最先发展,接着是情节记忆,最后才是语义知识44、 在绝大多数发表的语义记忆损伤个案中,患者选择性受损的通常是(a)a. 有生命物体的识别b. 人造物体的识别c. 具体词的理解d. 抽象词的理解45、下面四种认知模型中,性质上属于相互作用理论的是( d )a. 花园路径模型b. 多重通达模型c. 整合模型d. 重排序通达模型46、sperling在发现感觉记忆存在的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方法是a.部分报告法 b.全部报告法 c.双向分离法 d.锐敏度实验法答案:a47、 安排两种不同的反应时作业(任务),其中一种作业包含了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一个因素,而在其他方面均相同,从这两个作业的反应时之差来判定与之相应的加工过程,这种研究范式叫做a.减法反应时实验 b.开窗实验 c.加法反应时实验 d.扫描实验答案:a48、 按照特征整合理论,特征登记a需要注意,但特征整合不需要注意 b不需要注意,但特征整合需要注意c与特征整合均需要注意 d与特征整合均不需要注意答案:b49、 布鲁纳(bruner)等人关于人工概念形成的研究发现,被试在形成概念时,多数人采用总体假设,应用( )策略居多。a.保守性聚焦 b.同时性扫描 c.博奕性聚焦 d.继时性扫描答案:a50、当读者知觉一个单词时,视觉系统先确认构成单词的字母的各个特征,如垂直线、水平线、斜线等,然后将这些特征加以结合来确认字母,再将字母结合起来而形成单词,这样一种知觉的加工方式叫做a.自下而上加工 b.局部加工 c.整体加工 d.自上而下加工答案:a51、 根据( ),感觉各输入通道的信息均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全部的知觉加工。a.衰减模型 b.过滤器模型 c.反应选择模型 d.知觉选择模型答案:c52、根据( ),只有一个感觉通道的信息可以进入高级分析水平。a.衰减模型 b.过滤器模型 c.反应选择模型 d.知觉选择模型答案:b53、根据elinor模型,长时记忆中贮存着( )等信息。a.样例集和特征集 b.概念、事件和背景 c.定义性特征和特异性特征d.上下文事实联想、地点-时间联想、主语-谓语联想和关系-宾语联想答案:b54、 减法反应时实验是由心理学家( )最先设计出来的研究范式。a.唐德斯(donders)b.斯滕伯格(sternberg)c.波斯纳(posner)d.汉密尔顿(hamilton)答案:a55、大部分早期的有关问题解决的研究是(b)a.由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完成的b由格式塔心理学家完成的c.由艾宾浩斯完成的d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完成的56、当我们说知识和期望能够帮助我们识别客体时,我们所强调的主要是(a)a.自下而上加工b自上而下加工c.自动加工d控制加工57、按照特征整合理论,(a)a.特征登记不需要注意,但特征整合需要注意b特征登记需要注意,但特征整合不需要注意c特征登记与特征整合均需要注意d特征登记与特征整合均不需要注意58、下面四种记忆中,与语音信息关系最为密切的是(a)a短时记忆b长时记忆c.内隐记忆d外显记忆59、从发展的角度看,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c)a.语义知识在婴儿期最先发展,接着是程序性知识,最后才是情节记忆b情节记忆在婴儿期最先发展,接着是程序性知识,最后才是语义知识c程序性知识在婴儿期最先发展,接着是语义知识,最后才是情节记忆d程序性知识在婴儿期最先发展,接着是情节记忆,最后才是语义知识60、在绝大多数发表的语义记忆损伤个案中,患者选择性受损的通常是(a)a.有生命物体的识别b人造物体的识别c具体词的理解d抽象词的理61、下面四种认知模型中,性质上属于相互作用理论的是(d)a.花园路径模型b多重通达模型c.整合模型d重排序通达模型62、在成分识别理论中,简单的三维形状被称作(d)a模板b原型c局部特征d几何离子63、一个视觉刺激是清楚还是模糊会影响人们知觉的效果,这里所强调的主要是(a)a自下而上加工b自上而下加工c自动加工d控制加工64、welford将短soa条件下,被试对第二个刺激反应的延迟,称作(a)a心理不应期b负启动c负启动反转d返回抑制65、假设一项研究发现,所有呈现在非追随耳中的信息,均不能加工到语义水平,那么,这样的发现支持(a)a过滤器理论b衰减作用理论c晚期选择理论d特征整合理论67、通常,有效提示会促进加工,然而,外周提示之后延迟300ms或更长时间,那一位臵的目标觉察,不仅没有受到促进,反而变慢,这种效应称作(d)a心理不应期b负启动c负启动反转d返回抑制68、属于语义记忆的是(b)a记得下周三早上空腹b头脑中储存的与英文单词“table有关的知识c关于如何驾驶直升飞机的知识d记得两年前在某电影院看过一部电影69、对于普通人的语义记忆来说,具有特殊地位的是(c)a上位范畴b下位范畴c基本范畴d原型70、1967年,( b )撰写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以认知心理学命名的专著。a西蒙(simon) b奈塞尔(neisser) c米勒(miller) d安德森(anderson)71、根据elinor模型,长时记忆中贮存着( b )等信息。a样例集和特征集 b概念、事件和背景c定义性特征和特异性特征 d上下文事实联想、地点-时间联想、主语-谓语联想和关系-宾语联想72、图像记忆具有除( c )以外的三个特点。a信息存储的时间为几百毫秒b具有鲜明的形象性c信息的编码方式为语义编码d保持感觉信息原有的直接编码方式73、levine所设计的“空白实验法”是研究( a )的方法。a概念形成 b.命题检验 c.短时记忆 d.注意74、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识别一个词中的字母的正确率要高于识别一个单独的字母这种现象叫做a.字母优势效应 b.字词优势效应 c.构型优势效应 d.客体优势效应 答案:b75、在认知心理学中,把头脑中存储着的代表一组物体的关键特征的表征称之为( b )。a.模板 b原型 c.样例 d.维量76、根据selfridge的观点,模式识别过程分为四个层次,每个层次都由一些“鬼”来执行某个特定的任务,其中第一层为( d )。a.特征鬼 b.“图像鬼”(映象鬼)c决策鬼 d认知鬼77、在quillian和collins的层次网络模型中,结点代表( c ),连线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a.命题 b.联想 c概念 d.原型78、下述研究方法中,( b )能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a.加法反应时实验 b开窗实验 c.减法反应时实验 d.计算机模拟实验79、 下述模型中,( )是计算模型。特征比较模型 b.elinor模型 c.激活扩散模型 d.tlc模型 答案:a80、 在rips的“多维量表程序”中,空间中两点的距离反映着两个概念之间的心理距离,一个范畴的空间中诸点距离的集合则称为相应的( )空间。 问题 b.气氛 c.语义 d.启动 答案:c81、 在层次网络模型中,结点代表( ),连线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命题 b.联想 c.概念 d.原型 答案:c82、在对数字7进行反正判断的实验中,反应时最长的顺时针倾斜角度为 a.60 b.120 c.180 d.270 答案:c83、 在解释歧义词意义通达时,多重通达模型与整合模型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a.是否考虑到相对频率的作用 b.语境起作用的时间点c.注意选择所发生的阶段 d.非句法信息在句法分析早期是否起作用答案:b84、 在认知心理学中,把头脑中存储着的代表一组物体的关键特征的表征称之为 模板 b.原型 c.样例 d.维量 答案:b86、以下关于模板说不正确的观点是(d)a核心思想是认为在人的长时记忆中,贮存着许多过去生活中形成的模板b基本思想是刺激与模板匹配,而且要求两者有最大程度的重叠c预加工过程使模板匹配模型涉及到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加工过程d模板说可以解释人们对一个新的、不熟悉模式的迅速识别。二、 判断题1.先对较小的知觉单元进行分析,然后再转向较大的知觉单元,经过一系列连 续阶段的加工而达到对感觉刺激的解释,这种加工方式属于自上而下加工。(f)2.控制性加工时一种需要应用注意、其容量有限,可灵活地用于变化着的环境的加工。(t)3.认知心理学是心理学发展的结果,它的主要特点是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知识是决定人类行为的主要因素。核心是揭示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t)4.自下而上加工是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通常是说先对较大的知觉单元进行分析,然后再转向较小的知觉单元,经过一系列连续阶段的加工而达到对感觉刺激的解释。(f)5.看电影时,电影院的音箱大多置于观众的两侧,而非大屏幕的中间,但由于所有的视觉事件都发生在屏幕上,我们会以为声音是由该方向传来。这个现象反映了知觉在感官间的整合(t)6.在特征整合理论中,分散注意是相对低层次的加工(t)7.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t)8.“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适应现象(t)9.在句子的理解里,认为语言的规则可以被简化成一些语音和语义之间的关系,而不必假设一个独立的句法系统去对语言的规则加以解释。这属于认知语法的观点(t) 10.日本人通常无法听出英语中/l/和/r/的差异,这在知觉的特性里面属于归类性知觉现象(t)11.在模式识别的四个阶段中,“后像”(afterimage)发生在感觉登记阶段(t)12.学生阅读时常使用画重点线的策略,这利用了知觉的选择性基本特征(t)13.最早把人的记忆比喻成鸟舍的是苏格拉底(f)14.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构建了大约2000多个无意义音节(t)15.原型具有相似家族范畴的普遍属性(t) 16.按照聚光灯的隐喻,空间注意窗口大小应该是固定(t)17.按照变焦透镜的隐喻,注意窗口大小可以调整(t)18.假设一项研究发现呈现在非追随耳中的信息均不能加工到语义水平,那么 选19.样的发现支持过滤器理论(t)20.新手在对问题进行表征时,强调问题的结构特征,而专家在对问题进行表征时,强调问题的表象特征(f)21.肯定后件和否定前件会导致错误结论的条件推理情境.(t)22.视觉忽视病人受损的脑区通常是左侧顶叶(f)23.出声思考法与内省法是完全一致的,它们的区别只不过是前者用于认知心理学,而后者用于普通心理学。(f)24.概念学习的逆向学习曲线说明,被试是按照渐进的方式来掌握概念的。(f)25.人的信息加工是以系列方式进行的模拟加工。(f)26.在加工水平说中,所有加工都是按上下级组成一系列的水平.(f)概念结构的特征表说认为概念是由定义性特征和特异性特征构成的.(f)27.主观概率是基于对事件的物理特性的分析,客观概率是人个对事件的客观概率的判断。(f)28.除“鬼城”模型提到的那些“鬼”外,他们还设想可增加一些有其他特定功能的鬼,其中句子鬼、意义鬼是自上而下的加工。(t)29.tulving最初的模型只是区分了情节和语义记忆后来,他又加进了程序性记忆(t)30.自上而下加工是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对知觉态度的假设,这种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阶段或水平。(t)31.衰减模型注意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鸡尾酒会效应”。(f)32.“brown-peterson 方法”是研究短时记忆的方法。(t)33.r字符心理旋转的实验研究表明,当两个被比较对象之间的旋转角度为90时,其反应时最短。(f)34.“气氛效应”是指(前提)的性质所造成的气氛引导人们得出一定的结论。(t)35.gholson等人研究发现,二年级小学生在概念形成过程中常采用的策略是假设检验(f)36.levine所设计的“空白实验法”是研究的短时记忆方法.(f) 研究概念形成37.neisser于1967年出版了第一部以认知心理学命名的专著。(t)38.认知心理学与弗洛伊德心理学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不同。(t)39.反应时研究法也是一种会聚性证明法。(t)40.认知心理学家使用较多的是选择反应时,而不是简单反应时。(t)41.把某种认知理论表现为计算机程序就叫做计算机模拟。(t)42.信息系列的流程图具备计算机实际运算的细节。(f)43.口语记录不是认知心理学家、特别是研究思维的认知心理学家常用的一种方法。(f)44.康德的图示概念已成为认知心理学的一个主要概念。(t)45.东德斯是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奠基人。(f)46.认知心理学家们不用通过研究脑本身来揭示认识活动的本质过程。(f)三、 填空题1. 个体在归因时低估情境因素作用的倾向称为- 基本归因错误2、william james早在1890年,就认为人类的记忆具有暂时性和永久性双重属性,并把记忆区分为- 暂时记忆和永久记忆3、通过-来确认脑功能broca区和wernicke区分别负责言语产生和言语理解? 双重分离4、记忆过程所包含的三种基本认知操作是- 编码-存储-提取5、特性抑制主要在-任务中发现的? 识别任务 6、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心理过程,分为编码操作和-两大类 记忆和应用操作7、信息加工论认为人类的认知系统是一个泛目标的信息加工系统,这个系统所处理的基本上是- 符号8、在内源性定向注意的研究中,被试无效线索的表现劣于中性线索的表现,称-注意损耗9、印象形成中的各种偏差里,指对社会对象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某一特质低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低的是- 犯晕轮效应10、bartlett(1932)通过一个印第安民间故事“幽灵的战争”(war of ghosts)进行实验,他让被试阅读这个故事,然后在不同时间间隔下重复地对该故事进行回忆。bartlett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被试的记忆出现了大量的错误。他把这种重复回忆的方法称为-重复再生11、按照记忆的多重存储模型记忆由三种存储构成记忆由三种存储构成记忆由三种存储构成记忆由-三种存储构成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12、影响证人证言的主要因素中,目击者在案发后的回忆会填充自己的期望和解释来使记忆的情节完整指的是- 记忆重构13、在花园路径理论框架中研究者曾经提出了-两个主要的句法分析原则 最小附加原则和迟关闭原则。 14、在认知心理学的研究中,通过控制变量来观察被试行为属于- 实验心理学研究范式15、根据wakefield对问题类型的分类,那种有着开放性问题,封闭性解答的类型属于- 顿悟性思维16、 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知识可以分为-两大类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17、按照最简单的特征途径,有生命物体和人造物体的特异性损伤是由-两个特征子系统损伤造成的 知觉和功能18、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方向为“脑功能如何引起心理活动”,核心为- 定位性19、 眼动研究技术里,将人类的视网膜分为三个部分,其中需要眼跳才能识别目标刺激的区域为- 副中央窝20、 在中文的心理词典里,应该储存有“亻”不能出现在一个形声字的右边,只能出现在左边的信息。这属于什么 字词的正字法信息21、 -被西方学者认为是“医学之父” 希波克拉底22、 认知心理学是以-观点为核心的心理学 信息加工23、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认知的内部心理机制 24、 反应选择模型认为注意是对-的选择 反应25、 气氛效应”是指-的性质所造成的气氛引导人们得出一定的结论? .前提 26、 格式塔心理学著名的论调是-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27、 一般认为,与空间定向有关的主要脑区是- 顶叶 28、 一般认为,中介抑制加工的主要脑区是-额叶29、 通常,有效提示会促进加工,然而,外周提示之后延迟 300ms 或更长时间,那一位置的目标觉察, 不仅没有受到促进,反而变慢,这种效应称作- 返回抑制30、 一些研究显示, “最早获得最晚衰退“的抑制过程是- 空间位置抑制 31、 特性抑制主要在-任务中发现的? 识别 32、 在双重模型中,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方式是- 中间搜索,两头直通 39逻辑理论家编写时依据的问题解决策略是- 逆向工作策略 40、人的心理现象包括-两个方面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41. -提出了学习和记忆的法则 亚里士多德42、思维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它具有两个重要特征 间接性和概括性43.1879年,-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使心理学从哲学和生理学中独立出来? 冯特44.冯特提出,心理学应该使用一种-技术,指被训练过的观察者仔细地、小心地注意他们自己的感觉,精确地辨别这些感觉,并尽可能客观地报告这些感觉45、 内省的技术特性抑制主要是在识别任务中发现的,而位置抑制主要是在-任务中发现的 定位任务。46.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心理学家的是威廉詹姆斯,他出版了-被描述成“可能是美国最重要的心理学论述心理学原理,47.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起一种仅仅依靠客观的、可观察的反应的途径,它强调行为的环境决定性,而不是心理过程的概念是-48、行为主义。深加工之所以能导致更好的记忆是因为-两个因素 区别性和精细加工49.一些心理学家把-确定为认知心理学的生日,许多重要的研究者出席了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讨论会 1956年9月11日50.研究所获得的结果也应该能够适用于现实世界中自然发生的行为是- 生态学效度成分识别理论将一些简单的三维形状称作- 几何离子.特征整合理论把加工分成-两个阶段 分散注意和集中注意 编码刺激的空间关系和特性的皮层视觉系统分别称作- 顶枕系统和颞枕系统54、 atkinson和shiffin认为短时记忆具有两个功能:一是作为感觉登记和长时记忆之间的缓冲器;二是作为信息进入长时贮存的_。 答案:加工器55、 atkinson和shiffrin认为短时记忆具有两个功能:一是作为感觉登记和长时记忆之间的_;二是作为信息进入长时贮存的加工器。 答案:缓冲器56、 johnson-laid认为,三段论推理的第一步是构成一个将两个前提中的信息结合起来的_。答案:心理模型57、 johnson-laid认为,三段论推理的第一步是构成一个将两个前提中的信息结合起来的心理模型。这种心理模型相当于前提中所述事件的_。 答案:知觉;表象58、 kosslyn认为从深层的本义表征生出表象,涉及4种过程:即_过程、发现过程、放置过程和表象过程。 答案:图示四、简答题1.在认知心理学的具体研究中,常采用的研究方法有_等方法。答案:实验;观察;计算机模拟2、自然概念与人工概念的区别是? 维量的构成性质不同3、简述注意的中枢能量理论并用该理论分析解释对注意分配问题和影响因素。(1)注意是心理能量(或资源)的分配与使用,总能量有限。(2)两种加工:资源有限加工和材料有限加工。(3)注意的分配问题:如果两项加工对资源的总需求不超过资源总量,则可以同时进行。4、试述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的特点。自下而上(材料驱动、数据驱动):由刺激到意义,即先分析小的知觉单元,再到大的知觉单元,最后形成对感觉刺激的解释。自上而下(理论驱动、概念驱动):由意义(期望、假设)到刺激,即从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形成某种期望或假设,制约加工的所有阶段和水平。二者是两种不同方向的加工,相互结合而形成统一的知觉过程。5、认知心理学的实质、核心是什么?认知心理学的实质在于主张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核心是揭示认知的内部心理机制,即信息是如何获得、贮存、加工和使用的6、整体加工和局部加工的关系是什么?格式塔心理学认为,整体多余部分之和,整体决定着其他部分的知觉,整体是在其部分之前被知觉的,整体加工先与局部加工。7、中枢能量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1)注意是心理能量或资源的分配与使用,总能量有限。(2)两种加工:资源有限加工和材料有限加工(3)注意的分配问题:如果两项加工对资源的总要求不超过资源总量,则可以同时进行(4)影响分配的因素a可供分配的能量受制于唤醒因素;b个人的长期倾向c当时的任务要求和目的认知心理学与从前心理研究取向有两个关键的不同是什么?(1)使用系统化的科学方法,拒绝接受内省的研究方式。与弗洛依德心理学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不同。(2)认定内在心理状态的存在(如信仰、欲望和动机),与行为主义心理学不同。8、加工水平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作用于人的刺激要经受一系列不同水平的分析,从浅表的感觉分析开始到较深的较复杂的抽象的和语义的分析。社会心理学一选择题1从罗特控制点的理论看,主张“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人们归因倾向属于( )。a内归因 b外归因c稳定归因 d非稳定归因【答案】b【解析】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强调的是外因在成功中所起的作用,属于外归因。2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叫( )。a角色 b印象 c自我概念 d图式【答案】d【解析】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网络。个体进行社会认知时,它对新输入的信息起解释作用,如果脑中没有解释新信息的图式,则要形成另外的图式。3罗特控制点理论是关于个体( )的理论观点。a需要倾向b归因倾向 c控制倾向 d思维倾向【答案】b【解析】控制点是美国心理学家罗特于20世纪50、60年代提出的一种个体归因倾向的理论。罗特发现,个体对自己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及其结果的控制源有不同的解释。4个体进行社会认知时,图式对新输入的信息起解释作用,这在心理学上称之为( )。a从上到下的信息加工 b从下到上的信息加工c以材料为基础的信息加工 d网络化的信息加工【答案】a【解析】人的信息加工模式有自上而下加工(概念驱动加工)和自下而上加工(数据驱动加工)两种,自上而下的信息加工指人在知觉过程中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知觉信息进行加工的方式。自下而上的信息加工指由外部信息引起和推动的加工。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属于自上而下的加工。5个体根据有关信息、线索对行为原因进行推测与判断的过程称为( )。a图式形成 b印象形成 c归因 d记忆的搜索【答案】c6当学生取得成功或遭遇失败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形成( )。a能力归因 b努力归因 c运气归因 d任务难度【答案】b【解析】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积极的归因方式,比如将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努力,对于取得的成功,学生会认为是努力造成的,并为追求新的成功,继续付出努力。对于遭遇的失败,学生会认为是努力不够造成的,只要自己多付出努力,一定可以获得成功,从而更积极的接受新的挑战。7创立三维归因模式的心理学家是( )。a阿特金森 b海德 c韦纳 d班杜拉【答案】c【解析】韦纳从内外源、稳定性和可控性三个维度划分归因为:内归因和外归因,稳定性归因和不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即归因的三维模式。8相信社会的安排,认为自己的努力无济于事,这类人被罗特称为( )。a外控者 b内控者 c外向者 d内向者【答案】a【解析】内控者和外控者是罗特根据控制点理论对人的划分,其中外控者相信社会的安排,认为自己的努力无济于事。内外向是荣格的划分,后被艾森克引入其人格理论。9随着时间的流逝,归因会越来越具有( )。a理性 b全面性 c情境性 d紧迫性【答案】c【解析】随着时间的流逝,归因会越来越具有情境性。人们会对过去很久的事件解释为背景的原因,而不是行为主体和刺激客体的原因。10凯利的归因协变原则认为,如果特异性信息程度很高,那么该行为主体会把行为做( )。a外在归因 b内在归因c平衡归因 d控制源归因【答案】a【解析】凯利的归因协变原则认为人们的归因是刺激客体、行为主体以及背景三个因素协变的结果。特异性信息显示行为主体的反应方式是否有特异性,特异性高则说明主体只针对某一刺激主体做出反应,通常会行为归因为环境和刺激客体,即做出外在归因。11“一个人总是在考试前闹别扭、抱怨世界,其他时候却很愉快,我们就会把他闹别扭和考试连在一起,把闹别扭归于考试而非人格。”这是心理归因的( )。a充足理由原则b不变性原则c协变原则d折扣原则【答案】b【解析】不变性原则指当某个特定的原因在许多不同的情境下和某个特定结果相联系,而该原因又不存在时,结果也不出现,我们就可以把结果归于该原因。12把成功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因素,会使个体产生( )。a羞耻感b自豪感c责任感d理智感【答案】b【解析】韦纳的归因理论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归因结果对个体以后成就行为的影响,把成功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因素,会使个体产生自豪感,觉得是自己的聪明导致了成功;而把自己的失败归于内部稳定的因素,会使个体产生羞耻感。13德韦克发现,把成功归于努力的人比把成功归于能力的人,在以后的工作中将( )。a坚持时间没有变化b坚持时间受其他因素制约c坚持的时间更短d坚持更长时间【答案】d【解析】德韦克1975年发现,把成功归于努力的人比把成功归于能力的人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坚持更长时间,把失败归于能力的人比把失败归于努力的人在未来的工作中花的时间更少。14根据韦纳(bweiner)的成就归因理论,下列属于不稳定的内因是( )。a能力 b任务难度c努力 d机遇【答案】c【解析】努力属于不稳定内因,能力属于稳定内因,任务难度属于稳定外因,机遇属于不稳定外因。15个体在成败归因中,往往成功时倾向于内归因,失败时倾向于外归因,此种现象称之为( )。a社会视角的影响 b竞争条件下的特殊归因c自我价值保护 d动机性归因误差【答案】c【解析】自我价值保护指个体为了保持自我价值的确立,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一种防止自我价值遭到否定的自我支持倾向,即个体在归因过程中,对有自我卷入的事情的解释,带有明显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即归因向有利于自我价值确立的方向倾斜。16“政治家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勤奋工作、好的名誉和谋略恰当等,而被他们击败的对手则倾向于将失败归因于他们不能控制的原因”的现象是( )。a动机性归因偏差b自我确认c自我肯定d自我效能【答案】a【解析】动机性归因偏差指人们在自我价值定向理论中强调自我价值保护的倾向,喜好用好的眼光去观察自己,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自己而否认自己对失败负有责任。题干中的例子描述的的就是动机性归因偏差。17个体如何看待自己的身体的层面,称为( )。a物质自我 b心理自我 c社会自我 d理想自我【答案】a【解析】题干描述的是物质自我的概念。心理自我是个体态度、信念、价值观念及人格特征的总和,是个体如何看自己心理世界的层面。社会自我处于社会关系、社会身份与社会资格中的自我,即个体扮演的社会角色,是自我概念的核心,社会如何看待个体(又被其意识到)的层面。理想自我个体期待自己是怎样的人,即在其理想中,我该是怎样的人。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往往是个体行动的原因。18自尊是个体对其( )评价的结果。a社会地位 b社会自我c心理自我 d社会角色【答案】d【解析】自尊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自尊水平是个体对每一角色进行单独评价的总和。如果个体对其予以积极评价的角色看得比较重要,他就有高水平的自尊。19关于自我概念形成与发展,正确的说法是( )。a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b社会自我心理自我生理自我c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d心理自我生理自我社会自我【答案】c【解析】自我概念的形成大致经历三个阶段,即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最后到心理自我。生理自我:这是自我概念的原始形态,主要是个体对自己躯体的认知,包括占有感、支配感与爱护感,使个体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始于出生第八个月,二岁左右基本成熟。社会自我:这阶段大致从二岁到十三四岁,社会自我处于自我的中心。心理自我:这阶段需时十年,大约从青春期到成年。20“自我意识”概念首次提出是在( )。a霍妮(khorney)著的自我的挣扎b弗洛伊德(sfreud)著的集体心理学和自我分析c米德(jmead)著的意识、自我与社会d詹姆斯(wjames)著的心理学原理【答案】d【解析】1890年w詹姆斯在心理学原理中首次提出自我意识概念。21个体对自己的身体、外貌、体能等方面的意识属于( )。a社会自我 b投射自我 c生理自我 d心理自我【答案】c【解析】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可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其中,生理自我指个人对自己的生理属性的意识,包括个体对自己的身体、外貌、体能等方面的意识。因此,答案为c。 22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观念、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都属于( )。a自我认识 b自我体验 c自我调控 d自我感觉【答案】a【解析】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表现为认知的、情感的和意志的三种形式,分别称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其中,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的认识,它包括自我感觉、自我观察、自我观念、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等层次。因此,答案为a。23大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需要动机、意志特征、理想及政治思想等进行深入的分析,这说明其自我概念具有( )的特点。a丰富性 b完整性 c概括性 d稳定性【答案】a【解析】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变化主要是指自我概念的丰富性、完整性、概括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