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明朝经营边疆与中外交流1.ppt_第1页
第16课明朝经营边疆与中外交流1.ppt_第2页
第16课明朝经营边疆与中外交流1.ppt_第3页
第16课明朝经营边疆与中外交流1.ppt_第4页
第16课明朝经营边疆与中外交流1.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8年8月8日 北京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上的文艺表演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明 其中 郑和下西洋 一幕再现了600多年前明朝的郑和7次率船队远航 创造航海奇迹的辉煌历史 第16课明朝经营边疆与中外交流 明代把文莱以西 包括印度洋沿岸一带称为 西洋 文莱北部 思考以下问题 1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 2 郑和下西洋的概况 时间 次数 到达范围 如何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 欲踪迹之 且欲耀兵异域 示中国富强 明史 郑和传 寻找惠帝 宣扬国威 郑和航海的经过 刘家港 非洲东海岸 红海沿岸 占城 暹罗 锡兰 渤尼 越南 泰国 文莱北部 斯里兰卡 麦加 一 郑和下西洋 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 1 目的 2 概况 1 时间 1405 1433 2 次数 7次 3 最远到达 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想一想 郑和在航海的途中会遇到哪些危险 危险 巨大的风浪 恶劣的海上天气 海上迷路的可能 缺少淡水食物等海上物资 在海上可能遇到来自敌对力量的攻击 海盗等 面对诸多困难 郑和最终成功七下西洋的原因有哪些 条件 郑和下西洋 油画 观夫海洋 洪涛接天 巨浪如山 而我之云帆高张 昼夜星驰 涉彼狂澜 若履通衢 道 郑和 一 郑和下西洋 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 1 目的 2 概况 1 时间 1405 1433 2 次数 7次 3 最远到达 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3 条件 国力强盛 航海 造船技术进步 郑和勇于探索 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远航比较表 时间最早 次数最多 人员最多 船只最多 海船最大 范围最广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郑和是杰出的航海家 郑和最大的宝船哥伦布最大的旗舰约150 60米约25 6米 一个标准足球场 半个篮球场 资料 1998年 美国 国家地理 杂志评选世界航海名人 郑和是东方唯一的一名 2000年 美国 生活周刊 将郑和列为千年全球百位名人之一 2001年 美国 时代 杂志派记者对郑和下西洋的壮举进行专访 并且在杂志上用了2 3的篇幅来予以报道 郑和画像 占城 今越南 1985年为纪念郑和下西洋580周年而发行的4枚纪念邮票 阿拉伯 非洲 马达加斯加1997年7月11日发行的 郑和下西洋 邮票 郑和下西洋后 浡泥 满剌加 苏禄的国王和王后回访中国 苏禄国王率300多人访问中国 归国途中病逝于中国 即在中国安葬 意义 郑和下西洋 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交流和友谊 三宝庙 马来西亚 三宝庙 印尼爪哇岛 三宝庙 泰国 一 郑和下西洋 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 1 目的 2 概况 1 时间 1405 1433 2 次数 7次 3 最远到达 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3 条件 国力强盛 航海 造船技术进步 郑和勇于探索 4 意义 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交流和友谊 结论 郑和下西洋 体现了明朝初期的开放式的对外关系 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敢 抗倭形势图 戚继光 明代杰出的军事家 抗倭的民族英雄 字元敬 登州 今山东蓬莱 人 出身将门 17岁承袭父职任登州卫指挥佥事 担负起防御倭寇的任务 戚继光先后在山东 浙江 福建沿海抗倭 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率领的军队被称为 戚家军 他本人也与俞大猷等同为抗倭名将 声名远扬 戚继光 1528 1588 台州 登州 福建 广东 天皇皇 地皇皇 莫惊我家小儿郎 倭倭来 不要慌 我有戚爷会抵挡 戚家军与其他爱国军民配合 戚家军纪律严明 作战英勇 这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戚继光卓越的军事和指挥才能 戚继光抗倭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2 对戚继光和岳飞两者的评价有何区别 让我想一想 1 戚家军类似于我们前面讲过的那支军队 你是怎样评价明朝抗倭的戚继光和南宋抗金的岳飞 外来侵略势力 国内女真族统治者 中华民族 中原和江南人民 抗金将领 民族英雄 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 淡泊名利 抵抗侵略 维护祖国领土主权完整的爱国主义精神 你认为他有哪些高尚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一 郑和下西洋 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 1 目的 2 概况 1 时间 1405 1433 2 次数 7次 3 最远到达 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3 条件 国力强盛 航海 造船技术进步 郑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