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结构设计一、培养目标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宗旨,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突出的实践能力、开阔的专业视野、广博的前沿知识、积极的创新意识、良好的团队精神,能胜任土木工程领域技术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具体要求如下: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2、掌握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本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建造与管理、工程检测与评估等能力;3、具备我国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岩土工程师、建造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工程检测评估师等执业资格所要求的知识体系;4、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二、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其中,课程学习1年,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12年。三、课程设置和考核课程设置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课程由学位课、选修课及专业创新实践三部分组成,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具体要求为(一)学位课(10学分)1、基础外语(2学分) 2、政治类课程(3学分)3、专业必修课程(5学分)(二)选修课(10学分)(三)专业创新实践(10学分)1、实践专题课(1学分)2、毕业课题选题报告(1学分)3、综合实践教学(课题指导)(8学分)课程教学考核可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理论性强的课程以考试为主,工程实践和应用性强的课程以考试和提交专题报告相结合的方式,前沿性的课程以提交学习报告为主。具体课程设置详见附表。四. 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灌输式、封闭式”教学模式,结合教学内容的实践性需求,采用“开放式、自主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1) “开放式”实践基地的现场案例分析在设计院,以大型复杂结构设计为案例;在施工企业,以施工关键技术应用为案例;在大型工矿企业,以工程检测技术方法应用为案例。(2) “自主式”针对小型实际工程问题,学生剖析,教师点评。(3) “互动式”课堂教学、专题报告、问答互动。五、专业实践和考核按照培养类型,依托我校既有的行业优势,选择国内高水平的工程设计院、施工企业、大型工矿企业,建设“学校设计院”、“学校施工企业”、“学校工矿企业”三类实践基地,研究生在相应的实践基地进行工程实践。为确保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专业学位研究生参加专业实践需通过个人申请、企业与研究生双向选择、学院审批等环节。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模式为: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盯岗实习;参与导师横向课题,解决工程技术问题。按照“三师人才”的培养定位,专业实践的实施方式分别为:(1) “工程设计师”类型:在设计院参与工程项目设计工作,在导师指导下,开展设计方案制定、关键技术问题处理、复杂结构计算分析、工程设计软件使用、设计规范应用及工程表达等方面的工程实践。(2) “工程建造师”类型:在大型施工企业参与大型工程(隧道、大跨桥梁及高层建筑等)建造与管理工作,在导师指导下,开展施工方案制定、关键施工技术开发、施工疑难问题处理、施工过程管理及安全控制等方面的工程实践。(3) “工程检测评估师”类型:参与既有工程(隧道、桥梁、工业与民用建筑等)检测鉴定与评估工作,在导师指导下,开展检测方案制定、检测技术方法开发应用、计算分析与评估、病害原因分析与处理等方面的工程实践。研究生在企业的专业实践由企业和学校导师共同负责,由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负责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研究生实践期间的工作表现和承担工作完成情况、企业评价和工程实践报告组成。实行专业实践答辩,答辩委员会根据企业评价、导师评价与答辩成绩,综合审查后给出最终专业实践成绩。六、 成果形式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成果可表现为:工程结构设计研究报告、技术研究报告或检测评估报告。应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完成:(1) 课程教学结束后,自第三学期初学生参加专业实践,通过工程实践,逐步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通过23个月的专业实践,根据学生专业实践情况,在校、内外导师的指导下,确定学位论文选题。(3) 学位论文选题确定后,在导师指导下,完成文献阅读报告。(4) 撰写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进行开题答辩。(5) 按照开题报告的要求,同时开展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工作。(6) 完成专业实践后,研究生返回学校完成学位论文,然后按要求进行评阅和答辩。七、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可由校内导师与经推荐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企业技术人员联合指导。协助校内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企业技术人员宜从实习单位推荐产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应有明确的职业背景,研究成果要有实际应用价值,论文拟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论文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要把完成学位论文和专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调研报告、软件研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等形式。学位论文工作应遵守以下要求。(1)学位论文选题应在第二学期结束前完成。论文选题应聘请35名本学科的高级职称专家举行专门的报告会,通过者填写研究生论文选题报告一份。(2)学位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专业实践和论文写作应在1年内完成;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应在学术上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具有实用价值,其研究工作应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且具有创新点或有新的见解。(3)学位论文的写作要求应符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位论文撰写标准。八、学位授予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生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内容且成绩合格、完成学位论文、经指导教师同意后,可进入论文评阅、答辩。论文除经导师写出详细的评阅意见外,还应有2位本领域或相近领域的校内外专家评阅。学位论文答辩由学院按有关规定统一组织。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答辩委员会由3至5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含副高)专家组成,其中一位是相关专业领域的企业专家。答辩委员会由3人组成时其指导教师不担任答辩委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按要求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完成培养计划各环节要求、成绩合格、通过正式学位论文答辩后,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65附表:建筑与土木工程(土木学院)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类别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教学方式学位课程10学分公共必修课060019基础外语2601讲授101121工程技术哲学2401讲授101122执(职)业道德与素养1201讲授专业必修课5学分001018有限单元法2401讲授001017塑性力学2401讲授011216结构动力学及应用2401讲授011214钢结构理论与应用2401讲授011215混凝土结构理论与应用2401讲授011203岩土工程理论与应用2401讲授011217地下结构理论与应用2401讲授011218桥梁结构理论与应用2401讲授011053工程项目管理2401讲授011003工程经济学2401讲授选修课10学分必选课060018公司法及创业导论1201讲授专业特色课011012工程结构抗震学2401或2讲授011204工程结构软件1201或2讲授011219工程结构概念设计2401或2讲授011205土木工程施工新技术1.5301或2讲授011206土木工程施工安全控制技术2401或2讲授011220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1.5301或2讲授011207工程结构检测1.5301或2讲授011221既有结构可靠性评定1.5301或2讲授其它选修课其它选修课011226钢结构稳定1.5301或2讲授011014薄壁杆件计算1.5301讲授011015空间大跨钢结构2401讲授011222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分析1.5301或2讲授011224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1.5301或2讲授011225工程结构试验1201或2讲授011223工程结构耐久性1.5301或2讲授011228桥梁抗震1.5301或2讲授011229桥梁非线性分析1.5301或2讲授011230土工试验与测试技术1201或2讲授011208特殊土地基及处理1.5301或2讲授011017深基础设计与施工1.5301或2讲授011227边坡工程及地质灾害治理1.5301或2讲授011210土木工程新进展专题讲座1201或2讲授专业创新实践(10学分)011211实践专题课1203讲授011212毕业课题选题报告1203讲授011213综合实践教学(课题指导)82003讲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交通运输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5222(201002)一、培养目标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宗旨,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突出的实践能力、开阔的专业视野、广博的前沿知识、积极的创新意识、良好的团队精神,能胜任交通运输工程领域技术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具体要求如下: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高尚,诚实守信,勇于创新,做到能力、知识和人格三位一体,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2、掌握本学科领域内扎实的基础理论和所研究方向系统的专门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熟练阅读和翻译专业文献资料,能初步进行外文写作;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3、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端正严谨的学风,理论联系实际,善于钻研,追求创新。对本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有基本的了解,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二、研究方向1、交通运输规划理论与方法2、总图运输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3、工业园区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三、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其中,课程学习1年,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12年。四、课程设置和考核课程设置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课程由学位课、选修课及必修环节三部分组成,总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具体要求为(一)学位课(14学分)1、基础外语(4学分) 2、政治类课程(3学分)3、专业必修课程(7学分)(二)选修课(11学分)(三)必修环节(8学分)1、文献阅读(2学分)2、论文选题报告(2学分)3、专业实践(4学分)课程教学考核可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理论性强的课程以考试为主,工程实践和应用性强的课程以论文和提交专题报告相结合的方式,前沿性的课程以提交学习报告为主。具体课程设置详见附表。五. 教学方式改变传统的“灌输式、封闭式”教学模式,结合教学内容的实践性需求,采用“开放式、自主式、互动式”的教学方式。(1) “开放式”实践基地的现场案例分析在规划院、设计院,以城市交通规划、总图运输规划设计为案例。(2) “自主式”针对小型实际工程规划、设计问题,学生剖析,教师点评。(3) “互动式”课堂教学、专题报告、问答互动。六、专业实践和考核按照培养类型,依托我校既有的行业优势,选择国内高水平的规划院、工程设计院,建设“学校设计院”实践基地,研究生在实践基地进行工程实践。为确保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专业学位研究生参加专业实践需通过个人申请、企业与研究生双向选择、学院审批等环节。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模式为: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盯岗实习;参与导师横向课题,解决工程技术问题。专业实践的实施方式为:在设计院参与工程项目设计工作,在导师指导下,开展设计方案制定、关键技术问题处理、工程设计软件使用、设计规范应用及工程表达等方面的工程实践。研究生在企业的专业实践由企业和学校导师共同负责,由学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负责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研究生实践期间的工作表现和承担工作完成情况、企业评价和工程实践报告组成。实行专业实践答辩,答辩委员会根据企业评价、导师评价与答辩成绩,综合审查后给出最终专业实践成绩。七、 成果形式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成果可表现为:总图运输设计研究报告或技术研究报告、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报告、工业园区规划设计研究报告以及研究论文。应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完成:(1) 课程教学结束后,自第三学期初学生参加专业实践,通过工程实践,逐步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通过23个月的专业实践,根据学生专业实践情况,在校、内外导师的指导下,确定学位论文选题。(3) 学位论文选题确定后,在导师指导下,完成文献阅读报告。(4) 撰写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并进行开题答辩。(5) 按照开题报告的要求,同时开展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工作。(6) 完成专业实践后,研究生返回学校完成学位论文,然后按要求进行评阅和答辩。八、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可由校内导师与经推荐的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企业技术人员联合指导。协助校内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企业技术人员宜从实习单位推荐产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应有明确的职业背景,研究成果要有实际应用价值,论文拟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论文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要把完成学位论文和专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调研报告、软件研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研究论文等形式。学位论文工作应遵守以下要求。(1)学位论文选题应在第二学期结束前完成。论文选题应聘请35名本学科的高级职称专家举行专门的报告会,通过者填写研究生论文选题报告一份。(2)学位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专业实践和论文写作应在1年内完成;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应在学术上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具有实用价值,其研究工作应取得一定的科研成果,且具有创新点或有新的见解。(3)学位论文的写作要求应符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位论文撰写标准。九、学位授予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完成培养计划规定的内容且成绩合格、完成学位论文、经指导教师同意后,可进入论文评阅、答辩。论文除经导师写出详细的评阅意见外,还应有2位本领域或相近领域的校内外专家评阅。学位论文答辩由学院按有关规定统一组织。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答辩委员会由3至5名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含副高)专家组成,其中一位是相关专业领域的企业专家。答辩委员会由3人组成时其指导教师不担任答辩委员。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按要求在规定的学习期限内完成培养计划各环节要求、成绩合格、通过正式学位论文答辩后,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附表:交通运输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类别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教学方式学位课程14学分公共必修课001000基础外语414412讲授001001自然辩证法25412讲授00100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3612讲授专业必修课7学分001007模糊数学2401讲授011082交通运输工程学2401讲授011083交通运输规划与设计理论2401讲授011084总图运输规划与设计理论2401讲授011088交通运输经济学2402讲授011109物流规划与管理2402讲授选修课8学分选修课001011数理统计3601讲授001013优化与决策4801讲授001026灰色系统2402讲授011120Matlab及其工程应用2402讲授021093地理信息系统(GIS)1.5302讲授011089城市交通网络分析1.5302讲授011112交通仿真技术1201讲授011090综合交通枢纽规划1.5302讲授011110城市规划与道路交通1.5302讲授011091总图设计优化理论1.5302讲授011108城市交通管理与控制1.5302讲授011086工业运输规划与管理15302讲授011096工业区规划理论及实践1.5302讲授011111区域交通规划1.5302讲授011124企业物流1.5302讲授必修环节(8学分)011200文献阅读2402011201论文选题报告2402011202专业实践42002、3补修课总图设计道路勘测课程设计交通规划原理交通工程设施设计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440100(202001)一、适用专业l 建筑历史与理论l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二、培养目标秉承“以人为本,尊重自然;承启历史,回应时代;崇尚创新,回归本原”的教育理念,培养具有坚实的学术基础、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综合素质和积极的创新意识,学术性与职业性兼顾的复合型高级人才。三、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学习学制为2年,修读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其间,课程学习时间不超过1年,论文工作时间累计不少于1年。四、研究方向1、中西方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2、文化遗产保护研究3、西部地域建筑研究4、黄土高原绿色建筑5、居住及公共建筑设计研究6、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五、培养方式硕士生的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制,研究所(教研室)成立以导师为主的学科组,发挥“导师为主,集体把关”的方式,确保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学院领导定期检查和指导硕士生的培养工作。在培养过程中,贯彻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原则,特别要注意培养研究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积极的创新能力;鼓励硕士生参加学术活动和从事探索性研究。对于缺乏实践经验的硕士生和因学科交叉而专业知识不足的硕士生,应创造条件去弥补他们的这些不足。1、围绕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按两个培养阶段开展,即重视学科理论教育的科学性和整体性,在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上拓展个人的专题研究方向。2、在培养的第一阶段,安排研究生参与研究性或实践性较强研究项目。在第二阶段,研究生在科研或工程实践的基础上,由导师指导,独立完成毕业论文,论文应结合研究方向,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3、利用地域特点,组织开放式教学,加强与国外学校联系,互派学生,合作培养,使学生更多地拓宽视野,了解建筑学发展的动向与学科前沿。4、在教学方法上,坚持教师重点讲授与指定文献阅读、学生自学、讨论和专题作业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导师积极引导与学生独立学习的主动性。5、在素质和能力培养上,兼顾学术性与职业性,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双向成果检验培养质量。6、在教育质量的把握上,坚持导师负责制与学科组集体把关相结合,进行培养规格制定、快题评议、论文选题审查以及论文化答辩等,发挥教学的整体优势和导师的学术专长。7、在研究课题及论文的选题上,加强不同学科之间导师与研究生的互动,注重相关学科的渗透,把学科交叉的边缘领域作为突破点,不断拓宽和深化研究内容。8、以纵向课题为依托的“接力棒式”选题研究,使研究生一届接一届地对课题深入研究,拓宽视野,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同时也培养了研究生的科研协作精神。9、在研究生管理上,坚持校、院(系)、所(室)、导师四级管理体制。导师负责学生思想及业务素质的全面培养,要求研究生定期向导师做思想和学习情况汇报。六、课程设置1、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在读期间至少应修满32或以上学分,包括课程学习和必修环节。2、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其中公共必修课不少于9学分,专业必修课不少于10学分,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为本专业的必修课程。3、选修课程包括学院各专业方向开设的所有课程。4、必修环节包括社会实践和学术报告。社会实践为科学实践或教辅实践,2学分;参加学术报告不少于6次,1学分。5、补修课程是指跨专业考生或未通过评估院校考生攻读本专业硕士学位需要补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不计学分。6、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中的课程安排请导师与研究生根据研究方向讨论确定。7、具体课程设置详见附表。七、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培养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或工程实践能力的主要环节,也是衡量培养质量的综合标志。通过论文过程,能够使研究生深入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系统的从事科研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1、论文选题论文选题是检验和进行创造性培养的主要手段之一,是保证论文研究内容与质量的关键环节。论文选题在以往进行的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通过阅读文献资料、调查研究、分析论证等途径提出选题报告。论文选题既要充分发挥研究生主观能动性,又要坚持导师严格把关,学科组集体审查的制度。对论文选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审查:1) 课题是否与国民经济发展建设实际相结合,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2) 课题是否具有先进性,在理论上或实际应用上是否有新的见解或新的发现。3) 课题难度是否适当,有条件在规定的学习时间内取得成果。4) 课题能否使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得到较系统的训练。论文选题工作应在研究生培养的第三学期内完成,经导师所在研究所讨论审议,并通过学科组的答辩后,按计划展开学位论文工作。2、论文评阅与答辩研究生论文答辩申请被批准后,由学科组和学位委员会聘请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专家评阅论文,采用院内盲审方式。评阅人应对论文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并提交答辩委员会作为论文审查的重要依据。论文答辩委员会由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同行专家5人组成,其中至少有一名为校外专家,正教授任答辩委员会主任委员。研究生的论文答辩均为公开进行。论文答辩委员会既要坚持原则,严格把关,又要发扬学术民主,实事求职,根据论文的质量和答辩情况,就是否符合学位授予要求经无记名投票后作出决议,并提交学位委员会审查。3、指导教师根据学校的规定,具有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或研究人员具有担任硕士学位研究生导师的资格。担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导师必须有科研课题和经费,年龄一般不超过58岁,具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公认的科研成果。每年公布的研究生招生简章中,注明导师的姓名、研究方向、考试科目要求,由研究生选报导师。合格研究生录取后,一般在原选报的导师负责下进行学习和研究。为了加强研究生得日常管理,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建筑学院在校外单位聘任的导师必须与校内导师结成“对子”,共同负责双方的研究生。八、其他要求为了加强研究生的实践意识与能力,扩大实践范围,根据有关规定将过去单一的教学实践改为社会实践。具体要求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的管理办法。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是必不可少的学习环节,包括科研实践、教学实践和工程实践三方面内容。由研究所负责安排,并有专人指导和进行考核,合格者给予相应学分。社会实践:参与学院本科教学或者教学辅助工作,是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公共讲座是拓宽硕士研究生视野,把握学科前沿的重要途径,要求学生在读期间至少参加6次公共讲座,并针对每次报告完成不少于2000字的心得。附表: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类别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学期教学方式学位课程(15学分)公共必修课060019基础外语2601讲授101121工程技术哲学2401讲授101122执(职)业道德与素养1201讲授建筑创作实践基础021159创作基础一:设计概念生成3601讲授021160创作基础二:设计方法训练3602讲授学科理论基础4学分021098建筑理论研究2402讲授021003现代城市规划与设计理论2402讲授021015中国传统建筑理论1201讲授021014建筑创作理论与方法2402讲授021136建筑计划学理论与方法1202讲授021018绿色建筑技术与方法2401讲授021135建筑遗产保护概论1202讲授021030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1202讲授021067生态环境与城市气候2402讲授021009建筑学前沿及研究方法1202讲授021103乡土建筑研究与地域建筑创作1202讲授选修课(5学分)技术方法基础及特色方向课程021010现代高层建筑设计理论1201讲授021016生态建筑理论与实践1202讲授021107传统纹饰评析1201讲授021048古建筑测绘1.5302讲授021096建筑风水概论1202讲授021140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方法1202讲授021141大遗址保护理论与方法1202讲授021109建筑形态学概论1202讲授021144居住环境专论1.5302讲授021028城市中心专论1.5301讲授021034场地设计理论与实践1201讲授021022环境生态学1.5301讲授021119环境行为学1201讲授021118建筑创作中的结构构思解析1.5301讲授021142建筑空间专题研究1.5302讲授021017城市公共空间设计1202讲授021087现代建筑科学技术2402讲授021013科研方法与科技写作2402讲授021110建筑施工图表达1202讲授021076建筑构造新技术1.5301讲授专业创新实践(10学分)建筑创作实践021161实践专题课1203讲授021162工程选题报告或社会调查选题报告2404讲授021163企业社会实践报告或课题社会调查报告72004讲授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建筑学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430114(202002)一、适用专业l 城市规划与设计l 建筑技术科学二、培养目标秉承“以人为本,尊重自然;承启历史,回应时代;崇尚创新,回归本原”的教育理念,培养具有坚实的学术基础、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综合素质和积极的创新意识,学术性与职业性兼顾的复合型高级人才。三、学习年限硕士研究生学习学制为2年,修读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其间,课程学习时间不超过1年,论文工作时间累计不少于1年。四、研究方向1、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2、城市规划及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3、遗产保护与旅游规划4、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5、建筑与城市物理环境6、绿色建筑技术7、建筑节能8、建筑防火五、培养方式硕士生的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制,研究所(教研室)成立以导师为主的学科组,发挥“导师为主,集体把关”的方式,确保研究生培养的质量,学院领导定期检查和指导硕士生的培养工作。在培养过程中,贯彻理论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原则,特别要注意培养研究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积极的创新能力;鼓励硕士生参加学术活动和从事探索性研究。对于缺乏实践经验的硕士生和因学科交叉而专业知识不足的硕士生,应创造条件去弥补他们的这些不足。1、围绕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按两个培养阶段开展,即重视学科理论教育的科学性和整体性,在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上拓展个人的专题研究方向。2、在培养的第一阶段,安排研究生参与研究性或实践性较强研究项目。在第二阶段,研究生在科研或工程实践的基础上,由导师指导,独立完成毕业论文,论文应结合研究方向,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3、利用地域特点,组织开放式教学,加强与国外学校联系,互派学生,合作培养,使学生更多地拓宽视野,了解建筑学发展的动向与学科前沿。4、在教学方法上,坚持教师重点讲授与指定文献阅读、学生自学、讨论和专题作业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导师积极引导与学生独立学习的主动性。5、在素质和能力培养上,兼顾学术性与职业性,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双向成果检验培养质量。6、在教育质量的把握上,坚持导师负责制与学科组集体把关相结合,进行培养规格制定、快题评议、论文选题审查以及论文化答辩等,发挥教学的整体优势和导师的学术专长。7、在研究课题及论文的选题上,加强不同学科之间导师与研究生的互动,注重相关学科的渗透,把学科交叉的边缘领域作为突破点,不断拓宽和深化研究内容。8、以纵向课题为依托的“接力棒式”选题研究,使研究生一届接一届地对课题深入研究,拓宽视野,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同时也培养了研究生的科研协作精神。9、在研究生管理上,坚持校、院(系)、所(室)、导师四级管理体制。导师负责学生思想及业务素质的全面培养,要求研究生定期向导师做思想和学习情况汇报。六、课程设置1、硕士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在读期间至少应修满32或以上学分,包括课程学习和必修环节。2、学位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其中公共必修课不少于9学分,专业必修课不少于10学分,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为本专业的必修课程。3、选修课程包括学院各专业方向开设的所有课程。4、必修环节包括社会实践和学术报告。社会实践为科学实践或教辅实践,2学分;参加学术报告不少于6次,1学分。5、补修课程是指跨专业考生或未通过评估院校考生攻读本专业硕士学位需要补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不计学分。6、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中的课程安排请导师与研究生根据研究方向讨论确定。7、具体课程设置详见附表。七、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培养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或工程实践能力的主要环节,也是衡量培养质量的综合标志。通过论文过程,能够使研究生深入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系统的从事科研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1、论文选题论文选题是检验和进行创造性培养的主要手段之一,是保证论文研究内容与质量的关键环节。论文选题在以往进行的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通过阅读文献资料、调查研究、分析论证等途径提出选题报告。论文选题既要充分发挥研究生主观能动性,又要坚持导师严格把关,学科组集体审查的制度。对论文选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审查:1) 课题是否与国民经济发展建设实际相结合,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2) 课题是否具有先进性,在理论上或实际应用上是否有新的见解或新的发现。3) 课题难度是否适当,有条件在规定的学习时间内取得成果。4) 课题能否使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得到较系统的训练。论文选题工作应在研究生培养的第三学期内完成,经导师所在研究所讨论审议,并通过学科组的答辩后,按计划展开学位论文工作。2、论文评阅与答辩研究生论文答辩申请被批准后,由学科组和学位委员会聘请与研究课题有关的专家评阅论文,采用院内盲审方式。评阅人应对论文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并提交答辩委员会作为论文审查的重要依据。论文答辩委员会由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同行专家5人组成,其中至少有一名为校外专家,正教授任答辩委员会主任委员。研究生的论文答辩均为公开进行。论文答辩委员会既要坚持原则,严格把关,又要发扬学术民主,实事求职,根据论文的质量和答辩情况,就是否符合学位授予要求经无记名投票后作出决议,并提交学位委员会审查。3、指导教师根据学校的规定,具有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或研究人员具有担任硕士学位研究生导师的资格。担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导师必须有科研课题和经费,年龄一般不超过58岁,具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公认的科研成果。每年公布的研究生招生简章中,注明导师的姓名、研究方向、考试科目要求,由研究生选报导师。合格研究生录取后,一般在原选报的导师负责下进行学习和研究。为了加强研究生得日常管理,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建筑学院在校外单位聘任的导师必须与校内导师结成“对子”,共同负责双方的研究生。八、其他要求为了加强研究生的实践意识与能力,扩大实践范围,根据有关规定将过去单一的教学实践改为社会实践。具体要求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的管理办法。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是必不可少的学习环节,包括科研实践、教学实践和工程实践三方面内容。由研究所负责安排,并有专人指导和进行考核,合格者给予相应学分。社会实践:参与学院本科教学或者教学辅助工作,是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公共讲座是拓宽硕士研究生视野,把握学科前沿的重要途径,要求学生在读期间至少参加6次公共讲座,并针对每次报告完成不少于2000字的心得。附表: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建筑学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类别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开课学期教学方式学位课程17学分公共必修课001000基础外语414412面授001001自然辩证法25412面授00100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3612面授专业必修课021099城市与区域发展导论1.5301面授021057中国城市规划评述2401面授021019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12601分三个专题面授021123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22602021124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32603021067生态环境与城市气候2402面授021091专业外语(3)2402面授021077传热学2401面授021036建筑热物理学2402面授021100建筑传湿理论及应用1201面授021037建筑与城市物理环境(声光)1.5301面授021101建筑与城市物理环境(热工)1.5301面授021080建筑火灾性能化设计初步2402面授021039建筑防火设计2401面授021049建筑与城市气候2402面授001011数理统计3601面授021092专业外语(4)2402面授选修课选修课选修课021095建筑遗产保护概论1202面授021015中国传统建筑理论1201面授021102中国传统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1202面授021005建筑计划学理论与方法1202面授021009建筑学前沿及研究方法1202面授021087现代建筑科学技术2402面授021082城市经济学1.5302面授021032西安城市建设史1202面授021031城市交通专论1202面授021004景观学概论1.5302面授021083城市基础设施规划1.5301面授021085城市化与城市地理1.5302面授021038建筑节能设计2401面授021068建筑声学设计理论1.5302面授021069建筑物理环境模拟技术2402面授021041建筑物理环境测试技术2402面授021079城市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402面授021072生态建筑原理与设计2401面授021118建筑创作中的结构构思解析1.5301面授021096建筑风水概论1202面授021012历史城市地理学1202面授021013科研方法与科技写作2402面授021104建筑评论1.5302面授021106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方法1202面授021105大遗址保护理论与方法1202面授021052中国古代城镇1.5301面授021016生态建筑理论与实践1202面授021035风景区规划专论1201面授021086旅游规划2402面授021017城市公共空间设计1202面授021027居住环境专论1.5302面授021028城市中心专论1.5301面授021034场地设计理论与实践1201面授021061住区规划与社区规划的理论与方法1201面授021088交通工程学2401面授021021中国地景建筑理论1202面授021020景观生态学原理及规划应用1202面授021040地貌学概论1201面授021044植物生态与景观设计1202面授021119环境行为学1201面授021055景观园林史1.5301面授02109420世纪巴黎城市规划实践评介1202面授021116总体城市设计研究1202面授021029弱势人群居住环境研究1202面授021120中国传统自然观与山水美学1202面授021121乡土景观研究1201面授021122城市景观研究1201面授021117城市规划公共政策1201面授021093地理信息系统(GIS)1201面授021043太阳能建筑设计1.5302面授021078建筑设备工程2402面授021076建筑构造新技术1.5301面授021075建筑光环境设计理论1201面授021070房屋建筑学3601面授021071建筑火灾安全工程导论2402面授001007模糊数学2401面授021074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1.5302面授001028第二外语2402面授021125建筑室内环境污染与控制1.5301面授补修课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近现代建筑理论建筑设计城市建设史城市规划原理居住环境规划原理城市公共中心规划设计总体规划设计风景园林硕士(建筑学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95300( 202003)一、培养目标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是与风景园林事业相关行业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具有特定的职业背景,主要为风景园林事业相关行业培养应用性、复合型专门人才。1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拥护党的方针政策,爱国敬业,遵纪守法,积极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掌握风景园林相关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相当的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烟草总公司吉林省公司招聘87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上半年甘肃陇南文县教师资证认定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2025年5月四川雅安市公益性岗位安置计划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广东湛江市霞山区司法局招聘司法协理员拟聘用人员(第一批)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山东省科创集团有限公司管理储备人才校园招聘20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河南工程学院招聘高层次人才16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内蒙古职业技术学院招聘引进专任教师13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北京大学医学部总务处房地产管理中心宿舍管理员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2025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富裕县富海镇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高层次人才公开招聘9人模拟试卷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几何公差培训课件
- 腾讯公司培训管理制度
- 徒步队安全管理制度
- 2025公需课《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题及答案
- 店铺转让分期协议书
- 呼吸机撤离与拔管流程标准化指南
-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保育师
- 消防法律知识培训课件
- 小学生防电信诈骗课件
- 《玻璃纤维湿法制品》课件
- 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