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ppt精编课件.ppt_第1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ppt精编课件.ppt_第2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ppt精编课件.ppt_第3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ppt精编课件.ppt_第4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ppt精编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人教版 必修2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五单元 第十四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第五单元 右边的照片拍摄于20世纪30年代 是杭州西湖儿童旅行团在启程前的合影 儿童结团旅行 这是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中的一桩新鲜事 它是新式教育和新式旅游的产物 从侧面反映出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那么 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生活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 中国传统服饰 饮食和社会风俗又受到了哪些冲击 通过本课的学习 我们就会找到答案 课标要求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 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时空坐标 一 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1 原因 以后 西方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 开店等 西方文化逐步渗透到国民生活中 2 表现 1 衣 洋布 洋装 旗袍 中山装等 2 食 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里出现西餐馆 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3 住 欧式洋房和中西合璧的建筑 鸦片战争 4 风俗习惯 维新派主张 废止缠足 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辛亥革命前后 断发易服 具有了反清革命的色彩 民国时期 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 在大城市里 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 改为简约文明 农村仍沿袭传统的风俗习惯 断发易服 二 新中国社会生活新风尚1 改革开放前 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差距不大 但总体比较低 1 社会风尚 20世纪50 70年代 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 2 物质生活 由于物资比较匮乏 许多生活必需品要凭票证计划供应 勤俭节约 2 改革开放后 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1 衣 服装颜色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 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 2 食 到1987年 中国已基本解决温饱问题 政府还倡导 菜篮子工程 3 住 人民的住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 1995年 国家在城镇启动了 4 风俗习惯 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注重环保 讲究卫生 的社会风尚 也在逐步形成 安居工程 赈济灾区 巧思妙记 一 探究问题 推动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因素 探究素材 材料一清末有官员惊叹 国之典章莫重于章服 而今之章服之紊亦已甚矣 以职员所涉历 车于陆 舟于水 皆洋式也 酒于觥 肉于俎 皆洋食也 楼其冠 洋其履 德 法其衣裳 皆洋工也 材料二1912年3月2日 南京临时政府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名义公布了 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 文中指出 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 有大人 老爷等名称 嗣后各官厅人员 相称咸以官职 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 曰君 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材料三1905年 李叔同为母亲办丧事 在 大公报 上发布 哀启 声明概不收受呢缎 轴幛 银钱 洋圆等物 可以送挽联 纪念诗文 花圈等 参加追悼会的人 不行旧礼 愿意者改行鞠躬礼 李叔同特意为母亲写了哀歌 整个仪式简朴感人 探究思路 由材料一中 皆洋式也 皆洋食也 皆洋工也 得出结论 1 由材料二中 南京临时政府 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厅称呼文 得出结论 2 由材料三内容可得出结论 3 探究结论 1 西方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 2 政府政策的影响 3 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吸收西方的先进文明 4 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 5 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6 近代工商业发展的推动 二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演变1 特点 1 从地域看 由通商口岸城市 沿海城市推向内地和市镇 2 从过程看 由西方引进 有较强的殖民地色彩 且中西 新旧并存 甚至中西合璧 相互渗透 3 从水平看 总体进展缓慢 沿海和内地水平不一 4 从动力看 每一次风俗等方面的变化都与当时社会运动的推动有关 上层人物的倡导起到社会示范作用 5 从程度看 大城市变化大 农村变化小 只有少量洋货进入部分家庭 传统习惯坚如磐石 2 影响 1 政治上 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 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2 经济上 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 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3 思想文化上 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 革除弊端 既保留中国文化的精髓 又顺应时代变革 3 多角度分析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 1 从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的角度 中国进入近代社会的时间非常短暂 但却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生活变化最剧烈的时期 2 从近代化的角度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是中国近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与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工业化 城市化等共同构成中国近代化的过程 也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同时它们之间又相互影响 相互推动 3 从中国近现代史的角度 近代社会生活的每一次大的变化 都是与特定的历史大背景相关联的 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三次历史性巨变 4 从世界历史的角度 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受外来力量的影响 尤其是三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社会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代社会生活由以往的闭关自守 变为面向世界 由过去的封建传统 变为向近代化的趋进 由与世界潮流脱离 到逐渐与世界潮流同步 成为引导世界生活变迁的重要力量 A 作者坚持婚姻遵从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B 传统纲常伦理仍在盛行C 小农经济受到冲击D 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一 选择题1 番菜争推一品香 西洋风味睹先尝 刀叉耀眼盆盘洁 我爱香槟酒一觞 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A 明朝B 清朝C 民国D 新中国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材料中 番菜 刀叉 香槟 均是西餐所含的内容 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里开始出现西餐馆 结合题干 最早 的信息 由此推断是清朝晚期 答案 B 2 2014 哈尔滨高一期中 蔡元培的第一任夫人在他33岁时去世 此时他已在知识界小有名气 面对踏破门槛的媒人 他提出 不缠足 会识字 意见不合可离婚 等标准 1902年元旦 蔡元培与出身书香门第 不但没有缠足 而且识字又精通书画 孝敬父母的黄仲玉结婚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 该择偶观受西方自由 平等的观念影响B 近代中国已经实现男女平等C 蔡 黄结合仍是旧时的媒妁之言的结果D 自由恋爱方能成就幸福婚姻解析 材料反映了蔡元培的择偶观已发生变化 变化的原因之一就是受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 答案 A 3 从 老爷 大人 到 同志 先生 的称谓变化主要反映了 A 资本主义经济代替封建经济形式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B 资产阶级的民主 平等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C 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D 西方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侵略解析 从 老爷 大人 这种具有等级的称呼到 同志 先生 无等级的称呼 体现出一种平等的观念 答案 B 4 2014 阜阳高一期中 在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时期内 我国城乡居民都要凭票购买棉布 1983年12月1日 商业部通告全国 敞开供应棉布 取消布票 从此 曾长期使用的布票成为历史文物 上述政策的变化表明 中国的经济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政府不再单纯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 中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A B C D 解析 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到21世纪初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答案 B 5 2014 辽宁学业水平测试 下列图片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老百姓着装的变化 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 改革开放的实行B 计划经济的形成C 生活水平的提高D 思想观念的解放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使生产力得到解放 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思想观念逐步得到改善和解放 这从人们的日常服装就能表现出来 计划经济体制并非是这种变化的原因 故B项不正确 答案 B 二 非选择题6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折射出社会进步和近代化的进程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简表 材料二在北京以及各省省会城市 出现了所谓 四合院欧化 即在保留传统四合院的基本格局上搞点洋化 简单的装扇玻璃窗代替格子糊纸绢 复杂的搞点外国式柱子 如此 既存四合院之传统格局 又吸收西式房屋之优点情调 可谓中西合璧 相得益彰 图说中国百年社会生活变迁 1 根据以上材料 概括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 2 根据材料二 指出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是什么 写出导致变化的外部因素 3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 归纳近代社会生活变迁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影响 解析 第 1 问根据材料内容从衣 食 住 行 婚俗变化方面归纳即可 第 2 问据材料中 四合院欧化 中西合璧 的信息分析作答 据所学知识回答导致变化的外部原因 第 3 问结合所学回答积极影响 答案 1 服饰 建筑 饮食 交通 婚礼习俗 2 特点 中西合璧 相得益彰 既保存传统 又吸收西方优点 外部因素 受西方外来因素的影响 3 积极影响 丰富了中国人的物质生活 改变了人们思想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 有利于中国社会进步和近代化进程等 1 2014 新课标全国文综 4分 1892年 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 欲更官制 设议院 改试令 必自易西服始 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 易服 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A 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B 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C 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D 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解析 本题以维新派的 易服 主张为切入点 意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材料信息 必自易西服始 不止一次提及 易服 等可知 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答案 B 2 2014 福建文综 4分 旗袍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中国城市女性的时尚着装 其社会原因是 A 西式服饰传入 生活方式完全西化B 中华民国建立 人们思想观念变化C 城市化进程中 女性开始引领时尚D 旗袍典雅大方 体现女性的曲线美 解析 本题考查民国时期社会生活的变迁 主要考查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