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FS膜企业标准(2009)[优质资料]」.doc_第1页
「FFS膜企业标准(2009)[优质资料]」.doc_第2页
「FFS膜企业标准(2009)[优质资料]」.doc_第3页
「FFS膜企业标准(2009)[优质资料]」.doc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南京扬子塑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发布2009-03-20实施2009-03-19发布重包装用FFS薄膜Q/320116YSH 01-2009代替Q/320123YSH 01-2006南京扬子塑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G75资料-参考前 言本标准原规范性引用文件GB/T 13022、GB/T 1039、GB/T1040等标准被GB/T1040系列标准替代,GB/T 16578、GB/T9639、GB/T2828等均被相应的系列标准替代,现按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规定,对本标准相关内容进行修订。本标准与Q320123YSH 01-2006相比较,主要变化如下: 将标准名称由“FFS袋用薄膜”更改为“重包装用FFS薄膜”; 更新了第2部分 规范性引用文件; 增加了第3部分 术语和定义; 增加了膜卷外观、接头、膜面压花等的要求; 将物理性能中“拉伸强度”更改为“拉伸断裂应力”、“断裂伸长率”更改为“断裂标称应变”、“屈服强度”更改为“屈服应力”、“冲击强度”更改为“冲击破损质量”等; 删除了原冲击强度中的破损数量,增加了折痕处和压花处的冲击破损质量的要求; 将摩擦系数的要求由0.3调整为0.250.80。 增加了型试检验的项目耐热性、耐寒性、耐跌落性和卫生性能的要求; 将拉伸断裂应力、断裂标称应变及屈服应力的试样由原标准的型更改为5型。 将相应的试验方法更改为按新引用文件规定进行。本标准由南京扬子塑料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提出并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雍玉荣、宋岩。本标准于2002年12月首次发布,2006年2月第一次修订,2009年3月第二次修订。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原标准Q/320123YSH 01-2006作废。资料-参考重包装用FFS薄膜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重包装用FFS薄膜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由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树脂(LLDPE)和低密度聚乙烯树脂(LDPE)为主要原料通过多层共挤、吹塑、印刷等形成的重包装用FFS薄膜(以下简称薄膜或膜)。此产品适用于机械化自动包装1050Kg非棱角的粒状、粉状或具有柔性的固体物料,并可满足物料温度70的灌装要求。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1040.1 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总则GB/T 1040.3 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受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291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GB/T 4857.5 包装 运输包装件 跌落试验方法GB/T 5009.60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6672 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测定 机械测量法GB/T 6673 塑料薄膜和薄片长度和宽度的测定GB/T 9639.1 塑料薄膜和薄片抗冲击性能试验方法 自由落镖法 第1部分:梯级法GB 9687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 96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 9691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树脂卫生标准GB/T 10006 塑料薄膜和薄片摩擦系数测定方法GB/T 16578.1 塑料薄膜和薄片耐撕裂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 裤形撕裂法3 术语和定义FFS 自动包装系统的截底成型(Form)、自动灌装(Fill)、袋口热封(Seal)等一组连续作业过程的简称。4 要求4.1 规格4.1.1 薄膜的宽度和折边宽度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单位:mm项 目 名 称规 格允 许 偏 差宽度30150065018008折边宽度10020084.1.2 薄膜的厚度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厚 度,mm允许极限偏差,mm允许平均偏差,%0.0800.1000.01270.1010.1300.0150.1310.1500.01860.1510.1800.0200.1810.2000.0220.2000.0254.2 外观4.2.1 膜面无对使用有碍的气泡、穿孔、条纹、暴筋、塑化不良、鱼眼僵块等疵病。4.2.2 膜卷无对使用有影响的变形、两端不平整等现象。4.2.3 膜面压花触感应明显。4.2.4 膜卷中的接头数不超过1个,接头处应有明显标志。4.2.5 印刷图案、文字、标记等应清晰,位置正确。4.3 物理机械性能薄膜的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项 目 名 称要 求厚 度,mm0.0800.1000.1010.1500.1510.1800.180拉伸断裂应力(纵、横向),MPa18202427断裂标称应变(纵、横向),%350450550屈服应力(膜表面),MPa888.5撕裂强度(膜表面),MPa100120150冲击破损质量,g膜表面300450550650折痕处210300400450压花处150250300350摩 擦 系 数(膜表面)动摩擦0.250.75静摩擦0.300.80耐热性无粘着、熔痕等异常情况耐寒性无损伤、裂痕等异常情况耐跌落性膜不破裂、内容物不漏失4.4 卫生性能 直接用于食品、医药包装时,应符合GB 9687 和GB 9688 规定,所用原料应符合GB 9691 规定,所用其它辅助材料也应该符合国家卫生管理的有关规定。5 试验方法5.1 取样从供试膜卷离边50cm处裁取足够数量的试样,进行试验。5.2 试验环境和试验状态调节按 GB/T 2918 规定,采用如下标准环境,并在此条件下进行试验,状态调节时间不少于4h。 温度:232; 湿度:40%60%;5.3 外观 在自然光线下目测。5.4 宽度和折边宽度按 GB/T 6673 规定进行。5.5 厚度按 GB/T 6672 规定对膜表面(非压花、印刷、折痕处)进行厚度测试。厚度极限偏差按式(1)进行计算和表示,厚度平均偏差按式(2)进行计算和表示。 t = tmax(或tmin)-t0 (1)式中:t 厚度极限偏差,mm;tmax 实测厚度的最大值,mm;tmin 实测厚度的最小值,mm;t0 公称厚度,mm。 tn-t0 t = 100% (2)t0式中:t 厚度平均偏差,%;tn 平均厚度,mm;t0 公称厚度,mm。5.6 物理机械性能5.6.1 拉伸断裂应力、断裂标称应变及屈服应力按 GB/T 1040.3 规定进行。试样为5型,试样数量纵、横向各5片,试验速度(空载)50050(mm/min)。5.6.2 撕裂强度 按 GB/T 16578.1 规定进行。5.6.3 冲击破损质量按 GB/T 9639.1 A法规定进行。5.6.4 摩擦系数按GB/T 10006 的规定对薄膜外表面(非压花、印刷、折边处)进行纵向摩擦系数的测试。5.6.5 耐热性、耐寒性5.6.5.1 从供试膜上取试样4块,长约300mm,宽约20mm。5.6.5.2 耐热性试验时,将2块表面重叠起来,在上面施加9.8N的负荷,放入80的烘箱内1小时,取出后立即将两块重叠试样分开,检查表面有无粘着、熔痕等异常情况。5.6.5.3 耐寒性试验时,将另2块试样放入-35的恒温箱内2小时以上,将试样取出后对着长度方向对折成180,查看膜表面有无损伤、裂痕等异常情况。5.6.6 耐跌落性5.6.6.1 试验环境:常温、常湿5.6.6.2 试验场地:平整水泥地面5.6.6.3 填充系数:0.80.855.6.6.4 试验物料:选择与灌装物料相同或相近的物料,重量与灌装物料相同。5.6.6.5 试样数量:随机抽取5个试样,测试3个试样,另2个试样备用。5.6.6.6 试验方式:以下两种方式可任选一种,按 GB/T 4857.5规定进行。a) 将试样正面或背面置于3米的高度自由落下1次。b) 将试样置于1.5米的高度,每试样按正面、右侧、背面、左侧、底部、顶部的次序依次各进行1次自由落下。5.7 卫生性能按GB/T5009.60规定进行。6 检验规则6.1 组批薄膜以批为单位进行验收。同一牌号原料、同一规格、同一配方、连续生产的薄膜为一批,以不大于50卷为一批。6.2 检验分类6.2.1 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为4.1、4.2、4.3表3中除耐热性、耐寒性、耐跌落性外。6.2.2 型式检验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4的全部项目。有下列情况之一时,需进行型式检验: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产生产时;b) 原料、配方、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 连续生产6个月时;d) 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f)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时;g) 顾客有特殊要求时。6.3 抽样6.3.1 规格、外观按GB/T2828.1 规定的正常检验二次抽样方案进行,采用一般检验水平,接受质量限(AQL)为6.5,见表5。每卷薄膜为一个样本单位。表5批 量(卷)样本大小累积样本大小接受数,Ac拒收数,Re115第一次2202第二次24121625第一次3302第二次36122650第一次5502第二次510125190第一次8803第二次8163491150第一次131313第二次1326456.3.2 物理机械性能从抽取的样本中任取一卷进行。6.4 判定规则6.4.1 合格项的判定6.4.1.1 规格、外观样本单位的判定,分别按4.1、4.2条的规定进行。样本单位的检验结果若符合表5的规定,则判规格、外观合格。6.4.1.2 物理机械性能检验结果中若有不合格项,应在原批薄膜中抽取双倍量的样品,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检,复检结果合格,则判物理机械性能合格。6.4.2 合格批的判定 规格、外观、物理机械性能检验结果全部合格,则判该批合格。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7.1 标志每卷薄膜应附有合格证,合格证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