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房地产行业避税现状近期国家税务总局在对浙江、安徽、山西、山东、四川、云南、 上海 7省市的调查中发现, 在各种涉税问题中, 房地产业的问题占了 90%。 以浙江省地方税务局提供的材料为例, 金华市地税局稽查局近 期对该市 96家房地产企业开展专项税收检查,企业补缴税费 5472万元;嘉兴市地税部门组织全市 311户房地产企业的 2002至 2003年度税收自查,各企业自查申报补税金额共计 5009万元;义乌市地 税局针对全市房地产行业税收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对 15家规模较大 的房地产企业进行重点检查,查补税费共 7000多万元,其中单户查 补税费最多的达 1800余万元。杭州市审计局重点检查的 37家房地 产企业中,有 17家存在偷逃税行为,偷逃税金额达 7069.81万元。二、房地产行业的避税行为及原因分析近期国家税务总局高层人士表示:房地产业无论是涉税案件数量、 案件发生率、 涉税违法纳税人所占比例、 还是查补税款额上都有明显 的上升势头。 通过长期调查发现房地产业的纳税人规避税收的手段主 要集中在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这两个主体税种上。 通过大量的调查研 究发现我国目前房地产企业规避税收的几种主要方法。(一利用成本膨胀法规避税收行为成本膨胀避税法是指房地产企业在核算成本时, 为使成本值最大 化从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或通过采取最有利于自己的成本计算方法, 以各种非违法的手段加大或调整自身的税前成本额,减少应纳税额, 最终达到降低自身税负的避税方法。房地产企业运用膨胀成本避税法主要目的是规避企业所得税和 地土增值税。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 这种避税方法在房地产企业运用相 当普遍,有数据显示,一般成本膨胀率都在 10%-15%之间,更有甚 者达到 20%-30%。 房地产企业普遍采用这种方法规避国家税收的主 要原因在于:一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属劳动密集型、 资金密集型企业, 其开发项 目的经营周期较长,开发前期资金投入大,资金回报期相对滞后,并 且其成本构成项目十分繁杂、金额大。在会计成本核算中,很难在时 间和因果上准确配比相应的费用和成本; 同时由于上述原因也给税务 机关的征管和稽查带来很大难度。 这为房地产企业从客观上造成了避 税的空间和条件。二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大多是多种经营, 既有建筑业, 又有加工业, 既有房屋销售,又有物业管理服务。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房地产企业的关联方一般为建筑安装(队公司、建筑材料加工企业、绿化公 司、房屋销售(中介、装修公司等,而这些关联公司中,还有不少 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 更有甚者的是房地产企业与其关联的建 筑安装等公司的财务是合署办公。 这为房地产公司在成本核算上通过 虚开、多开发票的手段来膨胀工程成本提供了可操作性。三是房地产企业在经营中涉及的职能部门多,要办的手续烦琐, 收费几乎无处不在。有关资料表明 , 某些地方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经 营活动拥有行政、经济管理等职权的部门多达几十个 , 大到政府部门、 行业协会,小到街道居委会、环卫站等,形成文件明确规定的收费项 目就有近百项;过多的规费支出,票据五花八门,使税务机关较难甄 别和认定其支出的合理、 合法性及其标准, 最终使房地产企业在年终 利润的提供和应纳税所得额的调整具有了不确定性。四是房地产开发工程施工周期长, 结算方式多样。 调查中发现为 房地产企业提供劳务的施工方种类是五花八门, 有正规建筑安装公司、 有农村草台班子(由于征用了农村土地、有个体户、也有军队等特 殊单位, 税务机关对这些单位的票据管理也欠缺有效手段。 造成开发 企业在支付施工单位工程款时无法按规定取得发票, 而是以收据支付 工程款(包括行政事业单位收据、中国人民解放军专用收据等的特 殊现象。 这既影响了工程成本的及时结转, 同时又给房地产企业膨胀 开发成本,规避国家税收提供了机会。五是由于房地产企业,特别是非国有企业,公司内部管理混乱。 公司财务无法分清会计主体与公司权益人之间的经济行为。 造成公司 权益人发生的个人费用和权益人个人开发的建筑物的成本, 全部挤入 公司费用成本中。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公司权益人(包括家庭成员 的个人经济活动所发生的支出, 如出国旅游的费用、 享受高档消费品 的费用等等全部被挤入公司的期间费用; 在调查中还发现公司建大楼, 权益人建小楼的情况,其挤占公司的成本比例是触目惊心的。(二运用税收政策的缺失和会计政策的空间规避税收行为房地产企业运用会计政策的空间, 即对同一经济活动可选用不同 会计方法的原理, 和利用税收法规的缺失, 人为调整企业收入和成本 费用,以达到规避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土地增值税的目的。房地产企业在结转销售成本时, 一方面利用税务机关的政策法规 的缺陷, 即税收政策只注重收入与时间关系的配比, 而轻收入与因果 (对象关系的配比;另一方面,利用会计政策的空间,如利用 “ 配 比原则 ” 对当期成本费用确认存在的空间,即一是房地产企业利用存 在存货成本流转假设等会计环境的影响,在对 “ 存量房 ” 销售成本的确 认上存在 “ 加权平均法 ” 、 “ 个别计价法 ” 、 “ 先进先出法 ” 和 “ 后进先出法 ” 等方法的选择,而选择不同的方法,均可以配比当期的销售收入,但不同的方法会导致当期销售成本的明显差异。 房产地企业正是利用了 税收法规的缺失和会计政策的空间, 在结转销售成本时, 人为调节企 业成本,或以小配大,即小收入配比大成本费用;或张冠李戴,即销 售的是甲套(或幢,而成本结转的却是乙套(或幢;二是利用会 计制度中 “ 配比原则 ” 对收入与费用配比关系上只明确了 “ 质 ” ,而忽略 了 “ 量 ” 的缺陷,即利用了企业期间费用与其收入在数量上无法正确配 比的实际, 来增加企业当期费用。 如工资费用、 业务招待费、 广告费、 会务费和差旅费等期间费用。绝大多数房地产企业为了达到利用税收政策的缺失和会计政策 的空间规避税收的目的, 对开发成本的会计核算均不按开发房屋的细 数 (如幢或套 设置明细会计科目, 只设置总账科目。 在发生销售时, 只按时间关系配比结转销售成本,而不按因果(或对象关系结转所 销售的房屋成本。在调查中发现,房地产企业存在大量的 “ 零成本房 ” 现象。所谓 “ 零成本房 ” 是指房地产企业在某个开发项目中,已结转了 其所有的成本,但仍然有部分 “ 存量房 ” 待售,也就是说这些 “ 存量房 ” 一旦发生销售,已无成本与其配比,即收入等于利润。但这些 “ 零成 本房 ” 是绝不会再对外销售的,它们大都成了房地产公司的办公大楼 或是公司权益人的私人住宅。调查显示,一般房地产企业的 “ 零成本 房 ” 占整个开发项目的 3%-7%。(三利用现行税收政策的缺失沉淀或转嫁税收行为一是,我国税法规定对股权转让行为不征流转税,仅对其收益征收企业所得税,这一规定为房地产开发企业规避其应缴纳的营业税创造了机会。部分房地产企业,正是利用这一规定,将其销售房屋应缴纳的营业税大量沉淀到买方。在调查中发现,部分房地产公司会事先成立了一个全子公司,并由该子公司拥有待售房产(一般是整幢房屋。当有买家时,就将该子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股权转让给买方。在该活动过程中,法律上子公司仅仅变更了股东,公司名称未变更,纳税主体的地位没有改变,该房产的产权也仍然属于子公司。经济上房地产公司没出售房屋,其出售的仅仅是子公司股权。虽然房地产企业失去了对子公司的控股权,但这正是成立子公司的目的所在。这样一来,房地产公司就成功地规避了其应缴纳的营业税,并将营业税税金全部沉淀到买方。理论上讲,如果买方永久持有该房产或是继续转让子公司股权,那么,这部分房产应缴纳的营业税税金将永远沉淀下去。二是,我国现行税法中存在大量的税收优惠政策,如再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军队转业干部、退役士兵、随军家属自谋职业、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和各省市的税收特区的税收优惠政策等等。这些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的减免幅度是非常大的,如符合军队转业干部政策的企业,可享受3年内免征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巨大优惠。调查中发现,房地产公司利用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将其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营业税等税金转嫁到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关联企业。房地产企业会事先在不同的地区,通过各种手段成立若干家能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并且表面上毫无关联的房地产(中介销售公司。然后,再与这些事先成立的中介公司签订合同,以较低的价格将房产转移到中介公司,中介公司再按市场价对外转让。本应由房产公司承担的税收就被转移到这些“销售公司”,而“销售公司”是享受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如此一来,国家的税金就成了房产大鳄们的饕餮大餐。(四利用临界转换法规避税收行为所谓临界转换避税法是指由于税法规定的差异性,使得纳税人在面临同一个纳税对象或同一个涉税事项时,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纳税义务,纳税人通过数理计算与分析,找到税赋差异的临界点,从而适时转换身份或业务性质以达到最低税负。我国的税法体系中对房地产企业也存在着税收负担的差异,这就给房地产企业提供了选择临界点的巨大机会。如对外资和内资房地产企业在企业所得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税种和税率上都存在着较大差异,税法规定外资房地产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4%,免缴城建税、教育费附加。在调查中发现,部分房地产企业重新注册登记、成立虚假合资(或外资房地产公司,适时转换身份,以达到规避企业所得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税收的目的。在调查中还发现,部分房地产企业利用合作建房的两种方式的差异,进行临界点的选择,适时转换业务性质,以达到规避营业税的目的。所谓合作建房,就是指一方提供资金,一方提供土地使用权,两方共同建造房屋的行为。根据现行税法的规定,合作建房有两种方式,即纯粹“以物易物”方式和成立“合营企业”方式。由于两种方式中因为具体情况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纳税义务。例如,甲企业拥有土地使用权,乙企业拥有资金,它们可以通过合作建房的方式进行交易。第一种情况是:甲乙企业约定,房屋建好后双方均分房屋面积,即“以物易物”方式。税法规定该经济活动的实质是甲企业出让土地使用权,应该缴纳5%的营业税;第二种情况是:甲乙企业合伙成立合营企业,甲企业以土地使用权入股,乙企业以资金入股,即“合营企业”方式。税法规定该经济活动的实质是甲企业以无形资产投资入股,不必缴纳营业税一、预售购房款挂在往来账面。将预售购房款记账,使得应该马上缴纳的税款变成往来流动资金,偷逃经营税和企业所得税,这是房地产开发企业较为普遍采用的一种手段。(暂不确认收入,特别是利润率低于15%的项目二、不按照合同约定的时间确认收入。以各种理由诸如未清算、未决算或者是商品房销售没有全部完毕等原因拖延缴纳企业所得税。三、随意调整税款申报数额。(延迟纳税,提高资金使用效果有些房地产开发企业由于资金紧张,在年度内随意调整税款的申报数额,通常做法是年初、年中减少申报数额,年末全部缴清。四、钻政策“空子”,不及时清算土地增值税。开发项目应在全部竣工结算销售后清算土地增值税,而部分开发商迟迟不结算或者是故意留有一两套尾房,结果无法进行整个项目的结算,影响了土地增值税的及时足额入库。五、开发成本计入对外销售商品房成本,偷逃企业所得税。六、从售楼款中抵减代理手续费。将代理销售商手续费支出直接从售楼款收入中抵减,而从代理商处收取的楼款净增额为计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宁市2025年广西南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招聘外聘人员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盆景装饰在家庭设计中的运用
- 如何帮助中学生树立宽容
- 2025年塔式起重机安装拆卸工(建筑特殊工种)考试试题题库
- 2025年精神心理学抑郁症症状评估策略考核试题答案及解析
- 2025-2030功率模块封装可靠性测试标准升级与认证体系研究报告
- 2025年妇产科手术操作规范性评估试题答案及解析
- 2025年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性能测试与评价方法报告
- 2025年工业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实施与成本效益跟踪报告
- 2025年公司安全操作试题及答案
- 诊所中药饮片清单汇编
- 《室外管网工程施工》课件
- 餐饮外卖窗口改造方案
- 糖尿病足报告
- 国有企业战略使命评价制度
- 吊车施工专项方案
- 合规风险管理制度
- 病毒课件教学课件
- 9月30日烈士纪念日缅怀先烈功绩弘扬先烈精神课件
- 2024年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 数字化印花工艺智能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