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王钦峰先进事迹:执著成就梦想.doc_第1页
学习王钦峰先进事迹:执著成就梦想.doc_第2页
学习王钦峰先进事迹:执著成就梦想.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作报告/事迹材料 学习王钦峰先进事迹:执著成就梦想 王钦峰是一个对信念执著的人,也是一个敢于大胆创新的人。1996年,公司接到了一批柴油机配件的订单, 时间紧,任务重。而当时公司的机床设备每人8小时只能加工10个配件,而同行业的厂家每人8小时能加工40个配件。公司领导非常着急,组织大家商谈论证怎样提高效率。大家都说以现有的设备定位,根本不可能完成一个班时40件的工作量,只有改进设备。当时一个叫于海洋的老师傅带领着大家在工作中摸索改进,产量慢慢地从20件、30件,最后终于达到40余件。在设备改进的过程中,王钦峰大胆提出的刀具改进起到了关键作用。他在研究后发现,正常加工条件下,一般职工一个班次下来要换二至三次刀具,换刀具的过程就是影响产量的过程。于是他琢磨着在刀具磨削方面进行控制,经过一次次的试验,他成功了,创造了一个月完成配件加工1400余件、合格率达到99.9%的奇迹。还有一次,有一个工艺装备需要频繁地拆装,而拆下来再装回时,必须要装回到原来的位置,误差仅允许00.03毫米,操作起来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为解决这一难题,王钦峰经过大量的试验,用了近二年的时间终于解决了该装备的定位难题,由原来定位需要1个小时提高到仅需4分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这两件事的成功给王钦峰的思想上带来极大的震撼,事后他经常感慨:一个人的潜能是无限的,只要决心去做,就有可能成功。 1998年,机遇再次惠顾了这位勤于钻研的年轻人。为提高轮胎模具专用电火花机床的性能,公司决定成立电加工组,王钦峰成为公司首批电加工操作工。有了前次攻关经验的王钦峰,对这次攻关充满了信心。用他自己的话说,那段时间,他对电火花的研究简直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他不停地跑书店、查阅资料,买回大量的书藉研究、反复进行试验。有时候吃着饭,他想到一个问题就马上放下馒头跑走了;家里来了客人,他倒上水坐在那里不说话,对客人的问话也充耳不闻,脑子又去考虑电火花了;有一次在公司做试验晚了,骑着自行车回家的路上因为思考问题走了神,和别人撞了车,把胳膊撞伤了。父母害怕了,同事们也悄悄地嘀咕:“王钦峰是不是学傻了?”王钦峰当然明白自己没有傻,他只是太专注、太投入了。这一年,他不仅自学掌握了电火花机床电器柜全套电路的理论知识,更通过大量的试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999年,离春节只有一个多月了,天寒地冻的天气,王钦峰接到了去广州为客户安装、调试机床的任务。30多台机床的安装调试要有一个月内完成,还要负责对客户职工的机床使用培训工作,工作压力非常大。由于工作劳累,休息不好,再加上饮食不规律,他得了急性肠胃炎,上吐下泻,医生要求住院治疗。当时离过春节仅有一个星期了,他非常想家,加上病得厉害,心里非常难受。但当他在医院打了一天吊瓶,病情稍有好转后,他的心思马上又转到了工作上。他不听医生的劝告,第二天就离开医院回到了工作岗位上,不仅感动了自己的同事,也让客户公司的员工们深受感动。当30台机床的安装、调试、培训任务顺利按时完成时,他却瘦了15斤,一个壮小伙变成弱秀才。张恭运了解到王钦峰带病坚持工作的情况后,特别破例要求他坐飞机回来。“在当时那个年代,公司又正处于起步阶段,坐飞机回家对一个农村孩子来说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张总出差都没有这个待遇,那种心情真是兴奋、向往、感激而又不舍得。”谈起那年第一次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