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管理者视角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及成因钱红光 吕文(湖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武汉430068) 摘要 本文以从企业管理者的角度为研究主线,分析了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阐述了披露现状其产生的原因及即管理者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理论原因和现实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建议。 关键词 管理者;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中图分类号 F23The status and causes of internal control information disclosure from the view of managersQian Hongguang Lv Wen(School Of Management,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68, China)Abstract : This paper focus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managers. The status of the disclosure of internal control information is analyzed and its causes are elaborated . The theoretical and realistic causes disclosed by the managers are also included. Suggestions was proposed accordingly.Key words : managers;internal control;information disclosure随着安然事件、猴王等一系列财务欺诈案的频频爆发曝光,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引起了中外会计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投资者了解公司内部控制的治理和执行情况的基本途径,也是促进管理层履行受托责任、强化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手段。从管理者的角度出发来看,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在加强公司的风险防范意识、减少舞弊或虚假的财务信息、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增强公司在证券市场的筹资能力、加强公司的整体竞争力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迫在眉睫。1 一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1.1 披露状况为了便于了解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本文笔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对40家上市公司2007年2009年的40家上市公司年报中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总体情况、主体和内容进行了分析。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总体情况。下表中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未披露,主要取决于内部控制信息的内容1(P40) ,详细参考下表3。如果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中披露了这些内容,那么本文可认为上市公司披露了内部控制信息,反之则未披露。表1 20072009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总体情况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2007年2008年2009年公司数比例公司数比例公司数比例披露3895%3792.5%3997.5%未披露210%37.5%12.5% 据统计, 表1显示,调查的40家上市公司中,2007年,被调查的40家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有38家,占95;2008年,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有37家,占92.5;2009年,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有39家,占97.5。说明披露了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虽总体呈上升的趋势,但在2008年有所下降。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1第一,)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等受到一定的影响,公司由于这样使得财务状况较差等原因的公司不予披露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2)。第二,2009年,经济逐渐复苏,一些公司的整体状况逐渐好转,使得业绩差、效率低的公司逐渐扭亏为盈,根据信号传递理论,高质量的经营业绩较好的公司就更加有动力披露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1.2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的主体。内控信息披露的主体大致可以分为:董事会、监事会、管理者、注册会计师、董事会和监事会共同披露,本文所选取样本中管理者和注册会计师没有披露内部控制信息。表21 20072009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主体披露主体2007年2008年2009年公司数比例公司数比例公司数比例董事会410.5%12.7%12.6%监事会2976.3%2875.7%3897.4%董事会和监事会共同513.2%821.6%00表21显示,在已披露了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司中,披露主体大多是监事会,且监事会在披露主体中的比例总体呈上升的趋势,披露主体为监事会的由2007年的29家上市到2009年的38家。,董事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共同披露则较少。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是由于:第一,1)证监会没有明确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责任主体,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对内部控制信息有一定的了解,由监事会披露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可能会更加客观和真实。;2)第二,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给大多数公司的经营、财务状况等造成很大的影响,公司的内部控制下降,董事会为了争取更多的融资和提升企业价值,不会主动披露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1.3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表32 20072009年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 披露情况披露内容2007年2008年2009年公司比例公司比例公司比例内部控制建立健全情况3895%3792.5%3997.5%自我评估报告2460%2972.5%2767.5%内控建立健全实施情况3792.5%3792.5%3895%内部控制的缺陷922.5%615%1332.5%内部控制的改进措施922.5%615%1332.5%下一年度内部控制工作计划000025%表32显示,上市公司在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时,把重点放在对内部控制建立健全情况和实施情况的披露上,且总体呈上升的趋势。披露内部控制建立健全情况的公司由2007年的38家上升到2009年的39家;披露内部控制建立健全实施情况的公司由2007年的37家上升到2009年的38家。而对于内部控制的缺陷和改进措施的披露,总体呈上升趋势,披露内部控制缺陷和改进措施的公司由2007年的9家上升到2009年的13家,总体也呈上升趋势。在下一年度内部控制工作计划方面,2009年,只有2家公司针对本年度内部控制所取得的成绩和不足,提出了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2008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环境下,披露内容受到一定的影响。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第一,1)证监会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缺乏相关规定,这样使公司在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时,内容和侧重点不一致。;2)第二,上市公司披露动机不足,对于低质量的信息会选择不予披露。;第三,3)董事会、管理当局、监事会对内部控制信息达成共识,更加重视内部控制信息,认为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可以改善管理,可以提升企业的形象和价值。2 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的原因分析通过分析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现状,可以看出,内控信息披露的状况不理想,其原因主要有:(一)2.1 公司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够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公司将内部控制目标界定为经营效率与效果、财务报告可靠性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这三个目标的某些方面,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由于企业的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的意识还比较薄弱,对企业内部控制没有全面的认识。另外有些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只是做表面文章,对内部控制具体执行情况没有详细说明,从而使得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实质性内容不多,决策有用性低下3(P46)。2.2 (二)内部控制信息的责任主体不明确2008年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对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各个主体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进行了规定:董事会负责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6(P2)。当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主体虚假或隐瞒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后,可能误导信息使用者,给信息使用者造成损失,从而面临诉讼的风险,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责任主体不明。2.3 (三)公司披露的动机不足上市公司在选择是否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时,会过多考虑披露的成本,披露的成本主要包括内部控制的完善、记录、评估、报告、审计和诉讼成本等,披露的成本较大,有些公司会选择不披露或只是简单披露。上市公司还会考虑披露内部控制信息以后产生的效益,当效益低于披露成本时,上市公司会选择不披露或隐瞒内部控制信息;当效益高于成本时,上市公司会选择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所导致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的动机不足7(P76)。三、3 从管理者的角度分析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成因3.1 (一)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理论成因3.1.1 (1)信号传递理论,在信息不对称的资本市场上,高质量、高效益的公司为了区别那些较次的公司,就有动力披露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而那些较次的公司简单披露或不披露或虚假披露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这样,自愿性披露就应运而生了,同时这样还能提高公司的筹资能力,提升企业价值和形象,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3.1.2 (2)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人将自己的物资资本或金融资本委托给代理人去经营和管理,使得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委托人的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但处于公司运转管理的外部;代理人投入的是人力资本,目标是追求自身薪酬的最大化,但承担着公司的运营和管理。这样,使得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利益产生冲突,但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利益冲突可以通过信息披露在一定程度上予以缓和。代理人通过披露内部控制信息,表明自身责任的落实和履行情况;而委托人通过对代理人提供信息的了解对代理人进行监督。由此可见,信息披露制度是缓解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利益冲突的有效的制度之一。因此,为了缓和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矛盾,管理当局应该对内部控制信息予以披露。3.1.3 (3)信息不对称理论,不是所有的人都拥有公司的信息,这样会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内部控制信息往往是上市公司掌握而投资者不了解的信息,并且这部分信息投资者很难从其他途径获得,主要依赖上市公司本身的披露。对于投资者而言,内部控制信息反映出该公司内部控制和经营活动的情况,这类信息的披露有利于投资者考察经营者的业绩,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从而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而对于上市公司经营者而言,隐瞒信息将会使其自身的利益受到损害,最终被逐出市场,因为信息使用者因信息不足导致决策失误,可能会使投资者对经营者进行否决,同时还会使债权人不再与经营者签订贷款协议,因此经营者有必要如实向投资者反映管理责任的落实和执行情况。可见,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是投资者和上市公司经营者对于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的共同需要,经营者通过将内部控制信息及时、充分地公开,可以消除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证券市场低效率,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因此,管理者应披露内控信息,对于投资者和上市公司来说,都会产生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4 (P35)。3.2 (二)上市公司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现实成因(1)管理者通过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改善企业管理。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前提是要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情况进行了解,要对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的运作情况进行评价。这个评价过程有助于管理当局发现内部控制体系的薄弱环节,及早了解企业自身管理的漏洞和需要完善的地方,并改善管理。(2)管理者通过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对企业予以投资和借款。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能够提供财务报告不能提供的信息,可以使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的运营是否正常、企业的资产是否有保障、企业是否能持续经营等信息。如果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效且能正常运行,则企业经营有序,能够防范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如果企业内部控制混乱,则企业经营存在较大风险,投资者或债权人在做出决策时会谨慎考虑。(3)管理者通过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提高财务报告质量 5 (P37)。在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时,管理者应对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情况做出评价,处于自身责任和长期利益的考虑,管理者不得不真正关注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执行情况,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对内部控制缺陷进行改进。一旦有了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消除财务报告信息失真的诱因,从根本上保证财务报告的质量。(4)管理者通过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提高企业的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舞弊的发生。一方面,在内部控制报告中,管理当局应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执行是否有效做出评估,并表明其对财务报告和资产的安全完整无重大不利影响,这实际上表明了管理当局的一种(合理)保证,因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舞弊的可能性。另一方面,通过自我评估,可以发现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四4 改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几点建议1)(一)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管理层对内部控制信息的自愿披露首先,优化股权结构,制约大股东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操纵。其次,建立三权分立的机制,加强管理层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监控。严格坚持董事会行使决策权,管理层行使执行权,单独成立审计委员会行使控制权,审计委员会应直接对股东和有关监督机构负责。这样,通过内部和外部的监管来加强对管理层操纵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监管。2(二)明确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主体由于董事会和管理者负责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情况,对本企业的内部控制最熟悉;监事会负责对董事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本文认为,由董事会和监事会共同披露、管理者和监事会共同披露,将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管相结合,可能使内部控制信息更加客观,更能提高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2(P5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项目管理师高级实践技能进阶指南与题库
- 2025年政府公职人员职业素质提升课程及模拟题答案集
- 2025年机械设计工程师中级面试题集
- 2025年高级养老护理员技能证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B级船舶检验专业法律法规)综合试题及答案一
- 2025年配送计算试题及答案
- 国安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
- 英语游戏化教学培训课件
- 贵商银行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行业协会法务面试模拟题集
- 《中国成人肥厚型心肌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更新要点解读
- NB-T 11054-2023 防孤岛保护装置技术规范
- JTGT 5540-2018 公路隧道加固技术规范正式版
- 高一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件
- 口服CCB类药品临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专家咨询调查表
- 第四节道亨slw2d架空送电线路评断面处理及定位设计系统部分操作说明
- 测振仪使用方法
- 表- 邻二氯苯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 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课件PPT超详细
- 成人手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
- 读书分享-《教育的情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