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二上册数学难题讲解.doc_第1页
苏教版初二上册数学难题讲解.doc_第2页
苏教版初二上册数学难题讲解.doc_第3页
苏教版初二上册数学难题讲解.doc_第4页
苏教版初二上册数学难题讲解.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后大题1、已知ABCD,点E为BC上一点,且ABCDBE,AE、DC的延长线交于点F,连BD(1) 如图1,求证:CECF(2) 如图2,若ABC90,G是EF的中点,求BDG的度数(1) 易证(通过角相等)(2) 易知ECF为等腰Rt,且G是EF的中点; 辅助线:连接GC、BG FEC=GCF=45 GEB=GCD=135 CG=EG GEB=GCD=135 GEBGCD BDG为等腰Rt BE=CD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8,0),点B在第一象限,OAB为等边三角形,OCAB,垂足为点C(1)直接写出点C的横坐标;X|k | B| 1 . c|O |m(2)作点C关于y轴的对称点D,连DA交OB于E,求OE的长;(3)P为y轴上一动点,连接PA,以PA为边在PA所在直线的下方作等边PAH当OH最短时,求点H的横坐标(1) 把C看作是AB的中点,A(8,0),B(4,) C(6,)(2) 方法1:求出直线OB、AD的解析式,再求它们的交点E,最后求OE的长。 yOB =yAD = 方法2:连接CD,交OB于F。 BFC为等边,FC=4,DF=62 - 4=8=OA * DFE=AOE=60 DEF=AEO DEFAEO OE=OF=(8-4)=2 DF=OA(3)(4) 连接PB 证明HAOPAB,OH=PB 当BPy轴时,PB最小为4, 此时AOH=ABP=120过H作HCy轴,垂足为点CCOH=30HC=OH=2 H的横坐标为-23、四边形ABCD是由等边ABC和顶角为120的等腰ABD拼成,将一个60角顶点放在D处,将60角绕D点旋转,该60角两边分别交直线BC、AC于M、N交直线AB于E、F两点,(1)当E、F分别在边AB上时(如图1),求证:BM+AN=MN;(2)当E、F分别在边BA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求线段BM、AN、MN之间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3)在(1)的条件下,若AC=5,AE=1,求BM的长(1)在CA的延长线上截取AQ=BM,连接DQ、MN DBC=DAC=DAQ=90 通过SAS证DAQDBM BM+AN=AQ+AN=QN ADB=120,MDN=60 QDN=ADE+ADQ=ADE+BDM=60 DN=ND MDN=QDN=60 MDNQDN DQ=DM(2)在BM上截取BP=AN,连接DP易证DANDBPMDP=120-(MDA+BDP)=120-(MDA+ADN)=120-60=60 MD=DM MDP=MDN=60 MDPMDN MP=MN MB-AN=MN DN=DP(3)过M作MHAC,交AB于G,交DN于H BMG是等边 MDNQDN,DNQ=DNM MHAC,DNQ=NHM GH = MH - GM = MN - BM = AN (关键) 可证AENGEH,AE=EG=1,BG=5-1-1=3=BM4、(1) 证明ACECBG;(2) CM,通过全等证明。5、已知ABC中,ABC=90,AB=BC,点A、B分别是x轴和y轴上的一动点(1)如图1,若点C的横坐标为4,求点B的坐标;w W w .x K b 1.c o M(2)如图2,BC交x轴于D,若点C的纵坐标为3,A(5,0),求点D的坐标(3)如图3,分别以OB、AB为直角边在第三、四象限作等腰直角OBF和等腰直角ABE,EF交y轴于M,求 SBEM:SABO解:(1)作CDy轴,垂足为D, B(0,-4),或者通过K型全等也可以。 (2)通过(K型)全等,求出B(0,-2),C(-2,3) 直线BC的解析式:y= 令y=0,x=, D(,0) (3)作ENy轴,垂足为N K型全等,OB=NE,AO=BN SBEM:SABO=(BM*NE):(AO*OB)=BM:AO OB=NE OB=BF FBMENM BM=BN=AO 加上角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两点A(m,0),B(0,n)(nm0),点C在第一象限,ABBC,BC=BA,点P在线段OB上,OP=OA,AP的延长线与CB的延长线交于点M,AB与CP交于点N.(1)点C的坐标为:_(用含m,n的式子表示);(2)求证:BM=BN;(3)设点C关于直线AB的对称点为D,点C关于直线AP的对称点为G,求证:D,G关于x轴对称.解:(1)K型全等,C(n,m+n) (2)作CDy轴,垂足为D K型全等CDBB0A,CD=BO,DB=OA=OP DP = DB+BP = OP+BP = OB = CD DPC为等腰Rt ,DPC=45 MPB=45,CPM=MPB+DPC=90,CPAM MAB=NCB(8字型) ABM=CBN=90 MABNCB BM=BN AB=BC (3)由上可知CBAB,CPAP 根据中点公式直接写出D、G的坐标 D(-n,n-m)G(-n,m-n)D,G关于x轴对称7、等腰RtACB,ACB=90,AC=BC,点A、C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1)如图1,求证:BCO=CAO(2)如图2,若OA=5,OC=2,求B点的坐标(3)如图3,点C(0,3),Q、A两点均在x轴上,且SCQA=18分别以AC、CQ为腰在第一、第二象限作等腰RtCAN、等腰RtQCM,连接MN交y轴于P点,OP的长度是否发生改变?若不变,求出OP的值;若变化,求OP的取值范围证明:(1)同角的余角相等 (2)通过全等,B(-2,-3)(3)过N作NHCM,交y轴于H, NHCM,HNC+MCN=180 又ACQ+MCN=180 HNC=ACQ (易)QAC=HCN HNCQCA ,HC=AQ , HN=QC CA=CN HN=QC MC=QC HPNCPM,CP=HC=AQ 加上角 点C(0,3),且SCQA=18,可以求出AQ=12 OP=PC+OC=AQ+OC=6+3=98、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若A(0,a)、B(b,0)且(a4)2+=0,以AB为直角边作等腰RtABC,CAB=90,AB=AC(1)求C点坐标;(2)如图过C点作CDX轴于D,连接AD,求ADC的度数;(3)如图在(1)中,点A在Y轴上运动,以OA为直角边作等腰RtOAE,连接EC,交Y轴于F,试问A点在运动过程中SAOB:SAEF的值是否会发生变化?如果没有变化,请直接写出它们的比值 (不需要解答过程或说明理由)解:(1)a=4,b=1;C(4,5) (2)过A作AMCD,垂足为M 易证AMCAOB,AM=AO=DM,AMD为等腰Rt,ADC=45 (3)SAOB:SAEF = 0B :AF 过C作CQy轴,垂足为Q 通过K型全等可知,AQ=OB,CQ=AOCQ=AO AE=AO QFCAFE,AF=AQ=OB 加上角9、如图,AOB和ACD是等边三角形,其中ABx轴于E点(1) 如图,若OC5,求BD的长度(2) 设BD交x轴于点F,求证:OFADFA(3) 如图,若正AOB的边长为4,点C为x轴上一动点,以AC为边在直线AC下方作正ACD,连接ED,求ED的最小值 解:(1)证明AOCABD,BD=OC=5 (2)OFA=OFB=DFA=60 (3)连接DB,延长交x轴于N 易证AOCABD ABD =AOC = 150 D点一直在直线BN上 *EBN=30 过E作EHBN,垂足为H 当D运动至H时,ED最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