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港调头区疏浚方案.doc_第1页
惠州港调头区疏浚方案.doc_第2页
惠州港调头区疏浚方案.doc_第3页
惠州港调头区疏浚方案.doc_第4页
惠州港调头区疏浚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1.1 编制依据21.2 编制原则2第二章、工程概述32.1工程概况32.2施工范围和内容32.3 水文32.3.1潮汐32.3.3波浪42.3.4海流52.4 地质条件52.4.1地形、地貌5第三章、施工方案63.1施工准备工作63.1.1测量63.1.2施工船舶投入计划63.1.3施工船型的选择64.1.4施工船舶投入计划表74.1.5人员投入计划表73.1.6拟投入本项目施工的主要管理人员及资质83.2工艺流程图93.3施工方法103.3.1工艺流程103.3.2 施工方法103.3.3施工要点103.3.4质量控制标准:11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124.1施工工期124.2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12第五章、质量保证措施135.1质量目标135.2质量方针135.3质量保证体系框图135.4质量保证措施14第六章、工期保证措施16第七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177.1安全保证体系177.2 安全保证措施17第八章、水下开挖项目施工组织机构19第一章、总 则1.1 编制依据1.1.1惠州港一期码头(改造)配套工程招标文件惠州港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10;1.1.2惠州港荃湾港区一期改造工程施工图纸和设计说明中国船舶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2003.8;1.1.3惠州港一期配套工作船码头码头修改工程施工图纸和设计说明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2003.7;1.1.4与本工程有关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有关会议纪要等。1.1.5主要施工规范及验评标准交通部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94);交通部疏浚工程技术规范(JTJ319-99);交通部疏浚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324-96);国家和行业其他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广州建港工程公司有关管理制度、质量体系文件。1.2 编制原则1.2.1 遵守合同中的条款与规定的原则。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对本工程的施工范围、工程质量标准、工期安排及工程实施等,严格遵照合同规定。1.2.2 严格按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组织施工的原则。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严格执行施工技术规范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精心组织、科学施工,坚持工程质量高标准,创优质精品工程。1.2.3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施工的原则。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进行施工布置,安排施工顺序。在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做到各项目施工工序兼顾,衔接合理,彼此减少互相干扰,合理调配人力和财力资源,减少施工成本,保证施工质量,创建环保和优化文明施工的环境。第二章、工程概述2.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惠州港荃湾港区一期工程码头,主要货种为件杂货,近年逐渐发展集装箱货种,但堆场及层数不规范)。为适应新增加的4万吨级散货船舶(主运木屑)要求,改造工程将原一期码头岸线向西延长90m,使该泊位能兼靠第三代集装箱船。2.2施工范围和内容本次主要施工内容为改造及续接码头调头区疏浚,疏浚工程量约9万立方米,调头区疏深为-9.0米,疏浚范围详见平面图2.3 水文2.3.1潮汐2.3.1.1潮汐性质本区属不正规半日混合潮型,每月有810d为日潮,2022d为半日潮。由于受地形影响,外海潮波传至大亚湾内变形较大,以致潮汐日不等现象非常明显。2.3.1.2基面关系本工程采用当地理论最低潮面。当地理论低潮面在黄海基面下0.8m, 即:黄海基面=当地理论最低潮面+0.8m。2.3.1.3潮位特征值历年最高潮位:2.86m历年最低潮位:-0.24m年平均海面:1.17m最大潮差: 2.68m平均潮差: 1.28m平均高潮位:1.67m平均低潮位:0.64m2.3.2设计水位设计高水位:2.48(2.45)m设计低水位:0.04m校核高水位:3.92m校核高水位:-0.22m施工水位取:1.10(1.50)m2.3.3波浪(1)波况大亚湾湾口朝向SE,湾内有众多岛屿遮挡,波浪一般不大,其中大亚湾湾口至马鞭洲,碧甲一带最大,霞海、亚婆角、喜洲等处波浪略小,大亚湾西部的哑铃湾、澳头湾一带波浪最小。本海区波浪以涌浪为主,风浪为辅,全年常向SSE频率为30.8%;其次为S向,频率为11.6%。夏秋季常浪向为SE向,冬春季常浪向偏N。实测最大波高3.1m,波向为SSE向。年平均H1/10波高0.4m,H1/10波高2.5m波高仅在台风期间出现过3次。78级风时,实测波高H1/10为1.5m左右;1992年3次台风期间波高都在2.22.7m,全年波高H1/10在0.6m以下出现的频率为91.9%。(2)设计波浪要素见下表波向水位重现期H1%H4%H13%H(m)T(m)NE设计高水位50年一遇3.202.762.291.536.225年一遇2.932.522.091.385.8设计低水位50年一遇2.992.612.221.525.925年一遇2.712.351.991.355.7SW设计高水位50年一遇2.802.401.981.315.725年一遇2.592.201.831.185.6设计低水位50年一遇2.572.231.881.275.625年一遇2.402.081.741.175.4SE设计高水位50年一遇3.623.152.651.787.425年一遇3.332.882.411.607.1设计低水位50年一遇2.932.572.191.507.425年一遇2.662.311.951.327.12.3.4海流本海区的海流以潮流为主,潮流为不规则半日潮流,平均潮流流速为0.02m/s0.24m/s,为弱潮流海湾。涨潮历时为1418h,落潮历时为711h。潮流转流时,大亚湾湾口西侧先涨后落,东侧先落后涨,形成一逆时针环流,历时1h左右。工程所在位置海流速小于0.2m/s。2.4 地质条件2.4.1地形、地貌大亚湾三面环山南面向海,呈典型的“门”字型港湾。湾内水面平静,水域宽阔,南北长约19km,东西宽约10km。湾内大小岛屿密布,水深自北向南逐渐增加,至中部水深达-12-13m,湾底坡度平缓,以0.05的坡度向海湾口倾斜、至口门附近达-17-18m。该湾沿岸一带山丘连绵,东部岸线比较平直,浅湾较多,岸坡平缓,砂堤和泻湖发育;北部地势较低,岸坡平缓,溪沟发育,水深较浅,多浅滩;西部岸线曲折,岬角和港湾相间,山势陡峻,岸坡较陡,深水近临岸边边。陆地地貌主要包括剥蚀丘陵、洪积扇、海积(泻湖、滨海)平原等。海岸地貌特征主要有岩滩、基岩砾石滩、砂质海滩、泥质海滩等。海域地形特点表现为西北高、东南低的趋势,地貌类型为水下浅滩,沉积物较细,主要为淤泥。第三章、施工方案3.1施工准备工作3.1.1测量 1、控制点的确认 根据业主提供的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的数据,经复核、验算无误后将其成果提交监理工程师审批确认,以此控制点数据做为工程施工基线设立的依据。 2、建立平面控制系统,采用经复核的基点在码头后方设立二条平码头前沿线基线,按投入施工船舶宽度在基线上用皮尺量取设立调头区开挖导标.(或采用GPS卫星系统进行平面定位) 3、施工高程控制系的设置根据已经确认的高程水准基点引测高程控制网点,高程控制选在施工现场附近且通视良好的地方,根据高程控制系统设立施工水尺,施工水尺设立在通视、固定的地方,在施工期作好控制点、水尺日常维护。4、施工时,对疏挖标高的控制主要由施工水尺控制,根据施工现场潮位涨落速度,掌握标高的变化,及时校对水尺. 3.1.2施工船舶投入计划设备名称型号单 位数 量备 注全站仪NTS322台1经纬仪T2台1水准仪NA24台13.1.3施工船型的选择本项目疏浚工程量约9万立方米,为了满足总工期40天的要求,计划日均挖泥量为4000 m3。结合现场的工况条件,我司计划投1艘4立方抓斗式挖泥船配置2艘800 m3泥驳进行调头区疏浚施工。4.1.4施工船舶投入计划表设备名称类型单 位数 量生产率备 注挖泥船4m3抓斗船艘1300m3/h泥 驳开窗式艘8300 m3/载锚艇艘14.1.5人员投入计划表序号施工人员人数备 注1分项技术主管12施工管理人员23质检员14测量员25安全员16船员30合计373.1.6拟投入本项目施工的主要管理人员及资质水下开挖施工投入的主要管理人员及资质序号姓名资 质在本项目担任的职务联系电话备 注1任宏飞工程师(一级项目经理)项目经理139236373532高瑞雄高级工程师项目总工138299055983蔡思远助理工程师分项技术主管138027314184胡水海助理工程师施工员136695616315张远东质检员证质检员56849226陈国强安全员证安全员130184191367陈海峰施工员证测量主管55555858温锡洪潜水员证潜水组长55555853.2工艺流程图 施 工 准 备 临设办公场所的租用 人员、施工船舶调遣 设立平面系统和高程系 基槽、港池开挖导标测设 分 段 施 工 抓斗式挖泥船浚挖 装驳、运、卸泥竣 工验 收 项目部测量、出图 监理工程师验收签认 计量签证 竣工资料整理 3.3施工方法3.3.1工艺流程测量控制点复核与引测疏浚导标放设抓斗船布锚定位驳运 卸泥挖泥3.3.2 施工方法 调头区疏浚施工,抓斗船采用垂直码头布锚,施工过程采取分段、分条、分层的开挖。将调头区开挖至-9.0m标高,挖边坡根据设计要求,计算放坡宽度,按矩断面开挖,开挖时按梯形断面分层开挖,使挖槽自然坍塌后接近设计边坡。 1)分段开挖:调头区疏浚,本项计划投入1条4 m3抓斗式挖泥船进行施工。 2)分条开挖:我司投入的抓斗式挖泥宽度为L-1米。 3)分层开挖:按每层约2.5m厚度为一层,由上向下分逐层开挖船船宽为11米左右,由于调头区宽度大于,需分条开挖。为防止漏挖,每挖条,直至设计挖泥标高。 4)边坡开挖:设计边坡为1:7,挖泥船按照阶梯形状开挖,即每挖宽7.0米高程提高1.0米。 5)挖泥船布锚:抓斗船施工时艉锚为交叉八字锚,艏锚为八字锚。应尽量抛足长度3.3.3施工要点1)施工前先设立水尺、纵向导标与横向导标,以及边标、边坡标、分条定船方向导标,并在施工图中标出标志的形状与颜色。2)根据水位控制下抓斗的深度,根据土质控制下抓斗的间距。(重叠1/41/3的抓斗宽度)加强对船身移位的控制。 3)挖泥船进行水上作业时要勤对标,加强对水深的测探与水尺观察,注意填写进度报告与自检记录,并在施工平面示意图上显示船舶所在位置与开挖的标高,及地质情况,保证施工质量,防止漏挖、少挖、多挖。 4)施工中加强对船机设备的维修保养,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并注意天气的变化,做好防台风工作,加强对陆上标,水上标,水尺日常维护与校核,防止标志的偏位影响船舶正常施工,加强水上作业船机人员的安全管理,在布锚区范围内晚上点锚灯,保证夜间过往船只航行的安全,白天升挂施工旗号。 5)本工程的开挖土方将卸至有关部门批准和指定的卸泥区。在开挖、运输、卸泥过程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尽可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3.3.4质量控制标准:调头区疏浚的质量控制按疏浚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324-96规范要求,平均超深不大于80cm,每边的平均超宽不大于400cm。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4.1施工工期调头区施工计划从2005年9月1日至2005年10月10日,共40个历天。拟投入抓斗挖泥船生产率估算表船 名类型生产率(m3/h)日有效工作时间(h)日生产量(m3)月工作时间月生产量(m3)*4m3抓斗船30014.4432025108000合计以上各船的生产率已考虑了各因素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 4立方抓斗船生产率约300 m3/h,日工作时间为16小时,扣除泥驳靠泊和施工移锚的影响时间,每天实际挖泥时间为原来的90%,即16.2小时,每月按施工时间25天计算,月总产量为108000立方米。4.2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工程项目工期开工日期05年9月05年10月竣工日期上旬中下下上旬中下下调头区疏浚38天2005-9-12005-10-8内检及验收2天2005-10-92005-10-4第五章、质量保证措施5.1质量目标 本工程项目质量目标为:优良。5.2质量方针 中国水产广州建港工程公司作为专业的水工工程施工单位,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和专业施工船机设备及丰富的施工经验。本公司的质量方针是:“质量创优、信誉为本、顾客满意、持续改进”。5.3质量保证体系框图项目经理 质检员项目总工程师施工技术组船机设备组 控测试组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5.4质量保证措施为保证本工程的质量达到优质工程标准,为此推行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开展质量过程控制、检查、健全检测制度,形成检测网络,使全体施工人员养成严格执行各项质量检测制度的自觉性。严格实行“三检制”,做好施工原始资料的记录、收集和整理工作,对每道工序,每个部位进行自检,经监理工程师检验认可后,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具体措施是: 1)从组织机构上保证:拟派具有施工丰富经验的技术人员和高质素的工人参加施工。建立现场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招标文件工程技术要求、技术规范、施工图设计和操作规程施工,以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2)按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完善各工序、各专业质量检测制度,并在施工中认真贯彻执行。同时按照各专业的各种规范和条例,加强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质量意识的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使职工养成严格执行质检制度的自觉性。实行工程技术人员和质检人员跟班施工的制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逐级报告。 3)从检测试验、测量设备上保证:所有检测试验、测量都必须满足施工精度的要求,并在检定的有效期内使用。为工程施工及时提供准确的监控数据。 4)从施工管理上保证:实行岗位责任制和逐级负责制,任务落实到个人,各级均对各自所承担的施工任务的工程质量负责,严格执行公司制定的奖惩制度,对违反操作规程和有关规定,工程质量不符合技术规范和施工图设计要求的施工,除坚决返工外,还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给予处罚并限期改正。对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有关规定施工,工程质量优良的给予奖励,质检人员有权保证贯彻执行,以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5)切实做好准备工作(包括施工人员、机械设备、材料的准备、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的制定),在施工中按技术规范、施工图设计和有关规定严格把关,施工前熟悉图纸要求。 6)平面位置控制措施 A、挖泥船一侧要始终处在分条交界堑口的边线上,因此必须经常摸准堑口,防止漏挖。 B、按小于挖泥船宽米取值作为每个分条宽度,这样使开挖过程中每一分条均有重叠开挖部分,有效防止了漏挖。 C、分层开挖时,上面分层较厚,接近疏浚深度时分层要薄。另外,分层、分条时要将边坡和设计超宽包括在内,一次挖完,否则逐层下挖,条宽必然渐趋缩窄,很难挖清界线。 7)挖深控制措施 、在施工中必须勤看水位、勤测水深、勤对船位,只有当实挖深度符合设计要求时,挖泥船才可移位。 、挖深控制通过操纵台深度指示器来控制,用测深仪测量水深来校核。 、为防止在前移方向上的漏挖,造成疏浚深度不足,取抓斗张开宽度的.倍作为每次移船的移动距离。 、在移船之前必须检测实挖部位水深,当深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方可移船。 、为防止超挖,在开挖至最底层时,根据泥层的厚度调整挖泥船的前移量和排斗数量。第六章、工期保证措施 6.1、以施工进度总体计划为目标,推行项目经理部承建工程管理责任制,建立施工计划管理组,明确各部分工计划指标,采取分时分区控制,按部位控制的目标管理办法。要求各作业班组严格执行施工进度总体计划,在充分协调,积极组织和综合平衡的基础上,抓住进度网络的关键线路,按总体计划分解为各部分进度计划,开工前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查。 6.2、建立每周一次的由现场工程项目经理主持召开的“工程施工协调会议”制度,全面掌握工种的施工进度情况,抓住施工薄弱环节,对其影响进度计划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对需要当场协调解决的问题,当场解决,确保工种计划的顺利执行。 6.3、从非关键线路上要资源,关键线路上要时间,充分利用和调整施工过程中的人力和设备能力,组成有节奏的、均衡的施工,保证工程施工的整体性,工序衔接的均衡的施工,分段施工的连续性及单位之间的协调性。本着赶前不赶后的原则,考虑工序穿插施工。确保按日按周按月完成任务。6.4、对于本工程每周的“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完成情况周报表”,项目经理必须对表中反映的已完成工种量进行认真的核定,看是否与实际工程进度相符,发现不实,及时更正,以维护工程计划报表的真实性。6.5、本工程公司在人力、物力、设备上给予强有力的保证,增加机械维修保养,确保机械正常。 6.6、认真学习设计文件,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本工程的特点、难点和施工条件,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完善施工工艺,最大限度提高作业效率。 6.7、严密做好施工前的一切准备工作,立即组织施工队伍进场,筹建现场临时设施,及时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开展各项工作。 6.8、与业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