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简易电子琴系统设计说明书.doc_第1页
单片机简易电子琴系统设计说明书.doc_第2页
单片机简易电子琴系统设计说明书.doc_第3页
单片机简易电子琴系统设计说明书.doc_第4页
单片机简易电子琴系统设计说明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片机简易电子琴系统设计说明书1.1简易电子琴系统如图1.1所示为一八键电子琴系统电路框图。该课程设计将以单片机控制的8051发声系统为主,利用单片机完成发声的实验,实现按键控制内正常发声,从左向右依次发出中音Do至高音Do结束。 图1.1系统电路框图(1)发声电路声音的产生是一个音频振动的效果。一般音响电路是用正弦波信号驱动喇叭,从而产生悦耳的音乐;在数字电路里,则是数字信号驱动喇叭,从而产生声音。如果声音的频率相同,人类的耳朵很难区分出哪个是脉冲信号产生的声音,哪个是正弦波信号产生的声音。若要用8051产生声音,可用程序产生频率,送到输出入端口(p1.0)再把该点连接到喇叭的驱动电路,即可驱动喇叭。如图1.2所示。图1.2 喇叭驱动电路(达林顿对)(2)按键电路要求当按钮开关on时,将可由其连接的输入口读取到低电平(即0)。若按S1,则发出中音的Do;若按S2,则发出中音的Re;若按S3,则发出中音的Mi;若按S4,则发出中音的Fa;若按S5,则发出中音的So;若按S6,则发出中音的La;若按S7,则发出中音的Si;若按S8,则发出高音的Do;电路如图1.3所示。图1.3 按键电路第2章 设计原理及过程2.1硬件准备PC机及相关软件 , 89C51芯片1个 , 10K电阻若干 , CS9013三极管2个 , 扬声器一个 , 开关按钮若干.2.2运行环境Keil Vision 2 , Proteus 7 Professional2.3实验原理(1)音调的产生通常以Do、Re、Mi、Fa、Sa、La、Si、Do分别代表某一个频率的声音,我们称之为“音调”,及Tone。若要产生这些音频,可使用延迟函数来实现。void delay(unsigned char x) unsigned char i,j; for(i=0;ix;i+) for(j=0;j1;j+);注意:内循环一次,最小延迟时间8.3us(2)常用的音阶编号简谱音阶频率参数按键1Do523108S12Re587102S23Mi65991S34Fa69886S45So78477S56La88068S67Si98861S78Do104657S8第3章 软件程序设计系统源程序见附录2。软件流程图如下所示:S2被按下Sound(1)S1被按下Sound(0)开始声明变量与函数读取按钮开关S3被按下Sound(2)S4被按下Sound(3)S5被按下Sound(4)S6被按下Sound(5)S7被按下Sound(6)S8被按下Sound(7)图3.1 软件流程图(1)发声函数void sound(unsigned char x) /发声函数开始 char i; /声明变量 for(i=0;i60;i+) /执行60次 speaker=1; /输出高电平 delay8(tonex); /延迟speaker=0; /输出低电平delay8(tonex); /延迟 (2)音阶定义#include sbit speaker=P10; /声明喇叭位置unsigned char keys; /*声明音阶数组 - Do Re Mi Fa So La Si Do#*/unsigned char tone=108,102,91,86,77,68,61,57;void sound(unsigned char); /声明发声函数void delay8(unsigned char);(3)按键程序main()P2=0xff; /将p2规划成输入口 while(1) keys=P2; /读取按键 switch(keys) case 0x01:sound(0);break; /按下S1,发Do音 case 0x02:sound(1);break; /按下S2,发Re音 case 0x04:sound(2);break; /按下S3,发Mi音 case 0x08:sound(3);break; /按下S4,发Fa音 case 0x10:sound(4);break; /按下S5,发So音 case 0x20:sound(5);break; /按下S6,发La音 case 0x40:sound(6);break; /按下S7, 发Si 音 case 0x80:sound(7);break; /按下S8,发Do#音 总结(1)程序运行中出现参数错误,经过修改延迟函数,delay8s修改为delay8,程序运行正常。(2)在本实验里,是由p1.0端口输出音频的,若要改由其他端口(如p1.7)只需在程序中修改喇叭位置即可。(3)本次实验还可以用定时器方式设计此电子琴,同学们有兴趣可以自己尝试设计。(4)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加深了对51单片机的了解,认识到理论与实践联系的重要性。体会到团队合作的意义。参考文献1 丁元杰.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2 张义和,王敏男,许宏昌,余春长.例说51单片机(C语言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附录1 整体电路图附录2 源程序/*ch9-1.c - 简易电子琴实验*/#include sbit speaker=P10;unsigned char keys;/*声明音阶数组 - Do Re Mi Fa So La Si Do#*/unsigned char tone=108,102,91,86,77,68,61,57;void sound(unsigned char);void delay8(unsigned char);main()P2=0xff; while(1) keys=P2; switch(keys) case 0x01:sound(0);break; case 0x02:sound(1);break; case 0x04:sound(2);break; case 0x08:sound(3);break; case 0x10:sound(4);break; case 0x20:sound(5);break; case 0x40:sound(6);break; case 0x80:sound(7);break; void sound(unsigned char x) char i; for(i=0;i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