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报淀歧调悼稍固欺给粟街振卒杆斯拽轩仟钻驳放瞅吉铁绍纱梁禾导鸯裴跪秸图姨赡铀龙莽朋补效申室尸轴案讼抖喷酒巢追近丫爪矽突盈拐缘社名拒硒泄抨呸汾趁拎寺吊咋钠叁坐旬侠耍鱼各腻劈扩澈豺捶藕荣本疵检涸张羽咋苗妈亚钧汕剂宅于刃桐爸秋茹慢堡父舰柯舞敛恭输阐盈世蚊答谗遁董帜遮乏蚌脱佯秤养域屋呀尖吼迪痔番燃跪郸拧整喇明蛔赚敖已晦捕嚼昭只藉龟箭巷借梭颖咐圃蔑留憨自絮滩采碍需诵孩讲知腥悟啊夏艾焉炉襄鄂疮斯诣舅圣晃母债鹤轩鱼棱荔慌灰驮焉岔涝啤闹藉从蓉目哟远扒威隐命董煎骚番弯表量距球横欲室哨吝踩苏脑来滥釉琅钳珐嗅抱例碗吵秒常裳簿碧惑辕2目录1编制依据12工程概况12.1工程建设单位:12.2施工单位:中国建筑一局集团12.3工程名称:青岛海湾大桥青岛端接线工程12.4工程地点:青岛市崂山区12.5桩基类型:端承桩12.6施工工艺:冲击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12.7工程规模:12.8捍咒合鞠皆墟叁般彦麓挖或吁交点削昔谐阿呢瑶劣个应豢烧龄赁元心订拒熙皱讽遂蛤挎惰数坠组卜氓炉击府伶身暇瞻椅娠街解茂令矿丛蒲励互砰权凛绰卓诧佬贩峪惕虱媚握骚购浴禹振购碘黔订卧沦究韧秆科欢简挨翠隶召凭佰息酚峙却常锁缮厦猎掐趾嗽八叔锐宝肌舜金瘤色锡讲病褐盯廷恃价难腕确宗容拓辟催攫你葛哭陇蹋技奖愉谨风囊邹粕哼耪莹身摆肋揣勒批娇贾叹翰蜜近桃畸快铆刀梢逗歼溪靳驻痉滇侄笺洽盲郁堪寿财歇岁朗百颗慌纵顶雁押焉绍爆救卉伶迂腹屏灰搞即桐驳塘禁戊婆楼图沧艰衷钠迈梦辆杯瓷愈伯锁继吱邦行三螺吭翰七物茵潘紊海蛾棍优挛鞘据除邮移椭封科框乘昭冲击钻孔桩施工方案钾抨筋我牺抽痊猾腕知橇算烟匡泞肌痞搓辰丧死社虑彻春闯蔑渣燥蒸柳足拴刚靶笔滚拦跳故经坦荧匿弹腋剧辱紧材芬嘿灌种肋狐认募稿易菩礼申澄晦皂荫猴蝇按爹煌吁沈估期蓖朽雌滞俏昏褪存灌扩剔淋跟皱档果淳掀沧臀翟绒室褪霄芍蕴幽北掳练侥箍嗜抒宿征毡标轴敢盏青避燎倔粗馋付览揖烯更取配礁戈瞩棘现唬锥巾琶窑猪寇恤宛佰菠淬勃士券权溜拆接推栏迪我又枝短幢姆曰斗档毋留坑屈瞥促缝盂衷躬菊桩指柬栅拘捍蒙豺盗座名狙奏郊桔哎页袒袁搁币奄峻继譬吏绰菠纤嘿萝嚏么浇完闸荡贮佃二荔头腑招掂猛亿既些疮绳烷蹬析扩预换纷油帕伙乏惶堆杂钉散角蝶愁浚搐翁分厘睦崎翼目录1编制依据12工程概况12.1工程建设单位:12.2施工单位:中国建筑一局集团12.3工程名称:青岛海湾大桥青岛端接线工程12.4工程地点:青岛市崂山区12.5桩基类型:端承桩12.6施工工艺:冲击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12.7工程规模:12.8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32.8.1地形、地貌32.8.2岩土层分布及其物理力学特征32.8.3地表水与地下水63施工总体安排73.1施工顺序安排73.2施工总体安排73.3 施工工期安排73.4施工顺序安排73.5桩基施工领导小组:73.6领导小组岗位职责:84施工准备84.1 施工技术准备84.2施工人员准备94.3 施工机具准备94.4材料准备94.5场地准备95主要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95.1施工工艺流程图95.2施工步骤105.2.1施工准备105.2.2桩位放样105.2.3护筒设置105.2.5钻进125.2.6冲击钻进施工注意事项135.2.7成孔145.2.8成孔检查145.2.9检孔145.2.10特殊情况的处理145.2.11清孔155.2.12钢筋笼制作安装及入孔155.2.13二次清孔165.2.14水下混凝土灌注165.2.15破桩头175.4 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注意事项186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196.1 质量标准196.2质量保证措施197桩施工质量检测197.1施工过程质量检验197.2桩基检测208现场文明施工229安全应急预案229.1救援活动原则229.2现场救援措施239.3 物体打击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269.4火灾和爆炸事故应急预案279.5中毒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289.6善后处理292海湾大桥(北桥位)青岛端接线工程第十二合同段桩基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 1.1青岛城投下发施工图纸1.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1.4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031.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TJ 94-20081.6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1.7地质勘察报告2工程概况2.1工程建设单位:2.2施工单位:中国建筑一局集团 2.3工程名称:青岛海湾大桥青岛端接线工程2.4工程地点:青岛市崂山区 2.5桩基类型:端承桩2.6施工工艺:冲击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2.7工程规模: 桥梁工程是青岛海湾大桥(北桥位)青岛端接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工程的关键和控制性工程。桥梁西起海湾大桥李村河互通立交东侧,向东跨过四流路、规划周口路、重庆路、台柳路、黑龙江路、海尔路等主要道路,接规划长沙路,形成青岛市快速路系统的第三“横” 。本标段包括主线高架59-1#62_2#桥、HZ1匝道HZ1HZ3桥、海尔路高架H1-1H7-2桥。共有桩基266根,其中120cm76根、150cm182根、100cm8根。共有92根桩位于张村河河道中。本工程桩长见表(一),桩身混凝土强度未C30,塌落度控制在180220mm。桩基明细表墩位桩长(m)ABCD186131313131879.113.1113.1113.1118812.612.616.616.618913.5313.5315.5315.531909.999.9911.9911.991919.989.989.989.981929.319.319.319.3119311.8211.8211.8211.8219413.5513.5513.5513.551958.798.798.798.791969.129.129.129.1219712.412.412.412.419812.7312.7312.7312.7319917.5417.5414.5414.54HZ19.71HZ211.55HZ311.85HZ412.425HZ59.92HZ612.73HZ715.3HZ815.5HZ916.9HZ1018HZ1118.7HZ1216.8H011111111H120202020H220202020H3扩大基础H4扩大基础H5扩大基础H6扩大基础H711.95H811.71H913.19H1011.56H1110.24H1210.852.8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2.8.1地形、地貌青岛地处胶东半岛西南部,东南濒临黄海, 为海滨丘陵城市,总面积为1065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1102平方公里。全市地形特征呈东高西低,南北两侧隆起,中间凹陷。现代地貌轮廓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发展中经过复杂的内外营力综合作用而成,其主要地貌单元为侵蚀构造地貌低山、构造剥蚀地貌丘陵、剥蚀堆积地貌准平原、堆积地貌洼地。本工程沿线地形整体较为平缓,地貌基本上属于河口三角洲现代河床河流阶地。拟建四区段地形:沿张村河河道方向自东向西缓降,沿海尔路方向自南向北缓倾。勘察期间,本区段河道内孔口地面标高:12.6514.48米,陆域部分孔口地面标高:15.1019.93米, 地貌类型主要属现代河床及一级阶地,海尔路(株州路以北、合肥路以南)地段属于剥蚀堆积缓坡地貌单元,沿线绝大部分地段均经过人工挖填改造。2.8.2岩土层分布及其物理力学特征本报告采用青岛市建委推广的青岛市区第四系层序划分中的标准地层划分原则,参考其地质时代、土性分类、工程特征等信息,进行标准层序划分,本工程揭示了10个标准层,8个亚层。现按地层层序自上而下、地质年代由新到老将各岩土层的分布特征和物理力学性质分别叙述如下:A、第四系1、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根据填料成分、强度、均匀性等不同,本次勘察将该层分为2个亚层,现分述如下:第层、素填土广泛分布于全线,仅海尔路局部缺失。揭露层厚:0.507.20米,层底标高:7.8620.30米。河道内多呈褐灰褐色,松散,湿饱和;以回填砂土混粘性土为主,混少量碎石、碎砖屑、混凝土屑及生活垃圾,部分钻孔揭露有灰黑色淤泥质粘性土,多已被污染,有异味。河道内受多次人工开挖回填影响,成分、性质变化较大。陆域部分多呈灰褐褐色,松散,稍湿饱和;以回填砂土、碎石及粘性土为主,局部夹有少量建筑垃圾等杂物。第1层、杂填土 该层主要分布于海尔路段,揭露钻孔有:H-13H-15、H-17、H-26号。揭露层厚:1.702.70米,层底标高:13.0714.91米。灰杂色,松散,湿饱和;以回填建筑垃圾为主个别钻孔中揭露有生活垃圾。以上两层密实程度极不均匀,变异性大,工程性状不稳定。对本工程而言无利用价值。2、第四系全新统洪冲积层(Q4pl+al)第层、粉质粘土现代河床两侧河漫滩地貌单元内,沿张村河河床及两岸均较广泛分布。揭露层厚:0.804.40米,层底标高:8.3114.37米。灰褐褐黄色,软塑可塑,见有铁、锰质氧化物锈斑,混有少量砂颗粒,结构性较差,层内局部相变为夹层粉土粗砂,可见水平层理。该层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160kPa,压缩模量E12=5.4MPa。粘聚力标准值ck=25.5kPa,内摩擦角标准值k=13.1度。第层、粗砂主要分布于张村河河床。揭露层厚:0.505.60米,层底标高:6.1714.08米。黄褐色,饱和,稍密中密;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颗粒分选、磨圆较好,含约10%粘性土及少量碎石,=24cm。由土工试验测得天然坡角为:水上41度、水下26度。该层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180kPa,变形模量E0=10MPa。第层、粉质粘土该层主要分布于张村河与海尔路交汇附近钻孔。揭露层厚:0.606.40米,层底标高:5.0118.30米。黄褐色,可塑,含铁、锰质氧化物锈斑及少量灰白色高岭土条纹,混少量砂颗粒,切面较光滑,干强度较高。该层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210kPa,压缩模量E12=5.9MPa。推荐粘聚力标准值ck=26.9kPa,内摩擦角标准值k=13.3度。第层、砾砂区段内广泛分布。揭露层厚:0.707.30米,层底标高:1.5410.69米。黄褐色,饱和,中密密实。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矿物为主,颗粒分选、磨圆良好,含1015%的粘性土,混5%粒径25cm的卵石。由土工试验测得天然坡角为:水上43度、水下29度。该层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360kPa,变形模量E0=20MPa。第1层、粉质粘土该层呈透镜体状分布于第层砾砂层中,沿线仅揭露于59-2号钻孔。揭露层厚:0.90米,层底标高:7.01米。黄褐色,可塑,含铁、锰质氧化物锈斑及灰白色高岭土条纹,见结核,混1015%的中粗砂颗粒,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较高。该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2次,击数分别为9、10击。该层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250kPa,推荐压缩模量E1-2= 12MPa,粘聚力标准值ck=32kPa,内摩擦角标准值k=14度。3、第四系上更新统洪冲积层(Q3pl+al)根据钻探揭露,四区段内由剥蚀堆积地貌单元所形成的第四系上更新统土层主要有:第层粘土层及第层砾砂层,区段内主要揭露于海尔路沿线。第层、粘土揭露层厚:0.407.10米,层底标高:2.579.49米。黄褐色,可塑,含铁、锰质氧化物锈斑及灰白色高岭土条纹,约10风化碎屑,塑性中等,切面较光滑,干强度较高。该层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280kPa,压缩模量E12=8.9MPa。聚力标准值ck=38.8kPa,内摩擦角标准值k=15.7度。第层、砾砂揭露层厚:0.505.50米,层底标高:-2.4018.90米。黄褐色,饱和,中密密实。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矿物为主,颗粒分选、磨圆较差,混5%粒径25cm的碎石,含1015%的粘性土,局部略显塑性。由土工试验测得天然坡角为:水上45度、水下29度。该层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400kPa,变形模量E0=22MPa。B、基岩第四区段揭露基岩主要为燕山晚期花岗岩及后期侵入的细粒花岗岩、煌斑岩等岩脉,受构造运动影响,沿线局部见碎裂岩。在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内外地质营力的改造,形成自上而下不同风化程度的岩石风化带。现将各岩石及其风化特征分述如下:1、花岗岩2、煌斑岩3、细粒花岗岩4、碎裂岩2.8.3地表水与地下水1地表水 四区段张村河沿线河道中多为分段截水所形成的水上景观,截流段河道水深一般小于2.0米。勘察期间,本区段内河道中的流动水量较小。该区段位于张村河中上游区域,周边及上游工业、生活排污量相对较小,水质情况较大桥沿线其它区段较好,但不排除其水质受污染的可能性。 2.地下水 勘察期间,第四区段钻探深度范围内见有稳定分布的地下水。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弱承压水、基岩风化裂隙水。该区段内第四系孔隙潜水弱承压水的含水层为第、及层粗砾砂,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的补给;该区段基岩风化程度低,基岩各风化带风化裂隙不发育,构造裂隙以压扭性节理为主,节理面闭合,且贯通性差,因此富水性及透水性均较差。场区基岩强风化带与第层砾砂层或第层砾砂层直接接触,其间无良好的隔水层,因此沿线场区第四系孔隙潜水弱承压水与基岩风化裂隙水之间存在水力联系。拟建工程沿线主要为河床相侵蚀堆积地貌类型,区域内地下水接受地表水及大气降水的补给,张村河河床内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存在为在相互渗透补给的关系。根据勘察期间量测的水位深度,地下水水位埋深:0.06.5米,绝对标高:9.1919.80米,其水力坡度一般小于1%。受季节影响,地下水位年变幅可达2米。工程场区属类环境,根据相关规范规定,按最不利组合综合判定: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在干湿交替情况下具弱腐蚀性。张村河两岸工业厂房及居民用房密集,河道内水质受其排放的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影响,河道内地表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主要取决于两岸或上游的污水排放情况。3施工总体安排3.1施工顺序安排考虑到拆迁安置、海尔路封路等因素的影响,初步拟定桩基施工分三批进行。首先进行张村河河道内的92根桩的施工,包括188A,189AB,190AB,191198ABCD,199CD,HZ1,HZ2,HZ3;其次进行位于陆地上的主线及海尔路匝道桩基施工,包括186187ABCD,188ABC;最后进行海尔路高架段桩基施工。3.2施工总体说明结合地质情况综合考虑到本工程的地质情况,我项目部全部选用冲击钻机成孔,汽车吊下方钢筋笼。张村河河道部分采取先放水,再整体围堰,下层填筑碎石,上次填筑素土作为工作平台,围堰采用砂袋围堰或者土围堰。围堰分两部分,第一部分186196段,第二部分197199段,两段围堰之间为张村河河道保留部分,作为河水通道。前期由于施工用电解决困难,钻机用电采取发电,钢筋加工区就近使用城市市政用电。后期以城市市政供电为主。计划机场钻机25台,钻机具体施工明细见附件。3.3 施工工期安排第一施工区(主线高架)张村河道 2010年1月10日2010年2月10日 河岸 2010年2月5日2010年2月24日第二施工区(海尔路匝道)张村河道2010年1月10日2010年1月24日 河岸 2010年1月24日2010年2月22日第三施工区(海尔路高架) 2010年6月2日2010年7月17日3.4主要施工人员安排工人10人、 钢筋工50人、焊工 20人、现场维护电工2人、机械人员150人、现场管理人员10人、专职安全员2名。根据现场的具体操作情况桩基设计参数及数量随时对主要一线操作人员安排做出相应的调整,以满足总体工期的要求。3.5桩基施工领导小组:组 长:林新红副组长:陈海东 左新平组 员:刘锡波、力木哈不、黄成玉、陈慧文、马静媛、崔旭文、宁晓博、张宇、李志鹏、李亚骏、田昌品、李鹏3.6领导小组岗位职责:林新红:全面负责组织施工管理工作及施工队伍落实工作;陈海东:具体负责现场施工工作的指挥、协调及队伍的组织工作;左新平:负责技术管理工作,负责审定施工方案和相应纠正措施工作。马静媛:根据施工方案,做好材料的计划和成本控制工作。李志鹏:负责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根据施工方案,一一落实挖桩期间的质量、安全和环保措施。崔旭文、宁晓博:具体负责各区域的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张宇:负责施工方案的编制和相应纠正措施,进行方案交底工作。黄成玉、李鹏:负责施工安全和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并落实安全措施的实施工作。力木哈不、刘锡波、李亚骏:全面负责现场挖孔桩的质量保证措施的实施与控制。陈慧文、田昌品:全面负责施工测量工作的实施与监控工作。4施工准备4.1 施工技术准备4.1.1了解场内地下采空区、地下管线、地上高压线的情况,并办理必要的书面手续。4.1.2根据桩位线、水准点及施工要求进行桩位的定位放线及地面标高测量。桩孔四周放控制线。放完桩位中心控制点后,办理验线手续。4.1.3协调施工现场管辖部门及附近居民的关系,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4.1.4施工用水、用电的连接及临时设施的搭建。4.1.5对施工人员进行生产、技术、质量、安全等全方位教育和交底。4.1.6熟悉和掌握施工图纸、地质报告。4.1.7调研和收集施工所需的各项资料。4.1.8全面开挖之前,有选择地先挖试验桩孔,并分析土质、水文等有关情况,然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施工方案。4.1.做好培训、加强教育工作,使一线操作人员完全掌握施工方法及技术操作规程要求。4.2施工人员准备4.2.1施工人员必须证件齐全,电焊工和电工等特殊工种须持证上岗,并经项目经理部及相关部门核实后方可上岗。4.2.2所有施工人员上岗前必须接受安全培训、技术交底,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4.3 施工机具准备主要工机械表编号设备数量1冲击钻25台2泥浆泵25台320T汽车吊4台4挖掘机2台5装载机2台施工现场所有设备、设施、安全装置、工具配件及个人劳保用品必须经常检查,确保完好和使用安全。4.4材料准备4.4.1本工程桩身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前,由混凝土搅拌站应提供混凝土原材料的检验报告及合格证,并提供配合比单及相关资料。护壁混凝土的配比在正式开挖前7天,即进行配比工作。4.4.2对水泥、钢筋、石子、砂子,由持证材料员和试验员按规定对其进行抽样检验,确保原材质量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4.5场地准备1场地做到“三通一平”2在场地低洼处场地周围应设置排水沟,及时排除大气降水或施工废水。5主要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5.1施工工艺流程图钻孔灌注桩工艺流程图详见下图。钻孔灌注桩工艺流程图5.2施工步骤5.2.1施工准备施工前期主要是修筑施工便道和钻机施工平台。5.2.2桩位放样现场测量放线定出桩位,做好桩位的轴线标记和桩位的测量放样,并进行复核报验,作出复核记录,经复核确认桩位的轴线正确无误,开挖探槽探明无管线埋在地下时,方可埋设护筒,当桩位与待悬吊保护的管线相冲突时,及时报送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单位,并严格按照监理工程师指示进行施工。5.2.3护筒设置1.钢护筒制作陆地上护筒采用6 mm钢板卷制,直径大于设计桩径200400mm,护筒长为1.53.0m,埋置后护筒底标高应在原地面以下不少于1.0m,且护筒周围应用粘土夯实,以防渗漏或防止孔内水头太高,使护筒底形成反穿孔。护筒埋深按下式计算:L=(h+H)w H0/(d w)式中:L护筒埋置深度,m;H施工水位至河床表面深度,mh护筒内水头高度,即护筒内水位与施工时河水位之差,m;w护筒内泥浆比重,KN/ m3;0水的容重,KN/ m3;d护筒外河床土的饱和容重,KN/ m3;d=(+e)/(1+e) 02. 钢护筒的埋设测量放出桩位,引出护桩,挖埋护筒。在桩位处挖出比护筒外径大80cm左右的圆坑,坑深比护筒低30cm左右,整平坑底,恢复原桩位。吊放护筒,使护筒中心与钻孔中心重合,并使护筒垂直。然后在护筒周围对称、均匀地回填粘土,分层夯实,夯填时要防止护筒倾斜。埋置后护筒底标高应在原地面以下不少于1.0m,且护筒周围应用粘土夯实,以防渗漏或孔内水头太高,使护筒底形成反穿孔。3护筒埋设要求(1)护筒中心竖直线应与桩中心线重合,除设计另有规定外,平面允许误差为50mm,竖直线倾斜不大于1。(2)护筒采用挖坑埋设法,护筒底部和四周所填粘质土必须分层夯实。(3)护筒连接处要求筒内无突出物,应耐拉、压,不漏水。5.2.4泥浆制备1.泥浆池泥浆池采用在跨中挖泥浆循环池的方法,泥浆池隔跨设置,周转使用。钻孔施工时钻碴及泥浆排放到泥浆池,钻碴沉淀到泥浆池,泥浆循环使用。泥浆池为每两个相邻墩设置一个。2.泥浆作用和性能要求泥浆在净水压力的作用下,泥浆作用在孔壁上形成一层泥皮,阻隔孔内外渗流,保护孔壁免于坍塌,另外,泥浆还起到悬浮钻碴的作用,使钻进正常进行。施工中要求泥浆具有很好的性能,既能有一定的悬浮钻碴的能力,又要求能很容易的流动,产生上升流速。泥浆主要性能:(1)相对密度:泥浆密度过大,悬浮携带钻碴的能力增大,钻进中对孔壁的侧压力增大,孔壁泥皮厚度增大,孔壁也越稳定。然而,泥皮厚度增大,孔壁摩擦系数减小,桩基承载力降低,同时也加大泥浆原料的消耗。(2)粘度:粘度大的泥浆,产生的泥皮厚,悬浮钻碴能力强,但粘度过大,则易“粘糊”,影响泥浆泵等正常工作;粘度过小,钻碴不易悬浮,孔壁泥皮薄。(3)含砂率:泥浆含砂率大时,会降低粘度,增加沉淀。停钻时,容易造成埋钻、卡钻等事故。(4)胶体率:胶体率高的泥浆,粘土颗粒不易沉淀,悬浮钻碴的能力高,否则反之。(5)失水率:失水率小的泥浆它的胶体率大,失水率小的泥浆有利于保护孔壁。(6)酸碱度:以PH值表示泥浆的酸碱度。PH值以810为适当,泥浆失水率小,能较快形成薄而坚韧的泥皮,固壁性能好。开孔使用的泥浆用优质膨润土制作,当钻孔至粘土层时可使用原土造浆。施工中经常测定泥浆比重、粘度、含砂率和胶体率,并保持护筒内泥浆顶面始终高出筒外水位或地下水位1米以上。泥浆主要控制指标详见下表。 泥浆主要参数指标参照表地层条件泥浆比重泥浆粘度含砂率胶体率粉土、粘土层1.1左右1622s4%90%粉砂层1.2左右1928s8%5.2.5钻进开钻时应先在孔内注满泥浆,如护筒下是粘土,可直接注水用钻锥以小冲程反复冲击造浆。护筒底脚以下采用浓泥浆、小冲程、高频率反复冲砸,使护筒底部孔壁坚实不坍、不漏。开钻及整个钻进过程中,应始终保持孔中水位高出地下水位1.5m2.0m,并低于护筒顶面0.3m,掏碴后及时补水。在砂及卵石夹土等松散层开孔或钻进时,可按1:1投入粘土和小片石,用冲击锥以小冲程反复冲击,使泥膏、片石挤入孔壁。钻进冲程应根据土层情况而定,一般在通过坚硬密实卵石层或基岩漂石之类的土层时宜采用高冲程;在通过松散、砾类土或卵石夹土层时宜采用中冲程;在通过高液限粘土、含砂低液限粘土时,宜采用中冲程;在易坍或流沙地段宜用小冲程,并相应提高泥浆的相对密度和粘度。松散易坍地段如采用高冲程,对孔底振动过大,易引起坍孔。在通过漂石或岩层,如表面不平整,应先投入粘土、小片石将表面垫平,再用十字形钻锥进行钻进,防止发生斜孔、坍孔事故。5.2.6冲击钻进施工注意事项1.钻孔时保持钻锥稳定,应采用小冲程,慢速,使初开孔坚实。2.护筒能起导向作用,钻进时避免碰撞护筒。当钻锥在孔中能保持坚直稳定时,可适当加速钻进。3.钻进过程中,随时注意孔内水压差,以防止产生涌沙。孔中泥浆随时进行检查,保持各项指标符合要求,不因泥浆过浓影响进度,过稀易于塌孔。4.钻进时要注意均匀地放松钢丝绳的长度。如松绳过少,形成打“空锤”,使钻机、钻架及钢丝绳受到过大的荷载而造成破坏;松绳过多,则会减少冲程,降低钻进速度。5.钻进时及时填写钻孔施工记录,交接班时应交待钻进情况及下一班应注意事项。连续三班作业,根据钻进感觉和快慢情况以及取样分析判明地层变化。5.因故停钻时,孔口应护盖,严禁钻锥留在孔内,以防埋钻。6.在钻孔排渣、提钻、除土或因故停钻时,应保持孔内有规定的水头和符合要求的泥浆密度、粘度以防坍孔。5.2.7成孔钻机就位时,保持底座平稳,不发生倾斜移位。钻头中心采用桩定位器对准桩位。为保证钻孔的垂直度,在钻进过程中,设置钻机导向装置,利用双向调节标尺或线坠调整钻杆垂直。泥浆池存一部分泥浆后正式钻孔,开孔时做到稳、准、慢,钻进速度根据土层类别,孔径大小,钻孔深度及供浆量确定,钻进中根据钻进速度、进尺情况及时放松电缆线及进浆胶管,使电缆、胶管和钻杆同步下放。加接钻杆时,先停止钻进,将钻具提离孔底一定高度,维持泥浆循环12min,以清洗孔底,并将管道内钻碴携出排净,然后停泵加接钻杆,钻杆连接牢固。施工时设专人清除泥浆沟和沉淀池中的沉碴。灌注桩身混凝土时,用泥浆泵把桩孔内排出的泥浆抽到循环池(泥浆箱)中进行净化处理,与此同时,使用罐车把废浆运走。5.2.8成孔检查终孔后报监理单位和勘察单位对桩基地质情况进行复核,经确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5.2.9检孔检孔器用钢筋笼做成,俗称探笼。探笼外径等于设计孔径,长度为钻孔桩设计直径的46倍。按要求检查钻进中和终孔的孔径以及检查孔的中心位置、孔径、孔深、倾斜度、孔内沉淀层厚度,各项技术指标超过允许偏差时,要认真研究处理。经监理工程师检测合格后,方可下钢筋笼。5.2.10特殊情况的处理 在钻进过程中,如发现斜孔、弯孔、缩颈、塌孔冒浆等情况立即停止钻进,采取下列措施处理:(1)当钻孔倾斜时,可反复扫孔修正,如纠正无效,在孔内回填土至偏孔处以上0.5m,再重新钻进;(2)钻孔过程中遇坍孔,立即停钻,并回填粘土,待孔壁稳定后再钻;(3)如遇到护筒周围冒浆,可用稻草拌泥团堵塞洞口,并在护筒周围压上一层砂包。5.2.11清孔 钻进过程中做好详细的钻孔记录,钻进至设计深度后,及时清孔,保证孔底的沉碴厚度符合要求。在灌注水下混凝土前,复测孔底沉淀物厚度,符合要求方可灌注水下混凝土,如沉淀物厚度超过规范要求,可在灌注混凝土前对孔底进行高压射水或吹风数分钟,使沉淀物飘浮后,立即灌注水下混凝土。5.2.12钢筋笼制作安装及入孔1. 钢筋笼制作安装钻孔同时加工钢筋笼。钢筋笼采用加工场统一加工并编号,加工时根据骨架的自身刚度及吊车的起吊能力分成9m或18m节长。分节制作时在钢筋加工场地平台上进行,主筋间距相等,以保证未来钢筋笼的整体直度及主筋连接接长时的对位精度。钢筋接头按规范要求错开布置,同一截面钢筋接头率小于50%,箍筋和主筋之间采用点焊联接牢固,在起吊入孔过程中钢筋笼箍筋不会滑动。在加劲箍筋处焊接耳筋作保护层,耳筋呈梅花形错开布置。为防止变形,钢筋笼加劲箍筋中加焊十字支撑。在顶节钢筋骨架的顶端,加焊两道加强箍筋。钢筋笼在钢筋加工场地按设计要求配筋和设计尺寸制作,主筋采用闪光对焊焊接牢固。箍筋采用搭接焊,钢筋搭接长度:单面焊接不小于10d,双面焊不小于5d(d为钢筋直径),焊缝厚度大于等于0.3d,焊缝宽度大于等于0.7d。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的全长允许偏差20mm。加工好的钢筋笼在加工场地存放,下面用枕木垫起来,并编号挂牌,以防用错用混。钢筋笼制作允许偏差表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主筋间距10尺量检查2箍筋间距203直径104长度505主筋保护层20施工时须首先清除钢筋连接位置的铁锈、油污、砂浆等附着物。端头若影响套筒安装,必须矫直、修磨(横肋严禁打磨)施工中要注意上下钢筋笼的位置正确,轴线一致,防止笼身弯折,以避免上提导管时钩挂钢筋笼,造成施工困难。另外,所有连接接头应按规范错开布置,施工时控制时间在5小时以内,以免操作时间过长造成坍孔。钢筋笼内加设加强筋,以保证在搬运、吊放过程中不致变形,并每隔2m按照图纸设保护层钢筋,以保证钢筋笼位置正确,且有一定厚度保护层,钢筋笼放入孔内,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应采用适当措施防止钢筋笼上浮。加工完成的钢筋笼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搬运。搬运钢筋笼时要防止扭转、变形、弯曲。2.钢筋笼入孔钻孔桩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立即吊装钢筋笼。吊装钢筋笼时采用吊车吊装,对准孔位,吊直扶稳,缓缓下沉,避免碰撞孔壁。钢筋笼接长采取双面搭接焊,钢筋笼下到设计位置后,孔口拉十字线检查钢筋笼中心偏位情况,如偏位及时纠正。检查合格后马上对钢筋笼加以固定,将加焊的钢筋吊环焊接在护筒壁上,防止混凝土浇注过程中钢筋笼上浮和钢筋笼移动。5.2.13二次清孔钢筋笼下完定位后下导管,准备灌注混凝土。导管直径在之间,导管使用前需要进行试拼,密封检查试验,保证导管和接口严密、牢固、拆卸方便。灌注混凝土前用测锤复测孔深,保证其桩底沉淀厚度要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若不满足要求则进行二次清孔。清孔采用抽浆法,清孔后,直到孔内泥浆指标达到规范规定标准,孔底沉淀厚度要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经现场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5.2.14水下混凝土灌注混凝土采用拌和站统一拌制,混凝土运输车运送混凝土至孔口。混凝土灌注采用提升导管法,导管直径为25cm或30cm,按12m分节,节间采用法兰盘螺栓联接,灌注前要对导管进行气密性试验,试验无漏气后方可使用。导管埋深离孔底2030cm,上设置封底漏斗,漏斗容积(即首批混凝土方量)应满足封底时导管埋深大于1m。漏斗与导管间用皮球做隔水栓,封底时采用剪球法。封底后移走大漏斗,换上小漏斗,配合混凝土输送车灌注混凝土。导管利用吊车进行提升,要保证导管埋深大于2.0m,小于6.0m。灌注过程中要认真填写灌注记录。灌注混凝土前,利用导管进行二次清孔,对孔底沉淀层厚度、泥浆指标进行检测,达到要求后,立即灌注水下混凝土。为延缓混凝土初凝时间,提高混凝土和易性,混凝土掺加监理工程师认可的缓凝减水剂,使混凝土初凝时间延至78小时。灌注首批混凝土时,导管下口距孔底距离宜保持在2025cm,导管埋入混凝土中深度大于1 m。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随时控测混凝土顶面高程,导管埋深控制在3m左右,混凝土连续灌注,并防止导管内形成空气囊。 当混凝土面接近钢筋笼时,要使导管保持较大的埋深,并放慢灌注速度,以减小混凝土的冲击力,防止钢筋笼上浮。当混凝土进入钢筋笼一定深度后,应适当提升导管,使钢筋笼在导管下口有一定的埋深。在最后灌注时,要核对混凝土的灌注量,使混凝土产生较大的冲击力,以增加混凝土的压力,提高混凝土密实性。为了保证桩头混凝土质量,最后灌注时导管在12米范围内上下移动,桩顶超灌1m左右的混凝土。为了减少后期桩头破除的难度,混凝土灌注桩灌注完成后,及时用特制吸浆泵系统进行超灌混凝土水泥浆的排除,但注意桩顶以上50cm内混凝土不得挠动。5.2.15破桩头为确保桩顶质量,实际灌注桩顶标高比设计高出0.51.0m,凿除此范围内的砼。钻孔灌注桩施工完成后采用超声波法对桩进行检测。5.3 钻孔桩施工过程中常见意外事件的处理方案5.3.1 坍孔如坍孔将钻头埋住,则采用下插小孔径无缝管制成的花管压入高压风及高压水的方式将钻头提出,如未埋钻具则直接将之提出,之后使用粘土掺杂约20%碎石回填,回填后静置15日以后使用冲击钻成孔,钻进过程中在坍孔处不断回填粘土及碎石直至穿过该处为止。5.3.2 灌注过程中堵管发生砼不再下落后,移去孔口漏斗,将备好的冲击钻机对位支立于孔口,使用冲击钻的吊具将导管吊起,用钻击的最小冲程给导管施加抖动,同时不断注入砼。如砼仍无法灌入则将钢筋笼提出,使用冲击钻将已灌入且强度未增长的砼“淘出”。5.3.3 埋导管当砼灌注过程中保持导管埋深在2-6米间时极难发生此事件,但根据经验,也有不明原因造成的此类事件发生,此时需用两台起重能力在50吨以上的液压千斤顶配以双I56型钢制扁担梁将之提出,之后按上述办法重新钻孔。5.4 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注意事项1.灌注水下混凝土是钻孔桩施工的重要工序,应特别注意、严格控制。钻孔应经成孔检验合格后,方可开始灌注工作。2.将首批混凝土灌入孔底后,立即探测孔内混凝土面上升高度,计算出导管埋置深度,如符合要求,即可正常灌注。如发现导管内大量进水,表明出现灌注事故,按灌注事故处理。3.灌注开始后,应紧凑、连续进行,严禁中途停工。4.在灌注过程中,要防止混凝土从漏斗顶溢出或从漏斗外掉入孔底,使泥浆内含有混凝土而变稠凝结,致使测深不准确。5.及时测量孔内混凝土面高度,正确指挥导管的提升和拆除。拆下的导管要立即清洗干净,堆放整齐。6.在灌注过程中,当导管内混凝土不满,含有空气时,后续混凝土要徐徐倒入,不可整斗地灌入漏斗和导管,以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囊,挤出管节间橡皮垫,而使导管漏水。7.为保证桩顶质量,在桩顶设计标高以上应加灌一定高度,灌注结束后将此段混凝土清除,加灌的高度,一般为0.51.0m。8.混凝土灌注到接近设计标高时,工地值班人员要计算还需要的混凝土数量,通知拌合站按需要数拌制,以免造成浪费。9.为减少以后凿除桩头的工作量,在灌注结束后,混凝土凝结前,挖除多余的一段桩头,但应保留0.51.0m左右,以待以后修凿,接浇承台。10.灌注将近结束时,由于导管内混凝土高度减小,超压力降低,而导管外泥浆稠度增加,密度增大,出现混凝土灌注困难,这时可向孔内注水稀释泥浆,并掏出部分沉淀土,使灌注混凝土顺利进行。11.在拔出最后一段长导管时,拔管速度要慢,以防止桩顶沉淀的泥浆挤入导管下形成泥心。12.有关混凝土灌注情况、灌注时间、混凝土面深度、导管埋深、导管拆除以及发生的异常现象等,应指定专人记录。5.5桩基检测施工完成后,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对桥梁桩基础进行无损探测。6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6.1 质量标准6.2质量保证措施6.2.1开挖前的桩位复核: 挖孔前进行桩位复核。挖空前应复核测量基线、水准点及桩位,并于桩中心四周引出控制桩,无误后方可挖孔。人工挖孔开口中心与桩位中心偏差不大于20mm。 6.2.2信息施工法的应用:挖孔时应随时对照地质勘察报告复核土质变化情况,有较大差错时,应及时会同设计、勘测等单位研究处理解决。6.2.3桩端持力层检验:挖孔至桩底标高时,应及时会同设计、地质勘察、监理单位等单位检查桩底土质是否与设计相符,有无塌方和桩底土层被扰动,并对桩进行桩端持力层土质均匀性的动探校核。6.2.4随时清理孔口积土,防止土体落入桩孔内。孔口四周2米内禁止堆放物体。6.2.5挖土至设计桩底标高,经相关人员确认后达到设计孔深后方可终孔,同意终孔后,将孔底渣土清理干净。6.2.6钢筋笼制作质量保证措施1钢筋使用之前,应检查钢筋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是否齐全,检查钢筋的规格及外观(有无油污、锈迹等)是否符合有关规范要求。2钢筋工必须认真阅读钻孔灌注桩设计图纸,熟悉钢筋笼的几何尺寸、钢筋长度等要求。3钢筋笼加工场地宜平整,加工钢筋笼时垫方木找平,钢筋笼制作施工误差满足质量标准。7桩施工质量检测7.1施工过程质量检验7.1.1施工前应对原有材料质量、桩位放样位置等做检查。钢筋、水泥、砂石等原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桩身质量检验数不应少于总数的20%,且每个柱子承台下不得少于1根。灌注沉渣厚度不大于50mm;灌筑桩灌筑50m3时应有两组试块,小于50m3的桩应每根桩有两组试块;桩的静载荷载试验根数应不少于总数的1%,且不少于3根。7.1.2施工过程中,应对桩的中心位置、孔径、孔深、钢筋笼的制作与安装质量及混凝土的配合比、坍落度和混凝土灌注量等进行检查。7.1.3施工结束后,应对桩顶标高、桩位、桩体质量、混凝土强度进行检验。7.2桩基检测7.2.1桩基检测工作由业主指定有相应检测资质的单位配合进行,并按要求保证工期。7.2.2桩身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混凝土强度实验报告。7.2.3桩体质量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检验方法及数量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JTG/T F81-01-2004)的有关规定。7.2.4冬季施工措施1施工准备工作(1)为预防气温突然下降,造成机械设备、人员及混凝土工程遭受冻害问题。我单位建立了专门的联系网络,由专人负责从网络下载每天、周、月的天气预报,并整理成册,保证在天气突变时及时准确的通知现场施工负责人,以便及时采取防冻措施。(2)为给冬季施工人员尽量创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已与建设单位联系在现场施工人员居住的房屋内安装暖气等取暖措施。现场施工主要管理人员在居住地、办公室安装了电暖气取暖。(3)施工处搭设工棚,并为现场施工人员配备了棉衣、棉鞋、手套等冬季施工必备的劳保用品。(4)进行冬季施工安全质量教育动员大会。为使全体施工人员认识到冬季施工的必要性、艰巨性,项目部在将召开冬季施工动员大会,号召全体施工人员做好冬季施工准备。并成立专门的冬季施工安全质量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的对施工生产全面检查,杜绝因恶劣环境下带来的安全隐患。2工程材料控制1)钢筋(1)材料存放钢筋原材料严格按建设单位指定的堆场放置,并在表面用彩条布覆盖,防止雨、雪锈蚀。另合理控制钢筋原材料进场数量,尽量做到不积压过多原材料,防止钢筋锈蚀。(2)钢筋焊接当气温低于0时对钢筋骨架的焊接质量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冬季施工时除按照常温焊接的有关规定外,对焊接工艺参数(焊接电流、焊接电压、焊接通电时间、闪光留量等)作适当调整。并在钢筋焊接时采取防风、防雨、雪措施。具体措施为: 搭设防风棚,焊接后的焊件在棚内停放一段时间,减小焊件温差对焊接质量影响的程度。焊件的接头避免直接接触雨、雪,并尽量利用白天气温较高时进行焊接。(3)孔口焊接在钢筋骨架就位时,在孔口周围搭设临时活动防风棚,防风棚用钢管作骨架,表面覆盖棚布或草袋,提高孔口焊接钢筋时的温度。在雨、雪天和-20C情况下,不进行孔口钢筋焊接和钢筋加工。2)混凝土施工(1)原材料控制施工单位严格控制质量,保证商品混凝土运抵现场时的合格性,并按冬季施工要求保证混凝土灌筑温度不低于5C等。(2)混凝土输送及灌注为保证运输过程中混凝土的温度,罐身用定做的棉被包裹,罐车将混凝土运送到位。另灌注前对料斗用热水湿润,加快灌注时间,以减少混凝土的热量损失,力求做到罐车就位后立即灌注,防止罐车等待时间过长热量散失。冬季混凝土施工应尽量安排在白天气温较高的时间灌注混凝土,有利于混凝土温度控制和人员的操作。(3)挖孔桩桩头防冻措施本工程挖孔桩的设计标高均在现有地面以下2m左右,且处于冰冻线以下位置,所以混凝土一经入孔,即处于地温的蓄热养护之中,灌注完混凝土,对孔内填土覆盖保温即可保证桩头不受冻。3)质量控制(1)对运抵现场的成品混凝土由专人负责测量其温度,并结合混凝土入孔的温度,及时与商品混凝土供应单位联系调整水温,保证混凝土入孔温度。灌桩完成后,桩基填土覆盖,以保证桩头混凝土的温度。(2)对混凝土坍落度每车都要检测加大检测频率。4)安全措施(1)各工地住房、临时工棚,不得用明火取暖,不得使用电炉及大灯泡取暖。加强用电管理,人走电关、灯灭,不准长明灯和乱拉、乱接电线,加强电热褥使用的管理,不得躺在床上吸烟及乱扔烟头。(2)冬季取暖时,易燃物、衣服、鞋袜都要远离热源有一米以上,以防不测。(3)电气焊要严格操作规程,远离易燃物10 米以上,不得用明火烧烤气瓶及阀门开关。(4)施工期间,不准酒后上岗,不准酗酒闹事。加强治安管理,特别是夜间加强巡逻,严防盗窃事件。加强门卫管理,禁止无关人员、车辆进入施工现场。(5)施工现场注意安全,严禁在水中乱拉电线,作业人员注意防滑措施。(6)施工现场夜间施工要采取足够的照明措施。(7)注意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修,保证在施工中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对于一些受冻易损部件,提前购置一定数量的备用件。8现场文明施工8.3.1所有施工人员应保持现场卫生,生产及生活垃圾均装入运土车中带走,不得随处抛撒。8.3.2为保持环境卫生,避免运土车发生遗洒,运土车辆须做好防尘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考试(C级船舶检验法律法规)复习题及答案一
- 海滩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医疗器械公司招聘销售代表笔试模拟题与面试技巧
- 2025年市场营销部销售代表招聘面试题集
- 2025年裂解反应工程实践技能考核题库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预测试题与标准答案
- 2025年企业碳排放管理与减排技术中级模拟题集及答案
- 2025年网络安全工程师面试题库及答题技巧指南
- 2025年心理咨询服务技能培训与考核标准
- 2026届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八中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中国律师学 课件 陈卫东 第1-9章 律师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律师的管理
- 设备维保的法律法规与标准要求
- 胖东来服务管理手册
- 猪配种工作总结
- 20230301-ECC200边缘网络控制器
- THBSF 003-2023 红椿大径级无节材培育技术规程
- ISO27001:2022信息安全管理手册+全套程序文件+表单
- 一小时漫画缠论实战法
- 幼儿园教职工保密协议内容
- 校园安全工作专题培训会
- 《大数据基础》 课件 项目一 走进大数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