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采访遭拒的原因分析和对策探讨.doc_第1页
新闻采访遭拒的原因分析和对策探讨.doc_第2页
新闻采访遭拒的原因分析和对策探讨.doc_第3页
新闻采访遭拒的原因分析和对策探讨.doc_第4页
新闻采访遭拒的原因分析和对策探讨.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贵州民族学院 2010 届本科毕业论文 课题名称 新新闻闻采采访访遭遭拒拒的的原原因因分分析析和和对对策策探探讨讨 作 者 肖 娴 年 级 2006 院 系 传媒学院 专 业 新闻学 班 级 1 班 学 号 200601070037 指导老师 喻 健 2 目目 录录 前前 言言 3 3 1 1 采访遭拒的原因分析采访遭拒的原因分析 4 4 1 1 社会环境导致新闻采访遭拒 4 1 2 社会身份和个性心理导致采访遭拒 5 1 3 媒体自身因素导致采访遭拒 6 1 1 采访遭拒的对策探讨采访遭拒的对策探讨 8 8 2 1 善于运用 心理控制 手段 8 2 2 从采访技巧上改变拒绝采访的态度 9 2 3 记者应提高自身的基本素养 11 2 4 记者应增强法律意识 12 结结 语语 1212 注注 释释 1212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313 成果申明成果申明 1414 致致 谢谢 1515 3 新新闻闻采采访访遭遭拒拒的的原原因因分分析析和和对对策策探探讨讨 肖 娴 内容摘要内容摘要 目前 新闻采访遭到拒绝在新闻活动中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 采访对象人身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的日益增强外 还受到社会环境 社会身份和个性心理的影响 及媒体自身因素的影响 针对采访遭拒这一现象 要善于运用 心理控制 手段 从采访技巧上改 变拒绝采访的态度 同时还要提高记者的基本素养 增强法律意识 以保障新闻采访活动的顺利开 展 关键词关键词 社会环境 个性心理 心理控制 业务素质 法律意识 The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refuse of new interview Xiao Xian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news gathering activities was rejected in the news has become a common phenomenon the reasons for this phenomenon in addition to the personal rights of the interviewee awareness and increasing legal awareness but also by the social environment social status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of and the media s own factors Rejected this phenomenon for the interview to be good at using psychological control means from the interview technique the attitude change refuses to be interviewed but also to improve basic literacy journalists to enhance awareness of the law To protect the news gathering activities of smoothly Key words social environment personality psychology psychological control professional quality legal awareness 前前 言言 新闻采访是正常开展新闻工作的基本前提条件 没有新闻采访就没有新闻传播 随 着新闻活动对社会生活的全方位介入 新闻采访遭到拒绝的事件屡屡发生 在现实生活 中 由于采访对象人身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的日益增强 大多数记者可能都有过被采访 对象以 无可奉告 的外交辞令而中断采访的经历 而且拒绝的频率不断升高 有的甚 至引发严重冲突 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无论是采访者还是被采访者 都应 4 该躬身自省 本文将从社会环境 采访对象的心理 媒体自身存在的问题当中进行分析 从而总结出新闻采访遭到拒绝的原因 并以这些原因为基础从而得出相应的对策 使新 闻采访遭拒的现象得以解决 以保障新闻采访活动的顺利开展 1 采访遭拒的原因分析采访遭拒的原因分析 媒介进入市场 观众 听众 读者成为了目标受众 人们才真正地意识到媒介与受 众之间平等的法律地位和利益关系 媒介必须以受众的需求为出发点来进行经营 从而 促使收视率或发行量上升 被采访者渐渐意识到并 享受 起自己的权利 在接受采访 时有的满口外交辞令 有的避重就轻 有的躲躲闪闪 有的干脆拒绝接受采访 这其中 有敷衍搪塞的官本位思想 有自我保护意识增强的原因 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 还有触及到痛处害怕曝光的心理恐惧 但拒绝采访的现象并不是孤立的 它有着深层 次的原因 1 11 1 社会环境导致新闻采访遭拒社会环境导致新闻采访遭拒 在当前某一重大新闻 突发事件的报道中 国家相关部门会存在所谓的保护主义 给媒体的采访设置许多限制 诸如回答的口径一致 接受采访的人数规定 回答的内容 一致等 有的事发单位负责人以工作忙 无可奉告 改天再约的方式拒绝采访 不管是 出于安全稳定还是公共利益的考虑 这样的方式使得媒体无法改变 失去了再现新闻真 实的条件 例 2004年12月24日 7名青年男女因急性上吐下泻 腹痛不适进入柳州市 工人医院急诊 被诊断为食物中毒 可记者闻讯前往采访时 送患者入院的一名男子一 再阻止记者调查采访 记者看到内科诊室外的候诊席上 坐了6名青年男女 而且4名女 青年与欲吐的那位女子一样 都穿着统一的枣红色上衣 她们也同样脸色苍白 坐在边 上的一位女子刚刚吐完 双眼含泪 无力地靠在一位同伴身上 记者欲了解原因 前去 与一位患者交谈 但那名男子又走过来对记者说 不要问了 没有问题 他接着又 说 我们是从郊区来的 他们是坐车坐久了 晕车呕吐 那位说话的女子立即不说 话了 记者再问 她说 你问我们领导 指那男子 吧 记者问既然没病 为何来 医院 那名男子一时无语 但很快又说 我就是不舒服也不告诉你 记者后来在那 名男子为患者统一购买 书写的急诊病历封面上看到 这7名患者全部来自 柳兴加油 站 从检验结果获悉 他们都是食入了不洁食物引起 但可以排除农药中毒 那名 5 男子竭力阻止记者的询问 主要原因是担心记者报道此事后 会给加油站带来负面影响 影响了加油站的经济利益 新闻采访屡遭拒绝的情况并不是在所有的采访活动中普遍发生的 更多的是发生在 对非法行为的采访过程之中 近年来 隐性采访的采访方式已被新闻界的广大记者普遍 采用 而隐性采访大部分主要应用于对非法行为的报道中 揭露社会不为人知的一面 而违法者从事违法行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谋求个人利益 既然是谋求个人私利 当然就 不能让这样的行为见之于人 被曝光出来 而新闻采访的目的 就是要将这些社会不为 人知的现象 广而告之 这就与从事违法行为的某些群体或组织的意愿产生尖锐的对 立 于是拒绝采访就成了这些违法行为者不约而同的选择 尽管新闻舆论的力量是非强制性的 但这种力量又是广泛而持久的 无论是违法行 为 还是在社会上广泛存在的地方保护主义 而一旦舆论介入 问题的解决就会变得比 较容易 也因此老百姓有句话叫 十年上告 不如一朝上报 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新闻 舆论的特殊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讲 除了从事违法行为者会拒绝新闻采访外 通过不正 当手段获利的既得利益群体 同样也会拒绝新闻采访 1 21 2 社会身份和个性心理导致采访遭拒社会身份和个性心理导致采访遭拒 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的一个阶层 一个环境之内 必然受到社会环境的熏陶和影响 不同的社会政治地位 经济地位 不同的教育文化素养 不同的生活环境 生活水平等 等 都会使采访对象对社会问题持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这些观点和看法会转化为他们 对记者采访的态度和报道的态度 这种社会身份既包括公众人物 如政界人士 明星 社会名流等 还包括普通的受众 1 2 1 政界人士拒绝采访的原因 党和人民赋予各级官员许多权力 同时也给了他们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如果发生了 问题 特别是发生了涉及公民生命财产的重大灾难 只要不是目前人类还无法抵抗的自 然灾害 身为责任人的主要官员 必须在公众面前做出说明 尤其是第一责任人要对自 己说过的话做的事全面承担起责任来 因此有一些政界人士会拒绝采访 是怕惹火烧身 怕负责任 但对一些正面的报道有些官员也拒绝采访 是担心单位枪打出头鸟等等 所以不管是对于正面的报道或负面的报道 在没有得到领导的批准 他们一般都会拒绝 媒体的采访 1 2 2 明星 社会名流拒绝采访的原因 6 作为公众人物 他们对采访的熟悉程度较一般人来得深入 对媒体报道会给自身带 来的利益和负面影响的了解非常清楚 因此 他们对媒体本身的知名度和传播覆盖率比 较在意 由于这些社会名流都是些大忙人 日程排得非常的满 更多的是他们即使作 为公众人物 也跟所有人一样拥有普通的生活方式 他们不愿意把自己更多隐私方面的 信息传播给大家 避免自己的家人及朋友受到困扰 有些名人因年事已高 身体又不好 对记者登门采访一律谢绝 然而媒体为了满足广大受众对于他们的私下生活的好奇心理 提高收视率 过多报道的是他们的隐私 而并非他们的工作情况 甚至有些报道侵犯了 他们的隐私权 这让他们对记者的采访产生了反感 对于记者会问什么样的问题他们都 已经了如指掌 但为了维护自身在公众面前的形象 所以他们对记者采访往往采取无可 奉告 谨慎 推脱甚至是避之不及的态度 1 2 3 普通受众拒绝采访的心理特征 现在许多人对于当前媒体的一些新闻失实的报道心生厌恶 不相信媒体 从心理学 的角度来看 百姓对记者的采访动机不了解 不知道记者的到来对自己是福是祸 怕惹 麻烦 本能地逃避记者 拒绝采访 有些人在工作特别忙的时候 不愿记者去打扰他们 有些人在工作中受到挫折 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的时候 对记者前去采访表现出冷淡 有些人躲避记者是想掩盖缺点错误 怕记者在媒体上曝光 有些人工作很有成绩 但是 不愿接受采访 是因为觉得他们的所作所为完全是应该的 没有必要宣扬 而且他们也 担心自己的事迹一旦上报 成了典型 四面八方的人找上门来 影响他们的工作 学习 生活 有些人对记者的采访有一种逆反心理 因为他们曾经在某年某月吃过某位记者的 亏 记者的报道夸大成绩 帮了倒忙 引起群众对他们的不满 有些人对采访的事件 有错误认知 比如 他干的是一件好事 但他却担心别人有看法 怕说出去会带来不良 后果 因而也拒绝采访 1 31 3 媒体自身因素导致采访遭拒媒体自身因素导致采访遭拒 1 3 1 记者职业道德缺失 我国媒介体制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使很多记者有着先天的优越感 无冕之王 的美誉似乎意味着 记者既可以采访高级官员 又可以采访社会名流 还可以采访平民 百姓 总的来说 记者的能耐很大 采访空间也很广泛 这让很多记者错误地认为 记者采访是天经地义的事 任何人都应该无条件地接受采访 保持廉洁奉公的作风是记 者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之一 然而 近几年来有偿新闻的现象呈上升态势 如收受红包 7 记者在接受了所谓的红包以后 会把某个人 某件事夸大 多数朝着有利于对方的方向 上去报道 即使这样的事实会让那些所知晓真实情况的人反感 也并不会影响他们的报 道 这些现象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 影响了媒体的公众形象 还有个别媒体 记者 的不良行为 使整个媒体行业的形象因此受到了损害 而且 无冕之王 的称号令一些 记者忘记了自己的身份 不尊重他人 1 3 2 记者的业务素质不足 采访讲究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而不恰当的采访方法或态度 特别是不当的提问 则 可能令人心生反感最后选择远离记者 不当的语言表达方式也会引起严重冲突 如 3 月23日 中华女事件 在肇事者不接受采访时 记者的 你不觉得你的行为给贵阳市 丢脸了吗 一句话 引发了肇事者的情绪 接下来与记者发生殴打的局面 许多记者没有做好采前准备工作 对采访对象不了解 对采访对象所生活的环境不 了解 对于一些民族的风俗习惯不清楚 对采访所要涉及的内容一窃不通 采访过程自 以为是 有些记者设计的问题 不是让对方摸不着头脑 就是叫对方暗暗发笑 不懂装 懂的言语令采访对象看轻 满口所提的问题没有深度 让采访对象产生怀疑 那对采访 对象而言认为记者缺乏业务素质 从而在心理上就已经拒绝了采访 而且有些记者在与 采访对象交流时 不尊重采访对象 在采访的过程中不经采访对象同意 不断无礼 无 故打断对方的讲话 令采访对象感到难堪 也因此影响了记者在受众心中的形象 1 3 3 记者忽视心理学在新闻采访中的运用 在新闻采访中 掌握受众的心理是记者顺利进行采访的前提 然而一些记者却忽视 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受众心理进行分析 自以为是地认为采访对象会积极配合完成采访 但是当双方正式见面以后 采访还未开始便遭到拒绝 原因很简单 那就是记者忽视了 心理学中 首因效应 这个概念的运用 首因效应 又叫最初效应 也即日常所说的 第一印象 它是社会知觉中的一种主观倾向 指 第一次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印象对 双方以后交往关系的影响 记者的第一印象对采访对象而言非常重要 他代表的不仅 是记者本人 而是媒体的整体形象 这其中包括言行举止 着装 礼仪等 着装不齐 不注重仪表 谈吐举止不文雅的记者 会令采访对象感到不愉快 当然就不会接受采访 在采访过程中 采访对象会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 尤其是有机 器设备进行采访时 这些心理状态会通过一些非语言符号表达出来 如 低着头 使劲 捏手 表情多变 眼神迷茫等 这些都暗含着采访对象不愿意回答 心理紧张等信息 8 如果记者没有发现这些隐含的细节 还在坚持 一再追问 那么采访对象会因记者的咄 咄逼人出现情绪失控拒绝采访 1 3 4 记者的特权意识优于法律意识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 由于头脑里法律观念淡薄 往往带有强烈的特权意识和优越感 侵犯他人的名誉权 隐私权 肖像权而不知晓 尤其是有些跑娱乐新闻的记者 为了搞 到所谓的 独家报料 时常进行跟踪 不从正规渠道进行采访 所报道的出来的新闻 水分含量很大 与事实不相符 有时没有经明星同意 随意将那些涉及明星隐私方面的 信息刊发出来 造成了媒体与明星之间为是否侵权的问题走向法庭 如 2009年3月 刚离婚的台湾女艺人伊能静 以台湾 壹周刊 报道 伊能静八年收取庾澄庆6千6百万 台币 内容不实 向台北士林地方法院控告台湾 壹周刊 侵权 包括侵犯私隐权和名 誉权等民事诉讼 此外 台湾 苹果日报 与台湾 壹周刊 去年将一名女子贴在网络 用来推销内衣的照片 影射为艺人蔡依林的假淫照 令该名女子饱受亲友讥讽和失去工 作 士林地检署已将该报总编辑陈裕鑫 主笔何长发及台湾 壹周刊 副总编辑宋筱玲 依妨害名誉罪提出公诉 正是因为这样 该媒体在明星的心中已经被定格为一个不负责 任的媒体 即使别家媒体有意向采访 他们也会因为担心类似的问题发生从而拒绝采访 有些记者为了抢新闻 甚至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 为了获得新闻线索 可以乱许诺 等到材料到手后为了追求 卖点 不尊重当事人的意愿 最终失信于人 近几年来 新闻失实的现象非常严重 有些记者为了获得大量篇幅的稿酬 不断夸大事实 任意增 加一些有的无的东西 所报道出来的事实违背新闻真实性的原则 当然 拒绝采访的因素可能会因当时 当地的具体情况不同有很多种 需要具体情 况具体分析 不仅要针对采访对象的各方面进行考虑 还有媒体本身也要进行反醒 力 争做一个客观 公正的媒体 2 采访遭拒的对策探讨采访遭拒的对策探讨 2 12 1 善于运用善于运用 心理控制心理控制 手段手段 在新闻采访中 记者无权 也不可能强制采访对象接受采访 而只有通过自己的行 为和表现来对采访对象产生影响 从而达到采访的目的 因此 在新闻采访中记者要擅 9 于用 心理控制 的方式对采访对象进行控制 记者可以通过采访对象的态度 情绪去 分析 掌握其心理 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以达到控制其态度的目的 这种心理控制主要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 1 1 示范 诚恳 适度地表露自我是最有利于采访活动顺利进行的一种示范行为 是控制采访 对象行为的一种最自然 最有力的手段 记者应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争取采访对象的 合作和信任 以此搏得采访对象的好感 从而使采访成功 2 1 2 说服 记者要用建议 劝告的方法 改变采访对象的态度 首先可以从提供信息 调整拒 绝采访对象的认知入手改变其态度 一般来说 只要采取得当方法说明事实的真相 让 他们了解采访的目的 记者的意图 多数情况下他们是可以消除对记者采访的顾虑 拒绝采访的人往往有情感上的矛盾 他们常常处于说了对自己不利 但是不说又会 受良心 社会舆论 社会道德的谴责的矛盾心理状态之中 记者如果能通过巧妙的方法 去说服 把有利于对方释放压力的情感调动起来 由远而近 先不谈具体问题 而是由 远的人或事谈起 比较隐晦地用一些例子和榜样开导采访对象 使其思想上有个缓冲的 余地 然后再巧妙地转到眼前的问题上 这样的方式也容易使他们接受采访 2 1 3 安抚 记者针对采访对象的紧张情绪 采取措施 使之在放松的情绪中接受采访 记者要 善于消除采访对象的紧张心理 可用语言 神态等因素使对方放松 在平静的心态下接 受采访 2 22 2 从采访技巧上改变拒绝采访的态度从采访技巧上改变拒绝采访的态度 2 2 1 重视采访的 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 在于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良好素质来赢得被采访对象的好感和认同 第 一印象的好坏会对以后的采访起推动作用 记者应根据采访对象的不同进行自身形象的 设计 让第一印象就能给对方留下好感 这里面既有礼仪 举止和语言等外在素质的得 当运用 如衣着整洁 行动大方 语言清晰 态度谦和等会赢得对方的好感 但更重要 的则在于记者本身的学识 思想以及提问的技巧和深度等等 2 2 2 选择合适的场合和时机及语言表达方式 10 记者应对采访对象的喜好和习惯及他们所禁忌的东西进行了解 根据不同的场合 地点 时间进行采访 如 进行电话采访时 要先掌握采访对象的时间表和生活习惯 不宜在休息时间 进餐时间进行采访 不宜未经许可跑到采访对象的居住地进行采访 在采访对象紧张的工作状态下也不宜进行采访 空间因素对人的情绪有很大影响 不同的场合人们有不同的心情 由于采访环境 采访对象情绪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语言交际过程中 什么时候说什么 收到的效果是不 一样的 因此 记者在采访活动中 要根据不同的时机选择不同的语言表达手段 中 华女事件 正是一个好的例子 如何根据场合的不同 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方式 避免 类似事件的发生 是记者在今后的新闻采访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2 2 3 做好采前准备工作 采前准备是初步认识采访对象的工作 不管是新手还是已经卓有成就的资深记者 采前准备工作是不可缺少的 如在采访那些专家 学者时 在采访前读他的著作是很有 必要的 他的思想 知识 学风和研究方法都体现在他的著作中 不读他的著作 无异 于放弃一个了解他的最好渠道 访问时必然缺乏共同语言 同时对采访对象本人也是极 大的不尊重 本子上多准备几个问题 心中就有了底 采访时才能把握思路 临场不乱 除了这些 物质上的准备也不可忽视 尤其是电视采访 涉及到设备的问题 在出发前 应反复检查 以免因机器突然故障令采访对象深感不快 拒绝吐露心声 难以补救 因 此 做好采前准备工作 才能知已知彼 获得成功的采访 2 2 4 转变思维 迂回包抄 一般在正面采访走不通时 就先从采访对象的周围和侧面进攻 从采访对象身边的 知情人 入手 了解其人其事 运用这种方法最好要先 撒网 尽量不放过任何与 采访对象有关的人和事 并且对得来的材料要多方核实 不可盲目轻信 如 2008 年贵 州习水县发生的 8 15 案件 习水县干部嫖宿幼女案 中国青年报 驻贵州的记者及贵 州本地的一家媒体就曾前往习水调查 无奈却无功而返 太难了 在习水呆了三天 的女同事后来说 没有人愿意说出真相 后来去调查的记者对政府官员及受害人的采 访几次碰壁之后 便转变思维开始与出租车司机 小店老板等最了解当地社会生态的人 接触 好不容易找到了王父 受害人王清的父亲 起初他否认女儿被性侵害的事 记 者知道如果硬性采访下去 是不会得到答案的 于是对其进行情绪激励 我也有个和 你家孩子一样大的女儿 她要是出了事 我肯定出来拼命 在记者的言语刺激下 王 父终于开口道出了原委 并提供了其他受害女生家属的联系方式 经过 6 天的深入暗访 11 记者和当地官方 摊牌 了 找到了习水县政法委书记 告诉他这几天暗访的情况后 这位官员只好把一份有关此案的汇报材料给他看 于 2009 年 4 月 3 日 中国青年报 首次曝光习水嫖宿幼女案 习水县移民办主任李守明等 5 名在职公职人员涉嫌性侵犯幼 女事件浮出水面 2 2 5 加强提问技巧 有一种采访环境 那就是记者面对多个采访对象 或者是许多同行都到场的聚会 新闻发布会之类的场合 同行之间的竞争更显得激烈 在这种情况下 采访已经变成了 一种各显神通的 攻关 大战 需要使出浑身解数与同行 与采访对象斗智斗勇 那么 提问的技巧就是关键 要以最直接最实际的方式迅速地引起采访对象的注意 以获得更 多的采访机会和占有更多的独家报料 例 在亚太经合会期间 江主席明言此行不接受 采访 而凤凰卫视记者吴小莉为了此行能得到独家的报道 令江主席接受采访 在众多 媒体云集的现场拿着一张10元的人民币高声地问到 江主席 我们都很关心 我手中 的10元人民币 明年是否还值10元 主席听到后 立刻回头 坚定地说 当然 人 民币不贬值 这样直接而艺术的提问最终令江主席开了腔 各家媒体也得到了准确的 答案 2 32 3 记者应提高自身的基本素养记者应提高自身的基本素养 2 3 1 真诚 事实上 任何一位采访对象 首先他是一个社会中的人 而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短 暂的交往关系也是人际关系的一种形式 不要因为跟采访对象只见一次面就忽略了与他 们之间感情上的沟通与建设 尤其是当你遇到对你冷漠 警惕 敌视 甚至拒绝采访的 采访对象时 真诚的沟通和心理上 感情上的亲近尤其重要 要想让采访对象跟你讲实 话 必须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有足够的耐心和很真诚的情感修养 去与你的采访对象 慢慢地磨合 这方面如果做到位了 拒绝采访的情况自然不攻而破 2 3 2 尊重 记者因 无冕之王 身份 会有下意识的优越感 在某些场合不由自主地给人 造成一种居高临下的工作姿态 这在实际采访工作中 往往是与采访对象之间造成交流 的最大障碍 因此 记者不能为了达到采访目的而伤害无辜者或弱者的感情和尊严 无 论面对什么身份的采访对象 都要发自内心的尊重 尊重他们的话语权和人格权 而这 种尊重 往往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 会因这种真诚的尊重 12 心怀感激 即使是你的采访有可能给他带来不利因素 他也会最大限度地信任你 认定 你能够理解他 能够把事实和观点如实地报道出来 他会很快放下戒备心理 融入你的 话题里 跟你 无所不谈 在接触那些身份特殊的采访对象时 对他们人格上的尊重 尤为重要 要在短时间内与采访对象聊成 自己人 聊成他可以信赖的朋友 用你的 言行举止迅速营造出是 自己人 的氛围 让他也视你为 自己人 这样才能在 互 为知己 的状态下 从而得到珍贵的材料 2 42 4 记者应增强法律意识记者应增强法律意识 随着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 法律知识的普及化 采访对象对人身权利意识和法律意 识的认识日益增强 如果采访对象认为记者所提的问题涉及到个人隐私 可以拒绝回答 因此记者想要做好采访 就必须学习法律知识 了解社会领域各个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 知法懂法守法 增强自己的法律观念 任何时候都要尊重采访对象的合法权利 在法律 允许的范围内进行采访活动 以避免在不知不觉的采访中因某一问题触犯了采访对象的 某些权利被诉诸法庭 结结 语语 新闻采访遭拒的原因很多 所做出的对策各有不同 除了上述包含的原因与对策外 还有许多深层次的原因及更加详细的对策 限于篇幅只作大略分析 不再探讨 总体而言 在媒介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记者有必要尊重采访对象 拒绝采访 的 选择 客观来说媒体与受众之间是一种平等 自愿 公平的民事关系 而不是行政隶属 的上下级指令关系 新闻机构并无法律赋予的行政权力 所以对被采访者不存在支配关 系 采访对象如同新闻界的衣食父母 是新闻行业中最宝贵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