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ppt.ppt_第1页
诺贝尔奖.ppt.ppt_第2页
诺贝尔奖.ppt.ppt_第3页
诺贝尔奖.ppt.ppt_第4页
诺贝尔奖.ppt.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走近诺贝尔奖 微山县第一中学佀爱景 简介 诺贝尔奖 nobelprize 创立于1901年 它是根据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的遗嘱及其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创立的 主要奖项包括 生理学或医学奖 物理学奖 化学奖 和平奖和经济学奖 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 证书和奖金支票 诺贝尔奖以瑞典著名化学家 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 伯纳德 诺贝尔 alfredbernhardnobel 1833年10月21日 1896年12月10日 的名字命名 诺贝尔奖 由来 诺贝尔1833年生于瑞典斯德哥尔摩 毕生致力于炸药研究 并取得了重大成就 他一生共获技术发明专利355项 并在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 积累下巨额财富 然而对于自己的发明被用于破坏 诺贝尔感到震惊和遗憾 1896年12月10日 诺贝尔在意大利逝世 逝世的前一年 他留下了遗嘱 在遗嘱中他提出 将部分遗产 920万美元 作为基金 以其利息分设物理 化学 生理或医学 文学及和平5种奖金 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学者 1900年6月瑞典政府批准设置了诺贝尔基金会 并于次年诺贝尔逝世5周年纪念日 即1901年12月10日首次颁发诺贝尔奖 自此以后 除因战时中断外 每年的这一天分别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和挪威首都奥斯陆举行隆重授奖仪式 1968年瑞典中央银行于建行300周年之际 提供资金增设诺贝尔经济奖 全称为瑞典中央银行纪念阿尔弗雷德 伯恩德 诺贝尔经济科学奖金 亦称纪念诺贝尔经济学奖 并于1969年开始与其他5项奖同时颁发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选原则是授予在经济科学研究领域作出有重大价值贡献的人 并优先奖励那些早期作出重大贡献者 1990年诺贝尔的一位重侄孙克劳斯 诺贝尔又提出增设诺贝尔地球奖 授予杰出的环境成就获得者 该奖于1991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之际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为何下午颁发 每次诺贝尔奖的发奖仪式都是下午举行 这是因为诺贝尔是1896年12月10日下午4 30去世的 为了纪念这位对人类进步和文明作出过重大贡献的科学家 在1901年第一次颁奖时 人们便选择在诺贝尔逝世的时刻举行仪式 这一有特殊意义的做法一直沿袭到现在 诺贝尔奖 奖金及奖章 1901年12月10日 即诺贝尔逝世5周年时 诺贝尔奖第一次在原皇家音乐学院颁发了文学 物理 化学和生理学或医学奖 从1902年起 诺贝尔奖每年由瑞典国王亲自颁发 一开始 当时的瑞典国王奥斯卡二世并不同意将此全国大奖颁发给外国人 但后来意识到该奖金对于这个国家的公共价值 他改变了主意 诺贝尔奖于每年12月10日 诺贝尔逝世那天 举行正式的颁奖典礼 但是奖金获得者名单通常在当年的10月份就由不同的委员会宣布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因战争停顿了几年 诺贝尔奖的奖金数视基金会的收入而定 其范围约从11000英镑 31000美元 到30000英镑 72000美元 奖金的面值 由于通货膨胀 逐年有所提高 最初约为3万多美元 60年代为7 5万美元 80年代达22万多美元 金质奖章约重半镑 内含黄金23 奖章直径约为6 5厘米 正面是诺贝尔的浮雕像 不同奖项 奖章的背面饰物不同 每份获奖证书的设计也各具风采 颁奖仪式隆重而简朴 每年出席的人数限于1500人至1800人之间 其中男士需穿燕尾服或民族服装 女士要穿严肃的晚礼服 仪式中的所用白花和黄花必须从圣莫雷空运来 这意味着对知识的尊重 奖牌 奖牌 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化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负责颁发 奖牌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瑞典卡罗琳医学院负责颁发 奖牌 诺贝尔文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负责颁发 奖牌 诺贝尔和平奖挪威议会的诺贝尔委员会负责颁发 奖牌 诺贝尔经济学奖1968年瑞典银行在其成立三百周年纪念之际增设了诺贝尔经济科学纪念奖 每年由这家银行提供与当年诺贝尔奖金相同金额的奖金 交由诺贝尔基金会统一使用 该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负责颁发 同时诺贝尔奖将不再增设任何奖项 1990年诺贝尔的一位重侄孙克劳斯 诺贝尔又提出增设诺贝尔地球奖 授予杰出的环境成就获得者 该奖于1991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之际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 评选流程 根据诺贝尔遗嘱 在评选的整个过程中 获奖人不受任何国籍 民族 意识形态和宗教的影响 评选的唯一标准是成就的大小 每年9月至次年1月31日 接受各项诺贝尔奖推荐的候选人 通常每年推荐的候选人有1000 2000人 具有推荐候选人资格的有 先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诺贝尔奖评委会委员 特别指定的大学教授 诺贝尔奖评委会特邀教授 作家协会主席 文学奖 国际性会议和组织 和平奖 不得自荐 瑞典政府和挪威政府无权干涉诺贝尔奖的评选工作 不能表示支持或反对被推荐的候选人 2月1日起 各项诺贝尔奖评委会对推荐的候选人进行筛选 审定 工作情况严加保密 10月中旬 公布各项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 12月10日是诺贝尔逝世纪念日 这天在斯德哥尔摩和奥斯陆分别隆重举行诺贝尔奖颁发仪式 瑞典国王出席并授奖 除和平奖可以颁给个人或机构外 其他奖项只颁发给个人 且同一奖项最多只能同时颁发给三人 获奖者将领取一块奖牌 一个获奖证书 和一份确认奖金金额的文件 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的逸事两次诺贝尔奖得主 法国国籍波兰裔科学家玛丽亚 居里 mariecurie 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 第一位两次在不同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人物理 1903年 发现放射性与钋元素化学 1911年 提炼出镭 美国科学家莱纳斯 鲍林 linuspauling 第一位以唯一获得者身份两次在不同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化学 1954年 化学键的研究和平 1962年 反对核武在地面测试美国科学家约翰 巴丁 johnbardeen 物理 1952年 发明晶体管物理 1976年 建立超导bcs理论 英国科学家弗雷德里克 桑格 fredericksanger 化学 1958年 测定胰岛素分子的结构化学 1980年 核酸dna序列的确定方法 唯一获得诺贝尔奖的兄弟 唯一获得诺贝尔奖的兄弟是荷兰的简 丁伯根 jantinbergen 经济计量学模式之父 于1969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和他的弟弟尼可拉斯 丁伯根 nikotinbergen 发现动物个体及群体的行为模式 于1973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最年轻最年长的诺贝尔奖得主 威廉 劳伦斯 布拉格为最年轻的诺贝尔奖得主 1915年 与其父威廉 亨利 布拉格一起 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只有25岁 雷蒙德 戴维斯获200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已有88岁 为至今最年长的诺贝尔奖得主 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 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目前总共有7人 还没有华人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和诺贝尔经济学奖 1927年10月召开的第五次索尔维会议 参加会议的二十九人中有十七人获得或后来获得诺贝尔奖 李政道 1926年生于上海 美籍华人 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时年31岁 杨振宁 1922年生于安徽 美籍华人 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时年35岁 丁肇中 1936年生于美国 美籍华人 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时年40岁 李远哲 1936年生于台湾 美籍华人 1986年诺贝尔获化学奖 时年50岁 朱棣文 1948年生于美国 美籍华人 1997年诺贝尔获物理学奖 时年49岁 崔琦 1939年生于河南 美籍华人 1998年诺贝尔获物理学奖 时年59岁 达赖 1935年生于西藏 中国国籍 1989年诺贝尔和平奖 时年54岁 但中国政府拒绝承认 高行健 1948年生于江西 获奖的同年加入法国国籍 2000年诺贝尔获文学奖 时年52岁钱永健 1952年出生于纽约 美国华裔化学家 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堂侄 现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医学院院士 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化学及药理学两系教授 他发明多色莹光蛋白标记技术 为细胞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发展带来一场革命 2008年10月8日与两位美科学家共享诺贝尔化学奖 高锟 2009年10月6日 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 将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华裔科学家高锟以及美国科学家威拉德 博伊尔和乔治 史密斯 瑞典皇家科学院表示 高锟教授获奖是因为他在 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 做出了突破性成就 李政道 tsung dallee1926 理论物理学家 1926年11月25日生于上海 1943 1944年在浙江大学 当时一年级在贵州永兴 物理学系学习 得到老师束星北的启迪 而开始了他的学术生涯 1944年因翻车受伤停学 1945年转学到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学系 1946年受他的老师吴大猷的推荐 得国家奖学金 去美国深造 入芝加哥大学研究院 1948年春天 李政道通过了研究生资格考试 开始在费米的指导下作博士论文研究 1949年底 在费米的指导下 李政道完成了关于白矮星的博士论文 获得博士学位 以后在该校天文学系半年和加利福尼亚大学 伯克莱 物理系一年任讲师并从事研究工作 1950年 李政道和来自上海的大学生秦惠君结婚 他们有两个孩子 长子李中清 现任加州理工学院历史教授 次子李中汉 现任密歇根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 1951年到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工作 1953年任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助理教授 1955年任副教授 1956年任教授 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60 1963年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教授兼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1963年任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讲座教授 1964年任该大学费米物理学讲座教授 1983年任该大学全校讲座教授 他还是美国科学院院士 杨振宁 把高质量的学生变成高质量人才 回顾20世纪科学的发展 杨振宁认为主要成就体现在3个方面 学会了控制电子的行动 发现了研究极小结构的方法 离开了地球引力实现了登月梦想 展望21世纪 杨振宁认为中国将于21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大国 我这样说原因有四 一 中国有数不清的绝顶聪明及可塑造性强的年轻一代 这是科技发展之首要前提 二 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在重人伦和勤俭的同时 也重视教育 势必令上述人才大有可为 三 中国在过去一百年的发展中已经走出了固步自封的模式 取而代之的是对近代科学的热忱 四 中国内地 香港 台湾近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 杨振宁说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几年就成功研制出原子弹 从那时就培育和积累了一大批基础人才 中国人是有很高素质的 比如清华大学的生源就不比美国哈佛大学的差 但我们要考虑的是 怎样把高质量的生源变成高质量的人才 杨表示有信心随着经济的发展 科研条件的改善 继本世纪的华裔科学家之后 中国本土的科学家必将于下个世纪在重要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中国本土出生 成长 并在本土出成果的科学家要获得诺贝尔奖 从现在算起 20年足够 丁肇中是第三位金榜提名 获得此项殊荣的中国血统科学家 在隆重的颁奖仪式上 他先用汉语然后用英语发表了著名的演讲 他说 得到诺贝尔奖是一个科学家最大的荣誉 我是在旧中国长大的 因此想借这个机会向发展中国家的青年们强调实验工作的重要性 中国人有句古语 劳心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 这种落后的思想 对于发展中国家的青年们有很大害处 由于这种思想 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学生们都倾向于理论研究而避免实验工作 事实上 自然科学理论不能离开实验的基础 特别是物理学 它是从实验产生的 我希望由于我这次得奖 能够唤起发展中国家的学生们的兴趣 使他们注意实验工作的重要性 1936年1月出生在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 当时他的父母正在美国进行访问 后来 丁肇中曾这样说起过自己的身世 他说 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出生在一个由教授和革命志士组成的家庭里 我的父母都希望我出生在中国 但在他们访问美国时 我提早出世 由于这个意外 我成为美国公民 这个突来的小插曲 却也影响了我的一生 他出生3个月后 随父母回到中国 丁观海教授一家人回国后不久便爆发了震惊中外的 七 七事变 孩提时代的丁肇中 伴随着兵慌马乱的岁月 他回忆这段时日时曾说 我在出生3个月的时候回到了中国 由于当时中国的境况 我一直是个难民 不断地从一个地方逃到另一个地方 其父丁观海先在山东大学执教 1938年到重庆大学任工程学教授 母亲丁隽英任四川教育学院心理学教授 丁肇中的童年是在中国大陆度过的 起初就读于重庆磁器口小学 直至抗战胜利后 随父母迁到天津 勉强念完小学 1948年冬 丁观海到台湾省台南工学院教书 并举家迁至台湾 1956年9月他只身赴美 进入密执安大学工学院研读 起初学的是机械工程 后来他发觉自己的兴趣主要在物理方面 第二学期 他选了些物理学和数学的课程 大学第二学年 他转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物理系 1959年他毕业于该校研究院 取得了数学和物理方面的两个工学学士学位 翌年又获得理学硕士学位 他还以优异成绩获得美国原子能委员会特别奖金 不久又获得美国科学基金会奖 1962年 丁肇中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 1974年夏末秋初 丁肇中的实验进入到关键的时刻 高能加速器中质子相撞 每时每刻都在牵动着他与同事们的心 当他们将粒子质量的方位降到30 40亿电子伏这个范围的时候 突然间一个新的粒子出现了 它以极长的寿命分解出正负电子 丁肇中此时兴奋极了 不过 严谨 慎重的这位华人学者并没有立即宣布这一发现 从8月至10月 他们又进行了多次这样的实验 待取得无懈可击的数据时 丁肇中才于1974年11月12日向全世界公布了这一惊人的成果 科学实验有很多趣闻 丁肇中的实验是在东海岸进行的 正当他已经捕捉到瞬息万变的j粒子的时候 在西海岸 美国物理学家希特带领他的斯坦福研究小组也发现了这种新的粒子 的来 东海岸和西海岸发表的实验报告几乎一样 不同的是 对这种新粒子 丁肇中称之为 j 希特呼之为 那么到底是谁首先发现这种新粒子的呢 这是一桩难分难解的悬案 因此 丁肇中和希特同时获得1976年的诺贝尔物理将 他们所发现的新粒子被称之为j 粒子 1867年11月7日出生于波兰 她是法国的物理学家 化学家 作为世界著名科学家 居里夫人研究放射性现象 发现镭和钋两种天然放射性元素 她被人称为 镭的母亲 放射性元素的母亲 一生两次获诺贝尔奖 第一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在研究镭的过程中 她和她的丈夫用了3年零9个月才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0 1克的镭 玛丽亚1867年出生于波兰的华沙 由于沙俄侵略 居里一直对压迫式的教育感到十分厌倦 高中毕业后 曾患了一年的精神疾病 由于是女性的原因 她不能在任何俄罗斯或波兰的大学继续进修 因此她做了几年的家庭教师 玛丽和姐姐都有想去法国留学的梦想 姐姐为了去留学已经存了一部分钱 但这些钱只够在法国学习一年 玛丽为了完成自己和姐姐的梦想 向姐姐提议 自己先去当家庭教师为她提供上学的资金 而等到姐姐毕业找到工作后 再为她筹备留学的资金 玛丽为了留学的梦想 整整做了8年的家庭教师 8年没有磨灭的梦想最终实现了 在姐姐的经济支持下她来到巴黎 并在索邦大学 sor bonne 旧巴黎大学的组成部分之一 学习数学和物理学 经过四年的努力后 玛丽于索邦大学取得物理及数学两个硕士学位 在那里 她成为了该校第一名女性讲师 金子 般的心灵发现镭元素的居里夫妇由于居里夫妇的惊人发现 1903年12月 他们和贝克勒尔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们夫妇的科学功勋盖世 然而他们却极端藐视名利 最厌烦那些无聊的应酬 他们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科学事业 而不捞取任何个人私利 在镭提炼成功以后 有人劝他们向政府申请专利权 垄断镭的制造以此发大财 居里夫人对此说 那是违背科学精神的 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应该公开发表 别人要研制 不应受到任何限制 何况镭是对病人有好处的 我们不应当借此来谋利 居里夫妇还把得到的诺贝尔奖金 大量地赠送别人 1 居里夫妇生活清贫简朴 他们靠从自己的生活费中一点一滴地节省 在整个科学研究过程中 先后买了8 9吨提取纯镭所需要的材料 为了节省家里的柴油和取暖煤炭开支 居里夫人每天晚上都在图书馆读书 一直到图书馆关门才走 1906年 居里先生不幸因车祸而去世 居里夫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她决心加倍努力 完成两个人共同的科学志愿 巴黎大学决定由居里夫人接替居里先生讲授物理课 居里夫人成为著名的巴黎大学有史以来第一位女教授 仅1889年到1904年间 他们就先后发表了32篇学术报告 记录了他们在放射科学上探索的足迹 1910年 居里夫人又完成了 放射性专论 一书 她还与人合作 成功地制取了金属镭 1911年 居里夫人又因发现放射性元素钋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一位女科学家 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 两次在两个不同的科学领域里获得世界科学的最高奖 这在世界科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事情 1914年 巴黎建成了镭学研究院 居里夫人担任了学院的研究指导 以后她继续在大学里授课 并从事放射性元素的研究工作 她毫不吝啬地把科学知识传播给一切想要学习的人 她从16岁开始 成年累月地学习 工作 整整50年了 但她仍不改变那严格的生活方式 她从小就有高度的自我牺牲精神 早年她为了供姐姐上学 甘愿去别人家里做佣人 在巴黎求学期间 为了节约灯 她就每晚到图书馆学习 直到图书馆关门 她仍有依依不舍 几十年来 居里夫人由于长期从事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工作 加上恶劣的实验环境和对身体保护的不够严格 时常受到放射性元素的侵袭 使她的血液渐渐受到了破坏 患上白血病 她还患有肺病 眼病 胆病 肾病 甚至患过神经错乱症 在居里夫人看来 科学研究要比她本身的健康更重要 她曾为了能参加世界物理学大会 请求医生延期施行肾脏手术 她曾带病回国参加镭研究所的开幕典礼 她曾忍受着眼睛失明的恐惧 顽强地进行科学研究 直到她生命的最后一息 由于恶性贫血 高烧不退 躺在床上的时候 仍然要求她的女儿向她报告实验室里的工作情况 替她校对她写的 放射性 著作 居里夫人1934年7月4日不治而亡 她把她的一生完全献给了她所挚爱的科学事业 1934年7月4日 居里夫人病逝了 她最后死于恶性贫血症 她一生创造 发展了放射科学 长期无畏地研究强烈放射性物质 直至最后把生命贡献给了这门科学 她一生中 共得过包括诺贝尔奖等在内的10次著名奖项 得到国际高级学术机构颁发的奖章16枚 世界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授予的各种头衔多达107多个 但是她一如既往地那样谦虚谨慎 她还将万苦提炼出来的 价值高达100万金法郎以上的镭 无偿地赠送给了研究治癌的实验室 伟大的科学家阿尔伯特 爱因斯坦评价说 在所有的著名人物里面 玛丽 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居里夫人是女性的代表 淡泊名利居里夫人闻名天下 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 她一生获得10项奖金 16种奖章 107个名誉头衔 但她却毫不在意 她本来可以躺在任何一项大奖或任何一个荣誉上尽情地享受 但是 她视名利如粪土 她将奖金捐赠给科研事业和战争中的法国 而将那些奖章送给6岁的小女儿当玩具 有一天 她的一位朋友 爱因斯坦来她家做客 忽然看见她的小女儿正在玩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 于是惊讶地说 夫人呀 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 是极高的荣誉 你怎么能给孩子玩呢 居里夫人笑了笑说 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 荣誉就像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