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复习提纲.doc_第1页
计算机网络复习提纲.doc_第2页
计算机网络复习提纲.doc_第3页
计算机网络复习提纲.doc_第4页
计算机网络复习提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网络复习提纲第一章 概述包括:计算机网络的由来与发展、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1、 计算机网络的由来与发展:(一)具有通信功能的单机系统-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二)以共享资源为目的的计算机网络-美国arpanet(三)以试验网络为主:x.25 分组交换网:各国的电信部门建设运行;各种专用的网络体系结构:sna,dna; internet 的前身arpanet进行实验运行(四)以商业网络为主: internet空前发展web技术在internet/intranet 得到广泛应用2、 网络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线路和设备,将分布在不同地点且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按网络协议互相通信,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主要是网络操作系统)控制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换的系统。3、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两个主要功能:资源共享、数据通信4、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两级子网结构:用户子网和通信子网。 通信部分(通信传输子网)由传输线路和交换单元构成的主干网传输线路:光纤、微波和卫星信道等交换单元:路由器和交换机等-通信子网完成信息分组的传递工作,每个通信节点具有存储转发功能。 应用部分(用户资源子网)由主机构成的局域网向网络提供各种类型的资源,信息处理。5、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计算机、传输介质、网络连接设备、网络软件6、对于计算机网络,有多种分类方法,熟悉按照地理覆盖范围分: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按传输速率划分低速网络:传输速率为几十至10k bps 中速网络:传输速率为几万至几十m bps高速网络:传输速率为100m至几个g bps 按传输媒体划分有线计算机网 传输介质可以是双绞线stp(屏蔽、性能优越,价格贵)/utp(无屏蔽)。同轴电缆。光纤。无线传输。、同轴电缆和光纤等。 无线计算机网 传输介质有: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激光等。 按拓扑结构划分 网络的拓扑结构是指抛开网络中的具体设备,用点和线来抽象出网络系统的逻辑结构。 星型、总线型、环型、网状型、树型第二章 数据通信基础包括: 一、数据通信的基础理论1 了解通信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信源、通信信道、信宿通信系统的组成信源、变换器、信道、反变换器、信宿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方式通信工作方式单工、双工、半双工信道的数据传输速率:波特(baud)率b,比特(bit)率b: 2、 传输技术 模拟传输和数字传输 数字调制技术调幅、调频、调相 模拟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常用的方法是脉码调制(pcm、脉冲编码调制)了解脉码调制步骤:采样、量化、编码数字信号的编码技术归零制、不归零制、曼彻斯特、差分曼彻斯特编码。举例画出10010110曼彻斯特、差分曼彻斯特编码3、多路复用概念及多路复用技术:频分多路复用(fdm) 、时分多路复用(tdm) 和波分多路复用(wdm) 4、同步异步传输:异步传输(信号间隔不确定)、同步传输(位数固定)5、差错控制与编码奇偶校验、循环冗余码的概念第三章 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包括:协议和体系结构的概念、iso/osi参考模型、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高层。要求:1 掌握网络体系结构基本概念,即网络体系结构包括分层和每层协议的总和。2 了解分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网络设计的复杂性,便于维护。3 了解协议概念:即通信双方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约定。4 了解iso(国际标准化组织)/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及其分层结构:实通信、虚通信:若两个对等层之间没有直接的物理通路,数据就不能从一个机器的第n层直接传输到另一个机器的第n层。需要交给n-1层来完成传送,直到有直接物理连接的那一层为止。在传输介质上传输的是实际的数据信号,实现的是实际的物理通信,称之为实通信。其它各层不能实现直接的物理通信,称为虚通信。体系结构定义层次结构和协议的集合构成网络的体系结构每个层次定义三个基本概念接口、服务和协议接口每层接口告诉上层进程对其的访问方式定义需要的参数和预期的结果服务-每层为上层提供服务,定义该层做什么协议每层中使用的对等协议只涉及该层的内部事物协议的修改和替换不影响更高层次三个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接口与服务的关系:接口是服务访问点协议与服务的关系:服务每层向上一层提供的一组原语(操作)。定义两层之间的接口:上层是服务用户下层是服务提供者协议定义同层对等实体之间数据包交换的格式和含义的一组规则。实体利用协议实现服务。5 熟悉七层名称及每层的主要功能(会话层及表示层除外):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物理层:可靠、透明的比特位收发数据链路层:在相邻结点之间可靠地传输数据帧网络层:通信子网的控制运输层:可靠的端-端通信会话层:会话实体的通信表示层:格式转换、编码、压缩、加密应用层:应用的框架6 掌握信息从源结点发送到目的结点接收所发生的事件步骤(先后顺序)掌握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的数据模型7、掌握tcp/ip参考模型的数据模型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链路层、物理层)8、画出osi七层模型的数据通信模型、tcp/ip的数据通信模型指出osi参考模型与tcp/ip概念模型的对应关系。比较这两个模型第四章 物理层n n 物理层的特性n 物理层的协议n rs-232通信标准 n x.21标准 1、 掌握物理层的作用作用:尽可能屏蔽传输媒体的差异,透明传送和接收比特流2、 功能: 物理层协议规定描述了计算机或数据终端设备dte与数据电路设备dce的连接方法,以及传输比特流的控制过程。 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的一些特性:机械特性:实体之间硬件连接接口特性:接口的形状、大小;引脚的个数、分布;通信介质的参数和特性等电气特性:规定线路连接方式、适用元件、传送速率、信号电平、电缆阻抗和长度等功能特性:反映接口电路的功能,即物理接口各条信号线的用途规程特性:进行传输位流的全过程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次序3、掌握物理层协议原理:模拟接口协议rs232数字接口:x.21标准。4、熟悉几种传输介质双绞线:stp(屏蔽、性能优越,价格贵)/utp(无屏蔽)。同轴电缆。光纤。无线传输。第五章 数据链路层1、掌握链路层的作用与功能:使用物理层的服务(发送/接收比特流),为网络层提供服务:数据封装 发送方将网络层的分组(packet)封装成帧(frame) 接收方解封装,从帧中抽取分组 实现从发送方到接收方数据链路层之间透明的、无差错的帧传输流量控制检错重传2、成帧的方法(1)位填充的首尾标识法 特点 帧以bit为单位,不以byte为单位 定义特殊的帧头和帧尾标识位模式01111110 需要解决的问题 数据中包含定义的标识位模式01111110 发送方在连续5个“1”之后插入1个“0”(2)字符填充的首尾标识法 特点 用8位ascii码定义帧头和帧尾的标识符 dle stx(data link escape; start of text) dle etx(data link escape; end of text ) 出现差错后无需解决再同步问题 需要解决的问题 数据中包含定义的标识符dle、stx和etx 发送方插入一个相同的标识符如dle3、熟悉流量控制方法及其协议 基本数据链路层协议-无限制的单工协议-单工的停-等协议-有噪声信道的单工协议 滑动窗口协议: 传输方式:全双工(full-duplex) 确认方式:夹带(piggyback) 发送/接收方式:滑动窗口(sliding window)(提高效率) 允许连续发送n帧,待发送的信息在信道上按序排起来.n称为窗口大小. 每个待发送帧被赋予一个序列号seq seq的取值范围是 0 2n-1(n位字段) 建立缓冲区 发送窗口:缓存已发送、待确认的帧 顺序接收来自网络层的分组,成帧,赋予序列号 最多保存w个已经发送、等待确认的帧 窗口达到最大值w时强制关闭网络层 接收窗口:缓存已正确接收、待上交网络层的帧 对进入窗口的帧顺序提交网络层,产生确认 落在窗口外的帧被丢弃 4 掌握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 特性:面向比特、同步传输(bit-synchronous)面向比特的同步规程,用01111110标识帧的起始和结束,在这种帧同步方法中,采用位填充法实现帧的透明传输。发送方在连续5个“1”之后插入1个“0”,接受方去掉加入的0 工作原理:数据帧的可靠传输 面向连接(建立/释放逻辑连接) 流量控制(滑动窗口seq/ack ) 差错控制(go back n / select repeat) hdlc帧的分类 信息帧(information) 封装网络层分组,编序列号,夹带确认 监控帧(supervisory) 无数据,有序号,用于确认和请求重传 无序号帧(unnumbered) 无数据且无编号,用于建立和释放逻辑连接 5、点对点协议 ppp (point-to-point protocol) 用户使用拨号电话线接入因特网时,一般都是使用 ppp 协议。 对slip改进 采用字符填充法成帧 支持动态分配ip地址 具有差错控制和身份认证等功能第六章 网络层1、 了解网络层任务:基本功能:实现端到端的网络连接,屏蔽不同子网技术的差异,向上层提供一致的服务 主要功能: 网络地址 路由选择和转发 通过网络连接在主机之间提供分组交换功能 分组的分片,差错控制、顺序化、流量控制2、了解三种数据交换方式 电路交换(通过网络中的结点在两个站之间建立一条专用的通信线路):包括电路建立、数据传送、电路拆除三阶段 报文交换(如果一个站要发送一个报文(信息的一个逻辑单位),它把目的地址附加到报文上,然后把报文从结点到结点地通过网络,中间采用存储-转发来完成) 分组交换(结合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特点,通信双方以分组为单位交换数据。需要进行报文的切割和重组)数据报服务、虚电路服务3、 熟悉分组交换的两种服务及其主要异同:数据报服务、虚电路服务l 虚电路服务 在传送数据之前,首先通过虚呼叫建立一条虚电路 所有分组沿同一条路径传送,并且按发出顺序到达 类似电路交换l 数据报 每个分组单独传送 网络为每个分组单独选路径,路径可能不同 分组达到顺序可能与发出顺序不同 分组中需要携带完整的目的地址 4、掌握路由算法。路由算法就是用于产生路由表的算法。路由算法可分为非自适应路由选择算法(静态路由选择)和自适应路由选择算法(动态路由选择)。掌握自适应路由选择算法中的分布式路由选择算法:距离矢量法思想(每个路由器维护一张表(即向量),表中给出了到每个目的已知的最佳距离和路线,通过与相邻路由表交换信息来更新表的信息)链路状态路径选择算法: 发现邻接点 向每个链路发一个特殊的信息包,收到信息的接点回送响应包。 测量到各接点的延迟 发送测量包到各接点,立即响应,测得延迟,可多次测,然后取平均值 向邻接点传播发现的信息 采用广播或扩散方法 更新路由 dijkstra算法路由选择5、拥塞控制的方法 避免拥塞方法 1)预定缓冲区 2)合理分配缓冲区 3)通信量整形法 拥塞抑制法1)漏桶算法:2)、令牌桶算法6、网络层协议:ip协议第七章 传输层1、了解以下概念:服务访问点(sap)、协议数据单元(pdu)、服务数据单元(sdu)、面向连接、无连接。2、了解增加传输层的原因是通信子网的差异太大,由传输层弥补这些差异,以最终给高层提供可靠的服务。3、传输层服务为应用进程提供端到端的服务增强网络层提供的服务质量qos4、传输层的功能 端点标识 提供端到端(进程-进程)的可靠通信,即向高层用户屏 蔽通信子网的细节,提供通用的传输接口 传输服务 面向连接 端到端的连接管理 建立连接 数据传输 释放连接 流量控制 差错控制 无连接5、掌握传输层服务三个阶段:连接建立(三次握手)、数据传输、连接拆除(三次握手)6、传输层协议:tcp协议、udp协议7、会话层:会话实体的通信8、表示层:格式转换、编码、压缩、加密9、应用层:应用的框架第八章 局域网包括:局域网的体系结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局域网标准、以太网、令牌环、网络互连要求:1了解局域网的组成、2、局域网技术三要素:n 拓扑结构n 传输介质n 介质访问控制3、 了解局域网参考模型只定义了iso的低两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高层统称为网际层,没有明确的定义。低两层功能由网卡硬件和驱动程序实现。高层由网络操作系统负责完成。4在局域网中,数据链路层分为两个子层llc(逻辑链路控制子层)和mac(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了解常见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csma/cd(802.3)、token bus(802.4)、token passing (802.5)5 csma/cd词的含义及介质控制方法,结合实例说明csma/cd工作原理。6toking ring(802.5)介质控制方法,结合实例说明802.5工作原理7说明802.3、802.5优缺点及应用。8、了解10base2、10base5、10baset名词的含义。例如10base2是指数据传输率10mbps、基带传输方式、最大网段长度200米。其中t表示双绞线。9、交换式以太网组成及特性10、虚拟局域网概念。第九章 tcp/ip包括:tcp/ip协议栈及栈中协议介绍,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等一些算法的介绍,ip地址的分类及其范围,子网掩码的用途,如何划分子网,socket编程。要求:1. 记忆以下缩写的中文名称:llc、mac、tcp、udp、ip、arp、icmp、rarp、dns、ftp、smtp、url、pop3、smtp、http、html、www。2、 熟悉ip层的特点:提供无连接的数据报传输机制“尽力传递”的设计思想不能保证传输的可靠性(无差错恢复、有数据丢失)纠错重传问题交传输层解决快速、简单、效率高实现点到点的传输ip层的对等实体间不存在任何中间设备3、 ip层的重要地位4、通信子网的最高层次,对上层屏蔽低层的细节向上层提供统一格式的数据报(datagram)异种网络互连的基础4、ip层的主要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用于ip层差错与控制报文的传输igmp(multicast)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用于将udp数据报发送给同组主机5、掌握ip协议的格式、6、掌握ip数据封装、ip数据传输,如何分片、重组?例如网络1的mtu=1500,网络2的mtu=620,网络3的mtu=1500传输1400bytes报文,应如何分片,偏移量是多少?7、ip地址的两种表示方法32位二进制数码4个用圆点隔开的十进制数例:十进制68、普通ip地址的含义ip地址包括两部分:网络号和内部主机号回送地址为网络地址 主机地址部分全部定义为“0”用于区分网络例:主机36所在网络的网络地址为直接广播地址主机地址部分全部为“1”用于同一网络的主机之间通信例:主机 36所在网络的网络地址为 所在网络的广播地址为 55有限广播地址( 55)在未知本网地址情况下用于本网广播9、8、ip地址的分类:a类地址0 127b类地址128 -191c类地址192 223能够区分a、b、c类地址10、熟练掌握子网掩码的用途及如何划分子网根据ip地址即可判断它是a、b、c类地址中的哪一类,而子网掩码则指出子网号和主机号的分界线。例如,给出网段的ip地址范围,求子网掩码。给出几个ip地址及一个子网掩码,计算每个子网的主机号的范围。注意要排除全0和全1两个特殊地址。子网地址特性不含子网的ip地址:网络地址部分+主机地址部分含子网的ip地址:网络地址部分+子网地址部分+主机地址部分注意:子网只对主机部分再划分子网掩码的定义每个子网定义一个32位二进制数:网络地址和子网地址部分对应位置“1”,主机地址部分对应位置“0”。例如ip地址50网络掩码:主机的ip地址 “and” 网络/子网掩码 网络/子网地址网络地址: 50“and”=例如:ip地址是50,子网掩码:,请给出ip地址的类、网络地址、子网地址和主机地址11、arp (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ip地址转换到目标地址 mac地址地址解析是一个将主机ip地址映射到硬件地址的过程地址解析的过程包括:arp请求: 如果传送数据只知道ip地址而不知道目的物理地址mac,就建立一个arp请求包,发送给网络中所有设备,使用广播mac地址ff-ff-ff-ff-ff-ffarp响应 设备收到arp请求包,送网络层检验,如ip地址相符,将其mac地址发送给源,源收到arp应答,取出mac地址,更新本机的arp表。10、rarp (逆向地址解析协议)reserv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mac地址转换到 ip地址 原理:网络中传送数据必须知道两个目的地址:ip地址和mac地址,缺一不可,一旦只知道自己的mac地址,而不知道ip地址时,如在无盘工作站中需要通过与服务器的交换确定ip地址。源机将使用rarp协议来请求一个ip地址,网络中需要有一个rarp服务器来应答rarp请求rarp请求过程 设备建立一个rarp请求包,发送给 网络中所有 设备,使用广播ip地址,由rarp服务器作出应答 11、ip路由选择路由信息协议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基于距离向量的分布式路由选择协议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 (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属于分布式的链路状态协议12、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用于ip层差错与控制报文的传输igmp(multicast)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用于将udp数据报发送给同组主机13、熟悉tcp协议的主要作用,tcp是在不可靠的网络服务上提供端到端的可靠字节流。 14、了解端口号概念(是传输层的访问点,是抽象的,16位,常用端口号:专门分配0-255)。15、掌握tcp协议的传输特性 利用网络层ip协议提供的不可靠的分组传输服务,tcp协议如何为应用进程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面向连接的字节流通信?tcp的服务 端到端的面向连接的服务 完全可靠性 全双工通信 流接口 应用程序将数据流发送给tcp 在tcp流中,每个数据字节都被编号(序号) tcp层将数据流分成数据段并以序号来标识 可靠的连接建立和完美的连接终止 (三次握手) 实现可靠性 包丢失重发机制:当接收方tcp收到数据时,它要回送一个确认。当发送方发送数据时,tcp就启动一个定时器,在定时器到点之前,如果没有收到确认,则重发数据。 流量控制:tcp使用滑动窗口机制来进行流量控制。 当一个连接建立时,连接的每一端分配一个缓冲区来保存输入的数据。 当数据到达时,接收方发送确认ack,并包含一个窗口通告(剩余的缓冲区空间的数量叫窗口)。 如果发送方收到一个零窗口通告,将停止发送,直到收到一个正的窗口通告。 当接收方窗口为0后应用层取出小部分数据将产生一个比较小的窗口通告,使得对方发送一些小的数据段,效益很低。可以通过延迟发送窗口通告或发送方延迟发送数据来解决。 使用了窗口机制以后,提高了网络的吞吐量。 拥塞控制:tcp如何发现拥塞: 收到icmp的源抑制报文 超时包丢失16、tcp协议的格式?17、掌握udp协议传输特性 为应用进程提供无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 适用场合 交易型应用:一来一往报文交换 即使出错重传也比建立/释放连接开销小 流媒体应用:满足实时性要求18、对udp与tcp进行比较19、ipv6主要解决什麽问题?ipv6的地址结构?ipv6地址有三类:单播、组播和任播地址。14 掌握socket的含义(套接字)、包含的内容(协议、ip地址及端口号)及其编程的关键步骤 15 掌握客户/服务器工作模式:客户向服务器提出服务请求,得到服务服务器-是共享资源的拥有者,它响应客户的请求、进行处理,提供服务第六章 网络互连与internet包括:网络互连、internet接入方法及串行线路协议,internet提供的服务及相应协议,利用socket编程及一些常用协议知识实现应用程序编程。1、了解网络互连的基本概念:两个以上的计算机网络通过一定的方法,用一种或多种通信处理设备相互连接起来,以构成更大的网络系统。2、为什麽要进行网络互连?什么是网络互连?网络互连的类型?网络互连层次?3、各层网络互连设备的名称及功能 物理层:中继器-在两个电缆段之间传输每一个比特。功能:信号的恢复;扩大网络的覆盖范围;连接更多的站点;不同拓扑结构之间的连接;不同传输介质之间的连接 数据链路层:网桥-在局域网之间存储转发数据帧(因mac层有不同的标准)。网桥用于连接两个相同或相似的网络。适合于不太复杂的局域网互连。网桥可以通过帧地址对帧进行过滤,所以在扩大了通信范围的同时不会增加冲突域。 网络层:路由器- 用于连接两个低二层类型大不相同的网络 高层:应用程序网关-两个完全不同的网络互连时高层协议转换的网间互连设备,一般是专用设备。4透明网桥、源路由网桥的工作原理使用网桥设计局域网? 透明网桥: 1)定义:由各网桥自己来决定路由选择.而局域网上的各站都不管路由选择 2)选路原理:站表为空时的选择:广播。 3)站表建立过程:转发建立过程:(1)从端口x收到无差错的帧,在转发表中查找目的站mac。(2)如在同一端口,丢弃,否则按查到的端口透明网桥。(3)如转发表中无目的站mac,则向网桥除端口x以外的说右端口转发此帧,以保证找到目的站。(4)如源站不在转发表中,则将源站mac地址加入到转发表中,登记该帧进入网桥的端口号,设计计时器。 网桥的工作原理 帧的接收策略(查看帧的地址da/sa) 相同网络数据交换,丢弃帧 不同网络数据交换,接收帧,转发 帧的转发规则(查看mac地址表) da不在表内,用扩散flooding方式转发帧 da在表内,按表的指定端口转发帧n 因此用网桥,在不同的冲突域内,数据通信可以同时进行。n 假设有4个局域网l1-l4和6个网桥b1-b6,网络拓扑如下:b1和b2连通l1和l2(即bi和b2是并联的),b3是连通l2和l3,b4连通l1和l3,b5连通l3和l4,b6连通l2和l4,主机h1和主机h2分别连接在l1和l3上。现在h1要和h2通信。(1) 试画出互联网的拓扑结构示意图。(2) 若网桥为透明网桥,所有网桥中的站又都是空的,说明主机h1和主机h2通信的过程。u 网桥存在的主要问题 每个网桥都要维护包括全网站点的地址表,占用内存大,处理帧的时间长 每个站点的状态变化都会波及所有网桥,刷新地址表 当网桥扩散不明目的地址的数据帧时,有可能出现该帧转发的环路 用生成树网桥打破环路5、路由器的原理与用处。 路由器是在网络层上实现多个网络互连的设备。 功能:在网络之间按最佳路由转发网络分组。实现子网隔离,限制广播风暴。还具有拥塞控制,协议转换功能 路由协议6、网关( gateway)工作在传输层及以上层次,实现两个网络互连,保证传输层实现网络连接,其次是应用程序网关。例如因特网的邮件往iso motts邮件箱发送邮件,需要邮件网关对格式进行相互转换。 对于两个不同网络的节点间通信,由于它们的高层协议是不同的,不能直接访问。需要通过网关进行协议格式转换。7 三层交换机的原理与用处 第三层交换就是在第二层交换的基础上加上第三层路由功能,称为三层交换机。 8、了解internet所提供的常用服务及其用途: dns、ftp、smtp、pop3、www、url、http、html。9、电子邮件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smtp和pop3的不同用途。电子邮件系统一般由两部分组成:q 用户代理(user agent)q 消息传输代理(message transfer agent) 用户代理:允许人们读取和发送文件 是一个本地程序,提供命令行方式、菜单方式或图形 方式的系统交互界面。 可以撰写邮件、显示已收取的邮件、处理邮件(读后保存、删除、储存) 消息传输代理:在后台运行的系统幽灵程序(daemon)在系统间传递电子邮件。 邮件发送与接受。 报告发送情况。l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simple mail transport protocols)smtp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交换信息。 在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的25号端口建立tcp连接。经过三个阶段:建立连接 发送方(客户)用户代理软件将邮件加入消息队 列。 接受方(服务器)查看队列不空,使用25 号端口在源机器和目的机器间的tcp连接。连接后服务器发出“220 service ready”如图示(2)传送邮件(3)释放连接l 邮局协议pop3是对电子邮件信箱进行远程存取的协议。允许用户邮箱安置在某个专门运行邮件服务器的计算机上(邮件服务器), pop3采用tcp110端口侦听用户请求,允许用户从远地邮箱中读取电子邮件,将之存在用户本地的机器上、删除邮件、登录、退出等命令。10、dns的作用以及域名的结构:域名系统dns(domain name system) 作用:主机名与ip地址的转换 域名的结构:域名系统采用层次结构,为分布式数据库。三级域名.二级域名.顶级域名域名解析:将域名翻译成对等的ip地址。11、ftp是file transfer protocol的英文缩写,即“文件传输协议”。文件从一台机器传送到另一台(上载或下载): 上载:upload put 下载:download get ftp的工作原理:ftp使用tcp,同时使用两种连接:客户打开一个控制连接与服务器21#端口相连,控制连接在整个会话期间一直保持开放;当要进行文件传输时,打开一个独立的数据连接,在tcp20#端口进行数据连接。 文件传输结束后数据连接关闭。ftp服务器进程分成两部分:一个主进程负责接受新的请求,若干个从属进程,负责处理单个请求。12、telnet是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protocol的英文缩写,也称远程登录。 为资源共享,一台机器可以使用本机命令,通过ip网络,到达另一台机器 ,该过程称为登录; 一旦一台机器登录到某台机器上,它就成为了那台机器的的“终端”,与那台机器本身的终端享有同样的待遇,在它的权限范围内,共享那台机器的资源。 13、www(world wide web) 万维网www是一种建立在internet上的全球的、交互的、动态的、多平台的、分布的图形信息系统。可以用链接的方法链接到访问的站点。 系统结构 客户端:web browser 服务器:web server(html文档) 客户端向服务器程序发出请求,服务器程序向客户程序送回客户所要的万维网文档。 浏览请求:采用统一资源定位器url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url唯一地址来访问每一个文档,格式为:protocol:/host:port/路径/文件名例:ftp:/c:/temp, 等。l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是在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的应用层传输协议。用于分布式协议超文本信息系统的、通用的、面向对象的协议。 会话过程:clientserver服务器存储超文本,每个万维网网点都有一个服务器进程, 监听号端口,接受客户机连接请求,向客户机传输所请求的页面,在客户机显示。 最后释放tcp连接。 在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的请求和响应的交互使用统一的规则和格式,就是超文本传输协议。 整个过程发生以下几个事件: (1)浏览器分析超链指向页面的url。 (2)浏览器向dns请求解析出ip地址。 (3)域名系统dns解析出ip地址。 (4)浏览器与服务器建立tcp连接(在该地址,端口80) (5)浏览器发出取文件命令 (6)服务器给出响应,将文件发给浏览器 (7)t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