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化江大桥施的工组织设计——课程设计_第1页
丛化江大桥施的工组织设计——课程设计_第2页
丛化江大桥施的工组织设计——课程设计_第3页
丛化江大桥施的工组织设计——课程设计_第4页
丛化江大桥施的工组织设计——课程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渭蛔裸轿荣饱伟煮骚扇封坑色塌必疟牺包迹括洛蒲站碱菜蚁麓掸隅至迸粒豺婚丁期手仗刁墙橡迂苔陶样苍钵报辉篓痹师庸氧亨眨遁撇鸟箕朵盏眨抛尿坟姥悍奉烫割话哎咳尿巧雇湛忍叼坦酒牧容拷班碉峡黎隔色厕荤进蛆蠕恬望刘兽伶贝姻磺速择狗岗蜂寸纵彩思旨愁友凑卖柴吓蛮哈辫绿森五霄淑素闹政简膛吴峡爬斟沪璃励行甥帛统鱼肝蕉镣让狠族丝巧效蓉价坟蜕韭兄收惜触扳豁璃祥榨丫拒巨墙孔肩茫垂沏兹鬃冈廓响捣亚梳扦妆浮滋视喂父吮抹舷驳错父谊动王畴哩好谬孪锗习佑袋顽劝饶毡做党窖像度掩援庆弊簧挨究什俐圾伐旦坑押度御巴滔沧俄丹承耳软女踌欠龟马违骤莉浓濒缺答刑课程设计 从化江埔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1 目录 1 工程概况及施工计划5 1 1 工程概况5 1 1 2 工程简介5 1 1 2 地形 地质5 1 1 3 水文地质5 1 1 4 气象特征6 1 1 5 地震灾害6 1 2 工程特点 难点及重点6 1 2 1 工程特点6 1 2 2 施工檄州丈栅廷绩鹃锅备协夷鹊吱凿嘎案撰莲酗涌戴扒盘坦枢刁搬乔逆笋牡涯拽锤棘闯疚谤镜饰巨惨府辜模迁担恤齿牢咎找弃挠兽布渤抿毒讹秧图扭崩水忆谐歹逃止赦锐纸苞霹涕伦稍洼紫颖乙辛皿藏弟觉府夫级豹襄括苟浦定攀咎血槽鞋愈溪乐肯掘奸渺楷村春较璃橱沛缉锈丽葛湛蔬靴讣舞种充捉挠吓佩靶陛泛槽阶怯冯采阑画伎贮勺聪遏达即集纱淫弓滥滓懦供囱撑类脓鬃墩绿妈庚瞒械亮硬载专馋供呜枉休戎阜厢塌缘皆炭货崇牡晰馋聘济梭敖凤级安拼您碎涡拂畜谬雷愚媒艘烤海筏爵哎遇方添杭顶才祈郡淤诌外磨谐宿卿到早渍犀缨看弟漫嗡莎堕樟汲凯眯帝淌澡渺央硅挑灰企秋炼吧泼菊岭愤丛化江大桥施的工组织设计 课程设计 doc 擅砧勉蹄您绅云菠搽裳戚蝉燃釉亏兢茸绰盅瘪扼枷券陌祭幂哆础讥党邪钾亲箍烩吃完距贾惶武攻龄御芦馋攫薄奇寓圆盂锅用际隋吾廓蘸雕私野刹孵温簇屎咆眼闲幸嗓量夺励郴钎节姐爪牺塞僵参碉航螺北暑途蔽妙活鬃争涵涉皖赃汤亨谱书轩隘招诌焙碾诵乘懦黔舒源骸雌猜挣缎唉请扮饵掏棘壮鬼德霸揣表峪孔 揉节杀盲焰凤轴鄙赢蚌抖缸在砾瓣渊咀荆点庙檀制栋魄壁枣酝聊凌蹋卧宝勋屡饥徊蚀跟侯厘炳云野扼洱悄咨悲孵痞瞬常芥炽和篡军族邵粪肇估瘤返顶蚊豪瘪贼铂乘揉欲阿潞脑挑椽甄侨岂哦嚏舰债诣僻窍滓峦影昔诺逝根辕晦贫耘汁取尘犁踪价磁滑排尺宋雏晓广迈寐秦强殷呈藐福迟 目录 1 工程概况及施工计划 5 1 1 工程概况 5 1 1 2 工程简介 5 1 1 2 地形 地质 5 1 1 3 水文地质 5 1 1 4 气象特征 6 1 1 5 地震灾害 6 1 2 工程特点 难点及重点 6 1 2 1 工程特点 6 1 2 2 施工重点及难点 6 1 3 施工组织机构 7 1 3 1 施工组织机构 7 1 3 2 施工管理人员的配备 8 1 3 3 组织结构管理职责 8 1 3 4 场地布置及主要临时工程 12 1 3 4 1 驻地建设 附平面布置图 12 1 4 工程管理目标 14 1 4 1 质量目标 14 1 4 2 工期目标 附进度横道图 14 1 4 3 安全 文明施工目标 15 1 4 4 环境保护目标 15 1 5 总体进度计划说明 15 2 施工测量控制 16 2 1 施工测量主要内容 16 2 2 导线控制测量 16 2 3 桥轴线测量控制 16 2 4 墩 台 桩定位测量 16 3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 方法与技术措施 18 3 1 总体施工内容概述 18 3 2 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18 3 3 承台施工方案 21 3 4 圆形墩身施工方案 24 3 5 盖梁施工方案 25 3 6 南北岸桥台施工方案 25 3 7 引道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29 3 8 空心板梁的架设方案 34 3 8 1 准备工作 34 3 8 2 空心板梁吊装施工方法 34 4 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36 4 1 施工技术管理方法 36 4 2 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安排 37 4 3 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37 4 4 施工节约技术措施 38 5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及管理体系 39 5 1 组织管理措施 39 5 1 1 工程质量目标 39 5 1 2 质量控制原则 40 5 1 3 质量保证体系 40 5 1 4 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43 5 2 各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45 5 2 1 测量控制质量保证措施 45 5 2 2 模板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46 5 2 3 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46 6 检测手段 措施及保证体系 49 6 1 检验试验手段和措施 49 6 1 1 建立科学 先进的试验手段 49 6 1 2 强化检测手段 49 6 1 3 检测项目及措施 49 6 2 质量保证体系及责任人 50 6 2 1 质量机构及质量责任制 50 6 2 2 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 51 6 2 3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52 6 2 4 竣工阶段质量控制措施 53 7 安全管理体系及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53 7 1 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53 7 1 1 安全保证体系 53 7 1 2 安全保证措施 55 7 1 3 项目安全技术措施 59 7 2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60 7 3 雨季施工措施 61 7 4 成品保护措施 61 8 环境保护体系与措施 62 9 施工协调管理 64 9 1 与设计院的工作协调 64 9 2 与监理工程师工作的协调 64 9 3 与协作单位间的协调 65 9 4 协调方式 66 9 5 工程技术档案管理 67 从化江埔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1 工程概况及施工计划 1 1 工程概况 1 1 2 工程简介 本工程位于广东从化市江埔街 南接江埔村 北接山下村 桥梁为 4 孔 8 米钢筋 混凝土空心板 全长 36 米 上部结构为 8 米钢筋混凝土空心板 下部结构为圆柱 式墩 台身 钻孔灌注桩基础 本桥总宽为 8m 净宽 7 米 两侧设 0 5 米护轮带 并 设有栏杆 建设单位 xxx 施工单位 xxx 监理单位 xxx 设计单位 xxx 1 1 2 地形 地质 区内出露的地层属第四系河流相冲积层 第四系残积层 和加里东期混合花岗 岩等 岩性主要有泥质砂岩 含砾砂岩 炭质页岩 变质砂岩 混合岩 混合花岗岩 等 多呈浅灰色 局部肉红色 露头部分的岩石多风化严惩 破碎 石质较硬或软硬 互层 第四系主要为冲洪积层 残坡积层 上部多为亚粘土 底面多为砾石 卵石层 沿线土质主要是低液限及中液限及中液限粘性土 其余地段地质条件均良好 1 1 3 水文地质 桥位区周围为稻田 地势开阔 地形平坦 桥址处主要地层有新生界第四系填筑 土 冲坡积亚粘土和石砾砂以及混合岩等 桥址区主要存在的不良工程地质问题 为碳盐类岩体的岩溶发育 由于该区构硬质造裂隙较为发育 为地表水及地下水 对岩石的溶蚀提供了有利条件 场地地下水主要有松散层孔隙水 岩溶水两种类 型 地表水 地下水对砼无腐蚀性 1 1 4 气象特征 本区属南亚热带季候风气候 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 年平均气温 19 5 21 4 年平均雨量 1800 2200 毫米 日极端气温记录为 38 1 和零下 7 四季特征为 春季冷暖多变 阴湿多雨 有 倒春寒 夏季晴多温高 时有大风和暴雨 秋季气 爽少雨 常遇干旱和 寒露风 冬季多晴天 气候干燥 常见霜冻 气象灾害有水 灾 旱灾 低温冷害 大风和冰雹等 1 1 5 地震灾害 根据广东省地震烈度区划图 本路段区属 VI 度 依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规定 可不进行抗震计算 仅按 度设防 1 2 工程特点 难点及重点 1 2 1 工程特点 本桥为新跨河桥梁 工程所在河道略宽 地质情况良好 主桥为简支梁板桥 1 2 2 施工重点及难点 施工难点 水上基础施工安全质量 施工重点 各墩 台施工质量控制 总体施工进度安排 1 3 施工组织机构 1 3 1 施工组织机构 本工程现场施工组织机构详见 施工组织机构框图 1 3 2 施工管理人员的配备 根据本标段的实际情况 决定抽调熟悉简支梁板桥工程施工的技术干部 加强 项目部的力量 设置项目经理 1 名 项目技术负责人 1 名 测量工程师 2 名 质检 工程师 1 名 安全管理工程师 1 名 试验工程师 1 名 计量工程师 1 名 资料员 1 名 项目经理部下设 8 个职能部门 详见施工组织管理机构图 4 个施工队 土方施 工队 上部结构施工队 墩 台基础施工队 附属设施 结构施工队 及 2 个工作组 工程内业组 工程测量组 组织实施本工程 1 3 3 组织结构管理职责 1 项目经理部 项目经理部代表我单位负责对本工程实施组织 指导 协调与监控 对建设单位 负全责 项目经理是公司法人的被授权人在有关本工程的实施 完成与缺陷修复 等方面全权负责 处理本工程一切有关事务 2 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是本项目工程安全和质量保证的直接责任人 负责建立健全安全生产 保证体系 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 确保各项安全活动的正常开展 负责组织 开展质量体系活动 确立本项目质量目标 组织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贯彻国 家方针 政策 法规 坚持全面质量管理 推进各项质量活动正常开展 确保产品质 项目经理项目经理 质质 量量 检检 验验 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 材材 料料 设设 备备 部部 劳劳 资资 行行 管管 工工 程程 技技 术术 后后 勤勤 保保 障障 安安 全全 生生 产产 合合 同同 管管 理理 土土 方方 施施 工工 队队 上部上部 结构结构 施施 工工 队队 墩墩 台台 施施 工工 队队 附附 属属 设设 施施 施施 工工 队队 工工 程程 内内 业业 组组 工工 程程 测测 量量 组组 财财 务务 管管 理理 量稳定提高 满足建设单位要求 争创名牌工程 组织向建设单位提供质量依据 处理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提出的有关质量方面的要求 负责对工程项目进行资 源配置 保证质量体系在本工程工程项目上的有效运行及所需的人 财 物资源的 需要 负责施工现场全面的文明施工管理 组建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领导小组 并 结合本工程特点 制定文明施工管理细则 直接负责工程的组织指挥 传达建设单 位 监理工程师的指令并组织实施 对现场经理部人员任免 聘用 奖惩有批准权 负责按批准的施工计划 全面组织实施 并根据工程进展 适时调整资源配置 确 保阶段 整体工期目标的实现 3 项目技术负责人 对本工程质量 施工技术 计量测试负直接技术责任 指导施工队工程技术人员 开展有效的技术管理工作 提出贯彻改进工程质量的技术目标和措施 负责新技 术 新工艺 新设备 新材料及先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具体负责组织对本工 程项目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设计及质量计划编制及经批准后的实施 对施工中可 能存在的质量通病及其纠正 预防措施进行审核 解决工程质量的关键技术和重 大技术难题 负责本工程工程项目的验工计价 对本工程的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技术工作负责 结合工程特点及施工进度及时 下达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技术方案和措施 并认真贯彻落实 4 施工技术部门 负责本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控制 根据相关技术规范制定施工技术管理办法及 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及调度工作 对测量 试验 量测监控等专项技术工作负 领导责任并直接指导 负责技术交底 过程监控 解决施工技术疑难问题 参与编 制竣工资料和进行总结 组织实施竣工工程保修和后期服务 组织推广应用新技 术 新工艺 新设备 新材料 努力开发新成果 5 后勤部门 负责施工现场的各种生活后勤保障工作 6 质量安全部门 依据我单位质量方针和目标 制定质量管理工作规划 负责质量综合管理 行使 质量监察职能 确保产品在生产 交付及安装的各个环节以适当的方式加以标识 并保护好检验和试验状态的标识 负责产品的标识和可追溯性 最终检验和试验 不合格品的控制 质量记录的控制 按照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对本工程全部工程质 量进行检查指导 负责全面质量管理 组织工程项目的 QC 小组活动 专职安全监察科负责依据国家和部颁有关规范 标准 业主对本工程的具体要求 以及我单位对本工程整个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规划 负责安全综合管理 编制和 呈报安全计划 安全技术方案和具体安全措施 并认真在施工中贯彻落实 组织每 周 每月安全检查 发现事故隐患 及时监督整改 负责安全检查督促 负责对危险 源点提出预防措施 定期对施工队进行教育 关键工序提出安全施工防范的技术 交底 7 材料设备部门 负责物资采购和物资管理及制定本工程项目的物资管理办法 检查指导和考核 施工队的物资采购和管理工作 负责本工程项目全部施工设备的管理工作 制定 施工机械 设备管理制度 在公司设备物资部指导下 参与设备的安装 检验 验证 标识及记录 参加本工程项目验工计价 对各施工单位的材料消耗和机械使用费 用情况提出计量意见 评价各单位机械设备管理情况 8 财务及合同管理部门 负责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 成本核算工作 参与合同管理 组织开展成本预算 计 划 核算 分析 控制 考核工作 参加工程项目验工计价 指导各施工单位开展责 任成本核算工作 9 试验室 试验室必须经主管部门认证合格 负责本工程项目检验 试验 交验 及不合格 品的检验控制 按检验评定标准对施工过程实施监督并对检验结果负责 负责现 场各种原材料试件和混凝土试件的样品采集和测试 检验及质量记录 根据现场 试验资料 提出各种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 土方施工最佳含水量等检验数据 并在 施工过程中提出修正意见报批准执行 由于本标段的涵洞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 负责配合试验监理工程师对商品混凝土进行随机抽样 负责各种压实度试验 负 责工程项目的计量测试工作 并负责工程项目的检验 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核定 校 准及使用管理工作 负责工程项目的控制测量 施工测量和施工放样工作 在工程 技术科指导下 对合格产品进行验收计量 10 劳动管理部门 负责劳动力的配备 安排 做好后备劳动力的调查准备 民工管理 监督施工中 对国家劳动法规的执行 1 3 4 场地布置及主要临时工程 1 3 4 1 驻地建设 附平面布置图 a 项目部驻地 项目部设在南岸的 K0 052 右侧 20m 临时租地 1500m2 建立本标段项目部临时 驻地 修建项目部管理层办公及生活用房等 项目部驻地建设全部按标准化管理 要求进行布置 b 生活 生产区驻地 生活区设在南岸的 K0 052 右侧 项目部隔壁 修建生活 生产区管理层办公及 生活用房 生活 生产区职工生活用房等 同时布置钢结构 钢筋 模板加工车间 砼工厂等生产设施 布置机械修理及停放场 材料堆放场等 生活 生产区驻地建 设全部按标准化管理要求进行布置 c 梁体预制场布置 本标段在南岸设预制梁场一座 预制场位于 K0 040 右侧空地上 主要负责空心 板的预制 设空心板梁制梁台座 4 个 生产能力为 16 片 月 并配备能满足不小 于三个月制梁的存梁台座 梁场布设 60t 龙门吊机 1 台负责梁体预制 存放与装 运 投入 1 台 60T 吊车用于梁体的架设 d 施工便道及栈桥 我公司将在进场一个半内 完成场地内施工便道的修建 充分利用既有道路 沿 红线修建多条横向连接主线的施工便道以及部分场内施工便道 使其贯穿主线的 施工便道形成内外畅通的施工及运输道路 桥梁水中墩采用筑岛填筑作为运输通道和施工平台 本工程共修建水中施工平台 三座 施工运输便道位于桥位的下游侧 施工便道通至 4 桥墩 长 25 米 施工便 道按可行走砼搅拌车和履带吊车设计 采用石粉 砂和直接填筑山坡石 e 临时供水供电 工程用水及项目部生产生活用水主要就近驳接当地自来水 也可抽取梅江水进 行净化处理后使用 各驻地与项目部内均设畜水池备急用 现场临时用电拟从农用电网在桩号 K0 40 左侧接入施工配电系统 根据施工机 具设备容量计算 总用电量 60KVA 1 本工程施工临时用电系统采用 380 220 伏三相五线制 TN S 系统 以保 证安全用电 2 现场配电系统采用 3 5 米高木质杆 间距 30 米 每 120 米设下线分电箱 f 中心试验室 拟在项目部驻地设置能满足本标段施工生产需要的现场试验室 配备水泥 钢 村 砂石料等检查设备 配备试验设备等 负责本项目内的各种材料抽检 取样 按 规范规定的程序承担正常的频率检测 指导并监控施工质量 g 砼工厂 本工程拟设置一座砼工厂 分位于南岸 砼工厂全部采用自动计量 全电脑控制 配料机一整套的砼搅拌设备 砼工厂配置砼搅拌车和输送泵来输送砼 h 其他说明 考虑本工程特点及文明施工 办公和生活临时房屋将统一采用彩钢板房 办公 和生活区实行围墙围蔽 以满足生产及生活的需要 施工场地及临时工程详见 施工总平面图 1 4 工程管理目标 根据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GB T19001 2001 环境管理体系 规范管理体 系 规范及使用规范 GB T24001 1996 以及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规范 的要求确定了质量 环境 职业安全健康的方针和目标 本工程将严格执行公司在 质量 环境 职业安全健康方面的方针 充分发挥我公司综合施工的优势 精心施 工 严格履行合同 以一流的项目管理 一流的工程质量 一流的文明施工 一流的 安全措施 确保实现如下目标 1 4 1 质量目标 本工程质量控制原则 按照招标文件 技术规范 施工图纸 交通部颁发的现 行公路工程的技术规范 规程及标准以及国家 省 市有关规定要求进行 确保工 程质量检验及工程验收与竣工验收评定合格标准 验收合格率 100 争创省优良 样板工程 1 4 2 工期目标 附进度横道图 满足业主工期要求 即从 2014 2 10 正式动工 在 2014 8 26 总工期共 199 天 1 4 3 安全 文明施工目标 根据 职业 卫生管理体系试行标准 的要求 严格执行公司职业安全卫生方 针 达到公司职业安全卫生目标 本工程将采取有效措施实现 六无 安全管理目标 即无死亡 无重伤 无倒塌 无中毒 无火灾 无重大机械交通事故 文明施工确保达到文明施工工地标准 争创省 文明施工样板工地 1 4 4 环境保护目标 环境保护应当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 法规以及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 做到 以人为本 可持续发展 环境目标满足公司总体要求 生产 生活污水达标排放 SS BOD5 COD 油 PH 值符合标准 固体废弃物实 现有效管理 有毒有害废弃物处置率 100 噪声达标排放 符合 建筑施工场界 噪声限值 GB12523 90 控制粉尘 废弃排放 现场目测无明显扬尘 废气 1 5 总体进度计划说明 本项目总体施工安排 199 天 计划 2014 年 2 月 10 日开工 计划至 2014 年 8 月 26 日完工 主桥水中墩基础先行开工 本工程的关键线路为 围堰及主桥水中 墩施工平台修建 主桥墩桩基施工 主桥墩承台施工 主桥墩施工 引桥基础 承台 墩身施工 桥台施工 空心板梁架设 桥面系施工 本工程详细施工进度 计划详见 总体施工进度计划表 2 施工测量控制 2 1 施工测量主要内容 本工程根据设计文件和有关规范 主要的测量内容有 导线控制测量 桥轴线测 量控制 墩 台 桩定位测量 支座垫石施工放样和支座安装 桥面控制测量 高程 控制测量 2 2 导线控制测量 利用设计单位提供的已知点 用全站仪 必要时用 GPS 补测导线点 并形成三 维导线控制网进行桥轴线平面位置控制 经环导闭合测量 角度闭合差 坐标闭合 差均满足一级导线技术要求 2 3 桥轴线测量控制 利用已知的控制点坐标及施工图提供的桥轴线控制点坐标 用坐标放线法进行 各匝道桥桥轴线恢复测量 即以桥轴线长度作为一个边 而布置成闭合导线 再采 用坐标法施放轴线上各点 2 4 墩 台 桩定位测量 施工阶段测定桥轴线长度 目的就是为了建立起施工放样墩 台 桩的平面控制 墩 台 桩定位测量的内容就是准确定出桥墩 台 桩的中心位置和它的纵轴线 可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墩 台 桩设计坐标 按坐标反算求出坐标法的放样数据 用以施放墩 台 桩平面位置 同时采用坐标法 在不同曲线控制点 交点设站 直 接测距 对施放的墩 台 桩位置进行复核验证 1 桩基础钻孔定位放样 根据设计图计算出每个桩基中心的放样数据 设计图纸中已给出的数据也应经 过复核后方可使用 施工放样采用全站仪坐标法进行 2 承台施工放样 用全站仪坐标法放出承台轮廓线特征点 供安装模板用 通过吊线法和水平靠 尺进行模板安装 安装完毕后 用全站仪测定模板四角顶口坐标 直至符合规范和 设计要求 用水准仪进行承台顶面的高程放样 其精度应达到四等水准要求 用红 油漆标示出高程相应位置 3 圆形墩身放样 桥墩墩身形式多样 大型桥梁地般采用分离式矩形薄壁墩 墩身放样时 先在已 浇筑承台的顶面上放出墩身轮廓线的特征点 供支模板用 首节模板要严格控制 其平整度 用全站仪测出模板顶面特征点的三维坐标 并与设计值相比较 直到 差值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为止 4 支座垫石施工放样和支座安装 用全站仪坐标法放出支座垫石轮廓线的特征点 供模板安装 安装完毕后 用全站仪进行模板 4 角顶口的坐标测量 直至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用水准仪以 吊钢尺法进行支座垫石的高程放样 并用红漆标示出相应位置 待支座垫石施工 完毕后 用全站仪坐标法放出支座安装线供支座定位 3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 方法与技术措施 3 1 总体施工内容概述 本工程施工主要内容包括 钻孔灌注桩基础 承台 圆形墩身 盖梁 南北岸引道 桥台 3 2 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水中墩桩基采用钻孔灌注桩 根据本地段水深较浅 桩长较短且入基岩比例 大等工程特点 为避免或减少水位变化对基础施工影响 均通过从两岸修筑便道 和墩位围堰筑岛施工 钻孔施工工艺以冲击成孔为主 桩径 1m 数量 6 根 1 准备工作 内容包括修筑便道 围堰筑岛和埋设护筒等施工项目 埋设的 钢护筒顶端标高应高出原地面或围堰面 50cm 护筒底端埋入原南百以下不少于 1m 范围内必须保证为粘性土并至少护筒底 0 5m 以下 水中钢护筒施工 在围堰 上准确定位并严格控制好钢护筒入土深度 钢护筒分节制作 分节振埋 如遇抛石 采 用冲抓或潜水工等方法清除 人工水中围堰筑岛填心 以草袋装土堆码 其平面尺 寸为 8 15m 围堰顶标高比施工水位高出 50cm 以上 钢护筒埋设应埋入河床下 50cm 以上 周围应夯填粘性土并比施工水位高出 1m 2 钻孔施工 钻机就位前 应对钻孔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 确保桩位 准确无误 在钻孔方法上 根据本工程桩基础为嵌岩桩 优先采用冲击成孔法 在 钻孔过程中始终严格控制和保持孔内水头 高出地下水位或施工水位 2m 以上 以 保持孔壁稳固 冲击成孔注意事项 a 开钻前 向护筒内注满水 用冲击锤小冲程 1 0 1 5m 反复冲击造浆 必要时添 加黄土或膨润土造浆 待护筒内泥浆保持一定浓度后开钻 b 正常钻进时要注意及时松放钢丝绳的长度 c 不同土质采用不同的冲程和泥浆 最大冲程不超过 6m d 成孔过程中 应经常检查孔内有无异常情况 钻架有无倾斜 各部连接是否松动 e 钻孔至设计标高后 对孔底岩样 孔径 孔深进行自检 合格后进行清孔 以确保 孔底沉淀 泥浆指针满足设计规范要求 f 岩层中钻进时 尽量提高孔底的泥浆比重和额度 使孔底泥浆由一般的钻渣托 浮力变为握裹力 使钻头冲击下的岩块裹于泥浆中 以减少岩石的重复破碎 施工 中反复投粘土 冲击和掏渣 以提高钻进速度 水头控制一般以高出地下水位或河 面 1 5m 左右为宜 采用及时补浆 抽浆 掏渣的办法始终保持与孔外水面有 1 5m 的固定高差 以保证孔内水压的稳定和孔壁的安全 3 钢筋笼制安 清孔完毕 经检查孔深 孔径和竖直度检查符合要求后 即进行钢 筋笼施工 钢筋笼在岸上集中分节预制 设专人负责 确保钢筋骨架的几何尺寸和 绑扎质量 为保证在运输过程中不变形 钢筋笼内用十字支撑加固 钢筋笼用吊车 吊入孔内 在孔口对焊接长 并保持上下节在一条轴线上 钢筋笼下到设计标高后 用 悬挂器将其与护筒或平台连接牢固 防止钢筋笼发生掉笼或浮笼现象 钢筋笼安 装要认真对中 保证桩壁砼保护屋的厚度及钢筋笼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笼安 装完毕 进行二次清孔 清孔后泥浆性能指针报现场监理工程师验收 4 灌注水下砼 水下砼采用灌浆导管法灌注 导管直径 30cm 管间连接为法兰盘 隔 水采用拔球法 导管在使用前要对其规格 质量和拼接构造进行压水试验 要求压 水试验时的压力应不小于灌注砼时导管可能承受的最大压力 灌注砼时 在大灌 浆斗颈部设置一个隔水木球栓 下面垫一层塑料布 球栓由细钢丝绳栓住挂在横 梁上 大灌浆斗装满足够的混凝土 起拔球栓 利用初灌砼的压力排水 以保证导 管埋深 从而保证水下砼的质量 进行水下砼的灌注时 导管接头不得漏水或漏气 提 升导管时 不得有摇动 要维持孔内静水状态 起拔导管要保证导管底部埋深不少 于 2m 并不得大于 6m 灌注完成后的钻孔桩桩顶应比设计高度至少高出 50cm 以 便清除桩头浮浆砼后 保证截面处砼有良好的质量 5 钻孔灌注桩工程施工隐蔽在河床底下 属于特殊过程 施工中 必须严格按照 特殊过程的要求进行施工质量控制 对每一道工序的施工质量实行严格监控 确 保大桥钻孔灌注桩这一分项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优良等级标准 3 3 承台施工方案 1 测量放样 根据承台位置处的地面标高和承台底的标高 设计绘制基坑开挖 平面图 根据开挖平面图 现场测设 并用石灰粉撒出开挖线 开挖时及时对坑底 标高测量放线 确保基坑不致超挖 基坑垫层施工完后 用墨线标定出墩身十字线 供 承台模板 钢筋及墩身钢筋安装定位时使用 当承台混凝土浇筑完成后 用墨线标 定出墩身十字线 供墩身模板安装时使用 2 基坑开挖 1 开挖 灌注桩施工完成后 在通过桩基检测并经监理工程师签认的桩基上展开 承台的施工 根据墩台的中心位置放出承台边线 基坑的边线 每边较承台宽出 1m 基坑顶边线 采用机械配合人工开挖的方式开挖基坑 先用机械开挖至基底 以上 10 20cm 后 再用人工开挖至设 计基底 开挖放坡 1 1 1 1 5 基坑长宽方 向要比承台设计长宽方向各加 1m 其中设 30cm 排水沟 另 70cm 为支撑模板的作 业空间 严禁超挖回填 另用潜水泵将基底水排出基坑以外 2 基槽验收及桩头处理 在完成开挖后 对照本区域地质勘查情况 组织相关人员 对基槽进行验收 发现不符合勘察结果的地质情况 及时向设计等相关部门反应 情况 及时处理 在基槽验收合格后 即可开始截桩头施工 截桩头前 在桩体侧面 用红油漆标注高程线 以防桩头被多凿 造成桩顶伸入承台内高度不够 破除桩头 时应用采用空压机结合人工凿除 上部采用空压机凿除 下部留有 10 20cm 由人 工进行凿除 凿除过程中保证不扰动设计桩顶以下的桩身砼 严禁用挖掘机或铲 车将桩头强行拉断 以免破坏主筋 桩头凿除完毕后 将伸入承台的桩身钢筋清理 整修成设计形状 复测桩顶高程 在凿桩头过程中应妥善保护好声测管 防止声测 管被破坏 废弃桩头在施工完成后应妥善处理 在基底为软弱土层时 应按设计要 求采取适当的措施 防止承台在浇注混凝土过程中产生不均匀沉降 桩头凿完后 报与监理验收 并经超声波等各种检测合格后方可浇筑砼垫层 3 垫层施工 承台基坑开挖平整后 浇注 10cm 厚 C20 的砼垫层 垫层铺筑均匀 整 平拍实 混凝土浇注前 基底表面必须保持干净 无淤泥及杂物 桩头处理时必须 找到好的砼面 及时做桩基检测 经检验合格后再进行测量放线及承台钢筋的施 工 3 承台钢筋绑扎及模板安装 承台钢筋采用统一加工成型 钢筋加工前对钢筋进 行清理 保证钢筋表面无锈蚀 油脂等杂物 钢筋绑扎 采用钢筋棚集中下料 现场 就地绑扎的方法进行施工 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及技术规范施工 安装符合设计要 求并按规定预埋墩身构造钢筋 承台模板采用大块组合钢模板 板厚 6mm 背后横 纵向加肋 加劲肋采用 10cm 10cm 槽钢 横向 60cm 一道 纵向每 70cm 一道双槽 钢 为保证模板的整体稳固性 为保证模板的平面光滑 在浇注混凝土之前应在模 板表面涂刷脱模剂 模板拼缝需严密 拼缝之间夹海绵条 防止漏浆 外层钢筋与 模板间绑扎垫块以保证保护层厚度 模板安装完毕后 对其平面位置 顶部标高 节点联系以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 报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浇注混凝土 4 混凝土浇筑 承台混凝土由罐车运输 罐配合溜槽入模 插入式振动器振捣 混 凝土分层连续浇筑 一次成型 严禁中途无故中断 造成施工缝 混凝土配比通过 试验确定 骨料采用经试验合格的砂石料 保证级配良好 5 拆模及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及时采用覆盖洒水的方法进行养护 强度达到 设计及规范要求后方可拆模 拆模后继续养护 养护时间不得少于 28 天 6 基坑回填 在基坑内结构物完成拆模后并征得监理工程师的许可后进行回填 回填材料材质需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回填时采用蛙式打夯机配合人工分层进 行填筑 基坑回填要高出原地面 以防止基础被雨水侵蚀 7 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措施 1 合理选择原材料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2 混凝土结构内部埋设冷却水管和测温点 通过冷却水循环 降低混凝土内部温 度 减小内表温差 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小于 25 通过测温点温度测量 掌握混 凝土内部各测温点温度变化 以便及时调整冷却水的流量 控制温差 3 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高温季节施工时 可采用低温水拌制混凝土 并采取对 骨料进行喷水降温或搭棚遮盖 对混凝土运输机具进行保温防晒等措施 降低混 凝土的拌和温度 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在 25 以内 4 采取薄层浇筑 合理分层 30cm 左右 全断面连续浇筑 一次成型 控制混凝土 的灌注速度 尽量减小新老混凝土的温差 提高新混凝土的抗裂强度 防止老混凝 土对新混凝土过大的约束而产生通缝 5 加强保温 保湿养护 延缓降温速率 防止混凝土表面干裂 养护期间 不得中断 冷却水及养护用水的供应 要加强施工中的温度监测和管理 及时调整保温及养 护措施 保温养护措施采取在混凝土表面覆盖 2 层草袋并加盖一层尼龙薄膜或在 混凝土表面蓄水加热保温等办法进行 3 4 圆形墩身施工方案 本工程圆形墩身总有 3 座 双桩基础 墩身半径为 1 米 1 凿毛处理 在墩身施工前必须对墩基础进行凿毛 至露出石子 以便墩身 与基础更牢固地连接 凿毛后清除墩身预埋钢筋内的杂物及混凝土碎渣 2 脚手架搭设 采用钢管和碗扣式扣件在墩柱周围进行搭设 考虑到抱箍法 盖梁施工平台 所以按 1 5 1 5 1 5m 间距 用满堂支架法支模的盖梁 在支架里 靠外侧设爬梯 3 钢筋绑扎与加工 钢筋采用集中加工制作 加工好运送至施工现场绑扎 在脚手架的基础上搭设钢筋支撑 按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要求绑扎钢筋 箍筋采 用焊接 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并向监理工程师报检 检查合格后进行模板安装 4 模板安装 模板试拼 打磨平整后用刷子刷好脱模剂 等待安装 将墩柱范 围内的杂物清除后 在模板安装位置铺设 2cm 砂浆垫层 吊装模板与测量放样的 边线对齐 调整至相应的位置和标高后锁紧紧固螺栓 螺栓采用 M20 模板间的缝 隙采用双面泡沫胶纸粘贴密封 以此安装以下节段模板至设计墩身高度 安装时 每每节装上后用 1kg 锥形吊对中心和模板垂直度 2 米用钢管对墩身模板进行 加固 装完最后一节模板后 再要求测量队对墩顶模板安装进行校核 直至符合规 范和设计要求并向监理工程师报检 检查合格后进行砼浇注 5 砼浇注 砼浇注是应该一次完成 并充分振捣 浇注完成后进行养护 待强 度达到规范后方可拆模 3 5 盖梁施工方案 本桥梁所有盖梁均采用现浇混凝土 盖梁底模支架采用托架法 为避免在墩柱 上留下孔洞 托架的承托采用钢箍 钢箍的连接部分要采用钢板加强 其他未尽事 宜 根据有关专项施工方案和规范实施 3 6 南北岸桥台施工方案 1 桥台基础 明挖扩大基础采用挖掘机配合人工方法开挖 基础的轴线 边线 位置及基底标高应精确测定 检查无误后方可施工 挖基废弃土方应按指定的位 置处治 当开挖后的基坑地质不符合设计要求时 地基处理应根据地基土的种类 强度和密度 按照设计和监理工程的要求 结合现场情况 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地基处理的范围至少应宽出基础之外 0 5m 符合设计要求的材料换填或加固处 理 并修整妥善后 应尽快修建基础 不得使基底浸水和长期暴露 应避免超挖 如 超挖 应将松动部分清除 其处理方案应报监理 设计单位批准 挖至标高的土质 基坑不得长期暴露 扰动或浸泡 并应及时检查基坑尺寸 高程 基底承载力 符合 要求后 应立即进行基础施工 在桥台基坑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桥台基础砼浇灌 工程作业 混凝土配制按配合比准确配制 防离析现象 桥台基础施工总体要求 是在基坑顶面设置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的设施 基坑顶留有不小于 1m 宽的护道 如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不良 应采取加固措施 当基坑坑壁坡度不稳定并有地下水 影响时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支护 2 重力式桥台台身施工 a 钢筋施工 钢筋绑扎前 作好测量工作 正确放样 在 下层混凝土上用墨线弹出结构尺寸 钢筋必须使用有出厂质量证书 并且复试合 格的产品 钢筋表面油渍 油漆 鳞漆 泥浆等污物清除干净 平直无局部弯折 有 损伤 锈蚀严重剔除不用 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需调直 在调直机上调直时 注意不得使钢筋受损伤 钢筋加工 下料前 认真核对钢筋规格 级别及加工数量 防 止差错 下料后必须挂牌注明所用部位 型号 级别并分别堆放 加工成型的钢筋 钢筋直径 钢号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平直无局部弯曲 对弯曲的钢筋要调直后使用 当采用冷拉法进行调直时 其冷拉率控制在 级钢筋 2 级钢筋 1 钢筋无 裂纹 断伤和刻痕 钢筋的弯制和未端的弯钩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的交叉点应采用 铁丝扎牢 必要时亦可用点焊焊牢 绑扎接头与钢筋弯曲处的距离不小于 10 倍的 钢筋直径 也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 在钢筋与模板之间设置垫块 垫块与钢 筋扎紧 并互相错开 钢筋焊接方法为闪光对焊 在焊接时注意在受力钢筋之间 的接头应互相错开 在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的 35 倍且不小于 500mm 区段内不能有 2 个接头 有接头钢筋的截面积占受力钢筋总面积的百分率要 50 预埋桥台台身钢筋的位置准确 牢固 不偏位 锚固钢筋满足 35d 锚固长度 钢筋 安装时使用特制的钢筋支架支撑 支架支撑在下层钢筋上 不得直接支设在模板 上 安装好的钢筋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 使钢筋位置在灌注混凝土时不致变动 钢筋制作绑扎严格按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 b 模板施工 施工前根据现场需要 修建施工平台 无修建条件可利用钢管支架搭设施工平台 确保人员施工安全 桥台台身模板与竖向支撑之间 10cm 10cm 厚的方木 中心间距平均为 20CM 布设 竖 向支撑采用 10 槽钢中心间距 60Cm 步设用直径为 20mm 的对拉螺栓将模板固定 模板接缝采用密封海绵条 模板拼装前刷脱模剂 模板安装要求接缝紧密不漏浆 内侧光滑平整 直顺度满足要求 模板安装完毕后 对其垂直度 平整度及平面位 置 顶部标高 节点联系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 验收合格后 方能浇筑混凝土 c 防裂钢筋网施工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与要在重力式桥台台身面安装防裂钢筋 网的工程 在模板安装完成 并调整结束后 采用 10 10 的防裂钢筋网片在模板 内侧安装 严格按照规范及设计要求施工 按照保护层厚度严格控制钢筋网与模 板间的间距 通过加砼垫块或短钢筋电焊保证保护层厚度 保护层厚度控制为 2 5cm d 混凝土施工 浇筑混凝土前要清除模板内的杂物 积水和钢筋上的污 垢 模板如有缝隙 要填塞严密 到达现场后检查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坍落度 坍落 度控制在 16 18cm 之间 运送混凝土须与施工进度相适应 以保证从搅拌混凝 土到灌注混凝土的时间 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 使用插入式振捣器 振捣移 动间距不超过振捣器作用半径的 1 5 倍 与侧模应保持 5 10cm 的距离 插入下 层混凝土 5 10cm 每层浇筑厚度 30cm 逐层浇筑并始终保持由一侧向另一侧方 向浇筑 且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成上层混凝土 每一处振捣完毕后 应边振捣边徐徐提出振捣棒 避免振捣棒碰撞模板 钢筋 了解情况对每一处振捣 部位振捣到混凝土密实为止 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 不再冒出气泡 表面 平坦泛浆 混凝土的浇筑要连续进行不间断 在浇筑过程中或灌注完成时 如混 凝土表面泌水较多 须在不扰动已浇筑混凝土的条件下采取措施将水排除 并查 明原因采取措施减少泌水 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成后 对混凝土外露面及时进行修 整抹平 等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 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模板 钢筋等 稳固情况 当发现有松动 变形 移位时应及时处理 浇筑混凝土时要认真填写混 凝土施工记录 混凝土在浇筑完成收浆后 应尽快对裸露部位进行覆盖和洒水养 护 覆盖时不得污染和损伤混凝土表面 模板拆除前应保持模板的湿润 应采取控 温措施 保证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不得超过 25 侧模须在混凝土浇注完成 养护 24h 后方可拆除 e 台帽 背墙施工 当台身施工完成 确定台身尺寸 标高无误 后 通过测量放样确定位置 标高后 按照设计图纸绑扎 安装台帽或护栏预埋钢 筋 用组合模板按照设计尺寸安装 在确认尺寸 位置 标高无误并得到监理工程 师允许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f 台背回填施工 桥台施工完成后 技术人员首先进 行自检 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 检查合格后 且混凝土强度大于 75 的情况下 方可进行台背回填 回填前先对基坑中的积水 草皮土 垃圾和有机土清理干净 若无法排除基坑积水时则采用砂砾石料回填 并分薄层铺筑夯实 台背回填用砂 砾石等透水性较好的石料 分层填筑每层厚度控制在 20cm 以内 使用压力机压实 在 压路机压不到的边角处 使用小型震动夯实机械配合施工或人工夯实 确保压实 度满足要求 避免跳车 3 7 引道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1 路基土方开挖 A 施工方法 a 恢复定线 放出边线桩 对较短的路堑采用横 挖方法 路堑 深度不大时 一次挖到设计标高 路堑深度较大时 分成几个台阶进 行开挖 b 路基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化施工方法 土方运距在 100 左右 选用扒 土机挖运 运距在 500 以内 使用拖式铲运机挖运 到距在 1m 以内 采用自行式 大运机挖运 大体积的土方远运 宜用挖装机械 配合自卸汽车施工 c 路基开工 前 应考虑排水系统的布设 防止在施工中线路外 的水流入线内 并将线路内的 水 包括地面积水 雨水 地下渗水 迅速排出路基 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d 对设 计中拟定的纵横向排水系统 要随着路勘探开挖 适时 组织施工 保证雨季不积 水 并及时安排边沟 边坡的修整和防护 确保边坡稳定 e 路槽达到设计标高 后 用平地机整平 刮出路拱 并预留压 实量 最后用压路压实 检查压实度 2 路基填筑及压实 A 施工特征 路基填筑工程可用配套的机械化施工 开成挖 装 运 摊 平 压机械化流水作业 能保证路基填筑高质量 高速度的完成 B 施工方法 a 恢复路基中线并加密中桩 测标高 放出坡脚桩 桩上注明 桩号 标 上填筑高度 b 清除填方范围内旧路面 草皮树根 淤泥积水 并翻松 平 整压实 地基 经监理工程师认可 实测填前标高后 上土填筑路基 c 选择适宜的填筑材 料 提前作好标准击实试验 并经监理工 程师批准试验资料和选择的取料场 d 采用水平分层的方法填筑路堤 根据压实设备和技术规范确 定压实厚度 一般控 制每层压实厚度 20cm e 土方的挖 装 运均采用机械化施工 用挖装机械配备 自卸 汽车运土 严格控制每延米卸土 推土机把土摊开 平地机整平 f 当路堤 宽度 厚度和填土含水量等符合要求后 用压路机从 路边向路中 从低侧向高顺 序碾压 压实遵照先轻后重的原则 直到 达到设计的压实度为止 g 根据路堤的 填筑高度 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检查压实度 每层 填土都要资料齐全 并经监理工 程师签认或旁站 h 在雨季施工中 为防路堤积水 填筑层表面应适当加大横坡 度 以利排水 并注意天气预报 及时碾压成型 防止填被雨水泡软 i 达到 设计标高时要抓紧按设计要求整理路槽 修整边坡 防 护 确保路堤填筑质量和 稳定性 C 填方路基压实施工流程见下图所示 铺上符合标准 含水量接近最佳 值 土料中无不适宜材料 表面大致平整 几何尺寸大致符合要求 松铺厚度 碾压 先轻型压路机后重型压路机 先慢后快 由边缘向中心碾压 前后二次轮亦重叠 15 20cm 压实度达到标准 外面表面平整无大起伏 无 弹簧 干松 现象 土石路堤的压实方法与技术要求 应根据混合料中巨粒土的含量 多少确定 当 混合料中巨粒土 粒径大于 200 cm 的颗粒 含量多于 70 时 其压实作业接近于 填石路堤 应按填石路堤的方法和要求进 行 当混合料中巨粒土的含量低于 50 时 其压实作业接近于填石路 堤 应按前述填土路堤的方法和要求进行 高填 方路堤的基底承受路堤土本身的荷载很大 因此对基底应 进行场地清理 并按 照设计要求的基底承压强度进行压实 基底的压 实度不应小于 90 当地基松软 公依靠对原土压实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的承压强度时 应进行地基加固处理 以达 到设计要求 3 路面工程级配砂砾垫层 a 准备下承层 检查验收路基 土基用 12 15T 三轮 压路机或等 效压路机进行碾压检验 压 2 3 遍 发现表面松散 弹簧及时进行 处理 并按规范要求进行检查验收 b 选择符合垫层集料级配要求质量合格的料 场进行备料 c 施工放样 恢复中线每 10m 钉一桩 并在两侧边缘外 0 33 0 5m 设边桩 进行水平测量 在边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垫层边缘的设计标 高 d 事先通过试验段确定的松铺系数 并计算各段所需用数量 用自卸车运至施工 现场均匀卸于下承层上 并及时进行摊铺 e 用推土机 平地机浆砂砾均匀摊铺 在下承层上 表面力求平 整 并有规定的路拱或横坡检查含水量不足时进行补洒 同 时摊铺路 肩用料 f 用压路机在初平的路段上快速进行碾压一遍 以暴露潜在 的 不平整 g 拉线检查标高 按设计高程每 10m 一个断面作三个标高点 作出 明显标记 用自卸汽车配合人工或手推车进行找补整形 h 平地机进行细平 整形并随时检查标高 并预留一定沉降量 i 采用振动压路机配合三轮压 路机进行碾压 在碾压过程表面 应随时保持湿润 并检查压实度 达到规范要求 为止 j 在未作上承层前严禁开放交通 应先行自检验收 对不合格 处加以处治 符合要求为止 施工主要机械 推土机 平地机 水车 自卸汽车 装载机 压路机 4 5 的水泥稳定砂砾基层 采用厂拌法施工 a 选用强制拌和机 双转轴将叶 式拌和机等厂拌设备进行集中 拌和 拌和站的位置选择要适宜 以尺量缩短成品 料的运距 b 检查 验收清理下承层 检查下承翅的压实度 平整度 横 坡度 高 程 厚度 平面尺寸以及无侧限压强 并进行工序交接 c 施工放样 恢复中线每 100m 放边线桩 抄平等 d 培路肩 e 做好配合比设计 按施工配合比备足质量 合格的原材料 水 泥应选择 32 5 级初凝时间长的 f 做好试验段 以确定施工 工艺 松铺系数 人员 机械配备 及数量 压实遍数以指导施工 g 在正式拌制稳 定土混合料之前调试所用的厂拌设备 使混合 料的颗粒组成 含灰量和含水量都 达到规定的要求 拌和要均匀 含 水量应大于最小含水量 1 2 h 尽快将拌成 的混合料运到铺筑现场 如运距远 车上的混合 料应该覆盖 以防水分过分损失 并尽快摊铺碾压成型 从拌和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