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淮南师范学院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毕业论文题 目: 论新闻记者的社会职责 学生姓名: 刘生宏 学生学号: 079020731 系 别: 中文与传媒系 专 业: 新闻学 届 别: 2011届 指导教师: 应克荣 目 录一、新闻记者的社会职责 (2)(一)记者社会职责的定义 (2)(二)记者社会责任的历史渊源 (3)(三)记者的社会职责的具体现 (3)1、正确地把握舆论导向维护社会稳定 (3)2、准确地传递信息报道事实 (3)3、进行舆论监督 (4)二、记者缺乏社会责任的状况 (5)(一)缺失社会责任的表现方式 (5)(二)缺失社会责任的后果 (6)(三)缺失社会责任的原因 (7)三、记者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履行社会职责 (8)(一)正确认知新闻记者的角色 (8)(二)在工作当中遵循新闻规律 (9)1、坚持新闻工作中的真实性原则 (9)2、工作中保持激情、毅力和决心 (9)3、遵守“三贴近”原则 (10)(三)提高自身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 (11)1、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 (11)2、提高个人素质,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11)3、坚定为新闻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 (12)四、参考文献 (14)五、致谢 (15)论新闻记者的社会职责学 生:刘生宏指导教师:应克荣淮南师范学院中文与传媒系摘 要;新闻记者作为参与新闻传播活动的主体和关键角色,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责任。新闻记者如果没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就当不好公众代言人的“角色”。当前些新闻记者对自己角色认知不清,社会责任感不强,有的甚至丧失社会良知,违背新闻记者的基本职业道德。可怕的是这种现象大有泛滥之势,很多人还不以为然。记者的社会责任无论是对记者的新闻生命、对所在媒体良好形象的塑造,还是对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必须增强每个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坚定新闻专业主义信仰,在实际新闻工作中认真履行自己神圣而艰巨的社会职责。关键词:记者;社会职责;职业修养abstract:journalists as participate in the subject of the news spread, also with key role carries enormous social responsibility. as a journalist, no strong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cannot bear good public face of the character. in numerous news practitioners in some newspapermen their roles cognitive not clear,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not strong and even loss of social conscience against journalists, the basic professional ethics. terrible is the phenomenon of the great flood trend, many have to disagree. reporters social responsibility both for journalists in life, the news media good image of the mold, or on the whole society to form good environment for public opinion,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and significance. each journalists must strengthen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 firm faith, news professionalism in actual news work earnestly perform their own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key word:reporter; social responsibility; vocational accomplishment21世纪的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整个社会也进入了传媒的时代。媒介的迅猛发展使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忽视它的强大力量,媒介的影响力也超乎了我们的想象。人们不得不承认媒介已经成为我们观察社会的眼睛,我们越来越依赖媒介来认知社会、认知世界。我国新闻媒介的性质是党和群众的耳目喉舌,而新闻记者是社会的公仆、人民的公仆,这也一直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角色观。记者职业的特殊性被人们称为 “无冕之王”享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特殊地。【1】西方称新闻记者是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之外的“第四权利”,把记者这个职业带上了神圣的光环。作为如此重要角色,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将承担着不可推卸的使命。一、新闻记者社会职责自从有新闻记者这个行业起,凡是有所成就让人们尊敬的记者,都是满怀社会责任感的记者。抗战时期著名记者范长江,深入西北地区考察采访,真实反映中国西北地区吏治的黑暗和人民的贫苦,还公开报道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行踪,写出了大量有感染力的通讯,他也因此成名。著名报人邹韬奋以“暗示人生修养,唤起服务精神,力谋社会改造”为办报宗旨。【2】新闻记者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是由新闻工作的性质和功能决定的。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指出:“新闻舆论处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对社会精神生活和人们思想意识有着重大影响。做好新闻宣传工作,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关系国家长治久安。我们要充分认识新闻宣传工作的重大意义,更好地发挥新闻宣传工作在推动经济发展、引导人民思想、培育社会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新闻工作关乎正确的舆论导向,关乎真实地反映人民的心声关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一)记者社会职责的定义新闻记者的社会职责是指从事新闻活动的人员对其职业行为所产生的社会作用和社会意义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3】社会责任是构成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它是新闻工作者基于一定的政治立场、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业务水平,在内心信念和道德责任感的驱使下,自觉履行的对事实、受众和社会应尽的职责、使命和任务。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每个新闻工作者的最高标准。综合中外学者观点我们认为新闻记者的社会职责是:记者通过传播媒介,客观地传递和报道新闻事实,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促进社会健康和谐有序的向前发展。(二)记者社会职责的历史渊源开我国近代政论报刊先河的王韬认为,报刊的功能是“民隐以上达,君惠以下逮,达内事与外,通外事与内”他较早的明确了报刊和记者的社会职责。【2】维新时期的梁启超把报刊作为启迪民智的工具,新闻记者就是时代的领航者。早期党报的社会职责是为了革命。现代新闻记者作为搜集与传播新闻信息的活动家, 应该是人民的公仆,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国新闻工作的根本宗旨。西方的社会责任论的倡导者组成的报刊自由委员会,在其总结报告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报刊中要求报刊对全社会负责。(三)记者的社会职责的具体体现1、正确地把握舆论导向维护社会稳定。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和江泽民等同志多次论述新闻宣传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极端重要性。1994年1月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提出了新时期党性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基本要求:“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江泽民同志视察人民日报社时说, 历史经验反复证明, 舆论导向正确, 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向错误, 是党和人民之祸。这是对新闻舆论工作的总结和概括。【4】因此, 党一贯强调, 要把新闻舆论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马列主义、忠于党、忠于人民的人手里。新闻记者就应当是这样的人, 工作中要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记者只有把握了正确的舆论导向, 新闻报道才能真正为社会主义服务, 为经济建设服务, 为人民服服务。无论是党报还是都市类报纸,都应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每次新闻采访报道,每篇新闻稿件都必须客观公正,取舍得当。记者作为舆论导向的第一把关人更因该严格把关这一标准。记者要对每篇稿件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做到心中有数,尤其是在对有争议的影响重大的社会事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认识。正确的舆论导向不只是保证不违背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还要有前瞻性和预见性,能给广大人民群众以精神和思想上的指导和鼓舞。2、准确地传递信息报道事实。新闻记者的主要工作就是向受众传播信息,满足受众的知情权。包括各种政经信息、社会新闻、突发事件、生活服务信息等。报道新闻事件,让广大人民群众理解社会及时变动的信息。传递信息的作用要求新闻工作者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准确快速的报道有价值的新闻。新闻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应该应坚持用事实说话,善于发现有价值的新闻题材。只有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生活,在实践中积累丰富的新闻素材,然后进行认真思考、分析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能写出一些影响大、具有较深意义的新闻作品。让人民群众及时准确的了解社会变动的各种情况和信息,使之便于安排生产生活。3、进行舆论监督。新闻媒体的强大力量主要还是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和职责。著名记者郭超人说:新闻工作者“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毁誉忠奸,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人命关天。”为大受众提供新闻事实是媒体人的责任。【5】新闻记者既要弘扬社会的主旋律,多进行正面的宣传报道和鼓舞性报道,还要积极履行舆论监督的职责。记者要针砭时弊,表彰真善美, 鞭挞假丑恶, 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记者要敢于 “得罪人”,保护人民群众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我国正处社会的转型期,各种矛盾凸显,各种违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事件很多,所以媒体承担的舆论监督责任越来越重要。近几年来的食品安全三鹿奶粉事件、煤矿安全事故问题、孙志刚法制事件等的监督报道,起到了积极的社会效果。媒体人应该成为公平的守望者,当今中国的法治还很不健全,很多人把媒体的舆论监督看作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中央电视台舆论监督栏目的焦点访谈的开播,掀起了媒体舆论监督的热潮,各地方媒体也纷纷效仿举办舆论监督栏目,取得了不错的社会正效果。至今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巨大魅力不减。记者进行舆论监督是需要勇气和胆量,也需要有冒险精神。记者的舆论监督报道的可能针对某些掌握地方实权的官员,可能会使他们丢掉“乌纱帽”,所以会遇到不少的阻力,甚至惹来官司或牢狱之灾。中国经济时报高级记者、中央电视台讲述推出的2003 年度中国传媒风云人物之一、新闻界的独行侠王克勤因采写揭露性报道,当年就有社会组织曾扬言要出价五百万元买他的人头,因此他被传媒界誉为当代中国“身价”最高的记者。【6】记者需要相当的勇气接近新闻事实的真相,以“社会的良心”来进行舆论监督,捍卫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二、记者缺乏社会责任的状况 (一) 缺失社会责任的表现总体来看我们新闻记者大部分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很好的履行自的的社会职责,出色地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但在社会转型期,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利益的纠葛下,很多负面的东西在暗暗滋生。少部分记者在名利诱惑下缺乏社会责任感,甚至放弃了自己的新闻原则,违背了起码的新闻职业道德。一是新闻记者不务正业,从事与新闻活动不相干甚至有害新闻工作的活动。在记者圈中有这样一种说法,一流记者炒股票, 二流记者拉广告,三流记者会上跑, 四流记者吃拿要,五流记者才写稿,这是对记者不务正业的真实写照。【7】在一些新闻竞争不激烈的城市会发现这种现象很普遍,很多记者工作散漫,甚至把记者工作当副业来干。二是不按新闻规律办事。很多记者为了“一稿成名”,不惜拿自己的新闻原则当筹码。有些记者为了崭露头角、脱颖而出,用新闻的真实性当赌注,制造假新闻。最著名的假新闻莫过于曾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作品吉米的世界,讲的是一个吸毒女孩的故事。后经查证这完全是一个子虚乌有的假新闻。这也成为普利策新闻奖的一个污点。现在假新闻已经到了泛滥的程度,每年评选的年度十大假新闻,新闻真实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透明度栏目播出纸做的包子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经工商、食品安全等多部门联合调查,却没有报道中的纸馅的包子,顷刻间新闻媒体的信誉度降到了冰点。假新闻往往比事件本身更具有杀伤力,严重威胁到媒体的公信力,损害了媒体和新闻记者的形象,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三是记者业务水平退化。我国通讯文体创始人黄远生曾经提出新闻记者要做到“四能”即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跑,耳能听,手能写。【2】从事了一段时间新闻工作后, 记者对采写工作的新鲜感就会降低。因为该写的各类稿件都写了, 该采访的地方也都去过了, 曾经陌生的采访对象也日渐熟悉了, 新闻工作可以“按部就班”程序化操作, 新闻采写也“有章可循”了,业务上的熟悉反使他们产生了懒惰心理,写稿找通讯员代笔,开会抄抄通稿,下乡采访要有专车,整理整理资料就完稿。久而久之,记者的工作没有激情,没有了上进心,在媒体混日子,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也早丢到了脑后。四是记者追求个人利益,丧失社会良知。现在社会上各种名利诱惑太多,记者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也更容易受到金钱美色的诱惑。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记者的角色发生了蜕变。2002年震惊全国的繁峙矿难中,有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收受贿赂,甚至连新华社的记者也被金元宝和现金所收买。当然也包括当地的大部分新闻媒体的记者。当时的中国青年报用大量篇幅报道了此次矿难,给同行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后经查证采访此次矿难的记者都因为满足个人私利而对如此严重的矿难视而不见只字不提,严重违背社会良知和职业道德。五是记者的职业角色与社会角色之间的冲突。记者是社会的忠实的记录者,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要有清醒的旁观意识,但有时候记者又要有强烈的干预意识,这两者之间有时是矛盾的。盲目追求轰动效应与社会角色要求之间往往产生矛盾,南非摄影记者凯文卡特是1994年普利策新闻特写摄影奖的获得者。他的获奖作品饥饿的女孩,一个濒死的小女孩匍匐在地,身后不远处一只秃鹰在等待她的死亡。这张照片在纽约时报首发后举世震惊,成为南非儿童苦难的一个标本。作者也因此声名大噪,但于此同时又受到强烈的指责,有人称他见死不救,是另一只秃鹰。数月后,这位摄影记者因受不了巨大的社会压力而自杀身亡。【8】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一些摄影记者为了拍摄在黑暗的废墟中度过多日终于获救的灾民,在刚抬出废墟的那一刻不停的猛拍,他们不曾想到在强烈闪光灯的刺激下会导致久未见阳光的灾民失明。有些文字记者在报道汶川地震的时候,为了缓和灾难的恐怖气氛,故意虚构一些温馨的情节和画面。某些记者为了报道遇难者生前的故事,向遇难者80岁的老母亲采访素材,虽然这些都是为了做好新闻工作,但是这样做缺乏社会的基本道德和人性。(二)缺失社会责任的后果新闻记者缺失社会责任,造成新闻工作缺乏战斗力,缺失社会责任感,报道出来的新闻就不可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相反还会产生负面的社会效果。负效果是指新闻传播所引起的社会反应与传播者所期望达到的社会目标正好相反, 是一种对事业或社会发展进步有害的传播效果。在新闻工作中由于记者缺乏社会责任感而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的例子有很多。例如新华社国际部曾发过一篇名为一小行星可能撞击地球的稿子,这篇新闻后经多家媒体转载和传播,造成了社会的极大恐慌和混乱,后经查证此稿由于翻译的严重失误曲解了原意,内容与事实相差十万八千里。由于记者和编辑的失误造成社会的负面影响,这可谓是新闻工作者缺失社会责任感所造成的。记者对自己的职业角色认知不清,记者职业性质的特殊性自身也容易成为舆论的焦点,但有些新闻工作者把把记者行业当做升官发财的捷径,常常忘记了自己的职业角色,大搞“有偿新闻”到处吃、拿、卡、要。把党和人民赋予的采访权和监督权当做自己的资本,做违背新闻职业道德的事。这严重影响到公众对记者角色的期待,也严重影响到了记者队伍的形象。社会转型期,受众需求的变化导致媒介市场上的竞争尤为激烈,对新闻工作也产生了巨大压力。市场经济的大形势下,媒体要考虑为本单位创收,吸引广告客户,就必须吸引广大受众,因而导致一些媒体为了吸引受众的眼球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不惜降低报格、台格,一味地迎合读者观众的低级趣味,大量的星、腥、性的报道充斥这版面和屏幕。舆论监督作为新闻记者的一把利剑,应该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战斗。但是现在有些新闻记者不愿去做舆论监督,只讲好话,只做正面宣传报道,舆论监督偏软偏虚,总是写一些不痛不痒的文章,很难起到鞭挞社会的效果。新闻记者甚至是媒体单位怕惹麻烦,怕吃官司,搞点舆论监督也只是形式,因而起不到任何社会效果。(三)缺失社会责任的原因一是社会环境原因。当前新闻媒体单位性质的转变,从过去的事业单位到现在的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所以媒体就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具体就体现在记者新闻采写中的竞争。各大媒体为了抢独家新闻,就暂时忘却了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市场化的浪潮也使媒介忘却了社会责任。记者在生存的压力之下,也就难以去坚持自己的新闻理想和责任。新闻媒体之间竞争已达到白热化的程度,例如最近火热的相亲类节目,各大省级卫视盲目跟风上马,用嘉宾出位的言行来博收视率,严重缺乏社会责任感。试想在这样的环境中,大多媒体都难有自己的特色,不谈社会责任,只谈收视率。二是记者自身的原因。新闻媒体行业的发达,新闻工作者队伍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其中有不少没有接受新闻专业培训的人员混杂在其中,他们的素质不高,社会责任感不强,也没有新闻专业意识。有些记者虽然接受过正规的新闻教育,但由于没能抵制住社会上的各种名利诱惑,满足私利不惜牺牲公众的利益,导致堕落腐化,也就难再谈社会责任感。新闻记者缺乏社会责任感,追及到深层次原因,现在的高校新闻教育缺乏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很少强调这方面,较多的强调新闻记者的光鲜亮丽,很多选择新闻专业的学生,都只把记者行业做为自己谋生的手段,而没有崇高的新闻信仰,到了新闻单位自然也就缺乏社会责任。三是新闻监督机制不健全。每年的十大假新闻评选,都是给新闻媒体的一个警告。为何假新闻这样泛滥?我认为主要是我国没有设立专门的非官方新闻监督机构。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监督能力有限,它只会对具有全国影响性的假新闻事件进行处理,大多数也只是形式上的,没有对当事人和新闻单位进行严厉的惩罚,往往只是通报批评了事,难以达到警示的效果。各新闻媒体单位对自己本单位造假的记者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谓“家丑不可外扬”,这就造成假新闻屡禁不止。三、新闻记者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履行社会职责(一)正确认知新闻记者的角色新闻记者的工作不同于一般的工作,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在具体的工作中会充当不同的角色,记者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一是集多重角色于一身。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为获得更加真实的资料和信息,和被采访者生活工作在同一环境之中,比如暗访,体验式采访。记者这里就具有双重身份,要保持清醒的认识。二是保持冷静的旁观者意识。记者的职责是把事情忠实记录下来,让公众知道。羊城晚报记者的赵世龙也将自己定位为一名记录者,而不是时代的代言人或是救世主,他曾在一家洗浴城的楼顶蹲点三天三夜将考生们作弊的事实拍摄下来,湖南嘉禾高考舞弊案播出后轰动全国,面对为何不及时制止的质疑,赵世龙坚持认为那样做就会破坏当地多年来形成的科场生态链,就坏了大事,揭黑就要彻底。【6】三是记者的监督者与干预意识。新闻记者的荣誉是在不断的监督社会各种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不断地向公众揭示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深刻反映社会发展中的各种弊端和不足,以新闻的力量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记者的作风应该像战士,像史学家一样勇于揭露社会中存在的黑暗面。追求公平正义和事实真相。四是记者是社会改革倡导者。典型的案例是南方都市报在2003报道的 “孙志刚事件”,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各大媒体迅速跟进,最终促使国家废止了行使20多年的收容遣送办法,改为救助办法,新闻报道改变了国家一部法规,这在中国新闻史上是前所未有的。【6】五是解释者和服务意识。我国新闻工作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好为人民群众解读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解读要准确透彻,要用群众所熟悉的语言和形式,及时的宣传报道。(二)在工作当中遵循新闻规律1、坚持新闻工作中的真实性原则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新闻真实性是新闻工作的起码要求,也是最高要求,新闻必须真实,是新闻工作的第一信条。刘少奇同志在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中,他鲜明地指出“你们的工作第一要真实, 不要加油加醋,不要带有色跟镜。是反对,就是反对,一是欢迎, 就是欢迎,是误解,就是误解,不要害伯真实地反映这些东西”这体现了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性。【9】有些新闻记者用新闻的生命真实性做赌注,注定会输的很惨。记者作为新闻真实性的第一把关人,在采访报道中要尽量客观公正全面,保证新闻的真实准确。 2、工作中保持激情、毅力和决心激情是一种精神力量, 是做好新闻工作的强大动力。记者的激情来源于记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度的敬业精神, 来源于记者对人民群众的深深热爱, 来源于记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的真实情感体验。只有保持工作激情才能做出有质量的新闻报道。【2】记者行业作为职业压力最大的行业之一,记者工作将要忍受其它方面的压力,比如没有正常的上下班时间,没有双休日,作息时间不规律,截稿时间的压力,随时可能吃官司等等情况。想要稳定和安逸的人是干不好记者的,记者是有挑战性的工作,必须时刻保持激情、毅力、和决心,才能够在新闻战线上坚持下来,在新闻报道中实现自己的人身价值。新闻事业是一项充满艰辛的神圣事业, 需要新闻工作者投入极大的热情和不畏艰难的坚强意志。全国首届百佳新闻工作者、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武汉晚报青年女记者范春歌,以她单薄的身体, 骑单车穿越中国西部, 在疲惫、饥渴、疾病、甚至死亡的威胁下, 行程4000 公里, 写稿三万余字。完成折现任务需要她对新闻工作充满激情, 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责任感。【10】3、遵守“三贴近”原则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既是工作方法,更是指导原则。新闻媒体担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责任,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与沟通。只有坚持“三贴近”原则, 新闻宣传才能及时有效地把党中央的声音传播出去,把人民群众的呼声及时地反映上来,才能使新闻宣传工作更好地做到把体现党的意志与反映人民心声结合起来。我们在采写新闻的时候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才能真正使正确的舆论入耳、入脑、入心,使广大群众欣然接受,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5】有了“三贴近”这个正确的方针,还要靠新闻记者在实践中身体力行,把它作为新闻采访工作的指导手册。“三贴近”原则虽然简单明了,但是真正做起来,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容易。“三贴近”原则也要求新闻记者深入基层,把目光转向群众。深入到老百姓的实际生活当中去,即时了解民情民意。记者通过实地采访和体验,知道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什么,讨论什么,想要了解些什么。新闻记者只有深入地了解了这些实际情况,才能有针对性的做好宣传报道,新闻报道才能发挥实际效应。新闻记者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就是要做好上传下达的沟通工作。了解党和政府的政策在百姓时间生活当中贯彻执行的怎么样,效果如何?记者把群众的呼声和期望向党和政府传达,已期得到尽快的解决。从老百姓的关注点切入,去寻找富有魅力的新鲜素材,开掘新闻亮点。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即时洞察群众中出现的各种变化,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找到新闻线索。事实客观存在,但有些事实要去发现它、把握它,则需要一双敏锐的眼睛。正如法国美学家罗丹说的,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可能是发现美的眼光。我国著名记者肖乾也说过,新闻记者“同坐在沙发上沉思的政治家或历史学家毕竟不一样,他是个哨兵,甚至是个侦察兵”。【11】选择独特的角度,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报道的感染力、吸引力。例如人物报道,记者要转变只有先进典型才有新闻价值的观念,普通人,普通事,只要选择合适独特的报道角度,就是一篇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报道。安徽日报开辟了一个“百姓故事”的栏目,每次刊登的都是一些普通人普通事,篇幅不长,介绍老百姓身边有意思的事情,用散文的笔法叙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三)提高自身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感1、学习党的基本理论知识我国的新闻事业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新闻记者必须要有较深的理论功底,熟悉党的指导思想和党的路线政策方针,确保在新闻报道中大方向的正确性。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当好党委政府的喉舌。这充分说明记者的工作责任重大,意义重大,使命重大。新闻报道更重要的是与时俱进,学好革命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是掌握报道思想和写好报道的关键。记者应该认真学习和领会党和国家的当前的方针政策,使能准确的向群众进行宣传报道。加强理论学习可以在遇到重大新闻事件的时候,能够站在全局全国的角度,对事件进行解释和分析,使报道更有深度和力度,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这样才能更好的履行社会职责。2、提高个人素质,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新闻记者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不仅是在业务上的能力,还包括思想道德上的。个人新闻专业从业能力固然很重要,但一个记者的能力再强,如果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也是干不好记者的。个人业务素质方面,记者要不断锻炼自己的采写能力,能够熟练地采写各种形式的稿件,保证发稿的质量。记者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自己的眼光,提高自己对真假善恶之间、正负效果之间的鉴别能力和取舍能力。记者的职业道德是指记者应遵循的行为规范, 是在记者长期的新闻工作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广大新闻从业人员自觉遵守的。其实每一个职业都离不了职业道德,新闻记者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职业道德更应该牢记于心。新闻记者不仅对这个职业负责,还要对广大群众负责。每名记者都要有正确价值取向,当面临各种利益主体冲突时能够快速准确的做出选择,在新闻媒体与新闻记者的生存环境和工作过程中, 也含有不同的利益主体间的矛盾和各种价值之间的冲突。一方面, 新闻记者的道德选择被推向两难境地; 另一方面, 新闻记者的道德选择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经受磨砺和考验, 实现对自身的超越。所以说, 价值冲突扩大了道德选择的意义和作用3、坚定为新闻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每个从事新闻记者的人首先要有为中国的新闻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只有坚定信念,才有会对工作有激情,才会愿意为新闻事业付出一切。新闻记者是一项即神圣又艰辛的工作,每个即将步入新闻行业的人都必须有正确的认识。我相信很多新闻工作者都基于一定的人生理想,想做为一名记者,以作为一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如何编写租赁合同
- 5.1 方程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 Unit 3 Sports and Fitness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 2023八年级英语下册 Unit 8 Have you read Treasure Island yet Section A 第2课时 (3a~4c)说课稿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 2025年车辆运输与车辆检测认证服务合同模板
- 旅游代收代付服务合作协议
- 高端社区便利店特许经营承包协议
- 《三份教育培训机构加盟合同条件比较与市场布局》
- 个人教育培训机构投资连带责任保证贷款协议
- 南京XX科技公司向南京XX小额贷款公司借款合同
- ISO 22000-2018食品质量管理体系-食品链中各类组织的要求(2023-雷泽佳译)
- 卡巴斯基应急响应指南
- 理财规划大赛优秀作品范例(一)
- 2023年四川能投筠连电力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护理管理组织结构与设计
- 静配中心清洁消毒考核试题
- 一级烟草专卖管理师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小学数学《分数除法》50道应用题包含答案
-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课件
- 化工试生产总结报告
- 复句与单句的辨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