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本人的敬业意识.doc_第1页
浅谈日本人的敬业意识.doc_第2页
浅谈日本人的敬业意识.doc_第3页
浅谈日本人的敬业意识.doc_第4页
浅谈日本人的敬业意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日本人的敬业意识南方论刊?2008年第10期工作研宄浅谈日本人的敬业意识1.社会现象与日本人一起工作过的人都知道,日本人普遍具有较强的敬业意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把工作放在第一位.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把工作做好,但每个人都很重视工作,专注于工作.高桥敷先生在丑陋的日本人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年轻的日本工程师跟秘鲁公司签订了2年度合同,带着妻子一起来到了秘鲁.他技术精湛,工作废寝忘食,赢得了各方的尊敬.后来他的第一个孩子就要出生了,秘鲁的同事们都嘱咐他”一定要利用这个机会休假”,可是妻子预产期快到了,该工程师还是没有要休假的意思,直到他的夫人阵痛难忍,他才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妻子送到了市区的医院,然后又若无其事地像往常一样上班去了.后来医院打来电话同事们才知道他的妻子生了.同事们问他为什么不在医院陪妻子,面对同事们的责问,他不以为然地回答说”怎么能因为女人生孩子而请假呢”.从他的回答中不难看出,他的潜意识里就认为工作是第一位的,不能因为妻子生孩子而耽误工作.日本着名的色素企业御国色素的员工之间也流传着一个该公司员工亲身经历的笑话,是说该公司员工去美国与合作公司洽谈业务,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下午五点,美国方面负责谈判的人提出“下班时间到了,我要回家”,日本方面觉得很奇怪,因为很明显谈判尚未结束,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怎么能提出下班回家74周(上海金融学院冲上海201100)呢?美国人坚持说”五点了,我要回家”,并且真的回家了.这个在美国人看来很普通的事例却被日本人当笑话讲,并且广为流传,为什么呢?因为日本人的普遍意识就是工作优先,一天工作的结束是看工作的进展程度如何,而不是看下班时间,在他们看来,工作还没有做完就回家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日本人的敬业意识还体现在很多细节上,在日本,即使是面向企业内部员工发行的报纸也会反复检查几遍乃至十几遍,以防出现错别字等错误,公开发行的刊物则更为严格,从一般书籍到论着,从头到尾都很难找到错别字;寿司师傅会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从米水比例,糖醋比例到淘洗过程,捏制的硬度都做到极度精确,而不是差不多就可以了;注册会计师更是会为了一个数据不眠不休地工作三天三夜2.社会根源与原因一位曾在日本留学的网友在和风日语论坛上发表的日本文化之点滴一文中提到:”在留学日本时的一次讨论课上,老师写下家人,公司,亲戚,朋友几个词,让我们按重要程度排序.中国学生的排序是:家人,亲戚,朋友,公司;日本学生的排序是:公司,家人,朋友,亲戚;美国学生的排序是:家人,公司,朋友,亲戚.从日本学生的排序中也能看出日本人的敬业意识,这与把家人排在第一位的中国学生和美国学生都有很大的不同.日本人兢兢业业地工作,甚至因为不知疲倦的工作得了个“工蜂”的称号,日本人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呢?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的敬业意识呢?前线杂志1996年第9期上登载的不知疲倦的”工蜂”一一关于日本人敬业精神的话题一文将日本人敬业精神的源头归结于日本企业对员工的教育以及日本人永远力争第一的观念.的确,日本企业对员工的教育以及日本人永远力争第一的观念的确能够培养并强化日本人的敬业意识,但是日本人的敬业意识的形成应该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其深层次的复杂的原因,在这里列举一二,以求拾漏补遗.鲁思?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第三章中详细描述了日本人“各得其所,各安其分”(日语版译为”各其/,所得”的观念.日本自古以来就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在家庭中体现为男女有别,长幼尊卑;在社会中体现为皇家,贵族,平民,并在幕府时代形成了士,农,工,商,贱民等复杂的阶层.在封建社会的家族中,每个成员都按照自己的辈份,性别,年龄确定自己相应的地位,按照严密的的”各得其所”的规定”各安其分”地行为做事;日本社会不仅自古以来就划分了复杂的阶层,而且每个人的身份,阶层都是世袭的,德川i幕府更是对每个阶层的成员的日常行为作出了详尽的规定,“每一户的家长必须在门口张贴有关其阶层地位和世袭身份的标志,他的衣着,食物以及可以合法居住的房舍都要依照世袭身份的规定”.在这些等级制度下,每个人都明确了自己的定位,并且”各安其分”.虽然这些等级制度在明治维新后消失了,但在等级制度中形成的民族习惯却代代相传,时至今日,日本人依旧很明确自己的定位,公司职员知道自己的任务就是好好工作,家庭主妇知道自己的职责就是相夫教子,操持家务,每个人都形成了把本职工作放在第一位并且努力地把本职工作做好的观念.对日本人的敬业意识起到保护及促进作用的是日本企业文化以及各种制度,尤其是忠于企业的文化,终身雇佣制度,年功序列制度.日本assetmanagers公司访问学者张明撰写并发表于上海证券报的主流日企文化五条潜规则中所列的日企潜规则第一条就是”评价员工的首要标准是对企业忠诚度”,也许是受武士道精神所倡导的忠君不二,”从一而终”的观念的影响,日本人普遍比较忠于企业,而日企业特别看重员工对于企业的忠诚度.能力和团队合作等因素并不是不重要,但在员工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性却远远低于员工对于企业的忠诚度,一方面企业通过各种培训培养并提高员工对于企业的忠诚度;另一方面员工即使想跳槽到其他企业也会遭到其他企业的质疑,很难找到更好的工作.终身雇佣制度和年功序列制度是et本战后逐渐形成的,虽然现在面临着各种挑战,但在日本这种特殊文化背景下不太可能崩溃或消亡.无论是终身雇佣制度还是年功序列制度都跟工作年限的长短密切相关,工作年限越长待遇越好,职位越高,中途换工作只会得不偿失.本来日本人就有”从一而终”的观念,日本社会以及企业的文化制度又保障了员工对于企业的”从一而终”,在这样的环境里,在”耻”文化中长大的日本人只能而且只有将工作做好才能生存并且生活得好,这使得日本人本来就有的敬业意识就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并得以强化.社会分工也使得日本人能够保有敬业意识并能按照自己的意识兢兢业业地工作.发达国家社会分工都很细致,日本也不例外,秘书有秘书资格证,电梯维修工有电梯维修工的资格证,连家庭主妇都会自豪地称自己为“专业主妇”.细致的社会分工不仅促使每个人都专注于自己的工作,而且能够保障每个人都只专注于自己的工作.老人有非常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和专门的社会机构保障老年生活,家务事有家庭主妇料理,日常生活所需各种用品更是能够很方便地购买到,就餐有各种各样的料理店,出行有多种方便的交通工具可供选择.在这样的环境里,人们只要将精力集中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可以了,无需担心其他方面的问题.另外,敬业行为在日本社会一直是受到推崇的,敬业并且事业有成的人会受到社会普遍的尊重,敬业的人也会因为自己将工作做好而感到自豪,两者相辅相成,对日本人敬业意识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3.社会影响在这种令人吃惊的敬业意识的推动下,日本人在工作中表现出令人吃惊的追求精益求精尽善尽美的态度.前日本邮政大臣大学在五星级酒店打工时曾经把马桶洗得干净到自己可以从里面舀一杯水喝;会津的”泉水荞麦面”的师傅唐桥宏可以将一碗什么都不放的”泉水荞麦面”做到全国的荞麦面师傅都慕名而来;日本人在他们始终如一的敬业精神下培育出了”天价大米”,制造出了夏普液晶电视,大金空调,佳能数码相机等数不胜的畅销世界的产品,经营出了数量众多的世界500强企业(2006年为68家,2008年为102家)日本人的敬业意识,敬业精神,创造了日本战后经济振兴的神话,使大多数国民都过上”中流阶级”的富裕生活.但是日本人会因此而感到幸福吗?在为企业作出奉献的同时能够带来家庭以及社会的和谐吗?敬业意识强烈的日本人把工作看得很重要,随之而来的就是工作的压力,为了排解压力有很多人下班后出去喝酒聊天,而不是回家陪伴妻子儿女,再加上经常加班,早出晚归,跟妻子儿女交流的时间被工作占据.甚至因为有些人一早出门,很晚回来,双休日和节假日也去加班,导致有些家庭被邻居误以为是”单亲家庭”,而”父亲不在”(父亲不在)也已经成了一个固定的说法,”熟年离婚”现象的日益突出也与日本人埋头于工作而忽略了妻子有很大的关系.日本政府发表的报告显示,日本人对工作的满意度有所下降,薪水增长速度满意的职员比例从1990年的15.7%降至2005年的6.2%,对休假情况满意者的比例从1990年的22.4%降至2005年的18.3%.路透社报道说,长期以来以工作积极,愿意为公司牺牲个人生活而闻名的日本职员,现在更注重报酬和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可见,尽管日本人工作优先并且尽心尽力地工作着,尽管他们越来越看重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但他们对薪水以及休假等的满意度依然不是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