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县农业产业化工作情况汇报天祝县扶贫办(2011年6月)“十一五”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我县农业产业化工作以发展现代设施农业为主线,大力开展产业基地建设,推行订单农业,优化种养结构,扶持涉农龙头企业,进一步促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农业产业化经营得以稳步发展。截止2010年底,全县实现农业增加值2.68亿元,较“十五”末1.65亿元增加1.03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752元,较“十五”末的1675元增加1077元;贫困人口由“十五”初的10.6万人减少到3.75万人,贫困面下降到21.7%,较好地完成“十一五”目标工作任务。一、农业产业化发展基本情况“十一五”期间,我县以扶贫项目为载体,加大了农业产业化扶贫项目的争取和实施力度,共争取各类农业产业化项目100多个,国家扶贫投资4629.844万元,夯实了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及农业、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基础,有效推进了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的进程。一是产业化贴息项目:我们始终坚持“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以贷款贴息为重点,大力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十一五”期间共发放产业化扶贫贴息贷款5270万元,贴息174万元。重点扶持天祝县介实绿色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甘肃正阳农贸有限责任公司、天润公司、富源养殖场、华藏养鹿场、恒崟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天祝福乐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等7家产业化龙头企业,主要用于蔬菜加工销售、万吨马铃薯生产线、建食用菌菌种培育小区,牛羊育肥示范场等重点项目的建设。二是种养业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十一五”期间累计投入国家扶贫资金1611万元,共实施环马牙雪山产业化项目等种养业基地建设项目58项,建马铃薯贮藏窖450座,建成马铃薯生产基地10250亩;日光温室2761座,养畜暖棚2057座;引进良种畜3928头(只),草原散养鸡2万只;新建獭兔兔舍150座,引进优质种獭兔1200只,养殖鸵鸟750只;种植中药材600亩,蔬菜400亩;种植优质牧草2.98万亩,围栏草场3.55万亩,草原综合治理2.85万亩。三是整村推进项目:“十一五”期间整村推进项目共投入国家扶贫资金2568.5万元,其中用于增收产业方面的1479.844万元,新建人参果日光温室615座,红提葡萄日光温室251座,食用菌日光温室610座,蔬菜日光温室193座;修建马铃薯贮藏窖200座,种植马铃薯7600亩;建养畜暖棚2047座, 引进良种畜6327头(只)其中:牛1294头、羊3545只、猪1488口,草原散养鸡雏鸡4.5万只,种植优质牧草9900亩。四是天祝县沿毛毛山浅山贫困片(带) “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项目:共投入国家扶贫资金1000万元,其中用于增收产业方面的国家扶贫投资828万元,建成果蔬日光温室1273座,养畜暖棚1500座,食用菌大棚777座,建成大田无公害蔬菜基地16660亩,引进良种畜413头(只),建成人工授精站11处,食用菌气调库5座,围栏草场33.6万亩。五是“张哈”片省级扶贫开发试验示范区项目:20092010年共投入国家扶贫资金390万元,其中用于增收产业方面292万元,新建人参果日光温室470座,养畜暖棚130座,引进基础母牛75头,推广人参果脱毒苗280亩。六是祁连山北坡“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藏区项目:该项目建设年限为20102011年,投入国家扶贫资金400万元,截止目前完成国扶资金245万元,已引进虫草鸡雏鸡10万只,良种牛157头,良种羊500只,种植优质牧草5000亩。二、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的成效1、龙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十一五”以来,我县把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工作,强化各种扶持措施,按照发挥资源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的原则,以基地为依托,积极推动龙头企业发展,为农业产业化进程的稳步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7个介实牌蔬菜品种(蒜苗、娃娃菜、西葫芦、荷兰豆、甜脆豆、西芹、豆苗)通过了国家绿色认证和产地认证,人参果和红提葡萄获得了国家有机认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合格率达到95%以上。正阳公司6000吨马铃薯深加工项目以及1.2万吨马铃薯恒温库扩建项目建成并开始生产,藏牛乳业、恒崟养殖公司、金和等营销公司进一步发展,初步形成“龙头+基地+农牧户”的产业化雏形,有力地带动了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至2010年底,全县有市级以上龙头企业7家,其中国家级1家(介实公司)、省级1家。资产总额达11685万元,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23365万元,同比增长18.8%;上缴税金240万元,同比增长68.9%;农产品出口创汇106.6万美元。辐射带动农户31063户,基地农户从龙头企业获得收入8300万元;基地用农工0.17万个,支付农民工资1380万元,解决了我县上万名劳动力就业问题,增加了农民收入。2、“一村一品”示范区辐射作用明显增大、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农村基本建设和生产性投资进一步增加,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09亿元,完成“一村一品”高原农业科技示范园、林业科技示范园、友爱科技扶贫示范园、食用菌科技示范园四大示范园区建设,主要以日光温室生产人参果、红提葡萄、蔬菜、食用菌等为主的设施农业成为我县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十一五”期间共建设完成中低产田改造2.1万亩、新修梯田0.634万亩,乡村道路建设545公里、农业减灾防雹网1640亩;新建设人饮工程35处,自来水入户22805户;通过建设日光温室、推广马铃薯全膜垄侧栽培技术,新修农田灌溉水渠286公里,打机井14眼,发展灌溉面积5000亩,改建小康住宅5000户5000套及其附属设施配套工程。3、特色种植规模进一步扩张。截止2010年底全县种植各类农作物达到83.39万亩,其中小麦15.7万亩,青稞5.5万亩,油料6万亩,马铃薯7.5万亩,蔬菜8万亩,豆类12.6万亩,青饲草及其它28.09万亩。特色种植面积达到29.5万亩,比2006年14.98万亩增长96.9%,其中建成高原绿色蔬菜生产基地8万亩,建成千亩以上绿色蔬菜生产示范村21个,示范面积6.22万亩。粮、经比例由2006年的57.9:35.1调整到49.5:50.5,种植业内部结构进一步趋于优化。4、草蓄产业步伐加快。大力实施“草畜强县”战略,加快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优化畜群结构,加快白牦牛、甘肃高山细毛羊等优良畜种改良步伐,大力推广“小群体、大规模”肉牛示范村建设的经验和绵羊杂交改良模式,坚持“牧区繁殖、农区育肥、种草养畜”的路子,不断扩大养殖规模,提高牲畜出栏率和商品率。“十一五”期间平均每年完成一年生饲草料种植4万亩,共计配套完善了21个黄牛改良冻精授配站设备,完成改良授配3万头,新建肉牛繁育示范村36个,累计引调购买西门塔尔母牛8035头。共计建成绵羊人工授精站86个,其中维修改造1168个,投入使用的绵羊人工授精站累计达到86个,投入种公羊1168只,完成细毛羊改良、肉羊经济杂交改良50万只。2010年底全县牛羊养殖量达到148.49万头,出栏47.35万头只,出栏率达到47.06%,平均年末存栏101万头。5、设施农业建设稳步推进。按照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统一规划、规范标准,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建设要求,从2006年起,依据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的总体规划,县上按照 “宜菜则菜、宜果则果、宜菇则菇、宜畜则畜”的原则,通过政策引导、组织动员、资金扶持、科技支撑等措施,全县设施农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渐进式发展。截止2010年底,全县累计建设果蔬菌日光温室1.28万亩,建成日光温室连片示范点78个,其中50亩以上集中连片示范点35个;养畜暖棚累计达到1.76万座,舍饲规模养殖户达到1.11万户,建成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79个,实现畜牧业增加值2.03亿元,设施农业建设呈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发展态势。6、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日趋活跃。积极扶持和引导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专业协会和经纪人等产业化中介组织发展,涌现出了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服务信用好、自身效益高的经济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农村经纪人队伍也日趋壮大,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升。主要有三个特征:一是组织形式实体化。在开展经济活动中,以实体形式出面,组织形式的不断发展、完善,经营规模逐步壮大。二是在经营范围上趋向多元化。由单一生产环节上的联合经营向全程经营转化,由以种植业为主向各业综合经营方向发展,由主要在流通领域内从事经营活动向生产、消费等领域延伸。三是经营模式逐步向规范化方向发展。多数组织都制定有规范的章程制度和管理体制,内部分工明确,组织运行正常有序。截至目前,全县建立各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包括协会) 154个,发展会员3137人。7、科技服务水平逐步提升。 “十一五”期间,全县共开展各类技术培训6790场(次),培训农民29.7万人(次),印发各类技术资料25.6万余份。强化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截至2010年底共完成各类作物新品种新技术试验280项(次),示范272项(次),示范面积41.43万亩,建成各类生产基地6个,累计面积达109.6万亩,重点推广新技术10项,新品种35个,良种推广面积累计达72.5万亩,农作物良种化程度达到98%以上,建立农业示范点90个,其中县级示范村(点)39个(旱作农业示范点24个),科技对农牧业的贡献率大幅度提升。三、存在困难与问题1、示范基地规模小、辐射带动作用有限。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规模小,产品数量有限,加之订单少,形不成拳头,营销困难,主导产业优势不明显,设施农业经营粗放,科技服务能力不强。设施农业经营方式仍以个体农户为主,小农经济的生产和经营与大市场、大流通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同时随着设施农业规模的快速扩张,技术服务量大面广任务重,现有的涉农技术干部数量少、装备差,导致技术服务在整体上滞后于产业的发展,加之农户自身技术水平低,整体素质、服务水平与设施农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2、缺乏发展资金、产业推进乏力。由于地方财政困难,财政投入少,金融信贷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支持渠道不畅,贷款难的问题依然突出,加之龙头企业缺乏自身资金积累,筹措民间资金更是困难,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项目少,投入资金小,带动特色优势产业推进乏力,龙头企业流动资金不足,再融资困难。农产品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多是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一是初期投入较大,企业回报率相对较低,回报周期长,存在风险大,造成再融资困难;二是农产品原料季节性收购,收购时货款当场两清,流动资金需求量集中,造成流动资金相对短缺,甚至周转不灵。3、市场开发和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一是人才缺乏。农业龙头企业都存在“起步晚,规模小,资金力量单薄”等企业发展之初的综合症,再加上经营有大部分是种养植大户、加工大户出身,又是典型的土生土长的农民企业家,他们掌握的知识和应用新技术不多,对人才引进,品牌意识,认识不足,新产品开发又受资金和知识的限制,农产品只能以粗加工为主,产品附加值不高,大大削弱了企业自身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二是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只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结构松散,大多是非正式的、临时的,不能应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农业流通服务组织与农民联系不够紧密,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力不强。4、服务、带动体系不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市场信息、营销网络建设不完善,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能力较弱,中介组织发育迟缓,难以发挥组织带动作用。农业产业开发不够健全,不甚科学,龙头企业带动乏力,产业链条不长,加工增值不高,市场营销滞后,农民增收困难,龙头、基地、农户三者之间的利益联接机制尚不完善。四、下一步的工作重点1、加大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强农牧业科普知识推广。一是正确引导农牧民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努力做好协调,提供信息、技术等服务,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二是加强农业科普知识推广,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建立科技示范基地、示范户,与农业技术部门联系,举办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班。力争完成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35万人(次),转化农业科技成果10项以上,开发绿色特色新产品15个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20%以上;农产品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2、加强特色农牧业建设,推行规模化经营。因地制宜,利用我县现有农业产业雏形,抓好无公害蔬菜基地、人参果、红提葡萄、食用菌日光温室基地、中藏药材基地、马铃薯、油籽制种基地和天祝白牦牛、细毛羊、肉毛兼用羊等生产基地建设,搞好农业综合种养殖、特种养殖开发,从规模化出效益。到2015年,全县力争高原绿色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旱作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优质饲草料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高标准设施农业生产面积达到6万亩(标准日光温室3万亩、标准养畜暖棚3万亩),牛羊猪养殖量达到200万头、草原生态鸡养殖量达到300万只,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3、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大力推行“龙头+基地+农牧户”发展模式。进一步壮大龙头企业,把扶持壮大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突破口来抓,采取切实措施发展壮大龙头企业。一是做大做强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对接、引进一批知名企业,培育形成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强化企业与农牧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大力推行“公司农户”、“协会农户”、“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论证、储备一批具有天祝特色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加大对种养业基地、龙头企业发展项目的争取力度,以正阳、天润、介实、高原魂、华粤等公司为依托,扶持壮大以农畜产品储藏、加工、营销为主体的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发展品牌农业、特色农业增加后劲。二是加大农产品市场拓展和品牌培育力度。加大“农超对接”力度,提高我县特色农产品的商品率和市场竞争率。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营销专业协会,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引导、支持农民找市场、闯市场。到2015年末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到8家;农产品营销企业发展到20家;农民经纪人发展到150名;营销专业协会30个,着力打造好“高原夏菜”、“华锐人参果”、“雪域红提”“天祝白牦牛”等特色品牌,不断扩大我县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着力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化程度。4、搞活农产品流通,加强网络信息建设。一是培育壮大营销队伍,抓住国家及省市对口支援我县的大好机遇,对我县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给予扶持帮助,争取在天津、金昌、武威及周边大中城市,开设天祝高原农畜产品专卖窗口,提高我县特色农畜产品的品牌知名度,不断开拓市场,拓宽销售渠道。二是重视农业招商,引进一批有经济实力的省内外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入驻天祝,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三是积极组织参加各类农产品展示会、展销会,加大对特色农产品的宣传力度。四是充分发挥网络宣传优势,提高特色农畜产品信息宣传效果,以促进农民增收、适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信息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农业产业化质量与推广信息的服务功能,努力拓展农业产业化信息服务领域,突出信息的实用性、时效性,重点加强设施农业及特色种养业新技术、新产品、农产品市场供求、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服务。同时,加强与电视台、电台、报刊等媒体加强合作,进一步提高网络信息宣传的社会影响力和覆盖面。五、几点建议及请求解决的困难1、建议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工作的重视程度。要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落实,制定和完善产业发展、基地建设规划,围绕主导产业,建立健全组织、领导、工作体系,明确职责和目标任务,并将其纳入各级各有关部门年度工作考评内容。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督促检查,对重点项目、重点龙头企业、重点基地和重要扶持政策实行跟踪监测和督查。建立健全领导联系、部门帮扶、政策扶持、项目倾斜和银企对接等服务体系,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全县农牧业产业又好又快发展。2、建议扶持重点产业和壮强龙头企业。一是围绕优势和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着力建设一批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商品化的现代农牧业示范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动员、鼓励、引导工商资本、龙头企业、能人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租赁承包,或吸收农民以土地使用权参股,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实行种、养、加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培育一批现代农牧业基地。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实行项目倾斜、资金集中,重点支持现代农牧业示范区建设,请求省办考虑对我县金强川设施农业核心区给予专项扶贫资金支持。二是按照“高起点、大规模、专业化、外向型”的总体要求,以主导产业为重点,结合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贮藏、保鲜和运销业,特别要大力发展农牧产品精深加工和现代营销业。按照分类指导、扶优扶强、重点突破的原则,选择一批有发展潜力的龙头企业作为重点,实行“一企一策”的特殊扶持,请求给予龙头企业发展专项扶贫资金,使之尽快成为全市乃至全省行业的排头兵。3、建议继续放大农牧产品品牌效应。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加强质量和标准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中的主体带动作用,扶持一批与国际质量标准接轨的农产品出口生产加工基地,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进一步加大对名牌农产品的申报认证和宣传推介力度,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不断扩大名牌农产品的数量、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对哈溪人参果、高原红提葡萄、白牦牛、双孢菇、高原夏菜等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产品品牌进行重点培育,分类别、分品种开发品牌系列产品,以形成规模、增强实力、提高效益。4、建议大力培育中介组织,搞活农产品市场流通。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围绕优势产业、重点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各种形式的农牧产品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其连接农户与企业、农户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推动松散型合作组织向紧密型经济利益共同体转变。大力发展区域性、产地型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城乡农牧产品批发市场的横向联合,形成优势互补、协同运作的批发市场网络。认真落实各项减免收费的优惠政策,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外部环境。积极参加各类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度医学检验(中级)考前冲刺练习试题加答案详解
- 2025自考专业(国贸)高频难、易错点题【A卷】附答案详解
- 2023年度文化教育职业技能鉴定能力检测试卷含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4-2025学年度法律硕士题库检测试题打印及答案详解(真题汇编)
- 2024广播电视编辑记者通关考试题库含完整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计算机一级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
- 教育行业2025年人才流失原因探究与吸引人才机制研究报告
- 深远海风电发展规划2025年海上风能资源评估与市场趋势分析报告
- 柔性光伏安装合同范本6篇
- 校园安全培训信息简报课件
- 生物医药专利布局策略-洞察及研究
- 果树栽培技术课件视频
- 乡镇护路员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中国海洋涂料市场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红领巾观察题目及答案
- 江西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智慧安防技术赛项-模块B-公开样题
- CJ/T 528-2018游泳池除湿热回收热泵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苏州市高三(上)期初调研物理试题及答案
- T/CSWSL 021-2020饲料原料大豆酶解蛋白
- 《水利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清单指南》解读与培训
- 浙江省杭州市2025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