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题.doc_第1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题.doc_第2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题.doc_第3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题.doc_第4页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测评题(一)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中1我国初步建立起独立的工业体系是在( )A.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B.三大改造完成后C.大跃进运动以后 D.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21949年以来中国在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国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标志是( )A.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西藏地区的建设,下列哪项是在“一五”计划期间完成的() A西藏和平解放B建成青藏、川藏、新藏公路C建成青藏铁路D派孔繁森等干部支援西藏建设4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重工业项目集中建设在()A华北地区 B西北地区C东北地区 D华南地区51957年是有纪念意义的一年,因为这一年()A我国开始生产出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D“一五”计划超额完成B三大改造结束,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C中共“八大”召开,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6有些人名暗含纪念意义。比如名叫“国庆”,因为他出生在国庆节。那么名叫“纪宪”的人可能出生在()A1951年B1952年C1953年D1954年7“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内容摘自( )A双十协定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8建国初期,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A个体生产拉大了农民之间的差距B广大农民强烈要求实现农业合作化C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很难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D人民群众渴望建成社会主义制度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A没收资本家财产B开展合作化运动C组织生产合作社D实行公私合营10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A B C D111956年初,毛泽东对秘书田家英说:“我很高兴,1949年全国解放时都没有这么高兴。”这是因为,1956年()A三大改造即将完成,我国正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制度B“一五”计划超额完成,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C土地改革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彻底完成D大庆油田建成,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12中国共产党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良好开端的事件是()A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提出B中共“八大”的召开C在全国范围进行土地改革D进行三大改造13中共“八大”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八大”作出正确决策的基础是()A对国内主要矛盾的正确分析B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很高C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订14某报报道:“河南省西平县和平村农业社宣布小麦亩产7320斤”。这是发生在()A“一五”计划期间B.“大跃进”时期C.“文革”时期D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15下列各项中,仅凭主观愿望、不实事求是的是 ()A“大跃进”运动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订C“一五”计划的制订与施实D中共“八大”制订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16历史给我们启迪。总结“新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走了大的弯路”带给我们的启迪,不包括下面的( )A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规律B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充满艰辛C不同制度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应对共同的威胁D要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17“谁说我们笨,不如西洋人?有了总路线,英美落后尘。”从这首大跃进时期的口号中,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有()高指标、瞎指挥严重泛滥 “共产”风盛行 全国陷入动乱人们充满了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愿望ABCD18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出了许多为人民谋福利、办实事的模范人物,如孔繁森、任长霞等。被人们誉为“党的的好干部”的是(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邱少云19“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A广大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热情高涨的进步产物B社会主义建设必需的方式C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严重失误D三大改造的继续20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农民、农业、农村的发展,在建国初期就多次推动农村变革,其中哪一次是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A土地改革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C建立人民公社 D开展大跃进运动二、非选择题:1.雷锋精神凝结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闪烁着社会主义道德的耀眼光辉,具有引领人们崇德尚义、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雷锋虽然离开我们快50年了,但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始终放射出夺目的光芒,照亮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雷锋身上体现出的爱党爱国、助人为乐、敬业奉献、锐意创新、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厚精神资源。2012年3月3日人民日报(1)依据材料一,指出“雷锋精神”的基本内涵,并说明“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12分)材料二 雷锋是穷苦的孩子,新中国给了他新生,所以他就像孩子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一样,对新社会怀有感恩。他的一切行为都是出于自然,雷锋精神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它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时代精神。那个年代的大多数中国人,很淳朴地有这种感恩心,积极向上,只是在雷锋身上体现得特别突出。2012年2月16日钱江晚报(2)雷锋生活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哪几个时期?“那个年代的大多数中国人”对新社会怀有“感恩心”,是因为新社会与旧社会相比,在政治、经济上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6分)材料三 雷锋以自己平凡而伟大的一生,感人肺腑地回答了人为什么活着、为谁活着、怎样活着才更有意义、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集体、如何对待国家、如何对待生活等每个时代人都无法回避的心灵课题。雷锋精神便在这种无穷考问和回答中融入永恒。2012年3月6日人民网(3)请从材料三所列举的“心灵课题”中任选一个课题,根据你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加以简要回答。(7分)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一五”计划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种成就也给中央决策者们错误的信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可能即刻到来。材料二 右图为“三面红旗”,这里说的“三面红旗”,是指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高举“三面红旗”的时代已经过去50多年了。回过头来看,“三面红旗”的提出与实施,反映出一个盲目冒进的问题:总路线是在经济建设总的指导思想上的盲目冒进;“大跃进”表现在生产力发展方面的盲目冒进;人民公社化则是反映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变革方面的盲目冒进。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分析,“一五”计划何时开始实施?它取得了哪些成就?请你列举其中的两项。(3分)(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这里所说的“三面红旗”都提出或开始实行于哪一年?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3)造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错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4分)(4)从以上材料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3分)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材料二: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材料三: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1)材料一是哪一时期的基本任务?列举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最少三项)(2)材料二是哪一年哪次会议上制定的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它起到了什么作用?(3)材料三是哪一年提出来的社会主义总路线?你如何评价这个总路线?42007年适逢中共“十七大”召开,为此,某校开展以宣传新中国建设成果为主题的图片展,请你参与,根据下列图片完成展出要求。(1)人物篇:他们(指下面图中三位历史人物)是20世纪60年代感动中国的英雄楷模,请你分别在三幅图下面写上人物简评(注:每个人物简评字数不得超过50字)。 图一 图二 图三(2)成就篇:实现工业化是全国人民追求的目标。为此,党在不同时期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请你为下列图片注上时期。图四 鞍山大型轧钢厂 图五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图六大庆油田油井试喷(3)感悟篇:建国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众多成就,许多工业从无到有,请你总结出取得经济建设成就原因(两条即可)。八年级中国历史下第二单元测评题(一)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ACBCDDBCD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BABACCCCA二、非选择题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2)林彪、江青一伙人。林彪、江青一伙相互勾结,要夺取从中央到地方的部分权力。(3)不相符,破坏了人民民主权力,造成国家混乱。学习叶剑英、徐向前等老干部进行抗争、坚持真理的勇气。2(1)“一五”计划时期的。工业: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开通了祖国内地与边疆的联系。(答出以上任何三项内容即可)。(2)1956年中共“八大”。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3)1958年。它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对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的经济规律。3(1)经历了“增长下降增长下降”的曲折过程。不正常的情况有1958-1962年和1966-1976年。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严重失误,再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国家和人民面临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严重经济困难,所以1958-1962年工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很。1966-1976年是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国动乱,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冲击,所以工农业总产值年增长率低。(2)应该以经济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