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随着Internet/Intranet的快速发展,数据库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建立能业务化工作的学生学籍管理系统是当前高校管理部门的迫切要求。文章参考了目前国内高校学生管理的发展情况及管理模式,借鉴了目前国内先进的大型管理系统,对高校学生学籍管理进行了总体设计,建设“基于Web的”运行平台,实现方便快捷的前端Web登录和查询,采用了Visual FoxPro 2000作为后台数据库,采用ASP及ADO技术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及维护。首先,论文讨论了Web数据库的发展历程,讨论结果是:浏览器/服务器模式中的客户机使用的是统一的浏览器界面格式,便于操作,简单易行,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易实现不同网络间的连接。因此学生学籍管理系统采用的就是浏览器/服务器模式。再者,论文讨论了访问Web数据库的五种方法,通过比较五种方法的优缺点,得出的结论是:用ASP技术访问学生成绩数据库具有易实现、功能强大、效率高等优点。最后,论文提出了用ASP和ADO技术相结合来实现学生成绩数据库的访问,得出的结论是:用ASP+ADO访问服务器端的数据库的实质就是利用ADO对象访问数据源。基于B/S结构的学生学籍管理系统(以下简称SSMS)就是利用ASP技术和Web数据库相结合实现的,它具有数据输入、查询修改、补考处理、毕业处理和报表输出等功能。它的成功实现对提高高校的学生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用表明: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用户界面友好,操作灵活方便,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基本实现“无纸化办公”。 关键词:Web数据库 ASP ADO 学生学籍管理系统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Intranet and the maturity of database techniques, It is of vital importance to establish stud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s (SIMS).By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SIMS in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in China, this thesis builds an overall design framework of SIMS, which creates a web-based platform. Through the front-end of this web system, one can readily login and search for any information of interest in the database. On the other hand, Visual FoxPro 2000 is used as a background database, where ASP and APO techniques can be utilised for database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In this thesi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eb-based database is firstly discussed. An interesting finding is highlighted: at the client-side, the browser interface has the same format in both browser and server modes. This brings the ease and convenience in operation,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a variety of works, as well as realizes the inter-connec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networks. For this reason, this browser/server mode is adopted in the design of SIMS.Furthermore, five kinds of methods of accessing the web-based database are discussed and compared. As a conclusion, the ASP type of techniques is most attractive among all due to its inherent advantages such as easy in use, powerful yet efficient, etc. Finally, the thesis examines the possible solution of using jointly the ASP and ADO techniques in SIMS database access. However, the conclusion shows that, by using ASP + ADO, the database access is equivalent to that of using ADO object . Overall, SIMS are designed based on browser/server structure, utilising the ASP in conjunction with web-based database techniques. Such systems may fulfil the requirements of data entry, inquiry and modification, examination management, graduation record and report generation.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in the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In practice, it has been shown that SIMS possesses such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interface friendly, flexible and easy in use, highly efficient for daily work, and complying with the idea of “green office”. Keyword: Web-based database, ASP, ADO, Stud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s(SIMS)目 录第一章 绪论41.1研究这个系统的重要性41.2现有系统的局限性51.3自己做的主要工作5第二章 基于Web的数据库技术62.1 Web数据库的发展历程62.1.1主机/终端结构62.1.2客户机/服务器结构62.1.3浏览器/服务器结构72.2 Web数据库管理系统介绍82.2.1 Web数据库工作原理82.2.2访问Web数据库的五种方法9第三章 系统分析113.1系统设计目的113.2系统设计113.3系统介绍113.3.1总体框架113.3.2系统特点12第四章 开发语言及技术的选择及考虑144.1 ADO的简介及优势144.2 ASP的简介及优势144.3开发工具的选择15第五章 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连结方法介绍及设计165.1创建和配置ODBC数据源165.2用SQL语句对成绩库作插入、删除、更新185.3 ADO存取数据库时如何分页显示185.4利用ASP和ADO访问Web数据库195.5学生成绩数据库查询20第六章 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的实现236.1系统开发平台236.2后台数据库的选取236.3系统结构236.4系统流程图236.5系统实现的主要技术246.6系统实现256.7安全控制技术276.8 B/S的优势27第七章 结束语28参考文献29致 谢30第一章 绪论在新的世纪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而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又是信息技术最主要的核心。于是,基于Web的数据库也就应运而生了。随着Internet/Intranet技术的发展,基于Web的应用程序成为市场上的主流。虽然ASP是微软几年前推出的Web应用程序开发技术,并不属于最新最前沿的技术,但由于其开发工具体积小、系统修改和变更迅捷、耗费系统资源相对较少,仍不失为一种优秀的技术,在实际使用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1.1研究这个系统的重要性Internet的普及和应用使人们的现代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校总是处于接受新知识的最前沿地带,于是校园网的应用和管理系统的开发也正蓬勃发展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远程教育、网上查询成绩、网上招生等等对于我们己不再陌生。然而,目前很多高校的学生管理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管理模式:分发试卷给学生考试、老师领表手工登录成绩、学生查询成绩还必须到教学管理部门。事实证明: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既浪费人力资源,又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于是,开发一套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已经迫在眉睫。基于上述原因,我们设计并开发了这套学生学籍管理系统。1.2现有系统的局限性国内外己有不少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发了一些教学管理系统和学生管理系统,如华中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开发的学生管理系统、北京师范大学开发的Vclass1等等,这些系统或多或少都存在以下问题:1、 用户界面复杂;2、 使用方式较分散,大部分系统各自为政,出现信息孤岛现象严重;3、 成本较高,一些商业软件公司开发的系统功能过多,购买使用成本高;4、 主要采用C/S模式开发,不利于软件分布和使用;1.3自己做的主要工作论文分析了ASP技术结合数据库在学生学籍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重点讨论了B/S结构的工作原理及其特点,分析了实现Web数据库的不同方法,客观地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讨论结果是:ASP技术无论在操作的可行性、方便性还是性能上都是最好的方法。探讨了ASP技术五个主要的内置对象和ActiveX服务器组件在学生学籍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并介绍了如何利用ASP技术向数据库中添加、修改和删除数据。重点讨论了如何利用数据库访问组件ADO技术实现学生成绩数据库与服务器的连接,并利用其属性和方法完成对成绩库的访问。详尽介绍了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的总体框架、工作流程和系统使用的主要技术。国际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极大地推动了基于Internet的应用技术的发展。支持Web数据库访问的新技术也层出不穷。随着校园网的发展,基于Internet的教学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也在不断地深入和发展。本文所介绍的“基于B/S的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仅仅是高校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小模块,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努力,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争取将这个系统做到更加完善。第二章 基于Web的数据库技术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数据库技术也不断地推陈出新,并实时地结合各种先进的信息手段,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1 Web数据库的发展历程数据库技术从最早的单机模式、主从体系,发展到近年来应用较广的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以下简称C/S)模式,又到目前最流行也最实用的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以下简称B/S)模式。5在设计一个系统时,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系统的体系结构,采用哪种结构取决于系统的网络环境、应用需求等因素。2.1.1主机/终端结构早期由于主机价格昂贵,为了共享主机资源,一台主机要同时为多个用户服务,但这种系统由于没有和通信相结合,所连接的终端往往离主机的距离很近。这种结构的终端不需要做什么处理工作,一切数据处理都交给了主机去完成。由于主机包揽了数据处理的一切工作,这就要求它具有十分高的性能。这种结构中,服务器存储所有数据,进行所有处理运算,资源也得到了充分的共享,但是用户界面不友好,主机负载过大(如图2. 1所示)。图2. 1主机/终端结构2.1.2客户机/服务器结构传统的C/S结构是两层的,基本思想是:服务器提供数据的存取和管理等,客户端运行相应的应用,通过网络获得服务器的服务,使用服务器上的数据库资源。与主机/终端模式相比,C/S结构更容易扩充,更加灵活。当信息系统的规模扩大或需求改变时,不必重新设计便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扩充和调整,从而保护了己有投资。为了应用客户机/服务器这种体系结构,原来完全放在主机上的应用程序被分成了两部分:客户机端的应用程序和服务器端的应用程序,如图2. 2所示。图2. 2二层结构随着Internet技术的普及和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的数据库系统正由2层向3层或多层发展。在如图2. 3所示的层结构中,应用程序的任务在逻辑上被划分为3种服务:用户服务、业务服务(中间层服务)和数据服务。用户服务在客户机上,提供了可视化的用户界面来表示信息和收集数据;业务服务在一个或多个业务服务器上,是联系用户服务和数据服务的“桥梁”,它们响应用户发来的请求,实施业务规则,处理和分析业务数据,获得业务结果;数据服务在数据库服务器上,负责数据的组织管理,包括数据的定义、维护、访问和更新以及管理并响应业务服务的数据请求。图2. 3三层结构2.1.3浏览器/服务器结构典型的C/S结构不仅要求为客户端安装前端应用程序,而且限制客户端的工作环境只能基于Window、或UNIX操作系统,这些限制条件都不切实际。人们不能开发那种只能用于特定计算环境的软件,且在自己的Web站点上同时保存某个应用程序的多个特定平台的版本是不可行的,因为这样不但使软件开发成本大幅度上涨,而且客户端的计算环境可能是千变万化的,无法预知客户端的计算环境会怎样改变。不过可以要求在客户机上安装某种具有一定“翻译”功能的统一的构件,这个构件便是浏览器。于是基于B/S的系统就应运而生了,B/S结构是在C/S结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各个客户端只需安装一个简单的Web浏览器,用户面对的将是简单统一的浏览器,而不是一个复杂的软件,这就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难度。1.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的工作原理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数据库体系是利用Web服务器和ASP (Active Server Pages即动态服务器网页)作为数据库操作的中间层,将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数据库结构与Web技术密切结合,从而形成具有三层Web结构的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数据库体系,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的工作原理是:在前端采用IE浏览器将用户提交的操作信息向Web服务器发出HTTP请求,Web服务器通过ASP和一些中间组件访问后台数据库,并将操作结果以HTML页面的形式返回给前端浏览器。62.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优点从本质上讲,B/S模式与传统C/S都是以同一种请求和应答方式来执行应用的。但传统的C/S是一种二层或三层结构模式,其客户端集中了大量应用软件,而B/S客户端仅需单一的浏览器软件,是一种全新的体系结构。2.2 Web数据库管理系统介绍传统的Web站点大都由静态的HTML页面组成。当浏览器通过HTTP向服务器发出请求时,服务器只是将原先己设计好的页面传送给浏览器。由于静态页面缺少交互性,因此动态内容的开发就成了越来越多的Web站点追求的目标。所谓“动态”是指用户按自己的需要通过浏览器发出请求,服务器运行一个脚本或程序来返回包含最新信息的页面供用户浏览。为了向用户提供大量有用、动态和可交互信息,凡是能够数据库化的内容,应尽量做成数据库的形式,因为数据库形式的数据远比其他形式的数据容易更新与管理。2.2.1 Web数据库工作原理Web数据库基于C/S结构,客户端是浏览器,服务器端是Web服务器。浏览器和Web服务器通过HTTP交换信息。Web上的大多数交互均可看成请求和响应,即浏览器向Web服务器发出请求(一般是要求显示一个用户想看的网页),而Web服务器则向浏览器返回响应(通常是一个HTML页面或图像等)。基于Web的数据库采用3层的客户端/服务器结构:第一层是浏览器,第二层是Web服务器,第三层包括一些应用程序及相关的数据库。浏览器作为用户输入查询条件和显示查询结果的交互界面,用户可以通过填写表单或输入关键字的方式来与Web交互。当用户单击表单上的按钮时,表单中的数据便被发送到Web服务器。Web服务器负责用户输入信息的接收,它将数据传送至要被处理的脚本或应用程序,并在数据库中查询数据。最后,Web服务器将返回结果插入到HTML页面,传送至浏览器以响应用户。7如图2. 5所示。图2. 5 Web数据库工作原理2.2.2访问Web数据库的五种方法目前在WINDOWS环境下有多种访问Web数据库的技术,它不仅与操作系统有关,而且与数据库管理系统也有着必然的联系。主要方法有以下五种:1.公共网关接口CGI (Common Gateway Interface)CGI程序不仅使你能生成静态的内容,而且能生成动态的内容。CGI程序的工作过程是:(l)浏览器将用户信息传递给Web服务器;(2)Web服务器运行CGI程序;(3)CGI程序通过CGI数据库网关对Web数据库进行操作;(4)CGI程序将数据库操作结果返回给Web服务器;(5)Web服务器将结果数据传递给浏览器;(6)浏览器将数据库操作的结果显示给用户。8该过程如图2. 6所示。图2. 6 CGI程序的工作过程CGI程序能运行在多种平台上完成一定的功能。在大多数情况下,CGI程序主要用Perl语言编写。CGI是较早实现的技术。适用于多种服务器平台,如UNIX、WINDOWS等,但CGI的开发成本高、维护困难、功能有限、占用服务器资源较多。2. Internet数据库连接器IDC(Internet Database Connector)这是一种简易方案,对数据库的操作仍然放在web服务器端,但用户可通过SQL语句对数据库进行查询、输入、更新、删除等操作。IDC设计简易,不用编译就可直接执行,且支持对数据的多重查询,只适用于小型数据库系统。3.先进数据库连接器ADC (Advance Database Connector)前两种方案中对数据库的操作都是在服务器端进行,而ADC是在浏览器端执行数据查询动作。当浏览器提出对数据库的操作请求时,ADC先将相应的数据库下载到浏览器端,在用户端对数据库进行操作。显然,这种方案效率很高。ADC系统开销较大、响应慢,只适用于特别频繁的数据库查询操作。4. Java/JDBC语言编程用Java语言实现WWW数据库,该技术主要是作用JDBC技术访问数据库。JDBC是一种规范,其宗旨是让各数据库开发商为Java程序员提供标准的数据库访问类和接口。JDBC与Java的结合,使用户可以很容易地指导SQL语句传送到任何关系数据库中。Java语言是一种面向对象、易移植、多线程控制的语言。用Java/JDBC语言编写的软件可移植性强,适用于多种操作系统,但其执行效率和执行速度还不理想,目前无法建立高效、高速的应用。5.动态服务器页面ASPASP是基于Web的一种编程技术,可以轻松地实现对页面内容的动态控制,根据不同的浏览者,显示不同的页面内容。而浏览者一点觉察不出来,就像为他专门制作的页面一样。有ADO (Active Database Object,动态数据库对象)的支持,ASP对数据库的操作非常得心应手。你甚至可以像使用本地数据库那样,管理远程主机上的数据库,对表格、记录进行各种操作。9ASP着重于处理动态网页和Web数据库的开发,编程灵活、简洁,具有较高的性能,是目前访问Web数据库的最佳选择。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开发基于Web的应用程序势在必行,数据库技术更是需要和Web技术相结合,才有更为广阔的前景。ASP作为微软推出的新兴Web应用程序开发技术,在数据库应用方面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数据库体系也将逐渐成为数据库结构的主流。第三章 系统分析学生学籍管理系统是基于Web应用的校园应用方案,提供了学校信息化管理需要的灵活性,使学生、教师、家长和主管部门之间能快速、及时地进行沟通,全面实现校园的师生管理、教学管理、考试管理、学籍管理等,是高校实施信息化管理的强力支撑。3.1系统设计目的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通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对高校学生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管理系统进一步发展成为学生管理信息系统。这样不仅可以使教师从烦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而且还能提供面向学生的网上查询成绩、专家咨询服务等快捷、灵活、方便的智能服务。学生学籍管理系统旨在使校园教学、教务管理、学生管理信息网络化,解决已往信息传递不方便、不快捷等问题,通过本系统可实现学生学籍管理网络化,方便教师网上登录成绩、学生网上查询成绩。应用表明,使用该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资源,提高高校行政管理的管理水平,有利于推动高校学生管理的“无纸化办公”进程。3.2系统设计由于WWW具有界面友好,操作便捷的特点,因而已成为Internet上最流行的信息服务,同时Web技术与数据库技术相结合,实现Web数据库交互式应用已成为必然。当今,人们对于Web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再只是满足于HTML所提供的简单的静态页面,而是需要灵活的动态页面。本系统采用ASP技术实现上述要求的技术。3.3系统介绍3.3.1总体框架采用Browser/Server三层体系结构及符合国际标准的TCP/IP网络协议,采用模块化结构,可以适应不同规模用户的需要。3针对高校学生管理的实际情况,设计其系统的总体框架(如图3. 1所示)。图3. 1系统总体结构系统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各模块上,系统各功能模块如下:1.“输入成绩”:主要包括“新生注册”、“输入课程名称”、“修改课程名称”、“输入成绩”和“退出系统”等。可实现学生学籍、应修课程及应得学分、己修课程及己得学分的登记和归档工作,并方便学生对所选修的课程名称和成绩实现网上查询、实现网上资源的充分共享。2.“查询修改”:主要包括“修改档案”和“修改成绩”两个相对独立的模块,可用于档案和成绩的修改。3.“补考处理”:包括“生成补考库”、“补考成绩汇总”、“补考通知单”、“补考准考证”和“补考成绩录入”六个功能模块。该子系统是用户获取补考信息和补考成绩的有利途径。4.“毕业处理”:包括“录入毕业去向”、“确定毕业结业”、“毕业生名册”和“毕业生卡片”等。可对毕业生的详细信息进行查询,并对毕业生提供通讯录、便签等方便。5.“报表输出”:包括“学生名册”、“记分册”和“成绩表”等功能模块。该子系统可用于获取学生成绩。6.“系统帮助”:包括“系统帮助”、“关于”和“退出系统”等。用户能够查看该系统的相关信息。由于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化设计,各模块在信息上互相沟通,功能上互相独立,使系统的网络扩充、功能增加、业务扩展更容易实现。3.3.2系统特点本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网络实现现代化高校学生管理,提高办公效率。先进可靠的系统平台和体系结构系统采用目前比较流行的Internet体系结构和瘦客户机/中间件/服务器体系(B/S)结构。B/S体系结构前台只负责界面表示,实现了瘦客户机的构想,大大地减轻了维护工作量,程序的修改只限于数据库服务器端及应用程序服务器端,客户端通过浏览器访问应用程序服务器,界面统一简单,软件层次较少,维护容易。4系统提供的智能性系统中的网络服务器采用了高级系统体系结构以及扩展数据输出(EDO)内存子系统,因而具有强大的工作性能和最大的I/O带宽。友好的用户界面及操作的灵活性系统提供类浏览器界面,便于用户实现各种搜索、查询操作。在系统的操作过程中体现了简单、方便、灵活的特点。值得信赖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系统可自动检测输入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当出现故障或事故造成系统中断后,系统对数据的完整性具有检测、保护和恢复能力。开放性及可扩充性软件设计采用标准化接口,硬件平台采用标准网络接口,采用开放式数据库互连接口(ODBC),使本系统与其它应用系统容易实现互连。先进的Internet支持系统采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消息传递与工作流技术Internet技术、安全与容错技术相结合。本系统为高校跨入信息化教学时代提供技术支撑平台,使校内应用(如成绩管理、学籍管理、毕业生信息管理等)系统从单机操作、C/S结构操作上升到基于Web应用的B/S结构体系中来。系统提供丰富的服务以满足学校需要。第四章 开发语言及技术的选择及考虑4.1 ADO的简介及优势ADO (ActiveX Data Object即ActiveX数据对象)是一个ASP内置的ActiveX服务器组件(ActiveX Server Component),ADO通过在Web服务器上设定ODBC,可建立与多种数据库,如:SQL Server、Oracle、Informix、Access、VFP等建立连接。ActiveX Data Object的技术,可以与Active Server Pages(简称ASP)结合以建立提供数据资讯的网页内容,只需在网页面中执行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简称SQL)指令,让用户在浏览器界面中输入、更新、和删除WEB服务器上的数据资料。当用户端的浏览器填好表单所要求输入的资料并按下“Submit”按钮后,经过互联网、内联网传送HTTP请求到WEB服务器,该请求在WEB服务器执行一个表单所指定的Active Server Pages程序(后缀名为. ASP的文档)。一个. ASP文档是一个纯文字档,包括:HTML标记(tags)、VBScript或JScript语言的程序代码、ASP语法、和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指令。IIS3.0 / 4.0 WEB服务器执行. ASP文档,通过ODBC驱动程式,连接到支持ODBC的数据库上,执行ASP文档所指定的SQL指令,最后将执行的结果以HTML的格式传送给用户浏览器。ADO具有容易使用、开发执行快速、消耗系统资源较少,和占用磁盘空间小等优点。4.2 ASP的简介及优势Microsoft Active Server Pages 即我们所称的 ASP ,其实是一套微软开发的服务器端脚本环境, ASP 内含于 IIS 3.0 和 4.0 之中 , 通过 ASP 我们可以结合 HTML 网页、 ASP 指令和 ActiveX 元件建立动态、交互且高效的 WEB 服务器应用程序。有了 ASP 你就不必担心客户的浏览器是否能运行你所编写的代码,因为所有的程序都将在服务器端执行,包括所有嵌在普通 HTML 中的脚本程序。当程序执行完毕后,服务器仅将执行的结果返回给客户浏览器,这样也就减轻了客户端浏览器的负担,大大提高了交互的速度。 以下罗列了 Active Server Pages 所独具的一些特点: 1. 使用 VBScript 、 JScript 等简单易懂的脚本语言,结合 HTML 代码,即可快速地完成网站的应用程序。 2. 无须 compile 编译,容易编写,可在服务器端直接执行。 3. 使用普通的文本编辑器,如 Windows 的记事本,即可进行编辑设计。 4. 与浏览器无关 (Browser Independence), 用户端只要使用可执行 HTML 码的浏览器,即可浏览 Active Server Pages 所设计的网页内容。 Active Server Pages 所使用的脚本语言 (VBScript 、 Jscript) 均在 WEB 服务器端执行,用户端的浏览器不需要能够执行这些脚本语言。 5.Active Server Pages 能与任何 ActiveX scripting 语言相容。除了可使用 VBScript 或 JScript 语言来设计外,还通过 plug-in 的方式,使用由第三方所提供的其他脚本语言,譬如 REXX 、 Perl 、 Tcl 等。脚本引擎是处理脚本程序的 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 物件。 6.Active Server Pages 的源程序,不会被传到客户浏览器,因而可以避免所写的源程序被他人剽窃,也提高了程序的安全性。 7. 可使用服务器端的脚本来产生客户端的脚本。 8. 物件导向( Object-oriented )。 9.ActiveX Server Components(ActiveX 服务器元件 ) 具有无限可扩充性。可以使用 Visual Basic 、 Java 、 Visual C+ 、 COBOL 等编程语言来编写你所需要的 ActiveX Server Component 。4.3开发工具的选择正如前文所述,与一般的程序不同, .asp 程序无须编译, ASP 程序的控制部份,是使用 VBScript 、 JScript 等脚本语言来设计的,当执行 ASP 程序时,脚本程序将一整套命令发送给脚本解释器 ( 即脚本引擎 ) ,由脚本解释器进行翻译并将其转换成服务器所能执行的命令。当然,同其他编程语言一样, ASP 程序的编写也遵循一定的规则,如果你想使用你所喜爱的脚本语言编写 ASP 程序,那么你的服务器上必须要有能解释这种脚本语言的脚本解释器。当你安装 ASP 时,系统提供了两种脚本语言: VBsrcipt 和 JScript ,而 VBscript 则被作为系统默认的脚本语言。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改变系统默认的脚本语言。虽然当前比较流行的网络开发工具还有.net和j2ee等,但这些工具本身体积庞大,对系统硬件提出了相当“可怕”的需求,开发出的代码也需要进行编译,在需要进行调整和内容变更时并不灵活。基于以上考虑,在方案中我采用了ASP结合ADO访问数据库的开发工具组合。第五章 学生学籍管理系统的数据库连结方法介绍及设计5.1创建和配置ODBC数据源5.1.1 ODBC简介图5. 1 ADO访问数据库ODBC(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即为开放数据库系统互连,它是微软开发的一套用于开发数据库系统应用程序接口规范。ODBC规范为应用程序提供了一套高层调用接口规范和基于动态链接库的运行支持环境。使用ODBC开发数据库的应用程序时,只需要应用程序调用标准的ODBC函数和SQL语句,而数据库的底层操作由各个数据库的ODBC驱动程序来完成。所以,使用ODBC接口的数据库应用程序具有很好的适应和可移植性,并且具备同时访问多种数据库的能力,彻底地扔掉了传统数据库应用程序的缺陷。ODBC驱动程序类似于Windows下面的硬件驱动程序,对于使用者来说,驱动程序掩盖了不同的硬件间的差异。145.1.2创建和配置ODBC数据源当数据源创建后,必须提供一条使ADO定位,标识和与数据库通信的途径,这条途径有两种建立方法:1.使用DSN创建和配置DSN的方法:开始/设置/控制面板/ODBC数据源/System DSN下单击“添加”按钮(如图5. 2所示),在出现的创建新数据源的对话框中选择驱动程序,如Microsoft Access Driver(*.mdb),在弹出的“ODBC Microsoft Access安装”窗口中指定数据源名和路径(如图5. 3所示)。完成后,在ASP程序中指定DSN,如:图5. 2 ODBC数据源管理器图5. 3填写数据源名称和路径2.在ASP文件里直接指定数据库文件所在的位置,对不同的数据库要设置的参数略有不同。如Microsoft Access ODBC参数的设置:由于许多公司没有自己的Web服务器,他们的网站往往存放在远端的虚拟服务器上,因此,建立和修改DSN的设置比较麻烦,而此方法直接指定远端数据库所在的位置恰恰解决了这一问题。5.2用SQL语句对成绩库作插入、删除、更新除了Recordset对象的Addnew、Update和Delete方法可以增加、更新和删除记录外,还可以用SQL语句中的Insert、Update和Delete指令去完成该操作。如在SSMS中,可用如下语句来插入新的记录。InsertValues(”&request.form(“id”)&”,”&request.form(“name”)&”,”&request.form(“computer”)&”,)这种表示方法比起对象的方法更直观。若用Execute方法读取符合SQL语句的记录并存放在Recordset对象实例时,将不再调用Recordset对象的Open方法,而且用这个方法返回的Recordset对象实例的指针只能向下移动,若希望指针能够上下移动,则必须使用Recordset对象的Open方法来读取表的记录。5.3 ADO存取数据库时如何分页显示如何将数据库的查询结果分页显示呢?方法主要有两种:1、将数据库中所有符合查询条件的记录一次性的都读入Recordset中,存放在内存中,然后通过ADO的Recordset对象所提供的几个专门支持分页处理的属性:PageSize(页大小)、PageCount(页数目)以及AbsolutePage(绝对页)来管理分页处理。2、根据客户的指示,每次分别从符合查询条件的记录中将规定数目的记录数读取出来并显示。两者的主要差别在于前者是一次性将所有记录都读入内存,然后再根据指示来依次做判断、分析,从而达到分页显示的效果;而后者是先根据指示做出判断,并将规定数目的符合查询条件的记录读入内存,从而直接达到分页显示的功能。我们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当数据库中的记录数达到上万或更多时,第一种方法的执行效率将明显低于第二种方法,因为当每一个客户查询页面时都要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记录存放在服务器内存中,然后再进行分页等处理。如果同时有超过100个的客户在线查询,那么ASP应用程序的执行效率将大受影响。但是,当服务器上数据库的记录数以及同时在线的人数并不是很多时,两者在执行效率上是相差无几的,此时一般就采用第一种方法,因为第一种方法的ASP程序编写相对第二种方法要简单明了得多。进行ADO存取数据库时的分页显示,其实就是对Recordset的记录进行操作。所以必须先了解Reordset对象的属性和方法:BOF属性:目前指标指到RecordSet的第一笔。EOF属性:目前指标指到RecordSet的最后一笔。Move方法:移动指针到RecordSet中的某一条记录。AbsolutePage属性:设定当前记录的位置是位于哪一页。AbsolutePosition属性:目前指标在RecordSet中的位置。PageCount属性:显示Recordset对象包括多少“页”的数据。PageSize属性:显示Recordset对象每一页显示的记录数。RecordCount属性:显示Recordset对象记录的总数。5.4利用ASP和ADO访问Web数据库本系统是基于WWW服务系统开发的。用户在客户端使用浏览器访问WWW服务器(在这里是基于Windows NT 4.0 SERVER的Web服务器),通过ADO访问SQL SERVER数据库。其系统结构如图5. 5所示:图5. 5用ASP和ADO访问Web数据库ASP和ADO访问数据库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定义数据源在Web服务器上打开“控制面板”,选中“ODBC”,在“系统DSN”下选“添加”,选定你希望的数据库种类、名称、位置等。本文定义,“SQL Server”,数据源为“HT”,数据库名称为“HTDATA”,脚本语言采用Jscript。2、使用ADO组件查询Web数据库调用Server.CreateObject方法取得“ADODB.Connection”的实例,再使用Open方法打开数据库:corm=Server.CreateObject(“ADODB.Connection”)conn.Open(“HT”)指定要执行的SQL命令连接数据库后,可对数据库操作,如查询、修改、删除等,这些都是通过SQL指令来完成的,如要在数据表signaltab中查询代码中含有“X”的记录:sqlStr=“select * from signaltabswherescode like%X%”rs=conn.Execute(sqlStr)RecordSet的属性和方法为了更精确地跟踪数据,要用RecordSet组件创建包含数据的游标,游标就是储存在内存中的数据:rs=Server.CreateObject(“ADODB.RecordSet”)rs.Open(sqlStr, conn,1,A)注:A=1表示读取数据;A=3表示新增、修改或删除数据。在RecordSet组件中,常用的属性和方法有:rs.Fields.Count:RecordSet对象字段数。rs(i).Name:第i个字段的名称,i为0至rs.Fields.Count-1rs(i):第i个字段的数据,i为0至rs.Fields.Count-1rs(“字段名”):指定字段的数据。rs.Record.Count:数据记录总数。rs.EOF:是否最后一条记录。rs.MoveFirst:指向第一条记录。rs.MoveLast:指向最后一条记录。rs.MovePrev:指向上一条记录。rs.MoveNext:指向下一条记录。rs.GetRows:将数据放入数组中。rs.Properties.Count:ADO的ResultSet或Connection的属性个数。rs.Properties(item).Name: ADO的ResultSet或Connection的名称。rs.Properties:ADO的ResultSet或Connection的值。rs.close( ):关闭连接。关闭数据库conn.close( )5.5学生成绩数据库查询主页面为学生成绩查询,对应程序为stu.asp。查询结果以两种方式显示,一是显示主要信息学生成绩信息查询结果列表,对应程序为stulb.asp;一是显示全部信息学生成绩信息查询结果,对应程序为stuxq.asp。如果查询条件不能满足时,还将显示一个提示页面,告诉用户不存在满足条件的结果,由程序stuts.asp完成。根据客户提供的数据库和要求查询的各项内容建立查询、查询结果、查询结果列表页面,并给出一个简单的提示界面,告诉用户不存在满足条件的结果,请重新查询。下面处理编码数据库zd.dbf中的内容。“性别”、“出生地”选项的内容都是从zd.dbf数据库中提取出来的。因为有的选项内容很多,虽然也可用格式在HTML页面中把各个选项列举出来,但将给程序的维护带来很大麻烦,一旦编码数据库的内容有变动,程序也将作很多修改。而且带下拉框的选项都是在zd.dbf中编码,往主数据库中输入数据时这些选项都只输入编码,但显示时却不能显示编码,必须把编码对应的汉字显示出来。这段程序代码如下(以性别为例):% Set Conn=Server.CreatObject(“ADODB.Connection”)Conn.Open“STU”Set RS =Conn.Execute(“Select BC,MC From zd Where BC Like “se%”)Response.Write“”Do While Not RS.EOFResponse.Write“”&RS(1)Rs.MoveNextLoopResponse.Write“”RS.ColseConn.Colse%其中,z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虚拟类目库存管理办法
- 严查巨额资金管理办法
- 老乡鸡卫生管理办法
- 装备器材仓库管理办法
- 质保部人员管理办法
- 设备科维修管理办法
- 《代理记账管理办法》
- 财务报销管理办法通知
- 贷款尽职调查管理办法
- 《环境安全管理办法》
- 2025广东茂名信宜市总工会招聘社会化工会工作者4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在线少儿英语培训行业当前发展趋势与投资机遇洞察报告
- 石油管道保护施工方案
- 2025秋开学典礼 校长引用电影《长安的荔枝》讲话:荔枝尚早,路正长远-在时光中奔跑,用行动送达自己的“长安”
- 中级经济师模拟试题及答案
- 家庭食品卫生知识培训课件
- 无人机应用技术培训教材
- 地铁安保培训课件
- 华中数控车床课件
- 2025年食品安全监督员专业技能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七年级初一新生家长会上校长走心讲话:陪孩子一起长大是一场不能重来的旅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