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溪街道金惠小区C区农民安置小区鹤溪街道浮丘村畲环评报告_第1页
鹤溪街道金惠小区C区农民安置小区鹤溪街道浮丘村畲环评报告_第2页
鹤溪街道金惠小区C区农民安置小区鹤溪街道浮丘村畲环评报告_第3页
鹤溪街道金惠小区C区农民安置小区鹤溪街道浮丘村畲环评报告_第4页
鹤溪街道金惠小区C区农民安置小区鹤溪街道浮丘村畲环评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 景宁县鹤溪街道金惠小区C区农民安置小区 建设单位: 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鹤溪街道办事处 浙江竟成环境咨询有限公司 Zhejiang Reach Green Environmental Consultancy Co., Ltd.国环评证:乙字第2052号二一六年四月仅限于景宁县鹤溪街道金惠小区C区农民安置小区项目使用 复印无效项目名称:景宁县鹤溪街道金惠小区C区农民安置小区项目文件类型:环境影响报告表适用的评价范围:一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法人代表:胡如意(签章)主持编制机构:浙江竟成环境咨询有限公司(签章)单位地址:温州高新区(科技园)新三路16号创新大楼辅楼7楼联系电话邮编:325000景宁县鹤溪街道金惠小区C区农民安置小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人员名单表编制主持人姓名职业资格证书编号登记(注册证)编号专业类别本人签名沈强0012024B20520040300轻工纺织化纤类主要编制人员序号姓名职业资格证书编号登记(注册证)编号编制内容本人签名1沈强0012024B205200403001、2、3、4、5、6、7、8、92任便利00016142B20520050500审核3郑松鹤00013125B20520031000审定目 录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概况103、环境质量状况164、评价适用标准21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256、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357、环境影响分析378、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469、结论与建议48附图: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项目周围环境示意图附图3:项目总平面布置图附图4:景宁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图附图5:景宁县水环境功能区划图附件:附件1:项目受理通知书附件2:景宁县国土局关于项目的预审意见附件3: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附件4:关于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的批复附件5:建设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附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景宁县鹤溪街道金惠小区C区农民安置小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景宁县鹤溪街道金惠小区C区农民安置小区项目建设单位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鹤溪街道办事处法人代表柳贤旺联系人蓝中一通讯地址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溪镇复兴东路47号联系电真邮政编码323500建设地点景宁县鹤溪街道浮丘村立项审批部门景宁畲族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局批准文号201233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房地产开发经营K7010占地面积(平方米)54567.33绿化面积(平方米)13576.35总投资(万元)18059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1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6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9.051.1 工程概况1.1.1项目由来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建设中的拆迁和土地征用矛盾日益突出,目前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和政府行政管理的重点之一。做好拆迁安置和土地征用工作,一方面保证了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另一方面也保证了社会的稳定,有利于树立和维护党和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和地位。为促进景宁县房屋与土地征收工作的顺利开展,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妥善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县规划区内征地拆迁安置的实际情况,特提出景宁县鹤溪街道金惠小区C区农民安置小区项目的建设。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2015年6月1日起实施),本项目属于“U 城镇基础设施及房地产” “156、房地产开发、宾馆、酒店、办公用房等”中的“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及以上项目”,故本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受景宁畲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鹤溪街道办事处委托,由浙江竟成环境咨询有限公司负责承担该项目环评工作。本公司在资料收集分析研究、现场踏勘、同类工程类比调查、走访,并对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调查的基础上,依据国家环保部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技术要求,进行预测分析与评价,编制完成了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管理办法的通知(浙政办发201486号),该项目属于县(市、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审批,因此本项目将由景宁畲族自治县环境保护局审批。1.1.2项目地理位置及四至关系项目所在地位于景宁县鹤溪街道浮丘村,地块西侧为农民安置小区,北侧为老村建筑,地块东侧和南侧至规划道路,目前均为山体。项目地理位置详见图1.1,项目四至关系情况见图1.2。项目地理位置图1.1 项目地理位置图金惠小区B区130231浮丘村小金惠小区6 噪声监测点140包凤村95山体山体4民房120项目地块一项目地块二78100110山体1溪图1.2项目四至关系图及噪声监测点位图1.1.3建设内容及规模(1)项目概况景宁县鹤溪街道金惠小区C区农民安置小区项目选址位于景宁县鹤溪街道浮丘村,地块西侧为农民安置小区,北侧为老村建筑,地块东侧和南侧至规划道路,目前均为山体。工程总用地面积为54567.33。其中地块一用地面积为36687.66,地块二用地面积17879.67;总建筑面积为59016.22,地块一建筑面积为42090.13,地块二建筑面积为16968.29。项目估算总投资约18059万元。(2)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项目组成表见表1-2。表1-1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名称数量单位总用地面积54567.33建筑占地面积16834.67幼儿园1016.68住宅15768.59公厕49.4总建筑面积59016.22其中幼儿园2242.09住宅56724.73公厕49.4建筑密度30.85%-容积率1.08-绿地率24.88%-地基直数289-机动车停车位189个其中室外停车位44个室内停车位145个地块一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名称数量单位总用地面积36687.66建筑占地面积11727.38其中公厕49.4住宅11677.98总建筑面积42090.13其中公厕49.4住宅42040.73建筑密度31.97%-容积率1.15-绿地率24.82%-地基直数214-机动车停车位127个其中室外停车位20个室内停车位107个地块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名称数量单位总用地面积17879.67建筑占地面积5107.29其中幼儿园1016.68住宅4090.61总建筑面积16968.29其中幼儿园2242.09住宅14684建筑密度28.56%-容积率0.95-绿地率24.99%-地基直数75-机动车停车位62个其中室外停车位24个室内停车位38个表1-2 项目组成表序号项目分类组成内容1主体工程住宅:建筑面积15768.59,居住2080人幼儿园:建筑面积1016.68,大中小班各开设一个班公厕:1个建筑面积49.42辅助工程道路及入户道路、景观绿化、室外照明、室外弱电、室外给排水消防工程、室外电力管线系统3环保工程垃圾桶、化粪池、污水管网等1.1.4总体布局根据地形地势,经济适用的处理场地内部土方平整,合理布置地块内建筑。地块一:根据地块地形高差呈东西向逐层增高的特点,与地块南北向长边呈平行的对应关系形成小区内建筑东西向布置的主轴线, 并结合地块地形高差呈东西两个台地, 进行建筑的布置。地块内共布置27栋住宅及一栋公厕,公厕设在区块中部组团斜坡绿地内。地块二:地块轮廓短斧型,北段为细长型地块,南端呈五边形地块。根据状地形,地块内北端预留幼儿园用地,幼儿园南面狭长区域,以西侧用地边界为轴线呈东西向布置2栋住宅楼,南端多边区域与南侧规划道路呈平行的关系南偏东布置建筑。地块内共布置7栋住宅楼及一个幼儿园。住宅楼前后沿主路设人行道,根据地形在住宅楼间布置多个集中绿地,形成与周边建筑环境良好的对话关系,优化视觉环境, 整个小区建筑布置次序井然、层层递进。区块内宅间路与规划市政道路形成环形道路网,形成小区完整的规划结构以及顺畅的空间形态。1.1.5交通组织地块一由西侧道路接入主要车行入口,内部形成内环状主路网,北端与北侧地块规划道路连接,南端经规划道路与地块二衔接。地块二由北侧规划道路接入道路,与北侧地块连接,北段沿西侧红线布置道路,南段沿地块形成环状主路网,南端与周边道路连通。以7米宽主道路连通整个地块内路网,住宅宅间道路均与主道路相连。区块内主要道路宽7米,宅间道路为5米。 地块内道路四通八达,道路两旁均为行道树和绿化,沿主道路设置部分临时停车位供临时停车,主要以建筑首层车库停车为主。1.1.6公用工程(1)给水本工程从景宁县自来水管网引两根DN200的给水管,生活用水与室外消防用水合用一套给水系统,在小区内环状连接,自来水管网压约为0.300.38MPa,能够满足日常用水水压。(2)排水排水体制:室内排水采用雨、污、废水分流制,室外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由雨水管道收集后就近排入河体;粪便污水经过标准化粪池处理后与生活废水一起排入附近市政污水管网,进入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最终排入鹤溪。(3)供电本工程由电力部门从就近高压电网各引入10KV电源引至公用变,并设置两台室外箱式变,1#1000KVA,2#500KVA.经变压后经室外电缆沟引至电表箱,引至各用户终端。1.1.7施工工期安排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显示,该项目建设工期为2016年4月2019年4月,总工期为3年(即36个月)。1.2编制依据1.2.1 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九届人大常委会,2002年10月28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87号,2008年2月28 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31号,2016年1月1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77号,1996年10月29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5年修订),主席令第31号,2015 年4 月24 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2月29日修改,2012年7月1日起实施);(8)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253号令(1998年);(9)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33号,2015年6月1日起施行);(10)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03年6月27日);(11)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013年修正)(第十二届浙江省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2013.12.19施行);(12)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13年修正)(2013年12月19日);(13)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2014年修正)(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321号,2014年3月13日);(14)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管理办法的通知(浙政办发201486号);(15)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国家发改委);(16)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节能降耗工作的通知(浙政办发200635号);(17)关于进一步建立完善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替代区域限批等制度的通知(浙环发200977号);(18)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固体废物环境管理的通知(浙环发200976号);(19)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制度的若干意见(浙政办发200859号,2008.9.16);(20)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5号,2015.7.13);(21)浙江省环境保护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实施细则(试行),(浙环发201428号,2014.5.19);(22)关于印发浙江省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指导目录(2012年本)的通知,(省淘汰办、省经信委、省质量技监局、省环保厅,浙淘汰办201220号);(23)关于印发浙江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准入审核办法(试行)的通知(浙江省环保厅,浙环发201210号);(24)关于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试行工作的通知,(浙环发200794号);(25)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国家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通知,(浙政办发201235号);(26)浙江省“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实施方案(20112015);(27)关于发布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清单(2014年本)及设区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重污染、高环境风险以及严重影响生态的建设项目清单(2014年本)的通知(浙环发201443号,2014.8.25施行);1.2.2有关技术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6)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修改版),浙江省环保局2005.4;(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环境保护部。1.2.3相关规划(1)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15)(浙江省水利厅、浙江省环境保护局,2015年6月);(2)浙江省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图集(浙江省环境保护局,1998年10月);(3)景宁畲族自治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4)景宁畲族自治县县域总体规划(2007-2020年)。1.2.4项目相关资料(1)景宁畲族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局项目受理通知书;(2)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3)国土预审意见;(4)关于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的批复(5)建设单位提供的与项目有关的相关资料;1.3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项目地块目前为附近农民种植的大棚蔬菜,主要污染源为土壤中农药的残留问题,由于蔬菜种植使用农药的主要目的是保障蔬菜良好的生长环境,因此用量相对较少,对土壤环境影响较小。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概况2.1 自然环境简况2.1.1、地理位置景宁畲族自治县地处洞宫山脉,其西北部和东南部分别属于瓯江、飞云江两水系支流之源,地理坐标位于东径1191111958,北纬27392811之间,属东半球低纬度北部地区。景宁畲族自治县东邻青田、文成县,南衔泰顺、寿宁县(福建省),西枕庆元县、龙泉市;北连云和县、丽水市,距省会杭州约259公里,距浙西南中心城市丽水80公里,是温州港口与浙西南的后花园,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第三层次,属于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开放区。项目所在地位于景宁县鹤溪街道浮丘村,地块西侧为农民安置小区,北侧为老村建筑,地块东侧和南侧至规划道路,目前均为山体。项目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项目周围环境现状详见附图2。2.1.2地形、地质、地貌景宁属华夏陆台浙闽地质组成部分。出露地层单元以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火山系为主,第四系不发育。自震旦以来,构造以上升为主,没有巨厚的海相沉积。在历次地壳运动中,以燕山运动最为深刻,曾发生多次火山活动,有深厚的火山岩(侏罗系)覆盖层及穿插其间的侵入岩体(主要为燕山晚期各次侵入的花岗岩类)。凝灰岩与花岗岩的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6.57%,地质构造位于中国东南部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南段,江山绍兴深大断裂东南侧的浙闽隆起区,新华夏系上虞丽水寿宁断裂带,龙泉奉化地幔凹陷区,是全省地壳厚度最大的地域之一。景宁地形复杂,地势由西南向东北渐倾。地貌以深切割山地为主,发源于洞宫山脉的瓯江支流小溪,自西南向东北贯穿全境,将县境分为南北两部分,形成两岸宽约124.6公里的狭长带,构成了“九山半水半分田”和“两山夹一水,众壑闹飞流”的地貌格局。境内海拔高低悬殊,最高的大漈乡海拔1020米,最低的陈村乡海拔80米,全县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779座,其中15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座,最高峰为大漈上山头,海拔1689.1米,海拔250米以下的低丘占4.4%,海拔250-500米的高丘占20.6%,海拔500-800米的低山占34.5%,海拔800米以上中山占40.5%,中低山合占70%,坡度在25以上的占91.72%,25以下的8.28%,若从高空俯视,整个地面千皱万裙,峰峦簇拥。2.1.3气候特征景宁畲族自治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冬夏长,春秋短,热量资源丰富。因地形复杂,海拔高度悬殊,气候存在着垂直地带。据县气象部门测计 , 县城年平均气温 17.5。其内海拔每升高100 米,年平均气温约降低 0.59 。100 米以下的河谷地区,年平均气温 18 左右;200300 米的丘陵地区,年平均气温 17 左右,400 -600 米的丘陵低山区年平均气温 1516 左右,8001000米以上的地区年平均气温1412 左右。一月份为全年最冷月,月平均气温 6.6 ;七月份为全年最热月,月平均气温为 27.7 ,县域极端最低气温 -8.3 , 一般年份极端最低气温为 3-4,极端最高气温为40.5 ,一般年份为 38 左右。年平均无霜期为241天,最长259天,最短230天,平均初霜期为11月中下旬,终霜期为3月份的上旬。年平均降水量为1542.7毫米,年日照时数 1774.4 小时,年太阳辐射量102.2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百分率仅为40%,为全省日照时数最少的县之一。2.1.4水文特征景宁县境内峰峦叠嶂,沟壑纵横,溪涧多属山溪性河流,其流量受降雨控制十分明显,主要属瓯江、飞云江两大水系。瓯江最大的支流为小溪,自西向东北贯穿全县,境内流长124.6公里,流域面积1725.56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88.5%。飞云江是全省八大河流之一,源头在本县景南乡境内海拔1611米高的白云尖北谷,流经景南、白鹤、东坑等乡镇入泰顺县,县境内流域面积224.44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1.5%。概括起来,全县水电资源主要分布在一江(飞云江)、二源(大顺、小顺源)、三港(毛洋、英川、标溪港)、四坑(梧桐、大赤、炉西、黄水坑)。2.1.5植被和动物动植物资源丰富,以上标望东洋湿地保护区最为突出,全县有植物178多科,691多属,1552余种。植被以马尾松、杉木等会叶林为主,夹杂着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竹林,灌丛、草甸等。林相多种,其中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伯乐树、南方红豆杉、鹅掌楸、福建柏、香果树、银杏、厚朴等30多种。野生动物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黑麂、白颈长尾雉、云豹、金雕、短尾猴等44种。全县共有脊椎动物31目,78科,272种。其中:兽类8目,20科48种;鸟类15目40科162种;爬行类3目9科30种;两栖类2目5科18种;鱼类3目4科40多种。2.2 社会环境概况2.2.1社会环境概况(1)景宁县社会概况景宁畲族自治县辖2个街道、4个镇、15个乡。鹤溪街道、红星街道、沙湾镇、渤海镇、东坑镇、英川镇、梧桐乡、大均乡、澄照乡、大漈乡、大地乡、家地乡、标溪乡、毛垟乡、秋炉乡、郑坑乡、九龙乡、葛山乡、鸬鹚乡、雁溪乡、梅岐乡、景南乡。根据景宁县2014年国民经济技术指标,2014年年末户籍总人口数约173331人,年负增长0.1%;地区生产总值415042万元,年增长率6.6%;第一产业65429万元,第二产业1555678万元,第三产业193935万元;农业总产值101176万元,年增长率4.7%;工业总产值424987万元,年增长率9.2%;固定资产投资额397104万元,年增长率17.9%;旅游总收入23.75亿元,年增长率30%;农村居民人均收入12432元,年增长率1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152万元,年增长率8.1%。(2)鹤溪街道社会概况截止2014年底,鹤溪街道地处钟楼路以南区域,东至梅歧乡、南至东坑镇、西至澄照乡、北至红星街道,总面积98.05平方公里,辖城南、城西等2个社区居委会和鹤溪、包凤、周湖、三枝树等16个行政村,58个自然村,76个村民小组,25个党支部,722名党员,其中农村党员453名,少数民族党员238名,女党员160名,建国前入党的老党员9名。常住人口2.09万人;户籍人口14905人,户籍户数5480户。其中:畲族人口3666人,农业人口7980人,2687户;城镇居民6925人,2793户。耕地总面积11377.35亩,其中:水田8461.7亩,旱地2915.7亩。山林面积89839亩。工业总产值9.5亿元,农业总产值6500万元,粮食总产量1599.2吨,人均粮食200.4公斤,农村经济总收入18654.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199元。撤镇建街道后,我街道立足新街道、新鹤溪的实际,以“生态鹤溪、富裕鹤溪、和谐鹤溪”为发展战略,上下齐心、创业创新、攻坚克难,全街道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勃勃生机。2.2.2、景宁畲族自治县县域总体规划(2007-2020年)(1)规划层次与范围规划分为两个层次:景宁县域总体规划和景宁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即景宁中心城区规划)。景宁县域总体规划(以下简称县域总体规划)的规划范围为景宁畲族自治县行政辖域的全部范围,面积为1950km2。(2)规划期限近期2007年2010年;远期2011年2020年。(3)人口与城镇规模2010年的户籍人口数为17.1万人;2020年的户籍人口数为17.5万人。2010年的常住人口数为16.8万人;2020年的常住人口数为17.8万人。2010年和2020年,景宁县的城镇人口分别为7.78万人和11.5万人,人口城镇化水平分别达到46.311%和64.61%。其中中心城区2010年和2020年分别为6.5万人和9.0万人(4)产业发展战略尊重生态,发展生态产业;限制污染产业,积极倡导环保型产业;依托“丽水经济开发区景宁民族工业园”,大力发展园区工业产业;以产业园区为依托,走产业集聚发展之路;依托本地特色资源,积极发展本地优势产业;结合乡镇特色,统筹安排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业、竹木加工业、绿色农副产品加工业、中医药产业和金属制品业。(5)空间组织结构形成“一主携三次,两轴带四片”的县域次区域组织和中心城镇布局结构。一主:以鹤溪镇为中心,结合滩坑水库围库工程和澄照工业区的发展,加强人口、产业的集聚,加强对外交通及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县域经济、政治、文化、商贸服务中心的功能,建设县域中心城区。三次:培育片区中心镇沙湾镇、东坑镇和九龙乡,分别作为西部、南部和东部地区的次一级片区中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产业和人口集聚,承担片区产业和服务中心的功能,带动周边乡镇发展。两轴:景宁县空间布局依托52省道(龙丽温高速公路)沿线和庆(元)景(宁)青(田)公路沿线发展轴。52省道(龙丽温高速公路)发展轴主要依托中心城区工业和商贸服务、外舍旅游和复合产业、澄照工业区和东坑工业小区集聚县域产业,形成以工业和生态旅游为主的产业布局带。庆景青公路发展轴东段发展以滩坑水库形成的湖区旅游业和国家地质公园游览为主体的旅游度假产业,西段发展以水电工业、特色山地农业为主的产业。四片区:根据经济社会联系特点和县域协调发展的要求,将全县划分为中部片区、东部片区、南部片区和西部片区四个次区域,形成以中心城区和片区中心镇为依托,区内经济联系紧密、功能协调发展的县域次区域。其中中部片区以鹤溪镇为中心,包括现鹤溪镇、外舍管理区、澄照乡、大均乡、梅歧乡5个乡镇。形成畲乡风情旅游服务基地和二、三产业发展基地。重点发展畲乡风情和生态休闲旅游业、电力工业、食品加工、竹木加工、普通机械工业,并大力培育生态农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中心城区完善各类设施以强化全县产业中心、畲乡风情旅游服务基地功能,培育商贸、金融、信息等第三产业,形成县域服务产业中心。带动整个片区以至全县域发展。(6)县域工业空间布局鼓励多主体发展工业,合理布局,形成:中心城区工业区和县外工业区(“丽水经济开发区景宁民族工业园”)建制镇工业小区(东坑镇、沙湾镇、渤海镇)加工点(散点式无污染工业,有用地条件的地块和村落、独立工矿点)的多层次工业布局结构,并严格环境保护措施,形成“一区多点、县外拓展”的空间格局。“一区”指由澄照区块和外舍王金垟区块组成的县经济开发区。“多点”即选取其他发展条件较好的乡镇,培育其工业产业。“县外拓展”:在丽水市区设立“丽水经济开发区景宁民族工业园”,为景宁走“县外拓展”工业的路子提供条件,缓解县内发展工业的瓶颈制约,成为景宁主要的工业发展空间。其中中心城区以发展居住、旅游服务为主,一般工业限于澄照区块发展,王金垟区块发展旅游服务、商务和高新技术产业。根据上述规划,本项目建设地位于四片区中的中部片区,属于房地产开发项目,符合景宁畲族自治县县域总体规划的相关要求。2.2.3景宁县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项目位于景宁县鹤溪街道,行政区划属丽水市景宁县畲族自治县鹤溪街道,项目所在区域属于“鹤溪城镇综合发展和产业优化发展生态环境功能小区”,为优化准入区,小区编号为2-11127D01。该生态功能区规划内容为:本小区产业准入要求为:产业发展遵循浙江省工业污染项目(产品、工艺)禁止和限值发展目录(第一批)、浙江省欠发达地区制造业发展导向目录(2005-2007、金衢丽地区生产力布局与产业带发展规划(2004-2010年)和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目录的规定。建成区非工业区块内禁止新建、扩建、改建产生噪声、烟尘、粉尘、恶臭和有毒气体以及污水无法排入城市污水管网的项目;优化城镇发展格局,建立设施完善、服务齐全、环境优美的城市生活空间,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重点发展畲乡旅游休闲、商贸物流等现在服务业,县城建成区新建企业以无污染的一类工业为主。环保准入要求:新建达到规定要求的指标项目,须替代削减1.5倍同类污染物,或经景宁县环保局批准从其他区域调用总量。污染控制要求:总量减排主要通过2007年底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营(一期5000吨);将管网铺设纳入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逐步建设雨污分流的排水系统;2010年,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60%,城市圣湖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重点污染源稳定排放达标率100%,建成环境质量和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网络。近期,加强对医院、医药化工、屠宰场等重点污染源的监管和治理,在污水处理厂未建成前,工业废水必须在工厂内部自行处理达标后排放。开展清洁审计,落实重点污染源的达标排放和总量削减任务完成。加强区域油烟、机动车尾气、噪声等污染的治理监督,继续加强危险固废处理,对危险废物产生、贮存、转移处置等活动实施许可制度。生态保护与建议:通过纳入自然山体、水系,新建或扩建尝试绿地,绿化美化道路、河流,营造点、线、面有机结合的城市绿地设施宽10米以上的绿化地,嘉庆河流综合治理,通过清障、疏浚等措施,保持河道流畅,禁止向河中、河岸排放污水,倾倒垃圾,保持并提高厂区水环境质量。项目所在区域生态功能区主要生态服务功能为:承担行政、商贸、金融、旅游服务、文教、生活居住等功能;建设开发活动环境保护要求为:优化城镇发展格局,建立设施完善、服务齐全、环境优美的城市生活空间。本项目属于房地产开发业,不属于该区域禁止准入行业;废水,废气、噪声和固废采取相应措施后均能满足区域功能要求;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生态功能区划要求。三、环境质量状况3.1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3.1.1区域环境功能区划(1) 水环境功能区划根据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15),项目附近水体水功能区划详见表3-1。表3-1 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表编号县(市、区)名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流域编号名称编号名称88景宁县G0301200903022小溪(鹤溪)景宁工业、农业用水区331127GA050210060240多功能区浙闽皖水系湖泊、河流范围现状水质目标水质-起始断面终止断面长度(km)-瓯江小溪(鹤溪)三枝树鸭蛋坑9.2-(2)环境空气根据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项目评价区域空气环境属二类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3)声环境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项目评价区域声功能区属于2类区,声环境质量执行GB3096-2008中2类标准。3.1.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1)水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为了了解项目所在区域的水环境质量现状,本次评价引用景宁县监测站提供的项目区域内常规监测点位的监测数据。监测时间与频率:2014年1月至12月,平均2个月一次监测。监测项目: pH、DO、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监测结果:表3-2 项目水体水质监测结果单位:mg/L,pH除外站位名称采样时间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BOD5氨氮总磷月日镇上177.1110.461.952.230.1330.013106.649.711.911.980.3760.03546.688.071.781.730.3830.01736.548.161.942.370.3220.09926.548.271.490.760.0940.011167.069.141.131.130.3560.06平均值6.768.971.71.70.2770.035类标准695641.00.2表3-2可知,项目水体水质指标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第类标准限值要求,水环境质量较好。(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为了解建设项目周围的空气环境质量现状,本环评引用景宁县环境保护监测站提供的区域内常规空气环境监测数据。监测项目及监测时间:监测项目为SO2、NO2、PM10,监测时间为2014年1月12月。监测结果:具体监测数据见表3-3。评价标准: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属于二类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表3-3 空气质量常规指标现状监测数据单位:mg/m3 项目时间 SO2NO2PM101月份0.0180.0390.1172月份0.0100.0180.0493月份0.0100.0220.0614月份0.0090.0140.0645月份0.0080.0110.0616月份0.0070.0090.0527月份0.0060.0070.0478月份0.0050.0150.0459月份0.0050.0210.05110月份0.0060.0290.07811月份0.0080.0360.06412月份0.0150.0480.098年均值0.00890.02240.0655标准值0.060.040.07根据表3-3评价结果,项目所在区域SO2、NO2、PM10年均浓度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空气环境质量较好。(3) 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为了解建设项目周围的声环境质量现状,本环评对项目周围进行了声环境监测。测点设置:项目厂界设置10个监测点位,4个敏感点监测点位(见图1.2)。监测时间:2016年3月17日,昼夜各一次。监测项目:等效连续A声级LAeq。测量方法: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附录B规定的监测方法进行测量。测量仪器:监测仪器为AWA6218B型声级计,测试前用DN9校准,测量时戴风罩。监测结果:噪声现状监测结果见表3-4。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表3-4 噪声现状监测结果单位:dB(A)测点编号采样日期2016年采样地点(或样品编号)声源类型Leq:dB(A)标准值(dB(A)1#8:408:50地块一厂界北侧社会、生活噪声54.36022:0022:1044.2502#8:559:05地块一厂界西北侧53.26022:1522:2544.1503#9:459:55地块一厂界西南侧54.26022:2822:3844.2504#10:0210:20地块一厂界东北侧52.76022:5723:0844.1505#10:2210:32地块一厂界东南侧55.36023:1023:2043.2506#10:3810:48地块二厂界西北侧51.26023:3023:4041.1507#10:5011:00地块二厂界西侧56.26023:4223:5246.2508#11:1011:20地块二厂界东侧55.76024:0000:1045.1509#11:1511:25地块二厂界东北侧52.36000:1500:2542.25010#11:3511:45地块二厂界南侧54.26000:3000:4044.15011#11:5012:00浮丘村53.16000:4200:5244.85012#12:0512:15民房53.36000:5501:0544.55013#12:2012:30金惠小区B区53.26001:1001:2044.55014#12:3512:45包凤村53.66001:2501:3544.750由表3-4可知,项目厂界噪声监测点昼间噪声监测值均符合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3.2 环境保护目标1、环境空气:保护目标为项目区域周围的空气环境质量,保护级别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2、水环境:保护目标为项目拟建地周围的水体鹤溪,保护级别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3、声环境:保护目标为项目拟建地周围200m范围的声环境质量,保护级别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表3-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敏感点距红线最近距离相对方位规模主要保护对象环境要求噪声浮丘村15mN/居民2类浮丘村民房15mW/居民金惠小区B区20mW/居民包凤村25mS居民大气环境浮丘村15mN/居民二级浮丘村民房15mW/居民金惠小区B区20mW/居民包凤村25mS居民水环境鹤溪300mNE/水体类四、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4.1环境质量标准4.1.1地表水环境项目附近主要水体为鹤溪(瓯江88段),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15)中的有关规定,其水环境功能区划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具体标准限值见表4-1所示。表4-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 单位:mg/L(除pH值) 水质指标pHDOCODCrCODMnBOD5NH3-N标准值(类)69520641.04.1.2环境空气项目选址周围空气环境质量功能区为二类区,SO2、PM10、PM2.5、NO2、NOX、CO、O3、TSP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具体标准值如下表所示。表4-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标准来源SO2年平均60g/m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24小时平均150g/m31小时平均500g/m3TSP年平均200g/m324小时平均300g/m3NO2年平均40g/m324小时平均80g/m31小时平均200g/m3NOX年平均50g/m324小时平均100g/m31小时平均250g/m3CO24小时平均4mg/m31小时平均10mg/m3O3日最大8小时平均160g/m31小时平均200g/m3PM10年平均70g/m324小时平均150g/m3PM2.5年平均35g/m324小时平均75g/m34.1.3声环境根据景宁县声环境功能区规划,项目周围声环境执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2类标准。具体标准值如表4-3所示。表4-3 声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dB(A)声环境功能区类别昼间夜间2类6050污染物排放标准4.2污染物排放标准4.2.1废水项目废水经化粪池处理达GB8978-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三级标准后纳入污水管网,其中氨氮执行DB33/887-2013工业企业废水氮、磷污染物间接排放限值,经景宁县污水处理厂处理达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后排放。表4-4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单位:除pH外均为mg/L)污染物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单位:除pH均为mg/LpHCODCr石油类SS氨氮BOD5动植物油三级标准695002040035300100表4-5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单位:mg/L)污染因子pHCODCrBOD5SSNH3-N石油类动植物油一级A标准6-95010105(8)*11*注:括号外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括号内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4.2.2废气 施工期废气排放执行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二级标准。具体指标见下表4-6。表4-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序号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监控点浓度(mg/m3)1氮氧化物周界外浓度最高点0.122非甲烷总烃4.03颗粒物1.0本项目公厕恶臭执行GB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无组织排放限值,见表4-7。表4-7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控制项目臭气浓度(无量纲)二级标准204.2.3噪声幼儿园边界噪声排放执行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2类标准,见表4-8。表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单位: dB(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