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式钢筋切断机的结构设计.doc_第1页
卧式钢筋切断机的结构设计.doc_第2页
卧式钢筋切断机的结构设计.doc_第3页
卧式钢筋切断机的结构设计.doc_第4页
卧式钢筋切断机的结构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卧式钢筋切断机的结构设计第1章 引言1.1 概述钢筋切断机是钢筋加工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它主要用语房屋建筑、桥梁、隧道、电站、大型水利等工程中对钢筋的定长切断。钢筋切断机与其他切断设备相比,具有重量轻、耗能少、工作可靠、效率高等特点,因此近年来逐步被机械加工和小型轧钢厂等广泛采用,在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国内外切断机的对比:由于切断机技术含量低、易仿造、利润不高等原因,所以厂家几十年来基本维持现状,发展不快,与国外同行相比具体有以下几方面差距。全球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为建筑行业,特别是为建筑机械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广大生产企业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我国建筑机械市场,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加大科技投入,重视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售后服务水平,积极、主动走向市场,使企业的产品不断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尽快缩短与国外先进企业的差距,无疑是我国钢筋切断机生产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1.2 题目的选取本次毕业设计的任务是卧式钢筋切断机的设计。要求切断钢筋的最大直径14mm,切断速度为15次/分。在设计中通过计算和考虑实际情况选则合适的结构及参数,从而达到设计要求,同时尽可能的降低成本,这也是一个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的过程。毕业设计是对三年大学所学知识的一个总结,也是走上工作岗位前的一次模拟训练。1.3 钢筋切断机的工作原理工作原理:采用电动机经一级三角带传动和二级齿轮传动减速后,带动曲轴旋转,曲轴推动连杆使滑块和动刀片在机座的滑道中作往复直线运动,使活动刀片和固定刀片相错而切断钢筋。图1-1 钢筋切断机原理图第2章 电机选择传动方案简述:选择三级减速,先是一级带减速,再两级齿轮减速。首先采用一级带传动,因为它具有缓冲、吸振、运行平稳、噪声小、和过载保护等优点,并安装张紧轮。然后采用两级齿轮减速,因为齿轮传动可用来传递空间任意两轴间的运动和动力,并具有功率范围大,传动效率高,传动比准确,使用寿命长,工作安全可靠等特点。动力由电动机输出,通过减速系统传动,把动力输入到执行机构。由于传动系统作的是回转运动,而钢筋切断机的执行机构需要的直线往复运动,为了实现这种转换,可以采用曲柄滑块机构,盘行凸轮移动滚子从动件机构,齿轮齿条机构。考虑现实条件,我决定采用曲柄滑块机构作为本机械的执行机构。2.1 切断钢筋需用力计算为了保证钢筋的剪断,剪应力应超过材料的许应剪应力。即切断筋的条件为: 本切断机针对切断钢筋为牌号HRB400的普通热轧钢筋,其屈服强度b=400MPa。剪切过程实际上是金属塑性变形过程,金属在塑性变形中沿晶格滑移,即形成所谓滑移线。东北重型机械学院连家创教授,利用滑移线理论在考虑了剪刃侧间隙及接触摩擦的基础上,推导出剪切机剪切力计算公式,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其计算公式如下:冷剪时=KKu( 1+)b式中试件断裂时的平均延伸率 被剪钢件的强度极限则由上式可得=(0.560.62)1(1+16%)400=259.84287.68Mpa取最大值=287.68Mpa由于切断钢筋的最大直径为14mm,则切断机所需的切断力为F切=maxd2/4=287.68142/4=44284.90N2.2 剪刃行程行程太小,翘头的工件通不过,行程太大,对于曲柄式剪切机会使曲柄增大,从而使剪切机的工作扭矩和驱动功率增大,相应的结构尺寸也将增大。根据生产经验,剪刃形成可取20mm。则曲轴的偏心距为20mm。2.3 功率计算由于切断刀的速度与曲轴处的线速度不尽相同,因此使用曲轴处的线速度进行计算可是计算结果偏于安全。则切断处的功率P:KW 查表可知在传动过程中,带传动的效率为= 0.96;齿轮传动的效率为= 0.97; 滚动轴承的传动效率为= 0.99; 连杆传动的效率为= 0.81。由以上可知总的传动效率为:= 0.960.9920.9720.81=0.703由此可知所选电机功率最小应为KW查手册并根据电机的工作环境和性质选取电机为:Y系列封闭式三相异步电动机,代号为Y100L1-4,输出功率为2.2kw,满载转速为1420 r/min。第3章 传动结构设计3.1 基本传动数据计算3.1.1 分配传动比电动机型号为Y,满载转速为1420 r/min。(1) 总传动比 (2) 分配传动装置的传动比 上式中i0、i1分别为带传动与减速器(两级齿轮减速)的传动比,在分配传动比时,为使齿轮的传动比圆整以获得圆整齿数,同时使大带轮的尺寸适当增大以起到类似于飞轮的作用。因此,初步取i0=3.78,则i1=94.67/3.78=25。(3) 分配减速器的各级传动比按展开式布置,查阅有关标准,取 i12=5,则i34=5。3.1.2 计算机构各轴的运动及动力参数 各轴的转速 轴 r/min 轴 r/min 轴 r/min 各轴的输入功率 轴P1=P0=2.20.96=2.112KW 轴P2=P112=2.1120.990.97=2.208KW 轴P3=P223=2.2080.970.99=1.947KW 各轴的输入转矩电动机输出转矩 轴轴轴 3.2 带传动设计已知条件:电动机功率P0=2.2KW,满载转速n0=1420r/min,初定传动比i0=3.78,电动机每天工作16小时。3.2.1 确定计算功率查表8-7可知 工况系数取 KA=1.3 ,Pc=1.32.2=2.86kw。3.2.2 带型的确定由设计可知:V带传动的功率为2.2kw,小带轮的转速为1420r/min,大带轮的转速为375r/min。根据以上数值及小带轮的转速查图8-11选取A型V带。3.2.3 带轮基准直径查阅相关手册选取小带轮基准直径为d0=95mm,则大带轮基准直径为d1=3.7895=359.1mm,选定d1=355mm。3.2.4 验算带速因为5m/sv30m/s,所以带速合适。3.2.5 计算实际传动比则大带轮实际转速,误差可不予考虑。3.2.6 确定V带基准长度和中心距由0.7(+)2(+)则315P2,所以按轴承1的受力大小验算故所选轴承满足寿命要求。第4章 润滑与密封4.1 传动件的润滑切断机传动件和轴承都需要良好的润滑,其目的是为减少摩擦、磨损,提高效率,防锈。因为本次设计的卧式钢筋切断机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对切断精度要求不高,故传动件的润滑采用在切断机装配前涂抹润滑脂的润滑方式。4.2 滚动轴承的润滑对卧式钢筋切断机而言,当齿轮传动采用脂润滑时,滚动轴承宜采用脂润滑。滚动轴承脂润滑具有易于密封、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等优点。采用脂润滑时,滚动轴承的内径和转速的积一般不宜超过。第5章 结论本次设计的是一种结构比较简明实用的钢筋切断装置,该装置的特点是价格低廉,节省空间,维修方便。该切断机是采用电动机经一级带传动和二级齿轮传动减速后,带动曲轴旋转,曲轴推动连杆使滑块和动刀片在机座的滑道中作往复直线运动,使活动刀片和固定刀片相错而切断钢筋,使其结构尽可能的简单。在设计中,我尽可能的采用通用部件,从而使设计周期缩短,成本降低。设计过程中,我主要考虑了机器的性能以及经济性,在保证其完成工作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提高其性价比。这是我第一次搞这样的综合性的设计,所以设计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漏洞或不足之处,如一些结构的设计,标准件的选用或一些经济性上的构思可能有欠妥当,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浪费,敬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和指正。通过这次设计,使我的综合考虑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通过综合的运用机械知识,使自己的专业水平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已经能初步的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致 谢毕业设计是大学学习的最后一站,它与以往的课程设计不同。课程设计主要是针对某一门课程或几门课程进行的综合练习,而毕业设计是综合性的,它反映了学生对所学各门专业知识运用能力。通过毕业设计的锻炼,使我们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知识得到了巩固,使我们对设备的整体设计思想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通过对卧式钢筋切断机的设计,我们运用了各门专业课程,再一次夯实了我们的知识。在这次的设计过程中,尽管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和困惑,但我们通过组内成员相互交流、相互帮助,最终我们还是圆满的完成了这次毕业设计。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们不仅复习了以前所学过的专业知识,同时也为我们学习更多的新知识提供了机会和动力。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们得以把大学四年所学得的知识融会贯通,让我们懂得了温故而知新的道理,这将是我们以后走入社会所必学的重要一课,为我们将来的人生规划和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将永远不会忘记这次毕业设计所教给我们的课堂以外的知识。在这次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当碰到超出我们能力和经验范围的问题时,樊瑞老师给了我们莫大的帮助和指导,为我们拨开迷雾、指点迷津。而且在这次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樊瑞老师要求我们小组的成员定期每周两次的检查时间,督促我们保质保量地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樊瑞老师的督促和指导,也就没有我们今天的毕业设计的数量和质量。对于樊瑞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我表示衷心的感谢。在设计过程中,樊瑞老师给了我们莫大的帮助,但在这次设计过程中,崔江红教授同样给予了我们很多的指导和帮助,正是催老师的鞭策,我们才可以全身心的投入课程设计的工作中去,在此对崔老师表示衷心地感谢。由于这次毕业设计的时间有限,且我们的设计水平也还处于初学者阶段,设计中难免有不足,欢迎各位老师和同学批评指正。参考文献1 王海文.轧钢机械设计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32 联合编写组.机械设计手册(上中下)S.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83 联合编写组.机械设计手册(1-6卷) S.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4 联合编写组.机械零件设计手册S.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75 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常用设计资料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6 黄大宇,梅瑛.机械设计课程设计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06.12.7 Jamesurdock. P.E.M.Printed in the U.S.A 19898 Richard R .Kibbe .Marchine Tool PracticesM. Printed in the U.S.A, 19929 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第八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0 赵则祥.公差配合与质量控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11 王慰椿.机械基础与建筑机械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