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答“心无挂碍”诸问.doc_第1页
孔德答“心无挂碍”诸问.doc_第2页
孔德答“心无挂碍”诸问.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孔德老师: 我是您的一位读者。在练功过程中有一问题一直想不透彻,特向你请教。 前辈导师训导说,一切事物都是过眼烟云,转眼即逝,妙有真空,应心无挂碍,一切放下,心无执著。道理虽令人动心,但若真如此看待这个世界,生活还有什 么样意义,生命的存在还有什么意义?济世、建设、健康、艺术、家庭、妻子、朋友、生活幸福等等,还有什么意义?例如,面对妻子,怎能以“过眼烟云”之心对 待她?谋生养家又怎能心无挂碍?修炼成仙佛,此生不老又有什么意义?大家整天空忙干什么?岂不是在做水中捞月,镜中赏花的事? 以上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希望能得到您的教导。 祝您功进福厚! 学生:魏立志来源:(/s/blog_614f547f0100hpk8.html) - 孔德答“心无挂碍”诸问_武当孔德仙学讲坛_新浪博客立志同志: 您所提之问题,是每一个真正修炼大道者都要面临而且必须得到解决的问题。我个人认为,这些问题实际已不是什么问题,因为前人就已很好的解决了它。它之所以 成为问题,乃是历史上宗教的某些误导所致。 您引用的“前辈导师”之言,皆是佛学理论,然而它们与道学理论也有相通之处,它们讲事物的“虚”、“空”,乃是就宇宙自然的本质而论。佛学道学都旨在让世 人透过现象看本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现象,并非让人回避现象。中国的神仙长生术自古以来就是直面人生的。“仙道贵生”、“大修在闹市”、“我命在我不 在天”听听,这些口号多么鲜明而响亮!据记载,黄帝且战且修仙,他将天下治理好了,仙也修成了。老子、庄子、周文王、孔子这些大修炼家,他们的人生都 没有逃避现实生活,而是实实在在参与生活。 道者“虚”与“实”的世界观认识,目的就在于要培育出“公而化私”、“寓私于公”的社会人生价值观。只有职业化了的宗教形成,他们才制造出某些对社会不负 责任的说教,让人逃避现实。可以说,就仙学而论,它所持的是最积极的人生观。因为,它要求的是在最完美地做人基础之上再去修仙。从狭义的道德观念讲,一个 修仙道的人,他必须首先完成他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无拖无欠,无怨无悔,他才能够真正静心静意去修炼。而成道之后,他又必须造福于人类。这怎能说生 活没意义呢? 修道者“心无挂碍”,是因为他的心能发自于合于大道的公心之上,不以私心为念,也就是说主观能彻底顺应服从于客观,所以能应物自然。这个命题较大,要通彻 解答恐不是以上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