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要摘要 玉米是世界主要的粮食品种之一 也是重要的饲料来源 随着能源安全和环境问题越来越突 出 世界各国开始加大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力度 作为燃料乙醇原料的玉米 被赋予了能源作物 属性 这样一来 玉米就有了三重属性 粮食作物属性 饲料作物属性和能源作物属性 玉米价 格的变化更为复杂 虽然我国已经严令禁止利用粮食作物大规模生产燃料乙醇 但是加入 wto 以后 我国玉米市场成为了一个更为开放的市场 国内外联系更加紧密 国际玉米价格的波动也 会直接或间接传导到我国 因此 正确认识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特征及趋势 分析其波动原因具 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玉米价格变动的历史情况 特别是2006年以来我国玉米价格 变动的新态势 总结不同波动周期的特点 其次 分别从供给 需求和供求以外三个方面定性分 析了影响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因素 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因素建立结构系统模型 筛选出主要的 影响因素建立计量模型进一步分析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原因 再次 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 法 更深入地探讨了国际价格传导效应和生物燃料的发展对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影响进行分析 最后 提出减缓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对策建议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是 1 人口增长显著影响我国玉米价格的波动 粮食价格政策变动 是导致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直接原因 技术进步是引起玉米价格波动的内在原因 相关产品的价 格 玉米生产成本和居民收入同样对玉米价格的波动产生着不容小觑的影响 2 长期而言 国 内玉米价格和国际玉米价格存在协整关系 国际玉米期货价格的变动对国内玉米价格影响显著 由于我国生物燃料发展政策和玉米出口政策的调整和实施 生物燃料的发展并没有成为影响我国 玉米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 综合上述研究 提出减缓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对策建议 第一 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 革 第二 合理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 第三 进一步完善粮食补贴政策 建立对农民种 粮利益保护的长效机制 第四 建立健全粮食市场监测预警体系 密切跟踪国内外市场形势和变 化趋势 第五 合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 完善国内玉米期货市场 关键词 关键词 玉米价格波动 影响因素 国际价格传导 生物燃料发展 ii abstract corn is one of the world s major grain varieties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source of fodder as energy security and environmental issues become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the world start to increase biomass energy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as the main raw materials of bioethanol corn is given the energy crops attribute 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properties of corn which are grain property fodder crops property energy crops attribute changes in corn prices is more complex although china has strictly forbidden using food crops to produce fuel ethanol on a large scale chinese corn market has become a more open market after joining the wto and the international price fluctuation of corn will be passed to china in this context it is of great academic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understand and analyse the features trends and causes of chinese corn price fluctuation correctly the paper firstly reviews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orn price fluctuation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summarizes the fluctuation features particularly the new trend of chinese corn price fluctuation since 2006 secondly we make systemic analysis on the factors of the supply demand and others on the basis of this we set up structural model select the main factors and further analyze the causes of chinese corn price fluctuation by establishing econometric model thirdly we deeply analyze the international price transmiss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iofuels how to impact on chinese corn price fluctuation by combin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finally we propose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to smooth chinese corn price fluctuation the main conclusions of this paper are following 1 population growth significantly affected chinese corn price fluctuation the changes of food price policy are the direct cause of corn price volatility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s the underlying cause the prices of related products the coat of corn production and income can also impact chinese corn price fluctuation 2 in the long term there exists conintergr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corn price and international price and international corn future price impacts on chinese corn spot price because of the adjustments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bio fuels policy and the import and export policies of domestic corn in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bio fuels doesn t become the main impact of chinese corn price fluctuation combinating above mentioned study here proposes suggestions and measures to smooth chinese corn price fluctuation first further deepen the grain circulation system reform second control reasonably the increase of pric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ird further improve the food subsidy policy and establish the long term mechanism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farmers fourth build and perfect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system for the grain market and closely follow the situation and trend in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market fifth make rational use of the international grain market and improve the domestic corn futures market key words chinese corn price fluctuation impact factors international price transmission development of biofuels iii 目录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1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 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价 1 1 3 研究目标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5 1 4 研究方法 数据来源及技术路线 6 1 5 研究特色及创新说明 错误 未定义书签 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 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历史回顾及其特点 9 2 1 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长期趋势 9 2 2 近期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趋势 11 2 3 本章小结 12 第三章 我国玉米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13 3 1 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 13 3 2 对影响因素建立结构模型 24 3 3 我国玉米价格波动原因的实证分析 25 3 4 本章小结 28 第四章 国际玉米价格传导对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影响 29 4 1 国内外玉米价格波动的趋势 29 4 2 国际玉米价格对我国玉米价格的传导分析 31 4 3 本章小结 39 第五章 生物燃料对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影响 40 5 1 国内外生物燃料发展现状分析 40 5 2 生物燃料发展对我国玉米价格波动影响的实证研究 45 5 3 本章小结 47 第六章 研究结论和对策建议 48 6 1 研究结论 48 6 2 对策建议 49 参考文献 50 致谢 54 作者简介 55 iv 图表目录 表 2 1 我国玉米价格波动周期特征 11 表 3 1 我国玉米生产成本构成情况 2004 2009 年 14 表 3 2 我国农作物受灾面积 1978 2009 年 17 表 3 3 我国玉米进出口情况 1983 2009 年 19 表 3 4 我国城乡居民人均食品消费量 1983 2009 年 22 表 4 1 2006 2010 年间国际玉米价格波动特点 31 表 4 2 玉米的国内现货价格 期货价格和国际期货价格及其一阶差分的 adf 检验 33 表 4 3 模型残差的单位根检验结果 34 表 4 4 国际玉米期货价格与国内玉米期货价格滞后阶数确定结果 35 表 4 5 var 2 统计结果 35 表 4 6 国内玉米期货价格与国内玉米现货价格滞后阶数确定结果 36 表 4 7 var 1 统计结果 36 表 4 8 国内玉米现货价格波动的方差分解结果 取 n 100 38 表 4 9 国内玉米期货价格波动的方差分解结果 取 n 100 38 表 5 1 美国燃料乙醇和其原料玉米的相关情况 1980 2009 年 42 表 5 2 各变量单位根检验结果 46 表 5 3 模型残差的单位根检验结果 46 图 1 1 本文的技术路线图 8 图 2 1 我国玉米价格波动周期划分 1978 2009 年 10 图 2 2 2006 2010 年间我国玉米价格波动趋势 12 图 3 1 我国玉米成本与价格走势示意图 2001 2009 年 15 图 3 2 我国玉米播种面积和生产量的变动趋势 1978 2009 年 16 图 3 3 我国玉米的库存消费比 1998 2009 年 16 图 3 4 我国玉米库存量变动趋势 1998 2009 年 17 图 3 5 我国农作物成灾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 1978 2009 年 18 图 3 6 我国玉米进出口量变动趋势图 1983 2009 年 19 图 3 7 我国小麦玉米比价趋势图 1988 2009 年 21 图 3 8 我国大豆玉米比价趋势图 1988 2009 年 22 图 3 9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化情况 1985 2009 年 24 图 3 10 我国玉米价格影响因素的系统结构模型图 25 图 3 11 我国玉米消费情况 2001 2007 年 27 图 4 1 国内外玉米价格指数波动趋势图 1980 2009 年 30 图 4 2 国内外玉米价格指数波动趋势图 2006 01 2010 09 30 图 4 3 国内玉米期货价格 左 和现货价格 右 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图 取 n 50 37 图 4 4 国内玉米现货价格 左 和期货价格的方差分解图 取 n 100 37 图 5 1 世界生物乙醇产量增长趋势图 1975 2009 年 41 图 5 2 世界生物乙醇产量分布图 2000 2007 年 41 图 5 3 巴西生物乙醇产量变动趋势图 2000 2007 年 43 图 5 4 中国生物乙醇产量变动趋势图 2000 2007 年 44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章第一章 导论导论 1 1 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背景和意义 玉米是世界主要的粮食品种之一 也是重要的饲料来源 随着能源安全和环境问题越来越突 出 世界各国开始加大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力度 作为燃料乙醇原料的玉米 被赋予了能源作物 属性 这样一来 玉米就有了三重属性 粮食作物属性 饲料作物属性和能源作物属性 因此 玉米价格的变化更为复杂 虽然我国已经严令禁止利用粮食作物大规模生产燃料乙醇 但是加入 wto 以后 我国玉米市场成为了一个更为开放的市场 国内外联系更加紧密 国际玉米价格的 波动也会直接或间接传导到我国 而传导的途径为 国际玉米期货价格 国内玉米期货价格 国内 玉米现货价格 因此 正确认识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特征及趋势 分析其波动原因具有十分重要 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在于 虽然很多专家对农产品价格的波动进行了研究 但是在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上 的研究多数停留在定性研究 本文在回顾玉米价格波动的基础上 对玉米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建 立结构系统模型 并用投影寻踪模型分析各影响因素重要程度 并从生物燃料和国际价格传导方 面进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 希望能为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研究提供参考 现实意义在于 对于生产者来说 加强玉米价格波动的研究 可以更好地把握收获时的价格 行情 促进种植结构调整 保证其收益 对于加工者来说 加强玉米价格波动的研究 可以更好 地调整玉米的收购和储藏数量 合理使用流动资金 避免经营过程中价格波动的风险 对于消费 者来说 粮食价格的稳定也就是食物价格的稳定 加强玉米价格波动的研究 也就是加强其生活 保障 对于政府部门来说 加强玉米价格波动的研究 对于提高农业贸易经济效益 农民增收 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也能为我国生物能源发展战略 农产品贸易政策 农业投入和补贴政策以及 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提供参考 1 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价 1 2 1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侧重于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 一般借助新的模型工具 得出一些比较具体的 结论 1 在生产效率因素方面 在生产效率因素方面 daniel a sumner 2009 从历史回顾的角度对美国 1866 2006 长达 140 年的农产品价格波动进行了分析 并将 2007 2008 的农产品价格上涨与之相比 最后提 出生物质原料需求和农业生产率以及农业科技投入方面的政策含义 keith o fuglie 2008 用长 达 40 年的数据分析了美国的农业生产率 得出农业生产率并未下降 只是农业生产率的上升和 农业投入率的下降相互抵消了对于农产品供给的影响 2 在库存因素方面 在库存因素方面 benavides 2004 根据历史经验数据 采用时间序列模型对玉米和 小麦价格做出分析 得出汇率 库存是影响玉米和小麦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的结论 并在此基础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导论 2 上进一步做出了预测 mitra 2008 采用非线性 cobweb 模型得出库存对粮食价格波动有着重要 影响的结论 3 期货 汇率 外贸等角度 期货 汇率 外贸等角度 dornbush 1987 的研究表明汇率的传递效应依赖于国内产品和进口产品之间的替代程度以 及市场结构 krugman 1989 认为 因为外国供给商为了保持住产品的市场份额 不愿意改变 市场价格 所以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的传递效应是不完全的 mccarthy 2000 通过运用 var 模型 以 oecd 六个工业化国家为研究样本 分析了汇率的变化和进口价格对生产物价指数和消 费物价指数的影响 得出汇率变动对消费物价指数有微弱影响并且与经济体开放度有一定联系的 结论 engle 和 granger 1987 提出了两步法协整检验 首先对期货价格 现货价格进行现行回 归 根据变量系数的估计值计算出残差序列 然后对残差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 如果残差平稳 则期货 现货价格就会存在协整关系 johansen 1988 1990 在 engle 和 granger 的研究基础上 提出了以向量自回归模型 var 为基础的似然比协整检验 即 johansen 检验 将协整理论应用 于期货市场的研究首先出现在 1991 年 lai k 和 m lai 1991 运用了 johansen 检验研究了期 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价格关系 blesser 和 covey 1991 应用 johansen 极大似然估计法对美 国幼牛期货市场进行了协整性研究 wang 2003 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豆期货价格存在均衡关系 而小麦期货市场是非有效的 wang 和 ke 2005 运用 johansen 极大似然估计法对中国大豆与小 麦期货市场三个月份期货合约与同期现货市场进行了协整分析 得出大豆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具 有协整关系 而小麦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能力不强的结论 4 在生物能源方面研究主要有 在生物能源方面研究主要有 westcott 2007 详细介绍了美国生物质能源的发展战 略 并指出美国生物质能源发展对玉米生产的直接影响以及对大豆等农产品生产的间接影响 并 得出结论 生物质能源的发展将使美国农民收入增加 美国政府对农业的直接支付下降 美国农 场的土地价格上涨 shapouri 2003 研究认为美国燃料乙醇的发展将对美国的种植结构产生显 著影响 玉米的种植面积快速增长 而大豆和小麦的种植面积将明显减少 由于生物燃料乙醇将使 农业资源变得相对稀缺 所有农产品的价格普遍上涨 从而为增加农村就业和农民收入提供新的机 遇 tokgoz 2009 从石油价格变动对生物质能源发展的直接影响出发 讨论了生物质能源发展 对欧洲农业的影响 但是 也有学者反对这种观点 urbanchuk 2007 认为 能源成本的提高 对食品价格的推动作用远远大于生物燃料生产带来的玉米价格提高所起的作用 dinneen 2007 对批判乙醇生产 认为生物燃料产业直接导致了食品价格的提高的看法进行了反驳 认为这种说法 是没有根据的 他指出 虽然乙醇生产带来玉米需求的增加影响到玉米价格 但是能源成本的提高 不可否认的是食品价格上涨的最主要原因 5 在政策响应方面研究主要有 在政策响应方面研究主要有 david coady paul dorosh 和 bart minten 2009 用马达 加斯加稻米价格上涨的案例 利用局部均衡模型分析了可选择性政策响应的效率 分配和收入影 响 得出应对稻米价格上涨 对低收入农户直接转移支付是比减税更加有效的减轻贫困手段 1 2 2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研究颇多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导论 3 1 多因素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综合作用分析 这些研究多以定性分析为主 多因素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综合作用分析 这些研究多以定性分析为主 彭光凤 2005 方松海等 2008 薛淑珍等 2008 郭愫劼等 2008 孙福春等 2009 马晓河 2008 等认为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是多因素的综合作用 且影响因素主要为 货币溢出效 应 经济周期影响 生产成本上升 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传 需求增加 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等 而林健永 赵瑾璐 2009 认为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不能简单地用典型的供求关系进行解释 而应 对其它非典型因素进行分析 这些非典型因素主要包括市场结构 博弈 区位和品质 预期与投 机等 即 垄断格局下的价格操纵带来价格扭曲 政府的介入会影响以时间成本衡量的谈判优势 从而扭曲价格 地区差异和品质差异打破了典型供求理论的基本模型 期货市场大大改变了实体 经济的供求准则 当然也会有定量分析 但是颇少 冯云 2008 运用 arch p 类模型和因素分析法通过对中 国 1978 年 2000 年间物价波动指数进行回归分析 系统地分析了我国粮价波动的特点和原因 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张雯丽 李秉龙 2009 运用 arch p 类模型对我国国内短期棉花价 格波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郑喜平 2009 运用计量经济方法 通过对中国 1991 年 2007 年 间粮食价格指数波动指数进行分析 系统地研究了我国粮价波动的特点 并通过建立联立方程系 统分析影响粮食的价格的外部原因 2 单因素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研究 这些研究多以定量为主 单因素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研究 这些研究多以定量为主 成本因素方面 汪寿阳 2007 提出 近年来在原油和一些资源性原材料 如金属 贵金属 等 价格的持续上升影响下 能源 化肥等农资的价格普遍上涨 导致了生产成本的增加 随之推动 了农产品价格的上涨 胡卓红 申世军 2008 从流通环节分析了我国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及 治理途径 发现价格形成链条长 交易成本上升 运输成本增加 批发市场发展不足 运输损失 率较高等因素在当前农产品价格上涨中起到重要作用 生物燃料方面 张蕙杰等 2007 杨军等 2008 仇焕广等 2009 吴伟光等 2009 郭愫劼等 2009 等从定性角度研究发现 生物燃料发展是导致近期农产品价格上涨的最主要原 因之一 黄季焜 2009 用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 研究认为发展燃料乙醇将导致 我国粮食价格显著上升 在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和农业发展的同时也给物价上涨带来压力 刘笑然 2006 认为在中国发针生物能源与粮食安全并不冲突 中国非粮食生物质资源丰富 只要合理 开发 不但不会对粮食安全构成威胁 反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粮食安全 王士海 李先德 2009 利用经典的数理经济模型和优化模型得出 在短期内燃料乙醇的发展会促使粮食价格上涨进而引 发 争粮 问题 从长期看 其发展有利于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从而增加粮食供给量 政府只要掌控 好汽油和粮食价格之间的关系 就能动态调控乙醇的发展规模 使其发展不危及国家粮食安全 在 当前粮食短期内供大于求的情况下 可适当扩大粮食类燃料乙醇的生产规模 通货膨胀方面 卢锋 彭凯翔 2002 运用均衡修正模型方法对中国 1987 1999 年粮价变 动与通货膨胀关系进行了协整分析 证明了通货膨胀与市场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因果关系走向是 通货膨胀影响粮价变动 而不是粮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 王秀清 钱小平 2004 利用投入产出 模型 测算了 1981 2000 年中国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产品价格上涨乃至全国物价 总水平上涨的影响程度 结果显示 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全国物价总水平的影响程度呈现明显的下 降趋势 但敬艳辉 王晓辉 2006 利用 2001 2005 年 cpi 和批发粮价的月度数据进行协整分析 结果说明无论长短期通货膨胀对粮价都具有 granger 因果关系 验证了通货膨胀通过改变粮食市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导论 4 场参与主体的预期影响粮价的假说 但粮价长期高位运行会导致通货膨胀 短期内粮价对通货膨 胀的影响较弱 价格传递方面 从定性研究来看 李国祥 2008 认为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最终会传导到国内市场 需要中 国政府和各有关经济主体高度重视 孙福春 胡凤新 崔冬梅 2009 认为 2007 年以来这次国 际农产品价格上涨从短期看成为近期出现的国内粮价小幅上涨的原因之一 但影响程度较小 而 从长期看 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会通过预期效应 传导效应和比价效应对我国粮食价格和生产产 生一定影响 从汇率角度研究的文献有 姜楠 方天堃 聂凤英 2006 通过建立一个涵盖农产品市场 非农产品市场 货币市场与外汇市场的开放经济模型队汇率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 析 方湖柳 2009 利用 2005 年 7 月至 2008 年 12 月的月度数据 通过 var 模型实证分析发现 人民币升值对居民食品消费价格存在相对持久的抑制效应 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农产品价格的 冲击在 12 个月后基本消失 毕玉江 朱钟棣 2006 运用误差修正模型探讨了人民币汇率变动 对国内物价水平影响的动态机制 得到汇率变动显著地影响了国内物价水平的结论 期货角度的研究较多 罗锋 牛宝俊 2009 则用协整检验和 var 模型对国际农产品价格 波动影响国内农产品价格的传递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 张振 陶建平 2006 通过对中美小麦期 货价格关系进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 建立两个变量的误差修正模型 并进行 granger 因果检验 对中美小麦期货市场的相关性和引导性进行了实证分析 夏天等 2006 周应恒等 2007 丁 丽君 2007 赵荣等 2008 利用共聚合法 误差修正模型 格兰杰因果检验 方差分解等方 法对中美大豆 棉花和小麦等的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之间的价格传导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 并得 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结论和建议 闫云仙 2010 运用最新发展的有向无环图和方差分解的分析 方法 采用大连商品交易所的玉米期货价格和吉林玉米中心批发市场的玉米现货价格数据 对中 国玉米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进行实证检验 研究证明玉米期货价格对玉米现货价格 远期玉 米期货价格对近期玉米期货价格都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表明中国玉米期货市场实现了价格发现功 能 其他研究角度 赵丽芬 杜超 2007 认为劳动力单方面的过度转移加速了农村人力资本 的流失 使农业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 粮食减产 是引起粮食价格上涨的深层原因 吕东辉 杨印生 吕洪建 2009 用计量模型证明了我国小麦期货市场存在着投机者认知和行为偏差 这 对粮价的形成与波动影响巨大 李会敏 2005 利用投入产出模型 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 法计算出了不同年份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 由于农产品价格上 涨对自身的反馈影响 农民收入增长率略低于农产品价格上涨率 1 2 3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简要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简要评价 通过以上国内外研究现状可以看出 1 对于单因素对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的研究较为全面 成熟 许多学者采用了不同的指 标 使用了不同的方法 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这些方法 指标为我们剖析农产品价 格的波动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导论 5 2 但是生物燃料发展这一影响因素的研究 国外的研究相对成熟 但是国内的研究多是 定性分析生物燃料对农业生产 农民收入 农产品贸易 环境 粮食安全等的影响 即使涉及到 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 也是对全部农产品价格的定性讨论 很少有专门研究生物燃料发展对单个 农产品价格影响的 3 由于农产品价格受到其粮食作物属性 饲料作物属性以及最近几年才被赋予的能源作 物属性的影响 农产品价格的波动更趋复杂 研究多因素对其的影响难度更大 目前有关多因素 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综合影响的研究 多以定性分析为主 得出宏观性的结论和建议 有很少一 部分学者运用简单线性回归进行了分析 但是研究不深 因此 本研究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从供给 需求和供求以外三个方面对影响我 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因素进行定性分析 然后筛选出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并建立联 立方程系统探讨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最后深入探讨了生物燃料发展和国际玉米价格传导对我国玉 米价格的影响 探索研究多因素对我国玉米价格波动影响的新方法 1 3 研究目标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目标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 3 1 研究目标研究目标 本文以现有的经济学理论 期货理论 统计学理论等为基础 通过实证方法对我国玉米价格 波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 寻求减轻我国玉米价格剧烈波动 保障生产者 经营者 消费者收益和国家粮食安全的策略和措施 具体研究目标如下 1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玉米价格变动的历史情况 分析各周期的波动特点 预测其变 化趋势 2 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 挖掘我国玉米 价格波动的深层次原因 3 具体分析生物燃料和国际玉米价格传导这两个因素对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影响 4 提出减缓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建议措施 1 3 2 研究内容研究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研究目标 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五个部分 1 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历史回顾及其特点 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历史回顾及其特点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玉米价格变动的历史情况 特别是 2006 年以来我国玉米价格变动的 新态势 总结不同波动周期的特点 以便更好地判断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和未来走势 并为我国应对价格波动的政策响应做好铺垫 2 我国玉米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我国玉米价格波动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首先 从供给 需求以及供求以外三个层面定性分析了影响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因素 1 影响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供给层面的因素 生产成本 国家对玉米的生产补贴 技术 进步 用单产替代 库存 自然灾害 播种面积 玉米的进出口贸易等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导论 6 2 影响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需求层面的因素 居民人均收入 人口数量 相关产品的价 格 主要指可同样作为饲料的稻谷 小麦和大豆的价格 等 3 影响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供求以外的因素 汇率 国际玉米期货价格等 然后 在前面的定性分析基础上 对众多的影响因素建立系统结构模型 并进一步分析出影 响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 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3 国际玉米价格传导对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影响 国际玉米价格传导对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影响 加入 wto 以后 我国农产品市场和国际农产品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 国际农产品价格对国 内农产品价格的传导作用不容小觑 这一部分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国际玉米价格传导是否显著影响 我国玉米价格 并以此为基础探讨我国当前对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政策回应是否合理 1 我国玉米价格变动与国际玉米价格变动趋势比较 我国玉米价格是否会随着国际玉米价格上涨而上涨 作趋势图对比分析我国与国际玉米价 格变动 重点分析最近一次玉米价格上涨 2 国际玉米价格对我国玉米价格的传导分析 运用协整检验 向量自回归模型 脉冲响应函数 方差分解等方法 对国际玉米期货价格对 国内玉米价格的传导效应进行实证分析 4 生物燃料对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影响 生物燃料对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影响 1 介绍全球主要国家 美国 巴西和中国等 生物燃料发展现状 目标与激励政策 2 通过对比分析 运用在计量模型中加入生物燃料发展影响后国际石油价格变动对我国 玉米价格波动的影响程度是否有变化这一方法 探讨我国玉米价格是否具有能源属性 生物燃料 发展是否是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5 结论及对策建议 结论及对策建议 这一部分对前面的分析和研究进行总结和概括 正确认识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原因 提出减 缓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对策建议 以期保障我国玉米生产者 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收益 以及国家 粮食安全 1 3 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 用 hp 滤波法研究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特点 2 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得出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 3 通过探讨国际玉米期货市场对我国玉米期货市场的传导得出国际玉米价格对我国玉米 价格的作用机制及影响 4 用协整检验法探讨生物燃料的开发利用对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影响 1 4 研究方法 数据来源及技术路线研究方法 数据来源及技术路线 1 4 1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本文以现有的经济学理论 期货理论和统计学理论为基础 主要采用比较分析法 因素分析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导论 7 法 计量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等 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 具体来看 1 比较分析法 包括国内和国外的横向比较以及历史与现实的纵向比较 前者是指国内 外玉米价格波动的长期和短期趋势分析 后者是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历史回顾 通过这些对比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趋势 为下文的进一步分析打好基础 2 因素分析法 影响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比较复杂 本文先从供给 需求和供求以外三个方面定性分析了影响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因素 然后在此基础上对这些因素 建立系统结构模型 以便理清各因素间的作用筛选出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 最后对这些主要的影 响因素建立计量模型做进行进一步分析 3 统计分析法和计量分析法 要讨论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必须建立在实证分析 的基础上 而在实证分析的过程中 统计分析方法贯穿全文 大量使用了比率 增长率 频率等 统计指标 而在讨论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时 在探讨国际玉米价格对我国玉米价格 的传导效应时 在研究生物燃料的发展是否是影响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时 也运用了计 量分析法 1 4 2 数据来源数据来源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自历年 中国统计年鉴 历年 中国农业发展报告 历年 全国 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 中国畜牧业信息网 2008 年中国农产品加工发展报告 2009 年中国粮食发展报告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网站 大连期货交易所 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等 1 4 3 技术路线技术路线 本文首先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玉米价格变动的历史情况 其次 分别从供给 需求和供求 以外三个方面定性分析了影响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因素 并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因素建立结构系统 模型 筛选出主要的影响因素建立计量模型进一步分析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原因 再次 运用定 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更深入地探讨了国际价格传导效应和生物燃料的发展对我国玉米价格波 动的影响进行分析 最后 提出减缓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对策建议 具体的技术路线如图1 1所示 1 5 研究特色及创新说明研究特色及创新说明 1 本文从供给 需求和供求以外三个方面对影响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因素进行定性分析 并对这些影响因素建立结构系统模型 然后以此为基础 筛选出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主要影响因 素 并建立联立方程系统探讨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这种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讨论影响 价格波动的多因素 是本文最主要的创新点之一 2 本文通过国际与国内玉米价格波动的对比分析 以及国际玉米价格波动对国内玉米价 格波动的传导效应分析 探讨我国当前对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政策回应是否合理 这是本文的 创新点之二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 导论 8 3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 运用在计量模型中加入生物燃料发展影响后国际石油价格变动对我国 玉米价格波动的影响程度是否有变化这一方法 探讨生物燃料发展是否是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主 要影响因素 这是本文的创新点之三 图 1 1 本文的技术路线图 研究方案设计 相关文献回顾 资料收集 整理 我国玉米价格 波动分析 供给因素 结构系统模 型 我国玉米价格波动影响因 素的实证分析 生物燃料的影 响 国际价格 传导的影响 结论与政策建议 长期波动 短期波动 需求因素 供求以外的 因素 联立方程系 统 理论分析 探讨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历史回顾及其特点 9 第二章第二章 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历史回顾及其特点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历史回顾及其特点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 在我国的谷物生产中 玉米以 27 6 的粮食总面积 生产了 31 4 的总产量 作为我们重要的食物来源 饲料来源和能源来源 其价格的波动势必会对我们的日常 生活和经济发展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玉米价格也出现过若干次较大波动 认真分析我国玉米价格的波动规律 对于找出影响玉米价格剧烈波动的因素 以采取相应措施保 证我国玉米生产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1 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长期趋势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长期趋势 这里借鉴 hp 滤波法 对 1978 年以来我国玉米价格波动周期进行了划分 讨论了各周期的波 动特点 试图找出我国玉米价格长期波动的规律 2 1 1 h p滤波 滤波 hodrick and prescott 和数据 和数据 hodrick 和 prescott 1997 在对战后美国商业周期的实证研究中 首先选用滤波法将时间序 列数据分解为平稳变化的趋势成分和周期成分 即对于一个给定的时间序列 yt 它都可以分 解为趋势成分 t g和周期成分 t c yt tt gc t 1 2 t 其原理是从原始不光滑的时间序列 yt中 通过最小化实际值的波动和整体样本的趋势变 化率找出一个光滑的时间序列 t g 具体算法是使下述目标函数最小化 2 2 112 11 min tt ttttt tt cgggg 式中的参数 是趋势当中各种变化程度产生的权重 其最优选取是 22 12 其中 1 和 2 分别是时间序列中趋势成分和周期成分的标准差 玉米价格变量用 1978 年为基期的我国玉米价格指数表示 1978 年的价格指数为 100 数据 来自历年 中国统计年鉴 其中 1978 2000 年的数据为我国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分类指数 2002 2009 年的数据为我国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 2001 年的数据整理计算得到 本文选取平滑性 系数100 使用计量分析软件 eviews5 0 对时间序列进行 hp 滤波处理 2 1 2 我国玉米价格波动周期的划分及其特征我国玉米价格波动周期的划分及其特征 1 波动周期的划分波动周期的划分 如图 2 1 所示 用 hp 滤波处理后 按照 波谷 波谷 的周期划分方法 1978 年以来我国 玉米价格可以分为以下九个波动周期 1978 1982 年为第一个波动周期 1983 1985 年为第二个波 动周期 1986 1988 年为第三个波动周期 1989 1992 年为第四个波动周期 1993 1997 年为第五 个波动周期 1998 2000 年为第六个波动周期 2001 2002 年为第七个波动周期 2003 2006 年为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我国玉米价格波动的历史回顾及其特点 10 第八个波动周期 2007 2009 年为第九个波动周期 150 0 100 0 50 0 0 0 50 0 100 0 150 0 200 0 250 0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图 2 1 我国玉米价格波动周期划分 1978 2009 年 2 波动周期的特征波动周期的特征 表 2 1 清楚地展示了我国玉米价格波动周期的特征 易见 1 自 1978 年到 2009 年 我国玉米价格波动持续了九个周期 波动发生的频率较高 但是波动 的时间差异不是很大 波动的持续期较为规则 在这九个波动周期中 第一个周期 1978 1982 年 和第五个周期 1993 1997 年 的波长都为 5 年 属于中短周期 其他七个波动周期中 第 四个周期 1989 1992 年 和第八个周期 2003 2006 年 的持续期为 4 年 第七个周期 2001 2002 年 的波动周期为 2 年 剩下的四个波动周期的波长都为 3 年 这七个波动周期都属于短周期 总体看来 尽管我国玉米价格的波动频率较高 但是波动持续期差异较小 大部分属于短周期 其他则属于中短周期 2 平均而言 玉米价格周期波动的平均持续期为 3 56 年 周期性扩张的平均持续期为 1 11 年 周期性收缩的平均持续期为 2 00 年 两者之比为 0 56 1 收缩期明显长于扩张期 属于收 缩性周期波动 就单个周期来看 在这九个周期中 除了第五个周期 1993 1997 年 的扩张期 为 2 年外 其他八个周期的扩张期都为 1 年 相对频数为 89 而且六个周期的收缩期都长于扩 张期 相对频数为 67 剩下的三个周期的扩张期和收缩期持续时间相同 总体看来 我国玉米 价格波动周期的收缩期长于扩张期 属于收缩性周期波动 呈现出短升缓落型态势 3 玉米价格震荡幅度大 波动比较剧烈 主要表现在峰谷值比率绝对值偏离 1 的幅度较 大以及波动的振幅较大 峰谷值比率绝对值最大为第一个周期 1978 1982 年 的 4 85 最小为 第四个周期 1989 1992 年 的 0 11 九个周期的峰谷值的绝对值偏离 1 的幅度都不小 从周期 振幅来看 最大的是第六个周期 1998 2000 年 的 148 4 其次为第四个周期 1989 1992 年 的 116 1 以及第五个周期 1993 1997 年 的 111 6 这三个周期为价格剧烈波动周期 尽管 其他周期的波动幅度相对较小 都在 50 以下 但是振幅最小的第一个周期 1978 1982 年 的 19 3 也超过了价格平稳波动周期的临界值 10 4 另外 周期振幅呈现出 扩大 缩小 扩大 的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至九十年代后期 我 国玉米价格的周期振幅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 一直到顶峰 也就是 1998 2000 年的 148 4 2000 年之后的三个周期的振幅远小于第四 第五和第六个周期 但第九个周期相对于第八个周期的振 幅又有扩大的趋势 中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二章 我国玉米价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式版)DB15∕T 3398-2024 《沿黄灌区盐斑地块快速改良技术规程》
- 调试考试题及答案
- 智慧教育合作协定履行承诺书(7篇)
- 地狱乐理考试题及答案
- 地理国情考试题及答案
- 医学护理类生理考试题库及答案
- 农产品供应链质量保证及免责条款协议
- 固定资产管理清单资产盘点与报废流程
- 平安养老护理面试题库及答案
- 党课筛选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医院安全员安全技能测试
- 网络安全技术培训
- 医学检验项目培训
- 2025年兽医实验室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智能制造技术基础》课件
- 2025年氨基酸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中国式现代化讲稿课件
- 魏县一中管理课件
- 2025北京大兴区长亦兴土地开发有限公司招聘财务人员综合及考察阶段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消防检测及消防安全检查评估服务实施方案
- 书画木框加工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