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过程中的共速问题.doc_第1页
物理过程中的共速问题.doc_第2页
物理过程中的共速问题.doc_第3页
物理过程中的共速问题.doc_第4页
物理过程中的共速问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理过程中的共速问题Vl01.32No.10(2011)物理教师PHfYSICS1EACI-【ER第32卷第10期2011年物理过程中的共速问题朱琴赵诗华(1.北京市昌平区第二中学,北京102208;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理学院,北京100083)有些物理问题,在分析物理过程中有一种特殊状态,即两物体共速的状态.这往往是连接前后两个分过程的II缶界状态,需要分析物体或系统在此共速状态下的受力情况,相应的加速度等等.对这类问题的分析研究,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物理规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对此进行举例分析.例1.如图1,质量M的长木静口.置在光滑的水平面殇上.一个质量为图I的小物块以水平速度0从左侧进入到木板的上表面.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试求小物块相对于木板滑行的最大距离L.解析:分别对m,M作受力分析,如图2.m在水平向左摩擦力作用下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M在水平向右摩擦力作用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直到m与M达到共同的速度,相对静止为L的划痕,试求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解析:设传送带的速度为2,由于口l<2,所以砖头在传送带对它的摩擦力作用下向右做初速度为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直到与传送带共速,砖头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设砖头质量为m,加速度为口,加速时间为t.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孵=,阳,即口=,所以:.口g依题意L=V2一(1t十)=一1V2”01(一厂由此解得“02=2pgL十V1.例3.如图4所示,倾角=37.的传送带,上下两端AB相距s:7m,当传送带以-o=4m/s的恒定速度顺时针转动时,将一个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为=0.25的滑块P轻轻放于传送带的A端,求P从A端运动到B端的时间?图2A地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设共同速度为,取0方向为正方向,对+M系统,由动量守恒得=(m十M),所以=.设开始到共速,m滑行5l,M滑行s2.分别对m,M应用动能定理得一mgs:百1mgsl2一丢m02一矿一mtlmgs2=My.两式相减,umg(sl2)=1m.2一1(m+M)2所以L=sl-S2-Mvo2.例2.如图3所示,水平传送带AB段的长为L,以一定的速率运行,一块红色的砖头从A处以小于传送带的速率,滑上传送带,砖头与传送带间图3的动摩擦因数为Jl,由于摩擦砖头在传送带上留下了长也一68一囝4图5解析:取沿传送带向下为正方向,受力分析如图5.设滑块P质量为m,当P从A由静止运动到与传送带共速的C点时所用时间为tl加速度为n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37+Imgcos37.=ma1.解得口l=8m/,所以AC距离以及时间t1分别为Sac=1m<7l=05由于mgsin37.,umgcos37.,所以从C点开始P继续沿传送带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受力如图5.设C到B过程中加速度为a2,所用时间为t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37.一tLmgcos37.ma2.解得口2=4m.相对地面发生位移=vt:十丢2,即6=4t2+2t2.解得t2=1s.(舍去负根)所以t=t1+t2=1.5s.第32卷第1O期2011年物理教师PHYSICSTEACHERVl0】.32No.10(2011)例4.如图6所示,质量为m的钢板与直立轻弹簧上端连接,弹簧下端固定在地上.平衡时,弹簧的压缩量为0,若以弹簧原长位置0点为弹性势能零点,此时系统具有弹性势1能去mgx0.质量为2m的物块从钢二板正上方距离为3x0的A处自由落下,打在钢板上并立刻与钢板一起向下运动,但不粘连.它们到达最低点图6后又向上运动,物:央与钢板回到0点时还具有向上的速度.求物块向上运动到达的最高点到0点的距离.解析:由受力分析,过程分析和做功分析,可将物块的运动过程分为4个阶段.(1)物块与钢板碰撞前做自由落体运动,碰撞前物块的速度为0=/6gxo.(2)物块与钢板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后具有共同速度Vl,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2my0=3my1,即1=2Cxo.(3)碰撞后物块与钢板以共同速度向下运动直至速度为0,然后向上运动到0点时具有共同速度口2,此后物块将与钢板分离.取0点为重力势能零点,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13mgx+3=普m22.-5-mgxomgxomvl一一了解得v2:gzo.(4)物块自0点与钢板分离,做竖直上抛运动,设物块到达的最高点距离0点为h,则,22】.例5.如图7,光滑水平面上有质量均为1的小车A与B,B车静止,A车用L=0.2m的细线悬挂一个质量为0.5kg的小球C,小车A以2m/s的初速度冲向B并与B车正碰后粘在一起,求C球能摆上的最大高度(g取10m/s2).-图7解析:整个过程可分为2个阶段.(1)小车A与B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设碰撞后的共同速度为1,以A车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AYO=(mA+mB)l,解得l=1m/s.(2)碰撞完成后,由于小球C的速度仍然为2m/s>1,C向右摆动,并通过细线对A,B作用.当C摆至最高点时,三者速度相同,设此共同速度为2,C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A+c)口o=(mA+,+mc)2,解得2=1.2m/s.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告(+mB)1+告mcO0=告(mA+mB+mc)2+mcgh,解得0.04m.例6.如图8,两根足够长的固定平行金属导轨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导轨问距L,导轨上横放着两根质量皆为m,电阻皆为R的导体棒和,导体光滑且电阻不计.在整个导轨平面内都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开始时,口6和两导体棒有方向相反的初速度,初速度大小分别为0和2v0.求从开始到最终稳定之时,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图8解析:分别取,棒为隔离体,它们各自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相平衡.刚开始运动时,回路abdc中磁通量发生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电流方向为adca,因而两棒分别受到安培力Fl,F2作用,如图9.由于棒和棒的总动量水平向右,n6棒先向左做初速为0的变减速直线运动至速度为0,再向右做变加速直线运动,同时棒向右做初速为2v0的变减速直线运动,直到两棒具有共同的水平向右速度,回路中无感应电流,不再产生焦耳热.口C图9设整个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为Q,两棒最终的共同速度为,水平向右为正方向.由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得Q=1m.+lm(2口0)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