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资料的编制PPT.ppt_第1页
桥梁工程资料的编制PPT.ppt_第2页
桥梁工程资料的编制PPT.ppt_第3页
桥梁工程资料的编制PPT.ppt_第4页
桥梁工程资料的编制PPT.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桥梁工程资料的编制 一 大 中 小桥的划分标准 小桥和大 中桥做资料的方法不同 所以先要区分大 中 小桥 a 按设计图上的名称来划分大 中 小桥 b 分离式立交桥划分方法 8m 桥总长l 30m且5m 桥跨l0 20m 是小桥 l 8ml0 5m是涵洞 其它的都是中桥或大桥 打开文件c 小桥是一个路基工程中的一个分部工程 资料做法与中桥 大桥略有不同 二 桥梁工程分部 单位工程划分 1 每座小桥作为一个分部工程单元 一个标段的小桥作为一个小桥分部工程 2 每座中桥作为一个单位工程单元 全标段的中桥汇总作为一个单位工程 3 互通立交上的跨线桥 匝道上的桥梁工程 大 中桥 每座作为一个分部工程单元 小桥是匝道分部中的一个分项工程 所有匝道上的桥梁汇总作为一个分部工程 4 互通立交匝道工程每条作为一个分部工程单元 所有匝道汇总作为一个分部工程 5 每座互通立交的标志标线 防护栏栅等分别作为一个分部工程划分到相应的交通安全设施单位工程中 三 桥梁工程资料组卷思路 1 路基 路面 大桥 中桥 互通立交 交通安全设施工程质量文件资料按单位 分部 分项评定顺序 划分思路进行分类组卷 2 小桥按每座由下至上的顺序排列 先排列完墩台 再排列上部构造 资料较多时可下部和上部分别组卷 3 大 中桥的基础及下部构造以每墩台由基础到墩台的顺序分别单独组卷 桥台还包括锥护坡 台背填筑 搭板等 上部构造的预制安装以每孔按梁板位置编号顺序排列组卷 总体及桥面按桥面铺装 伸缩缝 防撞栏顺序排列组卷 支座安装放到上部构造进行组卷 分离立交引道工程单独组卷 4 互通立交范围的主线部分归人互通立交单独组卷 互通立交每条匝道的路基土石方 排水 涵洞 通道 砌筑防护工程一起组卷 路面按每条匝道组卷 整个互通立交的交通安全设施一起组卷 四 桥梁工程资料编制的总体思路 1 按照桥梁工程大中小桥的划分 以及单位 分部工程的划分 结合桥梁工程组卷思路 确定桥梁工程资料编制总体思路2 开工报告 1 桥梁工程属于大 中桥的应每个桥墩 桥台打一个开工报告 上部构造预制和安装打一个开工报告 总体桥面系及附属工程打一个开工报告 2 属于小桥的应下部构造打一个开工报告 上部构造打一个开工报告 3 互通立交主线路基应打一个开工报告 跨线桥按大中桥的方法做开工报告 匝道工程打一个开工报告 4 主线上跨的分离式立交桥按照大中桥和小桥的划分标准 按照相应类型的桥梁工程做开工报告 5 主线下穿的分离式立交桥或天桥 按桥总长及桥跨衡量 都不应是小桥 均属于中桥或者大桥 按大中桥打开工报告 6 人行天桥按小桥打开工报告 3 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 不应跨分部工程结构进行评定 4 大中桥左右幅结构形式不同 应分左右幅做资料 开工报告和混凝土抗压强度评定均应分左右幅编制 左右幅相当于独立的两座桥梁工程 5 有系梁的柱式墩资料的做法 按照施工的自然规律和施工工艺 系梁以下的墩柱作为一个分项工程 应作为一个整体来检测 系梁作为一个分项工程 系梁所用检表和检查项目采用承台资料的做法 系梁以上墩柱做一个分项工程 各结构的钢筋加工及安装分别作为一个分项工程 五 钻孔桩基础资料的编制 1 钻孔桩基础包括三个工作内容 钻孔 钢筋加工及安装 钻孔灌注桩 其中钻孔是一个工序 钢筋加工及安装和钻孔灌注桩是分项工程2 钻孔资料包括的内容 工序检验申请批复单钻 挖 孔桩终孔后灌注前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钻 挖 孔桩终孔后灌注前现场质量检验记录表桩基桩位放样检查记录表现场检测记录表高程检测记录表 护筒顶 钻 挖 孔记录表 3 钻孔主要表格填写要点 1 检表51钻 挖 孔桩终孔后灌注前检验报告单a 桩号 前面的一个桩号填桥的中心桩号 后面的一个桩号填钻孔桩的编号 b 终孔孔底标高应达到或低于设计孔底标高 清孔后孔底标高应与终孔孔底标高稍低或相差不多 灌注前孔底沉浆允许厚度为5cm 标高可略高于清孔后孔底标高c 钻孔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办法 主要描述钻孔中是否出现塌孔或卡钻现象 及采取什么办法处理 d 每节钢筋骨架 现场施工中最长的钢筋只有12米 钢筋笼的焊接是不能在同一截面上的 所以我们在填写每节骨架长度时 要充分考虑到 第一 主钢筋的最大长度是12米 第二 钢筋焊接不能在同一截面上 上下焊面错开至少0 5m 如果桩长是30m长 焊缝长0 14m 上下焊面错开0 5m 则每节是12 12 7 28m e 地质描述 主要描述嵌岩深度 2 记录表 55 桩基终孔后灌注混凝土前检查记录表a 钻孔倾斜度不应大于1 且倾斜距离不能大于500mm 否则桩基不合格 b 灌注前泥浆比重 含砂率要结合钻孔方法和土质情况填写 例如冲钻 粘性土泥浆比重为1 05 1 2 灌注前含砂率不大于4 c 沉淀层厚度嵌岩桩 d 1 5m t 5cm d 1 5m t 10cm d 测孔原始记录包括测孔深的原始记录和测孔倾斜度的原始记录 3 记录表62现场检测记录表a 现场检测记录表是一个万用表 施工现场检测的任何数据均可以填到在这份表上 b 现场检测记录表是记录表的一个补充表格 有些检测项目没有专用记录表 就采用这张表格 如果有专用的记录表 这不要采用这张表格 如轴线偏位有测量平面位置检测记录表 检查高程有高程检测记录表c 在下列情况下应附现场检测记录表 检表中检测结果的数据较多 检表中填写不下 这时就要附现场检测记录表 检表中检测结果填写的是偏差值 均要附现场检测记录表说明数据来源 表中要填写清楚设计值 实测值 且计算出偏差值 4 记录表25钻 挖 孔记录表a 钻孔 挖孔都可以用这张记录表 如挖孔桩不需填写的钻头型式和直径 重量等栏 可以不填或划斜扛表示 b 钻孔记录应尽量记录详细一点 每天或每次淘孔均应有记录 c 地质情况要按施工实际情况进行描述 不能照抄设计图中的地质分类 d 工作项目 填写安护筒 下钻 冲孔 淘孔或移钻等 是做什么工作项目就填写什么 4 如果实际地质与设计相差太大 钻孔的资料还应附冲孔地质柱状图等资料 5 桩基钢筋加工及安装资料包括的内容工序检验申请批复单钢筋加工及安装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现场检测记录表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中间交工证书6 钢筋加工及安装主要表格填写要点 1 检表48钢筋加工及安装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a 每构件检2个断面 每个断面需检每个受力筋间距 因此检测的点是很多的 应附现场检测记录表 b 骨架总数 桩基钢筋笼骨架数是钢筋笼实际分节数 系梁 盖梁按设计图上的骨架片数计算总数 桩基钢筋笼骨架比较特殊 从钢筋图上看 桩基钢筋笼的骨架只有一个 但我们实际施工将钢筋笼是分成几节的 实际上每一节就是一个骨架 每一节应检长 宽 高或直径 不应按总数的30 抽查 c 焊接方法及搭接方式及搭接长度 双面焊接 长度不小于5d 单面焊接 长度不小于10d d 钢筋保护层厚度按设计图上标有的数据填写 没有数据就按技术规范填写不小于3cm d 钢筋去锈情况 不能都是填写无锈 放在施工现场的钢筋哪能无锈 应填写 冷拉除锈 或 采用钢刷除锈 或填采用其它方法除锈 e 钢筋在模板内固定情况 有的钻 挖 孔桩的钢筋就没有填写这项内容 这是不对的 钢筋笼如果不有效地固定 在灌注砼时会引起钢筋笼偏位或上浮 导致漏筋甚至完全不合格 所以应填写钢筋笼采用何种方法与孔壁及井口固定 f 实例 三步梯2号大桥的薄壁墩高50米 分节施工 每节长度根据现场施工不等 在1 5米之间 这样就有10多次钢筋的加工及检验 而每节主筋的受力间距都有133个点 2个断面 266个点 一个薄壁墩的受力钢筋检验就有266 10 2660个点 这样怎么做资料 答复 每一节检测两个断面 总的检测频率必须满足质量评定标准的要求 每次检测的点数不能少 可以一尺检查几个主筋的受力间距 每次分节施工应做一次钢筋质量报检 填写一次钢筋加工及安装质量检验报告单 7 钻孔灌注桩资料包括的内容 工序检验申请批复单钻孔桩灌注桩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水泥砼抗压强度检验评定报告水泥砼抗压强度试验记录表桩基成桩记录表平面位置检测记录表高程检测记录表现场检测记录表混凝土浇筑申请报告单水下砼灌注记录表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中间交工证书 8 钻孔灌注桩主要表格填写要点 1 检表46钻孔灌注桩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施工时间是从桩孔开钻至砼灌注完成的时间段 检验时间 先必须满足三个条件 灌注砼至少已经7天抗压强度合格 已知桩检结果合格 按桩检结果凿除桩头 在进行下一工序开始的前某个时间 是哪一天去现场检验的就是哪一天 2 记录表 54 桩基成桩记录表a 成桩顶高程应该是凿除桩头后的高程 现场灌注桩时一般没有达到设计高程 要进行接桩 因此 如果是一次灌注成桩 成桩顶高程应是凿除桩头后的实测高程 如果通过接桩 则应是接桩前桩顶的实测高程 b 混凝土外貌检查 桩基砼外貌只能见到凿除桩头后的砼外观情况 应填写砼外观紧密 无蜂窝现象 3 记录表30水下砼灌注记录表 在表上右下空白处应画出导管示意简图 详细标明每节导管的长度 这一定要到施工现场去量 不能坐在家里编 编资料就会出错的 灌注水下砼时 根据灌注进度 每30分钟 1小时测一次基准面到混凝土顶面高度 且在记录表上做好记录 每次拆管也应有记录 发生重要事件 也应详细记录在记录表中 六 挖孔桩基础资料的编制 1 挖孔桩基础包括三个工作内容 挖孔 钢筋加工及安装 挖孔桩 其中挖孔是一个工序 钢筋加工及安装和挖孔桩是分项工程2 挖孔资料包括的内容与钻孔资料基本一致 挖孔不用填写记录表55钻孔桩终孔后灌注前现场质量检验记录表 表格内容填写需区分挖孔与钻孔的不同施工工艺 3 挖孔桩钢筋加工及安装与钻孔桩钢筋加工及安装资料编制方法完全相同 4 挖孔桩资料包括的内容 工序检验申请批复单挖孔桩成桩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水泥砼抗压强度检验评定报告水泥砼抗压强度试验记录表桩基成桩记录表平面位置检测记录表高程检测记录表现场检测记录表混凝土浇筑申请报告单混凝土施工检查记录表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中间交工证书 七 承台资料的编制 1 承台包括两个工作内容 钢筋加工及安装和承台成品 两个工作内容均是分项工程2 桩系梁及承台的钢筋检查 即检表48 中应按 梁 板 拱肋 标准控制来编制资料 以后凡没有把握的结构部位均按最利于现场质量控制标准执行 这样就不会出错 3 承台钢筋加工及安装与其它结构部位的钢筋加工及安装资料编制方法完全相同 4 承台资料包括的内容 工序检验申请批复单承台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水泥砼抗压强度检验评定报告水泥砼抗压强度试验记录表高程检测记录表平面位置检测记录表现场检测记录表混凝土浇筑申请报告单模板安装现场质量检验检验报告单混凝土施工检查记录表混凝土养护检查记录表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中间交工证书 八 墩 台身资料的编制 1 墩 台身资料包括的内容工序检验申请批复单墩 台身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水泥砼抗压强度检验评定报告水泥砼抗压强度试验记录表现场检测记录表高程检测记录表平面位置检测记录表大面平整度检测记录表 混凝土浇筑申请报告单模板安装现场质量检验检验报告单混凝土施工检查记录表混凝土养护检查记录表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中间交工证书2 墩 台身分节施工 每施工一次都应做一次相应的试验 测量和其它施工检查 且填写相应的试验 测量记录表和施工检查记录表 台身完成后需要进行下道工序 才最后填写工序检验申请批复单 墩台身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中间交工证书 3 墩 台身资料主要表格填写要点 1 检表53墩 台身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a 断面尺寸 方形墩台每一个断面的断面尺寸应是4个数据 分节施工每节应量不少于2个断面 如果一次浇筑到顶 则检测不能少于3个断面 b 顶面高程 分节施工时 不用每节都检测顶面高程 到墩台顶检查一次顶面高程即可 c 大面积平整度 可以在墩台身每节施工完成 拆除模板后检查一次 每个外露面按每20m2测1处 不足20m2也应测1处 每处应测竖直 水平两个方向共不少于5尺 2 记录表62现场检测记录表断面尺寸 竖直度或斜度 节段间错台 预埋件位置等检查项目没有专用记录表 采用记录表62现场检测记录表记录现场检查数据 3 记录表52大面平整度检测记录表a 项目名称 是广西梧州至贵港高速公路 在填 项目名称 工程名称 工程项目 等这些内容时 应灵活一点 要把表格其它内容连贯在一起 理解表格的意图 b 分项工程 要填写桥梁工程名称 墩台号及细部结构名称 例如 k57 545大桥1 墩墩身 c 起讫桩号 检桥墩台 身无法填起止桩号 应填墩台基础面往上 米 d 平整度实测值 每1处应检5尺 合理检测方法应是竖向检4尺 横向检1尺 4 检表50 1模板安装现场质量检验检验报告单分节施工时模板顶高程可以不测 到墩台身顶时应检一次模板顶高程 且应附高程测量记录表 九 柱或双壁墩 薄壁墩资料的编制 1 柱或双壁墩 薄壁墩包括两个工作内容 钢筋加工及安装和柱或双壁墩 薄壁墩成品 两个工作内容均是分项工程2 柱或双壁墩 薄壁墩钢筋加工及安装与其它结构部位的钢筋加工及安装资料编制方法完全相同3 每根柱或墩都要做钢筋加工及安装资料 且进行分项工程评定 4 有系梁的柱式墩资料的做法 按照施工的自然规律和施工工艺 系梁以下的墩柱作为一个分项工程 应作为一个整体来检测 系梁作为一个分项工程 系梁所用检表和检查项目采用承台资料的做法 系梁以上墩柱做一个分项工程 各结构的钢筋加工及安装分别作为一个分项工程 4 柱或双壁墩 薄壁墩资料包括内容 工序检验申请批复单柱或双壁墩身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水泥砼抗压强度检验评定报告水泥砼抗压强度试验记录表现场检测记录表平面位置检测记录表高程检测记录表混凝土浇筑申请报告单模板安装现场质量检验检验报告单混凝土施工检查记录表混凝土养护检查记录表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中间交工证书 5 墩柱及双壁墩 薄壁墩每施工一次都应做一次相应的试验 测量和其它施工检查 且填写相应记录表 墩柱及双壁墩 薄壁墩完成后需要进行下道工序 才最后填写工序检验申请批复单 墩柱及双壁墩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中间交工证书 6 柱或双壁墩 薄壁墩资料主要表格填写要点 1 检表56柱或双壁墩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a 一个墩的双柱或多柱 填写一张这个表 不用每根柱都填一张这份表 如果分左右幅施工或明显左右幅结构型式不同 则可分左右幅填写 b 相邻间距应一个墩多柱整体检查 轴线偏位采用最后一次多柱整体测量的数据 c 断面尺寸 方形墩每断面应检4个数据 圆形墩柱 每断面可检圆周长或直径 2 记录表19平面位置检测记录表a 每根柱每施工一次应测一次轴线偏位 以保证每根柱的中心偏位在允许误差范围内 b 墩柱全部完成还要检一次整体的轴线偏位 整体轴线偏位的数据填进质检表中 3 记录表04高程检测记录表 单柱分节施工时 不用每节都检测顶面高程 到柱顶检查一次顶面高程即可 十一 台帽或盖梁资料的编制 1 台帽或盖梁包括两个工作内容 钢筋加工及安装和台帽或盖梁成品 两个工作内容均是分项工程2 台帽或盖梁钢筋加工及安装与其它结构部位的钢筋加工及安装资料编制方法完全相同3 耳墙 背墙属于台帽结构的一部分 可以与台帽分开做资料 但所用的表格和检测标准与台帽一样 4 台帽或盖梁资料包括的内容 工序检验申请批复单墩 台帽或盖梁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水泥砼抗压强度检验评定报告水泥砼抗压强度试验记录表现场检测记录表平面位置检测记录表高程检测记录表混凝土浇筑申请报告单模板安装现场质量检验检验报告单混凝土施工检查记录表混凝土养护检查记录表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中间交工证书 5 台帽或盖梁资料主要表格填写要点 1 检表57墩 台帽或盖梁现场质量检验报告单a 断面尺寸 采用尺量 检查3个断面 从台帽或盖梁底往上 每个断面应检测4个数据 如果结构比较复杂 每个断面检测几个主要的数据就行了 b 支座垫石预留位置 每个支座应纵 横检两个数据 十二 支座垫石 挡块资料的编制 1 支座垫石 挡块均包括两个工作内容 钢筋加工及安装和台帽或盖梁成品 两个工作内容均是分项工程2 台帽或盖梁钢筋加工及安装与其它结构部位的钢筋加工及安装资料编制方法完全相同3 耳墙 背墙属于台帽结构的一个部分 可以与台帽分开做资料 但所用的表格和检测标准与台帽一样 十三 上部构造预制和安装资料的编制 1 预制梁资料的编制思路 一片预制梁分为三个分项工程 钢筋加工及安装 预应力筋的加工和张拉 主要构件预制 应按这三个分项工程将资料归类归档 其中的管道坐标检测资料和管道注浆资料都应归放于预应力筋的加工和张拉中 如果做了3天或7天的砼抗压强度 应附上资料 预制梁成品检查时间应在预应力张拉 管道压浆及梁端封锚之后 而不应在这些工序之前 作为成品检查应该是前面所有工序已经完成了 准备进行下道工序即预制梁安装前进行的检查 2 预应力张拉应按次序张拉 这是设计图中和技术规范中有明确规定的 无序张拉的结果会把整片梁报废掉 资料上一定要反应出张拉的次序 油表读数应两端都有数据 张拉力和伸长值应双向控制 否则就是单侧张拉 不合规范要求 千斤顶及油表应每三个月做一次标定 且标定资料应存档 湿接缝按主要构件现场浇筑做资料 且应进行分项工程评定 负弯矩张拉 按每张拉一批作为一个分项工程 应做质检资料且做分项工程评定 负弯矩张拉评定的分数 与预制梁预应力筋的加工和张拉评定的分数汇总成一个大分项工程评分 参与到全桥上部构造预制和安装分部工程中评分 3 需要强度的是 桥梁工程的桩基 预制梁的分项工程评定和砼抗压强度评定 规定桩基每根要进行评定 预制梁每片进行评定 这样有可以更严格地规范现场施工的施工质量 关于砼小样本数评定的问题 例如 砼抗压强度评定 有认为组数较少时容易评定不合格 因此人为地拿多组数据进行评定 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是对工程质量不严格要求的表现 要求 砼或砂浆评定应在一个分项工程或工序内进行一次评定 十四 总体 桥面系及附属工程资料的编制 1 如果桥面铺装上还铺筑路面面层 应按复合桥面水泥混凝土铺装做资料 复合桥面的上面层按路面面层做资料 沥青混凝土路面路段桥梁工程的桥面铺装大部分采用复合桥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路段桥梁工程的桥面铺装基本就作为路面面层 桥面铺装的厚度检测 以同梁体产生相同下挠变形的点为基准点 采用水准仪测量桥面浇筑前后相对高差 每跨测5处 实际采用拆模后尺量厚度 桥面铺装应进行厚度评定 2 总体 桥面系及附属工程包括桥梁总体 桥面铺装 钢筋加工及安装 支座安装 桥头搭板 包括枕梁 砼小型预制件 伸缩缝安装 混凝土防撞护栏 栏杆等分项工程 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