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档简介
安徽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河南出土战国青铜器铭文整理与研究 姓名 申青云 申请学位级别 硕士 专业 汉语言文字学 指导教师 徐在国 2010 04 ii 内容摘要内容摘要 青銅器是我國古代文化藝術的瑰寶 青銅器銘文也是我們研究戰國時期的社 會歷史文化 語言文字的寶貴材料 河南地處中原 不僅是文物大省 也是青銅 器出土最多的省份 青銅器及其上面的銘文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了解青 銅器銘文的內容能更好的幫助我們理解當時的语言 文化 政治等諸多社會因素 本文以河南地區出土的戰國時期的銅器銘文爲研究對象 首先收集河南地區出土 的戰國青銅器及其銘文 然後對銘文進行釋讀 對有爭議的字詞盡量收集各家說 法並通過分析擇優存之 具體內容如下 緒論部分主要介紹了河南出土戰國時期有銘青銅器的概況及研究現狀 論文主體部分便是對河南地區出土戰國銅器銘文的整理與研究 本文共收集 了長葛縣 1 件 登封縣 4 件 固始 1 件 輝縣 3 件 淅川 16 件 新鄉 1 件 信陽 1 件 新鄭 28 件 息縣 1 件 葉縣 2 件 宜陽縣 1 件 郓城縣 1 件 洛陽 22 件 洛寧縣 1 件 南陽市 2 件 駐馬 店 4 件 等 16 個地區的 88 件有銘青銅器 并按地域對它們進行分類整理 每 一件青銅器單獨成篇 先說明青銅器的出土地及現藏處 再對青銅器作簡略的說 明 重點是對青銅器銘文的隸定及釋讀 沒有爭議但很難理解的字詞 做出解釋 有爭議的字詞列出各家說法並擇善從之 關鍵詞 關鍵詞 河南地區 戰國時期 青銅器銘文 整理與研究 iii abstract bronze ware is china s ancient culture art treasures bronze inscription is also our precious material to study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and classical language of warring states period henan province lives in the central plains not only major province ofhistorical but also the main province of bronze ware bronze ware and the bronze inscription w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entral cultural understanding the content of the bronze inscription is better to help we learn the cultural political and so on social element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is thesis is focus on the bronze inscription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which is dicovered in henan provice first collecting the bronze and the bronze inscription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dicovered in henan province then transforming the bronze inscription into traditional script and collecting the different perspectives of experts as tothe controversial word specific contents as follows preface part mainly introduces profile of bronze with inscription unearthed in henan province the study of the inscription the reason of the selecting item andresearch methods the main body of the thesis is collecting and researching the bronze with inscription unearthed in henan province the thesis have collected the changge one piece gengfeng four piece gushi one piece the town of hui three pieces the area of xichuan sixteen pieces the area of xinxiang one piece the area of xinyang one piece the area of xinzheng twenty eight pieces the town of xi one piece the town of ye two pieces the town of yiyang one piece the town of yuncheng one piece the area of luoyang twenty two pieces the town of luoning one piece the city of nanyang two pieces the area of zhumadian four pieces total of seventy three pieces bronze with inscription of fifteen areas and classifing them according to area to every one bronze above all showing the appearance of bronze of the land and courtesy then making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bronze the priority is transforming the bronze monument into traditional script as to the unquestioned word give a simple explanation as to the controversial word list the different version of scholar and choose the better perspective key word the area of hena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bronze monument collect and research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章第一章 緒論緒論 一 選題原由一 選題原由 有學者曾言 一篇長篇銘文 可抵 尚書 一篇 河南位于黃河流域 是 中國文明的發源地 今天 遍布于河南地區的文物古迹 正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 文化的載體 河南地處中原 八千年綿延不絕的文化傳承 二十多個朝代的交替更迭 悠 久的歷史與豐富的文物 使這個風雲際會 群雄逐鹿之地充滿了神秘的魅力 一 個世紀以來 河南文物考古成績斐然 僅戰國時期的有銘青銅器就數量眾多 其 銘文爲我們研究中原文化提供了可信的地下資料 首先 對于銘文中有爭議的字 詞 我會盡量收集各家說法 比較 分析後選出最合理的說法 從而使我的論文 對于金文的研究具有參考價值 其次 河南出土戰國時期的銅器銘文內容豐富 涉及社會的政治 經濟 外交 戰爭等社會活動的各個方面 對研究春秋戰國時 期的歷史是不可缺少的第一手材料 最後 這些青銅器銘文有不少長篇銘文和有 韻銘文 這爲上古詞彙 語法 訓诂 音韻等領域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二 河南出土戰國時期有銘青銅器概況 二 河南出土戰國時期有銘青銅器概況 近一個世紀以來 河南地區出土了不少戰國時期的青銅器 1928 至 1930 年 洛陽金村一批戰國墓遭到盜掘 所出青銅器流往國外 現藏于加拿大 日本等地 加拿大的懷履光有 洛陽故城古墓考 日本的梅原未治有 洛陽金村古墓聚英 1928 1931年間 洛陽故城遺址出土了一件特別重要的戰國早期的有銘青銅器 驫 羌鐘 這是我國最早和唯一記載長城歷史的金文 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1957 年河南信陽市長台關一號墓出土春秋晚期的青銅器 篱鐘 文物 1958 年第 1 期 4 頁 1966 年 5 月 河南洛陽玻璃廠的基建工程 發掘清理了十余座春秋 戰國時期的古墓葬 其中 439 號墓出土的一套青銅器較爲重要 有 哀成叔鼎 哀成叔豆 等 洛陽博物館 洛陽哀成叔墓清理簡報 文物 1981 年 7 期 65 頁 70 年代 河南出土的戰國青銅器如下 1971 年 河南新鄭縣白廟範村 李学勤 中国青铜器概说 外文出版社 1995 年 第 81 页 河南出土战国青铜器铭文整理与研究 2 發現一批青銅器 有銘者達 170 余件 報道出來的有 鄭右庫戈 鄭右庫矛 鄭左庫矛 鄭武庫戈 鄭 庫戈 鄭 庫矛 王二年鄭令戈 王三 年鄭令戈 等 27 件青銅兵器 這批青銅器 不僅數量多 而且銘文內容十分豐 富 爲研究研究戰國時期韓國的地理 文字 冶鑄職官 兵器形制和鑄造工藝 提供了較爲重要的實物史料 郝本性 新鄭 鄭韓故城 發現一批戰國銅器 文物 1972 年 10 期 32 頁 1978 年河南沁陽縣官莊北崗墓葬發現一件 坪安君鼎 銘文字數 64 又合文 11 文物 1980 年 9 期 18 頁 圖七 到了 80 年代 雖然沒有發現大批量的戰國時期的有銘青銅器 但零零散散的也 有不少 1980 年冬 河南省新鄭市能莊村出土一戰國兵器 玄膚戈 上有銘 文 5 字 群雄逐鹿 兩周中原列國文物瑰寶 2003 年 150 151 頁 1988 年河南洛陽市啤酒廠出土戰國兵器 戉王矛 棱刃兩邊有錯金鳥篆二行六字 戉王者旨于 考古 1989 年 5 期 414 415 頁 1986 年 8 月 河南洛 陽市伊川縣城關鄉南府店出土戰國時期一銅戈 十一年皋落戈 戈內尾端有銘 文三行十六字 合文二 考古 1990 年 5 期 413 414 頁 1987 年 3 月河南 登封縣方村出土五件戰國銅戈 廿五年上郡守厝戈 有銘文 26 字 六年上郡 守間戈 有銘文 21 字 六年陽城戈 有銘文 11 字 周右庫戈 有銘文 3 字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 河南省登封縣八方村出土五件銅戈 華夏考古 1999 年 3 期 30 31 頁 1986 年河南省葉縣舊縣一號墓出土戰國早期銅器 兹 其鐘 上有銘文 4 字 康樂鐘 上存有銘文 8 字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 河 南省葉縣舊縣一號墓的清理 華夏考古 1988 年 3 期 1 18 頁 到了 90 年 代 新蔡葛陵楚墓出土一批戰國中期青銅兵器 54 件 包括劍 戈 戟 镞 異 形镞等 這些兵器中 大部分的戈上鑄有銘文 但每件戈上的銘文不盡相同 或 是字數不同 或是字體上有差異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新蔡葛陵楚墓 大 象出版社 2003 年 此外 河南出土的戰國兵器還有 宜鑄戈 文物 1981 年 11 期 57 頁 三年垣上官鼎 文物 2005 年 8 期 90 93 頁 宜陽戈 文 物 2000 年 10 期 76 78 頁 等等 關于春秋晚期青銅器的出土情況 我拟簡單 介紹一下 1978 年河南固始侯一號墓出土了一組銅鎛 鎛 共八件 除四 號外 其余皆有銘文 同時還出土了一組九件有銘銅鐘 鄱子成周鐘 其上銘 文字數不等 固始侯一號墓發掘組 河南固始侯一號墓發掘簡報 文物 1981 第一章 緒論 3 年1期 1 8頁 1990年河南省淅川縣和尚嶺楚墓出土了一批春秋晚期的青銅器 如 克黃鼎 仲姬敦 一組九件的 子受鐘 子受鼎 子受 鬲 等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編 淅川和尚嶺與徐家嶺楚墓 大象出版社 2005 年 關于河南出土的戰國時期的青銅器狀況 我暫時就先簡單介紹這麽多 詳細情況我會在論文裏一一涉及 三 河南出土戰國時期有銘青銅器研究現狀 三 河南出土戰國時期有銘青銅器研究現狀 1928 年河南洛陽城東金村出土的戰國早期韓器 驫羌鐘 許多學者都對 此做過研究 如髙本漢 劉叔楊譯 的 驫羌鐘之年代 考古社刊 第四期 281 307 頁 1936 年 6 月 溫廷敬的 驫羌鐘銘釋 中山大學史學專刊 第一 卷第一期 195 200 頁 白川靜的 驫羌鐘銘文考釋 上 立命館文學 164 號 1 28 頁 1959 年 1 月 驫羌鐘銘文考釋 下 立命館文學 165 號 25 48 頁 1959 年 1 月 陳連慶的 驫羌鐘銘 征秦 齊 新解 吉林師範大學 學報 1979 年 3 期 76 81 頁 劉翔 羅蜀永的 驫羌鐘銘 我國目前最早和 唯一記載長城歷史的金文 考古與文物 1982 年第二期 50 51 頁 朱德熙的 關于驫羌鐘銘文的斷句問題 中國語言學報 第二期 55 58 頁 等 1957 年河南信陽市長台關一號墓出土的春秋晚期的青銅器 篱鐘 學者們都稱其 爲戰國時代的楚墓 對此 郭沫若在其論文 信陽墓的年代與國別 中不僅對此 銘文做了試釋 而且提出信陽古墓是春秋末年之墓的論斷 把 篱鐘 的鑄造 年代定爲公元前 525 年 文物參考資料 1958 年 1 期 5 頁 接著 顧鐵符也 對此加以關注 寫了 有關信陽楚墓銅器的幾個問題 文物參考資料 1958 年 1 期 6 8 頁 和 信陽一號楚墓的地望與人物 夕陽刍稿 83 92 頁 紫 禁城出版社 1998 年 3 月 在 信陽一號楚墓的地望與人物 中 顧鐵符將其 定爲公元前 491 年 商周青銅器銘文選 定爲春秋楚莊王時代 見該書四第 426 頁 黃靜吟從劉彬徽說定爲戰國中期 黃靜吟 博士論文 楚金文研究 59 頁 而趙誠在 新解 中認爲鑄器應在公元前 491 年之後的楚昭王 25 年 江 漢考古 1998 年 2 期 67 頁 關于其鑄造年代 趙世綱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認爲此編鐘鑄于魯哀公 4 年 公元前 491 年 或稍晚一些時候 信陽長台關一 號木的年代與國別 考古與文物 1983 年 1 期 32 33 37 頁 1966 年 5 月 河南出土战国青铜器铭文整理与研究 4 河南洛陽玻璃廠的基建工程 發掘清理了十余座春秋戰國時期的古葬墓 其中 439 號墓出土的一套青銅器較爲重要 那就是 哀成叔鼎 對于其上面的銘文 也有不少學者進行了研究 如張政烺的 哀成叔鼎釋文 古文字研究 第五輯 27 33 頁 中華書局 1981 年 1 月 對其銘文進行了全面的探討 接著趙振華的 哀 成叔鼎的銘文與年代 文物 1981 年 7 期 68 69 頁 對銘文做了解釋 並對其 年代進行了考證 另外蔡運章由于與其他各家有不同意見 便又對此鼎的銘文 人物和年代諸問題進行了進一步的討論 哀成叔鼎銘考略 中原文物 1984 年 4 期 56 62 頁 對于銘文中的 君既安 亦弗其 劉宗漢也進行了 進一步的解讀 哀成叔鼎 君既安專 亦弗其 解 容庚先生百年誕辰文 集 129 130 頁 廣東人民出版社 1998 年 12 月 關于河南出土的戰國時期青 銅器銘文 還有不少學者寫過相關的論文 如關于 十一年皋落戈 銘文的釋讀 蔡運章 楊海欽有 十一年皋落戈及其相關問題 考古 1991 年 5 期 413 416 頁 施謝捷有 十一年皋落戈銘文補釋 文教資料 1994 年 4 期 109 111 頁 李家浩有 十一年皋落戈銘文釋文商榷 考古 1993 年 8 期 758 759 頁 等等 四 戰國時期青銅器的時間範疇四 戰國時期青銅器的時間範疇 戰國時期的下限 公認爲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年 即公元前 221 年 戰國時期 的上限則有公元前 481 年 上接 春秋 終年 公元前 475 年 周元王元年 公元前 468 年 周貞定王元年 公元前 403 年 三家始諸侯 等異說 戰國文 字的使用時間 一般來說應與歷史上的戰國時期相對應 然而 古文字的發展演 變是一個漫長的 漸變的過程 不同期古文字的分期絕不會如歷史年表那樣整齊 劃一 其字體不會因為朝代的改變而發生突變 更何況關于戰國時期的上限學術 界原本就存在爭議 在進 80 年間浮動 基於這種認識 所謂 戰國青銅器 的 上下限應是比較寬的 所以 我在收集材料的時候 把春秋晚期的青銅器也包含 在我的論文之中 楊寬 戰國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 年 第 4 頁 凡 例 5 凡凡 例例 1 資料排列順序 本文以所收器物按地區編排 不同地區的排序按照第一 個字的拼音順序排列 第一個字相同的 按第二個字的拼音順序排列 依次類推 2 銘文拓片注釋分為 5 項 即時代 國別 出土地及現藏地 器物說明 著錄 3 拓片銘文著錄中 圖書注明書名 器號 期刊注明刊號 年份 期數及頁 碼 4 著錄索所引書名一律用簡稱 書後附 書名簡稱索引 加以說明 5 銘文隸定采用嚴式 如讀為 在 的 才 釋為 才 在 讀為 載 的 釋為 載 有爭議的字 擇善而從 尚未釋讀的 存原錄 6 銘文隸定中 表示缺一字 表示合文字外加 表示按照文例予以 增补的字 7 爲了節省篇幅 同一字 詞 在不同銘文中出現 只在一器銘文中考定 余皆参见 河南出土战国青铜器铭文整理与研究 6 第二章第二章 河南出土戰國銅器銘文的河南出土戰國銅器銘文的 整理與研究整理與研究 長葛縣長葛縣 卅年塚子韓担鈹 時代 戰國晚期 國别 不詳 出土出土 1972 年河南省長葛縣官亭鄉孟寨村出土 著錄著錄 文物 1992 年第 4 期 81 頁圖一 二 新收 295 說明說明 該器長 23 5 釐米 寬 3 5 釐米 厚 0 7 釐米 銘文銘文 卅年塚子韓担史大官上庫嗇 夫 庫 卅年 即三十年 紀年語詞 塚子 戰國文字屢見 魏國銅器 三代 3 24 下 3 40 下 古玺及陶 文中亦見 李家浩論之甚詳 上引戰國文字資料裏的 冢子 除了 12 13 或有可能是私名外 似皆爲職官名 他們似與文獻中稱太子爲冢子名同而實 異 史 不詳 大官上庫嗇夫 在新鄭鄭韓故城發現的大批韓國兵器銘文的未發表部分 中 也數見 庫啬夫 邦庫啬夫 大 太 官上庫啬夫 太 官下庫啬夫 的 李家浩 著名中年語言學家自選集 李家浩卷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2 年 12 月 第 1 7 頁 第二章 河南出土戰國銅器銘文的整理與研究 7 官名 大官 典籍一般指職位高的官 左轉 襄公十一年 大官大邑 身 之所庇也 國語 晉語 七 夫 魏 绛之知 能治大官 注 大官 卿也 秦漢有太官令 丞 掌皇帝飲食宴會 屬少府 漢書 百官公卿表 少府 秦 官 掌山海池澤之稅 一給供養 有六丞 屬官有尚書 符節 太醫 太官 湯 官 導官 樂府 若盧 考工室 左弋 居室 甘泉居室 左右司空 東織 西 織 東園匠十二官令丞 顔師古曰 太官主膳食 湯官主餅餌 導官主擇 米 據三晉兵器銘文 大官也主造兵器 關于 啬夫 官名 已有專家學者作 過專門研究 並對戰國至漢代各種啬夫作了較爲系統的考察 認爲三晉 兵器 銅器銘文的庫啬夫 府啬夫都是主管鑄造這些器物的官吏 可見古代的府 庫不 但負保管的責任 並且也從事鑄造等生産工作 這些 啬夫 都是屬于冶事 之官 也就是專管某一方面事物的 吏啬夫 是主造者 乃 造 字异体 字 不詳 登封縣 登封縣 廿五年上郡守厝戈 裘錫圭 啬夫初探 選自 古代文史研究新探 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2 年 第 450 頁 鄭實 啬夫考 讀雲夢秦簡礼記 文物 1978 年第 2 期 高敏 論秦律中的啬夫一官 社會科 學戰線 1979 年第 1 期 裘錫圭 啬夫初探 古代文史研究新探 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2 年 第 451 460 頁 裘錫圭 啬夫初探 古代文史研究新探 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2 年 第 451 頁 董珊 戰國題名與工官制度 北京大學博士學位論文 2002 年 6 月 第 52 頁 河南出土战国青铜器铭文整理与研究 8 時代 戰國晚期 國别 秦 出土 1987 年月河南省登封縣八方村出土 現藏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登封工作站 說明說明 該戈通長 22 2 釐米 援長 14 1 釐米 內長 8 1 釐米 有兩處銘文 分別鑄在內的兩面 陰文 著錄 新收 567 華夏考古 1991 年 3 期 31 頁圖四 一 三 二 銘文 廿五年上郡守厝造 高奴工師竈 丞申 工隸臣渠陽 上平周 廿五年 紀年 根據李學勤的觀點 應爲秦昭王廿五年 上郡 地名 上郡原屬魏 轄區相當于今陝西南洛河以東 黃梁河以北 東北到子長 延要一帶 公元前 312 年魏割上郡地與秦 秦昭王三年 公元前 304 建上郡 轄境比魏上郡大 它地跨陝西省黃河以西 皇陵 宜川以北 內 蒙古伊金霍洛旗 烏審旗以東地區 郡治肤施 郡守 官職名 戰國時期的郡均設于邊地 主要是爲了鞏固邊防 擔負防衛邊境 的責任 有征發壯丁的權利 故郡的長官稱爲守 也尊稱爲太守 漢書 百官 公卿表 說 郡守 秦官 掌治其郡 秩二千石 厝 郡守的名字 說文 厝 礪石也 厝字即應 錯礪 之 錯 的異構 其人很可能就是秦之名將司馬錯 造 此爲督造之義 高奴 爲此戈鑄造地 高奴見 漢書 地理志 在今陝西延川縣境 工師 具體主辦者 竈 工師名 丞申 丞為工師的屬官 申是其名 隸臣 為一歲刑徒之名稱 漢書 刑法志 罪人獄已決 完為城旦 舂 滿三歲為鬼薪 白粲 鬼薪 白粲一歲為隸臣 妾 隸臣 妾一歲 免為庶 人 隸臣 妾滿二歲為司寇 司寇一歲及作如司寇二歲皆免為庶人 渠陽 後一字缺 應是工匠之名 上平周 平周 地名 本魏邑 史記 魏世家 襄王 二十三年 秦取我平周 正義 十三州表云 古平周縣 在汾州介休縣西五十里也 李學勤 湖南戰國兵器銘文選釋 古文字研究 第 12 輯 中華書局 1985 年 10 月 第 329 頁 楊寬 戰國郡表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3 年 第 212 頁 第二章 河南出土戰國銅器銘文的整理與研究 9 六年上郡守閒戈 時代 戰國晚期 國别國别 秦 出土 1987 年月河南省登封縣八方村出土 現藏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登封工作站 說明說明 該戈通長 22 1 釐米 援長 13 3 釐米 內長 8 8 釐米 著錄著錄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 河南省登封縣八方村出土五件銅戈 華夏考古 1991 年第 3 期 30 31 頁圖四 2 圖四 4 圖四 5 新收 568 銘文銘文 六年上郡守閒之造 高奴工師藩 鬼薪 工臣 陽城 博望 此戈四處有銘文 分鑄 鐫刻和鏨點組合三種形式 內的一面鐫刻銘文三 河南出土战国青铜器铭文整理与研究 10 列十七字 由於靠近邊緣 其中的 郡 閒 薪 臣 都遭到不同程度的 損壞 之造 即造 秦昭王之前用之造 秦昭王之後用造 鬼薪 地位等於隸臣 和工臣一樣為此戈的直接鑄造者 陽城 地名 即今河南登封縣東南告城鎮 戰國韓地 博望 地名 博望乃漢武帝封予張騫的名號 並在今雲城博望一帶劃了封 地 博望便由此而來 若說不誤 此戈一直沿用至西漢初年 博望是後刻上去 的 六年陽城戈 時代時代 戰國時期 國别國别 魏 出土出土 1987 年月河南省登封縣八方村出土 現藏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登封工作站 說明說明 該器通長 22 8 釐米 援長 14 3 釐米 內長 8 5 釐米 著錄著錄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 河南省登封縣八方村出土五件銅戈 華夏考古 1991 年 3 期 31 頁圖 4 5 新收 569 林清源 新收戰國秦戈考釋 于省吾教授百年誕辰文集 吉林大學出版社 1996 年 9 月 第 99 頁 第二章 河南出土戰國銅器銘文的整理與研究 11 銘文銘文 六年陽城命韓季 憲冶 六年 紀年 命 用作令 官職名 縣令 韓季 縣令之名 陽城命韓季 為 此戈的監造者 憲 憲前一字不清 疑為工師合文 憲為其名 是此戈的主办者 冶 冶是制造者 地位較低多有刑徒和戎卒充當 後一字缺 應為冶的 名字 周右庫戈 時代時代 戰國 國别國别 東周 出土出土 1987 年月河南省登封縣八方村出土 現藏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登封工作站 說明說明 該器鑄造略粗 援上直下弧 刃較鈍 通長 23 7 釐米 援長 15 釐米 內 長 8 7 釐米 著錄著錄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 河南省登封縣八方村出土五件銅戈 華夏考古 1991 年 3 期 30 頁圖三 1 新收 570 銘文銘文 周右庫 固 始 固 始 河南出土战国青铜器铭文整理与研究 12 鄱子成周鐘 時代時代 春秋晚期 國别國别 楚 出土出土 1978 年河南省固始縣侯古堆 m1p 9 出土 現藏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說明說明 該鐘通高 21 釐米 鈕 4 5 釐米 鈕中寬 3 8 釐米 銑間 13 6 釐米 鼓間 10 釐米 舞 12 8 6 釐米 鈕爲長方形 上寬下窄 舞和钲部均飾三角 漩渦 和蟠螭紋 著錄著錄 新收 283 291 河南固始侯一號墓發掘簡報 文物 1981 年第 1 期第 18 頁 銘文銘文 正月初吉丁亥鄱子成周其吉金自 器主 鄱子成周 名系鏟平原器主名後而補刻 番爲河南固始 淮濱一帶 的一個小國 與楚郢都比較接近 如吳國取番 楚恐而去郢 可以爲證 鄒芙都 在其博士論文中指出 最遲在春秋晚期 番國已完全被楚國所滅 所以番氏很 有可能是楚滅番後入仕于楚的番後裔 楚滅番後 番氏仍得到重用 故番氏貴族 鄒芙都 楚系銘文綜合研究 四川大學博士論文 2004 年 4 月 第 90 頁 第二章 河南出土戰國銅器銘文的整理與研究 13 仍得以用國名爲氏稱 李學勤 也將此墓列爲楚墓 備注備注 此次出土的編鐘共九件 性質相似 大小依次遞減 每件均有銘文 唯銘文的字數和位置不盡相同 鐘銘中原有的人名均被鏟掉 再刻上 鄱子成周 辉 縣 辉 縣 智君子鑒 時代時代 春秋晚期 國别國别 晉 出土出土 1938 年輝縣 今輝縣市 出土 現藏美國華盛頓弗裏爾美術博物館 說明說明 該器通高 22 7 釐米 寬 51 8 釐米 敞口平折沿 頸微斂 折肩收腹 平 底矮圈足 頸部有獸首環耳和獸首銜環耳各一對 遊環飾交龍紋 頸和下腹飾夔 鳳紋帶 上腹飾正反交替的獸面紋帶 內填回紋 著錄著錄 弗裏爾 1949 年 圖 30 美集錄 r428 錄遺 520 彙編 7 724 銅全 8 96 集成 16 10228 總集 6881 銘文銘文 智君子之弄鑒 智君 作器者 智君 可能與晉國的卿士智伯氏有聯繫 但具體是哪一 李學勤 東周與秦代文明 文物出版社 1991 年 第 126 頁 河南出土战国青铜器铭文整理与研究 14 世的智伯待考 弄 弄字表明此器非實用器 而是供玩賞之物 傳 1938 年與 兩件智君子鑒同時出土者還有五六器 具體出土情況不詳 君子之弄鬲 時代時代 春秋晚期或戰國早期 國别國别 不详 出土出土 傳輝縣 今輝縣市 出土 1958 年故宮博物院收購 現藏故宮博物院 說明說明 該器通高 14 釐米 寬 18 4 釐米 口徑 15 釐米 重 1 76 千克 圓體大腹 三短足 雙附耳 有蓋 蓋上三環 蓋 器飾有方塊綯紋二周 附耳上遍飾綯紋 著錄著錄 故銅 269 銘文銘文 君子之弄鬲 第二章 河南出土戰國銅器銘文的整理與研究 15 攻王夫差劍 時代時代 春秋晚期 國别國别 吳 出土出土 1976 年 2 月輝縣 今輝縣市 百泉廢品回收部門揀選出 或言 1949 年之 前在輝縣玻璃閣戰國墓盜掘出土 現藏輝縣市百泉文物保管所 說明說明 該器全長 59 1 釐米 劍身寬 5 釐米 窄長扁條形 前段較窄 劍首向外 翻卷成圓箍形 內有數道同心圓紋 劍格飾以綠松石鑲嵌花紋 劍身有脊 著錄著錄 文物 1976 年第 11 期第 71 頁圖版 4 4 吳越文 78 集成 18 11638 總集 7716 銘文銘文 攻 王夫差 自 作 其元用 攻 王夫差 在文獻资料中 吴或称攻吴 攻 邗 禺邗 國君 稱號也僅王一種 所以 攻 王夫差 即吳王夫差 公元前 495 前 473 年在位 春秋戰國時期吳國末代國君 吳王阖闾之子 吳王夫差劍可能出土于輝縣玻璃閣或趙固村的戰國墓区 爲盜墓者所掘 所見不止一件 如在山東臨朐 湖北襄陽都曾發現有吳王夫差劍 凡銅兵器銘 文所言 自用 者 可能並不限于作器者本人所獨用 所以鑄造時不止一件 崔墨林 河南輝縣發現吳王夫差銅劍 文物 1976 年 第 11 期 襄陽首屆亦工亦農訓練班 襄陽蔡坡 12 號墓出土吳王夫差劍等文物 文物 1976 年 第 11 期 又 1965 年山東平度縣征集的吳王夫差劍 現藏山東省博物館 河南出土战国青铜器铭文整理与研究 16 淅川淅川 曾太師奠鼎 時代時代 春秋晚期 國别國别 楚 出土出土 河南淅川和尚嶺一號墓出土 現藏河南省文物研究所 說明說明 該器已殘 口微斂 口下有一周凸起的箍 箍上承蓋 長方形附耳微外撇 弧腹 圓底 蹄足較高且外撇 蓋微鼓 頂近平 正中有一個橋形鈕 鈕的兩端 有一個獸頭 鈕內套一個圓環 周邊有三個雙環狀鈕 著錄著錄 淅川和尚嶺與徐家嶺楚墓 第 11 頁圖 9 和第 12 頁圖 10 新收 501 銘文銘文 曾太师奠之脰 厨 鼎 曾太師鼎 器主之名 曾國太師 名奠 脰 多見于楚金文 楚簡 朱德熙從字音 訓诂 字形並聯繫銘文本身 第二章 河南出土戰國銅器銘文的整理與研究 17 考證爲 廚 字 廣雅 脰 馔也 所以 脰鼎 與陝西鳳翔高王寺出土 的 吳王孫無始土之廚鼎 類似 當指用來烹飪的鼎 誾尹鼎 時代時代 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 國别國别 楚 出土出土 河南淅川和尚嶺二號墓出土 現藏河南省文物研究所 說明說明 該器子口承蓋 環狀附耳 鼓腹 圓底 三蹄足較矮且直 蓋隆起 正中 有一個橋形鈕 其內套一圓環 鈕的兩端各有一個獸面飾 周邊有三個環鈕 蓋 頂正中飾蟠蛇紋 其外爲一周绹索紋 在外飾兩周雲雷紋 周邊飾一周寬帶狀幡 螭紋 環鈕上飾綯索紋 鼎上腹及中腹部各飾一周寬帶蟠螭紋 蹄足根部浮雕獸 面 著錄著錄 淅川和尚令與徐家嶺楚墓 第 27 28 頁圖 25 26 新收 503 銘文銘文 誾尹之鼎 誾尹 器主之名 誾尹 爲其官職 誾 見于師簋 官司 誾 或隸爲 闇 說文 闇 閉門也 從門 音聲 文獻多借爲 暗 字爲私名 下部從 車 上部筆畫殘缺 韓偉 曹明檀 陝西鳳翔縣高王寺戰國青銅器窑藏 文物 1981 年第 1 期 河南出土战国青铜器铭文整理与研究 18 鼎 器物自名 鼎 前之筆畫亦有殘缺 大體看 在左邊上部從 豆 下部從 肉 右邊似從 攵 應爲 廚 字 自名鼎 應于上述 曾太師 奠之脰 廚 鼎 同類 仲姬敦 時代時代 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 國别國别 楚 出土出土 河南淅川和尚令二號墓出土 現藏河南省文物研究所 說明說明 該器殘缺一個環形鈕 整體呈圓球形 由蓋 身合成 素面 蓋和身均呈 半球狀 蓋 身近口處各有兩個對稱的環鈕 蓋的頂部和身的下部各有三個環鈕 其上飾綯索紋 鈕上有小足 有的已磨平 蓋口沿有三個邊卡 著錄著錄 淅川和尚嶺與徐家嶺楚墓 第 38 頁圖 35 36 新收 502 銘文銘文 中 仲 姬 之盏 中 仲 姬 器主之名 仲 爲行第 姬 爲其姓 姬 下一字殘 第二章 河南出土戰國銅器銘文的整理與研究 19 存上部偏旁 文 爲仲姬私名 盞 器物自名 曾仲 薳 鎮墓獸座 時代時代 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 國别國别 楚 出土出土 河南淅川和尚嶺 2 號墓出土 現藏河南省文物研究所 說明說明 該器座爲正方形 方座的四角由底及上弧線內收 盝頂 方座四面的花紋 相同 上爲兩只變形的鳳 下爲兩只虎 正中爲圓形渦紋 邊框及鳳 虎間飾對 頂三角形紋 著錄著錄 淅川和尚嶺與徐家嶺楚墓 第 109 頁圖 104 第 110 頁圖 105 第 111 頁 圖 106 新收 521 銘文銘文 曾中 仲 讹 薳 之且 诅 曾中 仲 薳 器主之名 曾 國名 氏稱 此字見于下寺春秋楚墓出土銅器銘文 有三種異體 m2 51 55 63 鄬 m3 1 m2 60 61 在和尚嶺 徐家嶺楚墓出土銅器銘文中 24 見 皆作 从邑 化声 鄬 從邑 爲聲 已有學者讀爲 蒍 河南出土战国青铜器铭文整理与研究 20 或 薳 化 爲 薳 音近相通 據 左傳 等文獻記載 薳氏是楚幾大顯 赫家族之一 有學者 讀爲 君 謂 猶魯隱公母稱 君氏 見 左 轉 隱公三年 按 文獻中 女性有稱 君 者 左轉 中的 君氏 小君 指國君之 母和夫人 莒侯簋中莒侯之妻亦稱 君 三代 8 43 1 但此薳氏之婦地位較 低 能否稱 君 尚待研究 賈連敏疑 爲 曾仲 私名 曾中 仲 薳 即曾國行第爲仲名的女子嫁于薳氏者 趙平安認爲從先秦 貴族女子的稱謂結構看 把 看做私名是对的 但 曾仲 不是曾 國女子嫁于薳氏者 而是楚國族女子嫁于曾者 且 诅 何琳儀讀爲 祖藝 賈連敏疑 且 讀爲 詛 鎮墓 獸用于驅邪 或與詛有關 但認爲鎮墓獸何以稱 且 诅 有待研究 趙 平安讀 且 诅 爲 宛奇 並根據睡地虎秦簡認爲宛奇是食鬼之神 薳 子受鈕鐘 李零 化子瑚與淅川楚墓 文物天地 1993 年第 6 期 李零 再論淅川下寺楚墓 讀 文物 1996 年第 1 期 李零 楚叔之孫倗 究竟是誰 中原文物 1981 年第 4 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 淅川和尚嶺與徐家嶺楚墓 大象出版社 2004 年 10 月 第 359 頁 趙平安 河南西川和尚令所出鎮墓獸銘文和秦漢簡中的 宛奇 中國歷史文物 2007 年第 2 期 轉引自劉彬徽 楚系金文補訂 注 28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 淅川和尚嶺與徐家嶺楚墓 大象出版社 2004 年 10 月 第 359 頁 趙平安 河南西川和尚嶺所出鎮墓獸銘文和秦漢簡中的 宛奇 中國歷史文物 2007 年第 2 期 第二章 河南出土戰國銅器銘文的整理與研究 21 時代時代 春秋晚期 國别國别 楚 出土出土 河南淅川和尚嶺 2 號墓出土 現藏河南省文物研究所 說明說明 此鐘共九件 形制相同 大小相次 鐘體爲合瓦形 較長 頂部有長方形 鈕 舞平 上部略小于下部 于鐘口向上收成弧形 钲部的兩側各有三組枚 每 組有三個枚 枚由三個圓點旋渦紋組成 每面 18 個枚 正面兩面共 36 個枚 鈕 鐘除標本 hxhm2 41 飾勾連雲紋外 余皆飾卷雲紋 舞部飾蟠螭紋 每組枚之 間有篆帶 篆帶飾三角形紋和雲紋 鼓部飾蟠龍紋 龍首相對 軀體較大 作側 身狀 著錄著錄 華夏考古 1992 年第 5 期 淅川和尚嶺與徐家嶺楚墓 48 頁至 60 新 收 504 512 鐘钲部均有銘文 左鼓 右鼓大部分有銘文 銘文由 2 鐘 3 鐘或 4 鐘組成 一組 其中 m2 44 45 爲一組 m2 41 42 43 爲一組 m2 37 38 39 40 爲一組 三組銘文字數一樣 內容相通 皆 28 字 銘文銘文 隹 惟 十丑 又 四年叁 三 月 月 月 惟 戊申 亡 作 昧 爽 薳 子受 作 彝 訶 戨 鐘 其永配氒 厥 休 隹十又四年叁月惟戊申 又 字形作 丑 參 字上從三日 月 字下有重文符號 此句鑄器日期 年 月 干支俱全 由于楚國用周曆還是殷曆 及建丑等問題學術界還不是很清楚 所以根據曆譜對其年月日進行推斷有不同看 河南出土战国青铜器铭文整理与研究 22 法 如報告認爲可能是楚莊王十四年 公元前 600 年 趙世綱認爲器爲春秋 晚期至戰國早期器 早不到楚莊王 改定爲楚惠王十四年 公元前 475 年 劉彬徽主張楚曆建丑 定爲楚昭王十四年 公元前 500 年 按 就莊王而言 器形和文字與春秋中期不同 可排除 而後二說 由于對 楚曆的不同看法而造成其絕對年代的分歧 各有所據 但考慮到篆間的三角紋和 雲紋 隧部的蟠龍紋等文飾 似以楚昭王十四年說更爲見長 彝 字從 金 訶 戨 字從 言 可 聲 三組銘文的字體結構及 書體風格一致 但 m2 37 略有不同 銘文中的 其 配 厥 等字體結構 有所變化 亡 作 昧 爽 有先生讀爲 亡挫東鄂 或 亡祚東鄂 李零 讀爲 昧爽 賈連敏 同意李零的讀法 他說 爽 喪 二字 古音義並 通 免簋 王在周昧喪 昧喪 即 昧爽 文獻中 昧爽 指天將亮未亮 說文 昧 爽旦明也 從日 未聲 一曰誾也 爽 明也 亡 介 于 戊申 和 昧爽 之間 一定和 昧爽 有些關系 亡 可讀爲 無 可讀爲 作 無作 義即未起 可能指太陽還沒有升起 與 昧爽 同 義複指 無作昧爽 即太陽還未升起 天將亮未亮的時候 另外 左傳 莊公 二十五年 記載 唯正月之塑 慝未作 日有食之 相似記載亦見于 左傳 昭公十七年 銘文中的 無作 頗似此文中的 未作 薳 子受 作器者之名 薳氏公子名受 備注備注 此次出土的还有 薳 子受鎛鐘 共八件 鉦部及左 右鼓部有銘文 銘文內容同上述 薳 子受鈕鐘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淅川和尚嶺春秋楚墓的發掘 華夏考古 1992 年第 3 期 趙世剛 子受鐘與鄂國史迹 江漢考古 1995 年第 1 期 劉彬徽 楚系金文補訂 之一 古文字研究 第 23 輯 中華書局 2002 年 第 203 頁 趙世剛 子受鐘與鄂國史迹 江漢考古 1995 年第 1 期 李零 化子瑚與淅川楚墓 文物天地 1993 年第 6 期 李零 再論淅川下寺楚墓 讀 文物 1996 年第 1 期 李零 楚叔之孫倗 究竟是誰 中原文物 1981 年第 4 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 淅川和尚嶺與徐家嶺楚墓 大象出版社 2004 年 10 月 第 360 頁 第二章 河南出土戰國銅器銘文的整理與研究 23 薳 子孟青嬭簠 河南出土战国青铜器铭文整理与研究 24 時代時代 春秋晚期 國別國別 楚 出土出土 淅川縣徐家嶺三號墓出土 現藏河南省文物研究所 說明說明 該器通高 25 釐米 口徑 29 釐米 寬 22 4 釐米 足高 4 6 釐米 蓋口 周邊有 6 個獸形邊卡 其中長邊兩個 短邊一個 兩端斜腹的半環形耳均殘 失 蓋頂飾纖細的蟠虺紋 蓋腹及器腹表面均飾纖細的蟠螭紋 著錄 河南淅川和尚嶺徐家嶺楚墓發掘記 文物天地 1992 年第 6 期 淅 川和尚嶺與徐家嶺楚墓 第 226 227 頁圖 211 212 新收 522 銘文銘文 薳 子孟青嬭之 器銘 薳 子孟嬭青之 蓋銘 其中該銘 青 嬭 二字前後顛倒 與器銘不同 從 m3 出土鼎銘 第二章 河南出土戰國銅器銘文的整理與研究 25 又稱 薳 子孟青嬭 看 應似器銘爲准 蓋銘可能爲誤書 为 其氏稱 子 为身份 与 薳 子受 同 孟 爲行第 即庶長 青 嬭 應爲其私名 嬭 看似其姓 但從器主稱 薳 子 看 應爲男性 男性稱謂罕見綴姓者 所以 薳 子孟青嬭 應是行第爲庶長 名爲青 嬭的薳氏公子 薳 子孟升嬭鼎 時代時代 春秋晚期 國別國別 楚 出土出土 淅川縣徐家嶺三號墓出土 現藏河南省文物研究所 說明說明 該器箍口承蓋 長方形附耳較直 弧腹較深 圓底 蹄足較直 蓋微 隆 正中有一雙獸首銜環鈕 鈕內套一圓環 蓋近周邊有三個雙環鈕 蓋頂 中部飾變形蛇紋 其外爲兩周凸弦紋間一周夔龍紋 圓環上飾重環紋 鼎耳 外側飾三角形紋 腹部有一周凸弦紋 其上 下各飾一周寬帶狀夔龍紋 紋 河南出土战国青铜器铭文整理与研究 26 飾細致 紋間填漆 蹄足根部浮雕獸面 著錄著錄 河南淅川和尚嶺徐家嶺楚墓發掘記 文物天地 1992 年第 6 期 淅川和尚嶺與徐家嶺楚墓 第 129 130 頁圖 121 122 新收 523 銘文銘文 薳 子孟升嬭之鼎 薳 子孟升嬭 即前器主 薳 子孟青嬭 升 通 青 薳 子受戟 時代時代 春秋晚期 國別國別 楚 出土出土 淅川縣徐家嶺三號墓出土 現藏河南省文物研究所 第二章 河南出土戰國銅器銘文的整理與研究 27 說明說明 該戟通長 25 4 釐米 援長 18 釐米 援寬 3 釐米 胡長 7 7 釐米 內 長 7 4 釐米 內寬 3 釐米 長援較窄 鋒尖收刹 有脊 援胡交角稍大于 90 胡下端爲直角 援根部有一個圓形穿 闌側有兩個長方形穿 內較長 內下 角弧形下垂 內上有一個長方形穿 著錄著錄 淅川和尚嶺與徐家嶺楚墓 第 163 頁圖 154 新收 524 銘文銘文 薳 子受之用 戟 薳 子辛戈 時代時代 春秋晚期 國別國別 楚 出土出土 淅川縣徐家嶺三號墓出土 現藏河南省文物研究所 說明說明 該器通長 21 釐米 援長 13 7 釐米 援寬 3 3 釐米 胡長 6 3 釐米 內 河南出土战国青铜器铭文整理与研究 28 長 7 3 釐米 內寬 2 9 釐米 短援較寬 鋒尖無收刹 無脊 援胡交角稍大 于 90 胡下端爲圓角 援根部有一個半圓形穿 闌側有兩個長方形穿 內 較長 內上角圓弧 內下角缺 內上有一個長方形穿 著錄著錄 淅川和尚嶺與徐家嶺楚墓 第 165 頁圖 156 新收 526 銘文銘文 子辛 擇 氒 厥 吉金尃 皇 自作用戈 子辛 器主之名 第一字漫漶不清 疑爲 薳 即薳氏公子 名辛 擇 氒 厥 吉金 金文習見 即選其好銅 尃 皇 吉金之名 见蔡后鐘 稱 青呂 鋁 尃 皇 皇 类似于 玄銧白銧 吴王光鉴 的 銧 或讀爲 礦 薳 子受升鼎 時代時代 春秋晚期 國別國別 楚 第二章 河南出土戰國銅器銘文的整理與研究 29 出土出土 淅川縣徐家嶺九號墓出土 現藏河南省文物研究所 說明說明 該器通高 31 6 釐米 口徑 29 5 釐米 長方形立耳外撇 折沿 方唇 侈 口 束腰 腰部附四個獸形飾 鼓腹 平底 下附三獸面蹄足 耳內 外側均飾 漫漶不清的蟠螭紋 腰部有一周凸弦紋 其上飾一周帶狀蟠螭紋 足根部浮雕獸 面 著錄著錄 淅川和尚嶺與徐家嶺楚墓 第 177 頁圖 167 新收 528 銘文銘文 薳 子受之 升 薳 子受 见前 薳 子受鐘 薳 子受戟 器物自名 在器物之前作定语 表用途 金文中還有 簋 鼎 壶 簠 等 或釋為 瀝 從 皿 登 聲 通 升 包山簡 265 號簡記 二 鼎 即此 該器自名 瀝升 與王 子午升鼎相同 薳 子受鬲 時代時代 春秋晚期 國別國別 楚 吳振武 釋 文物研究 六 黃山書社 1990 年 10 月 第 106 頁 河南出土战国青铜器铭文整理与研究 30 出土出土 淅川縣徐家嶺九號墓出土 現藏河南省文物研究所 該器通高 10 5 釐米 口徑 13 5 釐米 斂口 折沿 方唇 腹部微鼓 圓裆 似 圓柱狀足 器表飾變形夔龍紋 著錄著錄 淅川和尚嶺與徐家嶺楚墓 第 181 頁圖 173 新收 529 沿面陰鑄銘文一行 6 字 銘文銘文 薳 子受之鬲 鬲 器物自名 与前器稱 升 相似 最後一字筆畫結構不甚清晰 應爲 鬲 字 曾朱姬簠 時代時代 春秋晚期 國別國別 楚 第二章 河南出土戰國銅器銘文的整理與研究 31 出土出土 淅川縣徐家嶺九號墓出土 現藏河南省文物研究所 說明說明 該器通高 23 5 釐米 口長 29 5 釐米 寬 22 3 釐米 足高 4 釐米 器身呈 長方形 大口 直沿 斜腹 平底 四矩尺形足 足間有扁桃形缺口 著錄 淅川和尚嶺與徐家嶺楚墓 第 183 頁圖 175 銘文銘文 穆 穆穆 曾朱 邾 姬乍 持 穆 下有重文符號 穆穆 形容詞 形容人莊重美麗 習見于文獻 如 詩 大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坐着任教申请书
- 单亲申请书原因
- 学生会体育部长申请书
- 2025汽车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合同范本,鱼塘租赁合同范本
- 劳务协议签订申请书
- 潜水安全培训照片课件
- 2025民房建筑承包合同范本
- 2025工程招标代理合同范本与工程招标控制价编制服务合同
- 潜水员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 JG/T 455-2014建筑门窗幕墙用钢化玻璃
- T/CNFAGS 3-2021三聚氰胺单位产品消耗限额
- 一例胃癌患者的疑难病例讨论
- 管道试压安全培训课件
- 2025白山市辅警考试试卷真题
- 鲜食玉米车间管理制度
- 2025年中国银鳕鱼段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贵州省赫章县野马川镇初级中学-红色精神张桂梅【课件】
- 创业项目的商业模式画布
- 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水上乐园工程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