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精细化监管与台帐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_第1页
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精细化监管与台帐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_第2页
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精细化监管与台帐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_第3页
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精细化监管与台帐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_第4页
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精细化监管与台帐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精细化监管与台帐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精细化监管与台帐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一、基本情况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项目主要承担单位为某省土地统征整理事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中心”是1994年经某省人事厅批准成立的某省国土资源厅直属事业单位,是承担某省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基本农田保护、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用等技术性、事务性工作的专业机构。单位名称:某省土地统征整理事务中心地址及邮编:法人代表姓名:人员:“中心”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8人,其中研究员1人,高级工程师2人,高级会计师2人,工程师15人。其中取得博士学位1名,硕士学位11名。技术人员的专业构成主要为测绘、土地资源管理、农田水利、地理信息系统等。财务收支:自收自支2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姓名:xx;职务:“中心”主任;职称:研究员;专业:土地资源管理;联系电话:xxxxxxxxxxxx研究员长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评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获得部、省级各项奖励13项,发表各类学术论文30余篇,获某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表彰,某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某省灾后恢复重建专家服务团成员,兼任某省土地估价师协会副会长、某省土地学会副理事长。现为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成都平原城乡用地协同调控系统开发与示范课题负责人。3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六个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精细化监管与台帐建设。项目类型:专项项目。项目属性:新增项目。项目主要工作内容:1、主要技术标准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农用地分等数据库标准;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全国土地利用“一张图”工程以及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上图相关要求。2、工作对象、范围及要求郫县、三台县、岳池县、安岳县、隆昌县、通江县等六个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县域内约38.61万公顷基本农田,约27万个基本农田保护块,涉及农户约160万户(其他基本情况详见下表)。六个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基本情况表名称基本农田面积(公顷)农业人口户数(户)基本农田保护区(个)基本农田保护片(个)基本农田保护块(个)备注郫县1956289298141461191三台县994653228934499509岳池县631113188844483146585安岳县125525514695106955505隆昌县32096207657183731210通江县463011595524952534248合计38606016129791391612268248根据各地实际,拟定郫县、岳池县、安岳县以基本农田图斑为工作单元,三台县、隆昌县、通江县以基本农田保护块为工作单元。其中郫县拟选择一个行政村以地块为工作单元。每个县必选择一个基本农田保护区(乡镇)设立保护标志牌,建立保护标志牌属性(属性结构待定);每个县必选择一个基本农田保护片(行政村)设定界桩,建立界桩属性。以基本农田图斑为工作单元的,属性数据库必须含基本农田保护图斑属性、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属性、基本农田土地质量属性;以基本农田保护块为工作单元的,属性数据库必须含基本农田保护块属性、保护界线属性。其中郫县以地块为工作单元的行政村属性数据库必须含基本农田利用属性(该属性结构待定,其他各属性结构详见附表1)。3、主要工作内容以六个示范区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基本农田上图)为基础,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完成:(1)以基本农田保护块、基本农田图斑或基本农田地块为单位,认真仔细开展调查,将基本农田保护块、基本农田图斑、基本农田地块分别落实到村民小组和农户,建立和完善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信息属性数据;(2)以基本农田保护块、基本农田图斑为单位,利用各地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建立和完善基本农田土地质量属性数据;(3)以基本农田保护区为单位,建立保护标志牌属性;以基本农田保护片为单位,建立界桩属性;以基本农田地块为单位,建立基本农田利用属性。(4)以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信息、基本农田土地质量信息、标志牌属性、界桩属性、利用属性为基础,建设和完善六个示范区基本农田属性数据库;(5)以基本农田属性数据库为基础,建立和完善含图、表、卡、册等的基本农田保护台账;(6)以属性数据库为基础,以ArcGIS、Oracle为平台,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具有查询、统计、输出、实时更新功能;预期总目标:以实现基本农田动态化、可视化和精细化监管为总体目标,以基本农田“监督管理信息化”为建设目标,以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TD/T10192009)为主要技术标准,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和基本农田上图成果基础上,通过入户调查,建立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信息属性数据、质量信息属性数据、标志牌属性数据、界桩属性数据、利用属性数据;在上述属性数据基础上,建立基本农田属性数据库,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台帐;以ArcGIS、Oracle为平台,开发信息管理系统,达到以下目标:(1)切实将基本农田落到图斑、农户、地块,真正落实保护责任;(2)健全基本农田保护台帐,对每一宗基本农田保护地块所涉及的保护责任、承包经营和质量等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建立完整的图、表、卡、册等台账;(3)将基本农田相关信息纳入数据库管理,并做好日常更新维护,确保数据现时性,便于查询、统计,实现基本农田动态监管;(4)落实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加大建设投入力度,稳步提高基本农田质量;(5)总结实现基本农田有效监管的差异化模式和不同途径;(6)为建立全省基本农田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和全省“ 一张图”工程建设提供示范和技术方法。阶段性目标:第一阶段,技术准备,2010年5月6月,基础资料图件收集整理,拟定技术方案、调查方案,相关人员培训;第二阶段,现场调查,2010年7月9月,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上图成果为工作底图,以基本农田图斑为单位,开展入户调查,填写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信息表;第三阶段,内业处理,2010年10月12月,以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信息表、基本农田土地质量表为基础,建设六个示范区基本农田属性数据库,建设基本农田保护台帐;第四阶段,系统开发,2011年1月2月,以基本农田属性数据库为基础,基于ArcGIS、Oracle,开发信息管理系统,具有查询、统计、更新功能;第五阶段,试运行及应用,2011年3月4月,试运行并调试完善;第六阶段,成果验收,2011年5月,申请并完成验收。主要社会效益:六个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精细化监管与台帐建设,以实现基本农田动态化、可视化和精细化监管为总体目标,以“基本农田监督管理信息化”为建设目标,切实将基本农田落到地块和农户,真正落实保护责任;将基本农田相关信息纳入数据库管理,并做好日常更新维护,确保数据现时性。该项目的开展,对我省推进示范区建设,发挥典型示范作用,探索基本农田保护长效机制,实现基本农田有效监管,全面提升我省基本农田保护管理和建设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项目总投入情况:省财政预算。二、必要性与可行性1.项目背景分析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确立二十年来,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一直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建立保护补偿机制,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51号)、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均要求切实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为贯彻落实中央、国务院相关文件精神,国土资源部下发开展设立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197号),决定开展设立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工作,提出了基本农田标准化、基础工作规范化、保护责任社会化、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目标。国土资源部关于正式确定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270号)确认我省郫县、安岳县、岳池县、通江县、隆昌县、三台县共计六个县为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关于印发关于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设想和有关要求的函(国土资耕函2006008号)进一步明确了“监督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思路、目标、具体步骤,要求建立基本农田保护数据库及基本农田保护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基本农田保护基础信息与日常更新管理的计算机化、网络化。2009年12月2日,国土资源部、农业部联合下发关于划定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167号)要求:切实将基本农田落到地块和农户,真正落实保护责任;健全保护台账,夯实基本农田电子政务管理基础;加快建立统一的基本农田信息网络系统,构建信息化管理体系;全面推行“五级”报备制度,实现信息共享。该通知同时强调:调整划定基本农田,真正落到地块和农户;健全基本农田保护台账,各地要对每一宗基本农田保护地块所涉及的保护责任、承包经营和质量等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建立完整的图、表、册等台账;将基本农田相关信息纳入数据库管理,并做好日常更新维护;加快推进基本农田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尽快建立起国家、省、市、县、乡基本农田信息五级报备制度,确保及时准确地掌握基本农田现状与变化情况。国土资源部正在组织实施全国“一张图”及土地变更调查工程建设。目前全国“一张图”及土地变更调查工程建设总体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该工程建设采用遥感等高新技术,重点监测新增建设用地及其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情况,为耕地保有量和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以及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的征缴等相关业务提供依据,是批后监管的主要信息来源,为构建国土资源监管综合信息平台提供基础和手段。2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基本农田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物质基础,对基本农田实行有效监管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历史责任。基本农田的有效监管是对基本农田数量、质量、分布、利用等“四位一体”的全面监管,是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基础上,借助信息化手段,通过“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实现对基本农田动态化、可视化和精细化监管。对基本农田实行有效监管,建设基本农田信息管理平台是基础,核心内容是:在收集整理基本农田数量、质量、分布、利用等信息基础上,利用3S技术、数据库和网络技术,建设涵盖图、数、表、(责任)人等基础属性的基本农田数据库及管理系统。郫县、三台县、岳池县、安岳县、隆昌县、通江县等六个县属于不同的地貌类型区,经济发展水平也不一致,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也是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基本农田保护基础工作相对比较扎实,具备先行开展管理平台建设的基础条件。因此,开展六个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精细化监管与台帐建设工作, 能为全省基本农田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和全省“一张图”工程建设提供借鉴,积累经验,为我省实现基本农田有效监管提供必要的手段和途径,十分必要。3项目实施的可行性“中心”自建立以来,一直从事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基本农田保护相关技术性、事务性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基本农田保护和示范区建设知识和实践经验,培养了一大批知识水平、技术能力和实践经验都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近年来又引进了多位地理信息系统、土地资源管理、测绘等专业的硕士和本科生,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工作团队。自2005年国土资源部开展设立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工作以来,受省国土资源厅委托,“中心”承担了大量示范区建设的技术性、事务性工作。2005年,编制完成了六个示范区及某省的 建设方案,上报国土资源部获批;2006年,组织编制了示范区建设相关文件汇编;2007年,开始编制示范区建设工作动态,每年6期,介绍省内外示范区建设先进经验和做法;2008年启动了某省典型地貌区基本农田动态监测专项项目,在六个示范区各选择一个典型行政村,对不同时段遥感影像解译,反映基本农田变化规律,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主体研究任务,进入成果整理阶段。综上,“中心”技术力量有保障,长期从事示范区建设技术性、事务性工作,熟悉相关政策和技术标准,又有承担相关专项项目的实践经验,能够确保该项目的顺利实施。三、实施条件1人员条件“中心”自建立以来,一直主要从事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基本农田保护相关技术性、事务性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基本农田保护和示范区建设知识和实践经验,培养了一大批知识水平、技术能力和实践经验都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近年来又引进了多位地理信息系统、土地资源管理、测绘等专业的硕士和本科生,现有博士1人,硕士11人,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工作团队。“中心”具体参与人员详见附表5。同时,将邀请我省相关领域专家组建技术指导小组,负责技术方案论证和技术培训。2资金条件省财政预算。3基础条件(1)相关基础工作已完成目前,我省六个示范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农村土地调查成果均已通过省级预检并已经上报国家核查;同时,基本农田上图工作成果也已上报,能够提供基本农田数据层相关数据。2003年3月,我省全面开展农用地分等工作。 2004年10月,全省完成了179个县、市、区农用地分等工作,建成了某省农用地分等数据库,建立了农用地分等信息系统、农用地分等成果管理信息系统。2004年12月,通过了国土资源部预检。2004年12月至2005年7月,项目组根据预检组专家提出的意见,对全省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成果进行了修改和完善。目前,六个示范区能够提供自然质量等、利用等、农用地等相关数据。目前,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已启动,基本农田划定调整已结束,六个示范区能提供基本农田划定相关数据。(2)技术条件六个示范区都通过了省厅落实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专项检查,基础工作比较扎实;自2006年示范区建设启动以来,六个示范区对相关文件要求、技术标准非常熟悉。六个示范区都参与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农村土地调查和基本农田上图工作,具有基本农田数据层建设经验,对GIS软件的操作比较熟悉,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该项目由某省土地统征整理事务中心牵头实施。“中心”自2005年开始就积极介入示范区建设技术性、事务性工作,先后承担完成了示范区建设方案编制、示范区基本农田动态监测等专项项目,具有相关技术力量和仪器设备。(3)实施条件省厅高度重视示范区建设,专门委托“中心”承担示范区建设相关技术性、事务性工作;省厅成立了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发布了信息化建设规划纲要,明确了信息化建设目标和技术标准;省厅将基本农田保护纳入目标责任考核,定期进行各项专项检查,高度重视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中心”将主要承担技术性、事务性工作,负责拟定技术方案、工作方案、技术培训,请省厅耕保处、省国土勘测规划院、省厅信息中心参与技术指导,择优选择技术力量较强的西南交通大学、某师范大学、中科院山地所、某农业大学等机构协作参与系统开发等工作,六个示范区国土资源局承担调查、建立属性数据库、建立保护台帐等。各相关单位将依据实际工作内容和工作量分配工作经费。四、进度与计划安排六个国家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精细化监管与台帐建设进度安排计划表实施阶段目标内容时间(月)技术准备基础资料图件收集整理;拟定技术方案;拟定调查方案,相关人员培训。2010年5月6月现场调查以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上图成果为工作底图,以基本农田图斑为单位,开展入户调查,填写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信息表。2010年7月9月内业处理以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信息、基本农田土地质量信息为基础,建设六个示范区基本农田属性数据库,建设基本农田保护台帐。2010年10月12月系统开发以基本农田属性数据库为基础,基于ArcGIS,开发信息管理系统,具有查询、统计、更新功能。2011年1月2月试运行及应用试运行并修改完善。2011年3月4月成果验收申请并完成验收。2011年5月五、主要结论1项目建设严格按照国土资源部相关文件要求和技术规范,制定技术方案和实施方案,搞好技术培训,保证成果质量。2经费预算严格遵循相关财务制度,在经费使用中,做到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3项目承担单位长期从事基本农田保护和示范区建设相关技术性、事务性工作,承担了类似专项项目,具有项目组织、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等优势,能保证项目顺利实施。4该项目以基本农田数据库标准为主要技术标准,针对各地实际,探索落实基农田保护责任的不同模式和途径,补充界桩属性和利用属性,既是创新,也是难点。5该项目以实现基本农田动态化、可视化和精细化监管为总体目标,以基本农田“监督管理信息化”为建设目标,总结实现基本农田有效监管的差异化模式和不同途径,为建立全省基本农田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和全省“ 一张图”工程建设提供示范和技术方法,意义重大,十分必要。28附表1:基本农田保护块属性结构描述表序号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长度小数位值域是否必填说明1目标标识码MBBSMInt10 0是2要素代码YSDMChar10见表1是3保护块编号BHKBHChar9 0是4权属性质QSXZChar2见表25是5耕地面积GDMJFloat152 0是单位:平方米6基本农田面积JBNTMJFloat152 0是单位:平方米7保护期限BHQXInt4是8责任书影像ZRSYXImg是影像文件基本农田保护图斑属性结构描述表 序号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长度小数位值域是否必填说明1目标标识码MBBSMInt10 0是2要素代码YSDMChar10见表1是3图斑编号TBBHChar15 0是4权属性质QSXZChar2见表25是5耕地面积GDMJFloat152 0是单位:平方米6基本农田面积JBNTMJFloat152 0是单位:平方米7保护期限BHQXInt4是8责任书影像ZRSYXImg是影像文件保护界线属性结构描述表序号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位值域是否必填说明1目标标识码MBBSMInt10 0是2要素代码YSDMChar10见表1是3保护界线长度BHJXCDFloat151 0是单位:米4保护界线类型BHJXLBChar6见表22是5界线说明JXSMText否界桩属性结构描述表 序号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位值域是否必填说明1目标标识码MBBSMInt10 0是2要素代码YSDMChar10见表1是3界址点号GDDHChar10 0是4界标类型JZLX Char2是5界址点类型GDLXChar2是6点之记DZJImg否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信息表结构 序号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长度小数位值域是否必填说明1要素代码YSDMChar100是见表12责任区编号ZRQBHChar15是3责任人编号ZRRBHInt20 0是4责任人名称ZRRMCChar20非空是5联系电话LXDHInt20 0否6居住地址JZDZChar50否7保护期限BHQXInt4 0是8上级单位编号SJBHChar20 0是9上级单位名称SJMCChar50非空是基本农田土地质量表结构 序号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长度小数位值域是否必填说明1要素代码YSDMChar100是见表12图斑编号TBBHChar150是参见表143自然质量等ZRZLDInt10是4利用等LYDInt10是5农用地等NYDDInt10是 6耕地类型GDLXChar4非空是对应规划用途7年平均气温NPJQWFloat510是单位:8积温JWInt40是单位:9年均降水量NJJSLInt40是 单位:mm10无霜期WSQInt30是 单位:天11有机质含量YJZHLFloat520是%12土壤质地TRZDChar10非空是13耕作层厚度GZCHDInt30是对应农用地土层厚度,单位:cm14养分状况YFZKChar4非空是15污染状况WRZKChar2非空是16海拨高度HBGDInt40是单位:m17地形坡度DXPDInt20是单位:度18潜水埋深QSMSInt30是单位:m19潜水矿化度QSKHDFloat4非空是单位:克/升20灌溉保证率GGBZLChar10非空是21灌溉水质GGSZChar2非空是22排水条件PSTJChar8非空是分为四级23标准耕作制度BZGZZDChar10非空是一年几熟24作物名称ZWMCChar10非空是25作物产量ZWCLFloat50是单位:kg附表2: 项目支出预算构成表费用构成序号支出明细项目测算结果及说明备注“中心”工作经费1会议费可行性论证会费 40人*260元/人/天*1天1.0万元技术方案论证会费80人*260元/人/天*1天2.0万元技术培训会费80人*260元/人/天*1天2.0万元验收会费40人*260元/人/天*1天1.0万元2设备购置费便携式计算机1.5万元/台*2台=3.0万元“中心”自行政府采购小型机(数据处理)20.0万元/台*1台=20.0万元查询触摸平台4.0万元/台*1台=4.0万元磁盘阵列(数据存储)15.0万元/台*1台=15.0万元ArcGIS平台25.0万元/套*1套=25.0万元3专家咨询费12人*2天*800元/人/天2.0万元4差旅费省内:230元/人/天*6人*30天4.0万元省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