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设计范本.doc_第1页
消防设计范本.doc_第2页
消防设计范本.doc_第3页
消防设计范本.doc_第4页
消防设计范本.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目 录i7 消防设计17.1概述17.1.1 工程概况17.1.2 消防设计依据和设计原则17.2消防总体布置27.2.1 防火间距27.2.2 消防车道设置47.3建筑物消防设计47.3.1 建筑物、构筑物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和耐火等级47.3.2 疏散通道布置47.3.3 防火设计方案及灭火设施57.4机电设备消防设计77.4.1 主要机电设备的防火设计方案77.4.2 主要消防设备的型式、数量及布置87.5消防给水97.5.1消防水源97.5.2 供水系统设计方案97.6通风和防排烟107.6.1 事故通风设施107.6.2 防排烟方式和设施107.7消防电气107.7.1消防配电设计方案107.7.2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方案及主要设备配置107 消防设计7.1概述7.1.1 工程概况印地坝水电站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一碗水乡印地坝村阳河干流上,属于舞阳河干流梯级开发24级中的第3级电站,距上游规划的第2级电站(川心堡水电站)14.6km,距下游已建成投产的第4级电站(观音岩水电站)29.2km。坝址坐标为东经1082210,北纬270420。坝址区位于印地坝村寨上游1.151.56km河段。坝址下游有乡村公路直通黄平县城,距黄平县城21km,距凯里市80km,距贵阳市240km,工程区交通较为便利。印地坝水电站工程任务为拦水发电,推荐枢纽布置为:C15细石砼砌毛石重力坝+坝顶溢流表孔+左岸冲砂兼放空底孔+左岸发电引水系统(含厂房)组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第2.1.1款规定,本工程总库容为1859万m,工程等别为等,工程规模属中型。本工程消防设计主要包括大坝下游发电厂房、取水口启闭机室、冲砂孔启闭机室、溢流坝启闭机室及管理房。7.1.2 消防设计依据和设计原则7.1.2.1设计依据1.采用规范本工程消防设计主要依据水利水电工程防火设计规范SL329-2005进行,同时符合以下国家现行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4)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70-2005;(5)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001年修订版);(6)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5027-93;(7)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年5月1日;(8)贵州省消防条例2011年1月1日实施;(9)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SL619-2013。(10)发电厂变电所电缆选择与敷设设计规程SDJ26-892.相关文件(1)库区1/1000, 1/10000地形图;(2)当地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水资源、水文气象、国土资源、人口等基础资料;(3)黄平县印地坝水电站工程项目建议书及相应图件;(4)黄平县印地坝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相应图件;(5)公安部门颁布的有关规程、规范及通知等文件、工程审查意见、本阶段相关专业设计成果等。7.1.2.2设计原则在电站消防设计中,遵循国家有关基本建设方针、政策,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和确保重点、兼顾一般、使用方便、便于管理、经济合理的原则,结合工程特点以及运行管理模式。设计中,采用“一防、二断、三灭、四排”的综合消防技术措施。对可能发生火灾的部位,从建筑、结构设计上采取切实的防火措施,防止火灾的蔓延扩散,同时认真考虑通风、换气和防、排烟,设置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及标志等,为人员疏散提供条件,对主要火灾危险场所和主要设备设置相应的灭火设施,一旦发生火灾,及早扑灭,尽量避免人员伤亡和减少经济损失。工程远离城镇,消防设施的配置以自救为主,外援为辅。工程消防设计与枢纽总体布置一起统筹考虑,积极采用先进的防火技术,结合当地的具体条件和设施,做到既保护重点,又照顾一般。选用消防设备要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并满足本工程的要求。所选用的产品均为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测部门检验合格的产品。7.2消防总体布置7.2.1 防火间距1.根据水利水电工程防火设计规范SL329-2005规定,厂区内相邻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 7.2-1 的规定。表 7.2-1 建筑物的防火间距 单位:m 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一、二级建筑物1012三级建筑物1214注 1:防火间距应按相邻建筑物外墙的最近距离计算,如外墙有凸出的燃烧构件,则应从其凸出部分外缘算起;注 2:两座均为一、二级耐火等级的丙、丁、戊类建筑物,当相邻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且该建筑物屋盖的耐火极限不低于 1h 时,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4m;注 3:两座相邻建筑物当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不限。2.室外主变压器场与建筑物、绝缘油和透平油露天油罐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 7.2-2的规定。表 7.2-2室外主变压器场与建筑物、绝缘油和透平油露天油罐的防火间距 单位:m建筑物、储罐名称变压器总油量(t)510105050丙、丁、戊类厂区建筑物耐火等级一、二级121520三级152025四级202530其它建筑一、二级152025三级202530四级253035绝缘油、透平油露天油罐总储油量(m3)52002020060025注:防火间距应从距建筑物、绝缘油或透平油露天油罐最近的变压器外壁算起;注:室外主变压器场是指电压等级为 35 kV 及以上的室外主变压器场地;注:主变压器油量可按单台确定。3. 绝缘油及透平油露天油罐与厂区建筑物、开关站、厂外铁路、公路干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 7.2-3 的规定。表 7.2-3 露天油罐与建筑物等的防火间距 单位:m名称油罐储量(m3)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物1012三级耐火等级建筑物1215开关站1520厂外铁路线(中心线)30厂外公路(路边) 15注: 与电力牵引机车的厂外铁路线(中心线)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0m。本工程的消防设计主要包括大坝下游发电厂房、取水口启闭机室、冲砂孔启闭机室、溢流坝启闭机室及管理房。采用“以化学灭火为主,水灭火或其它灭火为辅”的消防总体方案,明确各建筑物之间、建筑物与设备之间的防火间距,合理布置消防车道。这对于厂区的人身财产安全非常重要。印地坝水电站工程的枢纽建筑物大部分为二级建筑物,防火间距应满足不小于10m的要求,露天油罐与建筑物的间距不小于10m,室外主变压器场与建筑物间距不小于12m,管理用房与其它建筑物(厂房、启闭机室)的间距足够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规定的10m要求。建筑物内部设备的防火间距也应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与水利水电工程防火设计规范SL329-2005的要求。管理用房包括办公及生活用房,按430m2计算,是1栋两层建筑。对于同属一建筑物的各用房,从水平和垂直方向设防火分区,以保证安全。坝区及管理房共用变压器,距坝趾500m处,型号为S11-200/6.3,高压侧电压是6.3KV,低压侧电压400V,其低压配电箱均为户外柱上式安装,与管理房距离至少100m,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规定。7.2.2 消防车道设置根据水利水电工程防火设计规范SL329-2005规定,厂区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3.5m。该工程消防车道可以连通整个枢纽的各主要建筑物及左右岸的各厂、库、公共建筑、生活区。整个枢纽内部的公路宽度为4.5m,均大于3.5m,且道路上空4m以下无障碍物,满足人员疏散和消防车辆交通要求,消防通道畅通。在右岸生活管理区与上坝公路相接处、上坝公路与至箐口的公路相接处、地面生产管理楼、地面开关站和电站进水口等处,均设有回车道或面积不少于15m15m的回车场。7.3建筑物消防设计7.3.1 建筑物、构筑物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和耐火等级根据水利水电工程防火设计规范SL329-2005以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等规定,对建筑物、构筑物的火灾危险性类别和耐火等级作如下划分,如表7.3-1。表7.3-1 火灾危险性类别和耐火等级划分表序 号建筑物、构筑物名称火灾危险性类别耐火等级一主要生产建筑物、构筑物1主厂房及其安装间丁二2取水口、冲砂孔、溢流坝启闭机室戊三4管理房丁二二辅助生产建筑物1油处理室丙二7.3.2 疏散通道布置建筑物的安全疏散设施有疏散楼梯和楼梯间、疏散走道、安全出口、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应急广播及辅助救生设施。根据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SL329-2005,地面厂房的发电机层,其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且应有一个直通室外地面;安全疏散用的门、走道和楼梯应符合以下要求 : (1) 门净宽不应小于0.9m,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2)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2m;(3)楼梯净宽不应小于1.1m,坡度不宜大于45。本工程要满足的疏散通道要求主要考虑在发电厂房与管理房,发电厂房与管理房门净宽均大于等于1.2m,并可向外开启;走道净宽为1.5m,楼梯净宽为1.1m,均满足规范要求。在楼梯间及走道均设置有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间距不大于20m,交通畅通,便于事故情况下安全疏散,满足交通和消防疏散的要求。7.3.3 防火设计方案及灭火设施7.3.3.1防火设计方案本工程建、构筑物主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耐火等级均能达到或超过规范标准,站内主要电气设备均设于专用房间内,进行防火墙分区。若一房起火对其它房间的设备可起到一定的隔离作用,赢得灭火抢救的时间机会,减轻火灾危害程度。建筑物的防火设计方案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按厂区布置分类,主、副厂房火灾危险性类别均为丁类,其中局部场所房间为丙类,耐火等级均要求为二级。丙类生产场所与其它生产场所之间设有防火墙和防火门等防火隔断,一旦火灾发生可防止火灾蔓延。丙类生产场所与其它生产场所之间水平方向均设有钢筋混凝土墙分隔,在安全出口处均设耐火极限不低于0.6h的防火门或耐火极限不低3h的防火卷帘。构筑物中电缆引至开关柜、盘或控制屏开孔部位,电缆贯穿隔墙、楼板空洞应用电缆防火封堵材料进行封堵,其防火封堵组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被贯穿物的耐火极限,且不低于1小时。(2)防火分区及安全出口印地坝电站消防设计主要包括大坝下游发电厂房、取水口启闭机室、冲砂孔启闭机室、溢流坝启闭机室及管理房。主、副厂房火灾危险性类别为丁类,按主、副厂房区,分成两个独立防火区;取水口启闭机室、冲砂孔启闭机室、溢流坝启闭机室火灾危险性类别为戊类,设立独立防火区;管理房分布设独立防火区。本工程设有高程为609.38m的消防通道,该通道连接厂房周围交通及厂区间通道。坝顶公路连接两岸交通,消防通道畅通,满足规范要求。副厂房布置两座楼梯,负责主副厂房的垂直交通疏散。主副厂房同高程,主副厂房共宽19.94m、长40.36m,每层平面布置两座楼梯,作为垂直交通疏散。在主副厂房609.38m设置有两个安全出口,满足防火区安全疏散出口不少于2个要求。(3)内装修材料防火设计根据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要求,所有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门、顶棚、墙面和地面的装修材料均采用B2级以上装修材料。其中配电房顶棚和墙面采用A级装修材料;地面和其他部位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附设的其它房间的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为:顶棚装修材料不低于B1级,墙面、地面、隔断采用不低于B2装修材料。(4)建筑物消防设施设置在地面建筑物及屋外电气设备等易出现火灾危险的部位周围按规定配置适量的手提式、推车式灭火器。在电缆处、管理房配备一定数量的防毒面具。(5)消防电源消防电源取自站内交直流屏。以上干粉灭火器主要放于灭火器材箱中,注意保持干燥,且一定不能上锁。7.3.3.2灭火设施1、主要场所和主要机电设备的消防设施a)主、副厂房室外设置室外地上式消火栓,消火栓间距不大于80m。b)主厂房发电机层及以下各层设置室内消火栓(配置喷雾水枪)和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c)副厂房、母线夹层设置室内消火栓和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d)主厂房桥式起重机附近设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f))中央控制室设置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g)室内电缆穿过楼板、墙壁处均采用防火堵料进行封堵。室外电缆在进入室内时,穿墙处采用防火堵料进行封堵。电缆进入开关柜处,除用防火堵料隔离电缆和开关柜外,还在电缆上涂防火涂料。凡需穿管敷设的电缆,其电缆管采用金属管或不燃塑料管。h)电站容量为6.4MW,为提高电站的防火能力,在电站水轮机层、发电机层、高低压开关室、中控室等设自动报警系统,配置感温、感烟探头和全套报警装置。2. 建筑灭火器布置a)主厂房灭火器布置根据火灾危险性类别、建筑面积和消火栓布置情况,经计算主厂房发电机层配备12具二氧化碳灭火器,布置在各机组段和安装场的上下游侧。主厂房的桥式起重机上配置4具二氧化碳灭火器。电缆层设置4具泡沫灭火器,均匀布置在2个机组段上下游侧。水轮机层每台机组配置4具二氧化碳灭火器。b)副厂房灭火器布置副厂房均匀配置有10具二氧化碳灭火器,各层走廊内,设置4具二氧化碳灭火器作为一般性房间及公共场所的消防设施。c)启闭机室灭火器布置取水口启闭机室、冲砂孔启闭机室、溢流坝启闭机室分布设置2具泡沫灭火器,均匀布置在机组段上下游侧。d)管理房灭火布置管理房的每层布置2套灭火器材箱(含手提泡沫灭火器4台),均匀布置在通道两端安全出口处。7.4机电设备消防设计7.4.1 主要机电设备的防火设计方案1、水轮发电机本电站装机2台,单机容量为3.2MW,总装机容量为6.4MW,消防采用固定二氧化碳灭火器,每台机组配置4具二氧化碳灭火器及火灾自动控制报警装置。2、主变压器主变压器容量为8MVA一台,消防采用固定二氧化碳灭火器,配置4具二氧化碳灭火器及火灾自动控制报警装置。变压器发生内部或外部火灾事故时,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发出信号至消防控制中心。在变压器场出入口及防火墙侧,设置型号为PY8-300推车式灭火器1台及沙箱等灭火器材。3、电缆系统本电站电力及控制电缆主要集中布置于主厂房电缆吊架,副厂房电缆夹层、中控室电缆夹层的电缆吊架。为防止火灾发生及阻止电缆延燃的具体措施是:a)电力与控制电缆分层敷设,各层间用防火隔板分隔,隔板的耐火极限不低于0.75h。b)所有电缆穿越的孔洞,均采用软质耐火材料封堵,并在孔洞两端2m3m范围内喷涂防火涂料。c)对于副厂房电缆夹层等电缆最密集的场所,装设固定式水喷雾灭火系统,并配置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室内设置关闭通风与排烟措施。d)其他电缆沟、道的消防措施与各场所配电装置场所的设置标准相同。所有电缆沟设置防火分隔,隔板的耐火极限不低于0.75h。4.透平油系统油罐室及其处理室分开设置。油处理系统使用的烘箱、滤纸设在专用的小间内,烘箱的电源开关和插座设在小间外。灯具采用防爆型。油处理室内采用防爆电器。油处理室设置一套灭火器材箱(含手提泡沫灭火器4台),并配置沙箱等消防器材。5、其他电气设备a)发电机电压配电装置发电机电压配电装置布置于副厂房内, 在配电装置室两端,设有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在两端出入口处,设置一套灭火器材箱(含手提二氧化碳灭火器型灭火器4具)及沙箱(1个)、防毒面具(4具)等消防器材。 b)厂用配电装置在开关柜室、厂用盘室、修理间等处,分别设有独自的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出入口处各设一套灭火器材箱(含手提二氧化碳灭火器4具)及沙箱(1个)、防毒面具(4具)等消防器材。7.4.2 主要消防设备的型式、数量及布置表7.4-1 印地坝水电站主要消防器材一览表设备名称布置位置单位型式数量备注二氧化碳灭火器建筑物主厂房具手提式28发电机层12具+桥式起重机4具+电缆层4具+水轮机24具二氧化碳灭火器副厂房具手提式14均匀分布10具+走廊24具二氧化碳灭火器启闭机室具手提式6取水口、冲砂孔、溢流坝启闭机室各部2具手提泡沫灭火器管理房具4Kg16每层2套灭火器材箱(含手提泡沫灭火器4台)二氧化碳灭火器机电设备发电机具手提式8每台4具二氧化碳灭火器主变压器具固定式4推车式灭火器主变压器台PY8-3002出入口、防火墙侧个1台手提泡沫灭火器油处理室具4Kg41套灭火器材箱(含手提泡沫灭火器4台)手提泡沫灭火器发电机配电装置具4Kg41套灭火器材箱(含手提泡沫灭火器5台)手提泡沫灭火器厂用配电装置具4Kg41套灭火器材箱(含手提泡沫灭火器6台)灭火器材箱管理房具4每层各2具灭火器材箱油处理室具1灭火器材箱发电机电压配电装置具1灭火器材箱厂用配电装置具1沙箱主变压器场个2沙箱油处理室个1沙箱发电机电压配电装置个1防毒面具个8发电机电压配电装置4个+厂用配电装置4个7.5消防给水7.5.1消防水源1.消防用水量本电站厂房高14.28m,建筑面积727.3m,体积10357.3m,为耐火等级二级、丁戊类建筑。根据规范,电站同一时间内火灾次数按一次计。消防用水量按最大一次灭火用水量进行计算,其用水量为:厂房室外消火栓用水量 36m/h厂房室内消火栓用水量 36m/h合计 72m/h火灾延续时间 2h厂房一次灭火用水量 142m一次消防用水量 142m 2.消防水源选定消防用水水源采用大坝库内水源,在库内修建一加压泵房,水源由加压泵房提升至半山坡的消防水池(容积:142+30=172m,其中30m考虑运行期生活用水,取容积为200m,高程:662.00m),从消防水池引两条DN150钢管进入电站厂区(高程609.38m),供厂区外消防环管使用,从环管上引一条DN150钢管供厂区室外消火栓使用。其水压和水量均能保证消防用水要求。7.5.2 供水系统设计方案电站区用水主要为:卫生间及环境绿化用水,电站生产人员按5人计,用水定额按35L/人.班,时变化系数采用3.0。生活用水量为0.53m3/d,厂区绿化和其他水量按10m/d计。总用水量为10.53m/d。生活水水源从水库取水,水源由附近新修的加压泵房经DN100钢管提升到半山坡高位水池(与消防用水合用),再经水池由DN50钢管自流到电站区用水。电站发电机层高程为598.38米,高位水池高程为662米,容积为200m,因此,水源、水压均满足供水要求。7.6通风和防排烟7.6.1 事故通风设施本工程的各类建筑物均设置于地面以上,且面积不大,人员配置又较少(6人),故通风系统采用自然通风方式即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