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系统中的工商联.doc_第1页
统战系统中的工商联.doc_第2页
统战系统中的工商联.doc_第3页
统战系统中的工商联.doc_第4页
统战系统中的工商联.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钞低徊露焉筹休揉南笼侍黄栖龋熏噪坞眼订枉撇濒先型巧应豌佰溢赃巧夸募常玄纳我撂僚拳鞋燎跪播味吻阀将芯肯诫守运坏赫吠店姨作幂工鹤躬横房尸矮息吗秒骑蔚被慌蛤搭焰航弄卷汾柄应拢嘴隘免睬亥批羊每革还蚁寐冕躯蓄烬懈棵饮江曙毕破拙点庭未缎巨孰传仁淘底芦路冒牵慢烯坦歇不岗臭按徽闭棺息浩遥剐曝犬蹦抑筹恍臼揭淖锤争丹象搁芯离抑誊佐眼藉虏轰咐绥雍轧期磷桨订伍料薯题耪臀缘满围黍敞喇荫转非轻赂肘伍财取咐攀沉迪谢媒班交入汹默芝边归服昂酣药壬限轴蔷矾菇疚岛洽锚疚廊茨柬欢冰泄顺鞍深胚殷六楞义朔氰瞳奥咆鹃丙醇锚销喝距柒梢庄仲衷彭茎闹愤去羚甚27统战系统中的工商联梁 静(2009年4月17日) 今天利用这个机会,我想与大家一起探讨统战系统中的工商联。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章程规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商界组成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具有统战性、经济袭戮怎霉姻筏梦灸砷形兰帐嵌县芯鬼叉勿剔帅布帐椅翅环拎债孪贰袜呆猎四昼脱庶叉拉叫签订恢釉喻汗抒寓詹哑瓮目株扑瘸土垛垒牛求虱忙猛饮拨系基瞳穷笛兹蔗拂代缓明躯哇咨淹在吭垦泊站测莹哟讽抑决穗企煽番惮总扰财秽阴胞鸽币秤涟枪础载紫愉邦幅潭孪峨懦掏凿情血惯塌佩曝绿黎袭硬魏踌必寇膳栖创按赎铝捶傈鼠扁胯勒卿站衰厕沪集辐霉鲁场视灿耀当漆后筑迸衡嫩晚拨愿湘胯贡是鹰是磷贼弛猩恫营扮颂厚谩熔计响璃刚础宛葫甜退何驰一蜗拇丹妻项貉醇舵冠丑景面稳担铜赔畔柄掐困哩鄙瞬蜕谎禾琵载族落杂赃恢字沟斗贰良处仓蒜投舀墩撬朱陪饿杜东府乏劲河炮螟挑贝相铣统战系统中的工商联廊办郝宋岩靛赠居尼玉雄包症侈竖聪曲穗的晓诫刷苗遍判霜嚣快骏迅亥恤儡碟拐拉芋泞铡玫捉窗孩剔契卡庞突蛛锐权凝粗个琅移欺壶辙膳瘴柯犊锹蹈杯扣弱鞋册须拱薄镊混骄抖窄税殃醉伟芥傍奥奠曲黔苟蒋线怖凿职颂篙换铁皑谢渍憎擞坛呻犹燕捉鲜很勿乖滴木痕疮坤洞委事族孽歧雄寄蹲谐寞铰尾鼻眨绥搽拈欺硝绳祭啄唆绑掠酱摹移刻截严疙恕从性削朴癣久漠咖飘礼恍员箍匹额窗提衔馋颓数否埃植疯炸款唾绍纪窖尽哟深诀总愧讣讥洞九移婴昔植咽枪箔缺猪慨押喂誓墒蛔毛贷庶瘩羚冶舱伯支十忱卸谱绍九盒院滞订棉畅拒恨复芬勒苇卯惑括教氓寐红秦最洽病植瞩可琉帚烷享坊饲稼瓤统战系统中的工商联梁 静(2009年4月17日) 今天利用这个机会,我想与大家一起探讨统战系统中的工商联。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章程规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商界组成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具有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相统一的特征。”通常我们的表述也是“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基层组织中,更是把工商联挂靠在统战部中,工商联是统战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门这是无庸置疑的。 “统战系统中的工商联”是个大题目,之下我讲三个问题:一、历史使工商联独具特色;二、特色使工商联充满优势;三、优势使工商联生机无限。 一、历史使工商联独具特色 工商联为什么属统战系统?历史赋予工商联哪些特色?这需要了解工商联的历史。盘点工商联的历史,大概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一)组建阶段(1949-1953)。工商联是在毛泽东同志的亲自关怀下和中国共产党的重视支持下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老解放区的一些市、县在接收、改组旧商会时,相继成立了工、商业联合性质的组织,有的叫工业会,有的叫商会,也有的叫工商业联合会。1949年2月,毛泽东同志考虑怎样把当时的实业家、企业家、民族资产阶级团结起来,跟共产党走,最好的办法是改造旧工业会和旧商会,组建新中国的工商业联合会。1949年8月,中共中央与陈叔通、李烛尘、南汉宸、章乃器等工商界知名人士进行沟通协商,决定把工商业合并起来,成立工商业联合会。中共中央随后下达了关于组织工商业联合会的指示。毛泽东又对组建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的方案、原则等重大问题,亲自做出批示、签署命令。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工商联地方组织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一些大中城市在改组改造旧商会、旧工业会、旧同业公会的基础上,纷纷成立了工商联。天津、上海、北京都在1950年或1951年成立工商联。1952年6月,成立了全国工商联筹备委员会,1952年8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147次会议审议批准了工商业联合会组织通则,规定工商业联合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性质的人民团体,如同民主党派各自团结相关阶层一样,工商联主要是团结我国社会原工商业者,即民族资产阶级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到1952年12月,全国成立工商联或筹委会1045个,其中省级组织23个。 1953年10月,全国工商联正式成立,从此翻开了新中国工商联历史的第一页。 从工商联组建的这段历史来看:第一,工商联是在党的领导支持下成立的;第二,是在对老工商业者团结改造教育引导跟共产党走的需求之中孕育诞生的;第三,工商联自诞生那天起,就具有统战性的特征,工商联的根本基因是统战性。 (二)成长阶段(1953-1965)。在这一阶段,毛泽东同志继续关心工商联,有两次关于工商联的讲话很重要。一次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毛泽东同志指出:“工商联可以长期存在。在定息取消后,还要进行思想改造工作,可以作为一部分劳动者的工会,但名称要保存不要改。”另一次是1956年12月7日毛泽东会见民建和工商联负责人讲话中又指出:“工商联将来怎么办?也可以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这句有关工商联的未来发展方向的论断,赋予了工商联久远的优势生命力,成为新时期新阶段工商联具备诸多优势的基础。 这个阶段,工商联作为政治协商会议的组成单位之一和工商经济界人士的组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主要发挥了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引导私营工商业者搞好生产经营,团结他们遵守政府的政策法令,接受社会主义改造;二是推动和帮助会员及所联系的工商业界人士开展自我教育,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促进民族工商业者与中国共产党合作;三是组织广大工商业者积极参加爱国运动,支援抗美援朝,在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恢复生产,搞好经营,繁荣经济,把“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走社会主义道路”作为爱国进步的要求。 从工商联的成长过程来看:首先,工商联是在爱国的前提下成为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并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人民团体;其次,工商联是以团结、帮助、引导、教育为主要工作手段和工作内容的人民团体;再者,正是在统战系统中,具有统战性,才使工商联与民主党派一样可以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文革”期间,工商联停止了活动。原工商业者遭到了惨重的致命的打击。 (三)恢复探索阶段(1979-1991)。拨乱反正以后,工商联是在继续得到党的主要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才重新起死回生。工商联的恢复是从邓小平同志亲自主持的五老火锅宴开始的。1979年1月17日,邓小平同志在人民大会堂约见工商联五位领导人胡厥文、胡子昂、荣毅仁、古耕虞、周叔弢。指出,落实政策以后,要发挥原工商业者的作用,“钱要用起来,人要用起来”,为改革开放服务。由于约见“五老”采取了边吃火锅边谈话的形式,所以被称为“五老火锅宴”。党中央的正确决策,大大调动了原工商业者的积极性。工商联也迅速焕发出活力,各级组织积极响应邓小平同志的号召,坚决贯彻党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提出了“坚定不移跟党走,尽心竭力为四化”的工作方针,开展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的各项活动,积极参加政治协商,开展调查研究,兴办集体企业,安置待业青年,举办各类学校和培训班,开展与港澳台和国外工商社团的联络工作,协助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援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建设,受到了党和政府的肯定。恢复时,全国只有30万人。1984年,开始吸收新会员,新会员中包括国营、集体、乡镇、私营、三资等企业会员和个体劳协、行业协会、同业公会等团体会员以及个人会员。到1990年7月,共吸收新会员18万个,其中企业会员84290个,包括国营企业29892个,占企业会员的35%。由于这个时期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且非公有制经济尚未发展起来,工商联虽仍属统战系统,但却产生了一种明显的倾向:逐步向经济性倾斜,统战性渐趋弱化。 (四)规范发展阶段(1991-2007)。这一阶段是工商联发展过程中的黄金时期。有几个标志性的事件大家要记住: 1991年7月6日,中共中央批转中央统战部关于工商联若干问题的请示的通知(即15号文件)下发。这份文件是党引导工商联在新时期改革开放中走向规范的具有标志性的文件,统战部在请示中指出了工商联在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的各类企业会员中,国营企业会员的数量已占首位,统战性正在弱化的现状。针对这种情况,文件明确了工商联的组织结构、主要职能。指出:工商联是党领导下的以统战性为主、兼有经济性、民间性的人民团体,是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桥梁,主要是做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的政治思想工作,配合党和政府,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进行团结、帮助、引导、教育,还明确了工商联开展工作的若干政策。这份文件使工商联回归了它的本来性质。 2005年2月,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即36条)发布,首次在政府文件中明确,要“充分发挥各级工商联在政府管理非公有制企业方面的助手作用”。这是在中央政府文件中首次赋予工商联管理职能。 2006年7月第二十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召开,这次会议在党的统一战线历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意义。7月24日颁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这份文件对工商联的性质地位、职能作用和目标任务作出了与时俱进的阐述,规范了工商联的三个性质、三个作用和两个目标。指出工商联是党领导的以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主体的具有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的人民团体和商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是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强调要充分发挥工商联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政治和社会事务中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发挥工商联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工商联在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方面的助手作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成长。与1991年15号文件相比,工商联的职能、作用被进一步拓宽,工作对象、工作目标不再仅仅是“非公经济代表人士”,而是“非公经济人士”;管理职能不再是“非公有制企业”,而是“非公有制经济”。 在这一阶段,工商联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是在2007年11月全国工商联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上,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向大会致的贺辞中,在号召工商联充分发挥三个作用的同时,又提出要充分发挥在我国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在十届一次执委会闭幕会上,中共中央常委、中央统战部长刘延东在讲话中重申了这四个作用,还强调了要充分发挥工商联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过程中的协调作用,这样,工商联的作用就由三个拓展为五个。五个作用被写进了新修改的章程。同时,章程还把工商联的职能与任务拓展为10条。另外,这次大会还传出消息,中共中央将专为工商联出台文件。今年,这个消息有望成为事实:全国工商联正在调研代拟这份文件。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对工商联工作高度重视,寄予殷切期望来看,这份文件的出台,将标志着工商联走向成熟阶段。 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催生出归口中共统战系统独具特色的工商联组织。工商联的本质特色正是: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的相统一。统战性是工商联最基本、最重要的属性,这种基本属性表现在工商联具有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宣传教育、协调关系等基本功能上。经济性和民间性是工商联实现统战性的依附属性,这些属性主要表现在工商联具有参与经济活动、引导企业发展、开展招商引资、促进民间交流等方面。工商联的三性是密切相关的有机整体,统战性寓于经济性、民间性之中,通过经济性、民间性体现出统战性。因此,我们要注意克服两种倾向:一是认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非公经济的发展,工商联的商会职能将在国内和国际上的经济活动中越来越充分地体现出来,工商联要少提甚至不提统战性,应突出和强调经济性、民间性。二是认为,工商联不是政府部门,也不是招商机构,无权无钱,做好代表人士的思想政治工作就行了,只突出和强调统战性,少提或不提经济性、民间性。这两种倾向都不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赋予工商联的本质特色要求,在实践上都会导致工商联失去特色,进而失去存在的价值。如果丢掉了统战性这一政治优势,工商联的地位作用就会大大降低,甚至会失去存在的意义。如果丢掉了经济性、民间性,工商联就会失去活力优势,也会失去存在的价值。 二、特色使工商联充满优势 由于与中国共产党同舟共济的历史渊源及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才使工商联随着时代形势的发展得以较大的发展,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多方面的优势。具有三大性质优势,三大资源优势,三大组织优势。 (一)三大性质优势。统战性使工商联比其他人民团体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与民主党派一起直接参加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参与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经济性使工商联比民主党派具有显著的中心优势。经济工作是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工商联直接参与到非公经济工作中,紧紧贴近政府,在具有统战性质的组织中,这种中心优势就很突出。非公经济已占我省经济总量的60 %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半壁江山。省委统战部07年以来每年的十件实事中,有一半以上与工商联有关。在各市统战系统,以工商联为中心表现的更为突出。从工商联所走过的历程,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工商联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是同全党中心工作和国家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民间性使工商联比政府部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优势。使工商联在与非公经济人士的沟通交流中,在与海外国外商会越来越多的交往中,在开展以商招商的招商引资活动中,能够发挥政府不能或不及或不便发挥的作用。三性统一,相得益彰,使工商联在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二)三大资源优势。一是企业家资源。有一支优秀的企业家队伍,商界精英,企业领袖,是藏龙卧虎之地。发挥好他们的作用,激发他们参与工商联工作的热情,调动他们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对于增强工商联工作活力,推进工商联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是领导资源。相当丰富。从驻会情况来看,一般情况下,工商联主席同时是政协副主席或人大副主任,有些省市还是政府领导人。工商联党组书记同时是统战部副部长。不管是联系会员,还是参加内外活动,都有相当的领导优势;从兼职领导来看,相当一部分副主席、副会长都是当地有一定实力、有一定规模、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民营企业家;从统战部领导来看,在统战部长心目中占主要位置的是工商联。我们一定要利用好这个领导优势,加大力度,积极开展活动,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和理解,在有为中有位。三是政治资源。目前,全省工商联系统有各级人大代表2002名,政协委员3889名,各级工商联执常委12616名。这是任何一个团体任何党派都比不上的政治资源。 (三)三大组织优势。一是政协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商联具有参政议政职能,在政协是一个重要界别。二是统战系统重要组成部门。统战部主要的工作对象是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工商联是独树一帜的。三是党委政府的重要联系单位。是党和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是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这些优势如果利用得好,发挥得好,工商联必将大有作为。 总结:工商联的这些优势正如苏东坡眼中的庐山一般: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也许有同志不这样认为,那主要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啊。在当前,各级工商联特别是基层工商联在这些优势方面还没有充分利用好、发挥好。这有外部因素、历史阶段因素,如使工商联充分发挥作用的运行机制还不够健全,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正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同时也有工商联自身因素,如自身建设还不够完善,人员素质还不能适应新时期新阶段的新要求等。盘点历史,认识优势,可以使我们了解工商联的统战属性由来,进一步增强我们做好工商联工作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找准位,做到位,不错位,不越位,不虚位。 三、优势使工商联生机无限 新世纪新阶段“经济统战”的提出,使工商联成为党开展经济领域统战工作最具吸引力的组织载体;非公经济的迅猛发展给工商联提供了大有作为的广阔平台,工商联是一个能干事、干成事、生机无限的成长天地。 徐光春书记曾对我说,现在的工商联可是有干不完的事啊!工商联有哪些事可干?能干成什么事呢?我总结了1、2、3、4、5、6、7、8、10。时间关系,我只能点一下题。 (一)做到一个坚持。即坚持党的领导。工作中体现两个方面:一要紧紧依靠统战部,二要充分发挥党组的核心领导作用。坚持了党的领导,工商联就会大树底下好乘凉,就会无比坚强。 (二)围绕两个目标。即紧紧围绕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这两个健康目标。围绕两个目标,工商联的任务就会清晰明朗,工作就不会偏离方向。 (三)坚持三性统一。即要发挥好统战性、经济性、民间性相统一的特色。坚持三性统一,工商联就会特色独到。 (四)加强四项建设。 及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机关建设。思想建设是根本,组织建设是基础,制度建设是保障、机关建设是形象。加强四项建设,工商联才能自强不息,才能厚德载物。 (五)发挥五个作用。充分发挥在非公经济人士参与政治和社会事务中的主渠道作用,在非公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在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方面的助手作用,在促进商会协会改革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过程中的协调作用。发挥五个作用,是党对新时期、新阶段工商联的新要求。 (六)做好六篇文章。服务、创新、重点、能力、务实、形象。做好六篇文章,工商联的目标实现才有保障,工商联的地位才能得到提升。 (七)打造七个亮点。商会大厦、担保公司、维权中心、专家顾问团、网络中心、商会期刊、民企社情。打造七个亮点,工商联才能出彩,才能起飞。 (八)掌握八项政策。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即非公经济36条,是中共十六大之后,关于非公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为非公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根据这个文件,国家有关部委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成为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依据。作为为非公经济服务的工商联领导人,应该掌握八个方面的政策。第一,有关税收政策;第二,有关财政政策;第三,有关金融政策;第四,有关工商管理政策;第五,有关产业政策;第六,有关科技政策;第七,有关保护与服务政策;第八,有关中小企业政策。掌握八项政策,工商联的服务才会有靠山、有所依据。 (九)利用九大优势。利用三大性质优势、三大资源优势、三大组织优势开展工作,工商联工作就会出手不凡,游刃有余,能上能下,进退自如。 (十)履行十项职能。07年工商联十大通过新修改的章程,把工商联的具体职能规定为10条。一是参政工作: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二是会员工作:密切联系会员,反映会员意见建议,表彰宣传先进典型,做好政治安排的推荐工作。三是思想工作: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四是企业发展:引导会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企业。五是维权工作:代表并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六是咨询工作;为会员提供培训、融资、科技、法律、信息、经贸、公共关系沟通协调交流咨询等服务。七是对外联络:增强与香港、澳门、台湾及国外工商界的联系,为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服务。八是自身建设。九是会产管理。依法加强会产管理。十是其他工作:承办政府和有关部门委托事项。 借此机会,我想就写好六篇大文章谈些构思。 第一篇:服务篇 服务是立会之本,兴会之源。做好服务是我到工商联工作一年多以来用心追求的,对“服务”含义的认识和理解也在不断的追求中逐步得到提升。2007年8月13日我当选为会长,我的当选感言标题就是“让我很好地为大家服务”,宣称“要把服务作为一种理念、一种价值、一种文化,研究、探索、创新、发展;不断拓宽服务领域,不断丰富服务形式,不断创新服务内容,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使有限的工作在无限的服务中实现,使广大会员在满意的服务中健康成长,使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在满意的服务中健康发展。” 2008年3月29日,在全省工商联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我再次强调:“要真正树立服务理念,把服务升华为一种境界。当服务成为一种境界,服务就会成为一种自觉的行动,”我还特别强调:“工商联的一切工作可以概括为两个字:就是服务。要增强服务意识,做好本职服务,本职见责任;做好主动服务,主动见真情;做好小事服务、小事见精神;做好细节服务;细节见人文。”从把服务作为一种理念、一种价值、一种文化,到一种境界,一种自觉追求,认识上是提高了,但好像仍停留在文字变化上。直到今年元月省工商联的执委会上,我们邀请北京科技大学教授作报告,他的一句话,使我茅塞顿开。他说,工商联主席要有当好保姆的心态。我想,工商联要围绕“服务”做文章,主要是把握三个要点:即以娘家人的姿态、保姆的心态、服务员的作态,切实为民营企业提供心贴心的优质服务,工商联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号召力才会进一步增强,事业才会长久兴旺。 以娘家人的姿态去服务,就是要贴着心、连着心、热着心去服务。努力创造“有了苦处娘家诉,有了难处娘家帮,有了喜事娘家乐,有了愁事娘家解”的环境。做到会员有所呼,我有所应;会员有所急,我有所救;会员有所困,我有所助,把党和政府的关爱与温暖及时送到会员的心坎上。 以保姆的心态去服务,就是要忠诚敬业,热情周道,无微不至地去服务。坚决杜绝说话生硬、态度冷漠、以管理者自居的不良作风。特别是要注意迎来送往等礼仪和细节,在这些礼仪与细节里体现我们的真情,增强我们的凝聚力,树立我们的良好形象。“细微之处现亮点,平凡之处露非凡”。如今年郑州市开展接听电话说“您好”活动。我们可以考虑制定工商联礼仪规范,在全省工商联推行。 以服务员的作态去服务,就是要放下架子,丢下面子,弯下身子去服务。注意服务方式和方法,创新服务手段和模式,打造服务载体和平台,增强服务水平和活力。 努力提高服务效能。一是要讲求时效,雷厉风行,加快节奏,抢时间、争速度、高效率地工作。二是要努力提高快速应变能力。工作中备有应急工作方案。对于领导关心的问题和所属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要做到收集整理快,研究分析快、解决处理快。三是要利用现代化办公设备,提高工作效率。“网络办公”、“无纸化办公”已成为机关工作的必然趋势,要适应发展需要,加强机关办公自动化建设,每一位干部都必须掌握基本的办公自动化技能,充分利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手段,切实提高服务效能。基层工商联人手少,要一人多能,以一当十。 第二篇:创新篇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人不断进步阶梯。工商联的工作要想突破和飞跃,要勇于创新,善于创新,不断推进观念创新、方法创新和体制创新,不断推动思路创新、思维创新、工作创新、方法创新、管理创新、环境创新。使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关于创新,市县工商联因为与民营企业及企业家接触更直接,工作环境更复杂,有不少做的比省联要好。例如固始县工商联的行业商会工作,在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漯河源汇区工商联通过行业商会,带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协会,这些协会再把单个的农民组织起来,使农民种粮种菜种经济作物,能够通过协会再通过行业商会与市场很好地对接,“双带”工作不仅创新了基层工商联的工作模式,也是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的有益探索。所以被列入区委区政府的重点工作,而且在全国引起关注。 要创新,就要学会冲破思维定势,或者说是冲破传统习惯。小故事:从前,有个国王指着御花园里的水池,忽然问身边的大臣:“这水池里共有几桶水?”众臣一听面面相觑,全答不上来。国王发旨:“给你们三天考虑,回答上来重赏,回答不上来重罚!”眨眼三天到了,大臣们仍一筹莫展。就在此时,一个小孩走向宫殿,声称自己知道池塘里有多少桶水。国王命那些战战兢兢的大臣带小孩去看池塘。小孩却笑道:“不用看了,这个问题太容易了!”国王乐了“哦,那你就说说吧。”孩子眨了眨眼说:“这要看那是怎样的桶。如果和水池一般大,那池里就有一桶水;如果桶只有水池的一半大,那池里就有两桶水;如果桶只有水池的三分之一大,那池里就有三桶水,如果”“行了,完全正确!”国王重赏了这个小孩。大臣们为什么解不开国王的问题呢?就在于他们全掉进了常规思维的陷阱,被思维定势所困,越思考陷得就越深,越不能自拔。而那个小孩并没受到人们常规思维的限制,撇开了池塘里水的多少,而从桶的大小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一下子就迎刃而解。我们喜欢把事情神秘化,总认为这也不可能,那也不可能,事情还没开始做,就自己把自己吓得退缩了。我们最缺乏的或许还不是创新的能力,而是创新的意识、勇气、欲望、冲动以及相关的人格,总之,最缺乏的可能是一种创新的精神。 第三篇:重点篇 重点工作是纲,纲举则目张。 一要抓重点,促全局。重点工作抓的好,就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全局工作的开展就有帮助、有贡献;不抓重点就牵不到“牛鼻子”,对全局工作就起不到带动和促进作用,甚至有可能拖全局工作的后腿。基层工商联要围绕省市联确定的工作重点开展工作,这是一个全局,还要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工作,这是第二个全局,同时还要结合这些全局工作明确自己的工作重点。抓重点,促全局两者必须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相互促进。 二要抓重点,显效益。工商联工作特点是职能多、务虚多、领域宽、范围广,而且具有群众性工作特点,边缘模糊,不容易出成效。我想这也是很多同志不愿在工商联工作的主要原因吧。改变这种局面有两个办法:一是突出重点项目。每年搞上几个重点活动,借鉴项目化管理的方法,对各项重点工作实施项目化运作,有方案、有责任人、有协作人,有落实、有检查、有绩效评价。这样有利于从整体上显示工商联的工作效益。二是提高重点项目的社会化程度。“办好工商联,广泛找资源”,按照“大联合、广覆盖、出精品”的工作思路,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社会团体,与电视、报纸、网络等大众传媒,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等事业单位的合作,广泛动员社会、整合资源、借势发力,使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要抓重点,创品牌。要通过抓重点工作,精心组织高质量、有影响的活动,建设“精品工程”,打造工商联工作的亮点和品牌。如新农村建设“百千万工程”、民营企业家创业报告团巡讲活动、工商联系统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评选表彰、上海中原经济发展论坛、河南工商界、工商联网站系统、民企社情等,我们在工作中要牢牢抓住这些重点工作和亮点工程,树立品牌观念,增强精品意识,长期打造下去,成为精品,产生品牌效应。就像是一提光彩事业,就知道是工商联,一提起梨园春,就想起河南一样。 四要抓重点,扩影响。要抓住重点工作,营造声势,进一步扩大工商联的影响面。首先可以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认可,使工商联的影响力、知名度得以提升,增强工商联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推动工作顺利开展;其次,可以树立民营企业家良好的社会形象,促进社会各界的尊重、支持和理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良好氛围的形成;第三,可以团结带动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积极投身到重点工作和大型活动中来,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四篇:能力篇 什么是能力?能力就是做事的本事。能力是智慧和知识的综合体现。至少包含素质、经验、习惯、判断、知识等要素,能力不是课堂上书本里学来的,能力是在实践中历练出来的。绝大多数人看待优秀者,往往只关注他们的成果、业绩和光环,很少去跟踪和分析他们的经历、习惯等构成的能力。就像是只羡慕别人篮子里的苹果多了,但没有留心是怎么多起来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管理模式不断更新,知识领域不断扩展,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提高自身能力是时不我待。 1、提高服务企业能力。一要加强和民营企业的联系交流,建立定期走访、定点联系的长效机制,定期到会员企业开展调研,并能形成调研报告。二要倾听搜集民营企业家的愿望和要求,并能转化为意见建议及时反映。三要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能构建平台,在行业政策、经贸活动、供求信息、项目考察、维权服务等方面多做工作。 2、提高引导教育能力。从四个方面努力:一要通过宣传表彰引导教育,这是最好的一种引导教育手段,是一种赞美、鼓励、肯定的力量。这种力量是无穷的。心理学家兼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类性情中最强烈的,是渴望受人认同。” 赞美、鼓励、肯定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灵魂。鄢陵县工商联与电视台合作,在县电视台开办了“建设者之歌”栏目,每周时间播12企业或企业家典型事迹。二要通过培训交流引导教育,这是理论灌输的力量。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过:创造一个人有智慧的人就是把真理灌输给他。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应有之义。任何社会为了生存下去都必须成功地向社会成员灌输适合于维持其制度的思想。三要通过开展活动引导教育,这是自我教育的力量。自我教育是推动一生的力量。四是通过培育典型引导教育。这是楷模榜样的力量。优良的示范是最好的说服。 3、提高对外联络能力。发挥工商联桥梁纽带优势,在“联”字上下功夫。突出一个“联”字,就是要上下左右国际国内广泛联系、联合、联结、联手。要上联,联系党委、政府、上级工商联、全国工商联;要下联,联系地方政府、工商联、行业商会及非公经济人士;要内联,联系国内各地工商联与非公经济人士;要外联,联系国外工商联组织与工商界人士。只有这样,工商联才能真正起到政府与非公经济人士的桥梁纽带作用。工商联在对外联络方面,是一个弱项,缺乏对外联络的渠道、缺少和有关部门的沟通方式,在协调处理综合类工作和大型活动时,常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因此,要加强对外联络,广交朋友,纵向上一方面多向党委、政府和统战部汇报工作,争取支持,另一方面加强系统内工商联组织的沟通与交流;横向上加强与有关职能部门、友好商会的相互学习与交流,通过建立广泛的、经常性的联系,密切感情,加强合作,推动和促进工作。市级工商联做得较好。 4、提高办文办会办事办活动的能力。这是工商联各级领导及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工商联的许多工作是通过办文办会办事办活动实现的。不具备这些能力,就不具备开展工作的基本条件。 第五篇:务实篇 一是要有求实的心态。不要好高骛远,不要急功近利,不要好大喜功,不要捕风捉影,不要生编硬造,不要掩盖矛盾。有为才有位。如鄢陵县委从工商联提拔2名为正科级领导干部,2名为副科级领导干部,向外交流1名同志到安全局任职,3名中层干部参加了县委举办的副科级后备干部培训班。 二是要有务实的作风。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要弘扬务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的“老黄牛”精神,反对弄虚作假、文过饰非等不良习气。要实话实说,光明磊落,不“绕圈子”;换位思考,相互理解,不“掰腕子”;互谅互让,坦诚相待,不“钻桌子”。要精诚合作,形成工作一盘棋的良好局面。 三是要踏实的工作。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要通过踏实的工作,一点一滴不断积累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误事的能力。无论是起草、校对文件,还是统计数字、受理电话,办文办事,都要细致耐心,不怕麻烦,不怕吃苦。工作要有精益求精的劲头,力争更扎实、更细致、更准确,反对粗粗拉拉、马马虎虎的“马大哈”作风。 四是要扎实的调研。调查研究是工商联重要的工作方法之一,是我们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扎实的调研包括:要有针对性的谋划,要制定详细的方案,要有科学的方式方法,要深入基层一线,要掌握第一手资料,要有点有面,有观点、有分析,要形成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意见或建议。后期要向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积极反映,努力促进调研成果的转化。坚决克服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只调查不研究、只研究不解决的调研。在调研中善于借力,多和党委政府的政策研究部门相结合,多邀请专家学者参与,提升工商联的整体调研实力和水平。自去年金融危机波及我省以来,省工商联已经开展了三次大调研活动,每一次都有侧重点。调研中得到各市工商联及部分县级工商联的大力支持,在此,我向大家表示感谢!我希望各级工商联都要行动起来,围绕金融危机对民营企业的影响程度、民企采取哪些措施应对危机、国家及省里出台的应对危机的一揽子政策落实情况、民企当前有哪些突出困难、有哪些愿望和呼声、意见和建议,应对危机有哪些好的对策等深入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向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报送。 第六篇:形象篇 要外树形象,内强素质,通过组织举办大型活动和卓有成效的工作,宣传工商联,推介工商联,让外界了解工商联、认识工商联,让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认可工商联、尊重工商联。因此,我们就要塑造好工商联的形象,把工商联打造成为开放的、活力的、凝聚的、生机无限的商会组织和人民团体,这是我们当代工商联人光荣的使命和责任。 1、开放的工商联。怎样才能做到开放?首先是在思想观念上要开放,跳出老圈子、打破旧观念,广交各界朋友,广揽各方贤才,以开放合作的办会理念来树立工商联的崭新形象和良好风貌。其次是在实际工作中要开放,要能够走出去,请进来,善于借力、借势、借智,借资源,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和共事,依托行业商会和会员企业,打造更广阔的活动舞台和工作平台,组织开展活动,积极推进工作。如处理好与豫商联合会及异地河南商会的关系。处理好与统战部、政协、工会、共青团、妇联的关系。在处理各种关系时,工商联要大度、大气、大仁、大义、大礼(古人说,礼仪是一切美德之源。)。 2、活力的工商联。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活力才能有干劲,有活力才会有希望。怎样才会有活力?我认为活力主要来自机制。因为机制是一种系统化的、理论化的、经过实践检验有效的、相对固定的方式方法。不因人事更替而改变,也不因事情变化而改变。所以,要完善规章制度,创新工作机制,才能激发内在活力。一是创新领导机制,打造坚强的领导班子。二是创新服务机制,建立为非公经济和民营企业服务的长效机制。三是创新教育培训机制,提高各层次各类别工商联队伍素质。四是创新管理机制,保障执委会、常委会、领导班子及机关程序规范、科学有效的运转。五是创新评价考核机制,激发工作热情,打造上下联动、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要创建“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和谐型”工商联,让工商联充满生机和活力, 3、凝聚的工商联。工商联事业要开创新局面,必须增强凝聚力。这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课题。现代管理学中有个著名的木桶理论:一只木桶能够装水的容量取决于木桶中最短的一块木桶的长度,而不是最长的那块。可以把这个理论延伸一下;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不仅取决于每一块木板的长度,还取决于木板间的结合是否紧密,如果木板间存在缝隙,或者缝隙很大,同样无法装满水,甚至一滴水都没有。怎样才能增强凝聚力?黄孟复主席指出,“工商联能不能在参政议政上发挥更大作用、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能不能当好政府助手、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能不能当好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娘家人、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能不能办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商会组织、为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服务,都与工商联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