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大学实验场所紧急应变计画方案.doc_第1页
东海大学实验场所紧急应变计画方案.doc_第2页
东海大学实验场所紧急应变计画方案.doc_第3页
东海大学实验场所紧急应变计画方案.doc_第4页
东海大学实验场所紧急应变计画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二中華民國九十年五月二日第十二次行政會議核備中華民國九十二年七月九日第十七次行政會議核備東海大學實驗場所緊急應變計畫方案第一章緊急應變基本資料第一節安全衛生及毒化物管理組織、制度及系統第 一 條 本校之安全衛生管理組織、制度及系統,依本校勞工安全衛生管理規章及實驗場所勞工安全衛生委員會設置要點辦理。第 二 條 實驗室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架構如下:毒化物管理人員各實驗室使用人員環保組校長行政會議毒性化學物質管理委員會系所、中心主管總務處化學系環科系生物系化工系食科系畜產系生學命中科心研究中心奈米科技第 三 條 管理制度如下: 核可制度:各系所實驗室欲使用或貯存之毒性化學物質,應依規定提出申請,取得台中市環境保護局核可文件後,始得運作。 紀錄申報制度:各系所實驗室取得核可運作之毒性化學物質,平時應記載廠商資料、購入數量、使用紀錄等,並存檔以備環保組或台中市環境保護局申報查核之用。 查核制度:環保組查核各系所使用或貯存毒性化學物質之容器、包裝、標示或運作場所及設施,如有不符規定者,應立即改善。第二節 實驗室及學生分布狀況、校區建築物第四條 依據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及勞工安全衛生法相關規定,本校有關實驗室及學生分布,以實驗室一次上課容納最多學生人數之狀況詳如附錄一。第五條 本校平面圖、消防設備配置及避難逃生圖詳如附錄二。第二章 危害性物質之使用現況第一節 危害性化學物之種類及數量分布狀況第六條 依據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及勞工安全衛生法相關規定,本校實驗室所使用之危害性化學物之種類及數量分布使用情形應填寫危害物質清單(附錄三),每學年度開學前統計一次總數量,置備危害物質清單一式三份,分別由實驗室、各系所辦公室、勞工安全衛生中心存查。第二節 掌握危害性化學物質危害性相關資料第 七 條 依據危險物及有害物通識規則第三章規定,含有危害物質之每一物品必要之安全衛生注意事項,應製備物質安全資料表,置於工作場所中易取得之處,並隨時檢討物質安全資料表內容之正確性,至少每三年更新一次。第 八 條 危害性化學物質事故現場緊急應變處理初期決策之判斷,由緊急應變現場指揮官(參考1996年版北美洲緊急應變指南,消防署網址http:/.tw防救災資料庫)處理事故現場。第三章 現行危害物之管制措施第一節 危害物申購管制措施:第 九 條 使用毒性化學物質前,應先向台中市環境保護局申報核准,取得核可文件。第 十 條 採購毒性化學物質時,應向取得環保署核發之販賣毒化物許可證之廠商購買。 第二節 危害物貯存管制措施第 十一 條 毒性化學物質應詳列名稱、購入日期、數量、使用狀況及存量增減狀況等,並造冊存檔,以備環保組或台中市環境保護局查核。第 十二 條 毒性化學物質之容器、包裝或其貯存場所應依規定明顯標示其毒性、污染危害性及其緊急防治措施。第 十三 條 貯存毒化物時,應就其各自特性選擇適當之貯存方法。第 十四 條 毒性化學物質,應依規定標示清楚,置於安全容器或櫃中,並加鎖管理。第 十五 條 必須根據危害通識規則,建立危害物質之標示及物質安全資料表(MSDS),並置於實驗室內易取得之處。第 十六 條 藥品的保存須考慮溫度、溼度以及受震動等影響而採取適當的安全措施。第 十七 條 須注意藥瓶的瓶蓋是否旋緊,是否易破損或腐蝕。第三節 危害物使用及廢棄措施第 十八 條 毒性化學物質之使用,應在指定之工作區域內進行,實驗室門口並應貼示毒性化學物質運作場所,同時禁止閒人入內。第 十九 條 操作毒性化學物質時,應配戴適當之個人防護具,以策安全。第 二十 條 毒性化學物質停止運作後,其殘留物應依廢污管理安全處理。第二十一條 各系所之毒化物管理員應定期查核毒性化學物質之運作情況。第二十二條 毒性化學物質若發生污染環境或危害人體健康時,應立即採取緊急防治措施,並報知各系所主管或環保組,若情節重大時,再通報台中市環境保護局。第四章 緊急應變系統第一節 緊急通告與通報程序災害發生發現者通知交通及安全組(04)23590221校內分機2911實驗室負責人軍 訓 室(04)23590303校內分機2350第二十三條 本校緊急通告與通報程序如下所示:本校應變組織架構如下:通報連絡班 滅 火 班避難引導班安全防護班緊急救護班依緊急應變編組任務應變依緊急應變編組任務應變依緊急應變編組任務應變依緊急應變編組任務應變依緊急應變編組任務應變現場指揮官負責執行緊急救護中心進行傷患現場救護衛生保健組公關室對校內外發佈消息總指揮官副總指揮官指揮交通及管制車輛、人員出入校園交通及安全組第二節 應變組織架構第二十四條 緊急應變組織架構編組、負責人、職掌及聯絡通報電話如下:緊急應變編組負責人職掌總指揮官校長指導掌握緊急應變行動,宣佈與解除警戒狀態副總指揮官勞工安全衛生中心主任、軍訓室主任協助指導掌握緊急應變行動,協助緊急應變之災因調查與分析,向縣市環保局、勞動檢查機構報告職災情形現場指揮官院長、系主任指揮緊急應變行動,辦理緊急應變之災因調查與分析交通人員管制交通及安全組成立臨時管制中心,災區現場交通管制,引導校外支援單位進入通報連絡班班長適當進行場所內廣播,協助指揮官掌握相關資訊,協助聯絡緊急應變小組及支援單位滅火班班長現場危害之移除,初期滅火,重要儀器設備搶救復歸避難引導班班長引導人員避難流向,人員清查安全防護班班長隔離現場及建立警戒標示,設備器材之支援,內外部支援救援設備器材之清點及管控,善後物品復原及清點器材緊急救護班班長成立緊急救護中心,傷患救護及住院安排衛生保健組組長負責執行緊急救護中心進行傷患現場救護公關室主任對校內外發佈消息第二十五條 緊急應變組織架構、編組名冊明細如下:東海大學緊急應變組織架構緊急應變總指揮官:校長緊急應變副總指揮官:勞工安全衛生中心主任軍訓室主任地區隊美術系地區隊農學院地區隊實習農牧場同上同上同上通報連絡班滅 火 班避難引導班安全防護班緊急救護班地區隊理學院地區隊工學院同上理學院緊急應變編組名冊隊名班別隊員任 務 內 容理學院地區隊隊長:陳錦生職稱:院 長職務:現場指揮官通報連絡班班長:理學院:晏曉蘭王玉蘋林惠真林嫦芳藍恩慈蔣瑛珠許慧燕陳阿梅1.發現災害時,應即通報實驗室負責人、軍訓室、交通及安全組、現場指揮官、副指揮官、總指揮官。2.進行場所內廣播,協助指揮官掌握相關資訊。3.聯絡緊急應變小組及支援單位。滅火班班長:理學院:葉玉堂林善雄佘 亮林哲生劉建忠楊定亞劉信宏朱曉峰劉國鈞范聖興范宏明黃啟裕吳孟紋施奇廷蘇詠超楊安邦魏玉麟1.參閱危害標示、物質安全資料表辨識危害。2.現場危害移除。3.用地區隊之滅火器、消防栓展開滅火作業。滅火器 消防栓1.拔安全插梢 1.取下消防瞄子2.噴嘴對準火源 2.視情況連接延伸水帶3.用力壓下握把 3.打開消防栓放水4.重要儀器設備搶救復歸。5.由其他地區發生災害時,應按照所屬地區 隊長之指示擔任避難誘導。避難引導班班長:理學院:林良恭鄭秀瑤黃光裕郭茂松陳維燁楊俊豪張仁宗何月珠蔡時蘭蔡志申廖惠玲張凌倫1.平時製備單位人員名單。2.大聲指引避難方向,避免發生驚慌。3.打開緊急出口(安全門等)並確認之。4.移除妨礙避難之物品。 重點 通道轉角、樓梯出入口應配置誘導人 員,以起火層及其直上層為優先配置。5.操作避難器具,擔任避難誘導。6.人員清查並確認所有人員是否已避難,將結果聯絡該地區隊隊長。 必要裝備各室出口之鑰匙。 手電筒。其他必要之器具。備註:相關人員隨本職進退。理學院緊急應變編組名冊隊名班別隊員任 務 內 容理學院地區隊隊長:陳錦生職稱:院 長職務:現場指揮官安全防護班班長:陳永忠黃承文陳清信劉大衛林進家蘇懿賢丁君懿婁祥麟吳小華楊明峰柯安男梁碧峰林碧堯劉東昇卓逸民陳炳煌蕭錫鍊范宏明1.準備及著裝功能正常之個人防護器具。2.隔離災害現場,禁止人員進入之區域設立警戒標示,管制人員進出。3.評估災害現場事故型態,進一步防止災害擴大。(1)關閉防火門、防火鐵捲門、防火閘門。 重 點 關閉避難通道之防彈火門時,應先與 避難引導班充分聯繫。(2)緊急電源之確保,危險設施之停止供給運轉。(3)昇降機、電扶梯之緊急處置。(4)排煙或瓦斯處理。(5)確認及警戒瓦斯、災害性化學物質洩漏時之處理。4.設備器材支援,內外部支援救援設備器材之清點及管控。5.災害現場除人員必要之急救、搶救外,不得任意移動、破壞災害現場,並將現場查封。6.善後物品復原及清點器材。緊急救護班班長:程萬里樓元琪鄭 葳鄭淑燕簡麗貞吳明珠張詔陽董雯明張曉曦李慧儒陳心媛1.於災害現場上風、安全處所設置緊急救護中心。2.緊急處理受傷者並登記傷者姓名、單位、住家電話及地址。3.與消防救護隊、醫療院所聯繫,並提供情報予醫護人員,安排診療及住院。備註:相關人員隨本職進退。工學院緊急應變編組名冊隊名班別隊員任 務 內 容工學院地區隊隊長:蔡禎騰職稱:院 長職務:現場指揮官通報連絡班班長:王偉華林麗惠王素卿王英招許芬蒼解美英1.發現災害時,應即通報實驗室負責人、軍訓室、交通及安全組、現場指揮官、副指揮官、總指揮官。2.進行場所內廣播,協助指揮官掌握相關資訊。3.聯絡緊急應變小組及支援單位。滅火班班長:陳明石黃欽印姚銘忠張炳騰張書文陳倍慶林崇宏蔡凡航黃業強阮偉明李國禎黃琦聰郭肇立郭奇正彭 泉劉冠宏高鼎翔1.參閱危害標示、物質安全資料表辨識危害。2.現場危害移除。3.用地區隊之滅火器、消防栓展開滅火作業。滅火器 消防栓1.拔安全插梢 1.取下消防瞄子2.噴嘴對準火源 2.視情況連接延伸水帶3.用力壓下握把 3.打開消防栓放水4.重要儀器設備搶救復歸。5.由其他地區發生災害時,應按照所屬地區 隊長之指示擔任避難誘導。避難引導班班長:王曄李鐘雄張有義杜景順喬緒明林月華韓怡娟洪文雄關華山陳格理羅時瑋羅順真陳淑禎王文清胡坤德潘忠煜曾宗瑤張宏華郭炳宏陳進富1.平時製備單位人員名單。2.大聲指引避難方向,避免發生驚慌。3.打開緊急出口(安全門等)並確認之。4.移除妨礙避難之物品。 重點 通道轉角、樓梯出入口應配置誘導人 員,以起火層及其直上層為優先配置。5.操作避難器具,擔任避難誘導。6.人員清查並確認所有人員是否已避難,將結果聯絡該地區隊隊長。 必要裝備各室出口之鑰匙。 手電筒。其他必要之器具。備註:相關人員隨本職進退。工學院緊急應變編組名冊隊名班別隊員任 務 內 容工學院地區隊隊長:蔡禎騰職稱:院 長職務:現場指揮官安全防護班班長:陳潭謝志成洪堯勳劉仁傑王立志陳清爽劉舜仁詹耀文郭文亮江欽瑜楊怡寬謝樹木楊芳鏘王茂齡程學恆顧野松林昌修1.準備及著裝功能正常之個人防護器具。2.隔離災害現場,禁止人員進入之區域設立警戒標示,管制人員進出。3.評估災害現場事故型態,進一步防止災害擴大。(1)關閉防火門、防火鐵捲門、防火閘門。 重 點 關閉避難通道之防彈火門時,應先與 避難引導班充分聯繫。(2)緊急電源之確保,危險設施之停止供給運轉。(3)昇降機、電扶梯之緊急處置。(4)排煙或瓦斯處理。(5)確認及警戒瓦斯、災害性化學物質洩漏時之處理。4.設備器材支援,內外部支援救援設備器材之清點及管控。5.災害現場除人員必要之急救、搶救外,不得任意移動、破壞災害現場,並將現場查封。6.善後物品復原及清點器材。緊急救護班班長:曾成德劉俊良陳雅慧顏棋鑫林印模彭康健林幸蓉李穎勳林東憲陳玟媛王中行1.於災害現場上風、安全處所設置緊急救護中心。2.緊急處理受傷者並登記傷者姓名、單位、住家電話及地址。3.與消防救護隊、醫療院所聯繫,並提供情報予醫護人員,安排診療及住院。備註:相關人員隨本職進退。農學院緊急應變編組名冊隊名班別隊員任 務 內 容農學院地區隊隊長:蔡正宗職稱:院 長職務:現場指揮官通報連絡班班長:吳玉梅劉琳琳王 琴1.發現災害時,應即通報實驗室負責人、軍訓室、交通及安全組、現場指揮官、副指揮官、總指揮官。2.進行場所內廣播,協助指揮官掌握相關資訊。3.聯絡緊急應變小組及支援單位。滅火班班長:吳勇初施宗雄王家宇陳珠亮羅能文陳景榮阮進惠陳人輔盧錫祺徐志中1.參閱危害標示、物質安全資料表辨識危害。2.現場危害移除。3.用地區隊之滅火器、消防栓展開滅火作業。滅火器 消防栓1.拔安全插梢 1.取下消防瞄子2.噴嘴對準火源 2.視情況連接延伸水帶3.用力壓下握把 3.打開消防栓放水4.重要儀器設備搶救復歸。5.由其他地區發生災害時,應按照所屬地區 隊長之指示擔任避難誘導。避難引導班班長:蘇正德洪連欉陳盈豪歐柏榮溫銘顏文義1.平時製備單位人員名單。2.大聲指引避難方向,避免發生驚慌。3.打開緊急出口(安全門等)並確認之。4.移除妨礙避難之物品。 重點 通道轉角、樓梯出入口應配置誘導人 員,以起火層及其直上層為優先配置。5.操作避難器具,擔任避難誘導。6.人員清查並確認所有人員是否已避難,將結果聯絡該地區隊隊長。 必要裝備各室出口之鑰匙。 手電筒。其他必要之器具。備註:相關人員隨本職進退。農學院緊急應變編組名冊隊名班別隊員任 務 內 容農學院地區隊隊長:蔡正宗職稱:院 長職務:現場指揮官安全防護班班長:閻立平姜樹興周繼發林敦台李根永陳佩綺吳貞誼王良原1.準備及著裝功能正常之個人防護器具。2.隔離災害現場,禁止人員進入之區域設立警戒標示,管制人員進出。3.評估災害現場事故型態,進一步防止災害擴大。(1)關閉防火門、防火鐵捲門、防火閘門。 重 點 關閉避難通道之防彈火門時,應先與 避難引導班充分聯繫。(2)緊急電源之確保,危險設施之停止供給運轉。(3)昇降機、電扶梯之緊急處置。(4)排煙或瓦斯處理。(5)確認及警戒瓦斯、災害性化學物質洩漏時之處理。4.設備器材支援,內外部支援救援設備器材之清點及管控。5.災害現場除人員必要之急救、搶救外,不得任意移動、破壞災害現場,並將現場查封。6.善後物品復原及清點器材。緊急救護班班長:郭俊欽張淑錦楊錫坤林佩儀李珮玲陳叔瑜林怡君1.於災害現場上風、安全處所設置緊急救護中心。2.緊急處理受傷者並登記傷者姓名、單位、住家電話及地址。3.與消防救護隊、醫療院所聯繫,並提供情報予醫護人員,安排診療及住院。備註:相關人員隨本職進退。美術系緊急應變編組名冊隊名班別隊員任 務 內 容美術系地區隊隊長:黃海雲職稱:院長職務:現場指揮官通報連絡班班長:林 平林芬蘭1.發現災害時,應即通報實驗室負責人、軍訓室、交通及安全組、現場指揮官、副指揮官、總指揮官。2.進行場所內廣播,協助指揮官掌握相關資訊。3.聯絡緊急應變小組及支援單位。滅火班班長:倪再沁劉建宏林宏璋林傑人李惠正施錫洲1.參閱危害標示、物質安全資料表辨識危害。2.現場危害移除。3.用地區隊之滅火器、消防栓展開滅火作業。滅火器 消防栓1.拔安全插梢 1.取下消防瞄子2.噴嘴對準火源 2.視情況連接延伸水帶3.用力壓下握把 3.打開消防栓放水4.重要儀器設備搶救復歸。5.由其他地區發生災害時,應按照所屬地區 隊長之指示擔任避難誘導。避難引導班班長:王秀雄李貞慧李思賢陳思聰吳正義王永修張貞雯范姜明道1.平時製備單位人員名單。2.大聲指引避難方向,避免發生驚慌。3.打開緊急出口(安全門等)並確認之。4.移除妨礙避難之物品。 重點 通道轉角、樓梯出入口應配置誘導人 員,以起火層及其直上層為優先配置。5.操作避難器具,擔任避難誘導。6.人員清查並確認所有人員是否已避難,將結果聯絡該地區隊隊長。 必要裝備各室出口之鑰匙。 手電筒。其他必要之器具。備註:相關人員隨本職進退。美術系緊急應變編組名冊隊名班別隊員任 務 內 容美術系地區隊隊長:黃海雲職稱:院長職務:現場指揮官安全防護班班長:林文海詹前裕潘孟堯林昌德姜一涵萬胥亭1.準備及著裝功能正常之個人防護器具。2.隔離災害現場,禁止人員進入之區域設立警戒標示,管制人員進出。3.評估災害現場事故型態,進一步防止災害擴大。(1)關閉防火門、防火鐵捲門、防火閘門。 重 點 關閉避難通道之防彈火門時,應先與 避難引導班充分聯繫。(2)緊急電源之確保,危險設施之停止供給運轉。(3)昇降機、電扶梯之緊急處置。(4)排煙或瓦斯處理。(5)確認及警戒瓦斯、災害性化學物質洩漏時之處理。4.設備器材支援,內外部支援救援設備器材之清點及管控。5.災害現場除人員必要之急救、搶救外,不得任意移動、破壞災害現場,並將現場查封。6.善後物品復原及清點器材。緊急救護班班長:許莉青曾文玲王國憲游麗正1.於災害現場上風、安全處所設置緊急救護中心。2.緊急處理受傷者並登記傷者姓名、單位、住家電話及地址。3.與消防救護隊、醫療院所聯繫,並提供情報予醫護人員,安排診療及住院。備註:相關人員隨本職進退。實習農牧場緊急應變編組名冊隊名班別隊員任 務 內 容實習農牧場地區隊隊長:楊錫坤職稱:場 長職務:現場指揮官1副隊長:吳盟統職稱:副課長職務:現場指揮官2通報連絡班班長:楊文嘉陳榮華林楊清周宗玫李美慧1.發現災害時,應即通報實驗室負責人、軍訓室、交通及安全組、現場指揮官、副指揮官、總指揮官。2.進行場所內廣播,協助指揮官掌握相關資訊。3.聯絡緊急應變小組及支援單位。滅火班班長:黃明禮林唯冠丁盛昌林青志張獻文童朝根蔡木榮林癸英陳綢江月霞童素貞1.參閱危害標示、物質安全資料表辨識危害。2.現場危害移除。3.用地區隊之滅火器、消防栓展開滅火作業。滅火器 消防栓1.拔安全插梢 1.取下消防瞄子2.噴嘴對準火源 2.視情況連接延伸水帶3.用力壓下握把 3.打開消防栓放水4.重要儀器設備搶救復歸。5.由其他地區發生災害時,應按照所屬地區 隊長之指示擔任避難誘導。避難引導班班長:卓錫標周曼荔籃秋香林珍英林水松賴玉香鄭景聰蘇林邁1.平時製備單位人員名單。2.大聲指引避難方向,避免發生驚慌。3.打開緊急出口(安全門等)並確認之。4.移除妨礙避難之物品。 重點 通道轉角、樓梯出入口應配置誘導人 員,以起火層及其直上層為優先配置。5.操作避難器具,擔任避難誘導。6.人員清查並確認所有人員是否已避難,將結果聯絡該地區隊隊長。 必要裝備各室出口之鑰匙。 手電筒。其他必要之器具。備註:相關人員隨本職進退。實習農牧場緊急應變編組名冊隊名班別隊員任 務 內 容實習農牧場地區隊隊長:楊錫坤職稱:場 長職務:現場指揮官1副隊長:吳盟統職稱:副課長職務:現場指揮官2安全防護班班長:張世和廖啟成林生興詹瑋晟陳國夫1.準備及著裝功能正常之個人防護器具。2.隔離災害現場,禁止人員進入之區域設立警戒標示,管制人員進出。3.評估災害現場事故型態,進一步防止災害擴大。(1)關閉防火門、防火鐵捲門、防火閘門。 重 點 關閉避難通道之防彈火門時,應先與 避難引導班充分聯繫。(2)緊急電源之確保,危險設施之停止供給運轉。(3)昇降機、電扶梯之緊急處置。(4)排煙或瓦斯處理。(5)確認及警戒瓦斯、災害性化學物質洩漏時之處理。4.設備器材支援,內外部支援救援設備器材之清點及管控。5.災害現場除人員必要之急救、搶救外,不得任意移動、破壞災害現場,並將現場查封。6.善後物品復原及清點器材。緊急救護班班長:喻麟祥王坤林聖奇柯淑貞楊朝義廖玉梅1.於災害現場上風、安全處所設置緊急救護中心。2.緊急處理受傷者並登記傷者姓名、單位、住家電話及地址。3.與消防救護隊、醫療院所聯繫,並提供情報予醫護人員,安排診療及住院。備註:相關人員隨本職進退。第三節 緊急應變器材與應變處理程序、步驟第二十六條 緊急應變所需設備、器材如下表所示:人 員 保 護醫 療 器 材減 輕 危 害 之 裝 備逃生用自攜式呼吸防護具(escape SCBA)或自攜式呼吸防護具(SCBA)可帶給傷患以替換或補充他 /她的自攜式呼吸防護具。適用於場址已知危害的特殊個人防護裝備及防護衣。其他依各危害性化學品之物質安全資料表所列之防護設備。氣墊式骨折固定架。消毒劑。毛毯。適用於現場化學有害的基本急救步驟及治療資訊的參考書。人工呼吸器。安全帶。擔架。水,以手提式容器盛裝。簡易堅固的擔架,在不良的氣候或地勢下可用來搬運傷患,可對傷患簡單的除污,且本身亦可輕易除污。救火設備及補給品。遏阻溢漏裝備,如吸收劑或專用掃油掃帚。特殊用於有害廢棄物場址的工具,如遙控氣壓衝擊式扳手、不會產生火花的扳手以及十字鎬等。裝污染物質的容器。本校安全衛生相關儀器一覽表次序單位儀器名稱用途數量備註1化學工程學系氧氣急救器緊急救護供氧3林印模先生管理(04)23590262分機120內線33101分機120風速計測定氣罩風速1手提防爆型揮發性有機物偵測儀(VOC)測定揮發性有機氣體12工業工程學系噪音計測定噪音4陳清爽先生管理(04)23594319分機134內線33502分機134照度計測定光線照度3濕度計測定環境濕度23工業設計學系噪音計測定噪音1解美英小姐管理(04)23590492內線337034化學系風速計測定氣罩風速1張詔陽先生管理(04)23590248分機111內線32203分機111製冰機冰塊緊急冰敷25環境科學系風速計測定大氣風速1魏玉麟教授管理(04)235902026生物學系製(碎)冰機冰塊緊急冰敷1蘇詠超助教實驗室(04)23590296內線3240轉127食品科學系製冰機冰塊緊急冰敷1高壓滅菌室(04)23590290分機22內線37302分機22食品加工廠製冰機冰塊緊急冰敷1食品加工廠研究室(04)235944098畜產學系製冰機冰塊緊急冰敷1營養實驗室林佩儀助教(04)23590281分機120內線37101分機120冰塊緊急冰敷1加工實驗室徐志忠助教(04)23590281分機106內線37101分機106養鹿場製冰機冰塊緊急冰敷1林武霆助教(04)23590434蓋革計數器測定輻射劑量1王家宇副教授研究室(04)23590281分機105內線37101分機1059勞工安全衛生中 心噪音計測定噪音1林秀春小姐管理(04)23590121分機2582照度計測定光線照度1可燃性氣體偵測器測定環境中可燃性氣體濃度1手提式抽送風機通風不良場所加強通風用1瓦斯偵測器測定天然瓦斯、桶裝瓦斯洩漏用1掌上型氧氣偵測器測定通風不良場所之氧氣濃度1第二十七條 緊急應變處理原則及程序如下:一、緊急應變處理六大原則詳如附錄四。二、緊急應變處理程序如下:(一)緊急應變程序流程圖詳如附錄五。(二)意外災害事故調查程序詳如附錄六。(三)化學品洩漏災害應變流程圖詳如附錄七。(四)電氣災害應變流程圖詳如附錄八。(五)機械災害應變流程圖詳如附錄九。(六)火災應變流程圖詳如附錄十。(七)爆炸災害應變流程圖詳如附錄十一。 (八)氣體外洩應變流程圖詳如附錄十二。 (九)地震災害應變流程圖詳如附錄十三。(十)行政院災害緊急通報系統詳如附錄十四。(十一)行政院國家搜救指揮中心編組及指揮、協調關係系統表詳如附錄十五。第二十八條緊急應變作業步驟通常依下列順序進行:開始時是問題的通報,接下來是為了緊急災變所作的設備及人力的準備。一、 通報:警告工作人員緊急災變發生,發佈現場警報:(一) 通知工作人員。(二) 必要時,停止作業活動。(三) 降低背景噪音以加強聯絡效果。(四) 開始緊急應變步驟。通知緊急應變人員有關緊急災變的情形,以及必要的訊息:1.發生了什麼事。2.在何處發生。3.發生在何人身上。4.何時發生。5.如何發生的。6.危害的程度。7.需要何種協助。二、評估:有關意外及緊急應變能力的資訊必需予以評估。儘可能地判斷下列訊息:(一) 發生什麼事:意外的類型。引起意外的原因。化學物釋放及擴散的程度。建築物、設備、地形的損害程度。(二) 傷亡:傷患(人數、位置及情況)。所需之治療。失蹤人員。(三) 接下來可能會發生什麼事。考慮:現場的化學物型態。火災、爆炸、有害物質釋放的可能性。場內所有人員相對於有害廢棄物作業區之位置。場外民眾或環境的潛在危害。(四) 可以進行什麼事。考慮:救援傷患及減輕危害所需的設備、人力資源。可從事應變處理的未受傷人員數目。校內可用的資源。從校外團體或機構可獲得之支援資源。校外支援資源到達現場所需的時間。救援及應變時可能遭遇的危害。三、救援應變行動:根據可得之訊息決定應採取應變行動的種類及必要的執行步驟,有些行動可能必須同時進行。此外,作緊急應變及救援之前,要先確定支援人員及疏散路線。救援應變行動應包含:(一) 執行伙伴系統:在沒有同伴陪同下,個人不得進入意外災害現場作業區隔離區或危害區。任何時刻,在意外災害現場作業區隔離區的所有人員應在指揮站主管或指定之現場負責人的視線範圍內,或隨時與他們保持聯絡。(二) 傷亡調查:辨別所有受害者位置,並評估其狀況。決定穩定、運輸傷患所需之資源。(三) 評估對校內人員、校外民眾現存及可能的危害,以決定:是否採取應變措施及如何做應變。是否需要疏散校內人員及校外民眾。疏散及應變所需的資源。(四) 資源的安排安排校內人員及設備進行救援行動及意外事故的應變。(五) 尋求協助聯絡必要的校外人員及設施,例如救護車、消防隊及警察。(六) 管制進行暫時或完全的危害情況管制。並使用各種方法防止緊急災變的擴大。(七) 救援救出工作人員,並予以協助。(八) 除污在除污區使用已建立的除污步驟為未受傷的人員除污,如果災變使得此區域不安全,則在適當的距離外建立新的除污站。另外,視受傷者本身的傷勢情況,在狀況穩定之前或之後為他們除污。(九) 穩定現場情勢在傷患可搬移前,給予任何必要的醫療處理。穩定或一次解決危害情形(例如:再包裝、將注滿洩漏液的護堤清乾淨)。瞭解引起緊急災變的原因及因災變而受損或受危害的任何事物(例如:桶狀容器、貯槽)。(十)運送採取必要措施以減少運輸工具、救護車及醫事人員的化學性物質污染。在運送傷患之前,由穿著適當保護裝備的救援人員為傷患除污。如果不可行,以適當的被單包裹傷患。在運送之前,決定運輸人員所需防護裝備的等級,提供可拋棄式的全身式外罩、可拋棄式手套;必要時,供給空氣,以保護他們。 如果可以,由應變人員陪同傷患至醫療單位,以協助說明除污動作。(十一)疏散將現場人員疏散至意外地點上風處安全距離之外。四、追蹤:在恢復正常的意外事故災害作業場所現場活動之前,人員必須做好完全的準備,以便能應付下一次的災變。(一) 必要時,通知適當的政府機關此次意外災變的發生。例如:有任何死亡或超過三人受傷的災變事故,必須通知行政院勞委會中區勞動檢查所。(二) 再貯備補充各類設備及補給品,更換或修理受損的設備,清理設備並添滿油料,以備未來使用。(三) 依據新的作業場所狀況及緊急應變所學得的經驗,檢討並修改緊急應變計畫的各部份內容。五、記錄:現場負責人要展開意外事故的調查,並作記錄。記錄可被用來記取教訓,避免事件再發生。並且在未來的法律行動上充當證據,讓保險公司作責任評估,以及提供給政府機構檢查。記錄的方式包含:(一) 正確:所有的訊息應客觀地記錄。(二) 真實可信:應使用監管交接系統的步驟。每個人在登入時必須記錄日期及簽名。將記錄人員數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