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作要打“十二假”.doc_第1页
安全工作要打“十二假”.doc_第2页
安全工作要打“十二假”.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工作要打“十二假”有些企业在安全管理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弄虚作假现象。笔者以为,这种行为无异于掩耳盗铃、自欺欺人,极易造成安全生产事故。因此,笔者主张,在安全工作中,也要进行打假。一是打假计划。每年年初,各单位对新一年的安全工作都要有一个计划安排,计划搞得头头是道。然而,安全工作计划下发后,有些单位就认为万事大吉了,将计划锁进柜子里,安全工作毫无起色。二是打假布置。在对上级布置的安全工作、安全会议精神,有些单位照抄、照念、照搬,机械地传达,不结合本单位实际传达精神实质。这种假动作对工作无补。三是打假汇报。一些单位平时安全工作做得不扎实,可是,上级要来检查时,他们会临时找几个脑袋灵光的人回答提问,编造安全动人故事,再拿出假台账、假资料来补充、证实,以显示安全工作得到重视,安全工作做得扎实、到位。四是打假执行。有的单位安全工作监督不力,安全规定形同虚设,作业工高空作业不系安全带、进入施工现场不戴安全帽的现象很普遍。此时,这些单位的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能似乎就是通知一下工人,某日某时,上级要来检查,务必怎么怎么五是打假检查。众所周知,安全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只有平时多检查、多督促,才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可有的单位,检查的次数多了,便对安全工作起了倦意,在检查时,走走过场就万事大吉了,这就变成了流于形式的假检查,不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亦不能及时整改已发现的问题,为企业埋下了安全隐患。六是打假汇报。有的单位为了迎合检查部门的口味,对汇报材料中的数据与事实瞎编乱造,汇报时,句不真,理不实,存在着假、大、空的不良现象。七是打假资料。有的单位为了完美应对检查,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安全进行突击整改或临时篡改,尤其对各项检查资料与台账进行大量查漏补缺式的整改。或许在接受检查时,这些单位能侥幸过关,但却始终无法越过心灵上的那道安全门槛,因为,真相亦终会有大白之时。八是打假整改。有的单位为了突出业绩,对检查部门勒令其整改的问题,因种种原因不整改或是整改不了时,便将暂缓整改上报为已经整改。同时,由于上级部门的复检落实不到位,使得假整改现象又成为一颗可能随时会被引爆的地雷。九是打假学习。加强安全学习是企业提高员工业务素质、增强安全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由于某些企业在进行安全培训时,教学方法单一死板,教学内容重复陈旧,使得许多职工在参加安全学习时应付了事:前面教,后面忘,下了课,忘精光。十是打假奖罚。有的单位,安全考核制度只是贴在墙上,停留在口头上,就是没有落实到行动上。对安全工作有突出贡献者,虽然制度上规定要奖,年终却没有兑现:出了安全事故,明明是安全管理上存有漏洞,却让一线执行人背黑锅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十一是打假考核。在安全工作中,对一些出现不安全问题的人和事,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大责化小,小责化了。对于重大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不是在四不放过上下功夫,而是怕承担相关责任欺瞒上级不处理。殊不知,放过事故责任者,是安全生产中最大的隐患十二是打假政绩。有的单位动不动就说我们单位是油田第一个建立什么什么安全制度,第一个实行什么什么安全管理,第一个执行什么什么安全体系等等,其实查查他们制定的所谓制度、实行的所谓管理,基层员工们根本不认可,也不具可操作性,至于执行得怎样也就可想而知。有假就有隐患,隐患不除,祸患大焉!为了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保护员工人身安全权益,无论企业或是职工都有参与打假的义务。因此,要真正做到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