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外贸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1页
中小型外贸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2页
中小型外贸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3页
中小型外贸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4页
中小型外贸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小型外贸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 要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融入整个世界经济的脚步正逐步加快,这不仅赋予我们的经济发展以巨大的商业机会,同时也使我国的企业在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中面临了更多强劲的竞争对手。因而,要想生存和发展,外贸企业就必须与时俱进,并且不断改进我国现代的财务管理制度。只有考虑到这两点,我们才能使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财务管理真正地与国际相接轨。换个角度也就是说,我们的中小型外贸企业必须增强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不断调整自身的经营方式,向实业化、集团化、国际化方向发展。然而,当前我国的财务管理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所以,为了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本文就当前中小型外贸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一些的对策,以供探讨。关键词:外贸企业; 财务管理; 资金; 会计核算; 问题对策ABSTRACTAfter our country join the WTO, the speed of our economy integrated into the world has been accelerating gradually. With it, indeed ,not only the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 has attributed to the huge opportunities for business , but also Chinese enterprises has faced much more powerful competitors in the complex environment of international market. Therefore, in order to survive and develop, foreign trade companies must keep abreast of the speed of the world, and perfect our modern system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inch by inch. With these in mind, we can let the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 of our country keep up with the contemporary standard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 genuinely. On the terms of another part, the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 who are small or moderate must enhance their competitiveness to stand up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markets better, and constantly adjust their mode of operation, then make a purpose to become industrialization, collectiv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On the contrary, currently,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about our financial management. So allow for letting our financial management play a perfect role in the way of business, this article analyzes some main problems and issue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the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currently for these countermeasures for study. Keywords: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financial management; funds; accoun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目 录一 外贸企业财务管理概述11.1 财务管理对中小型外贸企业的重要性11.2 财务管理对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必要性1二 我国外贸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22.1 财务管理观念不先进,人员素质有待提高22.2 财务制度不健全32.3 资金总量不足,利用效率不高32.4 财务信息利用效率不高4三 完善外贸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研究43.1 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完善内部控制43.2 提高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充分发挥财务信息的作用53.3 强化企业资金管理63.4 加强企业外汇管理,减少汇率风险73.5 加强应收外汇账款的管理83.6 加强出口退税的管理9结 论11参考文献12致 谢13外文原文及译文1428随着外贸进出口经营权的进一步放开,外贸企业之间竞争日趋剧烈,加上长期积累的矛盾和困难未得到根本解决,众多深层次的问题已逐渐显露,外贸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一系列的难题。对各个企业自身来说,更重要的还是要从微观层面入手,解决好经营观念上、体制上和管理上的问题,加快机制转换,增强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能力。财务管理是外贸进出口企业经营的核心。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对于提高外贸企业资金使用效益,增强外贸企业活力有着重大的作用。一 外贸企业财务管理概述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财务管理的中心作用已成为外贸企业的共识,因为它是通过价值形态对外贸企业资金运动的一项综合性的管理,渗透和贯穿于企业一切经济活动之中。1.1 财务管理对中小型外贸企业的重要性 财务管理的对象是企业的经济活动和资金流动。财务管理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到外贸企业的经济效益。如果说资金是企业的血液,那么财务管理则是控制资金及其运动的心脏和遍布全身的脉络。企业经济运行就是从资金投入开始至资金回笼,然后再投入而不断获取利润的循环过程。如果没有强有力的财务管理,任由资金随意流动,即使企业其他各项管理都比较健全,企业目标也很难实现。如:同样的资金给予不同的企业,几经周转,有的企业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有的企业则越花越少,甚至资不抵债,面临破产倒闭,问题的关键就是资金管理。因此,外贸企业要结合行业生产经营的特点,加强资金管理,围绕资金运动这根主动脉,加大财务管理对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控制力度,以财务管理综合协调其他各项管理,形成合力,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1.2 财务管理对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必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企业成为市场经济中独立的竞争主体,经营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是适应市场经济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理财手段先进,管理科学,能把握企业目标实现与否,挖掘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因素,实施财务决策,保证内外环境的动态平衡。因此,只有加强财务管理,才能使外贸企业不断地去适应市场环境。二 我国外贸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鉴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压力,迫使我国外贸企业开始了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探索,但受目前行业管理体制和水平的制约,我国外贸企业财务管理水平还很落后。2.1 财务管理观念不先进,人员素质有待提高2.1.1 观念不先进 有一些外贸企业习惯以静止的观念进行财务管理,受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模式的影响,没有形成一套动态的财务管理模式,始终未能加强对财务状况的有效控制。另外,在资本市场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今天,大多数外贸企业拘泥于传统财务管理的思维定式,不能把财务管理效果与企业资产市场价值联系在一起,往往只满足于资产账面价值的增加,而不了解资产市场价值的增加是财务管理效果的真正体现。企业有效资产的配置和使用,反映着企业较高的财务管理水平。财务管理着重于资金的筹集和运用,偏重于动态分析方法。公司会计管理着重于资金运动的记录,偏重于静态分析方法。而目前我国外贸企业会计员工甚至是企业管理者对财务管理认识和重视都不到位,没有把财务管理看成是企业的重中之重,没有把把财务管理工作摆在一个较高位置上,不少外贸企业员工和领导主要工作是记账和出纳,而财务管理应考虑的理财问题,如企业应收应付账款的管理、企业外汇风险的管理、融资管理、投资管理等无暇顾及,更不用说通过对财务的管理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2.1.2 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加入WTO后的外贸企业渴求更多的高层次的综合型的理财队伍,目前外贸企业的财会队伍的素质,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外贸企业的财务人员大多都缺乏金融意识和知识,他们在参与企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常会出现凭借经验、想当然的呆板做法,没有将科学的金融管理方法运用于实际的工作当中。有的工作人员对于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方法了解很少,不能熟练运用财务管理的各种技能去创造经济效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活动日趋复杂,面临的市场环境亦瞬息万变,外贸企业需要财务会计处理的信息量日益增多,管理上对财务会计信息的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就目前外贸企业财务管理的电算化,员工信息化素养偏低,不少工作停留在以模拟手工会计核算的基础上,完全忽视了企业及社会信息化的相互关系及影响,使企业的财务信息难以同其它功能信息相互融通。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外贸企业高层次的综合型理财人员严重缺乏的问题日益突出,企业财会队伍的素质与现代化企业管理的要求存在的差距也越来越明显。国家的外贸政策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目前,我国对外贸易顺差过大,为优化出口商品结构、节能减排,我国的出口退税政策会经常调整,每次调整都会对涉及退税的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利润产生很大的影响。企业财务人员不熟悉国家的出口退税政策和进出口核销制度也会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2.2 财务制度不健全 外贸企业基本以进出口国际贸易为主,国家有一系列 的管理政策、规范,财务与各个管理机构都有联系,财务管理的环节也就多了。许多公司只有出纳、记账员岗位责任制,没有财务管理制度,有的公司有制度但却是对接前的旧制度,公司无制度或有制度不执行的情况大量存在,制度的不健全加大了财务风险,比如报关、收汇、核销、退税、海运、保险以及中介佣金等等都需要财务的监督管理,而管理不好,将导致一系列问题。2.3 资金总量不足,利用效率不高2.3.1 筹资困难近两年中小型外贸企业的死亡数量不计其数,资金不足是最重要原因之一。中小型外贸企业外来资金不足,筹资渠道少,可以作为抵押贷款的资产少,外贸企业经营风险大,所以中小型外贸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资金不足成为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瓶颈。2.3.2 效率不高 近年来,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贸易的成交量下滑,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应收账款数量增多、收账期时间相对拉长,中小型外贸企业应收账款的回款期平均由原来的一到三个月,变为二到四个月,有的甚至超过半年。给中小型外贸企业带来巨大的资金风险,常常使企业面临无米下锅的尴尬境地。2.4 财务信息利用效率不高2.4.1 企业财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 由于目前财务信息的采集仍然依靠传统的手段,即使使用财务软件也是单一的核算或报表系统,不能做到实时的跟踪,因此企业财务人员受内部控制、单位利益和业务能力等因素影响,常使会计核算不准、报表不真实,造成合并的会计报表掩盖了下属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账物不符,账表不符,甚至做假账、编假报表的问题不同程度的存在。2.4.2 财务信息对企业经营的指导性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有一些外贸企业长期以来,只注重产量,而不注重对企业投入产出经济模式的研究。企业财务部门管理着庞大而健全的财务信息系统,许多企业不会利用这一系统进行统计和会计信息的收集分析,只满足于一般的记账和财务指标考核,没有意识到开展信息分析工作的重要性。三 完善外贸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研究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中小型外贸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然而其问题也不容忽视。笔者认为可以根据我国经济体制现状和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实际情况,针对中小型外贸企业财务工作方面的问题,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对策:3.1 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完善内部控制 中小型外贸企业在建立健全财务制度上,第一,要明确财务部门的职能、部门人员的设计及岗位职责。第二,要建立健全财务内控制度体系,保障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促进企业规范健康发展。第三,要建立会计核算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第四,要在综合管理上建立账务处理程序制度和会计稽核制度。第五,要建立财产清查制度,尤其是企业比较关注的资金清查。第六,要建立健全往来账款的管理制度。第七,要建立健全支出审批和费用报销制度。第八,要建立健全核销单报关单领用和核销制度。在财务管理上,坚决杜绝多头管理,形成“各个领导都管财务,各个领导都不管财务”的局面,由企业一把手负责,“一支笔”签字。同时也要加强进出口业务中的内部控制。我国中小外贸企业中,业务员垄断客户资源的现象非常普遍,从一开始“拉业务”,一直到最后销货催款入账,全由同一业务员负责,出口业务流程由同一业务员包办,而企业很少也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给企业财产管理造成了很大的漏洞。因此企业必须规范外贸业务的操作流程,将不相容的岗位、职务相分离形成良好的内部牵制制度,以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3.2 提高财务人员业务水平,充分发挥财务信息的作用3.2.1 加强单据的管理 外贸企业单据的管理极其重要,是企业管理中一项最基础的工作。在国际贸易业务中,单证必须做到正确、完整、整洁、及时。外贸企业单据的种类与流程较内贸企业复杂得多,与财务部门有关的单据直接关系到财务部门相应业务的办理及账务的处理。目前,中小外贸企业在单据管理上比较混乱,没有规范的单据传递流程,职责的划分也不明确,经常出现单据丢失、单据收集不及时而影响收汇或出口退税工作的情况,因此企业应根据外贸业务的特点建立起单据管理的工作规范,明确单据种类、作用、传递流程、传递时限要求及传递责任,财务部门应在规范企业单据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建立起部门内部的单据管理工作规范,做好与财务工作相关的单据收集、整理、归档及业务办理工作,为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打好基础。3.2.2 规范会计核算工作 外贸业务的会计核算有其特殊性,其会计核算是否规范关系到会计信息的质量及出口退税办理的质量。目前,不少中小外贸企业的会计核算质量不高,没有规范的账务处理,为此要求企业做到:首先,制定适合本企业的会计制度,明确会计的工作流程,建立岗位责任制,切实发挥会计的核算和监督职能。其次,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财务人员要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资金运动,必须掌握一定的外贸业务知识,熟悉外贸业务的工作流程,掌握外贸会计的特点,正确地进行会计核算。如进出口业务中都会涉及价格条款,不同的价格条款决定进出口双方的费用划分,从财务的角度来说,直接关系到进口业务采购成本的构成、出口业务销售收入的确认与计量,财务人员必须按制度或准则的规定进行会计上的确认与计量,从而提供可靠的、准确的成本信息与收入信息,准确地核算利润。在会计账簿的设置上,财务人员可以建立适合外贸会计核算特点的账簿格式,如体现复式记账特点的账页格式、更好地反映进出口商品库存与销售状况的横线式账页格式等等,从而更好地为企业服务。3.2.3 建立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提高企业财务质量与效率 因为每个企业的情况不同,应根据企业的基本情况,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先实现会计核算的电算化,然后再实现管理系统的信息化。由于外贸企业的对业务员的资金控制的特殊要求,要特别关注资金管理。建立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过程中,统筹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中小型外贸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会更加畅通,工作效率会更高。3.3 强化企业资金管理3.3.1 提高企业融资能力 外贸企业常常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资金是企业的命脉或血液,资金不足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各国银行都会提供特定的针对外贸业务的融资方式,包括短期和中长期两类。对于我国中小外贸企业来说,大部分依靠利润的累积和自有资金,外来融资渠道相对较少,抗风险能力差,更多的是比较单一的短期资金的融通。目前,我国银行提供的外贸短期融资方式主要是:针对出口商的打包放款、出口押汇、远期汇票贴现和保理账款;针对进口商的进口押汇和提货担保。企业的财务人员要熟悉与外贸经营相关的融资方式,充分地利用适合外贸业务的融资工具,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3.3.2 建立规范、科学的资金支付审批程序,加强对资金的管理与控制在佣金的支付上,很多中小外贸企业不够重视,管理比较混乱,突出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佣金支付的随意性较大,存在漏付或重复支付的问题;二是在佣金支付的比率上缺乏科学的测算依据,控制不严,导致管理成本上升。规范的资金支付流程与审批权限的控制,是保证企业资金安全与效益的重要一环,必须使之制度化、规范化。3.3.3 做好资金的预算管理工作 中小外贸企业自有资金少,财务部门对资金的管理基本上是围绕进出口合同展开的。财务部门要加强对进出口订单和合同的管理,加强对订单的盈亏测算工作以及对合同执行中资金使用的预算工作。财务部门对盈亏的测算建立在现有的成本费用基础上,应充分考虑影响盈亏的各种因素,如汇率的变动、出口退税的退税率等,可以通过编制“进出口盈亏测算表”进行测算,还应根据业务的进度对资金的使用做出合理的安排,以保证经营业务所需资金及时到位,避免资金的闲置与浪费。通过上述方式,财务部门就能够实现对企业流动资金的动态管理。3.4 加强企业外汇管理,减少汇率风险3.4.1 选择适当的交易计价货币 在进出口业务中,交易货币选择的基本原则是收硬付软。在签订合同时,企业应考虑货币汇率的走向,决定是采用某种单一货币进行结算,还是采用多种货币进行结算,总之是要对规避汇率风险有利。除此外,还可在合同中设定货币保值条款,将计价货币在签约日的汇率固定下来写进合同,也可以约定按支付日计价货币汇率波动幅度重新调整价格,以规避汇率多变的风险。3.4.2 对货币进行配对管理 将企业的外币债权和外币债务、收汇与付汇相配对,从而规避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比如对出口货款等外汇收入暂不兑换成人民币,而将其存放到外汇账户里,作为进口货款或其他外币支付款使用。3.4.3 运用衍生金融工具控制外汇交易风险我国银行目前提供的与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相关的金融工具主要有远期外汇交易、掉期交易、外汇期货与期权交易,适合于中小外贸企业的主要是远期外汇交易。远期外汇交易是指企业与银行达成协议,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照远期汇率办理外汇收付业务的交易行为。企业参与这种交易不需缴纳保证金,只需支付手续费和风险保证费,防范风险的成本较低;交易的货币币种不受限制,交易的金额和契约到期日也由买卖双方自行确定,灵活性强。通过签订远期外汇交易合约,可以锁定汇率,从而可减少或避免汇率变动造成的损失。3.5 加强应收外汇账款的管理3.5.1 重视出口销售结算方式的选择 在国际贸易中,结算方式涉及付款时间、成本费用和信用安全问题。出口企业应根据具体出口业务的情况,针对不同的交易商品和交易条件,综合考虑和评价客户的资信能力、合同金额的大小等因素,选择适当的结算方式,以保证货款的安全结算。目前国际贸易中常用的结算方式有三种,即信用证、托收和汇付,不同的结算方式各有利弊。企业的相关人员要充分了解这些结算方式的利弊,权衡收益与风险,灵活运用。一般来说,对于新客户,往往选择收汇风险小的结算方式,如信用证结算方式;对于成交金额较大的交易,可以预收部分货款,余款可以采用信用证或托收等方式了结;对于加工贸易的结算,宜采用“先收后付”的办法,一般以D/P收回货款,以D/A支付材料款,同时使用同一种货币进行结算,以避免汇率风险。3.5.2 建立适合中小外贸企业的信用管理制度 增强信用意识,加强信用管理,是我国企业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中小外贸企业在这方面尤为突出。目前,中小外贸企业普遍缺乏信用管理规范,遇到问题多为主观决策,以致造成不少失误,甚至上当受骗,对此必须十分重视。当然,在目前条件下,要在中小外贸企业内部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不太现实,但可以设立相应的风险管理岗位,由专人负责管理与赊销有关的信用问题,建立起适合中小企业的信用管理方法。一方面,企业要建立自己的信用政策,确定信用期间、信用标准和折扣政策,规范信用管理;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客户的资信管理,建立客户信用档案,对往来业务较多的重点客户尤其要建立专业档案,搜集、储存客户信息,评定客户信用等级,确定信用额度,从源头上控制企业的信用风险。3.5.3 加强对国外逾期应收账款的控制 在规范应收账款明细核算的基础上,财务部门应定期对应收账款账户进行检查分析,定期编制逾期应收账款的明细表,及时与业务部门沟通,共同分析逾期账款形成的原因,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落实催收责任人,帮助和督促有关人员积极催收,切实发挥财务的监督功能。同时应将应收账款回收率指标纳入相关人员的业绩考核中,与经济责任制结合起来,切实做到有效地奖惩。3.6 加强出口退税的管理3.6.1 提高中小外贸企业办税人员的业务水平 出口退税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加之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变动频繁,制度设计上也较为复杂,这就要求相关的办税人员吃透相关的政策,严格依据政策规定办事,避免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而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缺乏对中小外贸企业办税人员的培训工作,往往造成企业因对政策或政策的变化不了解而不能退税的情况。比如,现行政策规定增值税专用发票应自开票日90天内到所在地税务机关办理防伪认证手续,否则不得用以申报出口退税;企业应在货物报关出口之日起90天内进行退税申报,逾期视同内销货物进行纳税申报等等,企业的财务员必须掌握相关政策才有可能遵守规定。一方面企业要重视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另一方面税务部门也应增强服务意识,通过组织培训,积极主动地把新政策新要求传递给企业,以支持外贸的发展。3.6.2 做好与出口退税相关的基础工作 企业申报出口退税要及时提供准确、完整的退税单证,按政策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单证进行退税申报,这些既是企业出口退税的基础工作,又是企业出口退税申报成败的关键,务必要做好。企业应建立合理的出口退税工作流程,设立出口退税专管员,由其负责出口退税的专项工作。其主要职责是:按照出口合同或出口发票号码,及时收集整理与之相匹配的出口货物外销发票、结汇水单、出口收汇核销单、出口货物报关单专用联、增值税专用发票抵扣联,并在备查簿中详细登记,以便随时核对。同时要做好企业内部各有关环节的衔接工作,明确相关岗位、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以保证出口退税专管员工作的顺利开展。3.6.3 及时、正确地进行出口退税申报及时、正确地进行出口退税申报具体来说,申报时需加强对出口货物单证的审核,提供齐全的退税申报单证,并保证单证各项目正确、完整,符合出口退税单证的配单要求;正确地操作出口退税申报系统,保证相关电子信息的顺畅传输。要遵照国家有关政策,做好出口退税的会计核算工作,正确地计算出口退税额,准确地填写退税申报表格;财务人员要及时地核算出口销售收入,加强对国外运输、保险、佣金等费用支出的核算,及时、正确地办理出口退税手续,并按规定开设销售明细账,以备税务机关查验。结 论 目前,很多外贸企业内部管理薄弱,经营能力低下,亏损严重;也有的外贸企业缺乏凝聚力,人才大量流失,发展无后劲。必须加大资产和债务重组的力度。对不良资产占企业帐面净资产比例在50%左右的外贸企业,实行整体改制,以核销后的净资产作为国有资产投入,吸收职工个人入股,在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同时,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对不良资产占企业帐面净资产比例在50%以上的外贸企业,可以考虑整体出售给企业内部职工或让企业内部职工注资重新注册运作;不良资产大于企业帐面净产、严重资不抵债的外贸企业,区别不同情况加以处理,出口规模小,扭亏无望的,坚决破产;对资产负债率高,经营有困难,但出口规模大,市场有前景的外贸企业,建议实行债务重组,给企业以喘息的机会,同时吸纳银行等金融机构参与外贸企业经营,有利于打破国有外贸企业在单一的国有产权主体下的投资主体虚置和残缺的状况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为建设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国有资本的运行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我国的大中型企业非常重视企业的财务管理,取得了显著的管理成果。正在成长阶段的中小型外贸企业暴露了很多财务管理中的问题,要从思想上充分认知到提升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发现问题,要积极面对,上下一心,创新财务管理模式和方法,实现中小型外贸企业财务管理的升级。 总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外贸企业在众多出口商品竞争中,要想站稳脚跟、提高效益,就必须加强财务管理。外贸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去适应场经济特点,就必须把财务管理工作作为全局工作的着力点,把财务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做贡献。参考文献1 华宜宣.关于外贸企业财务管理的思考J.现代管理科学.2004(4) 2 徐晓芳. WTO与外贸会计人员的创新思维J.浙江财税与会计.2003(2)3 李红艳.企业的筹资渠道及风险控制S.2300614 王立彦,王婧内部监控双轨制与公司财务信息质量保障J会计研究, 2002(12)5 尉迟常瑞,王晓卯,王文.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夯实会计核算基础J财务 管理,2006(8)6 黄珊珊.外贸企业如何规避汇率风险J.西安金融, 2006; 87 吴宝安. 如何进行风险管理M. 上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6)8 王泉宗.如何加强中小外贸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J.对外经贸会.2005(10) 9 朱荣恩.企业信用管理J.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5)10 李明昌.人民币升值背景下的外贸财务管理策略D.2009(12)11 闫 芳.出口企业如何应对国际贸易风险J.商场现代化,2008.03(20)12 赵优珍.中小企业国际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3 廖晓鹰.有关外贸企业经营和财务会计管理的边缘性、柔性探讨J.经济体制改革. 2000(9) 14 黄建文.浅谈外贸企业如何加强财务管理防范经营风险J.企业管理. 2005(4) 15 吕则宝.中小外贸企业发展中的挑战与对策J.企业研究,2007,(11): 194-19516 马慧琼.论中小外贸企业发展力的培养J.改革论坛,2005,(4):171-17317 张陈通.对中小外贸企业企业发展的思考J.管理研究.2006.(8):16718 Gilson.Enterprise.Bankruptcy law of public constitutes M. Letter Publishing,200519 Ahmet Burak Emela,MuMttin Oralb,Arnold Reismanb,Reha YolalanaA credit scoring approach for the commercial banking sectorSocio- 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s 200320 Niggle Baker. On the corporate financing and control of risk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1994(5)21 Luigi Colombo.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and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M). Euro-money Publications, London22 Sanford J. Grossman, Oliver D. Hart .One share-one vote and the market for corporate control.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Volume 20, January-March 1988, Pages 175202.致 谢毕业论文对我来说是一生难忘而又意义非凡的一次经验,至今已经基本完成。从确定题目到论文定稿的各个阶段,老师、同学、朋友的都在不断的帮助和鼓励我,为我提供广泛的资料来源和到位的评论指点。若不是有大家和我一起的齐心努力,也不会有今天的结果,我对所有帮助过我的人致以最诚挚的感谢!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论文导师许建忠老师,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给予我无私的帮助与鼓励,在论文选题确定、大纲结构安排、论文指导修改等都给予了我充分的指导,悉心之处令人钦佩,此段时间也让我受益匪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次,还要感谢我的朋友和同学们,是他们热心的帮助我找资料、讨论有争议的问题,才使我的思路更加开阔,大大降低了我的成文难度。同时感谢大学四年来各位任课老师的悉心教诲,让我在专业方面知识积累了很多,也为这次论文的顺利完成打下基础,并且感谢各位同学对我的帮助和关心,让我感觉到一个集体的力量。附录一: 外文参考文献(原文)Foreign trade of Chinas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out of difficulties Countermeasures Abstract Since 2007, due to various factors, the profits of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of Chinas small and medium less and less space, many businesses overwhelmed, have bankruptcy. How can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survive in Chinas foreign trade this disastrous crisis, to seek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Keywords: SMEs; difficulties; Strategy Since 2008, by the increasing appreciation of the yuan, export tax rebate reduction, raw material prices, rising labor costs, the adverse factors, the profits of export companies less and less space, many businesses overwhelmed, have bankruptcy. In September 2008 by the U.S. sub-prime crisis triggered the economic crisis affected the whole world, China has also not been spared. In this case, the foreign trade of Chinas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how to escape this disastrous crisis, to seek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have become the government, society, experts, academics, business, people of common concern. 1, Chinas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are faced with the plight of small and medium (A) the unbearable high cost to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The high cost burden on the performance of SMEs in three aspects: First, the high cost of capital. Since 2007, due to the central government to implement a moderately tight monetary policy, the central bank deposit reserve rate has continuously increased 15 times and the highest 17.5%; consecutive rate hikes, one-year benchmark lending rate up to 7.47%, banks are small and medium business loan interest rates generally go up 30% 40%. Second, high labor cost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labor contract law, enterprises labor costs, some of the cost of labor-intensive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increased by an average of 20% 30%. Third, enterprises are the high cost of raw materials. As imports of oil, iron ore, nonferrous metals and other commodity prices continued to rise sharply, bringing Chinas imported inflation, leading to a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the domestic market prices of raw materials, directly affect production costs. (B) the financing difficulties. Difficulties in fina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SMEs has been troubled by the problem. For a long time, Chinas SME loan share of total loans from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s only about 10%, 80% of the SME liquidity can not be met. According to CBRC statistics, the major commercial banks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this year, the amount of loans more than 2.2 trillion yuan, of which only about 3 000 million yuan in loans to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to implement, accounting for 15% of all commercial loans over the same period last year 30 billion yuan. Guangdong, a survey showed that more than 95% of the SMEs lack of funds. (C) dual-rate changes to make it difficult for SMEs to avoid. Foreign exchange rates and changes in the rate of export tax rebates for SMEs,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of products have a greater impact. Since the exchange rate system reform, the RMB appreciation rate has been accumulated up to 20% in the first half of 2008 yuan appreciation of 7.22% against the U.S. dollar. Meanwhile, the export tax rebate rate, or reduced or abolished the export tax rebate rate of some traditional industries plummeted from 13% to 5% 8%. The exchange rate, tax rates, under the dual pressures of a considerable number of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business in trouble. (D) crisis, export orders to reduce the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By the U.S.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triggered by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is spreading, its impact on the global economy are becoming apparent. In fact, the sub-prime crisis, U.S. consumer spending will continue to decline, thus the United States has also led to reduction of export orders from China; Germany and Japa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United States, a high degre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related to the U.S. economic slowdown also led to a slowdown in the economy of Germany and Japan, to Germany on behalf of the European and Japanese imports from China have reduced the number of goods. This directly led to decline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demand, companies decline in exports. First half of 2008, Chinas export growth slowed down compared with 5.7 percentage points a year earlier, exports to the U.S. growth rate over the same period in 2007, down 9 percentage points. In the External and internal environment, Chinas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into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 difficulties. Second, solve problems of policy Out of the plight of SMEs to require all levels of government support, SMEs need to improve and perfect their own, that is, from the joint efforts of both the macro and micro in order to help SMEs to get round the impasse as soon as possible, onto the track of healthy development. (A) the macro level An implementation of tax concessions. SMEs in the national response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various tax incentives and financial subsidies policies to help SMEs to reduce the upward pressure on factor costs. For example, to promote value-added tax transformation, expansion of SMEs, the scope of value-added tax; of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