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原则饮食要求及患者心态.doc_第1页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原则饮食要求及患者心态.doc_第2页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原则饮食要求及患者心态.doc_第3页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原则饮食要求及患者心态.doc_第4页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原则饮食要求及患者心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诊治及各种饮食要求 1、别让糖尿病伤了你的肾 专家认为,目前虽然还没有可以治愈糖尿病的方法,但只要遵医嘱服药,并注意饮食,坚持运动,病人完全可以过上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可是病人如果自己随意饮食,不注意监测血糖,糖尿病会对包括肾脏在内的众多脏器造成难以逆转的损伤。糖尿病肾病会直接缩短病人的寿命 目前糖尿病是患病率很高的慢性病,它的众多并发症对人体有严重的危害,像由糖尿病影响微血管造成的肾病会直接造成病人寿命的缩短。由于糖尿病肾病起病缓和,在病情发展的过程中病人没有什么异常感觉,微量的蛋白尿有时检查不出来,所以等到症状明显的时候对肾脏已经造成了伤害,出现肾功能下降、尿毒症、心衰、低蛋白血症等问题。病人只能靠透析来延长生命,还有的靠换肾维持,很多病人因为这个原因而死去,不仅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昂贵的费用也很难负担。像肾透析一年就需要几万块钱,如果需要换肾的话费用更高,除了换肾费用之外,还要负担抗排斥药物的费用,而且换的肾也维持不了几年。所以,因糖尿病引起的肾病严重地危害病人的身体健康,不能轻视。控制血糖要从多方下手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在出现并发症之前提前预防是最好的办法。要预防并发症首先就要控制血糖。一定要做到让血糖全面达标,而且要长期坚持,才能让并发症真正地远离。 控制血糖要从很多方面下手,首先是科学合理地控制饮食的量,不过量进食。不要吃大量含蛋白质的食物,以免加重肾的负担。其次要少吃盐。在食物的选择上多加注意,如瘦肉、鱼肉等,要少吃。同时要长期坚持舒缓的有氧运动,这对脏器循环有好处。另外,糖尿病病人还要注意进水量,防止尿路感染,减少肾盂肾炎的发生率。多喝白开水。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清洗,尤其是女性,做到每天更换内裤,减少发生尿路感染的机会。控制血糖、血压、血脂“三管其下” 除了严格控制血糖之外,病人还要控制血压,因为糖尿病病人有60%会合并高血压,单纯的高血压对各个脏器已经造成严重的伤害,如果在糖尿病的共同作用下情况就更为糟糕。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血压和正常人存在一些差异,要控制在高压125mmHg以下、低压80mmHg以上才是合格的。 控制血压除了限盐之外还要坚持服药,药物的选择不仅要能够把血压降到合适的范围内,同时用药也有讲究,最好选择对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有偏重的降压药。有些病人吃惯了某种降压药,不愿意换别的药,其实选降压药时不仅要考虑降压的问题,还要针对自己有肾病的情况,选择对脆弱器官有保护作用的药。有一些药物对降压很有效,但是长期吃对肾脏没有保护作用,效果反而不好。另外,基层医生也可能存在盲目追求新药的问题,无论选择什么样的药物,吃了之后如果病人的血压不能达标,这种药就不太适合他。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血脂的控制也很重要,如果病人体内的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增加,对肾病是一个恶化的因素,所以血脂也应该控制好。高危人群要注意监测 有肾病家族史的糖尿病患者属于高危人群,应该有意识地定期检查尿蛋白,尤其是经常检测微量尿蛋白,同时关注自己的血压和血脂,对于及时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的肾病是非常好的。有的病人觉得“检查一下万一有问题,我不就又多了一种病吗”,其实不检查疾病也已经存在了,如果讳病忌医,只会对自己的身体有害,影响治疗效果。在门诊和病房中有微量蛋白尿的糖尿病人不算少见,尤其是有几年病史的病人更要注意,不用一听糖尿病就怕得要命,其实只要早发现,早治疗,积极配合医生,并发症可以被减少到最低的限度,生活也可以很正常。 2、标准糖尿病肾病的诊断糖尿病肾病指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一种以血管损害为主的肾小球病变。早期多无症状,血压可正常或偏高。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排出量200微克分钟,此期叫做隐匿性肾病,或早期肾病。如能积极控制高血压及高血糖,病变可望好转。如控制不良,随病变的进展可发展为临床糖尿病肾病,此时可有如下临床表现: 1、蛋白尿 开始由于肾小球滤过压增高和滤过膜上电荷改变,尿中仅有微量白蛋白出现,为选择性蛋白尿,没有球蛋白增加,这种状态可持续多年。随着肾小球基底膜滤孔的增大,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而出现非选择性临床蛋白尿,随病变的进一步发展,尿蛋白逐渐变为持续性重度蛋白尿,如果尿蛋白超过3克日,是预后不良的征象。糖尿病性肾病患者蛋白尿的严重程度多呈进行性发展,直至出现肾病综合征。2、浮肿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一般没有浮肿,少数病人在血浆蛋白降低前,可有轻度浮肿,当24小时尿蛋白超过3克时,浮肿就会出现。明显的全身浮肿,仅见于糖尿病性肾病迅速发展者。3、高血压 高血压在糖尿病性肾病患者中常见。严重的肾病多合并高血压,而高血压能加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和恶化。故有效的控制高血压是十分重要的。4、肾功能不全 糖尿病性肾病一旦开始,其过程是进行性的,氮质血症、尿毒症是其最终结局。5、贫血 有明显氮质血症的糖尿病病人,可有轻度至中度的贫血,用铁剂治疗无效。贫血为红细胞生成障碍所致,可能与长期限制蛋白饮食,氮质血症有关。6、其它症状 视网膜病变并非肾病表现,但却常常与糖尿病肾病同时存在。甚至有人认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可能存在糖尿病性肾病。诊断标准(1)有较长期的糖尿病病史,临床上出现蛋白尿、糖尿病眼底改变的患者,在除外高血压及其他肾病时应考虑为糖尿病肾病。(2)原有糖尿病患者若出现下列情况时:糖尿病病史少于68年。不伴有糖尿病眼底改变。肾功能恶化迅速。无蛋白尿阶段出现肾功能损害。明显的血尿;必须依靠肾活检以明确诊断。(3)糖尿病有较长病史者,若运动后出现蛋白尿,同时尿白蛋白排泄率也增加,肾脏又较正常肾脏增大时,即可诊断为早期糖尿病肾病3、糖尿病性并发症对人体的七大危害内容概述:一、糖尿病性眼病 糖尿病所并发的眼部疾病常见的有7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色素膜病变、糖尿病性白内障、糖尿病性视神经改变、糖尿病性视网膜脂血症、糖尿病性青光眼、糖尿病性屈光改变。其中最常见的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它是糖尿病致盲的重要原因,也是对糖尿病危害最大,其次是糖尿病性白内障,也是糖尿病破坏视力最常见的合并症。 二、糖尿病性心脏病 糖尿病性心脏病,是指糖尿病患者并发或伴发的心脏疾病,主要有与糖尿病引发的大小血管病变及植物神经病变相关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病变及心脏植物神经病变。随着胰岛素的广泛使用,抗生素的不断更新,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及感染的发生率与死亡率都迅速下降,其慢性并发症已日益成为威胁患者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因素,死于糖尿病性心脏病的患者也日趋升高。我国首都医院19581977年统计,在死亡的糖尿病患者中,死于冠心病者占22.9%,美国joslin报道占53.3%,FraMinghan报告死于心血管疾病者占80%。 三、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在神经系统发生的多种病变的总称。它涵盖植物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运动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等等。其中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合并症。 四、糖尿病性肾病 糖尿病性肾病,是糖尿病的重要并发症之一,是对糖尿病患者危害极为严重的一种疾病。病变可累及肾血管、肾小管和间质。常见的肾脏损害是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小动脉性硬化症、肾盂肾炎、肾乳头坏死、尿蛋白等。其中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特有的肾脏并发症,临床上通称其为糖尿病性肾病。糖尿病性肾病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人统计,在中年糖尿病患者中, 糖尿病性肾病的发病率为20%,老年患者可达65%。 五、糖尿病足(脂端坏疽) 糖尿病足有广义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血管、神经病变引起下肢异常改变的总称。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尿病足(广义)发展的一个严重阶段。糖尿病末梢血管病变也包括在广义糖尿病足概念之内。而狭义糖尿病足仅仅由糖尿病引起的足部的异常变化,是糖尿病末梢血管病变的发展。糖尿病肢端坏疽是和狭义糖尿病足并立,且比糖尿病足病情更为严重的病理变化,也是在糖尿病末梢血管病变的基础上产生的。由于狭义糖尿病足与糖尿病肢端坏疽由许多共同之处,在此一并加以讨论。 六、糖尿病性功能障碍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有阳痿、早泄、性欲低下,月经紊乱等等性功能障碍。其糖尿病阳痿是较常见的并发症,约占男性糖尿病病人的30%-50%,有岁年龄增长发生率亦增加。 七、糖尿病引起女性外阴搔痒 糖尿病引起女性外阴搔痒,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给生活、工作、学习带来不便。4、糖尿病肾病的治疗要点1.严格控制血糖,降低高血脂高尿酸:在专科医师指导下,根据糖尿病的类型、尽可能使空腹血糖降至接近正常,尿糖阴性。如出现肾功能衰竭的病人应及早抓紧时间治疗,同时积极治疗高尿酸和高血脂。 2.及早防治高血压:由于高血 压可加速肾功能恶化,因此在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中,控制高血压是很重要的环节,相比非糖尿病病人要求把血压降得更低为好,提倡在125/75毫米汞柱以下。把高血压控制住在治疗糖尿病肾病。 3.活肾系列方剂是我国著名肾病专家郑天明教授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结合自己30余年的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发明研制而成。配方先进独特,平衡人体阴阳、扶正固本、标本兼治、吸收快,无任何毒副作用是活肾配方的最大特点。对治疗各种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多囊肾、肾囊肿、糖尿病肾病、痛风肾、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IgA肾病等具有独特疗效;并且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肌酐、尿素氮逐步降至正常,达到彻底治愈。 4.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特别强调生活调整和饮食控制:参加适度体育锻炼,减少体重。对食物的选择标准要符合这几点:低糖、低蛋白、热量控制、低盐(伴有浮肿或高血压时)。5、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饮食要求 近年认为长期摄取过多的蛋白质饮食是引起糖尿病肾病的一种危险因素,故主张糖尿病肾病应长期摄取优质低蛋白饮食。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正常者,可予优质蛋白(动物蛋白) 每日0.8g/kg体重,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优质蛋白每日0.5g/kg体重。若严重低蛋白血症可静脉滴注人体白蛋白及必需氨基酸。另外,糖尿病肾病多伴有高血压,后期可伴有水肿及心力衰竭,故糖尿病肾病应进低盐饮食,每日钠盐最好低于2g,但无盐的饮食十分难吃,临床上常难做到。 糖尿病饮食与糖尿病肾病饮食有何区别? 糖尿病的饮食原则是低热量饮食。基本要求是:控制摄入总热量,合理配餐(适量碳水化合物、适量蛋白质、低脂肪、多吃蔬菜),少食多餐,不饮酒、不吸烟、多饮水,高纤维素饮食。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的并发症,饮食与糖尿病又有区别。因为糖尿病一旦进入并发症阶段,保护心、脑、肾等各器官功能,就显得异常重要。治疗糖尿病肾病应注意中西医结合。用西药降血糖,中药治疗并发症。糖尿病肾病饮食原则要求:优质低蛋白质饮食。所谓优质,牛奶蛋白是最好的,其次是鸡蛋、禽蛋蛋白,再其次是鱼类蛋白、瘦肉蛋白,植物蛋白为劣质蛋白,比如豆制品、日常的馒头、米饭所含的蛋白,应该限制,以免增加肾脏负担。糖尿病肾病饮食还应注意高钙低磷。高钙的东西往往也高磷,像动物脑子和内脏、排骨、虾皮、壮骨粉之类肯定高磷,不宜多吃。同时,适当补充纤维素、维生素等也很重要。所以多吃玉米等粗粮以及蔬菜、水果等有益。6、糖尿病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一项最新的调查显示,有高达三成的糖尿病患者,伴发有情绪问题,包括精神紧张和失眠等,严重抑郁的患者更有自杀倾向。 某知名医学院健康情绪中心去年访问3000多名糖尿病人,近七成表示,感到很大生活压力,影响到工作,社交及性生活;亦有近六成患者认为自己是家庭的负累。接受调查的三成患者坦承有情绪问题,例如感到烦闷、精神紧张、情绪低落和失眠等;约三成人担心在公众场所注射胰岛素时,会令人以为是吸毒;有严重抑郁的糖尿病患者,较没有情绪病的患者,自杀倾向高出十倍。 医生建议,专业医生应该同时为病人评估情绪和病情,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治疗。7、糖尿病肾病要控制好血糖 由于在糖尿病肾病时出现下列情况: 、肾糖阈明显提高,增高调节胰岛素和降糖药剂量的困难。、尿毒症时患者常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且肾脏本身对胰岛素灭活下降,胰岛素需要量减少,若不注意随时调整胰岛素剂量,易引起低血糖。因此血糖波动较大。 型糖尿病应用口服降糖药者应特别注意,因为双胍类降糖药尤其降糖灵口服后吸收迅速,24小时有90% 药物从尿中排出,此药促进无氧酵解,产生乳酸,糖尿病肾病时乳酸排出障碍,易引起乳酸性酸中毒。氯磺丙脲主要经肾排泄及优降糖在体内半衰期长,降糖作用强,易引起严重的低血糖,因此在糖尿病肾病时上述药物不宜应用。糖适平为第二代磺脲类口服降血糖药,它的代谢产物有95%从胆道经肠随粪便排出,仅5%从肾排出。故糖尿病肾病时应首选此药,即使肾功能不全,肾小球滤过率低于60mL/min者亦可应用此药,但肾小球滤过率小于30mL/min者仍采用胰岛素治疗为妥。 糖尿病肾病应用胰岛素时,最初剂量不宜太大,可予早、晚餐前各皮下注射普通胰岛素4U,或早、中、晚各4U。以后根据血糖进行调整。8、糖尿病者离患肾病还有多远? 约4050的糖尿病患者最终将进展为肾病!今年世界糖尿病联盟(IDF)将糖尿病日的主题定为“糖尿病可能让您的肾脏付出代价,立即行动吧!”在糖尿病患者中具有高血压倾向、糖尿病肾病家族史、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患者易于罹患糖尿病肾病,其患病率亦随病程的延长而增高,至病程1520年时达到高峰。 及早树立“保肾”意识 据介绍,糖尿病肾病是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是型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型糖尿病自发病至出现典型临床糖尿病肾病一般历时10年左右,再经历10年左右进入肾功能衰竭。也有的患者肾功能恶化很快。 另据了解,一旦糖尿病肾病已经确立,提高糖尿病的控制对改善肾功能的价值不大,但对于仅有微白蛋白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