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试论古诗十九首中女性形象姓名 学号 院系 文学院中文系 专业汉语言文学 班级 12F(冯友兰班) 指导教师 陈钰君 职称(学历)讲师(硕士研究生)2016年4月18日云南师范大学教务处制目录试论古诗十九首中女性人物形象3一、绪论3二、古诗十九首中的主要女性形象分析4(一)孤寂忠贞的思妇形象4(二)怨叹年华易逝的怨妇形象5(三)貌美专情、内心凄苦的商女形象6三、 结论7试论古诗十九首中女性人物形象摘要: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文人五言诗中最成熟的作品。在古诗十九首当中,塑造了很多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是中国早期文学作品当中女性形象的典范。本文通过分析,将其中的女性形象分为三类:孤寂忠贞的思妇形象、怨叹年华易逝的怨妇形象、貌美专情、内心凄苦的商女形象,古诗十九首作者通过诗中的女主人公表达了感慨、哀怨情思, 而这种情思在某种程度上, 正是汉末文人在政治环境和生活境遇中受到的压制和苦痛, 产生的惆怅、苦闷和孤独通。过女性形象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情绪和思想感情, 是一个声音表达了东汉时期两种人的生命意识。关键词:古诗十九首;思妇;女性;人物形象一、绪论古诗十九首出自于两汉时期中下层知识分子在文学创作中地位日渐凸显的时代,在我国五言诗的发展史上可谓是有里程碑意义的,从古至今备受文人骚客的推崇。这是因为该作品的题材内容、写作形式及艺术风格等都深刻影响着后世诗歌作品的写作及评论。古诗十九首是一个历史阶段中文化思潮的产物。诗歌的创作者作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文人士子,他们以积极的精神激励自己努力进取,渴望遇到赏识自己才华的人,施展自己的抱负,实现自己的政治愿望,但现实中的统治阶级内部纷争及封建集权的政治体制无法让他们实现抱负。这一时期文人的羁旅愁思和怀方不遇是整个汉代社会的普遍情况。生命意识的觉醒和对死亡的哲学性思考,影响了诗人的创作。这些士子在落魄之际,怀念自己的家和妻子,思考人生价值,从而把人生苦短、内心的苦闷失意与及时享乐的思想通过诗歌表现出来,从而在离愁别绪中赋予了诗歌别样的生命意义1-3。在该作品中主要体现了两类形象的塑造,分别是游子和思妇,并且其中的思妇形象被赋予了男性作者的精神寄托,它不是由现实生活转化而来,而是根据作者与她们的接触,将这种形象表现出来。古诗十九首塑造了追求知音、叙写“同心”的妇女形象,这种表现手法不同于以往,对以后描写思妇诗具有深刻的影响4。在众多文献中也描述了该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如余溢文的古诗十九首之女性形象思妇的此岸形象与彼岸意义13一文将其中的女性形象分为了广义与狭义两种层次,广义的女性形象是指该作品中包含了不同背景、不同阶层的女性,而狭义的女性形象是指作品中体现最深刻的思妇的形象,也是本文所描述的形象。张陈丽在简析古诗十九首中的思妇形象17中指出思妇们具有真善美的内心感情,她们是传统女性形象的另一种体现,她们代表是那一时代的女性代表,她们展现出了当时女性的光辉等14。虽然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古诗十九首中的女性形象,但却无具体体现,本文将根据诗歌的内容具体剖析诗歌中的女性形象。二、古诗十九首中的主要女性形象分析古诗十九首中共有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通通牵牛星、凛瘭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明月何皎咬九首描述当代社会的女性形象及内心想法的作品6。尽管该作品中有那么多诗歌是来描述思妇形象的,但是这些作品所体现出的思妇形象也是千差万别的,她们形貌不同,她们的内心想法不同,她们对爱情、对生活的理解也更加不同,这是一部描述思妇形象较全的篇章。以此,我们可以将诗中的女性形象分为三类:孤寂忠贞的思妇形象、怨叹年华易逝的怨妇形象、貌美专情、内心凄苦的商女形象。(一)孤寂忠贞的思妇形象爱情的伟大之处在于相爱双方的理解与信任,相爱双方的忠诚与坚贞更是伟大爱情的紧固剂。“生离”自古以来都被认为其痛苦程度远超“死别”。因为死别是断了活人的念想,让他学会逐渐忘记,去面对现实生活,但是生离是心爱的人明明在世间,却难相见,内心在不断忍受着思念的折磨与煎熬却无法解决这种痛苦,让人心灵备受摧残。乐莫乐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离。作者在描述该类思妇形象时多在诗歌中以善良、憔悴、多情、执着去塑造她们,使用温柔、含蓄来表述她们的内心世界,她们和爱人心心相印,她们对爱情真诚专一。作品中的女子思念着远方不能相见的夫婿,却无能为力,只能以执着来表忠心,以苦酒来诉哀愁9。如“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写得情真意切,动人心魄,深闺寂寞,可见一斑。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凛凛岁云暮等诗即属此类。孟冬寒气至: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孟冬寒气至描写思妇在寒冬长夜里怅望星空的情景。十五月圆,二十月缺,随着月圆月缺的变化,思妇对于爱人的思念更加深切。思妇把丈夫三年前给的书信当做至宝一样对待,深信夫婿对自己的关爱一直没变。诗中直接引用信上的话“长相思”与“久离别”,带人进入另外一种境界通过描写丈夫对自己的深切思念来映射自己的哀思之苦。这种度人怀己的手法欲盖弥彰,更显示出思妇对爱情的坚定不移,而其离情就显得更沉重、悲哀18。客从远方来: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相去万余里故人心尚尔。文采双鸳鸯,裁为合欢被。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客从远方来描写了来自远方的客人送来的“一端绮”引发了思妇对夫君的想念。此物从万里之外而来,丝丝缕缕似都诉说着丈夫的无尽惦念,睹物思人,思妇喜上眉梢。“著以长相思,缘以结不解”一语双关:着棉,联想到绵长的相思,缘边,暗示着难解的姻缘9。可是丝绵再长,终有穷尽之时,缘结不解,亦有松散之日。反观全诗,“正笔反用”,一切都是思妇痴心不渝的幻想罢了,根本不曾有远客之“来”,也不曾有彩“绮”之赠。思妇的意外喜悦,实则不言苦处而苦处自显的忧伤,道尽凄楚。凛凛岁云暮: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12。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亮无晨风翼,焉能淩风飞。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希。徒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凛凛岁云暮中描述了因思念过甚而成疾的思妇形象。 “凛凛”、“夕鸣”、“悲”三个词连续使用,首句便袭来一阵寒意,冷彻心底。思妇愁肠百结,恍惚中由现实入梦,与丈夫相见12。可是好梦不长,丈夫须臾即去。梦境的无情惊醒思妇,似醒非醒的她,倚门遥望,徘徊无所见,只觉凉风刺骨,泪水无声沾湿双扉。全诗用亦真亦幻的浪漫笔触,在虚实的交叉对比中,娓娓道出思妇的相思与愁情,忠贞与孤寂。(二)怨叹年华易逝的怨妇形象怨妇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思妇,她们是带有怨恨的思念夫婿。丈夫们由于各种原因离开了家乡,留下思妇独守家中,在漫长的等待中,她们怨恨时间无情的流逝,她们痛惜青春的蹉跎,她们痛惜红颜易老,但她们却无计可施,只能继续等待,等待夫婿的归来,等待家人的团聚10。如“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是哀怨的呼唤,也是人生价值的呼唤。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行行重行行等诗即属此类。冉冉孤生竹:冉冉孤生竹,结根泰山阿。与君为新婚,兔丝附女萝。兔丝生有时,夫妇会有宜。千里远结婚,悠悠隔山陂。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冉冉孤生竹中描述的是新婚过后夫婿远走留下女子孤独守望却内心哀怨的情节。女子先将自己比喻为荒野里孤生的野竹,并且相信爱情像扎根于泰山的野竹一样坚固,再由兔丝、女萝想到两情缱绻,但是自己形单影只,丈夫出行在外很久没有回来。但随着漫长的等待,自己逐渐衰老,内心的感伤随时光的流逝蔓延开来。她又将自己比喻为光彩熠熠的蕙兰花,希望夫君早日回来将自己摘下,但事实却是仍旧怨叹年华易逝,自己将在秋雨飒风中像秋草一样枯萎、凋谢。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庭中有奇树描绘了一幅图景:春光明媚,奇树生花,女子折下一枝,想把它赠给日夜思念的丈夫,但终因“路远莫致”,徒留良辰美景虚设的伤感。花之繁盛,反衬出女子的孤独;花虽盛也有逝去之时,反映出女子的青春流逝。树叶由一片片到铺满树冠,花朵由星星点点到绚烂一片,暗示着女子日积月累的痛苦,蕴含着女子对宝贵时光不断逝去的痛惜。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行行重行行刻画了一个多愁善感、怨恨伤别的女性形象。透过这段爱情,可以看到隐藏其后的动乱时代的影子,是社会造成了这场悲剧。悲莫悲兮生别离,何况这一别便是相隔万里、天涯海角。胡马南来后依然眷恋着北风,南方的鸟北飞后仍然筑巢在向南的树枝上,动物尚且如此,可人呢?游子在外受“浮云”所惑,竟不思返回,女子年衰岁暮,唯有感伤和幽怨长驻心头。(三)貌美专情、内心凄苦的商女形象商女自古以来被认为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女子,在很多认得严重,她们通常被认为是“娼家女”,不恪守女子本分。但实际上她们由于家庭原因在本该盛放的年华里失去自由,她们身怀技艺以养活生活,却无自由,她们或“当户理清曲”或“空床难独守”,即便是倾世容颜、技艺卓绝,也无知音人相伴终老,虽然她们大胆的追求爱,渴望得到爱,但却不尽如人意,这是一种对畸形封建社会的折射。诗篇中体现了男性作者对该类女子的垂怜却又无计可施,更反映出社会的无情。东城高且长西北有高楼青青河畔草等诗即属此类。东城高且长: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音响一何悲 ! 弦急知柱促。驰情整巾带,沉吟聊踯躅。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东城高且长中描述了诗人为解景色萧条而产生的心中苦闷渠道声色娱乐去排解。正所谓“人到愁来无处会,不关情处总伤心”,他选择了追求燕赵“佳人”。她们具有倾世容貌,她们罗裳飞扬,但由于生逢乱世,且处于被玩弄的地位,醉生梦死的调笑生活令她们内心深处的苦痛与日逐增。她们理出悲凄的曲子来宣泄情感,那琴间的急风骤雨,分外凄婉动人,道出了商女内心的哀怨、愤恨。西北有高楼: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西北有高楼也是一首听曲感心的诗,高楼上传来的“清商”之音唤起了诗人同病相怜的悲恸。商女身处西北幽闭的高阁,奏响清冽凄怆的悲弦,在这呜恹声中,她抚琴坠泪、哀叹不已。诗人由商女联想到天下所有失意之人,发出了“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的感慨,从对“一人一己”的怜惜升华到对“天下人”的悲悯,把人生现实的无奈摹写得催人泪下,成功地塑造了借铮铮琴声倾诉痛苦,深情呼唤知音的商女形象16。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昔为娼家女,今为荡子夫。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青青河畔草描述了一个伤春哀愁孤独的女子。该女子仪态优美,容光照人,皎皎有如明月。从前她是青楼女子,也曾享受过市井的繁华,但最终却爱上“荡子”。为了最求爱情,她放弃赖以生存的生活。她精心打扮,红妆艳服,伸出纤手,扶窗远望,满以为红颜为悦己者容,可以和丈夫幸福终老,谁知造化弄人,花草树木欣欣向荣,远行的丈夫却杳无音信,她的生活由绚丽归于彻底的黯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盼望中失望,在失望中绝望,于是,女子少了矜持、顾忌与克制,发出了心中的呐喊:“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商女内心存在着“守”与“不守”的矛盾挣扎,这是一种对人性的考验,更是保守国人所不能接受的思想,因而一个真挚直率的情感、明白晓畅的语言,美貌多情又内心凄苦的商女形象跃然纸上,以“乐景”衬“哀情”,更加深了诗歌的感染力和穿透力17。三、 结论本文通过分析,将古诗十九首中的怨妇形象分为三种,分别为孤寂忠贞的思妇形象、怨叹年华易逝的怨妇形象、貌美专情、内心凄苦的商女形象。该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时当代社会真善美的体现,她们恪守女子准则,在等待的岁月里蹉跎了年华,流逝了青春20。作者更是通过对诗歌中思妇的描写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及精神寄托。作品中的诗歌大多出自一些无名人士,他们通过诗歌去体现自己内心的个性,渴望表达对社会的批判及不满。在无法实现自己内心报复的社会,他们讲世间爱情放在了一个比较高的位置,并努力去追逐,及时去享受,不甘为礼法所拘束。他们借思妇之口,传达着自身的叛逆,而这种叛逆正是来自他们内心真实的需要。参考文献1周洪波.试论古诗十九首“直而不野”J.咸宁学院学报,2004(2) 2董雁.重读古诗十九首J.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4(S1) 3张嘉林.意悲而远惊心动魄解读古诗十九首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5(3) 4陈斯怀.充满张力的情思古诗十九首情感思想论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6(6).5卢毅.论古诗十九首的怀乡意识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6郑珊珊.两晋南北朝古诗十九首拟作的评析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6(1) 7石俊霞.从古诗十九首的主题意趣说开去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 8张敏,肖伟.古诗十九首在宋代的传播与接受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7(5)9刘素琴.古诗十九首的相思离别之情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7(1). 10张庆岩.古诗十九首的“悲情”主题探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10).11单缇.古诗十九首主题的意象表达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7(6).12戴红梅.古诗十九首孤独意识探析J.韶关学院学报,2007(4).13余溢文.古诗十九首之女性形象思妇的此岸形象与彼岸意义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6(2).14翟江月.先秦两汉女性社会地位变迁管见J.淄博师专学,1995(1).15刘筱.古诗十九首中的悲剧意识J.今日科苑. 2009(14).16常虹.论古诗十九首的女性心理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4).17胡静.古诗十九首思妇诗初探J.新西部(下半月).2009(9).18毕金林.古诗十九首中的女性视角及其审美意义J.文学教育(上). 2007(2).19曹旭 .古诗十九首与乐府诗选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4020宋瑞斌 .古诗十九首思妇诗主题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28(1):70-71.Analysis of the image of female characters in Nineteen Ancient PoemsAbstract:Nineteen Ancient Poems is the most mature works of literati poems in Han dynasty. In the Nineteen Ancient Poems, which created a lot of womens image, the image of these women is an example of womens image in the early Chinese literary works.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ne of the fe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泡沫金属结构设计-洞察及研究
- 国际辅具标准对比研究-洞察及研究
- 出生缺陷评审课件
- 兰溪辅警考试题库2025(有答案)
- 2025届毕业生如何签订合法劳动合同
- 2025关于标准租房合同模板下载
- 2025合作经营合同
- 冲压车间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天然气购销合同书
- 2025教育机构师资合同模板下载
- 饲料采购工作总结
- 酒店访客登记管理制度
- 数据中心管理试题及答案要点
- 医保违规处理制度3
- 能源管理培训课件
-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11讲解
- “匠心杯”班组长管理创新技能竞赛(决赛)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森林防火林区道路建设基本要求
- 临床思维方法与医患沟通
- 幼儿居家饮食安全
- 设计材料与工艺课程 课件 第1章 产品设计材料与工艺概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