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习题.doc_第1页
物化习题.doc_第2页
物化习题.doc_第3页
物化习题.doc_第4页
物化习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化习题 安然入睡热力学第一定律一、填空题 1、系统的性质分为_和_。2、在一个绝热箱内装有浓H2SO4和水,开始时中间用隔膜分开,然后弄破隔膜,使浓H2SO4和水混合。若以浓H2SO4和水为系统,则W_0,Q_0,_0。3、一理想气体反抗外压100kPa作等温膨胀,则W_0 ,_0 。4、系统在等容条件下从环境中吸收热量全部用来增加系统的_。5、在273.15K和101.325kPa大气压力下,将1mol固态冰融化为水,则其W_0,Q_0,_0,_0二、选择题1、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状态函数特征的是A 系统变化时,状态函数的改变值只由系统的始、终态决定B 系统状态确定后,状态函数的值也确定C 状态函数均有加和性D 经循环过程,状态函数的值不变2、某一化学反应,在恒压的条件下,放出的热量为250kJ, 值应该是A B C D 不能确定3、理想气体向真空膨胀,其体积从V1增大到V2,则体系做功为A W=0B W0C WCv,mB Cp,m Cv,mC Cp,mCv,mD 两者之间无一定的关系三、判断题1、状态函数改变后,状态一定改变;2、一个绝热的刚性容器一定是个孤立系统; 3、孤立系统内发生的一切变化过程,其必定为零;4、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反抗一大气压作绝热膨胀,则;5、理想气体绝热变化过程中,所以;6、化学中的可逆过程就是热力学中的可逆过程。四、问答题1、一隔板将一刚性绝热容器分为左右两侧,左室气体的压力大于右室气体的压力。现将隔板抽去,左、右气体的压力达到平衡。若以全部气体作为系统,则、Q、W为正?为负?或为零?2、可逆过程有何特点?3、如果在孤立系统中发生一个变化过程,及是否一定为零?4、夏天为了降温,采取将室内电冰箱门打开,接通电源并紧闭门窗(设墙壁门窗均不传热)。该方法能否使室内温度下降?为什么?5、分别判断下列各过程中的Q、W、U和H为正、为负还是为零?(1)理想气体自由膨胀;(2)理想气体恒温可逆膨胀;(3)理想气体节流膨胀;(4)理想气体绝热、反抗恒外压膨胀;(5)水蒸气通过蒸汽机对外做出一定量的功之后恢复原态,以水蒸气为系统;(6)水(101325Pa,273.15K) 冰(101325Pa,273.15K);热力学第二定律 1填空题:(1) Rault定律适用于_溶液;Henry定律适用于_。(2) 在非理想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势表示式,为了具备和理想溶液化学势相似的形式,我们采用的办法是_。(3) 某组分i在a 、b两相中分配达到平衡的条件是该组分_。(4) 自发进行的相变过程,都是物质i由_相向着_另一相转移,直到_相等为止。(5) 某二组分体系有n1 mol的1和n2 mol的2组成,则该体系的体积V=_(6) 理想溶液的定义是_,即体系中每一种物质在任意浓度范围内都服从_。(7) 热力学第三定律可表述为_,若用数学式表示,可写成_。(8) (9) 27,1 mol理想气体由10.1325 kPa恒温膨胀至101325 Pa,则此过程的,(10) 在等温等压条件下,体系吉布斯能的减少等于系统所作的_。(11) 在等温等容过程中,若系统的DF1b. 0, 0b. 0b. (D)T ,p0c. (DF)T V0d. (DH)S ,p0(8)在20和1 p#下,1 mol过冷水结成冰,则存在( )a. DS系0、DS环0、DS总0、DS环0、DS总0c. DS系0、DS总0d. DS系0、DS总0(9)2 mol单原子理想气体,由10 dm3, 5105 Pa一次膨胀为25 dm3, 2105 Pa,环境的熵变DS环境( ) JK1a. 9.98b. 9.98c. 30.48d. 30.48(10)涉及Gibbs能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只有在等温等压下的自发性可逆过程中才有DF=WRb. 在所有自发性热力学过程中,Gibbs能都是减少的c. 在一定条件下,DGT,pW也可作方向判据d. 在等温等压下,DG0的过程不可能发生(11)已知269.2 K时冰的蒸气压小于269.2 K时水的蒸气压,试从化学势分析,此时应当是( )a. 水结成冰b. 冰熔化成水c. 冰水两相共存d. 无法判断(12)对A,B二组分理想溶液,下列( )说法是不正确的a. 任一组分i在全部浓度范围内都服从拉乌尔定律b. 该溶液的沸点组成图中液相线为一直线c. 任一组分i的化学势表达式为:d. , (kA, kB为亨利常数)(13) 理想气体绝热向真空膨胀,则:( ) a. S = 0 , W = 0b. H = 0,U = 0c. G = 0,H = 0d. U = 0,G =0(14) 在标准压力,273.15 K下水凝结为冰,判断体系的下列热力学量中何者一定为零?( ) a. Ub. Hc. Sd. G(15) 重结晶制取纯盐的过程中,析出的 NaCl 固体的化学势与母液中 NaCl 的化学势比较,高低如何?( ) a. 高b. 低c. 相等d. 不可比较3辨析题:(1) 指出在下述各过程中体系的DU、DH、DS、DF和DG何者为零?a. 理想气体卡诺循环。b. H2和O2在绝热钢瓶中发生反应。c. 非理想气体的绝热节流膨胀。d. 液态水在373.15 K和101.325 kPa下蒸发为汽。e. 理想气体的绝热节流膨胀。f. 理想气体向真空自由膨胀。g.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膨胀。h. 理想气体等温可逆膨胀。(2) 空调、冰箱不是可以把热从低温热源吸出,放给高温热源吗,这是否与第二定律矛盾呢?(3) 自发过程一定是不可逆的,所以不可逆过程一定是自发的。这说法对吗?(4) 是否可以说不可逆过程的熵永不减少?凡熵增加过程都是自发过程?(5) 能否说体系达平衡时熵值最大,吉布斯自由能最小?(6) 指出下列理想气体的等温混合熵变值。 aV(1mol N2)+ V(1mol Ar)= 2V(1mol N2 + 1mol Ar)b. V(1mol N2)+ V(1mol N2)= 2V(2mol N2)c. V(1mol N2)+ V(1mol Ar)= V(1mol N2 + 1molAr)d. V(1mol N2)+ V(1mol N2)= V(2mol N2)(7) 下列过程中,Q, W, DU, DH, DS, DF, DG的数值哪些为零? 哪些的绝对值相等? a. 理想气体真空膨胀 b. 实际气体绝热可逆膨胀 c. 水在冰点结成冰d. 理想气体等温可逆膨胀 e. 理想气体节流过程 f. H2(g)和O2(g)在绝热钢瓶中生成水 g. 反应在等温、等压下可逆进行,Wf=0 A(g)+B(g)2C(g)(8) 试比较以下水在各种状态的化学势的大小 :a与b ,c与d ,e与f ,a与d ,b与d ,d与f 。 a. H2O (l) (373K,p#)b. H2O (g) (373K,p#)c. H2O (l) (373K,2 p#)d. H2O (g) (373K,2 p#)e. H2O (l) (374K,p#)f. H2O (g) (374K,p#)4. 计算题:(1) 在27时,1 mol理想气体由1.01325106 Pa恒温膨胀至1.01325105 Pa。试计算此过程的DU,DH,DS,DF和DG.。(2)在中等压力下,n mol气体遵守以下物态方程:,其中b与气体本性有关,请求算16 gO2在273 K下从10101325 Pa降到101325 Pa时的DG。已知O2的b9.277109 Pa.。(3) 反应N2(g, 298 K, p#)+3 H2(g, 298 K, p#) 2NH3(g, 298 K, p#)的DH298=92.38 kJ,DG298=33.26 kJ。设DCp=0,请求算在1 atm下500 K及1000 K的DG。由此说明该反应在常温常压下能否自发进行?随着温度升高对合成NH3是否有利?(4) 若将1 mol的水在100时投入真空容器内,最后成为100, 0.1101325 Pa的水气,试求水在该相变过程的熵变。(5) 在绝热箱中,将10 克200的铁块沉入20, 1dm3的水中,已知,Cp,m(Fe)=25.5 JK1mol1, Cp,m(H2O)=75.3 JK1mol1, MFe=55.85, 求DS。(6) 1 mol 20过冷水在绝热器里部分凝结,形成0水与冰两相共存的平衡体系,计算该过程的DU, DH, DS, DF, DG已知冰在0时的熔化热为333.6 Jg1,冰和水的恒压热容分别为36.0及70 JK1mol1。化学动力学1问答题(1) 为什么反应速率需以微分形式来表达?(2) 降低反应温度有利于提高合成氨反应的平衡转化率, 但实际生产中为什么选取450 550的较高温度?(3) 工厂中用Cl2和H2合成HCl时采用的装置都是两条管子分别引出H2和Cl2, 若改用一条管子引出H2和Cl2混合物气体来燃烧, 行不行?为什么?(4) 对于下述几个反应, 增加溶液的离子强度, 是否会影响反应的速率常数?(指出增大、减小或不变)(a) S2O82- + 2I-I2 + 2SO42-(b) 蔗糖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c) Co(NH3)5Br2+ + OH-Co(NH3)5OH2+Br-2选择题(1) 反应2O33O2其反应速率方程式为或者, 则速率常数和的关系是:A 2=3B =C 3=2D -3=2(2) 实验测得化学反应S2O82- + 2I-I2 + 2SO42-的速率方程为, 根据上述条件可以认为:A 反应分子数为3 B 反应分子数为2 C 反应级数为3 D 反应级数为2(3) 反应CO(g) + 2H2(g)CH3OH(g)在恒温恒压下进行, 当加入某种催化剂, 该反应速率明显加快。不存在催化剂时, 反应的平衡常数为K, 活化能为Ea, 存在催化剂时为K和Ea, 则:A K=K, EaEaB KEaC K=K, EaEa D KK, Ea 0B= 0C TB,两者可构成最高恒沸物,组分为E。现将任意比例的A和B混合,于精馏塔中蒸馏,则塔顶馏出物为:A、 纯A B、纯B C、高沸物E D、可能为A,也可能为B(6) 图为A、B部分互溶双液系统的相图,当t60C时,1 mol B与9 mol A混合,然后一边搅拌一边不断地向体系加入B,直到加入81 mol B为止,问整个过程中发生的现象是什么?t(C)0.2AB0.40.60.860A溶液由清变混B溶液由混变清C溶液由清变混,后又变清D溶液由混变清,后又变混MTxAB(7) 图为简单低共熔二元体系T-x相图。当物系点M随温度下降时,固相物质与液相物质重量的比值:A增加B减少C不变D先增加,后减少(8) 硫酸与水可形成三种水合物:H2SO4H2O,H2SO42H2O,H2SO44H2O。常压下,H2SO4(S) 与H2SO4溶液及H2SO4水合物三相平衡,则该水合物含有几个水分子?A1B2 C3D4ABCp,T2ABCp,T1(9) 组分B和C相互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下面分别为温度T1和T2时的三组分部分互溶体系图,则T1和T2的大小关系为:AT1 T2BT1 DrHmC. QDrHmD.无法判断(5)浓差极化造成的原因是A. 两个半电池中溶液浓度的不同B. 电极附近和溶液内部电解质浓度的改变C电池的可逆性D测量时温度的变化3填空(1) 浓度为m的Al2(SO4)3溶液中正、负离子的活度系数分别为g+和g-,则g= _,平均活度a=_。(2)甘汞电极常用作参比电极,共有三种,它们分别为_、_和_,常温下这三种甘汞电极的电极电势大小顺序为_。(3)已知下列电极反应的j O值:Fe2+ + 2e Fe,;Fe3+ e- Fe2+,。则电极反应Fe3+ + 3e- Fe的j O值为_。(4)为反应2Ag+Cl2(g) 2AgCl(s)设计的电池为_。(5)由于超电势的存在,实际电解时,要使正离子在_极上发生_反应,外加在该电极上的电势要比可逆电极的电势更_一些。要使负离子在_极上发生_反应,外加在该电极上的电势要比可逆电极的电势更_一些。表面物理化学1分别从力和能量的角度解释为什么气泡和小液滴总是呈球形?2在一个密封的容器中有某液体的几个大小不等的液滴,容器的其余空间是该液体的饱和蒸气。若温度不发生变化,当放置足够长的时间后,容器内会出现什么现象? 3用不同大小的CaCO3(s)颗粒作分解实验,在相同温度下,哪些晶粒的分解压大?为什么?胶体分散体系1选择一个正确答案:(1) 新鲜制备的溶胶需要净化,其目的是A去除杂质,提高溶胶的纯度B去除过多的电解质,保持溶胶稳定性C去除过多的溶剂,增加溶胶的浓度D去除过小的胶粒,保持粒子大小的一致性(2) 胶体粒子在介质中运动所受的阻力,与下列何者无关?A介质的粘度B粒子的流速C粒子的浓度D粒子的大小(3) Fick第一定律,式中有负号是因为:A是负值B扩散系数D是负值C是负值DA是负值(4) 溶胶有较强的散射光,大分子溶胶则较弱,这是因为:A溶胶粒径大,大分子粒径小B溶胶浓度大,大分子浓度小C溶胶的折光率与介质相差很大,大分子则相近D溶胶对短波光敏感,大分子则不敏感(5) 电渗现象表明A 胶体粒子是电中性的B 分散介质是电中性的C 胶体系统的分散介质也是带电的D 胶体粒子是带电的(6) 在胶体分散系统中, 电势为何值时称为等电状态?A 大于零B 等于零C 小于零D 等于外加电势差(7) 若分散相固体微小粒子的表面上吸附负离子,则胶体粒子的电势为A 一定大于零B 等于零C 一定小于零D 正负无法确定(8) 溶胶与大分子溶液的相同点是A 热力学稳定体系B 热力学不稳定体系C 动力稳定体系D 动力不稳定体系(9) 在以下测定高分子化合物平均摩尔质量的方法中,哪一个不是独立的方法?A渗透压法B离心沉降法C光散射法D粘度法(10) 以下哪种情况可消除Donnan平衡?A降低小分子电解质的浓度B增加大分子电解质的浓度C在半透膜的另一侧(无大分子),加入大量的中性分子D调节溶液的pH,使大分子电解质处于等电点2填空:(1) 胶体分散系统是热力学不稳定系统,因为_ 。(2) 当光束照射到分散系统时,若入射光的波长大于分散相粒子的尺寸时,则发生光的_ 现象。其光强度与_的4次方成反比。(3) 在乳状液形成中,若乳化剂的亲水性较大,有利于形成_型的乳状液,相反若乳化剂的亲油性较大,有利于形成_型的乳状液。(4) 在水溶液中,密度分别为r1和r2(r1r2)的同样大小的球形悬浮液的沉降速度为v1 和v2 ,则v1 _v2 。(5) 墨汁是碳黑分散在水中的悬浮液,通常需加入适量的动物胶来稳定,其原因_ _,然而,若加入的动物胶量太少,则_。大分子溶液1在一种大小均一的大分子化合物中,若混入少量平均分子质量低的组分,这时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三者影响程度的大小顺序是 ( )A. Mn、Mm、Mz B. Mz、Mm、MnC. Mn、Mz、Mm D. Mz、Mn、Mm2大分子溶液和普通小分子非电解质溶液的主要区分是大分子溶液的 ( )A. 丁达尔效应显著 B. 渗透压大C. 不能透过半透膜 D. 对电解质敏感3测定大分子溶液中大分子化合物的平均分子量不宜采用的方法是 ( )A. 渗透压法 B. 光散射法C. 冰点降低法 D. 粘度法4下列性质中大分子溶液不具备的是 ( )A. 系统具有很大的相界面 B. 扩散慢C. 不能透过半透膜 D. 具有丁达尔效应5当液体的切变速率与切应力的关系为一不通过原点的曲线时,该流体为 ( )A. 牛顿型 B. 塑流型 C. 假塑流型 D. 胀流型6与大分子化合物的粘均分子量有定量关系的是 ( ) A. 相对粘度 B. 增比粘度 C. 比浓粘度 D. 特性粘度7相同物质的量浓度下,大分子溶液的渗透压与溶液的渗透压之间的大小关系是 ( )A. 前者大于后者 B. 前者小于后者 C. 一样大 D. 不能确定8测定大分子电解质溶液的渗透压时,必须考虑Donnan平衡,产生Donnan平衡的根本原因在于( )A. 大分子电解质溶液的粘度大B. 大离子浓度大,影响小离子通过半透膜C. 小离子浓度大,影响大离了通过半透膜D. 大离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其静电作用使小离子在半透膜两边浓度不均9将大分子电解质NaR的水溶液与纯水用半透膜隔开,达到Donnan平衡后,膜外水的PH值 ( )A. 大于7 B. 小于7 C. 等于7 D. 不能确定10凝胶是介于固体和液体之间的分散系统,下列关于刚性凝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它是非膨胀性的B. 常具有多孔性的结构C. 凡是能润湿的液体,其吸收作用并无选择性D. 线性大分子所形成的凝胶多属刚性凝胶答案:学生自测答案 热力学第一定律一、填空题答案1、强度性质,广度性质 2、,3、,二、选择题答案1、D2、A3、B4、C5、A三、判断题答案1、对2、错3、对4、错5、错6、错。四、问答题答案1、答:以全部气体为系统,经过所指定的过程,系统既没有对外作功,也无热传递。所以W、Q和均为零。2、答:可逆过程有三个特点:(1) 系统从始态到终态,过程是以无限接近平衡状态下进行的;(2)循与过程原来途径相反方向进行,系统与环境完全恢复原来状态;(3)在可逆过程中,系统做最大功。3、答:孤立系统的热力学能不可能变化,故一定为零。但有无焓的变化,要具体计算:,故孤立系统中只要有压力变化,就有焓变。4、答:不能。该情况相当于一个绝热系统中作电功,电机发热只能使室温升高。5、答:(1)因为pe=0,所以W=0;又因为Q =0,所以。(2)因为理想气体恒温可逆膨胀,所以,而W0,。(3)因为,所以 ;又因为绝热Q=0,所以W=0。(4)因为绝热Q = 0;W=pe, ,故 W 0;又因为,所以。(5)系统对外作功,故WV1,所以W0;又因为水凝固放热,故Q 0); DS(DG500,所以升温对此反应不利。(4)解:设计以下可逆相变过程:DS2DS1DS1 mol H2O(l)p#, 373.2 K1 mol H2O(g)0.1p#, 373.2 K1 mol H2O(g)p#, 373.2 K(5) 解:根据热平衡:解出:t=20.2 (6)解:设在0时结冰的物质的量为x mol:H2O (s, 0)x molH2O (l, 0)(1x) molH2O (l,20)1 molDH1DH11 mol H2O(l)20x mol H2O(s), (1x) mol H2O(l)01 mol H2O(l)0热平衡:解出:所以:化学动力学1(1) 反应速率随着反应的进行分子间相互碰撞的机率减小而逐渐变慢, 为一瞬时量, 故需以微分形式表达。(2) 为了加快反应速率。(3) 不行, 链的传递会迅速扩展到整个系统, 引起爆炸。(4) (a)增大 (b)不变 (c)减小2(1) C (2) D (3) C3(1)34.7 (2) k1cA-k2cG-k3cG (3)初级; 1 mol化学平衡1(1)错(2)错(3)错 2(1)C (2)D (3)D3(1)向右、不变(2) (3)降低、增加相平衡 学生自测答案 1填空(1) 体系的相数2;组分数K 1;自由度f 1。(2) 体系的相数2;组分数K 1;自由度f 1。(3) 该平衡体系的相数3;组分数K 3;自由度f 2.2回答问题(1)a f (311)12= 2;b f (31)12 3;c f (311)11 = 1(2) 因为f 2 2 11,加热过程中在一定范围内不会有新相的生成或旧相的消失,故碳酸钙不分解。(3) A和B两种纯液体分子的大小和结构十分接近,使得AA分子之间、BB分子之间及AB分子之间作用力相等时,可构成理想液态混合物。(4) 三相点是严格的单组分体系,水呈气、液、固三相共存时对应的温度为0.01,压力为0.610kPa。而冰点是在水中溶有空气和外压为101.325kPa时测得的数据。首先,由于水中溶有空气,形成了稀溶液,冰点较三相点下降了0.00242,其次,三相点时体系的蒸气压低于冰点时的外压,由于压力的不同冰点又下降了0.00747,故冰点时的温度约为0。(5) 两者并不矛盾。因为沸点是指液体的饱和蒸气压等于外压时对应的温度。在相同温度下,不同液体的饱和蒸气压一般不同,饱和蒸气压高的液体,其饱和蒸气压等于外压时,所需的温度较低,故沸点较低;克劳修斯克拉贝龙方程是用于计算同一液体在不同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的,温度越高,液体越易蒸发,故饱和蒸气压越大。(6) 不正确。因为具有最大正、负偏差系统的相图中有极值点,在极值点处液相组成与气相组成相同。对于具有最大正、负偏差体系,题中的叙述应修正为适于理想或非理想液态混合物系统的柯诺瓦洛夫规则,即:在两组分溶液中,如果加入某一组分使溶液的总蒸气压增加(即在一定压力下使溶液的沸点下降),则这个组分在气相中的浓度将大于它在液相中的浓度。(7) 产生负偏差。因为温度组成图上有最高点,压力组成图上必有最低点,故题中所给体系对拉乌尔定律产生最大负偏差。(8) 导出杠杆规则的基本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该规则具有普遍意义。可用于计算任意平衡两相的相对数量。相图中横坐标以质量百分数表示时,物质的量为质量。横坐标以摩尔分数表示时,物质的量为摩尔。3选择题(1) B。单组分,K1,熔点处固液二相平衡,F2,因此fKF21,即熔点温度仅是压力的函数。(2) D。,由于DV不确定,因此可能大于零,也可能小于零。(3) B。理想溶液的液相线在Px相图中为直线,但在Tx图中不为直线,当pA pB时,则沸点TA1.0M饱和;(3);(4)Ag(s)AgCl(s) Cl- (a) Cl2(p) Pt;(5)阴极,还原,负。阳极,氧化,正。表面物理化学1 根据杨-拉普拉斯公式,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p,其大小与与弯曲液面的曲率半径r成反比,力的方向指向曲率半径的圆心。当液滴或气泡不是球形时,球面上各点受力的方向和大小各不相同(见右图),只有液滴或气泡为球形时,球面各点受力平衡,因此它们总是呈球形。2液滴越小蒸气压越大,容器内的蒸气压对于正常液体是饱和的,但对于小液滴来说还未饱和,因此小液滴会蒸发。蒸发使容器内的蒸气变得过饱和,过饱和蒸气在大液滴上凝结,最终小液滴消失,大液滴长大。3根据开尔文公式,CaCO3的粒径越小,蒸气压越大,这个蒸气压就是它的分解压,因此小颗粒CaCO3的分解压大。胶体分散体系1选择题(1) B。过多的电解质,会压缩双电层厚度,降低电动电势,容易使溶胶聚沉。(2) C。根据Stokes定律,球形粒子在介质中移动时,受到的阻力f=6phrv,因此阻力只与介质粘度、粒子大小和移动速度有关,与粒子浓度无关。C大C小x(3) C。扩散总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进行,沿扩散方向上x,浓度c,因此为负值。(4) C。由Reyleigh公式,散射光I,溶胶n1与n2差值大,大分子则相近。因此散射光的形成与系统的光学不均匀性有关。(5) C。电渗是介质在电场中的移动行为。(6) B。(7) D。一般情况下,溶胶的电性取决于表面层的定位离子,若吸附负离子,电势也为负。但考虑外加电解质的影响,也有电性反转的例子。(8) C。(9) D。粘度法可测到高分子化合物的特性粘度h,再按h=KM a计算M。常数K,a 需要用其他方法确定,因此粘度法不是一个独立的测定方法。(10) D。当大分子电解质处于等电点时,成为中性分子,因而不会影响小分子电解质的扩散,使其在膜两边的浓度相等。2填空(1) 分散相有很大比表面,即有很大表面能,一定条件下,有自发聚集成大颗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