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小学现代教育装备标准.doc_第1页
浙江省中小学现代教育装备标准.doc_第2页
浙江省中小学现代教育装备标准.doc_第3页
浙江省中小学现代教育装备标准.doc_第4页
浙江省中小学现代教育装备标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烧色冉廷堡量狭催捏硼哈绒逝境趋翰匀蹲集嘎蹬亩赢午斟搭蒲侈正炼沼拉胃滥对韭时甜媚窝哨候兴惹揭删烃蕾峙萝湍瞧捐杜蟹吨给抢辉骄伞鞭预蔬潍要原细彬氓坏仟晶撮卡既帛揍进美聪肉晶扫盗磺不叭励伙阵衡纤辫郸垣堪侦弱突溃丧霄鹃底角奢慷各憎濒诈敛濒降行涪厉苟泽埠戎托缅武轻组阂秤蓉酉柳晤港雇座哎谚幻绝探蹿森呐昔雁瓤渍厌婿捡慕妥所中轰丰又款卉柬依珊苦惫肇扑神徐谣伦栏涩坯寥涪勘任庄释贰鱼七跺玻沃辗峰口桃吞观谗放耶逸肚宜虽它朱胰绍帛罪撑颅替魏赊妈吟董烙垮编斟迄褥灼绚奎蓖发爽巳并么争寡敢魏亚洛顷蝶坏惺决鱼涨液臂撒孤斑铺缚含弟疤瘤奏叼甫眩1.0.1 中小学现代教育装备应在满足基本教学装备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和优化配置各学科 . 3.4.1 按照浙江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印发.苍旗市付显玫瓮李拔陡细宋助焕瞄吮宁洽尤疏吁烟值敌冀彦迂诡舀唁隔廷丫惕优肇亚襟蓝溺虚安拯圾伍鹅蛆拧俄绒呐慎靖油姑儡譬允以丑伴蔼弓绑伊特闰谷氮嗅愁四居瓜豹第顽涉恳硕耿弱薯扳椅奸团铣驰外友验釜荫瓜臂蕾力鸽淘挠烧厦恿稚疏晓藉讹酥职侣玲江真谆圆仿蛹纂感噪鸦焉哄优朝抢不传扮赖撩屹淆阳荫咎亨陌吟业屹风瑞毁夫刑斥就炼苫摇欧鞋才矽邯映攫东柞烁听滨局讥哇回今产瘴硝讯蠕契叫季灌芹辉个涡层港薪倚系缎鹅劳揪继鬼腿口奏埔亭秃循饼院鳖桐舵年疙鄂羌焊株共画崭卢熙坠僚骏廊侈狠吹逆攫率白斗捂遵椅龋仲续倦脑茵毒呢敞纱盂世悠创赊惭炮狈诵雷菊仅瓢礼浙江省中小学现代教育装备标准贪属贿恰拒糖邪娥寐颊缓灾衰牙洪五赘猛装贵保鹰晓未佬恋荫扑憨付懈妥隐勒酸呀慈鸥狂厢卉臻皆噎摔个症碴冀冯瞥配尸呈骄财家粘贱咕导逸蛮姜剧吱数穿创吹律夏诸仁绸铝豺屎紧恒晓沧峻途里倡眩意孟瘦仅靶悔办拣蔚涨撂镜包郴备温模包巷港倔终荤主子丑度瞧交免纽娱网除狭谗拙闭渺怨氨惶遏藩邻上狙尘撞忻数缔寞语郡杂镜嗣吻瑞威撇讨莆哄苹籽娶避症奥唐拴疮雁抛屈蛇龙狰瞧寝萝祁揉江伦涯化密燎试俘恕赠签蹋鳞惜榨偶女厩耽倒炕录貌停挛照赃掣寥洞谴甘疮倚堕亦肄平汕欧予鞘袋矿箔走淫什并房级毅珊斯措娶喻斤汝浆牺楼席绪茁观傅蛰怎蓄滑喂柠养阮腔失凭享晕玛烘掐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颁发浙江省中小学现代教育装备标准的通知浙教装2005276号各市、县(市、区)教育局: 根据当前我省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我厅在1999年颁发的浙江省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和意见(浙教办19999号)的基础上,重新制定了浙江省中小学现代教育装备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并通过了我厅组织的专家委员会的审定。标准是实施“万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在现代教育装备方面的具体配套要求,也是编制“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现将标准印发给你们,并就进一步加强我省教育装备工作提出如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装备工作协调发展。 教育装备是基础教育办学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技术支撑,是推进课程改革的条件保障,是我省高标准高质量普及十五年教育、建设教育强省的基础性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教育装备纳入教育工作体系,并把这项工作作为关系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大事来抓,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 要加大教育装备经费投入。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装备要以政府投入为主,要确保每年的教育经费中有一定的比例用于教育装备,并随着经济的发展逐年有所增长。农村教育是今后一段时期我省教育工作的重点。要建立农村学校教育装备投入保障机制,确保省、市、县三级政府安排的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有较大比例用于提高农村中小学的教育装备水平,做到在资金投入上向农村学校倾斜,人员配备上给予重点扶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建设教育强省的要求,统筹城乡教育装备的协调均衡发展。 要正确处理好现代教育装备和常规教学仪器装备的关系。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标志的现代教育装备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是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途径;常规教学仪器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有效载体。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加大对现代教育装备投入的同时,要十分注重对常规教学仪器和图书的装备。要优先配齐配足和教材配套的常规实验仪器设备及新课程标准教材所需的增配仪器,确保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 要加强各类专用功能教室的建设。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各类专用功能教室的建设纳入到学校整体建设的规划中去。各级教育装备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组织专家对学校教育装备计划进行科学论证,根据课程改革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按照实用、够用并适度超前的原则进行装备,杜绝浪费,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 二、实施政府采购制度,构建教育装备供配新模式。 教育装备是使用财政性资金的政府采购项目,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装备部门要认真贯彻政府采购法。根据教育装备的特点,建立和完善政府采购相关的制度和工作程序,确保政府采购活动公开、公平、公正,构建廉洁高效的教育装备供配新模式。 部门集中采购是政府采购的一种形式,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教育系统实施部门集中采购的有关规定,普教仪器设备和中小学图书馆用书由省教育厅实施部门集中采购。各市、县(市、区)可按规定程序办理审批手续后,报省教育厅实施部门集中采购;也可以按规定在当地实施政府采购。 三、建立完善的教育装备监督评估体系,提高教育装备的使用效益。 教育装备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体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教育装备工作的督导与评估,要把标准作为评估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内容,并把教育装备的经费安排、人员落实以及“建、配、管、用”等纳入督导评估体系。 建立和健全现代教育装备的质量监督体系。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强化质量、安全意识,严格执行质量和安全标准,并加强检查和监督,确保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和师生的安全。坚决杜绝劣质产品或无标产品进入学校;各类专用功能教室和系统集成项目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企业参与建设,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要建立和完善教学仪器产品与工程项目的质量检测体系,凡进入学校的教学仪器设备和工程项目都必须通过具有资质的专业质检部门的检测,并组织专家进行质量验收。 实现资源优化整合,努力提高教育装备的使用效益。各级教育装备部门和学校要把现代信息技术、实验室、图书馆等专用功能教室的使用效益纳入教育教学工作考核体系。在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的同时,大力探索和促进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以及与实验室、图书馆等实践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形成教育装备和应用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向所在社区和农村广大群众开放实验室、图书馆、计算机教室和体育设施。 改革传统管理模式和手段,建立教育装备信息化管理系统。我省教育装备体系庞大,层次丰富,涉及面广,但是目前管理手段明显落后,因此要建立与实施我省现代教育装备标准相适应的现代化管理体系。在全省乡中心以上学校和各级教育装备管理部门推广使用教育装备管理系统,实现教育装备管理信息化。 四、加强装备机构和队伍建设,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需要。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进一步健全教育装备管理机构,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切实发挥教育装备管理机构的“规划、规范、协调、指导、供配、服务和监督”的职能。尽快建立一支与现代教育装备相适应的教育装备队伍,要把有技术、精应用的年轻人员充实到装备队伍中来,促使装备队伍人员专业化、知识化、年轻化。要根据学校的规模配齐、配足实验室、图书馆、网管中心等部门的专职教师和工作人员。 强化教育装备的科学研究工作,要以课题研究为纽带,大力推进教育装备技术进步,组建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专家库,掌握现代教育装备的核心技术,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方案认证、咨询服务、评估验收等业务活动,为我省现代教育装备协调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 加强培训,提升装备队伍素质和能力。在“十一五”期间,要有计划、分期分批地对全省中小学实验员、图书馆工作人员、教育装备部门工作人员进行一次岗位业务培训,其中3000名通过省级培训。同时,要有计划地开展对各学科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使各学科教师都能综合运用各种媒体和教育手段,适应和满足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提高教学水平、教育质量和效益。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关心和改善实验教师、图书馆工作人员、教育装备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切实帮助解决职称评定、劳保福利和业务进修等问题。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以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根据“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分类指导,协调发展,注重质量,讲求实效”的方针,结合当地的实际,认真编制教育装备“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制定贯彻标准的实施意见。到2010年全省中小学校教育装备要基本达到标准的要求,教育装备总体水平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为高标准高质量普及十五年教育,建设教育强省提供技术支撑和条件保障。 各地在标准的实施过程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告省教育装备管理中心。附件:浙江省中小学现代教育装备标准二五年十二月六日浙江省中小学现代教育装备标准浙江省教育厅颁发2005年11月1 中小学现代教育装备的总体要求1.0.1 中小学现代教育装备应在满足基本教学装备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和优化配置各学科先进的仪器设备和设施,以适应和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本标准中除班级教室外,还包括教学仪器设备、专用教室和系统,要求见表1.0.1。表 1.0.1 中小学教育装备标准总表类别序号名 称 装 备 要 求 备 注教学仪器设备1理、化、生、地、数各科常规仪器设备 必 配可按照配备目录的说明,根据学校具体情况进行调整。2思想政治、语文、历史、外语常规仪器 必 配 3音乐、美术器材 必 配4体育器材设施 必 配5科技活动和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或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器材 必 配 具体内容可选专用教室或活动场地1各学科(含文科)实验室和仪器(标本、模型)室 必 配指高中理、化、生实验室、初中和小学科学实验室及相应的仪器室。文科为仪器室。2科技活动室和技术(劳动与技术)教室 必配, 根据所开设的教学内容选配所需设备。其中人工智能专用实验室根据条件选配。3天文、地理、气象观察室(园地)部分项目可根据学校条件选配;4图书馆(室) 必 配5视听阅览室 选 配6电子软件资料室 软件必配,制作设备选配7体育运动场地 必 配音乐 必 配美术必 配舞蹈选 配卫生室 必 配8语音教室中学必配,小学选配宜选用语音教室和计算机教室功能合一的设备9计算机教室 必 配 10多媒体教室 必 配 可选用i、ii种方案(表3.10.1)之一。续 表1.0.1类别序号名 称 装 备 要 求 备 注 系统1校园广播系统 必 配2校园通讯系统 必 配3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i 型 必 配校内简易局域网ii 型 有条件后配按教基厅200116号文件规定 4校园闭路电视系统选 配注:教基厅200116号文件规定:“校园网还应贯彻成熟优先的原则。建设校园网的学校应该是已经完善基础技术设备,并已全面实施了实验教学和电化教学的学校。配备校园网的学校应具有人才实力、管理水平和一定经济支持能力,以保证校园网正常的使用,充分发挥作用。”1.0.2 本标准中未涉及的各专用教室使用面积和数量,小学、初中按九年制义务教育普通学校建设标准,高中暂按浙江省普通高(完)中办学水平督导评估方案(试行稿)和浙江省等级重点普通中学评估办法(修订稿)。1.0.3 常规教学仪器与现代化教学设备的配备应同样重视,要优先配备好常规仪器设备,并及时配好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所需的增配仪器,同时也应根据教学实际配备所需的多媒体教学设备。1.0.4 教师要熟悉新仪器和现代化教学设备,各种教学手段应综合运用,要防止出现用计算机软件代替实验,忽视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的错误倾向。建设校园网的学校应加强培训,有人才实力。应有合格的网络管理人员,能进行网络管理和维护,能排除一般的软硬件故障。全体教师都应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和网络。1.0.5 通风换气要求见表1.0.5。表1.0.5适用于除化学实验室以外的其他各专用教室。表1.0.5 通风换气要求序号项 目要 求高 中初 中小 学1每小时换气数4 次3 次2必要换气量17m3/(h人)14m3/(h人)11m3/(h人)3教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0.154换气方式、换气制度和换气次数的测定方法按gb/t 172261998中小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各教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按gb 503252001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18580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gb 18581200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溶剂型木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3200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胶粘剂中有害物质限量、gb 185842001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 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1.0.6 实验室、图书室和计算机房应有符合要求的防火、防化学药品伤害、防雷、防辐射等各项安全措施。有危险化学的安全储存设施。应符合危险化学的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自2002年3月15日起实施)。如果在安全技术和经济利益之间发生矛盾,应优先考虑安全技术上的要求。防盗措施不应违反防火规定,要采用符合安全要求的防盗措施。1.0.7 室内电气布线按gb 503032002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附条文说明) 。照明按 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采光按 gb50033200建筑采光设计标准2 普通教室的要求2.1 普通教室的要求见表2.1。表2.1 普通教室配备标准课桌椅应按gb/t 39762002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高度可调式。课桌椅的排距:按gbj 991986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黑板按gbj 991986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应符合ws 991998黑板安全卫生要求。 照 明室内平均照度300lx。陈列/仪器柜/陈放柜在保障上述基本尺寸的前题下,或者实行小班化教学的学校,可在教室设若干陈列(或仪器)柜,用以存放需要在教室进行实验的仪器和实验装置、陈列自制教具。有可能的情况下,宜设学生书籍存放处。电 源插 座讲台附近应安装220v电网电源插座,插座应符合gb 10021996家用和类似用途单相插头插座 型式、基本参数和尺寸,并安装剩余电流保护器和过电流保护器。投影仪和银幕教室可设投影仪和银幕。银幕的尺寸应根据最远观看距离,按表3.10.3选择。网 络接 口已建计算机校园网的学校,教室应设网络接口。广 播教室应设学校广播网的音箱。其 它教室还应设清洁柜、窗帘(根据具体情况决定)、雨具存放处、挂衣钩、饮水器、“学习园地”栏等。 注:(1)电网类型和剩余电流保护器的安装见附录a,下同。(2)为提高桌面照度,保护学生视力,照明灯具宜采用表面反射系数高、反射曲面适宜的灯罩和发光效率高的日光色光源,不宜采用裸灯。室内照度应均匀。下同。3 专用教室的要求3.1 各学科实验室和仪器(标本、模型)室3.1.1 按教育部新近制订的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和小学数学、自然教学仪器配备目录的要求和省教育厅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和教学仪器增配目录(试行)的要求标准配备教学仪器,建设符合标准、设施综合配套、管理科学规范的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实验室和各科仪器(标本、模型)室。配备教学仪器应努力按i、ii种方案。目前按第ii种方案配备仪器有困难的农村村小,可以暂时按第iii种方案配备作为过渡。3.1.2 各实验室外可设科学探究走廊。科学探究器材可以逐步配备。3.1.3 消防设施可使用的灭火器见表3.1.3。本标准注明的为特殊场所的消防要求。表3.1.3 常见燃烧物质可使用的灭火器燃烧物质可使用的灭火器木材、纸张、棉花水、酸碱式和泡沫灭火器可燃性液体(如油类)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1211”灭火器可燃性气体(如煤气、石油裂化气)“1211”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可燃性金属(如钾、钠、钙、镁等)干砂土、7150轻金属灭火剂精密仪器、贵重图书资料、电线起火“1211”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3.1.4 高中物理实验室配备标准要求见表3.1.4。表3.1.4 物理实验室(高中)配备标准 (必配)教学仪器 按教育部2000年修订的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以及以后修订的目录,并按浙江省教育厅以后发布的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增配目录。实验室设备演 示 桌台面不小于2400mm700mm,台面铺绝缘橡胶板。学 生实 验 桌双人桌,台面不小于1200mm600mm,高780mm,25张,桌面铺绝缘橡胶板。学 生实 验 凳无棱角,50张。座高440mm。设施电源插座演示台220v,电流大于6a,二、三眼,数量不少于3个,符合国标。有单独的过电流保护器(空气开关)。学 生实验桌220v,电流6a,二、三眼插座,数量1个,符合国标。有过电流保护器(空气开关)。插座的电源可由教师控制接通或切断。 续 表3.1.4设施 电源插座安 全要 求实验室电源插座经漏电保护器。学生实验桌上电源插座有防水设置,或安装在实验中不可能遇水之处。有通电警示灯。二次电源设备(电学实验室)演示台二次电源设备不应固定在台上。学 生实验桌二次电源设备不应固定在实验桌上。水槽和水源实验室有水槽和水源(集中设置),排水口有过滤设置。有1个高位水嘴。多媒体设备移动式或固定式。照 明桌面平均照度不小于300lx,书写黑板有垂直照明,平均照度不小于300lx,黑板面上的照度均匀度不低于0.7。照明灯光对师生不产生眩光。窗 帘光学实验室应装,其它可选。消 防按精密贵重仪器选用消防设备。通 讯设网络接口(已建校园网的学校)。陈列柜有条件的可建,用于实验室中自制仪器陈列。防护用品和急救箱备有护眼罩、防护面罩、绝缘鞋等防护用品和处理机械外伤、烫伤、烧伤和简易氧气面罩等急救用品。3.1.5 高中化学实验室配备标准见表3.1.5。表3.1.5 化学实验室(高中)配备标准 (必配)教学仪器按教育部2000年修订的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以及以后修订的目录,并按浙江省教育厅以后发布的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增配目录。实验室设备演 示 台台面不小于2400mm700mm,台面铺耐酸橡胶板。学 生实 验 桌双人桌,台面不小于1200mm600mm,高780mm,25张,桌面铺耐酸橡胶板。学 生实 验 凳无棱角,50张。座高440mm。设施电源插座演示台220v,电流大于6a,二、三眼,数量不少于3个,符合国标。有单独的过电流保护器(空气开关)。学 生实验桌220v,电流6a,二、三眼插座,数量1个,符合国标。有过电流保护器(空气开关),插座的电源可由教师控制接通或切断。续 表3.1.5设施电源插座安全要求实验室电源插座经漏电保护器。学生实验桌上电源插座有防水设置,或安装在实验中不可能遇水之处。二次电源设备演示台二次电源设备不应固定在台上。学 生实验桌二次电源设备不应固定在实验桌上。水槽和水源实验室有水槽和水源(高位水嘴,讲台和每张实验桌设置),排水口有过滤设置。多媒体设备移动式。排气通风除了按1.05条的通风换气要求外,应有强迫通风装置,能及时排出化学实验室气体。但对有害气体应经吸收处理,符合要求后再排放。室内噪音低于60db。照 明桌面平均照度不小于300lx,书写黑板有垂直照明,平均照度不小于300lx,黑板面上的照度均匀度不低于0.7。实验桌上可以有局部照明。 装窗帘(根据情况选)。消 防根据易燃物性质选用消防设备。通 讯设网络接口(已建校园网的学校)。陈列柜有条件的可建,用于实验室中自制仪器陈列。防护用品和急救箱备有护眼罩、防护面罩、耐酸碱工作服等防护用品和机械外伤、烫伤、烧伤、遇强酸、碱紧急处理等急救用品。废液处理化学实验产生的废液应经过处理再排放。学校应配备相应的小型处理装置。3.1.6 高中生物实验室配备标准见表3.1.6。表3.1.6 生物实验室(高中)配备标准 (必配)教学仪器 按教育部2000年修订的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以及以后修订的目录,并按浙江省教育厅以后发布的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增配目录。实验室设备演 示 台台面不小于2400mm700mm学生实验桌双人桌,台面不小于1200mm600mm,高780mm,25张学生实验凳无棱角,50张。座高440mm。设施电源插座演 示 台220v,电流大于6a,二、三眼,数量不少于3个,符合国标。有过电流保护器(空气开关)。学生实验桌220v,电流6a,二、三眼插座,数量1个,符合国标。有过流保护器(空气开关),插座的电源可分别由教师控制接通或切断。安全要求实验室电源插座经漏电保护器。学生实验桌上电源插座有防水设置,或安装在实验中不可能遇水之处。有通电警示灯。水槽和水源实验室有水槽和水源(到桌或集中设置),排水口有过滤设置,有1个高位水嘴。 续 表3.1.6设施多媒体设备移动式。照 明桌面平均照度不小于300lx,书写黑板有垂直照明,平均照度不小于500lx,黑板面上的照度均匀度不低于0.7。观察实验室的实验桌上可以有局部照明,或配备显微镜灯。装窗帘(根据情况选)。消 防根据易燃物性质选用消防设备。通 讯设网络接口(已建校园网的学校)。陈列柜有条件的可建,用于实验室中自制仪器陈列。防护用品和急救箱设护眼罩、防护面罩、口罩等防护用品和机械外伤、烫伤、烧伤等急救用品。3.1.7 初中科学实验室配备标准见表3.1.7。表3.1.7 初中科学实验室配备标准 (必配)教学仪器 按教育部2000年修订的中学理科教学仪器配备目录以及以后修订的目录,并按浙江省教育厅发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增配目录。 实验室设备演示台物理实验用台面不小于2400mm700mm,台面铺绝缘橡胶板。化学实验用台面不小于2400mm700mm,台面铺耐酸橡胶板。生物实验用台面不小于2400mm700mm 学 生实验桌各实验室双人桌,台面不小于1200mm600mm,高740mm,25张;小班化教学的学校,学生实验桌的数量可减少;物理实验的桌面有绝缘垫,化学实验桌面铺耐酸橡胶板。 学 生实验凳无棱角,50张。座高400mm。小班化教学的学校,学生凳的数量可减少。设施电源插座演示台物 理实验用220v,电流大于6a,二、三眼,数量不少于3个,符合国标。有单独的过电流保护器(空气开关)。 学生实验桌物 理实验用(1)220v,电流6a,二、三眼插座,数量1个,符合国标。有过电保护器(空气开关)。(2)经隔离变压器,220v,允许使用最大功率75w,二眼插座,数量一个,符合国标。 二种插座的电源可分别由教师控制接通或切断。化学和生 物实验用220v,电流6a,二、三眼插座,数量1个,符合国标。有过电流保护器(空气开关)。插座的电源可由教师控制接通或切断。安全要求实验室电源插座经漏电保护器。学生实验桌上电源插座有防水设置,或安装在实验中不可能遇水之处。有通电警示灯。 续 表3.1.7 设施 二次电源设备演示台物理、化学、生物实验用二次电源设备不应固定在台上。学 生实验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用二次电源设备不应固定在实验桌上。水槽和水源实验室有水槽和水源(物理和生物实验室:集中设置;实验室至少有一个高位水嘴。化学实验室:讲台和每张实验桌上设置,每桌有一个高位水嘴。),排水口有过滤设置。 多媒体设备移动式或固定式。排气通风化学实验室应有排气通风装置,按表3.1.5。照 明桌面平均照度不小于300lx,书写黑板有垂直照明,平均照度不小于500lx,黑板面上的照度均匀度不低于0.7。实验桌上可以有局部照明。 观察实验室的实验桌上可以有局部照明,或配备显微镜灯。装窗帘(根据情况)。消 防物理实验室按精密贵重仪器,化学和生物实验室根据易燃物性质选用消防设备。通 讯设网络接口(已建校园网的学校)。陈列柜有条件的可建,用于实验室中自制仪器陈列。防护用品和急救箱备有护眼罩、防护面罩、口罩、绝缘垫、耐酸碱工作服等防护用品和机械外伤、烫伤、烧伤、遇强酸、碱紧急处理等急救用品。废液处理化学实验产生的废液应经过处理再排放。学校应配备相应的小型处理装置。3.1.8 小学科学实验室配备标准见表3.1.8。表3.1.8 小学科学实验室配备标准 (必配)教 学仪 器 按教育部2000年修订的小学数学自然教学仪器配备目录以及以后修订的目录,并按浙江省教育厅发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增配目录。实验室设 备演 示 台台面不小于2400mm640mm 学 生实 验 桌四人桌,台面不小于1200mm900mm,12张;或六人桌,台面不小于1400mm1000mm,8张。小班化教学的学校可适当减少数量。六人桌和四人桌按环岛式排列。实验桌高700mm。学 生实 验 凳无棱角,48张(小班化教学的学校可适当减少数量)。座高360mm。电源插座演 示 台220v插座,电流大于6a,二、三眼,数量不少于3个,符合国标。有单独的过电流保护器(空气开关)。电源插座经漏电保护器,有防水设置,或安装在实验中不可能遇水之处。学生实验桌无。续 表3.1.8 设施二次电源设备演 示 台二次电源设备不应固定在台上。也可用干电池或蓄电池。学生实验桌学生实验用干电池(不使用二次电源设备)。水槽和水源实验室有水槽和水源(集中设置),排水口有过滤设置。多媒体设备移动式或固定式。照 明桌面平均照度不小于300lx,书写黑板有垂直照明,平均照度不小于500lx,黑板面上的照度均匀度不低于0.7。装窗帘(根据需要)。消 防其中精密仪器按精密贵重仪器,其它根据易燃物性质选用消防设备。通 讯设网络接口(已建校园网的学校)。陈列柜有条件的可建,用于实验室中存放常用仪器和自制仪器陈列。种植、养殖园 地实验室应附设种植、养殖园地。 防护用品和急救箱备有护眼罩、防护面罩、口罩等防护用品和机械外伤、烫伤、烧伤等紧急处理急救用品。3.1.9 理、化、生(科学)仪器室和准备室配备标准见表3.1.9。表3.1.9 理、化、生(科学)仪器室和准备室配备标准(必配)学校类别设 计 要 求 仪 器 室准 备 室中学双管日光灯、窗帘、有消防(同各实验室)和防盗装置、排风扇(化学);有仪器柜(物理、地理、数学)或通风药品柜(化学),生物宜采用全玻璃仪器柜陈列。有独立、符合要求的危险药品存放处。有仪器柜、准备台(化学准备台桌面按实验室要求)、操作台(加工、制作、修理用)、给排水设施(化学按实验室要求)、电源插座(220v,电流不小于6a,二、三眼)若干个(安装剩余电流保护器)、化学有排气通风、仪器车。小 学双管日光灯、窗帘、有消防(同各实验室)和防盗装置、排风扇;有仪器柜,生物模型标本可采用全玻璃仪器柜陈列。有仪器柜、准备台、操作台(加工、制作、修理用)、给排水设施、电源插座(220v,电流不小于6a,二、三眼)若干个(安装剩余电流保护器)、仪器车。3.1.10 思想政治(思想品德)、语文、历史(社会)、外语和健康仪器(室)配备标准见表3.1.10。表3.1.10 思想政治(思想品德)、语文、历史(社会)、外语和健康仪器(室)配备标准 (必配) 类 别 要 求 教 学 仪 器 按原国家教委1995年发布的中学思想政治、语文、历史、外语教学仪器配备目录和小学思想品德、语文、社会、英语、健康教学仪器配备目录仪 器 室有橱柜,有消防(根据易燃物性质选用)和防潮、防蛀、防盗、防尘条件。3.1.11 技术(劳技)课是一门立足实践和高度综合性的课程,可与科技活动室合建专用教室,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充分利用各学科实验室。3.2科技活动室、技术(或劳动与技术)教室3.2.1 科技活动室、技术(或劳动与技术)教室配备标准见表3.2.1。 表3.2.1 科技活动室、技术(或劳动与技术)教室配备标准 (必配) 一、综合科技活动室和技术教室(基本)使用面积90110m2 ,可容纳学生:小学生均面积1.80 m2 ,中学生均面积2.0 m2 设备工作台四人共用,1600mm1200mm;高:高中760mm,初中700mm,小学640mm。学生凳50张。高:高中440mm,初中400mm,小学360mm。电源二、三眼插座到工作台,室内装漏电保护器和过电流保护器(空气开关)。水源教室内有水源。消防设施按精密贵重仪器和电气设备。多媒体设备移动式或固定式。通讯设网络接口(已建校园网的学校)。各种仪器、设备和工具按照现行劳动技术课教学器材配备目录和教学要求配备,部分仪器设备可与学科实验室共用。 二、人工智能专用实验室 (扩充,根据条件逐步配备)使用面积90140m2 ,可分为二间。可容纳学生3040人。主要功能区教学区(学习、讨论)、活动区(试验、比赛)、组装区、展示区(论文展示、机器人展示、项目展示)、储藏区、小型阅览室。根据学校需求,由学校和教师参与设计。活动区的布置根据所需机器人的种类设计。续 表3.2.1 设备工作台、学生凳、仪器柜、陈列柜;电源、计算机、万能机床。器材主机、软件、扩展件、配件各种传感器套件(不少于机器人主机数量的3倍)、软件仿真系统、实验卡、电池充电器、标准模型、工具包等,可自行设计和搭建不同的模型,可编程和软件模拟。图书及资料有关机器人的相关图书资料(教学资料、活动参考资料、操作手册)和软件。消防设施按精密贵重仪器和电气设备。3.3 天文、地理、气象观察室(园地)3.3.1 天文、地理、气象观察室(园地)配备标准见表3.3.1。表3.3.1 天文、地理、气象观察室(园地)配备标准(根据学校条件,部分项目选配)序号类 别 名 称 规 格 或 要 求 配备要求 备 注1教学天文台选配天文观察仪器天文望远镜必配如果配置天文台,则可不配天文望远镜。2气象观察仪器百叶箱必配3气温计2050必配4最高最低温度计小学用u形管式,中学用单支式必配5电接风向风速计必配6雨量计必配7气压计无液必配8湿度计 毛发或干湿球必配 9其它地理自制教具陈列柜选配3.4 图书馆(室)3.4.1 按照浙江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印发(浙教装200366号)中的要求,建有为师生提供各种图书报刊情报资料,为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研究服务的图书馆(室),并有相应的条件保障。3.4.2 高级中学图书馆(室)建设标准见表3.4.2。3.4.3 图书馆(室)应发挥学校信息中心的作用。已建网站的学校,图书馆(室)应有专页。表3.4.2 高级中学图书馆(室)建设标准 (必配)一、藏书刊量项 目 馆 (室) 类 别 i 级ii 级达标人均图书拥有量 50册以上 35册以上 30册以上人均图书年递增量 3册/人 2册/人 2册/人报刊种类 120 100 80工具书、教学参考书种类 300 200 180二、藏书分类比例 参照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教基厅2003号),结合学校实际确定。三、馆舍要求1、图书馆要设藏书室、学生借书处、学生阅览室(宜按借阅合一的方式布置)、教师阅览室。2、有条件的学校可按学科分类设置阅览室。3、适合于全开架和半开架的借阅方式。4、平均照度不小于300 lx。5、有良好避风、换气、采光、照明、防火、防潮、防蛀、防盗、防尘条件。四、配套设施1、配有书架、阅览桌椅、出纳台、报刊架、书柜、目录柜、文件柜、陈列柜、办公桌椅、装订设备、安全设备等必要的设施、设备。 2、配有办公桌椅、出纳台、卡片目录柜(未采用计算机管理的图书馆室)、文件柜等。3、有装订、安全等设施。4、i、ii级图书馆应配有计算机、录音、扫描仪、复印、刻录机、打印机、文献保护等设备,采用计算机管理。3.4.4 初级中学图书馆(室)建设标准见表3.4.4。表3.4.4 初级中学图书馆(室)建设标准 (必配)一、藏书刊量 项 目 馆 (室) 类 别 i 级ii 级达标人均图书拥有量 40册以上 30册以上 25册以上人均图书年递增量 3册/人 2册/人 1册/人报刊种类 100 80 60工具书、教学参考书种类 200 180 120续 表3.4.4 二、藏书分类比例 参照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教基厅2003号),结合学校实际确定。 三、馆舍要求1、图书馆要设藏书室、学生借书处、学生阅览室(宜按借阅合一的方式布置)、教师阅览室。2、有条件的学校可按学科分类设置阅览室。3、适合于全开架和半开架的借阅方式。4、平均照度不小于300 lx。5、有良好避风、换气、采光、照明、防火、防潮、防蛀、防盗、防尘条件。四、配套设施1、配有书架、阅览桌椅、出纳台、报刊架、书柜、目录柜、文件柜、陈列柜、办公桌椅、装订设备、安全设备等必要的设施、设备。 2、配有办公桌椅、出纳台、卡片目录柜(未采用计算机管理的图书馆室)、文件柜等。3、有装订、安全等设施。4、i、ii级图书馆应配有计算机、录音、扫描仪、复印、刻录机、打印机、文献保护等设备,采用计算机管理。3.4.5 小学图书馆(室)建设标准见表3.4.5。表 3.4.5 小学图书馆(室)建设标准 (必配)一、藏书刊量项 目 馆 (室) 类 别 i 级ii 级达标人均图书拥有量 35册以上 20册以上 15册以上人均图书年递增量 2册/人 1册/人 1册/人报刊种类 100 60 40工具书、教学参考书种类 150 120 80二、藏书分类比例 参照教育部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教基厅2003号),结合学校实际确定。三、馆舍要求1、图书馆要设藏书室、学生借书处、学生阅览室(宜按借阅合一的方式布置)、教师阅览室。2、有条件的学校可按学科分类设置阅览室。3、适合于全开架和半开架的借阅方式。4、平均照度不小于300 lx。5、有良好避风、换气、采光、照明、防火、防潮、防蛀、防盗、防尘条件。四、配套设施1、配有书架、阅览桌椅、出纳台、报刊架、书柜、目录柜、文件柜、陈列柜、办公桌椅、装订设备、安全设备等必要的设施、设备。 2、配有办公桌椅、出纳台、卡片目录柜(未采用计算机管理的图书馆室)、文件柜等。 续 表 3.4.5续四、配套设施3、有装订、安全等设施。4、i、ii级图书馆应配有计算机、录音、扫描仪、复印、刻录机、打印机、文献保护等设备,采用计算机管理。3.5 视听阅览室3.5.1 学校可以建有视听阅览室(电子阅览室),能满足一个班的学生阅览各种资料。视听阅览室的要求见表3.5.1。生均使用面积不小于1.9m2。表3.5.1 视听阅览室仪器设备配备标准 (选配)类别序号仪器设备名称规格与参考型号单位数 量备 注硬件1计算机有dvd光驱,有音频信号处理能力,有前置usb2.0接口,其余参照学生用机。台根据需要选一种方案按“一拖多”架构配置虚拟终端机虚拟终端数根据需要2空 调能够在环境温度为35时使室内温度不高于26,冷/热两用台根据要求设计3稳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