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精编课件:6-1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ppt_第1页
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精编课件:6-1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ppt_第2页
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精编课件:6-1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ppt_第3页
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精编课件:6-1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ppt_第4页
2019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精编课件:6-1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模块经济史 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单元主题概述 考点1发达的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 知识系统整合 发达的古代农业1 耕作工具 1 刀耕火种 原始社会使用石刀 石斧将树砍倒焚烧 用石犁翻土播种 2 石器锄耕 商周时出现 农具 但很少使用 木制的耒耜 石锄 石犁仍是重要生产工具 3 铁犁牛耕 春秋战国 开始使用 和牛耕 并逐渐推广 西汉 赵过推广耦犁 后又出现犁壁和耧车 东汉 使用耦犁的牛耕方法已推广到珠江流域 隋唐 江东地区出现 安装了犁评 可调节犁耕的深浅 至此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 青铜 铁农具 曲辕犁 2 耕作技术 1 春秋战国 使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 2 汉朝 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西汉时期出现了二牛一人犁耕法和赵过推行的代田法 3 魏晋南北朝 北方旱地耕耙耱技术形成 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我国农业耕作技术成熟定型 3 耕作制度 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 宋朝以后江南形成一年两熟制 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 4 水利灌溉 1 水利工程 战国出现了 汉朝出现漕渠 白渠 龙首渠等著名水利工程 垄作法 铁犁牛耕 都江堰 2 灌溉工具 曹魏时改制的翻车 唐朝时创制的 宋朝时的高转筒车 明清时的风力水车 5 经营方式 1 集体劳作 原因 工具简陋 生产力水平低 表现 商周时 土地国有 劳动者集体耕作 2 个体农耕 小农经济 原因 铁农具出现和牛耕推广 生产力提高 确立 特点 以一家一户为单位 男耕女织 筒车 封建土 地私有制 自给自足 地位 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影响 a 积极 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积极性 在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 适应生产力发展 积极作用是主要的 b 消极 具有脆弱性 在封建社会后期 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1 官营手工业 1 特点 由 直接经营 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凭借国家权力 征调优秀工匠 使用上等原料 生产不计成本 产品大多精美 在冶金 制瓷 丝织等诸多行业中 一直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 2 主要表现 政府 商周 杜诗 灌钢法 商 东汉 景德镇 唐朝 丝织 织机 2 民间手工业 1 种类 包括家庭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 家庭手工业以纺织为主 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 剩余部分作为商品出卖 民营手工业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2 发展历程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遭受摧残 隋唐时期得以恢复和发展 宋元继续发展 元朝时 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黄道婆 明中叶以后 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 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 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 清朝时 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 3 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1 外传 西汉时期 中国丝绸通过 远销亚洲 欧洲 唐朝起 中国 大量输出国外 远达欧洲 非洲 资本主义萌芽 丝绸之路 瓷器 明清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 瓷器对外的销量更大 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 清代还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 西方国家称中国为 瓷器大国 2 影响 在中国制瓷工艺的影响下 从17世纪开始 欧洲国家陆续生产瓷器 明代 中国古代手工业长期领先世界的政治和经济条件 1 政治条件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2 经济条件 农业的发展特别是经济作物的推广 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 农业动力革新的要求为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市场 要点史实探究 要点一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影响因素 史料 王景 迁庐江太守 先是百姓不知牛耕 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 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 景乃驱率吏民 修起芜废 教用犁耕 由是垦辟倍多 境内丰给 是岁 牛疫 京师及三州大旱 诏勿收兖 豫 徐州田租 刍稿 汉代的一种税收 其以见谷赈给贫人 后汉书 问题 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征 解读 结论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铁犁牛耕 精耕细作 受制于自然环境 具有脆弱性 深化拓展 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影响因素1 基本特点 1 分散性 以家庭为生产 生活单位 一家一户分散经营 2 封闭性 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结合 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 除盐铁外 一般不外求 3 落后性 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 很难扩大再生产 4 脆弱性 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统治者的过分剥削压榨和天灾战乱都容易导致其破产 5 保守性 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 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 2 影响因素 1 有利因素 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使用 如铁器 牛耕的普及 农民自身的因素 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 生产积极性高 努力提高耕作技术 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封建政府的扶植 采取重农政策 注意减轻农民负担 扶植小农经济 2 不利因素 自耕农经济规模小 条件简陋 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 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 由于自耕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 古代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水平 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封建政府统治腐朽 剥削沉重及社会动荡 要点二中国古代的手工业 史料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 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 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 尽逐绫绸之利 渐成风尚 城镇中 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 的情形亦载于史籍 明万历年间 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 是官局的两三倍 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 设机800张 织工2330名 至康熙六年 1667 缺机170张 机匠补充困难 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 家杼轴而户纂组 机户出资 机工出力 相依为命久已 许涤新 吴承明主编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问题 根据材料 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江南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解读 结论 官营手工业衰落 家庭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 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 出现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 深化拓展 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的基本形态 高考命题透析 古代农业 例1 2018年安徽文综 12 如图是据有关资料绘制的汉唐间安徽境内水利兴修统计示意图 它反映了这一时期 A 安徽农业生产居全国领先水平B 安徽农业生产总体呈发展态势C 长江流域为农业生产重要区域D 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 识图能力 示意图只反映了汉唐间安徽境内的水利兴修状况 无法得出A C两项 到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 D项错误 从图中可知从汉至唐安徽境内水利兴修呈发展态势 可以反映安徽农业生产的总体发展 答案为B 在我国古代 社稷 是国家的代称 其中 社 指土地之神 稷 指主管五谷之神 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 主要反映了我国古代 A 非常重视祭祀B 以农业为立国之本C 农业与土地的关系D 小农经济的特点答案 B 手工业的发展 例2 2018年天津文综 2 从宋代起 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 到了元代 丝 麻 棉鼎足而三 明代以后 棉花的重要性超过了麻 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A 政府的大力推广B 棉纺织技术的改进C 商品经济的发展D 棉花成为经济作物 解题思路 本题以中国古代纺织原料的变化为切入点 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A项在材料中无体现 C项对丝 麻 棉都适用 D项棉花一直都是经济作物 故排除A C D三项 由所学知识可知棉纺织技术的改进 极大地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 棉布逐渐取代麻布成为民众的主要衣料 答案为B 明朝中叶以后 民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后来居上超过了官营手工业 甚至在江南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