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某中学教学楼框架结构建设结构设计.doc_第1页
宝鸡某中学教学楼框架结构建设结构设计.doc_第2页
宝鸡某中学教学楼框架结构建设结构设计.doc_第3页
宝鸡某中学教学楼框架结构建设结构设计.doc_第4页
宝鸡某中学教学楼框架结构建设结构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宝鸡某中学教学楼框架结构建设结构设计主 要 符 号 混凝土弹性模量;C20表示立方体强度标准值为20N/的混凝土强度等级;N轴向力设计值;M弯矩设计值;V剪力设计值;A构件截面面积;I截面惯性矩;永久荷载标准值;可变荷载标准值;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可变荷载分项系数;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地震时结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T结构自振周期;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构件长细比;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基础高度;d基础埋置深度,桩身直径;土的重力密度;风荷载标准值;结构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楼层层间位移;e偏心距;箍筋面积;B结构迎风面宽度;截面有效高度;受拉区、受压区纵筋面积。 第一部分建筑设计总说明 1.1工程概况主体为框架结构,总共五层,总建筑面积为5000左右。平面形状为矩形,长63.60m,宽16.80m,高18.6m,各层层高均为3.6m,室内外高差0.45m。1.2设计资料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5g,第一组。抗震等级三级,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屋面防水级。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50年。1.21场地条件: 建筑用地地形平缓,地下水位标高约15m,无侵蚀性;场地类别为I类。1.22气象条件:冬季平均风速0.7m/s,基本风压w0=0.35KN/;基本雪压:0.20 KN/。1.23地质条件:地层岩性自上而下分别为:填土层:埋深03.0米,褐黄色淡黄色,成份以粘土为主,含有建筑垃圾。黄土层,黄土为级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埋深8.013.0米,fk=200kpa。1.3平面设计1.3.1总平面设计建筑总平面设计是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要求,结合城市规划、场地的地形地质条件、朝向、采光、绿化及周围环境等因素,因地制宜地进行总体布局,确定主要出入口的位置,进行总平面功能分区,在功能分区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单体建筑的布置、道路交通系统布置、管线及绿化系统的布置。建筑总平面设计一般应满足以下基本条件:(1)使用的合理性合理的功能关系,良好的日照、通风和方便的交通联系是总平面设计要满足的基本要求。(2)技术的安全性 总平面设计在满足正常情况下的使用要求外,还应当考虑某些有可能发生的灾害情况,如火灾、地震和空袭等,必须按照有关规定采取相应措施,以防止灾害的发生、蔓延,减少其危害程度。(3)建设的经济性总平面设计要考虑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及当地经济发展条件相适应,力求发挥建设投资的最大经济效益;并尽量多保留一些绿化用地和发展空间,使场地的生态环境和建设发展具有可持续发展性。(4)环境的整体性任何建筑都处于一定的环境中,并与环境保持着某种联系。总平面设计只有从整体关系出发,使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基地环境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才有可能创造便利、舒适、优美的空间环境。综上,本建筑采用“一”字体型,与周围其他建筑物的间距大于9m,满足防火要求。主入口设在南面,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为了满足防火、紧急时刻人员疏散要求,本建筑在东西面各设一入口并相应各设一个双跑楼梯,并在建筑物中间设置一双分平行楼梯。1.3.2主要房间设计主要房间是各类建筑的主要部分,是供人们学习、生活的必要房间,由于建筑物的类别不同,使用功能不同,对主要房间的设计也不同。但主要房间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仍然是一致的,即要求有适宜的尺寸,足够的使用面积,适用的形状,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方便的内外交通联系,合理的结构布置和便于施工等。在本建筑中,主要房间为教室和教师办公室。整个平面布置见相应的建筑图。1.3.3辅助房间设计在本建筑中,辅助房间主要为公共卫生间。公共卫生间的设计在满足设备布置及人体活动的前提下,应设在人流交通线上与走道楼梯间相连处,如走道尽端,楼梯间即出入口或建筑物转角处,为遮挡视线和缓冲人流,卫生间应设置前室,前室内设洗手盆和污水池,为了保证必要的使用空间,前室的深度不小于1.5m-2.0m,本设计中取前室深度为2.7m,男卫生间前室设洗手盆3个,女卫生间前后室共设洗手盆5个。本建筑中,每层设男、女卫生间各两间,设在建筑物的端部,满足规范对卫生间距建筑物最远端的距离不大于50m的要求。男卫生间设4个单间,小便池5个,污水池1个;女卫生间设4个单间,污水池1个。男、女卫生间单间尺寸均为900mm1200mm,外开门。1.4剖面设计1.4.1层高的确定层高是剖面设计的重要依据,是工程常用的控制尺寸,同时也要结合具体的物质技术、经济条件及特定的艺术思路来考虑,既满足使用又能达到一定的艺术效果。本建筑为五层,主要为普通教室,由于使用人数较多,面积较大,各层层高确定为3.6m,这样的房间高度比较合适些,给人一正常的空间感觉,建筑高度为18.6m,其中女儿墙高度为0.6 m。1.4.2室内外高差的确定为防止室外雨水流入室内,并防止墙身受潮,一般民用建筑的室内外应有一定的高差,且高差不宜过大,过大不利于施工和通行,高差亦不宜过小,过小不利于建筑的防水防潮。本设计中,室内外高差设为0.45m,设置3个踏步,卫生间地表低于楼地面20mm,以防污水溢出,影响其他房间的使用。1.5立面设计建筑立面可以看成是由许多构件组成,如墙体、梁柱、门窗、勒脚、檐口等,恰当地确定立面中这些构件的比例、尺寸,运用节奏、韵律、虚实、对比等规律,可达到体型完整,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本结构是钢筋混凝土框架,具有明快、开朗、轻巧的外观形象,不但为建筑创造了大空间的可能性,同时各种形式的空间结构也大大丰富了建筑的外部形象。本建筑根据场地和周围环境的限制,整栋建筑物采用“一”字型,结构和经济方面都容易满足。1.6构造设计1.6.1屋面做法 保护层:30mm厚C20细石混凝土 防水层:(柔性)三毡四油铺小石子 找平层:20mm厚水泥沙浆 保温层:150mm厚水泥蛭石2%保温找坡 结构层:12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饰面层:V型轻钢龙骨吊顶 1.6.2楼面做法 10mm厚水磨石地面面层(包括20mm厚水泥沙浆打底) 12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V型轻钢龙骨吊顶1.6.3墙体做法 本结构填充墙体采用焦渣混凝土。外墙为240mm厚焦渣混凝土(10KN/m3),外墙面贴瓷砖(0.5KN/m2),内墙面为15mm厚混合砂浆抹灰。内墙为240mm厚焦渣混凝土(10KN/m3),两侧均为15mm厚混合砂浆抹灰。墙底150mm高墙地砖踢脚。1.6.4卫生间做法内墙面用白色瓷砖贴面,地面采用马赛克,地面低于楼地面20mm。1.6.5台阶做法花岗岩面层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压实抹光素水泥浆一道70厚C10号混凝土(厚度不包括踏步三角部分)台阶面向外坡1%200厚碎石或碎砖石灌M2.5号混合砂浆素土夯实(坡度按工程设计) 台阶位于建筑物的出入口处,它联系室内外地坪的高差,由平台和一段踏步组成,平台宽度至少应比大门洞口宽出500mm,平台进深的最小尺寸应保证在大门开启以后,还有一个人站立的位置,以便于作为人们上下台阶缓冲之用,室外台阶踏步高150mm,设3个踏步,满足室内外高差450mm,平台面应做成向外倾斜1的流水坡,以免雨水渗入室内。1.6.6散水做法(见详图)20厚1:2水泥砂浆抹面、压实抹光150mm厚C10混凝土素土夯实向外坡度2每隔6m留伸缩缝一道,墙身与散水设10mm宽沥青砂浆嵌缝。1.6.7 坡道做法20厚1:2水泥砂浆锯齿形坡面100mm厚C10混凝土坡道3:7灰土垫层素土夯实向外坡度101.6.8 屋面泛水做法具体做法见详图1.7门窗 在本建筑中门洞、预留洞口尺寸详情见结构图。 门窗尺寸详情请见建筑图相关图纸。表1.7-1 门窗表类 别编 号洞 口 尺寸数 量附 注宽(mm)高(mm)门M-1360030001塑钢弹簧四开玻璃门M-2120030004铝塑门M-312003000106木门M-4900240020木门M-5180030006不锈钢玻璃门窗C-124002100114塑钢玻璃窗C-21500120016塑钢玻璃窗C-31800210020塑钢玻璃窗(无亮子)C-4180021008塑钢玻璃窗 第二部分结构设计说明2.1设计说明2.1.1 本设计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场地类别为I类。2.1.2 本框架结构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和钢筋级别如下: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基础垫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0,一层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其余上层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框架梁、柱的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335级(二级),板的钢筋及梁、柱箍筋采用HPB235级(一级),其余各构件采用的钢筋级别按本条说明的钢筋符号(括号内)分别示于相应设计图纸内,不另说明。2.1.3 根据设计任务书所给的地质条件,建筑用地地形平缓,地下水位标高约15m,无侵蚀性,质地均匀,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并可不作地基变形计算,地基持力层承载力标准值fk=200kp。2.1.4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本工程上部结构为一类环境,上部结构的板的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为15mm,次梁的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为25mm,框架梁的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单排钢筋为35mm,双排为60mm,柱的保护层厚度为40mm,施工中应采取措施保证;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水灰比等均应满足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2.1.5 筋的锚固和连接:除设计图纸中另有表示或说明外,下部钢筋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为:板钢筋伸入支座的长度为100mm;非框架梁下部钢筋当为HRB335级时,伸入支座内的长度不小于12d(d为纵向钢筋直径)且在边支座处伸至距支座边20mm、在中间支座处伸至支座中心线处10mm;对HPB235级钢筋深入支座内长度不小于15d,末端应有半圆弯钩。架立筋与梁支座负筋的搭接长度应大于1.2la(la为框架柱的净宽),框架顶层梁端节点处的负钢筋伸入边柱的锚固长度应大于1.2la,框架其余层梁端节点处的负钢筋伸入边柱的锚固长度应大于la ,梁支座截面的负弯矩钢筋自柱边缘算起的长度应大于1/4ln(ln为梁的净跨)。框架柱的连接,一律采用等强度对焊焊接。2.1.6 在结构施工时,其他各工种如电气、管道等均应配合施工,不得在结构施工后随意开洞。2.1.7 本说明中未尽事宜,应遵照有关国家标准、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中出现问题应及时联系,协商解决。本设计中结构部分的相关内容详情请见图集03G101-1,此图集贯穿与结构图的始终。2.2结构选型常用的结构形式包括钢结构、砌体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的优点是:强度高,重量轻;材性好,可靠性高;工业化程度高,工期短;密封性好,抗震好,耐热性较好。缺点是:钢材的价格相对较高;耐锈蚀性差;耐火性差。本结构若选用钢结构,会大大增加工程建筑的成本,同时腐蚀性和耐火性差,会影响教学楼的使用,也不利于防火的要求。砌体结构与混凝土结构相比,可以节约水泥和钢材,降低造价。砌体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在隔热、隔声方面性能较好,其抗压强度远大于抗拉、抗剪强度。但砌体结构也有很多的缺点:砌体的强度较低,因而必须采用较大截面的墙、柱构件,体积大、自重大、材料用量多、运输量也相应的增加;砂浆和块材的粘结力较弱,因而其抗拉、抗弯和抗剪强度较低,其抗震性差;砌体采用手工方式砌筑,劳动量大,生产效率低。本结构若选用砌体结构,会延长施工时间,也不利于抗震,不能大量应用于民用建筑。本结构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钢结构和砌体结构,具有取材方便、耐久性好、耐火性好、造价低、维修方便等特点。钢筋混凝土的应用比较成熟,适用于一般的民用建筑,在实际中应用广泛。由于框架结构是高次超静定结构,既能承受竖向荷载,又能承受侧向作用力,且框架刚度较小,不会产生较大的地震效应,有利于抗震。采用适当的延性设计并有施工质量的保证下,抗震效果会更好。在此工程中,框架的填充墙只起围护和隔断作用,不对框架的刚度起太大作用,对框架的自振周期影响不大。将柱与填充墙之间和墙与梁之间留缝,并通过浇注柱、梁时预留的钢筋与柱、梁柔性连接,从而保证不会影响框架受力,又能保证墙平面外的刚度和稳定性。柱网的布置应考虑以下因素:多层建筑的开间、进深尺寸及构件类型规格应尽量减少,以利于建筑工业化;尽量采用风压较小的形状,并注意临近高层房屋风压分布的影响;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多层结构,平面布置应力求简单、规则、均匀、对称平尽量减少偏心扭转的影响。柱网选择与布置直接影响建筑的使用和结构的经济性,不同的功能和功能布置方式采用不同的柱网布置方式。结合本建筑的功能要求,本结构柱网采用内廊式布置。2.3基础方案及确定的理由基础类型的选择应遵照安全、适用、经济既便于施工的原则进行,设计时可根据工程地质条件、上部结构情况、荷载大小、建筑物对沉降的要求、工程造价、施工技术设备等因素综合确定。本工程采用独立基础。独立基础节约材料,且施工难度较小,施工质量易得到保证。场地的地基条件非常好,承载力很高,不存在发生较大不均匀沉降的可能。地层岩性自上而下分别为:填土层:埋深03.0m,褐黄色淡黄色,成份以粘土为主,含有建筑垃圾。黄土层。黄土为级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埋深8.013.0m。独立基础的基坑可以将粘土全部挖除。独立基础底面尺寸较小,所以基坑的挖土量较少,浇注混凝土不会太多。所以采用独立基础,既能满足结构受力的需要,技术经济方面也较合理。2.4楼梯方案的选择整体式楼梯按照结构形式和受力特点不同,可分为板式楼梯、梁式楼梯、剪刀式楼梯和圆形楼梯、螺旋楼梯等。其中,应用较为经济的、广泛的是板式楼梯和梁式楼梯,剪刀式楼梯、圆形楼梯和螺旋式楼梯属于空间受力体系,外观美观,但结构受力复杂,设计与施工较困难,用钢量大,造价高,在实际中应用较少。板式楼梯由梯段板、平台板和平台梁组成。梯段板为带有踏步的斜板,其下表面平整,外观轻巧,施工支模方便,但斜板较厚,结构材料用量较多,不经济。故当梯段水平方向跨度小于或等于3时,才宜用板式楼梯。梁式楼梯由踏步板、斜梁、平台板和平台梁组成。踏步板支承与两端的斜梁上,斜梁可设在踏步下面,也可设在踏步上面。根据梯段宽度大小,梁式楼梯的梯段可采用双梁式,也可采用单梁式。一般当梯段水平投影跨度大于3时,用梁式楼梯。本结构中的楼梯采用板式楼梯。楼梯间开间为3.6m,进深为6.9m。若采用梁式楼梯,支模困难,施工难度较大。采用梁式楼梯所带来的经济优势主要是钢筋用量较省,采用的楼梯板较薄,混凝土用量也较少,会被人工费抵消。第三部分结构布置及计算3.1柱网布置及层高 图3.11柱网布置本建筑为五层,主要为普通教室,由于使用人数较多,面积较大,层高确定为3.6m,这样的房间高度比较合适些,给人一正常的空间感觉。底层柱高从基础顶面算至一层板顶(即一层楼面标高处):3.6+0.45+0.6=4.65 m 。3.2框架结构承重方案的选择竖向荷载的传力途径:楼板的均布活载和恒载经次梁间接或直接传至主梁,再由主梁传至框架柱,最后传至地基。根据以上楼盖的平面布置及竖向荷载的传力途径,本办公楼框架的承重方案为纵横向框架承重方案。3.3框架结构的计算简图 图3.12横向框架图3.32纵向框架3.4梁柱截面尺寸初估柱网采用内廊式布置,中间跨布置走廊,教室及其他房间分布在边跨上。边跨跨度为6.9m,中跨为3.0m。梁截面高度一般为梁跨度的1/181/8,梁截面宽度一般为梁高度的1/41/2。由此估算的梁截面尺寸见下表,表中还给出了各层梁、柱和板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其设计强度:C35(fc=16.7N/mm2,ft=1.57N/mm2)C30(fc=14.3N/mm2,ft=1.43N/mm2)。表3.4-1梁截面尺寸(mm)及各层混凝土强度等级层次砼强度等级横梁(bh)纵梁(bh)次梁(bh)AB、CD跨BC跨25C303006003004003006003004501C35300600300400300600300450当跨度越大时,边跨跨中的弯矩较大,梁端负弯矩较小。尤其当梁的刚度比柱的刚度比大很多时,梁相当于简支在柱上。材料强度不能得到充分利用。框架柱的截面尺寸根据柱的轴压比限值,按下列公式计算: (1)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N=FgEn注: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后柱轴压力增大系数。F按简支状态计算柱的负载面积,由结构平面布置图可知边柱和中柱的负载面积分别为:9.03.45m2和9.04.95m2。gE 折算在单位建筑面积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可近似的取12KN/m2。n为验算截面以上的楼层层数。(2)AcN/fc 注:框架柱轴压比限值,本工程抗震等级为三级,查抗震规范可知取为0.9。 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对C35,查得16.7N/mm2。(3)计算过程:(注: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后柱轴压力增大系数,边柱取1.3内柱取1.25)边柱:N=FgEn=1.39.03.45121035=2421.9103(N)AcN/fc=2421.9103/(0.916.7)=161138(mm2)中柱:N=FgEn=1.259.0(3.0/2+6.9/2)121035=3341.25103(N)AcN/fc=3341.25103/0.9/16.7=222305(mm2)柱截面取正方形,则边柱和中柱截面高度分别为1611381/2=401mm和2223051/2=471mm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并综合考虑其它因数,本设计柱截面尺寸取600mm600mm第四部分梁、柱侧移刚度计算4.1 横向框架侧移刚度计算根据规范可知,对于现浇楼板其梁的线刚度应进行修正: 边框架梁 =1.5 中框架梁 =2.0表4.1-1横梁线刚度ib计算表类别层次EC/N/mm2bh/mm2I0=bh3/12/mm4L/mmECI0/L/Nmm1.5ECI0/L/Nmm2ECI0/L/Nmm边横梁13.151043006005.410969002.46510103.69810104.9311010253.01043006005.41092.34810103.52210104.6961010走道梁13.151043004001.610930001.6810102.5210103.361010253.01043004001.61091.610102.410103.21010(注:I0-矩形截面惯性矩,L-计算长度,取值按计算简图中的轴线距离)4.1.1柱线刚度ic的计算表4.1.1-2柱线刚度ic计算表层次hc/(mm)EC/(N/mm2)bh/(mm2)IC=a4/12/(mm4)ECIC/hC/(Nmm)146503.151046006001.0810107.31610102536003.151046006001.081010910104.1.2各层横向侧移刚度计算(D值法) 图4.1.21横向框架计算单元 1层中框架柱侧移刚度计算边柱(12根) K=ib/iC=4.931/7.316=0.674 C=(0.5+K)/(2+K)=(0.5+0.674)/(2+0.674)=0.439 Di1=c12ic/h2 =0.439127.3161010/46502=17824 N/mm中柱 (12根) K=(i1+i2)/iC =(3.36+4.931)/7.316=1.133 c=(0.5+K)/(2+K)=(0.5+1.133)/(2+1.133)=0.521 Di2=c12ic/h2 =0.521127.3161010/46502=21154 N/mm2层中框架柱侧移刚度计算边柱(12根) K=(i1+i2)/2iC =(4.931+4.696)/(29.0)=0.535 c=K/(2+K)=0.535/(2+0.535)=0.211 Di1=c12ic/h2 =0.211129.01010/36002=17583 N/mm中柱(12根) K=(i1+i2+i3+i4)/2iC= (3.36+4.93+3.2+4.696)/(29.0)=0.90 c=K/(2+K)=0.9/(2+0.9)=0.310Di2=c12ic/h2=0.3101291010/36002=25833N/mm35层中框架柱侧移刚度计算边柱 K=(i1+i2)/2iC =(4.696+4.696)/(29)=0.522 c=K/(2+K)=0.522/(2+0.522)=0.207 Di1=c12ic/h2 =0.2071291010/36002=17250N/mm中柱 K=(i1+i2+i3+i4)/2iC= (4.696+3.2)2/(29.0)=0.877 c=K/(2+K)=0.877/(2+0.877)=0.304Di2=c12ic/h2=(0.3041291010)/36002=25333N/mm表4.1.2-1中框架柱侧移刚度D值(N/mm)层次边柱(12根)中柱(12根)DiKCDi1KCDi1350.5220.207172500.8770.3042533351099620.5350.211175830.9000.3102583352099210.6740.439178241.1330.521211544677361层边框架柱侧移刚度计算A-1、A-10 K=i1/iC=3.689/7.316=0.505 c=(0.5+K)/(2+K)=(0.5+0.505)/(2+0.505)=0.401 Di2=c12ic/h2 =0.401127.3161010/46502=16281N/mm B-1、B-10 K=(i1+i2)/iC =(2.52+3.698)/7.316=0.850 c=(0.5+K)/(2+K)=(0.5+0.850)/(2+0.850)=0.474Di2=c12ic/h2=0.474127.3161010/46502=19245N/mm2层边框架侧移刚度计算A-1、A-10K=(i1+i2)/2iC=(3.698+3.522)/(29)=0.401 c=K/(2+K)=0.401/(2+0.401)=0.167 Di1=c12ic/h2 =0.1671291010/36002=13917N/mm B-1、B-10 K=(i1+i2+i3+i4)/2iC =(2.4+3.522+2.52+3.698)/(29)= 0.674 c=K/(2+K)=0.252Di2=c12ic/h2 =0.2521291010/36002 =21000N/mm35层边框架侧移刚度计算A-1、A-10K=(i1+i2)/2iC=(3.5222)/(29)=0.391 c=K/(2+K)=0.164 Di1=c12ic/h2 =0.1641291010/36002=13667N/mm B-1、B-10 K=(i1+i2+i3+i4)/2iC =(2.4+3.522)2/(29)=0.658 c=K/(2+K)=0.248Di2=c12ic/h2=0.2481291010/36002=20667N/mm表4.1.2-2边框架柱侧移刚度D值(N/mm)层次A-1 A-10 B-1 B-10DiKCDi1KCDi2350.3910.164136670.6580.248206676866820.4010.167139170.6740.252210006983410.5050.401162810.8500.47419245710521层楼梯间框架柱侧移刚度计算 C-1、10,C-2、9K=(i1+i2)/iC=(1.68+2.465)/7.316=0.567 c=(0.5+K)/(2+K)=0.415 Di1=c12ic/h2 =0.415127.3161010/46502=16849N/mm D-1、10,D-2、9 K=i2/iC= 2.465/7.316=0.337 c=(0.5+K)/(2+K)=0.358Di2=c12ic/h2=0.358127.3161010/46502=14536N/mm2层楼梯间框架柱侧移刚度计算 C-1、10,C-2、9K=(i1+i2+i3+i4)/2iC=(2.348+1.6+2.456+1.68)/(29)=0.184 c=K/(2+K)=0.184 Di1=c12ic/h2 =0.1841291010/36002=15333N/mm D-1、10,D-2、9 K= (i1+i2)/2iC= (2.465+2.348)/(29)=0.267 c=K/(2+K)=0.118Di2=c12ic/h2=0.1181291010/36002=9833N/mm35层楼梯间框架柱侧移刚度计算 C-1、10,C-2、9K=(i1+i2+i3+i4)/2iC=(2.348+1.6)2/(29)=0.439 c=K/(2+K)=0.180 Di1=c12ic/h2 =0.1801291010/36002=15000N/mm D-1、10,D-2、9 K= (i1+i2)/2iC= (2.348+2.348)/(29)=0.261 c=K/(2+K)=0.115Di2=c12ic/h2=0.1151291010/36002=9583N/mm表4.1.2-3楼梯间框架柱侧移刚度D值(N/mm)层次C-1、C-10 C-2、C-9D-1、D-10 D-2、D-9DiKCDi1KCDi2350.4390.180150000.2610.11595839833220.4500.184153330.2670.118983310066410.5670.415168490.3370.35814536125540将上述不同情况下同层框架柱侧移刚度相加,即得框架各层层间侧移刚度Di,见下表:表4.1.2-4横向框架柱侧移刚度D值(N/mm)层次12345Di664328691490677996677996677996D1/D2=664328/691490=0.9610.7,故该框架为规则框架。4.2 纵向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表4.2-1 纵梁线刚度ib计算表类别层次EC/(N/mm)bh/mm2I0=bh3/12/mm4L/(mm)ECI0/L/(Nmm)1.5ECI0/L/(Nmm)2ECI0/L/(Nmm)纵梁13.151043006005.410936004.72510107.08810109.45101072002.36310103.54510104.726101090001.8910102.83510103.78101060002.83510104.25310105.6710102531043006005.410936004.510106.7510109101072002.2510103.37510104.5101090001.810102.710103.6101060002.710104.0510105.410101层纵向中框架(B、C列)边柱侧移刚度计算 B-1、B-10K=i1/iC=9.45/7.316=1.292 c=(0.5+K)/(2+K)=0.544 Di1=c12ic/h2 =0.544127.3161010/46502=22088N/mm C-1、C-10 K=i1/iC= 7.088/7.316=0.969 c=(0.5+K)/(2+K)=0.495Di2=c12ic/h2=0.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